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技术操作卫生技术人员授权管理制度和审批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实施手术、麻醉、激光诊疗等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为规范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管理,加强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的准入,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一、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的授权范围包括所有进行本诊疗操作的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
未经授权的个人,除非在有充分正当理由的紧急情况下,不得从事诊疗操作。
二、手术、麻醉、激光诊疗技术及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列入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范围,对实施手术、麻醉、激光诊疗技术的医师进行资格分级授权。
三、组织领导成立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考评领导小组。
组长:王卫星副组长:陈伯凡成员:由医务部主任及各专科学术带头人组成高风险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考评领导小组负责高风险诊疗技术的资质准入审批与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王淑华任办公室主任。
四、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目录:详见附件一。
五、由医务部负责建立相应的资格许可授权程序与机制。
(一)进行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的人员必须经授权后方能有资格准入,资格认定后,未予授权的人员不得开展相应操作。
(二)由院医务部主任及各专科学术带头人组成考评组织。
(三)提供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项目的操作常规与考评标准,并实施培训与教育。
(四)应当结合操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行认定。
六、审批程序(一)各临床科室从事高风险诊疗技术人员填写《江西新视界眼科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资质申请表》(附件2)。
(二)各科室对申请人进行考核,根据其实际操作能力等条件,同意后由科主任签署意见上报医务科。
(三)医务科根据其职称、手术权限申报材料等申报条件予以审核,对符合要求者报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四)院科学技术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本人手术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并签署审批意见。
七、高风险诊疗技术实行追踪管理,开展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科室自项目开展日起,每年对高风险诊疗技术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报送医务科备案。
承德市第六医院有创技术操作卫生技术人员授权管理制度一、普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资质审批普通有创诊疗操作指临床常用低风险,操作简单,安全的有创操作:如导尿、胃肠减压、骨髓穿刺,浅表组织活检,B超引导下诊疗性腹穿、胸穿,外周血管穿刺,清创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成功完成一定例数的操作后,经科室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考核后,予以资质准入,科室留存备案.二、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分级审批⑴、各科根据本专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的复杂性,难度和风险,列出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报医务科及医院学术委员会专业组审核,科室根据学科发展和技术变化,对目录进行定期更新.⑵、各专业根据高风险诊疗操作过程的复杂性和技术的难度要求按项目进行资质准入,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分专业设制准入标准,取得主治医师职称方可提出最低难度的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项目的准入资质申请,大多项目要求副主任及以上职称方可申请准入资格,申请前必须完成5例以上的助手,和在上级医师(或有经验医师)指导下成功施行5例,经科室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根据相应项目考核,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科室同意上报医务科审核,经医院学术委员会专家组二级评审,分管院长审批后经公示生效,获得相应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资格,方可进行独立操作.三、危重患者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管理(1)危重患者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须承担极大的医疗风险,为了保证操作质量减少操作风险,对操作者有更高的要求,除非紧急抢救生命,在操作前要进行科室讨论,评估有创诊疗操作的利弊和选择,原则上要安排熟练掌握的医师负责具体操作,不得安排了低年资技术不娴熟的医师进行操作。
(2)通常需由医师在危重患者诊疗活动中完成的,具有高危险性,高难度操作常用项目如下:经皮动脉置管术,各种途径的中央静脉置管术,肺动脉置管术,经静脉临时起搏器安置术,三腔管气囊填塞术,心包穿刺术,经皮气管切开置管术,诊断性腹腔灌洗术,腹膜置管透析术,机械通气,持续动静脉血滤和透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人工肝与血浆置换等技术。
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及程序为了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卫生部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经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院办公会研究制定本制度,请遵照执行。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指普通常见的2人可完成的小手术, 小面积清创缝合。
