仪器分析分章练习-题目(1)演示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95.50 KB
- 文档页数:27
仪器分析各章练习题第一章:基本概念和测定方法1. 仪器分析的定义和分类仪器分析是利用仪器设备进行化学分析的方法。
根据测量原理和仪器特点,仪器分析可以分为光谱法、电化学法、质谱法、色谱法等多种分类。
2. 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温度和湿度是仪器分析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高温和湿度会影响样品的性质和仪器的精度,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环境条件。
3. 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是指对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定和估计的过程。
数据处理则是对测量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和统计的过程。
准确的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够提高测量结果的可信度。
第二章:电化学分析1. 电解质的溶解度和电导性电解质的溶解度和电导性是电化学分析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参数。
溶解度和电导性的大小与电解质的浓度和离子迁移速度有关,在电化学分析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和分析。
2. 电极和电池的基本原理电极是电化学分析中起关键作用的工具,可以分为参比电极和工作电极。
电池则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两个半反应和通过电子传递产生电流的过程。
3. 电位的测定和电动势的应用电位是电化学分析中常用的测量参数,可以通过电动势方法进行测定和分析。
电动势方法可以用于测量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溶液的pH值等。
第三章:光谱分析1. 分子和宇宙中的光谱光谱分析是通过分析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发射等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光谱分析中,可以利用不同的波长和频率的光与样品相互作用,得到样品的光谱信息。
2. 原子和分子的能级结构原子和分子的能级结构是光谱分析的基础。
原子和分子的能级结构决定了它们与光的相互作用过程。
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波长或频率下的光谱,可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浓度。
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是常用的光谱分析技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可以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基团,而核磁共振光谱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核性质和化学环境。
第四章:质谱分析1. 质谱仪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质谱仪是一种测量样品中各种离子的相对丰度和质量的仪器。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练习题(一)考试卷模拟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 A.保留值 B.峰面积 C.分离度 D.半峰宽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 A.保留时间 B.保留体积 C.半峰宽 D.峰面积3、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 其效果最好? ( ) A.H 2 B.He C.Ar D.N 24、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 A.浓度型检测器 B.质量型检测器C.只对含碳、lD.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 2与某组分1的( ) A.调整保留值之比,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B.死时间之比,C.保留时间之比,D.保留体积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B.外标法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A.分离度;B.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A.改变固定相的种类B.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C.改变色谱柱的柱温D.(A)、(B)和(C)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A.没有变化B.变宽C.变窄,D.不成线性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第⼀章绪论问答题1. 简述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第⼆章⾊谱分析法1.塔板理论的要点与不⾜是什么?2.速率理论的要点是什么?3.利⽤保留值定性的依据是什么?4.利⽤相对保留值定性有什么优点?5.⾊谱图上的⾊谱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6.什么叫死时间?⽤什么样的样品测定? .7.在⾊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率?为什么?8.某⼀⾊谱柱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很⼤,塔板⾼度H很⼩,但实际上柱效并不⾼,试分析原因。
