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输入文字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苏科版四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第1课初识“WPS文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课初识“WPS文字”》是苏科版四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WPS文字,掌握WPS文字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的兴趣和基本信息素养。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WPS文字的启动与退出,界面的认识,文字的输入与编辑,保存文档等基本操作。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但同时,学生对WPS文字的认识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来掌握其功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WPS文字的启动与退出,熟悉WPS文字的界面布局,掌握文字的输入与编辑,学会保存文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WPS文字的基本操作。
2.难点:界面的认识,文字的输入与编辑。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WPS文字的基本操作。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3.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硬件:多媒体教室,每台电脑安装有WPS文字软件。
2.软件:WPS文字,教学课件。
3.素材:相关图片,文字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篇优美的文章,引发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初识WPS文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介绍WPS文字的启动与退出,界面的布局,以及文字的输入与编辑等基本操作。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置一个简单的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掌握WPS文字的基本操作。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精品教案《用键盘打字》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第二册第五章《键盘操作与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键盘基本布局,各个区域功能;英文字母键盘操作,数字与符号键盘操作;打字正确姿势和指法,以及简单文字输入实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应能够:1. 解键盘基本布局,掌握各个区域功能。
2. 学会正确打字姿势和指法,熟练进行英文字母、数字与符号输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掌握打字姿势和指法,熟练进行各种字符输入。
教学重点:熟悉键盘布局,学会正确打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键盘模型。
2.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安装有打字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一个有趣打字游戏,引起学生对键盘打字兴趣,让学生感受打字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1)键盘布局:介绍键盘各个区域及其功能。
(2)打字姿势与指法:演示正确打字姿势,讲解各个手指分工。
(3)字符输入:讲解英文字母、数字与符号输入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段简单文字,演示打字过程,强调正确指法和打字速度。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计算机上跟随老师进行打字练习,老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小组竞赛(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打字速度和准确性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学生打字练习进行点评,强调正确打字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键盘布局图及各个区域功能。
2. 打字姿势与指法示意图。
3. 常用字符输入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输入一段指定文字,要求正确打字姿势和指法,注意打字速度和准确性。
2. 答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老师进行批改,给出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使用打字软件进行练习,提高打字速度和准确性,逐步培养信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我特别关注键盘基本布局和打字姿势正确性,因为这些是学生掌握打字技能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汉字输入技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汉字输入的基本原理和技巧;2. 掌握使用拼音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的方法;3. 熟练运用键盘上的相应按键进行汉字输入;4. 能够正确书写并输入常用的汉字。
二、教学内容1. 拼音输入法的基本原理- 拼音输入法是一种基于汉语拼音的输入方法,通过输入汉字的拼音来生成相应的汉字。
- 拼音输入法分为全拼和简拼两种方式,全拼输入需要输入完整的拼音,而简拼输入则可以缩写拼音。
2. 拼音输入法的使用方法- 打开电脑,点击输入法切换按钮,在列表中选择合适的中文输入法(如搜狗输入法、微软拼音输入法等)。
- 进入输入法后,键盘上方会出现一个输入法的小图标,点击该图标可以切换中文和英文输入。
- 在输入汉字的时候,按照汉字的发音输入相应的拼音字母,输入法会根据拼音自动给出可能的候选汉字。
- 使用左右方向键或鼠标点击来选择正确的汉字,按下回车键确认输入。
3. 键盘上的常用按键- Shift键:用于输入大写的字母和标点符号。
- 空格键:用于输入汉字之间的空格,起到分隔作用。
- 删除键:用于删除输入的字母或删除已输入的汉字。
- 回车键:用于确认输入。
4. 常用的汉字输入技巧- 拼音缩写:一些多音字的拼音可以简写,如“长”可以直接输入拼音“zhang”而无需输入完整的拼音“chang”。
- 音序输入:某些汉字的拼音顺序比较特殊,可以按照字母顺序输入来达到更快的速度,如“中”可以输入“zhong”而不是“zhg”。
- 笔画输入:对于一些字形比较简单的字,可以使用笔画的输入法,根据字的笔画数依次输入对应的数字来选择汉字。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教师简单介绍汉字输入方法的重要性,并与学生分享一些有趣或实用的汉字输入技巧。
2. 讲解拼音输入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师演示的拼音输入法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
- 强调按拼音顺序输入字母的重要性,向学生们展示这一方法的效果。
3. 操练拼音输入法-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一台电脑。
2023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023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对于电脑的运用已较熟练,但对于文字的处理方法仅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步,会而不精,懂而不熟,没有较踏实的态度与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兴趣,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其重要性,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另外,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已了解了标点符号的运用及意义,有了认知基础,因此本课的学习重点在操作技能上。
