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第七单元》单元测试卷(A卷)
- 格式:pdf
- 大小:297.38 KB
- 文档页数:5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1-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高温度温度计蒸发过滤变大热水完全空气不1.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不见了,其实是水跑到________空气中去了。2.要想知道一杯热水的温度,我们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3.试管内的水结成冰后,冰的高度比结冰前水的高度要________,说明水结成冰后,体积________。4.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热水和冷水,在两杯水中同时各放入一份同样多的食盐。________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此实验说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5.做“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时,等量的小苏打一定要一份一份地加入,直到不能溶解为止。溶解的份数是指在水中________溶解的份数,如果水中有小苏打剩余,则最后一份________被计算在内。6.利用________的方法可以分离食盐和水,利用________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沙子。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湿的手变干了是因为水被皮肤吸收了。( )2.水和水蒸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3.水结冰实验中,在碎冰里加食盐是为了消毒。( )4.电热水壶中的水烧开时,上面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5.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的强。( )6.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火焰的外焰加热。( )7.水能流动,沙子也能流动,所以它们都是液体。( )8.观察液体时,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采用“尝”的方法。( )9.有些物质的变化是可逆的,比如水可以凝结成冰,冰可以融化成水。( ) 10.在测量水温时要注意,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量的水。(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A.清晨树叶上的露珠B.冰棒周围冒“白气”C.湿衣服晾干了2.下列物质中,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的是( )。A.小苏打B.食盐C.沙子3.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酒精灯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C.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4.在进行“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可以用( )来取食盐。5.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块融化速度的是( )。A.用毛巾包裹住冰块B.把冰块敲碎C.把冰块放到太阳下晒6.下列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A B C7.夏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洒水来降温,这样做( )。A.是不可行的,因为水蒸发时会释放热量,气温反而会升高B.是可行的,因为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气温会降低C.毫无意义,因为水温和气温是相同的,不会降低地面温度8.吃火锅时虽然没有继续往锅里放盐,但是汤的味道却越来越咸,这是因为( )。A.汤上面淡下面咸B.汤里的水分蒸发了C.锅底的盐没有溶解9.海水中有大量的盐,若想从海水里获得盐,可以通过( )的方法。A.蒸发B.过滤C.溶解10.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会发生变化,例如水会变成水蒸气,也会变成冰,下列现象与水的这种变化不同的是( )。A.用橡皮泥捏成一只小兔子B.食盐溶解在水里C.蜡烛燃烧后变短了四、综合题。(共40分)1.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菲菲观察水中的现象,并从水温为80摄氏度时开始记录,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下面是她的实验记录表。(12分)时间/分钟0 2 4 6 8 10 12 14温度/℃80 85 89 93 96 99 100 100(1)在此过程中,菲菲观察到水中的气泡有两种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图________(填“甲”或“乙”)是水沸腾之前的情况。(2)如右图所示,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层。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________进行加热,因为这部分的温度最________。(3)在12分钟到14分钟这段时间内,虽然水温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酒精灯要继续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________(填“放”或“吸”)热。(4)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 )。A.杯内水面降低B.水温继续上升C.杯口出现大量“白气”2.阅读下表中的信息,回答问题。(12分)(1)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知道:能够溶于水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不能溶于水的物质有________。(均填“食盐”“沙子”或“白糖”)(2)如果还想知道淀粉能不能溶于水,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进行判断。