9.某⼈制备了⼀根填充柱,⽤组分A和B为测试样品,测得该柱理论塔板数为4500,因⽽推断A和B在该柱上⼀定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该⼈推断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
10.⾊谱分析中常⽤的定量分析⽅法有哪⼏种?当样品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在组分中只需要定量其中⼏个组分时可选⽤哪种⽅法?11.⽓相⾊谱仪⼀般由哪⼏部分组成?各部件的主要作⽤是什么?12.⽓相⾊谱仪的⽓路结构分为⼏种?双柱双⽓路有何作⽤?13.为什么载⽓需要净化?如何净化?14.简述热导检测器的基本原理。
15.简述氢⽕焰离⼦化检测器的基本结构和⼯作原理。
16.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17.为什么常⽤⽓固⾊谱分离永久性⽓体?18.对⽓相⾊谱的载体有哪些要求?19.试⽐较红⾊载体和⽩⾊载体的特点。
20.对⽓相⾊谱的固定液有哪些要求?21.固定液按极性⼤⼩如何分类?22.如何选择固定液?23.什么叫聚合物固定相?有何优点?24.柱温对分离有何影响?柱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25.根据样品的沸点如何选择柱温、固定液⽤量和载体的种类?26.⽑细管⾊谱柱与填充柱相⽐有何特点?27.为什么⽑细管⾊谱系统要采⽤分流进样和尾吹装置?28.在下列情况下⾊谱峰形将会怎样变化?(1)进样速度慢;(2)由于汽化室温度低,样品不能瞬间汽化;(3)增加柱温;(4)增⼤载⽓流速;(5)增加柱长;(6)固定相颗粒变粗。
第一章引言判断题1.仪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就一定具有很低的检出限。
()2.电化学分析、光学分析与色谱分析构成了仪器分析的主体。
()3.仪器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都要比化学分析法高得多。
()4.仪器分析法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5.对常量组分的分析,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等化学分析的准确度较高。
()第二章气相色谱分析单项选择题1.只要柱温、固定相性质不变,即使柱径、柱长、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有所变化,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可保持不变的是()A.保留值;B.调整保留值;C.相对保留值;D.分配比。
2.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征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数是()A.调整保留时间;B.死时间;C.相对保留值;D.保留指数。
3.在气相色谱中,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组分与载气B.组分与固定相C.组分与组分D.载气与固定相4.只要柱温、固定相性质不变,即使柱径、柱长、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有所变化,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可保持不变的是()A.保留值;B.调整保留值;C.相对保留值;D.分配比。
5.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征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数是()A.调整保留时间;B.死时间;C.相对保留值;D.保留指数。
6.在气相色谱中,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组分与载气B.组分与固定相C.组分与组分D.载气与固定相7.关于气相色谱的范第姆特方程式(Van Deemeter),下列几种说法是正确的?()A.最佳流速这一点,塔板高度最大;B.最佳流速这一点,塔板高度最小;C.塔板高度最小时,流速最小;D.塔板高度最小时,流速最大。
8.气相色谱分析的分离原理是基于不同物质在两相间具有不同的()A.相比;B.扩散速度;C.分配系数;D.理论塔板数。
9.分配系数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组分在气-液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A.组分分配在液相中的质量与分配在气相中的质量之比;B.组分在液相中与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比;C.气相所占据的体积与液相所占据的体积比;D .组分在气相中的停留时间与组分在液相中的停留时间之比。
