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导论
- 格式:ppt
- 大小:633.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章学习心理导论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教学目的与要求:把握学习的基本概念以及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学习的各种分类;理解学习理论发展的脉络与态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章重点是学习的概念与分类;2)本章难点是学习的概念教学时数:3学时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学习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现象,不学习个体就难以在社会中生存,社会也无法延续,更谈不上发展了。
学习是心理学,特别是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
虽然其他学科领域也关心学习问题,如哲学家从认识的角度探讨学习问题,生物学家研究学习的生理机制,体育科学、医学、精神病学和动物训练等都与学习问题有重要关系。
但是,只有教育心理学将学习理论作为自己学科的理论内核。
据统计,心理学有史以来约有一半左右的文献和研究集中在学习领域。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常说的心理学是现代带头学科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仅从学习理论的意义都可看出这一点。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学习理论的绝对重要性就更清楚了。
因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是学与教过程,其科学基础应是学与教的理论,而首先是学习理论。
各个心理学流派都从自己的研究立场出发,试图回答以下三个基本问题:1、什么是学习?2、学习是如何实现的?3、有效学习的条件是什么?一、学习的实质(一)广义的学习关于广义学习,希尔加德(E.R.Hilgard)等人定义为:“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由重复经验而引起的对于那个情境的行为的变化,而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不能根据先天的反应倾向、成熟或学习者暂时状态(如疲劳、药物反应等)来解释的。
”加涅则认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
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
”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
”长期以来,心理学对学习有种种解释,其中最为广泛接受的定义是如教材P111所列,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首先,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而非源于成熟。
探索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过程,也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学习理论试图解释学习的本质和过程,并为教育和培训等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将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构构主义三个主要学习理论角度出发,探索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一种特定反应和行为的习得过程。
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联建立的,例如,帕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实验证明了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射之间的关系。
另外,斯金纳的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也强调了动机和奖惩在学习中的关键作用。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觉、思维和思维模式。
根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通过个体的思考、解决问题和内化新知识的过程实现的。
著名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有巴黎学派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前者强调了思考和知觉对学习的影响,后者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学习的重要性。
三、构构主义学习理论构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意义构建。
构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一个主动的、个体建构知识和意义的过程。
著名的构构主义学习理论家皮亚杰认为,学习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产生新认知结构的过程。
他提出了适应性和认知发展理论,为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综上所述,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涵盖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构建主义三个主要方向。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条件刺激和奖惩在学习中的作用;认知主义理论强调思考和内化新知识的过程;构构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主动参与和意义构建。
这些学习理论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认识和解释学习的过程和本质,为教育和培训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理论基础。
然而,学习理论并非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和融合。
现代心理学研究越来越强调综合性和整合性的学习理论,试图从多个角度解释和理解学习过程,并为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总之,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通过不同的学习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本质和过程。
理论物理导论知识点总结一、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是研究宏观物体运动规律和它们相互作用的科学,也称为牛顿力学。
它包括牛顿三定律、动能、动量、角动量等概念。
其基本思想是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用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来描述,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加速度的变化。
经典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宏观物体,它建立了对于宏观物理世界运动规律的描述和预测。
二、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电流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规律的科学。
它是研究电磁现象的理论,包括库仑定律、安培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等。
电磁学的重要成果包括电磁波理论、电磁感应现象、电磁场的辐射、电磁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
三、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规律的科学。
它研究了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的特性,以及热量的转化和传递等。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热力学系统、状态函数、热力学定律等。
热力学的重要成果包括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势、热力学方程等。
四、统计物理统计物理是研究大量微观粒子统计规律的科学。
它在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时,通常考虑了微观粒子的统计规律,比如玻尔兹曼分布、费米-狄拉克分布、玻色-爱因斯坦分布等。
统计物理的研究对象是大量微观粒子的统计规律和它们对宏观性质的影响。
五、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
它提出了量子力学原理,包括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关系、双缝实验等基本概念。
量子力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微观粒子的波函数、量子力学算符、量子力学力学量等。
以上几个方面是理论物理导论的主要知识点,其中涉及了很多重要原理和重要概念。
理论物理导论是物理学的入门课程,它是后续学习理论物理的基础,是理解物质世界的规律和现象的重要途径。
理论物理导论涉及到的知识点较为复杂和深刻,需要学生对数学和物理有扎实的基础和广阔的视野。
