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预应力张拉质量现场记录表(记录表17)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1
第二章(2)原始记录表原记表1、挖孔桩记录表原记表2、挖孔桩终孔后灌注砼前检查记录表原记表3、挖孔桩砼灌注记录表原记表4、钻孔桩记录表(填表时注意:表中备注栏中写明挖(钻)孔过程中地质情况)原记表5、钻孔桩终孔后灌注砼前检查记录表原记表6、钻孔桩砼灌注记录表原记表7、预应力张拉记录表(一)原记表8、预应力张拉记录表(二)原记表9、预应力粗钢筋张拉记录表原记表10、预应力钢筋冷拉记录表原记表11、预应力砼构件压浆质量检验单原记表12、预应力张拉记录报告汇总表原记表13、平整度、宽度、坡度检查记录原记表14、路面厚度记录表原记表15、高程成果记录表(路基、路面)原记表16、纵断面中线高程成果记录表(路基、路面)原记表17、高程成果记录表原记表18、高程记录表(侧边沟沟底、平台、护坡顶面)原记表19、弯沉汇总表(路基、油面面层、路面基层、路面底基层)原记表20、桩基地质情况柱状图原记表21、混凝土浇筑施工记录表原记表22、清理与掘除检查记录表原记表23、掺灰土填筑原始记录表原记表24、隧道压浆记录表原记表25、明洞回填检查记录表原记表26、明洞外贴式防水层检查记录表原记表27、隧道开挖地质监测记录表原记表28、隧道洞身开挖检查记录表原记表29、隧道喷射砼钢筋网安装检查记录表原记表30、隧道洞身喷射砼检查记录表原记表31、超前小导管注浆现场检查记录表原记表32、大管棚施工现场检查记录表原记表33、隧道SYS排水半管检查记录表原记表34、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原记表35、周边收敛测试记录表原记表36、收敛数据回归分析图原记表37、拱顶下沉记录表原记表38、拱顶下沉测量计算表原记表39、拱顶下沉数据回归分析图原记表40、隧道边墙基础检查记录表原记表41、隧道仰拱底基础检查记录表原记表42、钢拱支撑(格构梁)构件加工检查记录表原记表43、隧道钢拱支撑(格构梁)安设检查表原记表44、衬砌钢筋安装检查表原记表45、模板安装检查记录表原记表46、隧道预注浆检查记录表原记表47、隧道洞身塑料板防水层检查表原记表48、隧道模筑混凝土拆模后检查记录表原记表49、隧道仰拱底混凝土拆模后检查表原记表50、隧道洞身锚杆检查记录表原记表51、隧道模筑混凝土渗漏水检查表原记表52、隧道成洞洞身检查记录表原记表53、隧道防排水设施安装检查记录表原记表54、隧道排水管安设检查表原记表55、隧道检修道、电缆沟检查记录表原记表56、隧道预埋预留管孔槽洞室原记表57、洞身混凝土浇筑检查记录表原记表58、隧道超前钢管检查表原记表59、隧道超前锚杆检查表原记表60、隧道锚杆数量检查表原记表61、钻孔桩成孔现场检查记录表(编号说明:表YJB-01即原记表01,其他相似。
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原始记录预应力锚索作为一种常用的岩土锚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张拉施工是确保锚索性能和工程安全的关键环节,因此,做好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的原始记录至关重要。
一、工程概述本次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的工程为_____,位于_____。
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_____。
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为_____,这对预应力锚索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预应力锚索:采用_____规格的钢绞线,其性能符合_____标准。
锚具:选用_____型号的锚具,经过检验,质量合格。
水泥浆:采用_____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水泥浆,其配合比为_____。
2、设备准备张拉千斤顶:选用_____型号的千斤顶,其最大张拉能力为_____kN,精度为_____%。
油压表:配套使用_____型号的油压表,量程为_____MPa,精度为_____级。
其他设备:还准备了_____等辅助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技术准备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使其熟悉预应力锚索张拉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
编制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经过审批。
三、施工工艺流程1、锚索安装将制作好的预应力锚索放入钻孔中,确保锚索的位置和角度符合设计要求。
向钻孔内灌注水泥浆,待水泥浆凝固后,对锚索进行初次张拉。
2、预张拉采用较小的张拉力(一般为设计张拉力的 10%~20%)对锚索进行预张拉,使锚索各部位接触紧密。
预张拉时,记录油压表的读数和千斤顶的伸长量。
3、分级张拉按照设计要求的分级荷载进行张拉,每级荷载持荷一定时间(一般为 5~10 分钟)。
每级张拉完成后,记录油压表的读数、千斤顶的伸长量以及锚具的变形量。
4、超张拉当达到设计张拉力后,进行超张拉(一般为设计张拉力的 105%~110%),持荷一定时间(一般为 10~15 分钟)。
超张拉完成后,缓慢卸荷至设计张拉力,并再次记录油压表的读数、千斤顶的伸长量和锚具的变形量。
5、锁定当卸荷至设计张拉力后,采用锚具将锚索锁定。
预应力工程施工试验记录施工日期:xxxx年xx月xx日施工地点:xxxx工程项目试验名称: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力试验参与人员: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工程师、试验员试验目的:测试预应力混凝土的张拉性能,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一、试验前准备1.确认试验设备、工具和试验材料的准备情况,包括张拉机、拉压表、个别张拉器、预应力钢筋,试验记录表等。
2.检查施工图纸和工艺要求,确认试验位置、张拉步序和预应力钢筋型号规格。
3.进行试验前安全会议,对试验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说明,并确保参与人员了解和执行。
二、试验过程1.张拉前准备(1)确认张拉起点和终点,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定位和测量。
(2)安装张拉器和挡板,使预应力钢筋与模板接触良好。
(3)检查张拉设备,确保拉压表和张拉机的正常操作和准确度。
2.进行试验(1)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试验,逐步增加张拉力,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预应力水平。