仪器分析习题及答案第1章 绪论解释下列名词:(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答:(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一般需要特殊的仪器,又称为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标准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第2章 电化学分析法导论1、 消除液接界电位后,电池的电动势E 表示为(式中为电极电位)A 、负正ϕϕ-E =B 、正负ϕϕ-E =C 、阴阳ϕϕ-E =D 、阳阴ϕϕ-E =2、电极发生极化时,其电极电位比起其平衡的电位来说,移动的方向是A 、阳极向正方向移动,阴极向负方向移动B 、阳极向负方向移动,阴极向正方向移动C 、阴、阳极均向正方向移动D 、阴、阳极均向负方向移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随电流密度增大,超电位增大B 、随电流密度增大,超电位减小C 、超电位与电流密度没有关系D 、随温度降低,超电位减小4、引起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分别是由于A 、离子的扩散速度慢,电化学反应速度慢B 、离子的扩散速度慢,电化学反应速度快C 、离子的扩散速度快,电化学反应速度慢D、离子的扩散速度快,电化学反应速度快5、已知图示式为的电池是一个非自发电池,则图中右边的电极为A、正极,阳极B、正极,阴极C、负极,阴极D、负极,阳极6、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在一定温度下,甘汞电极的电位A、随试液中氯离子浓度的增大向负方向变化B、随试液中氯离子活度的增大向负方向变化C、随试液中氯离子浓度的减小向负方向变化D、随试液中氯离子活度的减小向负方向变化7、确定电化学电池阴阳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是阴极B、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是阳极C、电极电位高的电极是阳极,电极电位低的电极是阴极D、电极电位低的电极是阴极,电极电位高的电极是阳极8、在下列化学电池中,Ag电极是哪一种电极?A、正极,阳极B、正极,阴极C、负极,阳极D、负极,阴极9、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在一定温度下,银/氯化银电极的电位A、随试液中氯离子浓度的增大向负方向变化B、随试液中氯离子活度的增大向负方向变化C、随试液中氯离子浓度的减小向负方向变化D、随试液中氯离子活度的减小向负方向变化10、确定电极为阳极,阴极的依据是A、电极电位的高低B、电极反应的性质C、电极材料的性质D、电极极化的程度1.什么是电位分析法?什么是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答:利用电极电位和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活度或浓度之间的关系来测定待测物质活度或浓度的电化学分析法称为电位分析法。
仪器分析习题作业第一章绪论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仪器分精心整理析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3)化学分析只(4)化学分析灵精心整理敏度低、选择性差,但测量准确度高,适合于常量组分分析;超痕量组精心整理分的分析。
2、共同点:都是进行组分测量分析是利用仪器设备进行组分分精心整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联系:质的各种物理信号而不是其浓精心整理度或质量数,而信号与浓度或质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之间的关精心整理系,即进行定量分析校正。
括激发到高能态;单色器:精心整理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采集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透镜、单色元件、聚焦透镜、精心整理出射狭缝。
各部件的主要作用为:入射狭的具有相同波长的光在单色器精心整理的出口曲面上成像;出射狭缝:采集色散后具有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器2-7光栅宽度5.0mm,每毫米刻线数720条,该光栅第一级光谱分辨率多少?因为对于一级光谱(n=1)而言,光栅的分辨率为:R = nN = N=光栅宽度×光栅的刻痕密度= 720×5 = 3600 又因为:R =精心整理所以,中心波长(即平均波长)在1000cm-1 的两条谱线要被该光栅分开,它们相隔的最大距离为:dλ===0.28cm-1第3 章原子发射光谱法3-2缓冲剂与挥发剂在矿石定量分析中的作用?缓冲剂的作用是抵偿样品组成变化的影响,即消除第三元素精心整理的影响,控制和稳定弧温;挥发剂的作用是增加样品中难号与内标物的信号比与待测物精心整理的浓度或质量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内标3-8简述三种用于ICP炬的式样引入方式?精心整理因为试样只能被载气带入ICP 光源中,而不能直接引入花熔融进样,对于特定元素还精心整理可以采用氢化物发生法进样。
其中,以气动雾化方式最为常不同轨道的状态。
精心整理(3)系间跨越:不同多重态能级之间的非辐射跃迁过程。
复习题库绪论1、仪器分析法:采用专门的仪器,通过测量能表征物质某些物理、化学特性的物理量,来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A) 2、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
A 、荧光光谱法B 、电位法C、库仑分析法D、电解分析法(B) 3、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光学分析法。
A 、荧光光谱法B 、电位法C、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法 D 、原子吸收法(A) 4、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色谱分析法。
A 、荧光广谱法B、气相色谱法C、液相色谱法D、纸色谱法5、简述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和洗涤干净的标志。
答:( 1)最方便的方法是用肥皂、洗涤剂等以毛刷进行清洗,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淋洗。
