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下 古代诗歌三首
- 格式:ppt
- 大小:5.24 MB
- 文档页数:1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古诗三首1. 子夜吴歌子时,月色如水,悄然的夜晚静静降临。
江南的吴地,一片宁静,只有远处才隐隐传来的歌声渐渐清晰起来。
这首《子夜吴歌》是唐代文学家杨炯创作的,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在深夜里放牛与唱歌的情景。
在这首古诗中,杨炯首先写到了当晚的四时:子时、丑时、寅时、亥时,绘画了一个完整的夜晚。
接着,诗人叙述了一个年轻人把牛放到田地里,然后跪在河边读书、歌唱的场景。
这个年轻人孜孜不倦,默默自习,用心品味每一个字句。
通过这首《子夜吴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夜晚的宁静,还可以体验到杨炯对于年轻人的敬佩之情。
在深夜里,这个年轻人不羁放牛,一心向学,勤奋刻苦,展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 长恨歌长恨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诗,其中运用了典故和形象的描绘,以表达对国家兴衰的关切之情。
白居易借古代的故事将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情衬托得更加深沉:在《长恨歌》中,他通过描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旁敲侧击讽刺了当时的权贵,表达了自己对于乱世的忧虑和对人民衷心的关怀。
诗中的玉兔、胡马等形象也被运用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唐朝盛世的景象和政治腐败所带来的动荡。
《长恨歌》以其唯美的叙事风格,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对社会问题的触及,成为了古代诗歌中的佳作。
3. 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驻守在鹳雀楼上,远眺边境西域的景色。
在这首古诗中,王之涣以娓娓动听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楼台高耸,方圆数里;河水潺潺,鹳鸟在天空飞翔。
他最后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结尾,表达了诗人眷恋人间春天的情感。
此诗既有对边塞壮丽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间四月花开的憧憬,展示了作者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知识点:1. 古诗赏析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的一种形式,通过精炼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对世界的观察。
古诗多使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意境深远,寄托了作者的情怀和人生哲理。
【导语】《古诗三⾸》⽤托物⾔志的表达⽅法,表达了诗⼈们的抱负和志向。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学六年级下册语⽂《古诗三⾸》课⽂原⽂ 马诗 [唐]李贺 ⼤漠沙如雪, 燕⼭⽉似钩。
何当⾦络脑, 快⾛踏清秋。
注释 _________ ①[燕⼭]指燕然⼭,今蒙古国境内杭爱⼭。
②[钩]古代的⼀种兵器,形似⽉⽛。
③[何当]何时将要。
④[⾦络脑]⽤黄⾦装饰的马笼头。
⽯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 烈⽕焚烧若等闲。
粉⾻碎⾝浑不怕, 要留清⽩在⼈间。
注释 _________ ①[等闲]平常。
②[浑]全,全然。
③[清⽩]指⾼尚的节操。
⽵⽯ [清]郑燮 咬定青⼭不放松, ⽴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_________ ①[任]任凭。
②[尔]你。
部编版⼩学六年级下册语⽂《古诗三⾸》知识点 马诗 注释: ⼤漠:⼴⼤的沙漠。
燕⼭:指燕然⼭,今蒙古国境内杭爱⼭。
钩:古代的⼀种兵器,形似⽉⽛。
何当:何时将要。
⾦络脑:即⾦络头,⽤黄⾦装饰的马笼头。
踏:⾛,跑。
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译⽂: 平沙万⾥,在⽉光下像铺上⼀层⽩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岭上,⼀弯明⽉当空,如弯钩⼀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带上⾦络头,在秋⾼⽓爽的疆场上驰骋,建⽴功勋呢? ⽯灰吟 注释: ⽯灰吟:赞颂⽯灰。
吟: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种名称(古代诗歌的⼀种形式)。
千锤万凿:⽆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灰⾮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
浑:全,全然。
清⽩:指⽯灰洁⽩的本⾊,⼜⽐喻⾼尚的节操。
⼈间:⼈世间。
译⽂: ⽯灰⽯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件事。
即使粉⾝碎⾻也毫不惧怕,只要把⾼尚⽓节留在⼈世间。
六下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
《六下语文第三课》是中国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第三课通常包括古诗三首。
这三首古诗分别是《登鹳雀楼》、《春晓》和《静夜思》。
首先,我们来谈谈《登鹳雀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登高远眺的景象来抒发诗人的壮怀。
诗中描绘了登高远眺的美景和壮丽的气势,表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其次,我们来谈谈《春晓》。
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象,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万物复苏来表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最后,我们来谈谈《静夜思》。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表现了诗人在夜晚静静思考的心境,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和思绪的万千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这三首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感悟的描绘,展现了古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
