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精选)
- 格式:doc
- 大小:98.20 KB
- 文档页数:4
拓展课Ⅳ物质的推断学习目录目录模块一知识掌握 (1)知识点一、物质的推断解题策略 (1)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1)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 (2)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2)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2)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2)知识点二、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思路 (3)【巩固提高】 (7)知识重点模块一知识掌握知识点一、物质的推断解题策略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⑴ 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
⑴ 溶液颜色:CuCl2、CuSO4(蓝色);FeCl2、FeSO4(浅绿色);FeCl3、Fe2(SO4)3(黄色)。
⑴ 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⑴ 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KClO3分解制O2);高温(CaCO3分解,C、CO还原CuO、Fe2O3);加热(KCI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还原CuO、Fe2O3)。
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⑴ 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⑴ 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O2。
⑴ 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高频难点易错点:推断题一、选择题1、取某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一定量的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②取少量滤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同时有气体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该固体样品的成分可能是( )A、K2SO4、Ba(OH)2、Na2CO3 B. Na2CO3、AgNO3、KNO3C.K2CO3、NaCl、Ba(NO3)2D. KNO3、MgCl2、NaOH2.某固体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
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在滤液中滴加A gNO3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A.Na+、CO32-、SO42- B.Cu2+、CO32-、SO42-C.Cl-、CO32-、SO42- D.Na+、Ba2+、Cl-3、某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32-、SO42-。
现取两份2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g;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以下推测中正确的是( )A.一定不存在Ba2+,可能存在NH4+ B.可能存在CO32-C.Na+一定存在D.Na+、Cl-可能存在4、一瓶不纯的K2CO3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KNO3、Ca(NO3)2、KCl、CuCl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稀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3)另称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 1.97g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杂质中可能含有KNO3、Na2CO3B、杂质中肯定不含有Ca(NO3)2、CuCl2、Na2CO3C、杂质中肯定含有KCl,可能含有Na2CO3D、杂质中肯定含有KCl、Na2CO3,可能含有KNO3二、填空题5、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第一步: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第二步: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12 第三步:继续向第一步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实验、推断题解题技巧:1、根据其特征,先行确认其中一种物质。
(若有多种可能,根椐题意逐一排除)2、当无法确定物质时,可先行确认离子,然后进行推断。
3、离子(元素)不变,是推断题的基础认知。
4、一定要代入推理验证无误,才算完成。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黑色:MnO2、CuO、Fe3O4、C、蓝色:CuSO4•5H2O、含Cu2+ 溶液红色: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黄色)绿色:FeSO4•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紫黑色:KMnO4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HCl产生酸雾:HCl、HNO3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③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④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4. 燃烧时的主要现象:①在氧气中:硫——蓝紫色火焰;铁——火星四射;木炭——发白光。
②在空气中:镁带——耀眼的白光;红磷——“白烟”;硫、氢气——淡蓝色火焰;CO、CH4——蓝色火焰10.(20XX年黄石市)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
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
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1)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2)F→G的反应类型(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4)指出B的一种用途4. (20XX年临沂市)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试回答(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样品 A 溶 液 B 滤 甲沉 淀 乙 沉 淀 ① 水 溶解 ③ 过量 BaCl 2溶液 ②过量NaOH 溶液过滤 ④ 过量丙 沉 淀科学化学提升:推断题专题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 ,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红色固体③ABDE F CG Y 高温 ②X 溶液过量稀盐酸①O 2 加热 ④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沉淀甲是 ;滤液C 中的溶质是 ;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5.现有A 、B 、C 、D 、E 、F 、G 七种物质,C 、F 是最常见的金属,B 是气体单质,D 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
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的量、产生气体的量与参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
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A. 肯定只存在B. 肯定不存在C. 可能存在D. 可能存在NaOH8、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钾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试样少许溶于水中,参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过滤后,在滤液中参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那么原固体物质的组成中( )A. 一定有,可能有NaC1B. 一定有NaC1C. 一定有D. 一定有和NaC110、一包由一种碱和一种正盐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按以下步骤进行试验;试由上述试验步骤和现象,推断组成这种固体混合物的两种可能结果:〔1〕由______和_______组成;〔2〕由______和_______组成。
11、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试验:Ⅰ、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参加足量的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参加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下图。