可以利用学科之间的整合,利用知识迁移来让学生通过电脑输入标点促进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深化。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掌握常用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2.学习其他一些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
【技能性目标】1.学会使用键盘输入常用的中文标点符号;2.学会使用软键盘输入一些其他符号。
【情感性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体验成就感。
教学重点:1.掌握常用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2.学习其他一些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
教学难点:1.掌握中/英文标点符号输入的切换方法;2.会使用“软键盘”输入更多的符号。
设计思想:1.情境创设。
教学中我力图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我将新教材里出现的两个鼠标宝宝命名为“咪尼”和“咪宝”,通过这两个卡通形象的对话和活动将本课的学习任务紧密地串联在一起,使学生喜学乐学,在“咪尼”、“咪宝”的陪伴下主动探究新知。
2.教法学法。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和演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堂上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学新知,巩固技能;在重难点教学上,我运用课件形象地演示键位组合和操作步骤,使学生容易观察,便于理解。
3.练习设计。
本课的练习设计迁移融合了语文、英语学科知识,不仅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更体现了其人文性、创新性。
2023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一、教材分析《画不规则图形》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
《文字格式巧设计》教学设计一、学习内容分析本课选自泰山出版社编著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8 课,课程内容主要是使学生学会使用word 工具对文字进行“字号”、“字体”、“字体颜色”等方面的修饰。
Word 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办公软件,对于学生而言,其基本操作其实并不陌生,再加上“字号”、“字体”、“字体颜色”等工具的操作方法相似,学生掌握了一种工具的操作方法,也基本掌握了其它工具的操作方法,因此,在对使用技巧的教学上,教师只需进行简单的点拨、引导即可。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不单单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所有的技术手段最终都要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因此,我觉得,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在掌握信息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增强学生有针对性地使用技术手段的意识,提高学生合理适当地使用技术手段的综合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能力,应该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
二、学习对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word 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基础,知道如何打开、保存word,如何输入文字。
但文字随着内容的不同,往往需要不同的展现方式,学生对做出更美观的文字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字号、字体与字体颜色工具;(2)掌握用字号、字体、字体颜色工具修饰文字的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结合情境设置、任务驱动,让学生掌握修饰文字的操作方法,并能够灵活地为文字添加文字效果。
(2)通过观察、对比、总结,培养学生将修饰文字的操作技能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增强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活中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探究与实践操作,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适当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文字字号、字体、字体颜色的修饰难点:合理适当地使用文字修饰工具修饰文档五、教学过程。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键盘指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熟记键盘的八个基本键A S D F J K L ; 手指正确的轻放在每个键的上方。
2.学会正确的键盘指法的手指分工,并能准确的把握每个手指负责的按键。
3.让学生在正确的打字坐姿下,通过《金山打字通》的训练,体验到信息技术学习带来的欢乐。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键盘八个基本键准确定位,键盘指法的正确手指分工。
难点:保持正确的打字坐姿。
三、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室电脑,《金山打字通》软件。
五、教学过程激趣定标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键盘的认识,同学们对键盘有了初步的了解,同学们想不想学会用键盘打字呀?好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课程《第六课键盘指法》。
板书黑板:《第六课键盘指法》自学互动任务(一)1.认识八个基本键A S D F J K L ;。
(展示)2.让学生在键盘上找出这八个基本键的位置,并能够准确的把手放在基本键上。
(先让学生自己摸索,教师再指导;请个别学生演示)3.闭眼摸键盘,摆出正确的打字姿势。
同桌相互检查,如果对方手指摆放错误,指出来。
4.和同桌玩游戏:将手指放在基本键上,另一个同学任意说出一个基本建,看他能否立刻按下该基本键。
轮流玩,看谁反应快。
任务(二)1.教师出示正确的手指分工图,让学生按照分工图进行练习。
2.要记住每个手指负责哪些按键,通过练习快速准确击键。
3.通过《金山打字通》软件进行基本键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游戏方式进行练习(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巡视学生,请个别学生演示)4.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母指,数字键,空格键,回车键,Shift键的练习。
5.正确的打字坐姿:两脚平放,腰部挺直,眼睛平视;手自然放松,轻轻放在键盘上;按键动作要短促,力度要适当。
测评巩固学生通过《金山打字通》进行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课堂小结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说一说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打字歌:两肘垂,腕平直,手指曲放基准键;拇指轻触空格键,十指分工轻击打;轻准快,有节奏,按照指法来击键;记键位,凭感觉,不看键盘看稿件;树信心,加恒心,熟练来自勤苦练。
小学信息技术汉字输入教案标题:小学信息技术汉字输入教案引言: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者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汉字输入技术是一项重要而实用的技能。
本文旨在设计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汉字输入教案,以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技能。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汉字输入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拼音输入法的基本操作。
3. 学习使用五笔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
4. 培养正确的输入姿势和打字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拼音输入法的基本操作和五笔输入法的汉字输入。
难点:培养正确的输入姿势和打字习惯。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拼音输入法的基本操作:a. 介绍拼音输入法的原理和使用场景。