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理论物理导论的知识点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以适应理论物理学科的发展。
希望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物理导论,不仅能够理解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和现象,还能够对理论物理学科有所了解,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专业导论模板导论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是为了在我们还不具备专业知识之前,为我们提供一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在学习导论的不同知识领域中,对知识应用和认识世界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是介绍基本的导论模板,让大家写导论时更加得心应手。
一、导论定义与作用1.1 定义导论是指将复杂的、较为抽象的领域-或者是科学与学科的枝条、课程,抽象出抽象概念,阐述各种思想体系和学派的基本思想,展现学科内在联系和从属关系的一门“概览性、导引性”的基础课程。
1.2作用导论是每个领域学科理论体系的首要环节,不当的导论指导将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造成不良后果。
导论可以:1)从整体上系统地阐明该领域学科的命题体系;2)深刻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有助于深入的理解学科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二、导论的编写流程2.1.主要内容和思路在写一份导论时,我们应该先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并根据主题完成文本大纲的制定和内容思路的设计。
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提高导论研究的质量和深度。
2.2.文本框架和内容构成在内容的设计中,通常根据该领域的整体知识体系,划分为类别、范畴或段落,大致分为五个方面:1)背景与问题:为导论提出事件和一个问题。
2)对研究对象的概念、特征和分类的介绍,阐述其内在联系和从属关系。
3)探究方案: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实现方法,结合实际问题,想出解决方法,列举实例并阐述其实际意义。
4)研究成果:介绍与研究对象直接相关的一些重要成果,重点突出课题取得的进展和新发现。
5)未来展望:对如何实现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和如何促进领域的发展形成直观的展望,可以给人带来启示,从而对有益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导论撰写实例3.1.题目:天文学导论天文学导论是研究宇宙的基础课程,它系统地阐明天文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宇宙的组成、演化和一些重要现象。
天文学导论包括天文学的相关知识、基础理论、测量方法和技术。
3.2.文本大纲和思路构想背景与问题:天文学导论必须以宏观的角度阐述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再通过对研究光谱和天体测量方法的介绍,为我们探索宇宙进行铺垫,我们需要确切的问题和探究方案,推动研究的进展。
学习理论的概述
研究理论是关于人类研究过程的系统和科学的研究。
在研究理
论中,人们探究研究的本质、过程和因素、以及研究如何影响人类
的行为、态度和情感等。
研究的本质
研究的本质是指以个体为中心,通过经验获取知识、技能和态
度的过程。
研究是一种认知过程,是人类独有的智力活动。
研究是
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行为模式、思考方式和价值观。
研究的过程和因素
研究的过程分为感知、认知、行为和反馈四个阶段。
研究的过
程和成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的先天条件、研究任务的难度、教学方法和环境因素等。
研究与行为、态度和情感
研究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态度和情感。
研究使人们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新的行为模式或改变现有的行为。
研究也可以影响个体的态度,使其产生新的看法、或价值观。
此外,研究还可以影响个体的情感,如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情商和幸福感等。
学习理论研究对教育教学和职业培训等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学习过程和因素可以帮助教师和教学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
此外,学习理论的研究也可以为组织内部培训和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大学生教育学教案:了解不同的学习理论
1. 引言
•简要介绍本教案的目的和重要性。
2. 学习理论
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解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讨论行为主义对于大学生教育的应用和影响。
•提供一些实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理论。
2.2 认知学习理论
•简述认知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
•探讨认知学习对于大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作用。
•提供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大学生将认知学习理论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2.3 构造主义学习理论
•解释构造主义视角下的学习过程。
•分析构造主义对于激发大学生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积极影响。
•提供具体案例或活动,促进大学生在构造主义框架下进行探究式学习。
2.4 社会文化观点下的学习理论
•讨论社会文化观点下的学习理论对于大学生的意义和价值。
•探索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社会文化视角,促进大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提供一些案例和活动,鼓励大学生参与真实社区项目,从而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
2.5 连通理论
•简述连通理论及其在大学生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强调良好师生关系、积极反馈和个性化指导等因素的重要性。
•提供有效策略和方法,帮助教师将连通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
3. 结语
•总结各种学习理论,并强调其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鼓励学生深入探索不同的学习理论,并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注意:根据具体情况,每个章节可以进行拆分或添加更多细节来满足字数要求。
请保持内容原创性,并避免复制粘贴他人资料。
法学导论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 熟悉法学导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建立对法学学科的整体认识;2. 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法学研究的基本素养;3. 培养对法律制度的批判性思维和法治意识,提高法律适用能力;4. 培养对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的联系的看法,促进对法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学习内容1. 法学导论的基本概念与内涵2. 法学研究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3. 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4. 法学思维与法律技能三、学习方法1. 认真学习教材,理清重点难点概念,了解各种法学思潮及学派;2. 多阅读相关文献,包括经典书籍、研究论文等,拓展认识面,建立批判性思维;3. 充分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促进深入思考;4. 参与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场景,提高法律适用能力;5. 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参加研讨会、讲座等学术活动。
四、学习步骤1. 第一阶段:对法学导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深入了解,了解法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内容;2. 第二阶段:理清法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了解不同的法学研究方法和其适用场景;3. 第三阶段:研究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思考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问题;4. 第四阶段:研究法学思维与法律技能,掌握法学思维方法和法律适用技能。
五、学习评估1. 期中考试:检测对法学导论基本概念和内涵的掌握程度;2. 课堂参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让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有所认可;3. 学术成果:完成一定数量的论文、综合报告、学术交流等,形成具体学术成果。