如:单纯性修补术、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人流术、刮宫术、阑尾摘除术等。
(二)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指需3-4 人共同完成的中等手术,如:胃大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术、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等.(三)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指疑难、重症手术和需6—7人以上人员共同完成的大手术. 各种门脉高压症的分流术、肝叶切除术、恶性肿瘤根治术、各种颅类肿瘤切除术、巨大肿瘤切除术等属此类。
(四)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 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 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l、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 年以内;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 年以上;(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卫生技术授权管理,确保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卫生技术人员的授权管理,包括医师、护士、医技人员等。
第三条卫生技术授权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法规依据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
2. 能力与岗位匹配原则:根据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合理授权。
3. 逐级审批原则:卫生技术人员的授权需逐级审批,确保授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4. 依法监督原则:对卫生技术人员的授权实施监督,确保授权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第二章授权范围第四条卫生技术人员的授权范围包括:1. 医师:根据其执业范围和专业技术水平,可授权进行诊断、治疗、手术等医疗活动。
2. 护士:根据其执业范围和专业技术水平,可授权进行护理、患者照护、健康教育等护理活动。
3. 医技人员:根据其执业范围和专业技术水平,可授权进行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诊断等医技活动。
第三章授权程序第五条卫生技术人员的授权程序如下:1. 申请人提交申请:卫生技术人员根据自身情况和岗位需求,向所在部门提出授权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2. 部门审核:所在部门对申请人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
3. 逐级审批:审核意见经所在部门同意后,逐级上报至上级部门进行审批。
4. 审批结果通知:审批结果通知申请人,并予以公示。
5. 授权证书发放:经批准的卫生技术人员,由人事部门发放授权证书。
第四章授权期限与监督第六条卫生技术人员的授权期限一般为一年,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
第七条卫生技术人员的授权实施监督,包括:1. 定期检查:定期对卫生技术人员的授权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授权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2. 不定期抽查:对卫生技术人员的执业活动进行不定期抽查,确保其按照授权范围进行工作。
3. 申诉与处理:卫生技术人员对授权有异议的,可向所在部门提出申诉,相关部门应及时处理。
有创技术经验操作卫生技术经验人员授权管理规定流程创新技术经验操作卫生技术经验人员授权管理是组织或机构内部对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进行授权管理和监管的一种重要机制。
通过授权,可以确保卫生技术经验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从授权管理规定流程、授权管理的目的和内容、授权管理的要求等方面探讨这一管理机制。
首先,授权管理规定流程是授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授权管理的目的和范围:明确授权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卫生技术经验人员的操作准确性和安全性,并明确授权的范围和权限。
2.制定授权管理制度和规定:根据组织或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授权管理的制度和规定,明确授权的流程、标准和要求。
3.培训和考核:通过培训和考核,确保卫生技术经验人员具备所需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并能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
4.授权:根据卫生技术经验人员的能力和经验,对其进行授权,确保其能够正确地执行相应的工作。
5.监管和评估:通过监管和评估,对卫生技术经验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并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中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授权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授权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卫生技术经验人员的操作准确性和安全性。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通过授权,明确卫生技术经验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权限,确保其只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进行操作,并能够正确地执行相应的工作。
2.规范操作流程和标准:通过授权,明确操作的流程和标准,确保卫生技术经验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并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
3.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通过授权,对卫生技术经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所需的操作技能和经验,能够正确地进行操作,并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最后,授权管理还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组织或机构要有明确的授权管理机制和流程,确保授权管理的顺利进行。
