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月亮和六便士》
- 格式:docx
- 大小:16.42 KB
- 文档页数:2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范文《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一部小说,该书讲述了主人公查尔斯顿的生活与内心的冲突。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提出了一些思考。
首先,这本书通过主人公查尔斯顿的经历,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查尔斯顿是一个有着稳定家庭和事业的中产阶级人士,然而他内心深处却渴望追寻真正的艺术梦想。
他辞去了稳定的工作,放弃了舒适的生活,追随着他的激情,到了南太平洋的岛屿上生活。
这种追求内心真实的勇气和决心,引起了我对于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中,追求金钱和物质财富成为了很多人的目标,但是我们应该审视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并勇敢地为之努力。
其次,这本书还揭示了现代社会对艺术家的态度。
查尔斯顿的选择被周围的人们视为疯狂和不理智。
社会对于艺术家常常抱有偏见和质疑,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常常被人轻视。
然而,正是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和才华,为人类带来了美和思想的火花。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重视并尊重了艺术家的工作和努力。
我也意识到,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最后,这本书还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查尔斯顿在南太平洋岛屿上结识了一个年轻的艺术家朋友,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通过他的朋友泰哈姆的艺术作品,查尔斯顿的眼界得到了拓宽,他对艺术的追求也得到了满足。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启发,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通过与他人建立联系,我们可以分享彼此的智慧和经验,共同成长。
总的来说,《月亮和六便士》是一部富有启发性和深度的小说。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它引发了我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思考。
同时,它也促使我更加关注艺术家们的努力和付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启发。
我相信,这本书将对我未来的人生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范文(二)《月亮和六便士》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艺术家的故事,他叫查理斯·斯特立克。
《月亮与六便士》点评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杰作,该书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通过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命运展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首先,作品深刻挖掘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思特里克兰德原本是一个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有着优裕美满的生活,但他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弃了原有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画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
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彻底改变,展示了人性中既有理性又有感性的复杂面貌。
其次,作品通过思特里克兰德的生活经历,对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和婚姻家庭生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思特里克兰德为了追求艺术,不惜放弃一切,包括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
这种对物质文明的反叛和对个性自由的追求,无疑对现代社会中追求物质享受和名利的人们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启示。
此外,作品的语言表达也极具魅力。
毛姆的文笔简练而富有力量,他通过对话和内心独白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这种细腻而深入的描写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人物的情感和经历。
总的来说,《月亮与六便士》是一部深刻反映人性、天才与物质文明之间矛盾冲突的经典小说。
它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还展现了作者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这部小说不仅值得一读,更值得反复品味和思考。
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追求个性自由和独立思考的重要启示。
赏析《月亮和六便士》《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
该书通过讲述一个证券经纪人斯特里克兰德在中年时期突然抛妻弃子,投身于绘画创作的故事,探讨了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社会与个人等多方面的问题。
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他的生活平静而稳定,但他却在中年时期放弃了这一切,开始了他的绘画生涯。
在他的画中,他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都表达了出来,他的画既是他对生活的记录,也是他对艺术的追求。
斯特里克兰德的行为让人们感到震惊和不解,但他却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甚至在贫困和疾病的困扰下也没有放弃。
他的执着和勇气让人们对他产生了敬意,但同时也让人们对他的行为产生了质疑。
在小说中,毛姆通过对斯特里克兰德的描写,探讨了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社会与个人等多方面的问题。
他认为,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但是,只有通过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此外,毛姆还通过对斯特里克兰德的绘画作品的描述,探讨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而不是一种技术的展示。
艺术创作需要激情和灵感,而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
