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陕西
- 格式:docx
- 大小:13.69 KB
- 文档页数:2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ShaanxiHistoryMuseum),是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
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
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参观时间参观须知青铜器唐代墓葬壁画历代陶俑历代陶瓷器历代建材汉唐铜镜金银玉器历代货币参观时间参观须知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
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
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
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
是“4A”级旅游景点。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
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
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
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
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
[1]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王朝曾在陕西西安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
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1]相关整本阅读:/ebook/4c5ac1c79e31433239689358.html建馆历史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的遗愿建设的。
带你走进陕西秦岭作文秦岭,那可是个神秘而迷人的地方。
在我心里,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藏盒子,藏着数不尽的惊喜和美好。
我第一次真正走进秦岭,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像是大自然给秦岭披上的绿色披风。
那绿啊,深深浅浅,层次分明,仿佛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随着车子的深入,我看到了山间流淌的小溪。
溪水清澈见底,能清楚地看到水底的石头和游动的小鱼。
溪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就像一首动听的乐曲。
我忍不住下了车,跑到溪边,蹲下身子,用手轻轻触摸着溪水,凉凉的,舒服极了。
沿着溪边的小路继续往前走,我发现了一片美丽的花海。
各种各样的花儿竞相绽放,红的、黄的、紫的、白的,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微风拂过,花朵们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招手。
我走进花海,花香扑鼻而来,那味道,甜甜的,让人陶醉。
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想要把这花香都装进心里。
再往里走,就到了一片树林。
树林里的树木高大而挺拔,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了一道道金色的光斑。
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走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声响。
我抬头望去,只见树枝上有几只小鸟在欢快地歌唱。
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仿佛在为这片宁静的树林增添一份生机。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小村庄。
村子里的房子大多是用石头和木头建成的,古朴而典雅。
村子里的人们都很热情,看到我这个陌生人,纷纷打招呼。
一位老奶奶还邀请我去她家坐坐,给我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茶水。
我坐在院子里,喝着茶水,听着老奶奶讲述着秦岭的故事,心里感到无比温暖。
离开村子,我继续向山顶攀登。
山路越来越陡峭,我的脚步也变得越来越沉重。
但是,当我看到眼前那壮丽的景色时,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站在山顶,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山脉尽收眼底。
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仙境一般。
这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
秦岭的夜晚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天空中繁星闪烁,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黑色的幕布上。
主题走近陕西历史博物馆教育活动主题:走近陕西历史博物馆教育活动【引子】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中国陕西省省会西安市,是一座集陕西历史文化、艺术珍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作为陕西省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展示平台,陕西历史博物馆不仅丰富了人们对陕西历史的了解,还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活动,使参观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陕西的文化底蕴。
【阐述主题】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涵盖了多个重要的主题,包括陶瓷文化、书法艺术、历史人物等,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孩子们学习陕西的历史,也为大家提供了难得的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机会。
一、陶瓷文化活动陶瓷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
孩子们可以参与陶瓷制作的实践课程,亲自动手捏制和绘制陶艺作品。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可以亲近陶瓷文化的精髓,更深入地了解陕西陶瓷艺术的历史渊源和发展。
二、书法艺术体验书法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西历史博物馆为参观者提供了书法艺术体验活动,让大家在专业书法家的指导下,亲自体验书法的魅力。