A.过滤B.蒸发C.过滤和蒸发都可以(3)对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可以无限地溶解在水中B.食盐和水可以混合,但是不能进行分离C.不管是溶解了的食盐,还是被分离出来的食盐,都属于同一种物质(4)如果还想知道生活中的其他物质是否能够溶于水,我们应该( )。A.直接判断B.依据生活经验进行判断C.通过溶解和过滤实验判断3.路路学习了本单元内容之后,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题目。(16分)(1)路路在实验室分离食盐和水时需要用到的实验装置为图________(填“甲”或“乙”)。图甲、乙中序号对应的实验仪器的名称分别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填字母)A.漏斗B.铁架台C.三脚架D.蒸发皿E.酒精灯F.玻璃棒G.烧杯(2)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分离食盐和水时,目的是( )。A.让食盐蒸发B.让水蒸发C.让食盐和水一起蒸发(3)实验室分离食盐时,食盐和水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没有变成新物质,但水变成了新物质B.水没有变成新物质,但食盐变成了新物质C.食盐和水都没有变成新物质(4)路路想在实验室分离另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她选择了如图乙的装置,那么1号烧杯中的物质可能是( )。A.白糖和水B.面粉和水C.酒精和水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1.人们通常将水和牛奶分为一类,称为________,将石头和木头分为一类,称为________,空气又是一类,称为________。2.空气没有固定的________,被压缩的空气有________。3.空气受热后会________,变冷后会________。4.空气的流动形成________,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感受空气的流动。5.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________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空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水里也有空气。( )2.在一个空盒子里,空气只占据一半的空间。( )3.用注射器做压缩空气的实验时,注射器的活塞可以向下压到底。( ) 4.测20筒空气的质量时,在皮球中充20筒空气后挂在天平的一端,在另一端用绿豆平衡,绿豆的质量就相当于20筒空气的质量。( )5.相同质量的空气和回形针,空气占据的空间大。( )6.孔明灯升空的原理是:热空气比冷空气更容易流动。( )7.太阳的热量会导致空气的冷热变化,从而形成大自然中的风。( )8.空气受热后体积会变大。( )9.地球上的生命都离不开空气,所以空气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10.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感知它的存在。(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秋天,桂花飘香,我们闻到了桂花的香味,那么这时的空气是( )。A.臭的B.香的C.无味的2.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共同特点是( )。A.能流动B.占据空间C.有固定的形状3.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这一性质的是( )。A.弹弓B.电风扇C.足球4.以下工具,最适合用来研究空气有质量的是( )。A.简易天平B.注射器C.体温计5.空气的质量可以用不同的标准物来衡量,标准物的特点应该是( )。A.轻B.重C.大6.做“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时,如果将活塞用力向下压,最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表示空气微粒)。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空气微粒的数量和大小不变,它们之间的间隙变小B.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C.压缩的空气有弹性7.如果没有堵住注射器管口,向下压活塞时,空气就会从注射器管口出来,这是因为空气具有( )的性质。A.热胀冷缩B.能流动C.有质量8.在做风的模拟实验时,点燃纸盒里的蜡烛后,纸盒外蚊香的烟会( )。A.竖直往上飘B.飘向盒子内C.飘向四面八方9.做“热气球”实验时,点燃蜡烛后过一段时间,塑料袋( )。A.瘪(biě)瘪的B.摸起来是冷的C.能自己立起来10.下列行为可能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风力发电B.垃圾分类回收C.焚(fén)烧垃圾四、综合题。(共40分)1.我会辨别。(12分)(1)下列特征属于哪种状态的物体,填写在表格的对应位置。(填序号,可重复选择)①能占据空间②不能占据空间③能被压缩④不能被压缩⑤会流动⑥不会流动⑦有一定的体积⑧没有一定的体积⑨有一定的形状⑩没有一定的形状(2)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填写在表格的对应位置。(填字母)A.冰块B.矿泉水C.空气D.大米E.啤酒F.沙子G.氧气H.土豆I.酱油J.水蒸气固体液体气体特征物质2.在研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这个实验时,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三个活动并记录了实验现象。(18分)活动一:压杯入水将纸团粘在杯底,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活动二:扎孔实验在杯底扎一个小孔,按住小孔,慢慢压杯入水,然后松开手指活动三:打气实验按住杯子,将连着打气筒的球针插入杯底的小孔,慢慢打气请依据该小组所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可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可方便观察________。(2)活动一中,杯底的纸团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湿,因为( )占据了杯子的空间。A.水B.空气C.水和空气(3)活动二中,松开手指前,纸团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湿。