六、学习资源1. 课程教材:《法学导论》,《法学概论》,《法学基础》等;2. 经典书籍:《法的精神》,《法的哲学基础》,《法学基本问题》等;3. 学术期刊:《法学评论》,《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4. 网络资源: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谷歌学术等。
七、学习心得学习法学导论是深入了解法学学科的基础和重要环节,通过系统化学习,可以获得对法学学科的整体认识和基本素养,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和从事法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理论知识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过程。
在人类的生命中,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学习理论则是对学习过程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几种著名的学习理论,其中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是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行为主义理论关注的是学习的外部行为和刺激之间的关系。
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和斯金纳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
巴甫洛夫提出了条件反射的理论,他通过研究狗的消化系统的反射行为,认为任何无条件刺激都可以通过重复与有条件刺激的组合来实现条件化。
斯金纳则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他认为人类行为是通过与环境的积极互动而产生的,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引导行为的形成和改变。
认知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根据认知主义理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自主的心理过程,学习者通过认知的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构建新的意义。
著名的认知主义理论家包括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皮亚杰提出了阶段性认知发展理论,他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维果茨基则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他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影响,认为学习是通过社会互动和合作来实现的。
构建主义理论是对认知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和建构来构建知识和理解。
著名的构建主义理论家有皮亚杰和布鲁纳。
皮亚杰提出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对外界环境的主动建构。
布鲁纳则提出了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理论,他认为个体的学习是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和合作来实现的,同时强调学习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个体学习的重要影响。
学习理论的不同观点和理论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和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例如,在行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可以使用奖励和惩罚机制来引导学生的行为。
在认知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研究学习过程、学习原则和学习方式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探讨人类如何通过吸收信息、加工知识和习得技能来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在教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学习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指导教学设计和学习改进。
1.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由俄罗斯心理学家帕夫洛夫提出,认为学习是一种通过建立条件反射形成的行为变化。
根据这个理论,通过联想形成的条件反射会建立起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
例如,当我们闻到食物的香味时,会感到饥饿,这种感觉是在大脑中形成了条件反射。
2. 效应贬低理论效应贬低理论主张,人们对于频繁遇到的刺激会逐渐产生厌倦和不感兴趣的情绪反应。
因此,学习过程中应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相同的刺激中,而应提供新颖和多样化的刺激,以增强学习的效果。
这一理论对于教学设计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长时间的讲授或培训过程中。
3.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他认为人类学习不仅受到内部认知过程的影响,还受到外界社会环境的影响。
这种理论认为,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尤其是观察行为的结果。
他强调了模仿和观察的重要性,这对于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尤其重要。
4. 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他认为学习是一种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行为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论,个体会根据其行为的后果来决定是否继续采取相同的行为方式。
如果行为得到了奖励,个体就更可能重复这种行为。
相反,如果行为受到惩罚,个体就更可能避免采取这种行为。
5. 构造主义学习理论构造主义学习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新信息的建构和解释来理解世界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论,学习者通过将新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结合来构建新的意义和理解。
因此,构造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和个体化的。
6. 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杜威提出,他认为学习是通过参与具体情境中的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深入研究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之一,研究学习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习的本质和规律。
本文将深入研究学习理论,探讨其起源、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一、学习理论的起源学习理论的起源可追溯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学习是通过感知和经验积累而实现的,主张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获得知识。
在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学习理论逐渐发展和完善,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理论体系。
二、主要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1.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沃特森和斯金纳。
他们认为学习是一种可观察的行为活动,主张通过外界刺激与反馈来塑造和调节行为。
行为主义学派在教育领域中提出了奖励与惩罚的教育方法,强调刺激与反馈的重要性。
2.认知主义学派认知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瑞斯基。
他们认为学习是一种主观的心理过程,主张通过思维、记忆和问题解决来获取知识。
认知主义学派在教育领域中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提出了问题导向的学习方法和启发式教学策略。
3.建构主义学派建构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教育家杜威。
他们认为学习是一种个体构建知识的过程,主张通过实践、合作和探索来促进学习。
建构主义学派在教育领域中提出了问题解决、探究学习和项目学习等教学方法,注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和社会性。
