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信号与噪声
- 格式:ppt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15
习题解答2-1、什么是调制信道?什么是编码信道?说明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的关系。
答:所谓调制信道是指从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的部分。
从调制和解调的角度来看,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的所有变换装置及传输媒质,不论其过程如何,只不过是对已调制信号进行某种变换。
所谓编码信道是指编码器输出端到译码器输入端的部分。
从编译码的角度看来,编码器的输出是某一数字序列,而译码器的输入同样也是某一数字序列,它们可能是不同的数字序列。
因此,从编码器输出端到译码器输入端,可以用一个对数字序列进行变换的方框来概括。
根据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的定义可知,编码信道包含调制信道,因而编码信道的特性也依赖调制信道的特性。
2-2、什么是恒参信道?什么是随参信道?目前常见的信道中,哪些属于恒参信道?哪些属于随参信道?答:信道参数随时间缓慢变化或不变化的信道叫恒参信道。
通常将架空明线、电缆、光纤、超短波及微波视距传输、卫星中继等视为恒参信道。
信道参数随时间随机变化的信道叫随参信道。
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各种散射信道、超短波移动通信信道等为随参信道。
2-3、设一恒参信道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其中,0K 和d t 都是常数。
试确定信号)(t s 通过该信道后的输出信号的时域表示式,并讨论之。
解:传输函数d t j je K e H H ωωϕωω-==0)()()(冲激响应)()(0d t t K t h -=δ输出信号)()()()(0d t t s K t h t s t y -=*=结论:该恒参信道满足无失真条件,故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无失真。
2-4、设某恒参信道的传输特性为d t j eT H ωωω-+=]cos 1[)(0,其中,d t 为常数。
试确定信号)(t s 通过该信道后的输出信号表达式,并讨论之。
解:输出信号为: dt K H ωωϕω-==)()(0)(21)(21)()(2121)(21]cos 1[)(00)()(00000T t t T t t t t t h e e e e e e e e T H d d d T t j T t j t j t j T j T j t j t j d d d d d d --++-+-=++=++=+=+--------δδδωωωωωωωωωω讨论:此信道的幅频特性为0cos 1)(T H ωω+=,相频特性为ωωϕd t -=)(,相频特性与ω成正比,无想频失真;K H ≠)(ω,有幅频失真,所以输出信号的失真是由信道的幅频失真引起的,或者说信号通过此信道只产生幅频失真。
电磁波传播中的信号噪声分析第一章信号和噪声的概念信号是指一种能够用来传输信息的物理量,例如声、光、电等。
在电磁波传播中,信号一般指无线电信号,它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输。
噪声是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混入的各种干扰信号,例如电磁干扰、放射性干扰等。
在电磁波传播中,噪声是指无线电信号中的各种干扰信号。
第二章信号噪声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信噪比是指信号的强度和噪声的强度之比,它反映了信号和噪声在无线电信号中的相对大小,是衡量无线电信号质量的重要指标。
信噪比的计算方法是将信号的功率和噪声的功率进行比较。
信号的功率可以通过接收信号的强度和接收天线的增益来计算。
噪声的功率可以通过接收天线的背景热噪声温度、接收机的噪声系数和带宽来计算。
信噪比通常以分贝为单位表示,公式为:SNR=10*log10(PS/PN),其中PS为信号的功率,PN为噪声的功率。
第三章信号和噪声对无线电通信的影响信号和噪声对无线电通信的影响是很大的,在信号强度不够大的情况下,噪声会对信号产生干扰,使得接收信号变得困难。
当信号强度大于噪声时,接收方仍然能够收到信号,但是噪声会使得信噪比降低,从而影响接收信号的质量。
因此,在进行无线电通信时,需要注意信号和噪声的关系,尽可能使得信号的强度大于噪声的强度。
第四章信噪比提高的方法为了提高信噪比,从而提高无线电信号的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增加信号的强度:通过使用更高功率的发射机或调整天线的方向来增加信号的强度。
(2)降低噪声的强度:在接收机前面增加低噪声放大器,或使用低噪声接收机等设备来降低噪声的引入。
(3)带宽的优化:根据信号频率和带宽进行匹配,减小带宽可以减小噪声引入,同时可以提高信号噪声比。
(4)改善信道环境:例如调整天线的高度和方向,消除干扰源等,从而减小信号受到的干扰。
第五章总结综上所述,无线电信号中的信号和噪声是对无线电通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的两个关键因素。
通过计算信噪比并采用合适的提高信噪比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无线电通信的质量,从而使得通信变得更加顺畅。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信号处理与噪声抑制技巧在物理实验中,准确地获取和分析信号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实验中的信号经常受到噪声的干扰,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研究和应用信号处理与噪声抑制技巧成为了物理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信号处理技巧1. 滤波器滤波器用于消除信号中的噪声和不希望的频率成分。
