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最新2020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82.29 KB
- 文档页数:11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一主题,安排了“汉字真有趣”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包含“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部分。
“汉字真有趣”的阅读材料有《字谜七则》《门内添“活”字》《有趣的谐音》《“枇杷”和“琵琶”》《有趣的形声字》;“我爱你,汉字”的阅读材料有《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书法欣赏》《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教学目标汉字真有趣3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猜字谜、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感受汉字的有趣。
3.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了解汉字文化。
我爱你,汉字 34.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习作 2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汉字真有趣▶教学目标1.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2.增强沟通、交流的能力,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3.感受汉字的趣味,萌发热爱汉字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制订主题为“汉字真有趣”的活动计划,并根据制订的活动计划开展主题为“汉字真有趣”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2.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3.制作小组活动计划表,各小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展示活动成果。
▶教学策略1.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仔细阅读本板块的“活动建议”,浏览“阅读材料”,了解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搜集哪些材料。
2.制作活动计划表,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3.小组开展活动,运用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搜集各种资料。
4.选择编小报、办展览、开成果汇报会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选题指导课)▶课时目标1.阅读材料,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2.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通过讨论合作完成活动计划。
3.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初探
第一步:单元内容总述
1.本组教材安排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主题,安排了“汉字真有趣”和“我爱你,汉字”两部分教学内容。
“汉字真有趣”通过“字谜七则”“门内添‘活’字”“有趣的谐音”“‘枇杷’和‘琵琶’”“有趣的形声字”等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开展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等。
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我爱你,汉字”安排了“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书法欣赏”“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等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的历史或汉字书法,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如,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
指导学生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3.教学建议:
(1)从“有趣”走向“可爱”。
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有趣,更应感受到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真诚的爱。
(2)从书本走向生活。
学生在活动时除从书本里寻找相关素材外,还可以引导他们到现实生活里去找,把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3)从自主走向自觉。
应该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的自主性,让自主的活动变成学生深入学习的自觉行为。
(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爱你汉字》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汉字的美丽和独特,培养他们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课文通过作者对汉字的赞美,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音、形、义的美,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汉字和词语,对汉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他们对汉字的美感和文化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汉字,提高他们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感和文化内涵,培养他们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受汉字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2.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情感的驱动下,更加热爱汉字。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汉字文化资料:收集相关的汉字文化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美丽的汉字,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感。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汉字有什么样的感情?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爱你汉字》。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作者对汉字有什么样的感情?通过朗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你们认为汉字有哪些美丽和独特的地方?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的教材内容包括《古诗十九首》、《卖油翁》、《对韵歌》、《综合性学习:遨游诗海》等。
这些内容主要围绕诗歌的主题展开,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此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还将进一步提高朗读、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基础,他们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本单元的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品味、欣赏,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诗歌、亲近经典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本单元的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的美。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欣赏教学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本单元的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本单元的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美。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诗歌美吗?美在哪里?2.呈现(10分钟)教师逐个呈现本单元的诗歌,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并简单解释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读、背诵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停顿等不当之处。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首诗歌,让学生进行填空、问答等练习,以巩固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汉字真有趣【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3)提高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字谜、了解汉字谐音等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2)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3.情感与价值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通过研究字谜、了解汉字谐音等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2.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教学难点】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激趣导入1.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
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
你们对汉字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2.打开教材,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3.揭示内容。
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传承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板书课题:遨游汉字王国)二、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1.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5”,感受汉字的神奇吧。
2.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5”。
(2)思考:这五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趣的?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1.学生自由分组,仔细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小组内答疑解惑。
3.除了上述四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现象?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1.关于字谜:请学生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教案【优秀6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思想主张。
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6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壶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4、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麻雀飞行时的不知疲倦和样子的可爱,感受它生活的平凡、忙碌与快乐。
