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歌诀
- 格式:doc
- 大小:12.48 KB
- 文档页数:7
头面颈项部病症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
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
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假设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腰背四肢部病症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
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慎重,胁肋不可深。
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
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注:阿是穴哪里疼痛哪里是其他病症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
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
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
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
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
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
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
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
三里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除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积聚,肿满膝胫酸,劳伤形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
取穴当举足,得法不为难。
内庭内庭足两间,胃脉是阳明。
针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遍身风瘾疹。
伸欠及牙疼,疟病不思食,针著便惺惺。
曲池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遍身风瘾疹,针灸必能瘳合谷合谷名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疟疾病诸般,热病汗不出,目视暗漫漫,齿龋鼻鼽衄,喉禁不能言。
《针灸学》歌诀(一)十四经经穴歌01、手太阴肺经经穴歌(共11穴):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之下是尺泽,孔最下行接列缺,更有经渠与太渊,鱼际少商如韭叶。
02、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歌(共20穴):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复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03、足阳明胃经经穴歌(共45穴):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颊车对,下关头维和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及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穴,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穴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下行内庭厉兑穴,大趾次趾之端终。
04、足太阴脾经经穴歌(共21穴):足太阴经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开,府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天溪连,胸乡周荣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
05、手少阴心经经穴歌(共9穴):九穴心经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穴,神门少府少冲寻。
06、手太阳小肠经经穴歌(共19穴):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数,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肘,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与天容偶,锐骨之端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
07、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歌(共67穴):足太阳穴六十七,睛明目内红肉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寸半上承光,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旁,大杼挟脊第一行,直下风门肺俞长,又厥阴俞与心俞,督俞膈俞俱一行,肝胆脾胃接三焦,肾俞气海大肠乡,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仔细量,上髎次髎中复下,一空二空骶后当,会阳阴尾骨外取,附分挟脊第二行,魄户膏肓神堂走,譩譆膈关魂门当,阳纲意舍乃胃仓,肓门志室续胞肓,二十一椎秩边场,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委阳到,委中合阳承筋乡,承山飞扬踝跗阳,昆仑仆参申脉忙,金门京骨束骨接,通谷至阴小趾旁。
中医针灸穴位歌诀大全2017-09-17 08:59第一章:针灸腧穴歌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酸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
十六郄穴歌郗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
