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命题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15.47 KB
- 文档页数:2
XX市小学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命题建议考试性质:本次考试面向XX市九县(市、区)(包括市直学校、开发区学校)学完六年的全体小学毕业学生,属于水平考试,尽量体现“达标”意识。
考试目的:总结教学成果,引导今后教学。
通过考试,既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又能引导学校和教师不断改进教学,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命题依据:以《语文课程标准》(2001版实验稿)为依据,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科书为蓝本,结合教学实际,努力体现“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课程理念。
现行教材仍为原版教材,因此,涉及教材内容的仍以2001版课标为依据。
不涉及教材具体内容的,要体现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基本思想。
具体要求:1.试卷难度: 0.79至0.83(原为0.80至0.85)。
2.试卷长度:16开6页;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试题类型与分值:(各题分值、阅读材料字数均为参考值)全卷满分100分,其中书写展示5分,积累与简单运用35分,阅读理解及其运用30分,习作天地30分。
【书写﹕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习作天地=5﹕35﹕30﹕30】试题按“书写、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习作天地”四部分编排,不以试题类型编排。
多采用主观题(不少于80%),少采用客观题[10至20%。
如是非判断题;单项选择题(一般为三选一、四选一)]。
主观题、客观题都要注重学生思维的过程和思维的质量。
做到不超标,不出偏题、怪题以及似是而非的题目。
避免或减少机械识记的试题,倡导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题型结构:采用网阅,因此,所有题目要能够形成试题卷、答题卷两部分。
4.考查内容与范围:书写展示(5分)。
积累与简单运用(简称“积累运用”,35分),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所要求的有关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涉及课文内容(比如“按课文内容填空”等)、回顾•拓展(比如“日积月累”中的格言警句填空等)的命题范围:六年级上、下册课本。
二年级语文命题分析二年级语文命题分析二年级语文命题分析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体来看;题量适当;题型丰富;个别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创新性强。
本张期末学业水平检测题共分为三大部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写话。
二、命题的主要特点或优点(举例说明、分析)从题目的设计来看;试题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写字和写话的要求;试题难易适度;既能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又能让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较好的发挥检测这一指挥棒的作用。
例如;积累与运用中的填一填三个小题;考察了如何查字典、认识天气符号、口语交际三个内容;不仅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积累运用的考查;更注重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见;试题本着不但学会;而且会用;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才达到了最终目的。
第二大项阅读与理解的第二篇短文和第三大项的写话之间相关联;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试题在让学生获得语文基本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积累;培养语感;拓展思维;考察了学生在社会中应该具备的阅读与理解、表达与交流和收集与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三、命题的主要不足或问题(举例说明、分析)第二项阅读与理解的题目难度较大;需要较强的理解力;很多孩子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写话题的分值占总分数的比重较大;导致基础知识考查相对较少。
四、典型情况分析(举例说明、分析)1.基础知识中看拼音写词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连一连做得较好;可见学生掌握较好。
看拼音写词语中“不想再争辩了”的“再”;很多学生还是与“在”区分不开;说明学生平时的知识掌握不清晰不牢固。
2.查字典做的不够好;查音序应该是首字母;而音节应该是不加声调的。
很多学生在查字典上和汉语拼音字母表的掌握上还不够好。
3.阅读与理解的短文;大多数学生都已经读过这个故事了;所以第一小题并不难;难的是第二小题;“他跟他的妈妈简直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是什么意思;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很多都出现了偏差;说明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小学语文命题作文意图与依据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意义,那么就必须慎重考虑。
了解清楚小学语文命题作文意图与依据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总结的来说,一般来说,要想清楚,小学语文命题作文意图与依据,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培根曾经说过,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
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经过上述讨论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既然如此,王阳明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就我个人来说,小学语文命题作文意图与依据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小学语文命题作文意图与依据。
要想清楚,小学语文命题作文意图与依据,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就我个人来说,小学语文命题作文意图与依据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意义,那么就必须慎重考虑。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那么,现在,解决小学语文命题作文意图与依据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一般来说,生活中,若小学语文命题作文意图与依据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总结的来说,博曾经说过,一次失败,只是证明我们成功的决心还够坚强。
维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小学语文命题作文意图与依据的发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小学语文命题作文意图与依据的发生,又会如何产生。
培根曾经说过,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总结的来说,小学语文命题作文意图与依据,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既然如何,现在,解决小学语文命题作文意图与依据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米歇潘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生命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斯宾诺莎曾经说过,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试卷出题说明