教学难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教时:一课时教程:一、破题导入:1、解释题意。
2、质疑:看到了什么?为什么隔窗看?有什么感受?……二、自学感知:1、自渎课文思考:文章围绕“隔窗看雀”写了什么内容?2、检查生字,指名回答。
三、点拨交流:学习“行动、样子”部分。
(默读勾画)1、我看到了什么?(谈完就让学生读)⑴腿跳:抓“不停、好象”指导⑴尾翘:⑴身体飞:抓“常常、一模一样、非常可爱”指导2、麻雀这样的行为举止给我留下了怎样的感觉?(不知疲倦、可爱、充满生机和活力等)师:仅仅给我这样的感觉吗?学习“思索”部分(默读勾画)1、品读“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⑴解读表层意思⑴联系上、下文理解①忙碌:不停地飞来跳去、“低飞、跳跃……活着”(省略了什么)②平庸:“不会,也不会,不能,从…到、从…到,市井、那么、连”2、师:在作者心里,麻雀是生活的强者,是人类生活的活标点。
3、读读第九段,想象画面: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喜欢麻雀)为何这样喜欢?(喜欢它的样子,它对生活的态度)它对生活是怎样的态度?(“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在平凡中忙碌着,在忙碌中快乐地生活”)现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联系全文和实际谈)四、总结提升1、师:现在,你们认为我搁窗看的究竟是什么?(对生活的态度,再次朗读“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在平凡中忙碌着,在忙碌中快乐地生活”)2、此刻,你们对麻雀有了什么新看法?板书:17隔窗看雀腿跳尾翘身体飞(所看)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所感)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爱你,汉字“我爱你,汉字”的编排方式完全改变了以往教材的编法,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
第二板块主要是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加深同学们对汉字的了解和热爱,并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而出力。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能够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体现了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思想。
《汉字字体的演变》是表格加文字解说的形式,以“日”“月”“车”“马”四个字为例,演示了几千年来汉字的演变过程。
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字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
《甲骨文的发现》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文字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距今已有四五千年。
《书法欣赏》旨在让学生赏析书法作品,要求不必高,只要学生能感受到汉字字体的多样性,认识书法是一种艺术就可以了。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必要性》旨在让学生懂得学好汉字的重要性。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要求学生了解研究报告的结构,学写研究报告。
本次综合性学习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新颖有趣,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通过阅读《汉字字体的演变》,学生可以感受到汉字的发展历程。
《书法欣赏》,可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也可请有书法特长的老师、家长进行指导。
学习《关于“李”姓的历史与现状的研究报告》,教师可指导学生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为了开展好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在这里提出几个注意点:从“有趣”走向“可爱”。
汉字的故事非常多,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途径获得关于汉字谐音、歇后语等大量素材,让学生通过活动对汉字的起源、发展及特点有大概的了解。
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汉字的趣,更应感受到汉字与生俱来的,有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凝聚成对汉字的一种真诚的爱。
从书本走向生活。
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很具有代表性,可以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关注和思考。
篇一《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5.认识15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我爱你,汉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资源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学生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汉字起源、造字形式、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等资料。
2.搜集的优秀书法作品,寻找身边的小书法家。
也可聘请有书法特长的老师、家长作指导。
第一课时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前面几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进行了一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对综合性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
导入新课: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呢!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相信大家一定会了解到更多的历史。
那么,在汉字几千年的历史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了解呢?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的P92-97页的阅读材料二、整体阅读,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一)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92-97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7”,具体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7”,思考:这七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2.除了上述七个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汇报第一题。
教师作适当点拨。
[要点: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赞汉字;古代书法作品赏析;我爱你,中国的汉字](1)关于“汉字的演变”: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设计(定稿)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2.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有较好的语音语调。
3.能够初步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升写作表达能力。
4.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中的情节,培养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生字词的意思。
2.准确朗读课文,熟练掌握语音语调。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能初步运用于写作中。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30分钟)1.热身: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入话题。
2.学习生字词:讲解并板书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3.阅读课文:全班阅读并讨论课文主要内容,师生互动。
4.练习:小组合作,进行课文片段朗读。
第二课时(30分钟)1.复习生字词:快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2.解读课文:分段解读,讲解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
3.练习:单独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并进行朗读练习。
4.错题订正:让学生互相订正朗读中的错误。
第三课时(30分钟)1.知识巩固:开展小组讨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情节。
2.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完成一篇短文作文。
3.课文赏析:指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表达和文学价值。
四、教学评价1.口头答辩:随堂进行,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和回答。
2.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写作作业,并及时批改。
3.听写测试:下节课开展听写测试,测试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以上备课设计,希望能够在下一次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材料,感受文章的情感。
2.能理解材料的大意,掌握文中的重点内容。
3.能够通过课文展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能有条理的复述文章并且在校园进行表演。
5.能够运用课文的知识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
2.课文的朗读和复述能力。
3.文章内容的表演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能够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和表达。
2.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见解。
四、教学准备1.备课所需教材:五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教材。
2.确保教室中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学生的表演。
3.准备好课堂活动所需的道具和辅助材料。
4.设备:黑板、彩色粉笔、书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呈现教学主题,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对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3.学生跟读并且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悟。
4.学生自由讨论文章中的情感表达。
第二课时1.学生分组,进行课文的小组朗读。
2.学生自由讨论文章的情节,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3.学生小组进行课文内容的创作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展示。
4.学生相互评价,老师点评。
第三课时1.学生个人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课文主题的小短文。
3.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作文。
六、课后作业1.完成文后习题。
2.准备第四课时的展示。
3.阅读相关故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了课文内容。
但是在表演环节,部分学生参与不积极,需要加强引导。