心则取阴郗,小肠养老列;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胆郗在外丘,肝经中都是。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下合穴歌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
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
胆经之合阳陵泉,腑病用之效必彰。
经穴个数手太阴肺个十一,大肠二十脾二一,胃经四五肾二七,三焦二三胆二四。
小肠一九膀六七,心包与心个数九,任二十四督二八。
十五络穴歌列缺偏历肺大肠,通里支正心小肠;心包内关三焦外,公孙丰隆脾胃详。
胆络光明肝蠡沟,大钟络肾膀飞扬。
脾之大络名大包,任络尾翳督长强。
十二背俞穴歌胸三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
十六大肠小十七,膀胱俞与十九平。
八脉交会穴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十二原穴歌肺渊包陵心神门,大肠合谷焦阳池;小肠之原腕骨穴,足之三阴三原太。
胃原冲阳胆丘墟,膀胱之原京骨寻。
十二募穴歌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中膻中觅浅深。
八会穴歌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血会膈腧骨大杼,脉太渊气膻中寻。
六十六穴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连;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
26首中医针灸穴位歌诀
1. 人中央,隆冬腮;太阳穴,舒通血脉。
2. 耳垂下,迎香馥;听官穴,疼痛损寿。
3. 整齐眉,天柱峰;本神门,调和情绪。
4. 丝竹状,外关丹;阳白穴,头痛神清。
5. 人墙描,掌中心;中腔穴,消食去痰。
6. 肩井穴,委中尖;大椎背,舒缓疼痛。
7. 辨正膝,足三里;太乙穴,治疗气滞。
8. 衡门穴,中极会;窗脉穴,头晕快散。
9. 苦参穴,金堂棱;太冲穴,寒湿亡。
10. 足堂穴,下兑膀;液门穴,调经止痛。
11. 气舒郎,仰山岗;阴囊穴,行气通阳。
12. 幽门穴,黄帝第;颊车穴,解除牙痛。
13. 通谷穴,中央谷;丰隆穴,舒经血脉。
14. 提肓穴,不去汤;大溪穴,镇定心慌。
15. 血穴鱼,相三里;关元穴,益精无疲。
16. 海仓穴,下谷操;腹结穴,去肠胀痛。
17. 俞府穴,太阳台;百会穴,疏风明目。
18. 承山穴,神仙洞;仰鱼状,止泪光。
19. 心穴腹,大椎狮;肾俞穴,益生发育。
20. 下巨源,负心谷;冲门穴,月经不调。
21. 陶道穴,与溪索;地摊穴,消散湿气。
22. 廉泉穴,本体关;太平山,平衡腰痛。
23. 五劳藏,中膻关;命门穴,壮阳补肾。
24. 阳池穴,三阳侧;地机穴,安胎固宫。
25. 建里穴,男女间;大包穴,通经活血。
26. 四白草,消胸痛;巨阙穴,调节气机。
十四经络循行穴位歌诀一、手太阴肺经----- 四、足太阴脾经二、手阳明大肠经 -- 三、足阳明胃经五、手少阴心经 --- 八、足少阴肾经六、手太阳小肠经 -- 七、足太阳膀胱经九、手厥阴心包经 -- 十二、足厥阴肝经十、手少阳三焦经 -- 十一、足少阳胆经十三、任脉十四、督脉、手太阴肺经【穴位】经渠、太渊穴. 晨3—5点开穴寅时【歌诀】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
侠(Xi a)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
(左右二十二穴)、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商阳、合谷穴。
晨5—7点开穴卯时歌诀】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温溜长,下廉上廉手三里。
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
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左右四十穴)三、足阳明胃经【穴位】足三里、冲阳穴。
7—9点开穴辰时歌诀】四十五穴足阳明,头维下关颊车停。
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对人迎。
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
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梁门起。
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
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
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
下巨虚跳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
内庭历兑经穴终。
(左右九十穴)四、足太阴脾经【穴位】太白、三阴交穴。
9—11点开穴巳时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指头。
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
漏谷地机阴陵穴,血海箕门冲门开。
府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连天溪, 胸乡周荣大包随。
(左右四十二穴)五、手少阴心经【穴位】少府、神门穴。
11— 13点开穴午时歌诀】 九穴午时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
灵道通里阴郄遂,神门少府少冲寻。
(左右一十八穴)六. 手太阳小肠经【穴位】阳谷、腕骨穴。
13—15点开穴未时歌诀】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薮(S dl )0 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肘。