通过挥毫泼墨和感受字体之美,参与者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三、历史人物探索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的地方,陕西历史博物馆向参观者提供了了解历史人物的机会。
通过互动式教育活动,参观者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伟大贡献以及留下的重要文化遗产。
这样的教育活动不仅提供了知识,也激发了人们对历史的兴趣。
【个人观点和理解】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参观者的知识储备,更是为人们提供了融入历史文化的机会。
通过参与陶瓷文化活动和书法艺术体验,人们可以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通过互动式的教育活动加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
这样的教育活动不仅提供了知识,还能促进人们的文化素养和认同感。
【总结】通过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人们可以走进陕西的历史文化宝库,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陕西的独特魅力。
陶瓷文化、书法艺术和历史人物探索等多种主题的教育活动,为参观者提供了全方位、深度探索的机会。
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教育活动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陕西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瞩目。
而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陕西省内最大、最具权威性质的历史博物馆,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承。
近年来,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教育活动备受关注,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为参与者带来了全新的历史文化体验。
本文将对我指定的主题“走近陕西历史博物馆教育活动”进行深入探讨和详细介绍,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陕西历史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独特魅力。
一、活动介绍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历史文化产生了奇妙的交集。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囊括了丰富的主题和形式,无论是举办讲座、展览解说、历史考古实践还是文物鉴赏,都为参与者提供了独特的历史学习体验。
近期举办的“丝绸之路与罗马帝国”展览,通过展品和互动式讲解,向参与者呈现了丝绸之路与罗马帝国的交流互鉴历史。
这些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历史文化的生动再现,激发着参与者对历史的浓厚兴趣。
二、活动特色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形式特色。
活动内容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历史主题,从古代文明到现代历史,从政治制度到社会风貌,从战争纪实到文化交融,无一不展现了陕西丰富的历史遗产。
活动形式多样,不仅有专业讲解和学术交流,还有互动体验和主题研讨。
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无论是学生还是社会人士,都能在这里找到符合自己兴趣和认知水平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三、个人观点作为一名参与者,我参与过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深有体会。
这些活动不仅帮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陕西的历史文化,也为我打开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历史视野。
通过亲身体验,我不仅在学术知识上得到了满足,更是感受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所传递的文化情感和人文关怀。
活动所展现的历史画卷如一幅幅鲜活的图像,在我的心灵深处激起了对历史的热爱和对文化的尊重。
我深信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心灵和情感上的历史与文化洗礼。
介绍家乡陕西
- 历史文化:陕西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多个朝代的古都所在地。
西安是陕西的省会,也是世界闻名的古都,曾是中国古代多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华清池等众多历史遗迹见证了陕西的辉煌历史。
- 自然景观:陕西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如华山、秦岭、壶口瀑布等。
华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以险峻著称;秦岭是中国重要的山脉之一,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壶口瀑布则是中国第二大瀑布,气势磅礴。
- 美食文化:陕西有着独特的美食文化,如肉夹馍、凉皮、油泼面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而闻名,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 民俗文化:陕西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秦腔、腰鼓、民间艺术等。
秦腔是陕西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具有独特的音乐和表演风格;腰鼓是陕西民间的传统舞蹈,以其热情奔放的表演形式而闻名。
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经典散文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就是在这时节我再次走进了位于大雁塔西北侧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排队、领票、安检,我满怀期待地步入了博物馆正门。
这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设计修筑的唐风建筑群落,气势雄浑,古朴大气。
一进博物馆院子,东西两侧草坪上四株怒放的西府海棠在迎接着每一位参观者,这树形如巨伞,粉白花朵,密密匝匝,在阳光下灼灼闪耀。
花朵从七八米高的树冠倾泻而下,形成几帘花的瀑布。
钻到花荫下,我才看清这粗壮的老树,主干到一米高处便分成四五个枝杈,黑色的枝桠如虬龙盘旋而上,奔向蓝天。
许多游人膜拜这吉祥的神树,祈福的卡片挂满了树枝,春风吹拂,卡片摇摆,落英缤纷。
在和暖的阳光里,在花香浮动升腾的气息中,我步入了那存放着一件件珍贵文物的展览馆。
