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基本电路电气控制线路简单设计方法与元器件选择
- 格式:ppt
- 大小:749.00 KB
- 文档页数:7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以下是一个图文并茂的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教程1 元器件安装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电能计量仪表0.6-1.8控制开关、按钮0.6-2.0紧急操作件0.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a) 端子的标识1.15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b) 双重的标识1.16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c) 门上的器件1.17 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规范(1)【引入】电器图以各种图形、符号和突显等形式来表示电气系统中各电器设备、装置、元器件的相互连接关系。
电器图是联系电气设计、生产、维修人员的工程语言,能正确、熟练的识读电气图是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
一、电气图的作用与分类为了表达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意图,便于分析系统工作原理、安装、调试和检修控制系统,必须采用统一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1.电气系统图和框图2.电气原理图3.电器布置图4.电器安装接线图5.功能图6.电气元件配置明细表二、电气图阅读的基本方法1.电气图阅读的基本方法1)主电路分析2)控制电路分析3)辅助电路分析4)联锁和保护环节分析5)总体检查2.电气图阅读1)主电路阅读2)阅读控制电路三、电气控制电路设计规范1.电气工程制图内容电气控制系统是由若干电器元件按照一定要求连接而成,从而实现设备或装置的某种控制目的。
为了便于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分析研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以及技术交流,就需要将控制系统中的各电器元件及其相互连接关系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表达,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我国相关的国家标准已经与国际标准统一。
用标准符号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表示的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关系的就称为电气控制系统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包括电气系统图和框图、电气原理图、电气接线图和接线表三种形式。
各种图都有其不同的用途和规定的表达方式,电气系统图主要用于表达系统的层次关系,系统内各子系统或功能部件的相互关系,以及系统与外界的联系;电气原理图主要用于表达系统控制原理、参数、功能及逻辑关系,是最详细表达控制规律和参数的工程图;电气接线图主要用于表达各电器元件在设备中的具体位置分布情况,以及连接导线的走向。
对于一般的机电装备而言,电气原理图是必须的,而其余两种图则根据需要绘制。
绘制电气接线图则需要首先绘制电器位置图,在实际应用中电气接线图一般与电气原理图和电器位置图一起使用。
国家标准局参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颁布的标准,制定了我国电气设备有关国家标准。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现代电气自动控制技术,黄向慧等,机械工业出版社⏹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方承远等,机械工业出版社《电气控制技术》专业课程的性质电气控制技术是以各类电动机为动力的传动装置或者系统为对象,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控制技术。
在电气控制技术中,其控制系统是主要的组成部份.本门课程就是将电气控制系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和实践这两个环节的学习和探讨。
在现今社会中,电气控制技术已在各行各业中被广泛应用,其电气控制系统已经是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的重要的技术手段.因此,《电气控制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技术课。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1、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电器的基础知识;2、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原理;3、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4、典型生产机械控制电路分析;5、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原理图的绘制及元件选用;6、电气控制系统的日常保养与检修;7、实际操作。
学习《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目的(基本要求)1、熟悉常用控制电器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用途、型号,并能够正确选用;2、熟悉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对一般的电气控制线路具有独立分析能力;3、初步具有对相对比较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和设计的能力;4、初步具有对一般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故障的分析、检查和排除故障的能力;5、初步具有独立完成相对简单控制电路的装配和调试能力.重点掌握《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内容1、常用控制电器元件的文字与图形符号(GB符号);2、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的绘制规则;3、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原理、基本环节;4、典型的控制电路分析;5、常见故障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重点掌握《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内容1、常用控制电器元件的文字与图形符号(GB符号);2、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的绘制规则;3、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原理、基本环节;4、典型的控制电路分析;5、常见故障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总目录第1篇电气控制第1章常用低压控制电器第2章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第3章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分析第4章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及元器件选择第2篇可编程控制器第5章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第7章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第8章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及网络第1章常用低压控制电器⏹1.1 主令电器⏹1.2 低压开关类电器⏹1.3 熔断器⏹1.4 接触器⏹1.5 继电器“电气”与“电器”的区别*什么是“电气”?“电气”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其所涵盖的内容涉及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使用和控制技术与设备等等相关的工程领域.其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主要有:外语、数学、工程数学、电网络理论、电磁场理论、电力电子、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高压绝缘理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安全及其监测装置、高压绝缘测试技术、电工理论研究新进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现代管理学基础等。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类型:机电一体化、自动化专业核心课课程代码:0722005 授课对象: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学分:3 先修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学时:72 后续课:《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气综合实训》制定人:杨立波制定时间:2013年9月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传授工厂电气控制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的专业课。