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文学意境。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古诗,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人的才情和情感,也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六下语文第三课》中的古诗三首。
六下语文12课古代诗歌三首笔记1. 原文。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 字词解释。
- “昔”:从前。
“往”:指当初去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这里用杨柳的茂盛来反衬出征士兵离家时的不舍。
就像你要离开家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家门口那随风摆动的杨柳好像也在挽留你呢。
- “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雨雪”:这里的“雨”是动词,下的意思,“雨雪”就是下雪。
“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当初离家的时候是春天,杨柳依依,现在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冬天,大雪纷飞,这一对比,更能体现出时间的漫长和战士经历的沧桑。
- “行道迟迟”:道路泥泞难走,所以走得很慢。
“载渴载饥”:又渴又饿。
“载”是又的意思。
战士在归途中又饿又渴,还满心的悲伤,这种悲伤别人都不懂,多可怜呀。
3. 主题与赏析。
- 主题: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远征战士归来时的情景,表达了他久经征战的疲惫和对家乡的思念,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伤。
- 赏析:诗里通过描写出征和归来时不同的景象,像“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这是很巧妙的对比。
就像拍电影一样,前面是春天美好的画面,后面是冬天寒冷凄惨的画面,这种反差让我们特别能感受到战士内心的变化。
他出去的时候还是年轻力壮,可能满怀壮志,现在回来又老又疲惫,而且可能很多亲人朋友都不在了,他的悲伤也就更加深沉了。
1. 原文。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 字词解释。
- “渭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朝雨”:早晨下的雨。
“浥”:湿润。
早晨的雨把地上的尘土都打湿了,空气很清新呢。
- “客舍”:旅店。
“柳色新”:柳树被雨水洗刷后显得格外清新。
这里的“柳”和“留”谐音,古人送别时常常折柳相送,表示挽留的意思。
你看,在这个旅店里,周围的柳树绿油油的,好像也在为朋友的离去而不舍呢。
-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导语】《古诗三⾸》包含《寒⾷》、《迢迢牵⽜星》和《⼗五夜望⽉》,这三⾸诗分别写了三个节⽓的习俗,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第三课《古诗三⾸》课⽂原⽂ 寒⾷ [唐]韩翃 春城⽆处不飞花, 寒⾷东风御柳斜。
⽇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五侯家。
注释 _____________ ①[寒⾷]寒⾷节,在冬⾄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期间不能⽣⽕做饭。
②[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③[御柳]皇帝御花园⾥的柳树。
④[汉宫]这⾥⽤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⑤[传蜡烛]寒⾷节禁⽕,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
⑥[五侯]这⾥指天⼦宠幸之⾂。
迢迢牵⽜星 迢迢牵⽜星,皎皎河汉⼥。
纤纤擢素⼿,札札弄机杼。
终⽇不成章,泣涕零如⾬;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许! 盈盈⼀⽔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_____________ ①选⾃《古诗⼗九⾸》。
作者不详,写作时代⼤约在东汉末年。
迢迢,遥远。
②[河汉⼥]指织⼥星。
河汉,银河。
③[擢]伸出,抽出。
④[素]⽩皙的。
⑤[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⑥[机杼]织机的梭⼦。
⑦[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指整幅的布帛。
⑧[零]落下。
⑨[盈盈]形容清澈。
⑩[脉脉]⽤眼睛表达情意的样⼦。
⼗五夜望⽉ [唐]王建 中庭地⽩树栖鸦, 冷露⽆声湿桂花。
今夜⽉明⼈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 _____________ ①[⼗五夜]农历⼋⽉⼗五中秋节的夜晚。
②[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③[地⽩]⽉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层⽩霜。
【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第三课《古诗三⾸》知识点 我会写: 侯hóu:侯爵 公侯 封侯 侯门似海 章zhāng:乐章 篇章 简章 盖章 约法三章 泣qì:哭泣 抽泣 泣不成声 盈yíng:充盈 丰盈 盈利 盈余 热泪盈眶 脉mò:脉脉 含情脉脉 栖qī:栖息 栖居 栖⾝ 两栖 鸦yā:乌鸦 鸦⽚ 鸦雀⽆声 鸦⽚战争 多⾳字: 处:chù办事处 chǔ处理 相:xiāng相处 xiàng相貌 传:chuán(传说) zhuàn(传记) 脉:mài(⼭脉) (mò(脉脉) 纤:xiān(纤维) qiàn(纤夫) 形近字: 宫(宫廷) 官(官员) 侯(王侯) 候(等候) 栖(栖息) 柄(把柄) 问题归纳: 1、《寒⾷》这⾸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运⽤了什么描写⽅法? 这⾸诗运⽤了⽩描⼿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数的迷⼈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动地描绘出了⼀幅夜晚⾛马传烛图,使⼈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