时间如流水,拍打在岁月的河岸上,大浪淘沙,留下几枚精美的贝壳,记录着人类前行的足迹。
在幽暗的灯光下,在封闭的展柜中,磨制尖锐的石器,散发着泥土味道的陶器,绿锈斑驳的青铜器,光泽温润的玉器,稀有的蜜色宋官窑瓷器,清雍正皇帝的祭红碗,一件件珍宝,从一楼展厅陈设到到三楼展馆,带领我穿越时光隧道,清晰地看到人类在陕西这片古老土地上前行的足迹。
我凝视着玻璃柜中的一个陶罐,尽管罐沿有豁口,颜色是陈旧的土黄色,我还是一眼看到了罐身上两条红色的鱼儿,鱼尾轻摆,穿越岁月的尘埃,正向我游来。
也许,那时人类才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洞外豺狼在嗥叫,但在那个陶器模具上,他们依然耐心地用小木棍画下了在水里游动的鱼儿,既然抓不住那从指间溜走的精灵,那么就让它们在瓦罐上游动,随时随地触手可及。
那笔画简洁的游鱼,让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外婆和母亲,她们每次亲手衲得一双普通的千层底鞋,在白色鞋底子上都要用黑线绳子绾了一排排三角形的荞麦疙瘩花。
“外婆,为什么要这样呐?”“好看嘛!”好看就是美哦。
那陶罐上的双鱼告诉我们,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走在了追求美的路上,美在劳动人民的手中一代代传承着。
在历史博物馆里,一件件或质朴或精美的器物,都用花鸟鱼虫日月星辰花纹来装饰,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朱光潜老先生《谈美》中所的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让我的脚步再慢点,让我多看一眼豆(一豆羹的豆,豆是器具)底美丽的镂空花纹,让我再细细观赏铜觚上飘动的白云纹饰和隆隆作响的雷花纹,倾听编钟上从金戈铁马的战国时期传来的悠扬古乐......秦汉时期的展物异常丰富,从兵器戈矛戟到兵车零件榖轭辐辋,从盛煮饭食的箪豆鼎鬲到壮观的秦始皇兵马俑阵型,每件展物,都让人叹为观止!秦在陕西崛起并最后统一天下,所以文物就异常丰富。
走进陕西作文800字篇1我的老家在陕西省、旬阳县,是吕河镇的一个小村子。
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爷爷家在一个小山坡下,房前屋后长满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竹子,远看像绿色的墙,微风吹过,竹子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在说:“快来玩,快来玩”。
竹林前面是一条小河,我常常和老家的弟弟在小河里找漂亮的石子,打水漂,捉小鱼、小虾和小螃蟹。
河水清澈透底,人们经常在这里洗衣服、洗菜。
晚上,远远可以听到河水发出哗哗的声音。
小河前面是稻田。
夏天,远远就闻到一股水稻的清香。
白天,我和弟弟在稻田旁边的水沟里捉小蝌蚪和海螺。
晚上,稻田里的蛙声此起彼伏,非常热闹。
秋天,沉甸甸的稻谷乐得爷爷脸上笑开了花。
我觉得最好玩的是爷爷家后面的小山坡,漫山遍野长满了野花、野草,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小鸟。
我和爸爸妈妈每次来的时候都要到山坡上玩。
令人惊奇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瀑布。
爸爸说:以前没有自来水的时候,爷爷家周围的人就吃这里的水。
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欢迎你到我家乡来作客。
篇2我的家乡陕西西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
历史上有十三个朝代在这里建都,累计有一千余年,是我国历史上建都王朝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个古都,至今仍保存着大量的古代建筑和珍贵的历史文物,著名的有:古城墙、钟楼、大雁塔、小雁塔、秦始皇陵等等。
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它们造型逼真,独一无二。
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严阵以待,遇敌出击,俨然一支整齐威武的军队,浩浩荡荡的,他们好像在保卫着秦始皇地下国王的安危。
整个兵马俑博物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西安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如华清池、骊山、华山、太白山等,还有好多我都报不出名字。
听说华山比较好玩,风景不错,山势险峻。
华山以险著称,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
奇险能激发人的勇气、智慧和不畏险阻攀登的精神,有机会我也一定要去华山,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
当然,西安不光有悠久的历史和名胜古迹,它还是一个小吃城呢。
关于陕西一、陕西概述陕西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份,省会是西安。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陕西地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交汇处,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境内河流纵横交错。
陕西气候多样,旱涝灾害交织,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分明。
二、陕西的历史文化2.1 古代文明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早在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陕西地区就有原始人类的繁衍生息。
公元前11世纪,周朝的都城镐京就建立在陕西境内,周文王、周武王等众多历史名君在这里开辟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
此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形态。
2.2 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位于西安市的秦始皇陵及其兵马俑。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中的部分陪葬品,规模庞大,规格齐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此外,陕西还有其他许多世界文化遗产,如大雁塔、华清宫、陕西历史博物馆等,这些遗产均为人们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三、陕西的自然风光3.1 美丽的山川陕西地处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因此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
陕西的山峦起伏,峡谷纵横,其中最著名的有华山、太白山、华县雪山等。
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峰峦叠翠,景色壮丽。
太白山是道教圣地,奇峰异石、峡谷飞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华县雪山则以雄伟壮观的雪峰和山岳冰川闻名。
3.2 独特的地下景观陕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地下景观。