三、学习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研究学习理论对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它为教育者提供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其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比如,行为主义学派的奖励与惩罚教育方法可以增强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动力;认知主义学派的启发式教学策略可以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学习理论提醒教育者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动机因素,促进学习者对学习的兴趣和投入。
例如,建构主义学派倡导学习者的合作和探索,注重情境和情感的渗透,使学习更富有乐趣和意义。
最后,学习理论还促使教育者关注学习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法学专业导论心得体会导论课程是我们法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它为我们提供了法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深刻体会到了法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法学导论课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一、法学的定义与意义法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社会生活中的法律现象,探讨法律的起源、演变和实施,同时也涉及法律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通过学习导论课程,我认识到法学在社会管理、人际关系、冲突解决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它保障了公平正义,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法学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法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法学体系与学科特点法学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学科体系,它包含了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每个分支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理论框架。
导论课程中,我们全面了解了法学的体系和特点,这为我们后续深入学习各个分支学科提供了基础。
三、法学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在导论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法学研究的方法与思维方式。
法学研究需要系统性、逻辑性和批判性的思维。
通过学习案例分析和法律文献,我们培养了扎实的研究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
这对于我们未来进行法学研究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非常重要。
四、法学的历史与现状导论课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法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
从古代罗马法到现代国际法,每个时期都留下了丰富的法学思想和成果。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当前国际法学的现状和热点问题。
了解法学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我们对法学的演进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能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启示。
五、法学的社会责任与职业发展在导论课程中,老师强调了法学专业的社会责任和职业发展。
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始终坚持法律的公正和正义,为社会提供专业化的法律服务。
法学专业涉及广泛,未来的职业选择也非常丰富,我们可以选择成为律师、法官、检察官,也可以从事法学研究、教育等工作。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涯规划中,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明智的选择。
学习理论知识学习理论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人类如何获取、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过程。
学习理论的研究对于教育实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理论中,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和模型,每种理论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假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本质和规律。
其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通过刺激和反应形成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是行为的改变。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通过接受外部刺激和反馈来形成新的行为习惯和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和塑造,通过奖励和惩罚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另一个重要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意识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思考、理解和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通过积极参与和思考来建构知识结构。
在教学实践中,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通过提供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学习。
除了行为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还有许多其他的学习理论,如社会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
这些学习理论都对教育实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理论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总的来说,学习理论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了学习的本质和规律,为教育实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理论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学习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育的目标。
教改教法摘要专业导论课是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指导性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更好地规划未来。
本文从学习投入理论出发,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学业投入水平的相关因素,以此为基础对专业导论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
关键词专业导论学业投入课程设计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tudy Engagement//Li Xiaolu, Zhang Xinzhu,Liu NaAbstract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is the course facing freshman, which can inspire the students'professional interest and lead them to plan the future effectively.From the study engagement theor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udy en-gagement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and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designed the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course.Key words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study engagement;instruc-tional design1引言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著名心理学家、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教授认为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职业兴趣会促进人们积极愉快地工作。
专业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主体和本质①,通过系统学习学生拥有专业思维,能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为职业生涯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