因此,艺术与生活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最后,毛姆还通过对斯特里克兰德的人生经历的描述,探讨了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社会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个人也有自己的选择和权利。
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个人需要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同时也要尊重社会的规则和秩序。
总的来说,《月亮和六便士》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通过对斯特里克兰德的描写,毛姆探讨了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社会与个人等多方面的问题,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现代短篇小说鉴赏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现代短篇小说鉴赏: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毛姆的短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思考主题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对该作进行深入鉴赏和解读。
从故事开篇,我们就能感受到毛姆独特的叙事方式。
在小说中,毛姆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将整个故事交托给了一个名叫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的故事人物。
通过斯特里克兰的视角,读者得以近距离地观察到主人公查尔斯·波德克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波德克是一个富有的中年商人,他对于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观感到厌倦,决定追寻内心真正的艺术追求。
这种对于内心的执着和追求,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波德克为了追寻自己的艺术梦想,毅然放弃了原本稳定的生活,选择踏上一个陌生而艰难的道路。
他不断地追逐着自己眼中的“月亮”,尽管充满了困苦和挫折,但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波德克的妻子。
她是一个相当传统的女性,在波德克的艺术梦想面前感到迷茫和不解。
然而,波德克的决定也让她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幸福感。
毛姆通过这对夫妇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个人和传统观念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除了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对艺术价值的探究也是非常深入的。
波德克认为,艺术才是真正的存在意义,他追逐着艺术的真谛,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
然而,在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波德克也面临着来自社会的诸多嘲讽和质疑。
毛姆通过波德克的经历,探讨了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同时,小说也反映了毛姆对于艺术与人生意义的思考。
小说的结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波德克在最后的时刻,面对自己的死亡,体验到了内心的真正平静和满足。
这种平静并非是外部的功成名就,而是来自于他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内心的满足。
毛姆巧妙地通过这一结尾,提醒读者重视内心的追求和个人价值。
总的来说,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是一部充满深意的现代短篇小说。
《月亮与六便士》深度解读《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创作的一部小说,以19世纪后半叶的英国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放弃优裕的生活,追求艺术和自我实现的历程。
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的深度解读。
《月亮与六便士》不仅是一部关于艺术与人生的小说,更是一部探讨人性、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哲学著作。
毛姆通过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的经历,展现了一个艺术家如何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寻找平衡的过程。
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一位伦敦的证券交易员,拥有稳定的职业、贤惠的妻子和两个健康的孩子,但他却因为对绘画的痴迷,抛妻弃子,远赴巴黎,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在巴黎,他的生活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却从未改变。
毛姆在小说中通过斯特里克兰德的经历,提出了关于人生选择的问题:是追求现实的安逸,还是勇敢地追寻内心的激情?斯特里克兰德的选择显然是后者,他放弃了六便士的世俗生活,选择了月亮般高洁的艺术理想。
小说深刻地描绘了斯特里克兰德内心的挣扎与冲突。
他的行为虽然被社会视为离经叛道,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却是真实的。
毛姆并没有简单地对斯特里克兰德的行为进行道德评判,而是通过他的经历,让读者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此外,小说还探讨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
斯特里克兰德在追求个人艺术理想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家庭的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读者对艺术家社会责任的思考。
毛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月亮与六便士》也反映了毛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斯特里克兰德的行为虽然极端,但他的追求却触及了人性的本质:对于真理和美的渴望。
这种渴望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是人性中最纯粹的部分。
总之,《月亮与六便士》是一部关于理想与现实、艺术与人生、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探讨。
毛姆通过斯特里克兰德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无论选择何种道路,都应该勇敢地面对,真诚地生活。
《月亮和六便士》简介《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作家威廉·索默塞特·毛姆的一部小说,于1919年出版。
该小说以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困惑于现实生活束缚下的艺术家思想与行动的故事。
小说以深入探讨艺术与人生的关系闻名于世,被誉为毛姆的代表作之一。