永清镇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授权、再授权制度及流程为了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杜绝越权限、跨专业、超范围的不良执行行为,达到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根据国家《医院医务人员执业权限实施管理细则》的规定,结合医院手术医师分级授权、麻醉医师分级授权、医疗技术分级授权管理的相关制度,特制定我院的医务人员授权、再授权制度及流程;一、授权组织医院所有授权,除手术分级管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医疗技术管理外,均由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授权,履行授权组织的职责及职能;二、授权内容(一)所有授权,均应当由本人提出申请,并填写《医务人员授权申请审批表》;(二)手术分级授权,根据永医发[2016]50号文件的规定执行;(三)麻醉分级授权:根据永医发[2016]50号文件的规定执行;(四)医疗技术授权:根据安永医发[2016]100号文件的规定执行;(五)医师执业范围授权:由本人提出申请,科室审核,医院审批后予以授权;(六)医师常规处方权限、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授权:由本人提出申请并填写《医务人员授权申请审批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审核确认后,提交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管理委员会审批成功,转交医务科执行相应授权;其中,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必须取得对应资质并经医院抗菌药物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申请;(七)医师毒麻药品处方权限、药师毒麻药品处方调剂授权:申请毒麻药品处方权限的医师,必须是取得国家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在我院注册,并经资阳市毒麻药品处方培训合格后,方可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毒麻药品处方调剂权限的,也必须是经资阳市毒麻药品处方调剂培训合格后,方可提出书面申请;合格判定,以资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明文为准。
三、授权流程:(一)本人取得相对应的合法资质及需要授权的基础条件,如手术申请,必须是作为第一助手完成15例以上,并且在上级医师现场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5例以上,方具有申请资格。
(二)具有申请资格的人员,填写相对应的申请表单,如《医务人员授权申请审批表》(用于常规申请如普通处方、抗菌药物处方、毒麻药品处方、抗生素处方调剂、毒麻药品处方调剂等)、《手术医师手术权限申请审批表》、《麻醉医师麻醉权限申请审批表》;(三)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申请人员的基本情况、执业经历、执业能力进行审核及评价分析,并附意见及签名;(四)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对申请人员的申请范围进行分析,参考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意见后,作出最终结论,并转发至医务科;(五)医务科对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意见进行反馈,并根据意见出具相应的授权文件或意见;四、授权制度所有医院授权,均按医疗技术管理模式,进行定期评价与再授权,评价与再授权办法及方式均参考医疗技术管理(安永医发[2016]100号文件);实行动态管理,每2年一次,于每一轮医师定期考核后进行,再授权主要依照实际能力提升而变,不唯职称晋升而变动。
有创技术操作卫生技术人员授权管理制度⒈普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资质审批普通有创诊疗操作指临床常用低风险,操作简单,安全的有创操作:如导尿、胃肠减压、骨髓穿刺,浅表组织活检,B超引导下诊疗性腹穿、胸穿,外周血管穿刺,清创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成功完成一定例数的操作后,经科室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考核后,予以资质准入,科室留存备案。
⒉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分级审批⑴各科根据本专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的复杂性,难度和风险,列出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报医务科及医院学术委员会专业组审核,科室根据学科发展和技术变化,对目录进行定期更新。
⑵各专业根据高风险诊疗操作过程的复杂性和技术的难度要求按项目进行资质准入,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分专业设制准入标准,取得主治医师职称方可提出最低难度的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项目的准入资质申请,大多项目要求副主任及以上职称方可申请准入资格,申请前必须完成5例以上的助手,和在上级医师(或有经验医师)指导下成功施行5例,经科室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根据相应项目考核,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科室同意上报医务科审核,经医院学术委员会专家组二级评审,分管院长审批后经公示生效,获得相应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资格,方可进行独立操作。
3、危重患者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管理(1)危重患者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须承担极大的医疗风险,为了保证操作质量减少操作风险,对操作者有更高的要求,除非紧急抢救生命,在操作前要进行科室讨论,评估有创诊疗操作的利弊和选择,原则上要安排熟练掌握的医师负责具体操作,不得安排了低年资技术不娴熟的医师进行操作。
(2)通常需由医师在危重患者诊疗活动中完成的,具有高危险性,高难度操作常用项目如下:经皮动脉置管术,各种途径的中央静脉置管术,肺动脉置管术,经静脉临时起搏器安置术,三腔管气囊填塞术,心包穿刺术,经皮气管切开置管术,诊断性腹腔灌洗术,腹膜置管透析术,机械通气,持续动静脉血滤和透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人工肝与血浆置换等技术。