松开手指后,杯子中的水面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最后纸团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湿,这是因为空气从杯底的小孔泄漏出去,________填补了原来被空气占据的空间。(4)活动三中,慢慢向杯中打气时,杯子中的水面( )。A.升高B.不变C.降低(5)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可以________占据空间。3.元元在家里做“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她用小木棍制作了一个简易天平,然后在其两端各挂了一个气球,如图甲所示。(10分)甲乙(1)此时天平是不平衡的,如果想让天平达到平衡,正确的做法是( )。A.向左端气球中充一些空气B.向右端气球中充一些空气C.向左、右两端气球中都充一些空气(2)如果将右端气球里的气全部放掉,那么小木棍的状态是( )。A.会达到平衡B.左端会向下沉C.右端会向下沉(3)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空气是有________的。(4)如图乙,气球可以被拧成不同的形状,主要是因为( )。A.空气可以被压缩B.空气占据空间C.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5)将木棍上的气球取下并释放,气球里的气体会冲出去,这是因为( )。A.气球里面的空气是热空气B.气球里面的空气在释放前,已经形成了风C.气球里面的空气是被压缩的空气第三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________,有时比较________。2.空气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________计进行准确的测量,使用________可以知道下了多少雨。3.测量气温应选在室外________、________处进行。4.某地一天的降水量是指这个地方________小时内的降水总量。5.根据________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多云和阴天。6.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影响________。7.四季如春、常年干旱、四季分明都是描述某一个地方的________。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10℃,读作:负10摄氏度。( )3.测量天气特征用到的工具有气温计、雨量器和风向标等。( )4.我们看不到风,但可以借助地面上的物体观测风。( )5.常见的降水形式只有雨和雪。( )6.当整个天空都被云覆盖,看不到太阳,这时的天气称为晴。( )7.动植物的“行为”不能为我们了解天气的变化提供什么信息,只能靠自己的观察。( ) 8.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天气变化规律,需要知道该地方多天的天气状况。( )9.大雪飘飘、狂风暴雨、阳光明媚都是描述气候的词语。( )10.气象员可以直接根据超级计算机做出的数值天气预报结果发布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多云的是( )。A B C2.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的水B.使用气温计时,要等到气温计里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C.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也一定可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3.菲菲12时测得教室外的气温如右图所示,此时的气温是( )。A.10℃B.20℃C.30℃4.以下是状状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测得的三个气温,你认为最有可能与实际气温相符的是( )。A.操场上26 ℃B.教室里27 ℃C.树荫下25 ℃5.制作简易雨量器时,应该选择( )作为容器。A B C6.下列现象中,不可以用来判断风向的是( )。A.跑步时,红领巾飘动的方向B.小风旗飘动的方向C.国旗飘动的方向7.蒲福风力等级表把风力分为( )个等级。A.13B.12C.118.把天空当作一个圆,把看到的云量填充进去,根据占比情况判断天气。下图中表示晴天的是( )。A B C9.下列关于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预报的信息一定准确无误B.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我们无法预测天气C.我们可以预测天气状况10.按照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下列正确的是( )。A.数据收集—气象员做出预报—生成数值天气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B.数据收集—生成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C.数据收集—发布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生成数值天气预报—天气会商四、综合题。(40分,第1题6分,第2题14分,第3题20分)1.根据气象台的数据汇报显示,某地区出现了强降雨,本次强降雨中该地区的降水量达到了227________。据此回答问题。(6分)(1)题干中横线位置缺少降水量的单位,请你补充完整。(2)根据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此次该地区的降雨等级为_______。(3)状状用自制雨量器测量降雨量,读数时,他的视线要与液面________。2.元元制作了天气日历,并从中获取了以下信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在元元的记录中,有________天是晴天,________天是阴天,________天是多云。(2)请将“最常见的天气”一栏补充完整,在正确答案后面的“”里打“√”。(3)这个月刮的风主要是________风。(4)元元用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时,发现小风旗向西微动,那么此时的风向和风速是________。(4分)3.看图识天气。(20分)观察某年3月20日至3月27日这八天的天气情况(如图甲)和3月20日8时到3月21日5时的气温变化(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观察图甲中天气符号,3月24日的天气应该是________,3月25日的天气应该是________。(2)观察图乙,3月20日8时到3月21日5时这段时间内的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时,气温的整体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在3月27日用风旗来测量风向,则风旗飘向________方。