请答复以下问题:(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1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2〕实验中不能用BaCl2 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为什么?13、一气体混合物中含有、、和四种气体.现将其分别通过如下试剂〔均足量〕,请判断所得气体的组成情况〔假设每步反响都进行完全〕.〔1〕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最后得到的气体有:______ 〔填化学式〕.写出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浓,最后得到的气体有:______ 〔填化学式〕.写出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NaOH溶液、浓,最后得到的气体有:〔填化学式〕.15、某白色粉末,可能是KCl、CuSO4、、、、等六种物质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粉末,参加一定量的蒸馏水,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这原粉末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2)在滤出的沉淀中参加足量的,沉淀局部分解,同时有无色气体放出,判断原粉末一定有_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_至少有一种.(3)另取滤液参加NaOH溶液加热,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可判断原粉末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16、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钾、氯化钾、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王同学按照如下图流程进行了实验:①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那么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碳酸钠,可能有氯化钾②步骤Ⅱ中沉淀局部溶解,那么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钾③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那么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一定没有碳酸钠④步骤Ⅱ中沉淀局部溶解,那么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有3种情况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7、某白色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钠、硝酸钙、硝酸钾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2)NaCl、BaCl2、HCl. 12、〔1〕氯化钠、碳酸钠〔2〕氯化钡引入外源性氯离子,影响原有粉末中是否有氯离子的判断。
推断题专题班级 姓名一、推断题的一些基础知识1、有色固体物质①黑色固体主要有: ;②红色固体单质一般是 ;红色固体化合物一般是 ;③蓝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
白色不溶于酸沉淀:______ _______2、有色溶液①蓝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黄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浅绿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常见的气体物质:_________________二、推断题练习1、A 、B 、C 、D 、E 分别是常见的酸、碱、盐中的一种,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1)2A+B=C+2H 2O(2)C+D=BaSO 4↓+2A (3)C + 2AgNO 3 = 2AgCl ↓+ E根据上述反应,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
2、A 、B 、C 、D 、E 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五种物质,其中A 是酸,另一种是碱,还有三种是盐,D 是医院常用作诊断胃部疾病的药品,她们之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1)A + B C+H 2O (2)C + H 2SO 4 D + A (3)E + AgNO 3 AgCl + C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是A ,B , C 。
3、现有A 、B 、C 、D 四种无色溶液,只知它们是盐酸、碳酸钾溶液、氯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把这四种溶液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其有关现象如下:A+B 有气泡产生 A+C 有沉淀产生C+D 有沉淀产生 B+C 无明显变化试根据上述现象,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是A ,B , C 。
4、A 、B 、C 、D 、E 分别是常见的酸、碱、盐。
已知A 是含钠元素的化合物,E 是蓝色沉淀,她们之间有如下关系:(1)2A + B C+2H 2O (2)C + D BaSO 4 + 2A(3)D + CuSO 4 BaSO 4 + E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写出A 、C 、D 的化学式:A ,C , D 。
推断题1.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请回答:(1)G的化学式为,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2)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如图所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 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组成元素相同,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甲、E;(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甲:C+E→丙+D:.3.如图所示,A、B、C、D、E均为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常见物质,它们存在如下图的转化关系.C是空气的重要组成成分,B是人体内直接供能物质.B、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1)C的化学式(2)D→A的反应方程式.4.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
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
(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5.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
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我们可以求得m1:m2=,m1﹣△M1m2﹣△M2(填大于、等于、小于),曲线oac表示的是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填甲、或乙),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还有。
6.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A物质具有还原性,B是一种常见的气体,E的水溶液呈蓝色,F俗称烧碱,如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1)A物质可能是;(2)E和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3)请写出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B物质的用途之一是.7.A~H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B、C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B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D、E为氧化物;F、H为非金属单质,G、I为金属单质且I单质显红色。
中考化学浙教版科学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精选)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一、基础过关[练习1]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1.生石灰与水反应: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3.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分解: 4.用H2O2制取氧气:5.镁条与盐酸反应: 6.锌粒与稀硫酸反应:7.铁片与稀硫酸反应: 8.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9.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10.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1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 1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1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 14.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15.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16.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17.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 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9.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20.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21.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 22.用硫酸除去铁锈:23.天然气燃烧: 24。
煅烧石灰石:[练习2]写出常见的五种黑色固体的化学式、、、、。
[练习3]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mA + nB = aM + b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计量数m与n的比一定等于a与b的比B. 若M是单质、N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C.若B是酸,则M和N一定有一种是盐D.若M和N中一种是盐,一种是水,则A和B中一种是酸,一种是碱[练习4]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其中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写出化合物A、B的化学式:。
[练习5]根据下表回答:(1) Zn(OH)2的溶解性。
(2)从上表中找出一种微溶性盐(填化学式,下同)。
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 .(3)Zn(NO3)2、BaCl2两种溶液能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 .(4)完成硫酸和表中的一种可溶性盐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练习6](1)铝和二氧化锰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造金属锰,同时生成另一种氧化物,()反应(2)做化学实验时,不小心皮肤上沾上了硝酸银溶液,过一段时间会出现黑色痕迹,很难洗去,这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生成一种金属、一种红棕色气体(NO2)和一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该反应中氮元素在不同物质中所显化合价(填“相同”或“不同”),所显化合价是。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