( 3 分)(2)玻璃器皿被污染的程度不同,所选用的洗涤液也有所不同:如:①工业盐酸——碱性物质及大多数无机物残渣( 1 分)②热碱溶液——油污及某些有机物( 1 分)③碱性高锰酸钾溶液——油污及某些有机物( 1 分)(3)洗涤干净的标志是:清洗干净后的玻璃器皿表面,倒置时应布上一层薄薄的水膜,而不挂水珠。
( 3 分)6、简述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答:( 1)水平调节。
观察水平仪,如水平仪水泡偏移,需调整水平调节脚,使水泡位于水平仪中心。
( 2 分)(2)预热。
接通电源,预热至规定时间后。
( 1 分)(3)开启显示器,轻按ON 键,显示器全亮,约 2 s 后,显示天平的型号,然后是称量模式 0.0000 g。
( 2 分)(4)称量。
按 TAR 键清零,置容器于称盘上,天平显示容器质量,再按TAR 键,显示零,即去除皮重。
再置称量物于容器中,或将称量物(粉末状物或液体)逐步加入容器中直至达到所需质量,待显示器左下角“0消”失,这时显示的是称量物的净质量。
读数时应关上天平门。
( 2 分)(5)称量结束后,若较短时间内还使用天平(或其他人还使用天平),可不必切断电源,再用时可省去预热时间。
一般不用关闭显示器。
实验全部结束后,按OFF 键关闭显示器,切断电源。
1 电化学导论选择1.若待测阴离子为i,干扰离子为j ,其电荷分别为n 和M ,它们的活度分别为a i 和a j ,k i,j为电位选择性系数,则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电位的表达式为 ( )A .//,2.303lg[()]n M i i j j RTK K a nF ϕα=++ B . //,2.303lg[()]n M i i j j RT K K a nF ϕα=-+ C . //,2.303lg[()]n M i i j j RT K K a nF ϕα=-- D . //,2.303lg[()]M n i i j j RT K K a nFϕα=++ 2. pH 玻璃电极膜电极的产生是由于 ( )A .H +离子透过玻璃膜B .电子的得失C .H +离子得到电子D .溶液中H +和玻璃膜水合层中的H +和交换作用 3.电位法测定时,溶液搅拌的目的 ( )A.缩短电极建立电位平衡的时间 B.加速离子的扩散,减小浓差极化 C.让更多的离子到电极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D.破坏双电层结构的建立4.活动载体膜电极的敏感膜为 ( )A .固态的无机化合物B .固态的有机化合物 C.晶体膜 D .液态的有机化合物5.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前需用低浓度的氟溶液浸泡数小时,其目的 ( )A.活化电极 C.检查电极的好坏 C.清洗电极 D.检查离子计能否使用6.以中性载体缬氨霉素作为活性物质制作的膜电极可用于测定 ( )A .Li +B .Na +C .K +D .NH 4+7.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系数可用于() A.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B.估计电极的检测限C.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D.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8.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时,每次测量前都要将其电位清洗至一定的值,即固定电极的预处理条件,这样做的目的是( )A.清洗电极B.消除电位不稳定性C.提高灵敏度D.避免存储效应(迟滞效应或记忆效应)9.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A.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B.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C.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D.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填空题1.溶出伏安法的操作步骤, 通常分为二步, 第一步是预电解过程, 目的是为了富集被测痕量组分,第二步是_____ ______。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第一章绪论问答题1. 简述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第二章色谱分析法1.塔板理论的要点与不足是什么2.速率理论的要点是什么3.利用保留值定性的依据是什么4.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有什么优点5.色谱图上的色谱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6.什么叫死时间用什么样的样品测定.7.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率为什么8.某一色谱柱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很大,塔板高度H很小,但实际上柱效并不高,试分析原因。
9.某人制备了一根填充柱,用组分A和B为测试样品,测得该柱理论塔板数为4500,因而推断A和B在该柱上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该人推断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
10.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几种当样品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在组分中只需要定量其中几个组分时可选用哪种方法11.气相色谱仪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2.气相色谱仪的气路结构分为几种双柱双气路有何作用13.为什么载气需要净化如何净化14.简述热导检测器的基本原理。