除了风旗,我们还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风向。(4)根据图甲,小红在某天测得气温是4℃,那么这一天是( )。A.3月22日B.3月24日C.3月26日(5)3月20日这天陆续下了四场雨,我们应该根据( )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这天降雨量的等级。A.最大的那场B.最少的那场C.四场累加的(6)请在正确使用气温计的操作后的“□”内打“√”,不正确的打“×”。(4分)①放在阳光照射得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测量。②用手拿住气温计的中间位置。③悬挂在空气中进行测量。④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平齐。。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一、基础训练营(33分)1.看拼音,写词语。
(9分)chónɡɡāo píbèi diāo xiàngdígu gēsong yìlìyúlèbēi wēi yíngdé2.补全词语,然后选词填空。
(8分)()不()防()石()肠()不()身()新()异()往()来()呼()跃(1)自从通了公路,小镇的变化真是____________。
(2)2016年8月21日,我国女排勇夺奥运会冠军的喜讯传来,同学们____________,奔走相告。
3.选词填空。
(6分)功勋功劳功夫(1)他总是谦虚地说:“这点()不值得夸耀。
”(2)人民子弟兵在抗洪抢险中立下了不朽的()。
(3)成龙把中国()带到了好莱坞。
致谢致敬致意(4)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向群众挥手()。
(5)让我们向奋战在抗洪救灾第一线的人民子弟兵们()。
(6)母亲代表我们全家向医生(),感谢他救了我们的父亲。
4.按要求写句子。
(10分)(1)雅典广场的数万民众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战场上的消息。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气极度闷热。
女排姑娘们按时进行训练。
(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纪念雅典这位爱国英雄,在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特地故意安排了长跑比赛。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招娣把一大抱球放进粗铁丝焊成的筐子里。
第二单元测试卷(A)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5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 如图所示,拿一个塑料袋,抓住袋口,在空中来回挥动几下,然后抓紧袋口,可以发现塑料袋变得鼓鼓的。
塑料袋内装满了。
2. 空气是一种、的透明气体。
3. 下图各物品都利用了空气的性质。
4.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孔明灯会升上高空是因为。
5. 大自然中的风是而形成的。
6. 和是地球上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们周围很多地方都有空气。
…………………………………………………………()2.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我们无法感受、无法研究它。
……………………()3. 用橙子皮堵住注射器活塞口制作空气压缩枪,利用的是压缩空气有弹力,将橙子皮像子弹一样发射出去。
…………………………………………………………………………()4. 1千克的空气和1千克的水的质量是不同的。
…………………………………………()5. 空气的气味有时是淡淡的,有时是香的,有时又是臭的。
……………………………()6. 植物的叶子会制造氧气,所以植物生长不需要空气。
………………………………()7. 晴天的时候没有风。
……………………………………………………………………()8. 在《乌鸦喝水》的故事中,水瓶内除了少量的水外,没有其他物质。
………………()9. 台风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10. 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空气是一种()气体。
A. 单一的B. 由三种气体组成的C. 混合的2. 下面不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空气在流动的是()。
A. 用扇子扇风B. 树枝的摇动C. 轻轻晃动一根针3. 用注射器抽进一部分空气后,用手指堵住管口,再用力向下压活塞,空气微粒之间的变化是()。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关于香樟树和松树的不同点,描述正确的是()。
A. 香樟树有树干,松树没有树干B. 香樟树生长离不开水分,而松树的生长可以离开水分C. 香樟树的树叶形状像鸡蛋,而松树的树叶形状像一枚针2.观察大树应该按()顺序进行。
A. 从整体到局部,从里到外B. 从局部到整体,从远到近C. 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3.蒲公英的一生要经历()这些变化。
A. 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B. 种子、幼苗、发芽、开花、结果C. 种子、幼苗、发芽、结果、开花4.下列()是一片完整的叶。
A. B. C.5.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是()。
A. 水葫芦和金鱼藻生长都需要土壤B. 水葫芦和金鱼藻都会开花C. 水葫芦和金鱼藻都生长在水中6.根据图片中的植物的叶子,我们可以判断这种植物叫做()。
A. 狗尾草B. 三叶草C. 凤仙花7.下列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A. 浮萍B. 水杉C. 狗尾草8.关于荷花和蒲公英的不同点,描述正确的是()。
A. 荷花长在水中,蒲公英生长在土壤中B. 荷花生长离不开水,而蒲公英生长可以离开水分C. 荷花的茎是草质茎,蒲公英的茎是木质茎9.下面三种情况,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是()。
A. 小鸟的叫声B. 花的香味C. 大树的心跳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0.新鲜的树叶与落叶相比,除了颜色不同,其他都相同。
()11.“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用柳树的茎可以进行繁殖。