有创技术操作卫生技术人员授权管理制度和审批程序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技术在卫生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保障卫生安全,规范卫生技术人员的操作行为,有必要制定授权管理制度和审批程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授权管理制度的意义、授权管理制度的内容、审批程序的设定、审批程序的流程。
二、授权管理制度的意义科技创新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手段。
智能医疗设备、信息化系统等先进技术的运用,既能够减轻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大幅度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但如果卫生技术人员没有得到有效的授权,这些技术的运用就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制定授权管理制度,是维护卫生安全的必要手段之一。
具体来说,授权管理制度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授权范围和限制。
卫生技术人员需要清楚自己具备的权限,以及不能超越的权限。
2.规范卫生技术人员操作行为。
对于一些技术操作,需要重新对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避免操作失误。
3.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责任感。
授权管理制度是卫生管理工作的基石,通过实行授权制度,不仅能够规范卫生技术人员的操作,还能够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责任感。
三、授权管理制度的内容授权管理制度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授权机构授予卫生技术人员进行某些操作的规范化制度。
具体的内容如下:1.授权人员的资质要求。
卫生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证书或资格才可以参与某些技术操作。
2.授权的范围和限制。
授权范围应当明确界定,不能超越自己的职责范围。
3.授权时间和有效期。
授权的时间和有效期需要制定规范的时间表,确保授权有效的时间不会超过规定周期。
4.授权审批程序。
制定规范的授权审批程序,可以有效避免授权过程中的非法行为。
四、审批程序的设定为了保证授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必须有有效的审批程序。
具体来说,审批程序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申请。
由卫生技术人员提出申请,申请的内容包括授权的范围、授权时间和有效期等。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及程序为了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卫生部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经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院办公会研究制定本制度,请遵照执行。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 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 (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指普通常见的 2人可完成的小手术, 小面积清创缝合。
如:单纯性修补术、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人流术、刮宫术、阑尾摘除术等。
(二)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指需 3—4 人共同完成的中等手术,如:胃大部分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术、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等。
(三)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指疑难、 重症手术和需6—7人以上人员共同完成的大手术。
各种门脉高压症的分流术、肝叶切除术、恶性肿瘤根治术、各种颅类肿瘤切除术、巨大肿瘤切除术等属此类。
(四)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2 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l、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3年以内。
实施手术、麻醉、激光诊疗等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为规范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管理,加强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的准入,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一、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的授权范围包括所有进行本诊疗操作的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
未经授权的个人,除非在有充分正当理由的紧急情况下,不得从事诊疗操作。
二、手术、麻醉、激光诊疗技术及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列入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范围,对实施手术、麻醉、激光诊疗技术的医师进行资格分级授权。
三、组织领导成立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考评领导小组。
组长:王卫星副组长:陈伯凡成员:由医务部主任及各专科学术带头人组成高风险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考评领导小组负责高风险诊疗技术的资质准入审批与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王淑华任办公室主任。
四、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目录:详见附件一。
五、由医务部负责建立相应的资格许可授权程序与机制。
(一)进行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的人员必须经授权后方能有资格准入,资格认定后,未予授权的人员不得开展相应操作。
(二)由院医务部主任及各专科学术带头人组成考评组织。
(三)提供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项目的操作常规与考评标准,并实施培训与教育。
(四)应当结合操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行认定。
六、审批程序(一)各临床科室从事高风险诊疗技术人员填写《江西新视界眼科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资质申请表》(附件2)。