一、基础过关[练习1]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生石灰与水反应: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3.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分解: 4.用H2O2制取氧气:
5.镁条与盐酸反应: 6.锌粒与稀硫酸反应:
7.铁片与稀硫酸反应: 8.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9.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10.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1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 1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1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 14.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15.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16.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
17.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 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9.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20.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21.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 22.用硫酸除去铁锈:
23.天然气燃烧: 24。
煅烧石灰石:
[练习2]写出常见的五种黑色固体的化学式、、、、。
[练习3]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mA + nB = aM + b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计量数m与n的比一定等于a与b的比
B. 若M是单质、N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B是酸,则M和N一定有一种是盐
D.若M和N中一种是盐,一种是水,则A和B中一种是酸,一种是碱
[练习4]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其中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写出化合物A、B的化学式:。
[练习5]根据下表回答:
(1) Zn(OH)2的溶解性。
(2)从上表中找出一种微溶性盐(填化学式,下同)。
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 .
(3)Zn(NO3)2、BaCl2两种溶液能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 .
(4)完成硫酸和表中的一种可溶性盐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练习6](1)铝和二氧化锰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造金属锰,同时生成另一种氧化物
,()反应(2)做化学实验时,不小心皮肤上沾上了硝酸银溶液,过一段时间会出现黑色痕迹,很难洗去,这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生成一种金属、一种红棕色气体(NO2)和一种能供给
呼吸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该反应中氮元素在不同物质中所显化合价(填“相同”或“不同”),所显化合价是。
(3)据资料表明:高铁酸钾(K2Fe0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
试完成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K2FeO4+10H2O===4Fe(OH)3↓+8KOH + ↑
(4)CO2是常用的灭火剂,但金属镁着火却不能用CO2扑灭,因为镁能在CO2中继续燃烧,生成黑色(单质)和白色(化合物)两种固体。
(5)NaOH溶液可以吸收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多余的有毒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由此,请你写出氯气和熟石灰反应(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二、知识点考察
1.寻找明确的“题眼”快速推断
[典型例题1]
A为紫黑色固体,B为无色溶液,C、D都是黑色粉末,将A、B分别加热时都有F气体产生,将B和C混合不加热比只加热B生成F的速率要快,且反应前后C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只用A加热时,还会有C产生,D在F中比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气体E,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以上事实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 ;
B. ;D. ;E. ;F. 。
[典型例题2]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一种物质为单质,另外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
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若甲为单质,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①;
②;
③。
(2)若丙为单质,则甲为;乙为;丙为。
(填化学式)
实验室制丙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种)。
[跟踪练习1] 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
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
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
元素也相同。
已知C、丙均为黑色固体,C和E在高
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
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试推断: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甲______、E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B+甲:________ ____;
C+E→丙+D: ____ ____。
[典型例题3]
A~G均为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它们之间有如下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
C 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____。
(2)写出化学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练习4]有关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B 是一种气态氧化物、D 的水溶液为浅绿色。
请根据图示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X 、Y 、B ;
(2)写出符合上图转化关系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反应 a ,②Z →D 。
2.推断过程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性
[典型例题4]下列A ~D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 为含有金属钠离子的盐,C 为大理石 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1)A 的化学式 ;C 的化学式 。
(2)D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判断的理由:
① ;
② 。
(3)D 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跟踪练习]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
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
(1)A 物质的化学式 。
红色固体
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 C物质固态时的名称,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4)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5)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3.推断与计算综合
[典型例题5](2007石景山期末试题,37题,5分)
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如下图所示:
⑴装置I的作用是。
⑵装置Ⅱ是CO2和H2的反应装置,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不写反应条件)。
⑶装置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基本
反应类型为。
⑷从装置Ⅰ、Ⅱ、Ⅲ可看出,O2的来源是CO2和H2O,若产生896 g O2,消耗
1012 g CO2,则同时消耗H2O g。
4.没有明显的突破口时要联想具体物质的性质
[跟踪练习1]
右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
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HCl中的一种。
(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乙,
丙。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甲和乙:
丙和丁: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又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