()12.带着目的去观察大树,才能发现更多。
()13.植物的叶主要由叶片、叶柄构成。
()14.在秋天,树木的树干没有长大,说明树木已经死了。
()15.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
()16.用图画、拓印、做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17.有些植物用茎繁殖,也有一些植物能用根、叶繁殖后代。
()18.春天是树木落叶的季节。
()19.樟树秋天不落叶,它的叶没有生长和衰老的过程。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体积的单位是()。
A.千克B.公斤C.毫升2.下图的气球可以被拧成不同的形状,主要原因是()。
A.空气可以被压缩B.空气古据空间C.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3.下面()不属于空气的特征。
A.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它没有固定的体积B.空气没有重量 C.空气能流动,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D.空气具有无色、无味等特点4.打足气的皮球能弹跳得很高,是因为()。
A.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了B.皮球里的空气比较轻C.皮球里的空气会上下流动5.假如我们要进行空气传递游戏,你认为装在哪个容器中最合适呢?()A.塑料杯B.碗C.自封口塑料袋6.下列关于水和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水和空气都可以流动B.水和空气都可以压缩C.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二.填空题(共6题,共20分)1.我们可以借助()和()来验证空气有质量。
2.人们利用空气流动来()。
3.像树叶、木块这样的物体,它们有一定形状和体积,我们把它们统称为()体。
4.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是它的质量很(),我们在测一袋空气的质量时,可以用()等这样的物品来做标准物。
5.物体可以分为()、()和()三种类型。
6.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2.简易天平两端的小桶应该是一模一样的。
()3.空气质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4.科学家伽利略用气泵向一个瓶子里打足气,然后称它的重量,称好后瓶口打开,然后再称重量,结果瓶子变轻了,这个实验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5.在空气压缩实验中,同样体积的空气和水,空气被压缩的体积更大。
()6.沙子能流动,所以沙子属于液体。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把各种物品与对应的物质形态用线连接起来。
氧气液体橡皮固体空气气体牛奶石头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1.我会用表格对比石头、水和空气的特征。
六.简答题(共5题,共28分)1.王老师拿热水壶倒了一杯热水后,把热水壶的木塞盖重新盖紧,结果不一会儿,木塞盖从热水壶口弹了出来。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2019三上·成武期中)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________。
2.(2021三下·宁津期中)加快溶解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1六下·德惠期中)物质变化可以分为________变化和________变化。
4.(2020三上·红塔期末)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________热量。
5.(2020三上·红塔期末)水温下降到________,水就变成了冰,这时可以说水由________态变成了________态。
二、单选题6.(2020三上·龙华期末)夏天,人们在院子里洒水,这样做( )。
A. 是对的,因为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气温会降低B. 是错的,因为水蒸发时会放出热量,气温反而会升高C. 毫无意义,因为水温和气温是相同的,不会降低地面温度7.(2021三下·新会月考)冰融化成水,它的质量。
A. 增加了B. 减少了C. 不变8.下列有关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B. 用嘴吹灭火焰C. 用灯帽盖灭火焰9.(2021三下·微山期中)使冰糖在嘴里溶解最快的方法是( )。
A. 咬碎含在嘴里B. 用舌头搅拌C. 咬碎并用舌头搅拌10.(2021三下·微山期中)用( )方法不能分离水中糖分。
A. 给糖水一直加热B. 用滤纸过滤C. 放阳光下晒11.如果杯子中装的是水,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B. C.12.(2021四下·太原期中)下列属于凝结现象的是()。
A. 湿毛巾放在空中变干B. 冰棍袋上的小水珠C. 河面结冰13.(2020三上·红塔期末)关于烧水时发生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的成份发生变化B. 温度发生变化C. 水的状态发生变化14.(2020三上·红塔期末)冰块放在桌上会融化的原因是(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7、8单元检
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7、8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第7单元:天文
1. 写出下列物体的正确名称:
- 太阳:太阳
- 地球:地球
- 月球:月亮
2. 选择正确的答案:
- 太阳是:(A)星球(B)星星(C)行星
- 第一个看到日出的星球是:(A)地球(B)太阳(C)月球- 人类生活在哪个星球上:(A)地球(B)太阳(C)月球
3. 补全下列句子:
- 人类在白天看到的是太阳,太阳是自己发光的。
(√/×)
- 太阳的光线可以照亮我们的房间。
(√/×)
第8单元:动物和植物的组织
1. 填上正确的词语:
- 外皮、根、茎和叶子组成了植物的整体结构。
整体结构。
- 骨骼、肌肉、头、腹部和四肢组成了动物的整体结构。
整体结构。
2. 选择正确的答案:
- 植物的根的作用是:(A)吸水和养分(B)呼吸(C)移动- 植物的叶子的作用是:(A)呼吸(B)光合作用(C)吸水
3. 对错判断:
- 动物和植物都有组织。
(√/×)
- 根可以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
(√/×)
答案:
第7单元:
1. 太阳、地球、月亮