(二)各科室对申请人进行考核,根据其实际操作能力等条件,同意后由科主任签署意见上报医务科。
(三)医务科根据其职称、手术权限申报材料等申报条件予以审核,对符合要求者报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四)院科学技术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本人手术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并签署审批意见。
七、高风险诊疗技术实行追踪管理,开展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科室自项目开展日起,每年对高风险诊疗技术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报送医务科备案。
有创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授权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一、前言为了保障医院内部卫生安全和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有创技术操作需要经过授权管理和审批程序。
授权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限制非授权人员的操作,防止操作失误和疏漏,从而保证诊疗质量;审批程序可以提供一个规范、透明的操作过程,确保操作合法、合规,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授权管理制度1. 操作人员分类根据有创技术操作的难度和危险性,将医护人员分为专业操作人员和非专业操作人员。
专业操作人员是指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且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的医护人员;非专业操作人员是指没有相关专业技能和经验,但需要参与有创技术操作的医护人员。
2. 授权程序(1)专业操作人员:医院应根据操作人员的职业资格和技能水平,确定其能够完成哪些有创技术操作。
经授权的专业操作人员可以进行相应操作,但只限于其职业资格和技能水平允许的操作范围内。
授权过程应当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资格认证和审批程序,保证操作人员授权的合法性。
(2)非专业操作人员:在有创技术操作过程中,非专业操作人员只能担任协助角色,不能单独进行操作。
医院在授权时需要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3. 授权管理医院应当建立专门的授权管理体系,确保授权的合法、准确和规范。
授权管理的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定期审查已授权人员的身份、职业资格和技能等核心信息,撤回不合格、不适当或过期的授权,及时重新申请和授权。
(2)对授权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和评估,确保其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
(3)保证授权人员按照规定程序操作,防止操作失误和疏漏,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4)建立授权记录,包括授权人员的身份信息、操作范围、授权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
三、审批程序1. 规范和透明审批程序应当规范和透明,确保操作合法和规范。
审批过程包括申请、初审、审核、审批和备案等环节。
2. 审批程序(1)申请:申请人需要向医院提交操作申请表格,并注明具体的操作名称、时间、地点、人员等信息。
XX医院手术麻醉等高风险操作的卫生技术
人员的授权管理制度
现代医院手术麻醉等高风险操作需要得到经过专业培训和严格授权
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XX医
院制定了严格的授权管理制度。
一、授权资格的确定
1.1 所有参与手术麻醉等高风险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持有相关
医学或护理专业证书,且通过XX医院的专业培训和考核。
1.2 必须经过医院的授权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后方可参与手术操作。
二、授权权限的明确
2.1 授权管理制度明确了每位卫生技术人员参与手术麻醉等高风险
操作的具体权限范围,包括操作的种类、时段和难度等。
2.2 权限范围内的变动或扩大需提出书面申请,并经过授权委员会
的再次审批。
三、授权制度的监督和评估
3.1 每位卫生技术人员的授权管理记录需进行日常监督和定期评估,确保其操作符合医院的规定和标准。
3.2 如发现违规操作或不当行为,授权管理委员会有权取消其授权
资格,并定期进行学习培训,通过再次考核后方可恢复授权资格。
四、授权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完善
4.1 XX医院持续优化授权管理制度,根据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新政策法规的变化,及时更新并完善相关规定。
4.2 定期开展授权管理制度的审查和反馈,听取相关卫生技术人员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提升制度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通过严格的授权管理制度,XX医院保障了手术麻醉等高风险操作的安全可靠性,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有效的授权管理不仅符合医院的管理需要,更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
一、目的为加强医疗技术人员的资质管理,规范医疗技术操作,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从事医疗技术操作的技术人员,包括医师、护士、技师等。
三、授权原则1. 依法授权: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医疗技术人员进行资质审核和授权。
2. 分类管理:根据医疗技术操作的复杂程度、风险程度和操作要求,将医疗技术分为普通有创诊疗技术和高风险诊疗技术,实行分类授权。
3. 能力评价:对医疗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4. 安全第一:把保障患者安全放在首位,对不符合资质要求的医疗技术人员,坚决不予授权。
四、授权流程1. 资质审核:医疗技术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1)取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2)具有相关专业学历;(3)经过相应技术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2. 分类授权:(1)普通有创诊疗技术: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成功完成5例以上操作后,经科室质控小组审核同意,予以本项目独立操作权限。