考试科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
考试目的:本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和积累情况,考查学生的书写习惯及能规范正确地写字。
基础知识考查是对学生在一学期中所学词语、句行变换、教材要求记忆的知识掌握情况。
阅读课内外阅读考查在语境中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并能按要求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要求学生在对短文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学生灵活运用课文知识的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概括能力。
试卷分值分布情况:语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73%,阅读理解12%,写作15%。
由此可以看出该试卷更注重考核的是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重视了阅读与写作的实践。
卷面情况:试题灵活、务实,一切都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知识水平,能让大部分学生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根据二年级的学生的年龄及教材特点,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的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能力及课外阅读能力,通过试卷,不仅围绕课本知识,而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命题意图说明要求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命题依据:《新课标》倡导学生研究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会写。
本试卷未依据现行教材。
命题意图:本试卷旨在考查学生认真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同时测试学生拼音拼读能力和本册生字掌握情况。
对题率预测:90%。
试题实测情况分析:正确率88.4%。
试卷中涉及的字音、字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该是很容易的。
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
部分同学在看拼音写词语时出现错误,主要集中在“壮观”“信封”等词上。
此外,许多学生在看拼音写句子时也犯了错别字。
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和对字音、字词掌握不牢固,答题时出现判断错误。
比一比,在组词(8分)命题依据:《新课标》倡导学生研究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会写。
本试卷未依据现行教材。
命题意图:本题旨在让学生注意相似的字形,并给它们组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对题率预测:90%。
试题实测情况分析:正确率95.8%。
试卷中涉及的字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该是很容易的。
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较好。
部分同学在组词时出现拼写错误。
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和对字词掌握不牢固,答题时出现失误。
本试卷旨在测试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认读写字、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和阅读分析的能力以及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本试卷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试题涵盖了看拼音写词语、组词、形近字(词)填空、连线、查字典、仿写句子、根据课文填空、阅读和写留言条等多方面的内容。
从大方面讲,试卷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整合;从小方面讲,体现了拼音、汉字、词语、古诗、句子、篇章等方面的有机融合。
2015—2016学年宿豫区六年级毕业考试纲要小学语文命题说明一、命题的指导思想依标扣本是命题的指导思想。
1.小学语文毕业考试为合格考试,试题以学生发展为本,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有效发挥小学毕业考试命题对教与学的正确导向功能,注意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以课标为尺子,紧扣小学语文学习阶段总目标要求,在复习中要充分落实小学阶段所要达标的系统知识、学习水平和基本能力(既包括知识积累、读书积累,更包括语言表达与应用)的整合与训练。
2.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凭借教材,注重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综合考查。
不任意提高和降低要求,不考繁、难以及超标、超越小学生思维水平而无限拓展的内容。
全区统一一张试卷,不分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不另设城镇学校的附加题目。
不仅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还要关注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状况。
3.命题内容注重基础和实际能力的运用,命题形式强调整合性和灵活性,应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命题的范围、形式与要求(一)范围: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以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为考查重点,同时延伸到小学语文课本外程度相当的课外阅读。
1.重视基础。
以六上、六下教材为基本依托,以第十二册教材内容为主(60%-70%),辐射小学六年所学语文基础知识。
2.注重语言积累与实际运用。
“语用”仍是今年命题的重要内容之一。
部分单项练习,放入具体的语境中考查。
3.命题将根据我区学生实际情况,力求兼顾城乡、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
试题的基础题、提高题、较难题比例为7:2:1。
(二)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以教材内容、单元练习、总复习练习及其常见的形式为准。
(三)要求: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命题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试卷的总体结构和基本题型分值大致情况:【积累运用】40%(基础知识20%,《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积累5%,语言积累与运用15%);【阅读理解】30%;【习作】30%。
小学二年级语文考试命题改革方向的感悟和建议张清泉考试命题是考试的中心环节,考试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命题上。
考什么和怎样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如果试题脱离本学科课标的基本内容,就考查不出学生在本学科中的真实学业成绩。
如果考试只考要求记忆的教材的试题,就会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影响教学改革的决策。
因此,必须认真严肃地对待考试命题,提高命题的质量,使考试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学效益的作用。
一、命题的宗旨: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紧扣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注重语文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渗透过程与方法的考核,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增加主观性试题分量,鼓励孩子有创见地表达,增强试题弹性,给学生选择的空间。
在试卷形式和内容上给广大教师以导向作用。