2. A、A、A
3. √、×
第8单元:
1. 整体结构、整体结构
2. A、B
3. √、√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谢谢!。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共享智能试卷(A卷)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准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_有没有发生变化。
[填空题] *空1答案:位置答案解析: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准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2.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_________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_________,用时长,运动_________。
[填空题] *空1答案:时间空2答案:快空3答案:慢答案解析: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3.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的_________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_________, 运动快;_________,运动慢。
[填空题] *空1答案:距离空2答案:距离长空3答案:距离短答案解析: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4.物体在斜面上可能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运动情况。
[填空题] *空1答案:静止不动空2答案:滑动空3答案:滚动答案解析:物体在斜面上可能存在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5.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_________有关。
[填空题] *空1答案:形状答案解析: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二、判断题(每题2分)1.小智选择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发现正在行驶的车辆是运动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 操场上跑步的同学一定是运动的,教室里座位上的同学一定是静止的。
第一单元《水》测试卷(单元测试)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一、选择题1.教室里的空气中有水蒸气吗?()A.有B.没有C.下雨天有,晴天没有2.在利用酒精灯加热分离盐水中的盐和水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加热完后,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放到桌面上B.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C.蒸发皿中的食盐颗粒十分细小3.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
在做实验时,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我们该怎样做?()A.用电扇吹B.马上跑C.用湿抹布扑灭。
4.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验证了细胞核和细胞质会影响生物模样的是()。
A.竺可桢B.童第周C.牛顿D.袁隆平5.一般情况下,5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克的食盐。
A.50B.36C.186.关于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来B.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C.任何方法都不能分离出来7.下面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做完加热实验后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B.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C.做加热实验时可以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8.小苏打在20℃同样多的水中溶解能力最弱的是()。
A.小苏打B.食盐C.糖9.加热时,能使蒸发皿内物体均匀受热的是()。
A.三角架B.烧杯C.石棉网10.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印没有了,这是因为水()。
A.被黑板吸收了B.自己消失了C.变成了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11.下列自然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北极的冰块时时刻刻都在蒸发B.河里的水受热后结成冰C.烧开的水变成了水蒸气12.把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放入同样多的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
A.冷水溶解的快B.热水溶解的快C.两杯一样快二、填空题13.水在自然界中有( )、( )、( )三种形态存在。
14.把一块橡皮放在水中,稍等一会儿取出来擦干,这时橡皮的质量__________,把一块糖放入水中,稍等一会取出,这时糖的质量___________。
15.下雨后,地上的小坑里会积一些水。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1.水、冰、水蒸气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
一般情况下,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_摄氏度,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摄氏度。
2.物体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______,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______。