(2)高风险诊疗技术:医师需具备以下条件: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与开展高风险诊疗技术相适应的临床专业;2)具有5年以上相关诊疗工作经验,具备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3. 授权申请:(1)医师个人提出申请,填写《医疗技术人员授权申请表》;(2)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审核申请材料;(3)医务部审核通过后,予以授权。
五、监督管理1. 医疗技术人员的授权信息,应纳入医院信息化管理平台,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2. 医疗技术人员在授权范围内开展医疗技术操作,如发现违规操作,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医务部。
3. 医务部定期对医疗技术人员的授权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资质要求的,予以撤销授权。
4. 对违反本制度的相关责任人,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一、目的为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的资质管理,规范诊疗技术操作,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诊疗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授权范围1.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的授权范围包括所有进行本诊疗操作的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
2.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的授权范围包括手术、麻醉、介入、腔镜等诊疗技术及二、三类医疗技术项目。
四、授权条件1. 具有我国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执业医师或注册护士资格。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3. 具有相应的学历和专业技术职务。
4. 通过所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业务能力考核。
五、授权程序1. 医师个人提出申请,填写《卫生技术人员授权申请表》。
2.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根据申请者基本情况、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等进行考核,提出初步认定意见。
3. 医务部负责审核申请者的资格和业务能力,提出审核意见。
4. 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为本院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权限授予终审部门。
5. 经批准后,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卫生技术人员授权证书》。
六、授权期限1. 卫生技术人员授权期限为3年。
2. 在授权期限内,卫生技术人员应定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高业务水平。
七、监督管理1. 医院医务部负责对授权医师的诊疗技术操作权限进行监督管理。
2.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对授权医师的业务能力进行考核。
3. 医师在授权期限内如有违法、违规行为,取消其授权资格。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医务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等高风险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授权的管理制度实施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等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为规范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管理,加强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的准入,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一、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的授权范围包括所有进行本诊疗操作的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
未经授权的个人,除非在有充分正当理由的紧急情况下,不得从事诊疗操作。
二、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技术及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列入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范围,对实施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技术的医师进行资格分级授权。
三、组织领导成立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考评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由院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组成高风险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考评领导小组负责高风险诊疗技术的资质准入审批与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任办公室主任。
四、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目录:详见附件一。
五、由院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建立相应的资格许可授权程序与机制。
(一)进行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的人员必须经授权后方能有资格准入,资格认定后,未予授权的人员不得开展相应操作。
(二)由院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与专业人员组成考评组织。
(三)提供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项目的操作常规与考评标准,并实施培训与教育。
(四)应当结合操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行认定。
六、审批程序(一)各临床科室从事高风险诊疗技术人员填写《广安市人民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资质申请表》(附件2)。