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转述者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与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的会面。
第二部分是查尔斯·斯特里克兰讲述他与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的相识与亲近过程。
第三部分是查尔斯·斯特里克兰转述了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的遭遇与生活。
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巴黎。
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是一个中产阶级普通人,过着平凡而安逸的生活。
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邂逅了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一个放弃妻子、工作和社会地位去追求艺术梦想的荷兰艺术家。
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的灵魂深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
他在梦中看到了月亮和六便士,这成为他毕生追求的目标。
为了追求内心激情与追求艺术的自由,他离开了家庭和事业,前往巴黎寻找属于他的艺术世界。
主人公的奋斗与追求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与矛盾。
小说以其独特的文笔展现了艺术家内心的冲突与抉择。
主人公为了追求艺术的完美主义,放弃了一切物质欲望和社会责任。
他在世俗和艺术的交汇点上不断思考着自己的追求与所付出的代价。
作者通过主人公与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的对话交流,展现了艺术与生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碰撞。
毛姆通过小说描绘了一个独特而复杂的艺术家形象。
主人公追求卓越,但同时也受困于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他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置于一切之上,甚至丧失了对家庭与社会的责任。
小说透过主人公的眼睛触及到了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挣扎与煎熬。
《月亮和六便士》不仅是一部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小说,也是对现代社会与人性的思考。
《月亮和六便士》赏析《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创作的一部小说,被认为是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查尔斯的人生轨迹进行描写,深入探讨了艺术、人性、追求和爱情等主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下面将从情节、人物塑造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对《月亮和六便士》进行赏析。
首先,《月亮和六便士》的情节架构紧凑,采用了回忆和回溯的手法,使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展开,主人公查尔斯的人际关系纷繁复杂,情感纠葛扑朔迷离,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深的好奇心。
故事从查尔斯与妻子墨蒂的婚姻危机开始,随后他遇到了艺术家斯特里克兰,在斯特里克兰的影响下放弃了一切,追求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
整个故事紧凑有力,引人入胜。
其次,本书的人物塑造也极具魅力。
主人公查尔斯是一个以追求内心的欲望和真实为己任的人。
他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对艺术的热爱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内心中。
斯特里克兰则以他的独特思想和行为方式影响着查尔斯,也成为小说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斯特里克兰崇尚艺术的真实和追求,对艺术的执着让人深感震撼。
墨蒂这个角色代表了社会对个人追求的压力和束缚,她是一个世俗而传统的人物形象。
此外,《月亮和六便士》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小说中对艺术的追求、人性的诠释以及对传统社会道德观念的冲击都使得作品具有深刻的思考价值。
艺术被视为灵魂的归宿,充满解放和追求真实的力量。
小说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描写也展现了社会差异和文化冲突的现象。
毛姆通过对不同的人物和情节的表述,揭示出了追求内心真实的渴求和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冲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综上所述,《月亮和六便士》以其紧凑的情节架构、精彩的人物塑造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赞誉。
通过对主人公查尔斯的人生轨迹的描写,小说深入探讨了艺术、人性、追求和爱情等主题,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字数已超过1500字,希望以上的分析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月亮与六便士》解读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月亮与六便士》这本超棒的书!你知道吗,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梦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之门。
就好像你站在岔路口,一边是那闪闪发光的月亮,代表着你的梦想,嗨,谁不想追逐心中那轮皎洁的月亮呢;另一边呢,是那实实在在的六便士,也就是现实的生活。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这家伙可真是个怪人!放着好好的生活不要,非要跑去追求他那画画的梦想。
这像不像咱们有时候,明明有安稳的路不走,偏要去折腾一番?他不顾一切地抛弃家庭、事业,只为了心中那团火。
咱就说,咱有这勇气吗?
我记得书里有一段特别有意思,斯特里克兰在巴黎穷困潦倒的时候,还坚持画画。
这不就跟咱有时候为了喜欢的事儿,死磕到底一个样嘛!他那股子倔强劲儿,真让人又佩服又觉得不可思议。
还有他和那些人的交往,哎呀呀,那可真是充满了故事性。
和施特略夫之间的纠葛,让人忍不住感叹,这人与人的关系咋就这么复杂呢?!
其实咱们每个人的生活里不都有月亮和六便士吗?有时候我们为了那六便士忙忙碌碌,却忘记抬头看看那月亮。
但有时候,我们又会突然想要放下一切去追寻那月亮。
这本书不就是在提醒我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吗?别只盯着钱,也别一味地做梦,要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的观点就是,《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就是一面镜子,照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让我们想一想,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是安稳的六便士,还是那遥不可及却又充满诱惑的月亮?反正我是被它深深地打动了,你们呢?。