3.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______、没有味道、透明、会______的液体。
4.水是生命的源泉:______、______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5.用湿抹布擦黑板,一会后黑板上的水消失了这是因为水______了;冬天湖面上的冰是由于水温度降低后______产生的。
6.我们可以用______测量物体的温度,用______来给物体加热。
7.把一小勺食盐放在水中,过一会消失不见了。
这是因为食盐在水中______,在相同的水中,食盐比小苏打溶解的更______。
8. ______和______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水和水蒸气是不能相互转化的。
( )2.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我们不可以直接用手拿,以免烫伤。
( )3.往碎冰里加入食盐可以降低冰的温度。
( )4.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小。
( )5.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 )6.任何物体都能在水中溶解。
1教科新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卷(C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当用双手向两边拉长皮筋时,所要克服的力是皮筋的 ,吸引曲别针的力是磁铁的 ,当手放开时,橡皮会落向地面,受到的力是 。
2.如果要让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更快,我们可以 。
3.实验时我们一般分 、 和 ,有时候也有发令员。
4.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如 系统确定物体的方位。
5.选择的 不同,判断物体是否 的结论也不相同。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6.我们推一下物体,物体肯定会运动起来。
(判断对错)7.我们通常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判断对错)8.在城市里,我们通常用比较常见的连锁店作为标志,说明位置。
(判断对错) 9.跷跷板会一上一下的做直线运动。
(判断对错)10.沿桌面滚出的小球做曲线运动。
(判断对错)11.既不竖直又不水平的面我们称为斜面。
(判断对错)12.我们不能准确的测出动物的运动快慢。
(判断对错)13.测量的三次数据有一次跟其它两次相差很大,我们也直接求平均值。
(判断对错)14.“过山车”只有一种搭法,所以小球的滚动速度不能改变。
(判断对错) 15.我们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判断对错)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6.以下物体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是( )A .路中的广告牌B .骑行的自行车C .路边的石块17.同步卫星是围绕着地球旋转和工作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它围绕地球旋转,所以它是运动的B .因为它跟地球是同步的,所以它是静止的C .它有时运动,有时静止1 教科版18.以下不是我们判断公交车运动的依据的是( )A .坐在公交车里看到周围的汽车在运动B .在路边看到公交车在远离C .坐在公交车里看到路边的植物在动19.以下关于描述物体的位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描述位置时先要找一个参照物B .描述位置时只能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C .描述位置需要知道距离和方位20.草原上的老鹰会捕捉兔子吃,以下关于老鹰和兔子的运动快慢描述正确的是( )A .老鹰飞行得比兔子快B .兔子跑得比老鹰快C .老鹰和兔子的速度一样快,只是老鹰先运动21.游乐场里有很多与运动有关的游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过山车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B .海盗船做的运动形式是直线运动C .碰碰车只能做曲线运动22.下列物体放在斜面上,最容易滚动起来的是( )A .橡皮B .乒乓球C .铅笔23.玻璃球在下面哪个斜面上滚下后运动得最远( )A .B .C .24.我们在投篮球的过程中,篮球的运动方式是( )A .直线运动B .曲线运动C .两者都有25.以下关于圆柱形的铁罐的运动方式正确的是( )A .铁罐只能滚动,不能滑动B .铁罐只能滑动,不能滚动C .铁罐既能滚动,又能滑动26.测试“过山车”时,以下哪一个不是判断过山车好不好的依据( )A .小球是否会滚出轨道B .小球滚动的时间长短C .过山车的大小27.汽车在新修的宽阔的柏油路上奔跑,速度就会快。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A)一、填空题1. 请在括号里填写蚕的一生四种形态的名称。
蚕的生命是从_______开始的。
【答案】卵【解析】【详解】蚕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即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卵是胚胎发育、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
2. 我们可以选用视频、照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况。
【答案】(1). 图画(2). 记录表(3). 观察日记【解析】【详解】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我们可以选用视频、照片、图画、记录表、观察日记等方法来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图画记录表观察日记【点睛】本题考查观察事物方法,要学会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学习知识。
3. 动物的一生一般都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答案】(1). 出生(2). 成长(3). 繁殖(4). 死亡【解析】【详解】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二、判断题4. 蚕宝宝只喜欢吃桑叶,不吃其他食物。
()【答案】×【解析】【详解】在蚕的周围放一些干燥的嫩桑叶和别的植物的嫩叶,我们发现蚕宝宝只喜欢吃桑叶,它也吃莴苣叶、榆树叶等叶,但吃了长不好,有的发生死蚕或不产卵等现象。
当桑叶和其它叶混在一起时,蚕寻找桑叶吃,很多植物的叶根本不吃。