在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滤波器包括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
选择适当的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提取出想要的信号并抑制噪声。
2. 平均滤波平均滤波是一种常见的信号处理方法,通过多次测量同一信号并取平均值来抑制噪声。
在实验中,重复测量可以减小随机误差,并通过平均计算来消除噪声的影响。
平均滤波技术在提高信号质量方面非常有效。
3. 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可以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从而更好地了解信号的频谱特性。
在物理实验中,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技术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和滤波。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信号中不同频率的成分并减小噪声的影响。
二、噪声抑制技巧1. 接地和屏蔽在物理实验中,外部电磁辐射和电磁波会引入干扰噪声。
为了减小这种干扰,可以采取接地和屏蔽的方法。
合理设置接地线路和屏蔽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干扰信号的幅度。
2. 提高信噪比信噪比是评估信号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物理实验中,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提高信噪比。
例如,增大信号幅度、延长信号采集时间、提高信号频率等都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噪比。
3. 建立数学模型对于某些复杂的信号和噪声,可以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来抑制噪声。
例如,对于高斯白噪声,可以通过滑动平均、差分法或小波变换等方法来消除或降低噪声。
三、应用实例1. 粒子探测器信号处理粒子探测器用于探测高能粒子。
在信号处理方面,粒子击中探测器时产生的微弱电信号需要经过放大和滤波处理,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同时,噪声的抑制也是关键,以避免系统误差。
2. 磁共振成像(MRI)MRI技术在医学成像中广泛应用。
在MRI过程中,需要处理来自人体的弱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技能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第2章信号与噪声分析知识点及层次1. 确知信号时-频域分析(1) 现代通信系统周期信号的傅氏级数表示和非周期信号的傅氏积分。
(2) 几个简单且常用的傅氏变换对及其互易性。
(3) 信号与系统特征-卷积相关-维钠-辛钦定理。
2. 随机过程统计特征(1) 二维随机变量统计特征。
(2) 广义平稳特征、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特点。
(3) 高斯过程的统计特征。
3. 高斯型白噪声统计特征(1) 理想白噪声及限带高斯白噪声特征。
(2) 窄带高斯白噪声主要统计特征。
以上三个层次是一个层层深入的数学系统,最终旨在解决信号、系统及噪声性能分析,是全书各章的基本理论基础,也是系统分析的最主要的数学方法。
第2章信号与噪声分析知识点及层次1. 确知信号时-频域分析(1)现代通信系统周期信号的傅氏级数表示和非周期信号的傅氏积分。
(2)几个简单且常用的傅氏变换对及其互易性。
(3)信号与系统特征-卷积相关-维钠-辛钦定理。
2.随机过程统计特征(1)二维随机变量统计特征(2)广义平稳特征、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特点。
(3)高斯过程的统计特征。
3. 高斯型白噪声统计特征(1)理想白噪声及限带高斯白噪声特征。
(2)窄带高斯白噪声主要统计特征。
以上三个层次是一个层层深入的数学系统,最终旨在解决信号、系统及噪声性能分析,是全书各章的基本理论基础,也是统分析的最主要的数学方法。
傅里叶分析是从时域、频域描述信号的有效方法。
狭义而言,通信过程更是信号与传输信道在频域相适应的过程。
往往信号和系统的频域特征分析更有利于解决传输问题。
第二章信号与噪声分析经典例题[例 2-1] 求图2-1所示信号f(t)的频谱。
解:这一结果表明,频谱是两部分构成,为虚轴上奇对称于原点。
证实了奇对称实信号的频谱为虚频谱奇对称形式。
[例2-2] 由随机过程定义,典型的数学表达式是无法写出的。
一般地,在一个确知形式的时间函数中,若其中一个(或2个)变量是随机的,称准随机过程。
设随机过程,其中是均值为0、方差为的高斯变量,是内均匀分布的相位随机变量,且与统计独立。
信号与噪声分析确知信号分析1、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任何一个周期为T 的周期信号)(t f ,只要满足狄里赫利条件,则可展开为傅里叶级数0()jn tn n f t F eω∞=-∞=∑(2-1)式中,⎰--=2/2/0)(1T T tjn n dtet f TF ω (0,1, 2.3,,n =±±± );00a c F ==; 2nj n n c F eϕ-=(称为复振幅);*2nj n n n c F eF ϕ-==(是n F 的共轭)。