好书推荐《月亮和六便士》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是一本关于梦想与追寻的书,小说讲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斯特里克兰德,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
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
他在巴黎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贫病交加,躺在小阁楼里奄奄一息,若不是朋友相救,几乎一命呜呼。
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
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他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
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
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
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
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
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全世界都在追逐着梦想,斯特里克兰德却在追逐他的噩运,更准确的说是一个被梦想俘虏的人在追逐自己的噩运。
别人的人生是在不断做加法,他却在做减法。
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所以斯特里克兰德拒绝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国人”,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一层衣服,最后一抬脚,赤身裸体踏进内心召唤的冰窟窿里去。
小说里的那个“我”问他:“难道你不爱你的孩子们吗”?他说:“我对他们没有特殊感情”;“我”再问他:“难道你连爱情都不需要吗”,他说:“爱情只会干扰我画画”。
别人也许会同情他的穷困潦倒,他拿起画笔时,却觉得自己是一个君王。
这样的人当然可恶。
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自私,没有责任心,不屑和“社会”发生任何关系。
但他又很无辜,因为他的眼里岂止没有别人,甚至没有自己。
他不是选择了梦想,而是被梦想击中。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如果说他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就是他比别人更服从宿命。
梦想多么妖冶,多么锋利,人们在惊慌中四处逃窜,逃向功名,或者利禄,或者求功名利禄而不得的怨恨。
但是斯特里克兰德拒绝成为“人们”里面的那个“们”。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读完这本书,我的脑子定格在查尔斯的最后时光。
一个太平洋孤岛的丛林深处,一间简陋土屋里,那位因麻风病而毁容的老人,坐在自己描画的满墙壁画中,聆听波涛汹涌的颜色——对,那时他已经失明,只能聆听颜色,金色是高音,黑色是低音,白色是微风,红色是尖叫。
我承认,此情此景不能唤起我丝毫的怜悯,因为心中唯有敬畏——骇然与敬畏。
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宁静。
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胜利。
虽不信神,我想这就是那个人们应当在胸前划一个十字架说“阿门”的情景。
他的头脑里只惦记一件事,仿佛生来就是为这件事而来。
他为了能做到渴望的这件事,可以抛弃一切,完全出自内在的激情和热情,有种“时不我待”的契机,如若不去做这事就会感到时时不安与惶恐,完全没法生存及生活下去。
可以说,他的整个身心全都被这件事给拽住了,就像他给自己挖了一个洞,有东西拉着他下去,不受自己思想控制。
你可以说他“六亲不认”、“太自私了”,但他确实是在做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一件一生未完成的重要事
情。
他厌倦自己的碌碌无为、按部就班,当别人问他是否会想以前,他笑笑,“我不想过去。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永恒的现在。
”
原来,这世界上有一种人,活着只为追求真理,而这真理就是那些自己认可并喜欢的事情。
而心心念念做喜欢的事情,什么时候启程都不晚,也许某时像有人指引一般,让你靠近,明白自己来到这世上真正的意义。
斯特里克兰德的人生只能作为理解他作品的一个入口,却不具任何普遍意义上的借鉴价值。
相对而言书中真正聪明的倒是二流画家戴尔克∙施特略夫,他知道自己不具开创性的绘画才能,便专心画画糊口。
他有自己的画室,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也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力。
他完全明白创作的痛苦,“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
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
”当然,故事里他低估了斯特里克兰德的天才的破坏力,但这只是情节的偶然,不是施特略夫的必然。
施特略夫虽然艺术才能极其平庸,他自己本身只能画些庸俗的题材,水平很一般。
但是他能欣赏思特里克兰德的天才,感受到思画中蕴含的艺术之美,即使这种艺术之美还未能被当时的主流审美情趣接受。
出于对美本能的向往,他无私地资助思,帮助他。
他虽然是个平庸的画家,但是在为人上却有伟大之处。
他自己无法创造美,但是他那种欣赏美的才能以及对人的热忱正直,让他变得伟大而不平庸。
这是普通人而能伟大的典型例子。
我很喜欢他,因为我觉得这是才智普通的人能做到的最高境界了。
才能是天赋,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但是性情和品味确实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达到的。
施特略夫曾说过的一段话:“为什么你认为美──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会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地就能够捡起来?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创造出来。
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
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
”毛姆让施特略夫这样一个毫无才能的画家来讲这句话,表现出一种特别的张力。
一个平凡普通的人,如何超越平庸呢?就是要有勇气去感受体会想象那些天才所经历的思想折磨啊!
斯特里克兰德和施特略夫这两种人生,一个是伟大的不幸,另一个是平庸的幸福,如果一个人能够选择的话,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却在选择的同时又都对遥远的伟大趋之若鹜,不断幻想非凡的莅临。
但要知道,“伟大”实在是一条灵魂的不归路. 如果狠不下心来伤人伤己,那还是施特略夫的路走得更容易些。
但即使是施特略夫,因为理解了美,意识到了天才的可贵,也不得不忍受无穷的屈辱与折磨来完成他的理想主义。
到最后,真正的理想与结果根本无关,就好象斯特里克兰德必须画画,哪怕失明;而他画画这件事却与画根本无关。
月亮和六便士,理想与现实。
正像毛姆说的那样,如果你忙于在地上寻找那六便士,你便不会抬头看天,也便错失了那月亮。
”月亮”是美好而遥远的,就像人们追寻的梦想,但追寻的过程也许孤苦,甚至最后会一无所得;
‘六便士’象征着世俗、琐碎的生活,但也有其存在价值。
你的要的究竟是
‘月亮’还是‘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