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 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与天容偶0 锐骨之端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0(左右三十八穴) 七、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足通谷、京骨穴 .15 —17点开穴申时歌诀】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目内红肉藏0 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上寸半承光0 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外0 大杼背部第二行,风门肺俞厥阴四0 心俞督俞膈俞强,肝胆脾胃俱挨次0 三焦肾气海大肠,关元小肠到膀胱0 中膂白环仔细量,自从大杼至白环0 各各节外寸半长,上髎次髎中复下0 一空二空腰髁当,会阳阴尾骨外取0 附分挟脊第三行,魄户膏肓与神堂0 譩譆膈关魂门九,阳纲意舍仍胃仓0 肓门志室胞肓续,二十椎下秩边场0 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到委阳0 委中合阳承筋是,承山飞扬踝附阳0昆仑仆参连申脉,金门京骨束骨忙0通谷至阴小指旁, (左右一百三十四穴) 0八、足少阴肾经【穴位】阴谷、太溪穴 .17 —19点开穴酉时足少阴穴二十七,涌泉然谷太溪溢,大钟水泉通照海,复溜交信筑宾实,阴谷膝内附骨后,以上从足走至膝,横骨大赫联气穴,四满中注肓(hu eng)俞脐, 商曲石关阴都密,通谷幽门寸半辟,折量腹上分十一,步廊神封鹰灵墟,神藏彧(y 0中俞府毕.(左右五十四穴)。
穴位归类各个经络的要穴针灸穴位歌诀穴位归类1、补气穴:气海、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2、补血穴:脾俞、膈俞、章门、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
3、理气穴:膻中、内关、气海、太冲、行六、大陵。
4、通脉穴:太渊、内关、神门、心俞、厥阴俞、膈俞、血海、三阴交、足三里。
5、散瘀穴:①急性腰扭伤:委中(刺血)。
②胸中瘀血:足三里。
③胸肋扭伤:大包、阳陵泉。
④腕关节扭伤:阳池、大陵。
⑤肩臂扭伤:肩井、曲池。
⑥踝关节扭伤:丘墟、昆仑。
⑦膝关节扭伤:膝眼、阳陵泉。
6、止呕穴:内关、足三里、天枢、中脘、公孙、膻中、劳宫、三阴交。
7、发汗穴:合谷、复溜、大都。
8、止汗穴:后溪、合谷。
9、止咳穴:列缺、太渊、尺泽、孔最。
10、祛痰穴:丰隆、中脘、内关、列缺。
11、消食穴:足三里、公孙、中脘、天枢、合谷。
12、清热穴:大椎、曲池、合谷、血海、劳宫、少商、商阳、行间、大都。
13、祛寒穴:神阙、命门、中脘、阴陵泉、气海、关元、列缺、膻中。
14、壮阳穴:命门、肾俞、关元、气海、神阙。
15、降血压穴:血海、足三里、曲池、少海、太冲、涌泉。
16、醒脑穴:人中、百会、十宣、劳宫、涌泉。
17、安神穴:百会、神门、内关、心俞、三阴交、太溪、安眠。
18、通便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支沟、阳陵泉、照海、大敦、内庭。
19、止泻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大横、曲泽、委中常用针灸穴位主治歌诀头面颈项部病症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
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经络穴位超强记忆歌诀, 2 天记着全部穴!五输穴歌五输肢端向肘膝,序依脉气小大比,所出为井流为荥,注俞行经入为合。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间接三间,阳溪曲池大肠牵;厉兑内庭陷谷胃,解溪向上三里随;隐白多数太白脾,商丘之上阴陵泉;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与后溪,阳谷小海小肠经;至阴通谷接束骨,昆仑委中膀胱经;涌泉然谷和太溪,复溜阴谷肾经宜;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穴,支沟天井属三焦;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是胆经;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十二原穴歌十二经脉各有原,脏腑原气过止处,阴经原穴以输代,阳经原穴在输外。
肺原太渊大合谷,脾原太白胃冲阳。
心原神门小腕骨,肾原太溪膀京骨,心包大陵焦阳池,肝原太冲胆丘墟。
注:大 -- 大肠经;小 -- 小肠经;膀 -- 膀胱经;焦 -- 三焦经。
(十五络穴歌同)。
十五络穴歌人身络穴一十五,我今逐个重新举:肺络列缺大偏历,胃络丰隆脾公孙,心络通里小支正,膀胱飞扬肾大钟,心包内关焦外关,肝络蠡沟胆光明,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十六郄穴歌郄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
除了胃梁丘,皆不及肘膝。
肺向孔最寻,大肠温溜取;胃经是梁丘,脾郄属地机;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遇;膀胱金门守,水泉为肾郄;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集;胆郄在外丘,肝郄中都聚;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阳维名阳交,阴维筑宾记。
十二背俞穴歌十二脏腑各有俞,其穴皆在背腰部,太阳第一侧线取,听我细细重新数: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住,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标位表列于下)脏腑椎数背俞穴脏腑椎数背俞穴肺3肺俞胃12胃俞心包4厥阴俞三焦13三焦俞心5心俞肾14肾俞肝9肝俞大肠16大肠俞胆10胆俞小肠18小肠俞脾11脾俞膀胱19膀胱俞十二腹募穴歌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巨阙心,膀胱中极肾京门,胆募日月肝期门,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哪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穴位歌诀
1、五输穴肺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包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
心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
脾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
肝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肾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
大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三关冲、液门、中诸、支沟、天井;