本课程采用工厂电气控制中的各种典型实例,讲解相关的电压电器、基本控制线路知识、电气控制设计方法,来对工厂电气控制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内容涉及各类低压电器结构、工作原理、在控制线路中的使用和常用电机控制线路和车床控制线路实训操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中等复杂程度控制电路安装、调试、维护和设计,并能获得电气控制国家职业技能中级证书。
三、课程设计(1)能力目标1.具有对电气控制系统分析能力;2.具有电气控制系统初步设计的基本能力;3.具有典型控制设备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的能力。
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低压控制电器应用,机床控制电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授课过程中注重渗透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工程意识,激发创新思维,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奠定基础具体目标: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单向控制电路及其安装与调试2、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双向运转控制线路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降压启动控制线路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线路5、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线路6、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7、电气控制线路识读与设计8、典型设备电气控制线路分析(2)知识目标1.理解常用控制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特性,并能正确选择和使用电器;2.掌握识读和设计机床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方法。
2、课程内容设计(根据整个课程的内容,确定一定的载体,将整个课程划分为几个大的基本模块)(1)设计的整体思路:课程教学应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以行业导向、工学结合为主要手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电工知识的能力和职业素质。
电气控制的基本线路1. 介绍电气控制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控制方式之一。
它通过电气线路来控制电气设备的开关、速度、方向等参数,实现对设备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介绍电气控制中常见的基本线路和其工作原理。
2. 基本元件电气控制线路中常用的基本元件有开关、继电器、接触器、按钮等。
下面将对这些基本元件进行简要介绍。
2.1 开关开关是电气控制线路中最基本的元件之一。
它能够打开或关闭电路,控制电流的通断。
开关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分为单极、双极和多极开关。
2.2 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电器,它通过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通断。
继电器通常由线圈和触点组成。
当线圈通电时,会产生磁场,吸引触点闭合或断开,从而控制电路的通断。
2.3 接触器接触器类似于继电器,也是一种电控制电器。
接触器通常用于控制较大功率的电气设备,如电动机。
它与继电器不同的是,接触器通常具有较高的额定电流和耐受能力。
2.4 按钮按钮用于控制电气设备的启动、停止或切换操作。
按钮通常有开关按钮和复位按钮两种类型。
开关按钮用于设备的启动和停止,而复位按钮用于恢复到初始状态。
电气控制中常用的基本线路有串联线路、并联线路、混合线路和反馈线路。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基本线路及其工作原理。
3.1 串联线路串联线路是最简单的电气控制线路之一,它将多个控制元件按照顺序连接在一起,电流依次流过每个控制元件。
当串联线路中的任意一个控制元件打开或关闭时,都会影响整个线路的通断情况。
3.2 并联线路并联线路是多个控制元件同时与电源相连,它们之间的连接点则与控制元件的输出端相连。
并联线路中的每个控制元件都可以独立地控制电路的通断情况。
混合线路是串联线路和并联线路的组合。
在混合线路中,串联线路和并联线路交替出现。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实现复杂的电气控制功能。
3.4 反馈线路反馈线路是一种特殊的电气控制线路,它通过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实现对电气设备的精确控制。
反馈线路常用于需要精确测量和控制的系统中。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方法目录:一、电气原理图设计的基本步骤 (1)二、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及设计实例 (1)三、原理图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6)原理线路设计是原理设计的核心内容。
在总体方案确定之后,具体设计是从电气原理图开始的,各项设计指标是通过控制原理图来实现的,同时它又是工艺设计和编制各种技术资料的依据。
一、电气原理图设计的基本步骤1、根据选定的拖动方案及控制方式设计系统的原理框图,拟订出各部分的主要技术要求和主要技术参数。
2、根据各部分的要求,设计出原理框图中各个部分的具体电路。
对于每一部分的设计总是按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路→联锁与保护→总体检查→反复修改与完善的步骤进行。
3、绘制总原理图。
按系统框图结构将各部分联成一个整体。
4、正确选用原理线路中每一个电器元件,并制订元器件目录清单。
对于比较简单的控制线路,例如普通机床的电气配套设计,可以省略前两步,直接进行原理图设计和选用电器元件。
但对于比较复杂的自动控制线路,例如专用的数控生产机械或者采用微机或电子控制的专用检测与控制系统,要求有程序预选、刀具调整与补偿和一定的加工精度、生产效率、自动显示、各种保护、故障诊断、报警、打印记录等,就必须按上述过程一步一步进行设计。
只有各个独立部分都达到技术要求,才能保证总体技术要求的实现,保证总装调试的顺利进行。
二、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及设计实例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方法主要有分析设计法和逻辑设计法两种,分别介绍如下。
1、分析设计法所谓分析设计法是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去选择适当的基本控制环节(单元电路)或经过考验的成熟电路,按各部分的联锁条件组合起来并加以补充和修改,综合成满足控制要求的完整线路。
当找不到现成的典型环节时,可根据控制要求边分析边设计,将主令信号经过适当的组合与变换,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执行元件所需要的工作信号。
设计过程中,要随时增减元器件和改变触点的组合方式,以满足拖动系统的工作条件和控制要求,经过反复修改得到理想的控制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