以上是本节课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一部分:汉字真有趣一、教材分析《汉字真有趣》是本单元两个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一个活动,包含5篇阅读材料,其中有字谜,汉字故事,以及形声字的相关知识。
有助于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
而本课给出的活动建议,要求学生根据搜集或编写的字谜,进行资料的整理。
给出了整理资料的办法,有助于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中搜集和整理资料信息。
本板块的主题是“汉字真有趣”。
教材从形式、内容等方面对学生的活动提出了建议,并从广义的角度安排了体现汉字趣味的“阅读材料”,意在让学生围绕汉字的趣味开展综合性学习,增进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热爱。
第一部分是对本板块学习活动大致步骤的建议,包括组建活动小组、讨论活动内容、制订活动计划、具体开展活动等,还提示学生参考“阅读材料”。
第二部分提供了两项活动内容,供学生自由选择。
第一项是搜集字谜,再猜字谜。
通过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不同类别字谜的特点,初步发现字谜的规律,感受汉字的趣味。
第二项是搜集材料,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意在以交流会的任务推动学生进行搜集资料的学习实践,并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汉字的趣味。
两项活动任务有难有易,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教学目标1.学会制订活动计划。
2.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有趣的资料。
3.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并对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通过活动,能够很好地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5.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及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难点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及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研究汉字的兴趣1.谈话导入新课:提到“汉字”,同学们最熟悉不过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它,都在和它打交道。
汉字看似司空见惯,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吗?如果有一个外国人问你:“你们的汉字是从哪里来的?怎么被发现的?它发生过哪些变化?”你说得上来吗?其实汉字也有很多的奥秘,你想不想一探究竟呢?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板书课题“遨游汉字王国”)2.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汉字的魅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汉字的起源、结构规律,以及不同字体之间的演变关系。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包括汉字故事、字体演变图、汉字游戏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汉字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汉字书写和阅读能力,对汉字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汉字的结构规律和演变过程认识不够深入,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程度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和结构规律。
2.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培养热爱汉字的情感。
3.增强学生的汉字书写和运用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汉字的演变过程和结构规律。
2.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美,提高他们对汉字的热爱程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汉字的乐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汉字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汉字运用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字体,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结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汉字故事、字体演变图等相关教学材料。
2.设计汉字游戏,准备奖品。
3.安排课堂活动所需的时间和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汉字故事,如“仓颉造字”,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字体演变图,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如甲骨文、金文、小篆等。
同时,讲解汉字的结构规律,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汉字游戏,如“汉字接龙”、“猜字谜”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书写和发音。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篇文章:《古诗两首》、《荷塘月色》和《草船借箭》。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掌握一些语文知识。
1.《古诗两首》:本课包括《春晓》和《所见》,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荷塘月色》:本课主要描述了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色,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学习一些描绘景色的方法。
3.《草船借箭》:本课是一篇历史故事,讲述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智谋和勇敢。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同时学习一些故事叙述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历史故事的兴趣可能较低,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激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语文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了解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英雄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语文知识。
2.难点:对古诗的鉴赏能力,以及对历史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
2.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教案:提前编写好详细的教学教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我爱你汉字》教案一. 教材分析《遨游汉字王国我爱你汉字》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构造规律、趣味汉字故事等,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汉字基础,对汉字的演变和构造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汉字的热爱程度不够,认为学习汉字枯燥乏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汉字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汉字的构造规律,会写本课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汉字的演变过程和构造规律,会写本课的生字词。
2.难点: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让他们在实际运用中感受汉字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案例分析法:以典型病例为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汉字的构造规律。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构造规律等内容。
2.生字词卡片:准备本课的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教学素材:收集一些有趣的汉字故事和案例,用于拓展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变化。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汉字?通过思考,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朗读并组内交流。
然后,教师挑选几个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构造规律。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4.积累记背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重难点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的课文,讨论交流作者是如何体现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引导学生总结出“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的结论。
2.词句段运用(1)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思考,感悟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的方法。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2)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感悟,体会出三段话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3.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运用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课文,讨论交流1.谈话导入。
本单元的课文呈现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让我们感受到了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体会《威尼斯的小艇》中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1)快速浏览课文《威尼斯的小艇》,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体现出威尼斯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小组自由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
(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体现了威尼斯的动态美;还描写了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表现了威尼斯的静态美。
3.体会《牧场之国》中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1)快速浏览课文《牧场之国》,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体现出荷兰牧场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小组自由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
(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风光的宁静和悠闲,也描写了人们给奶牛挤奶、满载牛奶的车船不停地开往城市的繁忙,把荷兰牧场的动、静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