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
胃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
胆窍阴、侠溪、临泣、阳辅、阳陵;
膀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2、原穴心神脾白胃冲阳,肝冲肾溪肺太渊。
胆墟包陵焦阳池,膀京大合小肠腕。
3、十五络穴肺经列缺胃丰隆,心经通里肾大钟
小肠支正大偏历,心包内关肝蠡沟
膀胱飞扬焦外关,胆是光明脾公孙
督脉长强任鸠尾,脾之大络大包同。
4、十二募穴
肺募中府心巨阙,肝募期门脾章门;
肾募京门胃中脘,胆募日月焦石门;
小肠关元大天枢,膀胱中极膻中络。
5、八脉交会八穴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隔喉咙。
6、八会穴歌诀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
骨会大杼脉太渊,血会膈俞气膻中。
7、十六郄穴歌
肺郄孔最大温溜,脾郄地机胃梁丘,
心经阴郄小养老,肝胆中都与外丘,
心包郄门焦会宗,膀胱金门肾水泉,
阳维阳交阴筑宾,阳跷附阳阴交信。
8、本经母子补泻
肺太渊尺泽大曲池二间
脾大都商丘胃解溪厉兑
心少冲神门小后溪小海
肾复溜涌泉膀至阴束骨
包中冲大陵焦中渚天井
肝曲泉行间胆侠溪阳辅。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速记——针灸特定穴歌诀针灸特定穴歌诀:
1. 头部:百会、风池、太阳、阳白、承浆、耳门、颞车、迎香、印堂、神阙。
2. 面部:足三里、地仓、巨骨、颊车、桑枢、四白、迎香、印堂。
3. 胸部:足三里、曲池、中府、天突、巨阙、天枢、胸口、鱼际、心俞、抱郎。
4. 腹部:足三里、曲池、中府、关元、气海、气冲、神阙、天突、下腹俞、天枢。
5. 腰部:大敦、丰隆、鲁巷、脊中、中脘、命门、悬针、长强、筋缩、静脉海。
6. 上肢:臂口、肩井、曲池、大陵、天宗、侠溪、手太阴心包经及相应穴位、手阳明大肠经及相应穴位。
7. 下肢:长强、伏兔、足三里、太溪、曲泉、足太阳膀胱经及相应穴位、足阳明胃经及相应穴位。
温馨提示:以上穴位是针灸考试重要的穴位,每位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巩固与记忆。
人体经络和穴位歌诀1、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季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胸心取内关,小腹三阴谋。
痠痛取阿是,急救刺水沟。
两臂曲池妙,双足肩井搜。
酸痛取阿是,胸胁内关谋。
下腹三阴交,胁肋觅支沟。
2、八脉交会穴歌诀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目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隔喉咙。
3、下合穴胃合足三里,胆合阳陵泉,膀胱合委中,大肠合上巨虚,小肠和下巨虚,三焦合委阳。
4、十二原穴歌诀十二经脉各有原,脏腑原气出此处,阴经原穴以输代,阳经原穴在输外,肺原太渊大合谷,脾经太白胃冲阳。
心原神门腕骨小,肾原太溪胱京骨,心包大陵阳池焦,太冲丘墟肝胆校。
注:大——大肠经;小——小肠经;胱——膀胱经;焦——三焦经。
5、十五络穴歌诀十五络穴通表里,列缺偏历肺肠接,胃络丰隆公孙脾,通里支正心小约,膀胱飞扬大钟肾,内关心包外关焦,蠡沟光明肝胆乡,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注:小——小肠经;焦——三焦经。
6、十二募穴歌诀大扬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膀胱中极京门肾,肝募期门胆日月,胃募中脘脾章门,焦募石门包膻中。
7、十六郄穴歌诀郄犹孔隙义,本是气血聚,病证反应点,临床能救急,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逼,胃经是梁丘,脾经地机切,心经取阴郄,小肠养老名,膀胱求金门,肾向水泉觅,心包郄门寻,三焦会宗列,胆经在外丘,肝经中都立,阳跷走跗阳,阴跷交信必,阳维系阳交,阴维筑宾穴。
8、十二背俞穴歌诀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9、十二募穴歌诀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脾募章门为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10、五输穴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联。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
中医十二原穴歌诀中医十二原穴歌诀一、命门穴,手腕关节中央,心神圣位挥。
命门穴是人体“燃油”之所在,其位置在手腕关节的正中央。
命门穴有神灵之意,用于提升保健效果。
按压时可用拇指轻轻按揉,每次5-10分钟。
二、神门穴,千层门中央,提神醒脑痛忘挥。
神门穴位于千层门的正中央,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使用神门穴来治疗头痛、眩晕、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按压时可用食指、中指交替轻揉,每次5分钟左右。
三、天突穴,辅助神门,气血交汇挥。
天突穴位于心口的正中央,是一处气血交汇的要点。
用于辅助神门穴的作用,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调整气血平衡,起到激活心灵的作用。
按压时可用拇指轻揉按压,每次5分钟左右。
四、督脉穴,身腰椎中线,保健全身挥。
督脉穴是人体的主要穴位之一,也是养生保健的核心穴位。
其位置在腰椎的正中线。
按摩督脉穴可以起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按压时可用拇指、食指轮流压按,每次5-10分钟。
五、任脉穴,脐中点上下,脏腑调和挥。
任脉穴位于脐中点正上方和正下方,是整个人体的气血调节中心,能够调和脏腑的运行。
任脉穴经常按压可防止内脏下垂、改善肠胃蠕动等症状。
按压时可用拇指轻揉按压,每次5分钟左右。
六、关元穴,下腹部中央,精气盈仓挥。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正中央,为人体“生命之门”,是一处盈仓之所。
按压关元穴对于增强内脏功能、防止疾病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按压时可用拇指轻揉按压,每次5分钟左右。
七、中极穴,会阴部中央,调理五脏六腑挥。
中极穴位于会阴部的正中心,是整个人体的调理之所,其特别适宜用来调理五脏六腑。
按摩中极穴可以起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功效。
按压时可用拇指轻揉按压,每次5分钟左右。