(二)各科室对申请人进行考核,根据其实际操作能力等条件,同意后由科主任签署意见上报医务科。
(三)医务科根据其职称、手术权限申报材料等申报条件予以审核,对符合要求者报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四)院科学技术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本人手术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并签署审批意见。
实行手术、麻醉、激光诊断等高风险诊断技术操作受权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为规范高风险诊断技术的管理,增强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的准入,减少安全隐患,提升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医疗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方法》,联合我院实质,拟订本制度:一、高风险诊断技术操作资格的受权范围包含全部进行本诊断操作的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
未经受权的个人,除非在有充足正当原因的紧迫状况下,不得从事诊断操作。
二、手术、麻醉、激光诊断技术及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列入高风险诊断技术管理范围,对实行手术、麻醉、激光诊断技术的医师进行资格分级受权。
三、组织领导成立医院高风险诊断技术资格允许受权考评领导小组。
组长:王卫星副组长:陈伯凡成员:由医务部主任及各专科学术带头人构成高风险诊断技术资格允许受权考评领导小组负责高风险诊断技术的资质准入审批与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王淑华任办公室主任。
四、高风险诊断技术项目目录:详见附件一。
五、由医务部负责成立相应的资格允许受权程序与体制。
(一)进行高风险诊断技术项目的人员一定经受权后方能有资格准入,资格认定后,未予受权的人员不得展开相应操作。
(二)由院医务部主任及各专科学术带头人构成考评组织。
(三)供给需要资格允许受权的诊治操作项目的操作惯例与考评标准,并实施培训与教育。
(四)应该联合操作者的理论水平易实质操作技术,对其娴熟掌握程度进行认定。
六、审批程序(一)各临床科室从事高风险诊断技术人员填写《江西新视界眼科医院高风险诊断技术资质申请表》(附件2)。
(二)各科室对申请人进行查核,依据其实质操作能力等条件,赞同后由科主任签订建议上报医务科。
(三)医务科依据其职称、手术权限申报资料等申报条件予以审查,对切合要求者报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四)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依据有关规定,联合自己手术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并签订审批建议。
七、高风险诊断技术推行追踪管理,展开高风险诊断技术的科室自项目展开日起,每年对高风险诊断技术展开状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报送医务科存案。
承德市第六医院
有创技术操作卫生技术人员授权管理制度
一、普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资质审批
普通有创诊疗操作指临床常用低风险,操作简单,安全的有创操作:如导尿、胃肠减压、骨髓穿刺,浅表组织活检,B超引导下诊疗性腹穿、胸穿,外周血管穿刺,清创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成功完成一定例数的操作后,经科室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考核后,予以资质准入,科室留存备案。
二、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分级审批
⑴、各科根据本专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的复杂性,难度和风险,列出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报医务科及医院学术委员会专业组审核,科室根据学科发展和技术变化,对目录进行定期更新。
⑵、各专业根据高风险诊疗操作过程的复杂性和技术的难度要求按项目进行资质准入,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分专业设制准入标准,取得主治医师职称方可提出最低难度的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项目的准入资质申请,大多项目要求副主任及以上职称方可申请准入资格,申请前必须完成5例以上的助手,和在上级医师(或有经验医师)指导下成功施行5例,经科室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根据相应项目考核,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科室同意上报医务科审核,经医院学术委员会专家组二级评审,分管院长审批后经公示生效,获得相应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资格,方可进行独立操作。
三、危重患者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管理
(1)危重患者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须承担极大的医疗风险,为了保证操
作质量减少操作风险,对操作者有更高的要求,除非紧急抢救生命,在操作前要进行科室讨论,评估有创诊疗操作的利弊和选择,原则上要安排熟练掌握的医师负责具体操作,不得安排了低年资技术不娴熟的医师进行操作。
(2)通常需由医师在危重患者诊疗活动中完成的,具有高危险性,高难度操作常用项目如下:经皮动脉置管术,各种途径的中央静脉置管术,肺动脉置管术,经静脉临时起搏器安置术,三腔管气囊填塞术,心包穿刺术,经皮气管切开置管术,诊断性腹腔灌洗术,腹膜置管透析术,机械通气,持续动静脉血滤和透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人工肝与血浆置换等技术。
四、有创操作人员资格管理
各级医师的有创操作授权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特殊技术应用相关规定和要求,根据医师的技术资质(职称)和实际工作能力(技术考核认定),确定该医师所能实施和承担相应的有创操作项目。
有创诊疗操作资格许可授权实行动态管理,每3年复评一次,进行操作技术能力再评价与再授权,再授权主要依照实际能力提升而变,不唯职称晋升而变动。
当出现下列情况,取消其进行有创诊疗操作的权限。
(1)达不到操作许可授权所必需资格认定的新标准者。
(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者。
承德市第六医院
有创技术操作卫生技术人员授权审批程序
1、普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授权审批程序
2、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授权审批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