15.简述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6.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17.为什么常用气固色谱分离永久性气体18.对气相色谱的载体有哪些要求19.试比较红色载体和白色载体的特点。
20.对气相色谱的固定液有哪些要求21.固定液按极性大小如何分类22.如何选择固定液23.什么叫聚合物固定相有何优点24.柱温对分离有何影响柱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25.根据样品的沸点如何选择柱温、固定液用量和载体的种类26.毛细管色谱柱与填充柱相比有何特点27.为什么毛细管色谱系统要采用分流进样和尾吹装置28.在下列情况下色谱峰形将会怎样变化(1)进样速度慢;(2)由于汽化室温度低,样品不能瞬间汽化;(3)增加柱温;(4)增大载气流速;(5)增加柱长;(6)固定相颗粒变粗。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部分)习题一、选择题1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在研究植物色素的成分时所采用的色谱方法是属于()A. 气-液色谱B.气-固色谱C. 液-液色谱D. 液-固色谱2. 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组成从进样开始到柱外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称为()A. 保留时间B. 净保留时间C. 调整保留时间D.死时间3. 调整保留体积为保留体积()A. 加上死体积B. 减去死体积C. 乘以死体积D. 除以死体积4. 以一保留时间为10min,峰底宽度为1min的色谱峰计算的色谱柱塔板数为()A. 56B. 160C. 554D. 16005. 相对保留值是指()A. 保留时间减去死时间B. 组分1的保留值与组分2的保留值之比C. 组分1的保留值减去与组分2的保留值D. 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与组分2的调整保留值之比6. 当分离度R为(),两个相邻峰的分离程度可达99.7%。
A. 0.5B. 1.0C. 1.08D. 1.57. 极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为()A. 静电力B. 诱导力C. 色散力D. 氢键作用力8. 在采用纯物质对照的定性方法时,()A. 如未知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某一纯物质的保留时间相同时,即可确定两者是同一种物质。
B. 如未知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某一纯物质的保留时间相同时,即可初步确定两者是同一种物质。
C. 如未知物色谱峰的峰高和峰面积与某一纯物质的峰高和峰面积同时,即可确定两者是同一种物质。
D. 如未知物色谱峰的峰高和峰面积与某一纯物质的峰高和峰面积同时,即可初步确定两者是同一种物质。
9. 色谱柱在填充后柱管内固定相颗粒间所剩留的空间、色谱仪中管路和连接头间的空间以及检测器的空间的总和称为()。
A. 死体积B. 保留体积C. 调整保留体积D. 净保留体积10. 调整保留时间为保留时间()。
A. 减去死时间B. 加上死时间C. 乘以死时间D. 除以死时间11. 按流动相的物态,色谱法分为:气固色谱法、气液色谱法、液固色谱法以及()。
仪器分析课习题备课讲稿仪器分析课习题仪器分析课习题第一章电磁辐射基础1 对下列单位进行换算:(1)1.50?X射线的波数(1)(6.66×107)(2) 670.7 锂线的频率()(4.47×1014)(3)3300-1波数的波长()(3030)(4)5889.95?相应的能量()(2.11)2 写出下列各种跃迁所需的能量范围()(1)原子内层电子跃迁(1.2×102-1.2×106)(2)原子外层电子跃迁(6.2-1.7)(3)分子的电子跃迁(6.2-1.7)(4)分子振动能级跃迁(0.5-0.02)(5)分子转动能级跃迁(2×10-2-4×10-7) 3 某种玻璃的折射率为1.7000,求光在此玻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1.76×1010cm) 4 辐射通过空气与玻璃界面时,其反射损失大约有多少? (~4%)5 解释下列名词(1)单重态与三重态(2)原子荧光与分子荧光(3)选择跃迁与禁阻跃迁 (4)激发电位与共振电位6 阐明光谱项符号和能级图的意义7 用光谱项符号写出2852?(共振线)的跃迁 (31S0-31P1)8 下列哪种跃迁不能产生,为什么?(1) 31S0-31P1 (2) 31S0-31D2(3) 33P2-33D3 (4) 43S1-43P1(31S0-31D2)第二章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1 解释下列名词(1)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2)原子线和离子线;(3)共振线和共振电位;(4)等离子体;(5)谱线的自吸.2 计算3273.96 ?和5895.92?的激发电位()(3.78,2.10)3 谱线自吸对光谱分析有什么影响?4 说明影响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谱线强度的主要因素.5 阐述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的原理,怎样选择摄谱法定性分析时的主要工作条件.6 光谱定性分析摄谱时,为什么要用哈德曼光栏?7 推导摄谱法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8 选择分析线应根据什么原则?9 下表中列出铅的某些分析线,若测定水中痕量铅应选用哪条谱线,当试样中含量为0.1%时是否仍选用此线.说明理由铅线波长/?