铜川市的耀州窑古窑址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窑址之一,展示了中国古代高水平的瓷器制造工艺。
渭南市的褒斜岭则是著名的地下水溶岩洞穴景区,洞穴内部有丰富多样的钟乳石、石笋等地下溶洞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四、陕西的传统文化4.1 传统音乐和舞蹈陕西有着悠久的音乐和舞蹈传统。
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共4篇(4篇通用)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共4篇(篇1)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奇妙之旅站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门前,我被这座宏伟的建筑所震撼。
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诉说着这片土地上千年来的沧桑与辉煌。
走进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每一件展品都充满了故事,它们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
这次旅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陕西深厚的历史底蕴。
陕西,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摇篮。
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看到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才情。
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瑰宝。
通过这次旅行,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明白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我们要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我们的历史。
这次旅行也让我对陕西有了更深的感情。
我为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省份而感到自豪。
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更多地了解和传承陕西的文化,为这片土地注入更多的活力和生机。
陕西历史博物馆:穿越时空的旅程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矗立在西安市中心的宏伟建筑,它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座历史的殿堂。
走进这座博物馆,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
博物馆的展品丰富多样,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历史文物,无一不展示着陕西深厚的历史底蕴。
每一件展品都充满了故事,它们见证了陕西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
在这次旅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看到了祖先们如何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文明;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如何在历经磨难后依然屹立不倒、奋发向前。
这些历史故事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这次旅行也让我对陕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明白了陕西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的概念,更是一个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
这里有中华民族的根脉,有华夏文明的源头。
航拍中国·陕西篇一山一水决定了陕西的格局。
绵延的秦岭与奔流的黄河把陕西一分为三: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北部是高原。
陕西便兼具了山地的灵秀,平原的肥沃和高原的雄浑。
早春时节,自北向南,黄土高原大雪飘飞,关中平原小麦滴翠,陕南山地鲜花怒放。
【秦岭,太白山】1600公里,是这座山的长度。
它相当于从北京到成都的距离,甚至比欧洲最大的阿尔卑斯山还要长四分之一。
这就是秦岭。
秦岭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片宽大的山峰群,它的南北宽度达到150公里。
秦岭西起甘肃,横贯陕西,东至河南和湖北,就像横在中国中部的一道挡风墙:冬季冷空气无法南下,夏天暖湿气流也无法北上。
以秦岭为界,中国大地被分为南北两部分。
中国有了南方和北方。
秦岭主峰太白山上到处是冰川的遗迹。
第四纪冰期时,巨大的冰川如同大山一样由北向南缓缓移动,所到之处,山崩林毁,生物灭绝。
随之而来的,是环境与气候的巨变。
众多山脉的层层阻挡下,冰川终于在太白山一带成为强弩之末。
当秦岭之外的气候和环境都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迁时,秦岭腹地却相对稳定,它就像一只诺亚方舟,成为众多珍希动植物的庇护所。
【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羚牛】大熊猫终于有了彩色照片。
在秦岭,人们多次发现棕色大熊猫。
这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五只、也是目前惟一存活的一只棕色大熊猫:七仔。
114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北京二环内的面积。
如此辽阔的区域,生活着26只大熊猫。
这是地球上最容易找到大熊猫的地方。
大熊猫野外生存能力较弱,但它有一个称职的守护神:金丝猴。
当活跃于树冠顶层的金丝猴远远地发现可疑的入侵者,立即向树下的大熊猫报警。
因此,大熊猫是金丝猴的铁杆追随者,有金丝猴的地方,常常就有大熊猫。
冬季的秦岭寒冷漫长,为了填饱肚皮,金丝猴群在山里奔波。
不过,当山中有了专职的喂猴人,它们再也不用为吃喝发愁。
每天清晨,喂猴人上山找到前一天晚上猴群的栖息地,用独特的方法把它们引向固定的投食点。
一日三餐,准点开饭。
大多数的金丝猴似乎更喜欢自喜其力的生活。
带你走近陕西作文800字在我国西部的广大土地上,有这样一座城市。
它是九朝古都,美食、商贸、旅游都极为繁荣。
在这座城市里出土了文物,令全世界人民惊叹不已。
它就是无数人梦中的天堂——西安。
西安位于陕西省。
它不仅是陕西省的省会,还是陕西省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
在这座城市里,有举世闻名的兵马俑;热闹繁荣的民族街;灯火通明的钟鼓楼;书法荟萃的碑林。
它吸引了万千游客,而我就是其中一员。
来到西安,第一个感觉就是繁华。
城市中矗立着高大、别致的建筑物。
无数游客在其中穿梭。
似乎到处都有地铁站和公交车。
最能体现西安繁华的景点,就是民族街了。
街道两旁每个商店前都挤满了人。
街道上的人更多,无数人似乎汇成了一条河流,缓慢地流动。
不一会儿,一股香气就吸引了我。
买羊肉串的正现场烘烤。