八、气穴,下颌骨下缘,气血通畅挥。
气穴位于下颌骨的下缘,与口鼻的气息有关,气血通畅。
按摩气穴可以帮助人体改善呼吸和消化功能,预防一些呼吸道疾病。
按压时可用食指轻揉按压,每次5分钟左右。
九、膻中穴,心下印,通脉调和挥。
膻中穴位于心下印处,是心脏的“总指挥”,能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24穴位歌诀的解释24穴位歌诀是中医学中用来指导按摩推拿的一首歌诀,由24个特定的穴位组成。
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帮助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促进气血畅通,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下面是对每个穴位的解释: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按摩此处可以缓解头痛和失眠问题。
2.太阳穴:位于眉毛和耳朵之间的凹陷处,敲击此穴位可缓解头痛和眼部疲劳。
3.迎香穴:在鼻翼两侧,按摩此穴位可以改善鼻塞和鼻炎症状。
4.风池穴:位于颈部头侧的凹陷处,按摩此穴位可舒缓颈部疼痛和改善头晕。
5.天突穴:位于胸骨上方凹陷处,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胸闷和呼吸困难。
6.曲池穴:在肩胛骨下缘,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肩颈疼痛和僵硬。
7.神门穴:在手腕横纹下方,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焦虑和心悸。
8.外关穴:位于手臂肘部内侧凹陷处,按摩此穴位可舒缓手臂疼痛和关节炎症状。
9.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头痛、牙痛和失眠。
10.阳陵泉穴:位于脚背和足跟之间,按摩此穴位可缓解脚部疼痛和浮肿。
11.太溪穴:位于小腿内侧骨头凹陷处,按摩此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腿部疼痛。
12.涌泉穴:位于脚掌最前端凹陷处,按摩此穴位可改善失眠和消除疲劳。
13.阴陵泉穴:位于脚底最高点,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脚部疼痛和骨质疏松。
14.听宫穴:位于耳朵前下方,按摩此穴位可以改善耳鸣和耳聋问题。
15.太冲穴:位于脚背第一和第二脚趾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头痛和眩晕。
16.涌泉穴:位于足背足腕横纹上方的凹陷处,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脚踝疼痛和关节炎。
17.涌泉穴:位于足趾最后一个指间的凹陷处,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头痛和眩晕。
18.太溪穴:位于小腿内侧肢体上方,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下肢抽筋和疼痛。
19.内关穴:位于大腿内侧肢体上方,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腿部疲劳和浮肿。
20.气海穴:位于腹部脐部上方,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腹胀和消化不良。
21.带脉穴:位于腹部两侧的直线上,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胃痛和胸闷。
常用穴位处方歌诀一览表口诀:中风脱证会元神出窍6、痛经——(实证)中极、次髎、地机。
(虚症)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口诀:实痛是中计(中极)吃了(次髎)低级(地机)食品。
虚痛是三阴天在山里太久气海没有关圆(元)。
7、内脏绞痛(1)心绞痛——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
口诀:心绞痛到内堂休息,心越平静,感觉应越好。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阳陵泉胆囊穴。
口诀:胆囊疾病主治肝胆,日月不停,其(期)门自通,扬名(陵)全靠这。
(3)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胆囊穴中脘阳陵泉。
口诀:九尾偷日月,您想(迎香)偷肆佰?阳陵泉边过,胆怯早中晚。
(4)肾绞痛——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口:肾绞痛只要自大观园的阳陵泉,三叫三应肾即愈。
8、牙痛——合谷下关颊车。
口诀:何故(合谷)下车?牙痛啊。
9、高热——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
口诀:高热何故拿十二斤大锥去池边?是宣发热气。
10、血管性头痛(1)外感头痛——百会太阳风池合谷。
口诀:何故(合谷)太阳风总拜会(百会)我?让我头痛啊!(2)内伤头痛A、肝阳头痛——百会风池太冲太溪。
口诀:慈(池)禧(溪)拜会太宗(太冲),大怒,肝阳直线上亢。
B、肾虚头痛——百会肾俞脾俞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脾肾俱虚,肾亏头痛也。
C 、血虚头痛——百会心俞脾俞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心脾两虚,血虚头痛也。
D、痰浊头痛——头维太阳丰隆阴陵泉。
痰浊头痛会引起头围、太阳穴丰隆,可能是阴陵泉浊气太盛所致。
E、淤血头痛——阿是穴合谷血海三阴交。
血淤何故头痛?是三股阴气交会(即三阴交)于血海是也!11、急性腰扭伤——肾俞腰眼委中。
腰扭伤自己在肾部腰眼处揉揉,再放首娓娓中听的曲子。
12、呕吐——中脘内关足三里。
在关内走三里地中脘不舒服,吐了。
高树中教授的临床经验高树中,男,1962年出生,山东省临朐县人。
1985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针灸专业硕士学位。
1、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决;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
2、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长,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天鼎扶突口禾髎,鼻旁五分号迎香。