二、命题的基本原则:⑴依据课标,不出偏题、怪题,把学生的精力引向全面完成课标规定所要完成的任务上。
⑵既要重视考察基础知识,又要重视考查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⑶试题的内容,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注意扩大覆盖面,注意点与面的结合。
⑷试题的难度和份量要适当,既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又要使不同程度的考生拉开距离,看出水平的高低。
⑸试题的类型应多种多样,从多种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查。
小学生活泼好动,一成不变的题目形式会使学生感到疲劳厌倦。
因此,试卷的题型尽量丰富多变,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连一连等形式都出现,以不断刺激学生,增加答卷的快乐,启迪学生的心智。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传统的语文试卷形式上过于严肃、单调、呆板,内容上繁难偏旧,注重知识技能、强化训练,有比较强的唯智的、功利的色彩,不太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在新的评价理念之下,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进和形成,而不是为了鉴定和选拔。
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考试命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关注语言积累,体现工具性学习语文要重视积累,因此,语文考试要重视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情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积累、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
语文试题命题说明语文试题命题说明本次语文考试的命题依据为XXX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同时结合莫旗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本届毕业生所用教材以及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课外语言材料。
考试注重加强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感、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考试内容应全面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研究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
为了体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考试从积累、理解、运用、鉴赏、概括及表达等六个能力层级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蕴涵在其中的研究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考查。
第一卷(16分)一)积累与运用(8分)1.考查学生的字音能力;2.考查学生积累词汇并能准确理解及运用的能力;3.考查学生辨析、修改常见病句的能力;4.考查学生积累文学常识并了解作品主要内容的能力。
二)说明文阅读(8分)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基本能力以及对说明文的基本知识的理解。
第二卷(104分)一)简答题(12分)1.考查学生默写、理解并运用优秀诗文中的名句的能力;2.考查学生综合性研究的能力。
二)古诗文阅读(17分)1.考查学生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2.考查学生正确诵读文言文、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文言句子、概括文言文段的主要内容以及理解浅显的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三)现代文阅读(25分)1.考查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2.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筛选、捕捉相关信息、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整理和概括的能力;3.考查学生领会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能力。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命题说明
一、命题范围:
包括拼音、识字、写字、组词、查字典、课文内容填空、积累、阅读、写话。
二、命题的原则:
1、课程标准是命题的主要依据。
试题、试卷的编制依据课程标准,其内容、范围、深度没有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
2、此时卷保证了试卷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做到试题题型与考试内容一致,试卷容量与覆盖面相当,注重考核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3、试题体现了教学重点,难易适当,题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命题目标:
1、突出试题的基础性,以字词为主。
2、试卷把握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关系。
3、从读写说的方面,全面测试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八个单元的学习,其中识字教学是一个单元
(第二单元),课文学习七个单元。
共有课文25篇,每个单元里包含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
全册要求认识450个常用汉字,会写250
个生字。
在平时的检测中,学生对汉字的书写,字形字义的辨析有
一定难度,经常把字形混淆,词义混用。
学生的说话能力较差,不
能说一段完整通顺的话。
鉴于此,设制了此试卷,便于让学生夯实
语文基础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五、试卷结构与出题意图:
1、时间与分值:
测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值:100分
2、题型设制与意图:
(1)看拼音写词语(20分)这道题旨在考察学生的拼读能力和对精读课文要求会写的字词的掌握。
(2)辨析多音字(8分)这道题旨在考察学生读准字音的能力。
(3)形近字组词(8分)这道题旨在考察学生精读课文中要求会写的字的字形掌握情况。
(4)区分同音字(6分)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将读音相同的字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运用情况。
(5)词语分类(3分)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辨析词语意思,并能按要求分类情况。
(6)我会按要求查字典(10分)这道题旨在考察学生是否会用部首、音序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7)照样子写词语(7分)这道题旨在考察学生对AABB、ABAC、ABB句式的运用能力。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这道题旨在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9)阅读理解(16分)这道题旨在考察学生的理解及阅读能力。
(10)看图写话(15分)这道题旨在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写话中能把看到的写下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六、命题思想: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语文课标倡导的一个科学理念。
小学生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差,对考试非常恐惧。
我们尽力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和谐的试卷氛围,缓解学生紧张情绪,让学生轻装上阵,快乐考试。
本试卷题型尽量做到丰富多变,以不断刺激学生,增加答卷的快乐,启迪学生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