b. 示范如何打开拼音输入法工具,并学习字母和声母的对应关系。
c. 练习通过拼音输入法输入常见字词。
2. 五笔输入法的汉字输入:a. 介绍五笔输入法的原理和使用场景。
b. 学习五笔的基本编码规则和手势。
c. 练习通过五笔输入法输入常见汉字。
3. 正确的输入姿势和打字习惯:a. 引导学生坐姿端正,手指自然放置在键盘上。
b. 讲解正确的手指位置,并示范正确的打字动作。
c. 提醒学生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手眼协调。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展示拼音输入法和五笔输入法的操作过程,让学生观摩和模仿。
2. 练习法:提供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交流和协助,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电脑或平板电脑:用于展示操作过程和学生的实践练习。
2. 拼音输入法软件:提供学生学习和练习的工具。
3. 五笔输入法软件:提供学生学习和练习的工具。
六、教学评估:1. 自我评估: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检查自己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评估: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提供反馈和建议。
3. 教师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根据练习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拼音输入法和五笔输入法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继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技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小学信息技术“汉字输入”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汉字输入”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智能ABC输入法”的学习,学会在计算机输入汉字的步骤与方法。
课本中把“记事本”作为汉字呈现的工具,但设计本课时,由于教学的需要,把“记事本”换成“画图”。
原因是学生已经掌握了“记事本”的用法,但对“画图”的文字工具还不熟悉。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图”软件的很多功能,部分学生对“全拼输入法”、“智能ABC输入法”与“微软拼音输入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些学生已经会用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
但却没有系统的学习,对输入法还没有完全掌握。
三、教学目标:1、掌握“画图”软件中文字输入方法,能使用“智能ABC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
2、通过小组合作掌握文字输入方法,通过对“智能ABC输入法”的学习,掌握使用汉字拼音输入法,体会文字输入的快乐。
3、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通过诵读与默写学过的古诗词,进一步陶冶学生情操。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智能ABC输入法”进行汉字与拼音输入。
2、教学难点:能熟练的在“画图”中掌握文字输入的步骤。
五、教学设想与教学策略1、教学设想用古诗引入(开幕)→探索工具(序曲)→尝试操作(辅戏)→名句输入(主戏)→作品配画(高潮)→作品展示(尾声)→作业布置(结局)。
2、教学策略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组内协作、组间竞争的教学策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另根据学生基础知识等不同情况,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提出了分层要求,让基础好的学生完成名句配画,要求其他同学能完成名句输入。
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我们学过了很多古诗词,古诗词中有很多琅琅上口的名句。
不知同学们学了哪首古诗,记得那些名句?生:苏东坡、王安石、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很多。
师;你们能背诵一首吗?生:(异口同声)能。
师:好,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背诵一首最熟悉的王维的《山居秋暝》。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输年级上学期第2课的内容,要求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在记事本程序中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单字和符号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在word程序中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词组、中英文标点以及文字的添加与删除,最终掌握文字输入。
■学情分析
在上一节课《初识word》后,同学们对于使用word软件产生了兴趣,但“智能ABC输入法”在三年级第六课《键盘操作》中就介绍过,经在所任教班级进行调查,90%的学生基本掌握打字基础,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使用“智能ABC 输入法”输入词组和标点符号的兴趣热情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思路和方法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词组
(2)、学会使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中英文标点符号
(3)、掌握文字添加与删除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以填词游戏作为词组输入教学内容的导入,从复习汉字输入推进到词组输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2)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解决无声母字的词组输入等问题的方法,以自主探究方式为主。
(3)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进行纠错自主发现中英文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和区别,并初步体会文字的删除与添加。
(4)通过创意插图的制作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文字删除与添加”,并让学生通过此游戏设置扩宽眼界,更好的培养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及主动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在Word中进行文字处理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让学生深刻体会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同时,通过各课程环节的设置、铺垫和应用,
让学生不但在具体实例中熟练掌握学习内容,并进行二次拓展,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扩散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等综合能力。
4.行为与创新
让学生通过掌握文字处理及标点符号的正确输入掌握Word软件的丰富应用,并能具体使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并将老师的课程环节设置方法及创意传递给学生,鼓励学生以多样性、深入性、逻辑性、反馈性等思维特点创造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信息技术综合水平。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词组的输入、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切换、文字的删除与添加。
2.教学难点: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切换、文字的删除与添加。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设情境、合作游戏、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学生对输入文字的掌握情况、教学课件、学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