激发电位/2833.071 4.372802.001 5.742873.321 5.632663.171 5.972393.791 6.5010 说明选择内标元素及内标线的原则?11 说明缓蚀剂在矿石定量分析中所起的作用?12 采用K4047.20 ?作分析线时,受4045.82 ?和弱氰带的干扰,可用何种物质消除此干扰?13 为什么在碳电极直流电弧光源中采用惰性气氛?14 分析下列试样应选用什么光源:(1)矿石的定性、半定量;(2)合金中的铜(~);(3)钢中的锰(0.0 0);(4)污水中的等( ).15分析下列试样时应选用什么类型的光谱仪:(1)矿石的定性、半定量;(2)高纯Y2O3中的稀土杂质元素;(3)卤水中的微量铷、铯.16说明乳剂特性曲线的制作及其在光谱定性和定量分析中的作用.17 简述光源的特点及应用.18 试比较摄谱法与光电法.19 绘出原子发射光谱仪的方框图,并指出各部件的具体名称及主要作用.20 当试样量很少而又必须进行多元素测定时,应选用下列那种方法:(1) 单道;(2)原子吸收光谱法;(3)摄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21 若光栅刻痕为1200条,当入射光垂直照射时,求3000 ?波长光的一级衍射角.(21.10)22 当一级光谱波长为5000?时,其入射角为60°,反射角(衍射角)为-40°,此光栅的刻痕数应为多少条/ ? (446条/ )23 有某红外光栅(72条/ ),当入射角为50°,反射角为20°时,其一级和二级光谱的波长为多少()?(15.4,7.7)24 当某光栅(1250条/ )的焦距为1.6m时,计算其一级和二级光谱的倒线色散率. (5?/ ,2.5 ?/ )25 若光栅宽度为50 mm,刻痕数为1200条/ ,此光栅的理论分辨率应为多少?(60000 )26 上述光栅能否将铌3094.18?与铝3092.71?分开?为什么?27 试对棱镜光谱与光栅光谱进行比较.28 若光谱工作范围为200-400,应选用什么材料制作棱镜和透镜,为什么?第三章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1 试比较原子吸收与分子吸收光谱法.2 解释下列名词:(1)多普勒变宽 (2)自然宽度(3)压力变宽 (4)振子强度(5)光谱通带3 计算在火焰温度为3000K时, 5890?谱线的激发态与基态原子数的比值(0=2). (6×10-4)4 原子吸收光度计的单色器倒线色散率为16?/ ,欲测定2516.1?的吸收值,为了消除多重线2514.3?和2519.2?的干扰,应采取什么措施?5采用那些措施才能检测到原子吸收信号,并说明其理由.6 简述常用原子化器的类型及其特点.7 测定人发中硒时,应选用何种火焰,并说明其理由.8 分析矿石中的锆时,应选用何种火焰,并说明其理由.9 怎样能使空心阴极灯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如果不处于最佳状态时,对分析工作有什么影响?10 火焰的高度和气体的比例对被测元素有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11 说明原子吸收光谱中产生背景的主要原因及影响.12 如何用氘灯法校正背景,此法尚存在什么问题?13 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化学干扰?用哪些方法可消除此类干扰?14 在测定血清中钾时,先用水将试样稀释40倍,再加入钠盐至800.试解释此操作的理由,并说明标准溶液应如何配制?15 指出下列原子荧光跃迁的类型(共振、非共振)(1) 3274?(42S1/2-42P1/2)(2) 2288?(51S0-51P1)(3) 3034?(53P1-53P0)(4) 2350?(42S3/2-42P1/2)16 试从产生原理上对原子荧光与原子发射光谱进行比较.17 试从仪器部件及光路结构对原子与原子荧光仪进行比较.18 欲测定下述物质,应选用哪一种原子光谱法,并说明其理由:(1)血清中锌和镉( 2 0.003);(2)鱼肉中汞的测定(x );(3)水中砷的测定(0 );(4)矿石中、、、、的测定(0.000);(5)废水中、、、、、的测定(0)。
仪器分析分章练习-题目(1)1 电化学导论选择1.若待测阴离子为i ,干扰离子为j ,其电荷分别为n 和M ,它们的活度分别为a i 和a j ,k i,j 为电位选择性系数,则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电位的表达式为 ( )A .//,2.303lg[()]n M i i j j RT K K a nFϕα=++ B . //,2.303lg[()]n M i i j j RT K K a nFϕα=-+ C . //,2.303lg[()]n M i i j j RT K K a nFϕα=-- D . //,2.303lg[()]M n i i j j RT K K a nF ϕα=++ 2. pH 玻璃电极膜电极的产生是由于 ( )A .H +离子透过玻璃膜B .电子的得失C .H +离子得到电子D .溶液中H +和玻璃膜水合层中的H +和交换作用3.电位法测定时,溶液搅拌的目的 ( )A.缩短电极建立电位平衡的时间B.加速离子的扩散,减小浓差极化C.让更多的离子到电极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D.破坏双电层结构的建立4.活动载体膜电极的敏感膜为 ( )A .固态的无机化合物B .固态的有机化合物C.晶体膜 D .液态的有机化合物5.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前需用低浓度的氟溶液浸泡数小时,其目的()A.活化电极C.检查电极的好坏C.清洗电极D.检查离子计能否使用6.以中性载体缬氨霉素作为活性物质制作的膜电极可用于测定() A.Li+B.Na+C.K+D.NH4+7.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系数可用于 ( ) A.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B.估计电极的检测限C.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 D.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8.