3、足阳明胃经:四十五穴足阳明,头维下关颊车停;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梁门起;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跳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内庭厉兑经穴络。
4、足太阴脾经: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开;腹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连天溪;胸乡周荣大包随。
5、手少阴心经:九穴午时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邃,神门少府少冲寻。
6、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薮;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肘;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与天容偶;兑骨之端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
7、足太阳膀胱经:六十七穴足太阳,起于睛明内眦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承光通天昂;络却玉枕连天柱,大杼背部第一行;风二肺三厥阴四,心俞督俞膈俞强;肝胆脾胃三焦俞,肾俞气海抵大肠;关元小肠膀胱俞,中膂白环仔细量;上次中下八髎穴,会阳承扶殷门详;浮郄委阳并委中,附分挟膂第二行;魄户膏肓与神堂,譩譆膈关魂门挡;阳纲意舍胃仓接,肓门志室继胞肓;二十一椎秩边场,合阳承筋依次量;承山飞扬踝附阳,昆仑仆参申脉帮;金门京骨连束骨,通谷至阴小趾旁。
8、足少阴肾经:足少阴穴二十七,涌泉然谷太溪宜;大钟水泉通照海,复溜交信筑宾继;阴谷膝内辅骨后,以上从足走至膝;横骨大赫连气穴,四满中注肓俞脐;商曲石关阴都密,通谷幽门五分辟;步廊神封与灵墟,神藏彧中与俞府。
9、手厥阴心包经:九穴厥阴心包经,天池天泉曲泽明;郄门间使内关对,大陵劳宫中冲侵。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头面颈项部病症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
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
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腰背四肢部病症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
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
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
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注:阿是穴哪里疼痛哪里是其他病症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
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
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
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
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
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
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
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
三里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除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积聚,肿满膝胫酸,劳伤形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
取穴当举足,得法不为难。
内庭内庭足两间,胃脉是阳明。
针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遍身风瘾疹。
伸欠及牙疼,疟病不思食,针著便惺惺。
曲池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遍身风瘾疹,针灸必能瘳合谷合谷名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疟疾病诸般,热病汗不出,目视暗漫漫,齿龋鼻鼽衄,喉禁不能言。
12首穴位歌诀
以下是12首穴位歌诀:
1. 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2. 井荥输原经合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3.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4.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5.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6.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7.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8. 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肺之主大肠客,太阴多气而少血,心胸气胀掌发热,喘咳缺盆痛莫禁,咽肿喉干身汗越,肩内前廉两乳疼,痰结膈中气如缺,所生病者何穴求,太渊偏历与君说。
9. 大肠主肺客:阳明大肠侠鼻孔,面痛齿疼腮颊肿,生疾目黄口亦干,鼻流清涕及血涌,喉痹肩前痛莫当,大指次指为一统,合谷列缺取为奇,二穴针之居病总。
10. 脾主胃客:脾经为病舌本强,呕吐胃翻疼腹脏,阴气上冲噫难廖,体重不摇心事妄,疟生振粟兼体羸,秘结疸黄手执杖,股膝内肿厥而疼,太白丰隆取为尚。
11. 胃主脾客:腹心闷意凄怆,恶人恶火恶灯光,耳闻响动心中惕,鼻衄唇喎疟又伤,弃衣骤步身中热,痰多足痛与疮疡,气蛊胸腿疼难止,冲阳公孙一刺康。
12. 真心主小肠客:少阴心痛并干嗌,渴欲饮兮为臂厥,生病目黄口亦干,胁臂疼兮掌发热,若人欲治勿差求,专在医人心审察,惊悸呕血及怔忡,神门支正何堪缺。
这些穴位歌诀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穴位的位置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