那边做肉夹馍的也都卖力的吆喝。
往前看,凉皮儿、泡馍、牛肉面等各种招牌映入你的眼帘。
各种商品在这里应有尽有。
饰品、雕塑、绘画、古董,每家商店都灯火通明。
虽然这时已是晚上九点,可人群丝毫没有散去的迹象。
人如海、灯如潮,充分展示了西安这座城市的繁荣。
西安最吸引我的当然是美食了。
陕西人自古就爱吃,肉夹馍、凉皮、牛羊肉泡馍等都是西安的特色。
挑了一家牛羊肉泡馍店,我们进去了。
不大一会儿,几碗热气腾腾的泡馍就端上了。
白嫩的馍块儿,银色的粉丝,鲜红的辣椒,粉嫩的牛肉,加上一碗美味的肉汤,想想就让人直流口水。
夹一口馍在嘴里细细品尝,清香溢满鼻孔。
馍软软的,带着肉汤的鲜美,滚入肚里。
美味的感觉在全身回荡。
西安最举世闻名的就是景点了。
秦兵马俑十分壮观,成千上万的兵马俑矗立在你的面前,似乎就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
全身迸发出森然的杀气,展露出大秦的雄姿。
每个兵马俑又做的是那么细致。
头发丝儿、手纹,都清晰可见。
眼神似乎都活灵活现,赫然是一群活人正注视着你。
而最吸引我的就是西安碑林了。
多宝塔、勤礼碑、九成宫、玄秘塔等各种名帖展现在你的眼前。
颜真卿、李世民、王羲之、宋徽宗等各个书法名家,都在这里留下了碑帖。
《走进陕西民俗文化》教学案例一、教案背景1、面向小学五年级2、学科:信息3、课时:24、学生课前准备: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陕西民俗的相关资料。
4、教师课准备:①准备有关陕西民俗的资料。
②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
③准备“寻找失落的文明”调查表。
二、教学课题课题名称陕西省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试用)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走进陕西民俗文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华名族悠久历史所留下的辉煌篇章,感受传民俗文化的魅力,知道民俗文化是宝贵的财富,学会弘扬民俗文化。
(2)知道家乡陕西有哪些民俗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的内涵、意义。
(3)学会运用网络自主查寻、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学会如何计划、分工、组织,培养几人共同完成一个任务的能力。
(2)利用教学资源,借助网络搜集整理相关信息,学会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小组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由于近年来,当代青少年对民俗文化的缺失现象尤为严重,因此,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特征,教材设计了指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陕西民俗文化的探究学习,是提高青少年民俗文化素养的便捷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探索寻找适应小学生特点的民俗文化教育,也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之一。
本堂课是学生对互联网的知识建构基础上设计的内容,通过学生运用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以便了解陕西的民俗文化为主题,学会如何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甄别、分析和应用,也是学习如何进行专题研究的,能够正确填写调查研究计划书,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共同探索陕西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通过因特网寻找有用的资源,还要走入实际生活、做好调查研究,并且将小组获得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从不同方面对陕西的民俗文化做一定的研究,最后形成一份研究报告。
综合性学习——走进陕西了解陕西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陕西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感知陕西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热爱
陕西、热爱家乡的感情。
2.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
资料的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
4.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广开渠道,广泛搜集与陕西有关的资料。
如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
2.按板块分组分配任务,组内再进行分工合作,小组长负责全面协调。
3.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对资料的交流、整合、归类工作。
4.各组及时交流、反馈信息,师生共同协商相关事宜。
课时安排:
课前搜集一礼拜,课堂展示一课时。
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搜集资料,全面感知陕西风情。
第二阶段:成果展示,自由彰显个性风采。
活动成果展示顺序:
一、教师概说陕西,引出本次活动(2分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为此,我们组织了这次以“走
进陕西,了解陕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现在,同学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把我们的陕西展现给大家。
首先,有请我们的“历史文化组”。
二、学生成果展示
1.欢迎您,远方的客人(28分钟,每组7分钟)
历史文化篇
名胜古迹篇
特产小吃篇
风土人情篇
2.共祝愿陕西好(5分钟)
(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陕西的热爱之情)
三.教师评价并总结本次活动。
“陕西,我可爱的家乡,你是一片多情的土地,哺育着我们生生不息!你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滋养着我们代代儿女!让我们为你梳妆,为你歌唱。
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家乡的明天会更好!祖国的明天会更辉煌!”
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而许多中考题中也经常考到与本地区相关的知识,因此我设计了这次综合性学习。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课前积极资料搜集,课堂展示方式丰富多彩,有用相声展示陕西的历史文化的,有模拟导游和游客游览名胜古迹的,用小品介绍特产小吃的,特别是民俗风情组的同学,用快板介绍陕西八大怪,用歌声展示信天游,现场表演剪纸的……学生们的展示让我吃惊,同时也更坚定了我上好综合性学习的信心,做好指导工作,相信学生,放手学生,让综合性学习课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