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时,每次测量前都要将其电位清洗至一定的值,即固定电极的预处理条件,这样做的目的是()A.清洗电极B.消除电位不稳定性C.提高灵敏度D.避免存储效应(迟滞效应或记忆效应) 9.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 ) A.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B.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C.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D.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填空题1.溶出伏安法的操作步骤, 通常分为二步, 第一步是预电解过程,目的是为了富集被测痕量组分,第二步是_____ ______。
名词解释1.碱差2.酸差简答题1.在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离子浓度时,TISAB的定义及加入TISAB的作用是什么?计算题1.将钙离子选择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插入100.00mL水样中,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水样中的Ca2+。
25℃时,测得钙离子电极电位为-0.0619V(对SCE),加入0.0731mol/L的Ca(NO3)2标准溶液1.00mL,搅拌平衡后,测得钙离子电极电位为-0.0483V(对SCE)。
试计算原水样中Ca2+的浓度?2.用标准加入法测定离子浓度时,于100 mL铜溶液中加入1 mL 0.1 mol/L硝酸铜标准溶液,电动势增加4 mV, 求溶液中铜的原来总浓度。
2库仑分析法选择1.库仑分析与一般滴定分析相比()A.需要标准物进行滴定剂的校准B.不需要制备标准溶液,不稳定试剂可以就地产生C.测量精度相近D.很难使用不稳定的滴定剂。
填空题1.法拉第电解定律是库仑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它表明物质在电极上析出的质量与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之间的关系。
其数学表达式为 ____ _______ 。
2.库仑滴定分析法, 实际上是一种_____ _______电解分析法。
3.控制电位库仑分析的先决条件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 伏安分析法选择1.溶出伏安法操作中,下列哪一项操作是正确的? ()A.在全测定过程中,均搅拌被分析溶液B.在全测定过程中,完全不搅拌被分析溶液C.在富集阶段搅拌,在溶出阶段不搅拌溶液D.在富集阶段不搅拌,在溶出阶段搅拌溶液2.在经典极谱分析中,一般不搅拌溶液,这是为了()A.消除迁移电流B.减少充电电流的影响C.加速达到平衡D.有利于形成浓差极化3. 极谱波的半波电位是()A.扩散电流为极限扩散电流一半时的电极电位B.从极谱波起始电位到终止电位一半处的电极电位C.极限电流一半时的电极电位D.参与电极反应物质的析出电位4.在下列极谱分析操作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通N2除溶液中的溶解氧B.加入表面活性剂消除极谱极大C.在搅拌下进行减小浓差极化的影响D.恒温消除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5.在极谱分析中,消除极谱极大的方法是在测试溶液中加入 ( ) A.支持电解质 B.Na2SO3 C.表面活性剂 D.配合剂填空题1.极谱分析中作为定量分析的依据。
2.在极谱分析中使用电极作参比电极,这是由于它不出现浓度差极化现象,故通常把它叫做去极化电极。
3.极谱分析中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
4.残余电流主要是由充电电流或电容电流和_ ____组成。
名词解释1.极谱分析的残余电流2.半波电位计算题1.在0.5mol/LNaOH溶液中CrO42-在滴汞电极上还原得一极谱波。
当CrO42-浓度为2.00×10-3mol/L,m2/3t1/6为2.00mg2/3s-1/2,在-1.10V(vs SCE)时,测得扩散电流为23.2 A,若CrO42-在该溶液中的扩散系数为1.00×10-5cm2/s试求电极反应的电子得失数(残余电流可忽略)。
2.根据下列实验数据计算试液中Pb2+的质量浓度(以mg/L表示)。
(已知M Pb=207.3)3.用极谱法测定未知铅溶液。
取25.00mL的未知试液,测得扩散电流为1.86μA。
然后在同样实验条件下,加入2.12×10-3mol/L的铅标准溶液5.00mL,测得其混合液的扩散电流为5.27μA。
试计算未知铅溶液的浓度。
4.在1mol/LNaOH介质中,4.00×10-3mol/LTeO32--在滴汞电极上还原产生一个可逆极谱波。
汞在毛细管中的流速为1.50mg/s,汞滴落下的时间为3.15s,测得其扩散电流为 61.9μA。
若TeO32--的扩散系数为0.75×10-5cm2/s,问在此条件下,碲被还原至何价态?4 原子发射选择1.原子发射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B.广泛的光谱区域内发射连续光谱C.发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的特征共振辐射D.产生紫外线2.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B.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C.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D.原子核的振动3.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A.传播速度 B.波长C.波数 D.光量子的数量4.下列哪一项是发射光谱分析不能解决的? ()A.微量及痕量元素分析B.具有高的灵敏度C.测定元素存在状态 D.选择性好,互相干扰少5.在发射光谱分析中,具有低干扰、高精度、低检测限和大线性范围的光源是()A.直流电弧 B.低压交流电弧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D.高压火花6.在AES分析中,谱线自吸(自蚀)的原因是:()A.激发源的温度不够高B.基体效应严重C.激发源弧焰中心的温度边缘高D.试样中存在较大量的干扰组分7.用发射光谱进行元素定性分析时,作为谱线波长比较标尺的元素是()A.钠 B.碳 C.铁 D.铜填空题1.原子发射常用的光源有直流电弧,交流电弧,高压火花和。