(2)实时记录张拉力和张拉长度,确保张拉过程的控制和监测。
(3)根据试验要求,进行保载时间和减载时间的试验,以验证预应力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3.试验结束(1)按照工艺要求,逐步减小张拉力,直至释放预应力钢筋。
(2)检查张拉终点,确保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的结合牢固。
(3)记录试验结果,包括张拉力、变形数据、试验环境和工艺参数等。
三、试验结果和分析1.试验数据分析(1)张拉力和变形数据符合设计要求,表明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的性能满足工程需求。
(2)试验过程中无异常情况发生,表明试验设备和工艺控制良好。
2.试验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确认预应力混凝土张拉性能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可以进行下一步工程施工。
四、试验措施和建议1.根据试验数据和结论,进行试验记录的整理和归档,以备后续工程验收和监理备案。
2.加强试验经验总结,不断改进和提高预应力工程施工水平和质量管理。
以上为本次预应力工程施工试验的记录,经过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的确认,试验结果有效。
希望能够为后续的预应力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预应力张拉记录表一〈后张法〉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_____施工部位:_____构件编号:_____混凝土强度等级:_____预应力筋种类:_____锚具类型:_____二、预应力筋参数预应力筋规格:_____预应力筋长度:_____根数:_____三、张拉设备千斤顶型号:_____油压表编号:_____千斤顶与油压表配套校验报告编号:_____四、张拉控制参数设计张拉力:_____张拉控制应力:_____超张拉系数:_____理论伸长值:_____五、张拉过程记录|张拉次序|油压表读数(MPa)|千斤顶伸长量(mm)|夹片外露量(mm)|备注||||||||10%σcon |_____ |_____ |_____ |||20%σcon |_____ |_____ |_____ |||100%σcon |_____ |_____ |_____ ||在每次加载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油压表的读数和千斤顶的伸长量。
同时,注意观察预应力筋和锚具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张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实际伸长值计算实际伸长值=100%σcon 时千斤顶伸长量10%σcon 时千斤顶伸长量+ 2×(20%σcon 时千斤顶伸长量10%σcon 时千斤顶伸长量)将计算得到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进行比较,其偏差应在±6%以内。
如果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应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七、回缩量测量在持荷 5 分钟后,卸荷至零,测量锚具的回缩量。
回缩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八、锚固情况检查检查锚具的锚固情况,确保锚具夹片紧密咬合预应力筋,无松动和滑丝现象。
九、施工人员签名张拉操作人员:_____记录人员:_____监理人员:_____这份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是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张拉过程的详细记录和数据计算,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保证预应力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预应力锚索张拉旁站表预应力锚索张拉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工序,对于保障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关键作用。
旁站表作为对张拉过程的详细记录,能够为质量控制和后续的工程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一、工程概述本次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位于具体工程名称,施工部位为具体施工部位。
该部位的预应力锚索设计旨在增强边坡或结构的稳定性,抵御潜在的地质灾害或外部荷载。
二、施工单位及人员施工单位为施工单位名称,现场负责人为负责人姓名,技术负责人为技术负责人姓名。
施工人员包括列出主要施工人员姓名及职责。
三、施工设备及材料1、张拉设备采用型号的千斤顶和型号的油泵,设备经过校准和检验,精度符合要求。
2、锚索材料预应力锚索采用规格和材质的钢绞线,锚具型号为锚具型号,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四、预应力锚索设计参数1、锚索长度:具体长度2、锚索孔径:孔径大小3、预应力值:设计预应力值4、锁定荷载:锁定荷载值五、张拉前准备工作1、检查锚索的安装质量,包括锚索的位置、角度、间距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确认锚垫板与孔道轴线垂直,锚垫板表面平整,无杂物。
3、对千斤顶和油泵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4、准备好测量伸长值的量具,如钢尺、游标卡尺等,并进行校验。
六、张拉过程1、初始张拉按照设计要求,先进行初始张拉,使锚索各部位接触紧密,钢绞线伸直。
初始张拉力一般为设计预应力值的X%。
2、分级张拉采用分级加载的方式进行张拉,每级加载后稳定一定时间,测量钢绞线的伸长值,并与理论伸长值进行对比。
分级加载的顺序和荷载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3、超张拉当达到设计预应力值后,进行超张拉,超张拉力一般为设计预应力值的X%,超张拉稳定时间不少于具体时间。
4、锁定超张拉完成后,缓慢卸荷至锁定荷载,拧紧锚具螺母,完成锁定。
七、伸长值测量与计算1、测量方法在每级张拉完成后,使用钢尺或游标卡尺测量钢绞线的伸长值,测量点应在钢绞线的端部。
2、理论伸长值计算根据钢绞线的弹性模量、截面积、锚索长度和张拉荷载,计算理论伸长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