一般地,n F 是一个复数,由n F 确定周期信号)(t f 的第n 次谐波分量的幅度,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图形称为信号的幅度频谱。
由于它不连续,仅存在于0ω的整数倍处,故这种频谱是离散谱。
许多情况下,利用信号的频谱进行分析比较直观方便。
2、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ωωπωd eF t f tj ⎰∞∞-=)(21)( (2-2)⎰∞∞--=dte tf F tj ωω)()( (2-3)式(2-2)和式(2-3)分别称为傅里叶正变换和傅里叶反变换,两式称为)(t f 傅里叶变换对,表示为)()(ωF t f ⇔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具有一些重要的特性,灵活运用这些特性可较快地求出许多复杂信号的频谱密度函数,或从谱密度函数中求出原信号,因此掌握这些特性是非常有益的。
其中较为重要且经常用到的一些性质和傅里叶变换对见附录二。
3、卷积与相关函数 (1)、卷积设有函数)(1t f 和)(2t f ,称积分⎰∞∞--τττd t f f )()(21为)(1t f 和)(2t f 的卷积,常用)()(21t f t f *表示,即121221()()()()()()f t f t f f t d f f t d ττττττ∞-∞∞-∞*=-=-⎰⎰(2-4)时域卷积定理:令)()(11ωF t f ⇔,)()(22ωF t f ⇔,则有)()()()(2121ωωF F t f t f ⇔* (2-5)频域卷积定理:令)()(11ωF t f ⇔,)()(22ωF t f ⇔,则有[])()(21)()(2121ωωπF F t f t f *⇔(2-6)(2)、相关函数信号之间的相关程度,通常采用相关函数来表征,它是衡量信号之间关联或相似程度的一个函数。
第二章 信号与噪声1.随机过程)cos()()(0θω+=t t m t z ,其中)(t m 是广义平稳随机过程,且自相关函数)(τm R 为:⎪⎩⎪⎨⎧<≤-<<-+=其他0101011)(τττττm Rθ是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它与)(t m 彼此统计独立。
(1) 证明)(t z 是广义平稳的; (2) 绘出自相关函数)(τz R 的波形; (3)求功率谱密度)(ωz S 及功率P 。
解:(1)先求)(t z 的数学期望)(t a :)]cos()([)]([)(0θω+==t t m E t m E t a因为θ与)(t m 彼此统计独立,所以00)]([21)cos()]([)][cos()]([)(2000=⋅=⋅+⋅=+⋅=⎰t m E d t t m E t E t m E t a θπθωθωπ再求)(t z 的自相关函数:(θ与)(t m 彼此统计独立)τωτθπθτωωθωτθτωωτθωτπ020000000cos 21)(21)cos()cos()]()([])cos()()cos()([),(m z R d t t t m t m E t t m t t m E t t R =⋅+++⋅+=⋅++++=+⎰ 因为)(t z 的数学期望与t 无关,是常数,且自相关函数与t 无关,只与时间间隔τ有关,所以)(t z 是广义平稳的随机过程。
(2)⎪⎩⎪⎨⎧≤-==其他01cos )1(21cos )(21)(00ττωττωττm z R R设T πω20=,并取21=T ,则)(τz R 的图形如下图所示。
(3) 因为功率谱密度)()(τωz z R P ⇔,所以 ⎰∞∞---++==)]2(2([41)()(0202ωωωωττωωτSa Sa d e R P j z z 功率 ⎰∞∞-==21)(21ωωπd P S z 或 21)0(==z R S设输出过程为)(0t n ,则其均值为0)0()]([)]([0=⋅=H t n E t n E i 。
通常需要描述一个电路或系统内部噪声的大小,因此需要引入相应的物理量(噪声系数或噪声指数)来描述。
一.噪声系数的定义图 2-35 为一线性四端网络, 它的噪声系数定义为输入端的信号噪声功率比(S/N)i 与输出端的信号噪声功率比(S/N)o 的比值, 即 图 2-35 噪声系数的定义第四节 噪声系数和噪声温度线性电路K P N F S iN i S o N o信号功率噪声功率图中, K P 为电路的功率传输系数(或功率放大倍数),K P =So /S i。
用N a 表示线性电路内部附加噪声功率在输出端的输出, 考虑到K P =So /S i , 上式可以表示为:o o i i o i F N S N S N S N S N ==)()(1i p a a p p F i i N K N N K K N N N +==+o p o F i p iN K N N N K N ==噪声系数通常用dB 表示, 用dB 表示的噪声系数为o i F F NS N S Lg LgN dB N )()(1010)(==关于噪声系数,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1) 由于噪声功率是与带宽B相联系的,为了不使噪声系数依赖于 (1)指定的频宽,因此国际上式(2-6(2-611)定义中的噪声功率是指单位频带内的噪声功率,即是指输出、输入噪声功率谱密度。
此时的噪声系数将随指定的工作频率不同而不同,即表示点频的噪声系数。
(2) 由式(2-60)可以看出,输入、输出信号功率是成比例变化的, (2)即噪声系数与输入信号大小无关,但却与输入噪声功率Ni有关,因此,为了明确,在噪声系数的定义中,规定输入噪声功率Ni为信号源内阻Rs的热噪声最大输出功率(由前可知为kTB),并规定温度为290K。
(3) 在噪声系数的定义中,没有对网络的匹配情况提出要求,因而是普遍适用的。
实际上输出端的阻抗是否匹配并不影响噪声系数的大小。
因此噪声系数可以表示为输出端开路时两均方电压之比或输出端短路时两均方电流之比,即2222nionoF nio no F I I N UU N ==(4) 上述噪声系数的定义只适用于线性或准线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