2.原子发射光谱激发光源的作用是提供足够的能量使试样和。
名词解释1.摄谱仪的色散率简答题1.简述原子发射光谱产生过程。
2.试述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及何谓内标法。
3.简述等离子体光源(ICP)的优点。
4.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所用仪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5 原子吸收选择1. 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 ( )A. 大量的空气B. 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C. 少量的空气D. 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2 在原子吸收分析的理论中, 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得多B.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C.吸收线的半宽度要比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小得多D.单色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 即单色器必须有很高的分辨率3.原子吸收光谱仪与原子发射光谱仪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 )A.透镜 B.单色器C.光电倍增管 D.原子化4.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铷时,加入1%的钠盐溶液,其作用是()A.减小背景 B.释放剂C.消电离剂 D.提高火馅温度5.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 无火焰原子吸收法的重要优点为 ( ) A.谱线干扰小 B.试样用量少C.背景干扰小 D.重现性好6.原子吸收线的劳伦茨变宽是基于 ( ) A.原子的热运动 B.原子与其它种类气体粒子的碰撞C.原子与同类气体粒子的碰撞 D.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7.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 应采用下列哪种气体作为保护气? ( )A.乙炔 B.氧化亚氮 C.氢 D.氩8.下列哪些元素于酸性介质中,在还原剂(硼氢化钠,金属锌等)的作用下、可生成易挥发的氢化物.而进入等离子体光源进行蒸发和激发?()A.Fe B.Ge C.Mo D.W9.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 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空心阴极灯 B.火焰 C.原子化系统 D.分光系统10.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 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 ) A.盐酸 B.磷酸 C.钠 D.镁11. 非火焰原子吸收法的主要缺点是()A.检测限高B.不能检测难挥发元素C.精密度低D.不能直接分析粘度大的试样12. 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 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 )A.分子吸收B.背景吸收C.光散射D.基体效应13. 下列可提高Al元素的原子化效率的方法是 ( )A.加快喷雾速度B.降低火焰温度C.待测溶液中加入消电离剂D.用石墨管原子化器代替火焰原子化器14.在电热原子吸收分析中, 多利用氘灯或塞曼效应进行背景扣除, 扣除的背景主要是 ( )A.原子化器中分子对共振线的吸收B.原子化器中干扰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C.空心阴极灯发出的非吸收线的辐射D.火焰发射干扰15.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A.灯电流 B.灯电压C.阴极温度 D.内充气体压力16.在荧光光谱中, 测量时, 通常检测系统与入射光的夹角呈 ( ) A.180°B.120°C.90°D.45°C.非极性分子D.分子振动时没有偶极矩变化1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所谓谱线的轮廓是 ( )A.吸收系数随频率ν的变化B.吸收系数随波长λ的变化C.谱线强度随频率ν的变化D.谱线强度随波长λ的变化18.测定鱼、肉和人体内脏器官等生物组织中的汞,较简单的方法可采用()A.火焰原子化法B.石墨炉原子化C.冷原子吸收法 D.氢化物原子化法19.原子吸收线的多普勒变宽是基于 ( ) A.原子的热运动B.原子与其它种类气体粒子的碰撞C.原子与同类气体粒子的碰撞D.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20.原子吸收光谱法常用的光源是 ( ) A.氢灯 B.火焰C.电弧 D.空心阴极灯填空题1.荧光分析法不是测定 ___ ____ 光的强弱,而是测定发射光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