5. 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比蚕蛾身体两侧的黑点多。
()【答案】√【解析】【详解】蚕、卵、蚕蛹、蚕蛾是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四个形态,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蚕宝宝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器管与外界联系的通道,称为“气门”,又称“气孔”,是用来呼吸的;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比蚕蛾身体两侧的黑点多。
6. 蚕蛾的触角像发丝一样细细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9分)1.要想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需要用来()测量,计量温度的单位通常用()。
2.当水的温度下降到()℃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状态。
3.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此时水需要()热量。
4.给水加热时,水蒸发得更();持续加热到100℃时,水会()。
5.烧水时的“白汽”是水受热产生的()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
6.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和()三种状态存在,这三种状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促成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
7.把少量食盐和红糖放在水中,过一段时间后,食盐和红糖会消失,这个过程叫().可以用()、()切碎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9.酒精灯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温度最低。
10.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
二、判断题(10分)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
()3.液态的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气态的水。
()4.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5.冰必须在变成液态的水后才能变成水蒸气。
()6.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7.实验时,为了节约时间,可以把一大包盐倒在杯里,看看能不能都溶解。
().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9.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10.把盐水放在太阳下晒,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三,选择题(14分)1.我们观察到( ),说明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A.沙子看不见了B.在滤纸上没有留下沙子C.沙子沉在水底2.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 )能让底部的盐完全溶解。
A.继续搅拌B.加水再搅拌C.加热蒸发3.下面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
A.不断搅拌糖块B.把糖块切碎C.切碎糖块并搅拌4.水和糖块质量相同的条件下,杯中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一、基础训练营(40分)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8分)逐.渐(zhúzú) 拐.弯儿(guǎi gǎi)划.破(huàhuá) 帮助.(zùzhù)犹豫.(yùyú) 潮.水(zhāo cháo)海滨.(bīng bīn) 焦.急(jiāo qiáo)2.辨字组词。
(6分)项()郊()委()顶()效()季()助()围()扎()肋()团()礼()3.读拼音写词语。
(6分)fù jìn huái yí jiǔyuǎn zhōng yú hūrán yóu jiàn 4.补充词语。
(6分)( )的星星( )的弹弓( )的音乐( )的胸怀( )地看着( )地微笑5.照样子写词语。
(6分)半信半疑 (写含有反义词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蹑手蹑脚(写带人体部位名称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小心翼翼 (写ABCC式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6.按要求写句子。
(8分)(1)改为陈述句。
①弟弟的脚不是被石块划破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小彼得的账单他妈妈不是看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修改病句。
①她穿着一件红色的礼服和一顶小红帽站在台上发言。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水》(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水沸腾的条件:( )和( )。
2.水温下降到( )℃,水就变成了冰;水在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 )℃不变。
3.水有三种状态:( )的水,( )的水蒸气,( )的冰。
4.常用的( )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 )表示。
5.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 ),( )其中温度最高的是( )。
6.摄氏度可以用符号( )来表示。
7.我们可以用加热、( )、( )等方法加快奶糖溶解的速度。
8.液体体积一般是用( )或量杯来测量的,液体体积的单位一般用( )来表示。
二、选择题9.把一杯浓盐水放在窗台上,让杯里的水蒸发。
如果杯中的水全部蒸发了,原先溶解在水里的盐会()。
A.不会蒸发,会留在杯底B.不见了,跟水一样蒸发了C.不见了,被杯子吸收了10.加热时,能使蒸发皿内物体均匀受热的是()。
A.三角架B.烧杯C.石棉网11.我们可以通过()的方法分离出沙和食盐。
A.过滤B.沉淀C.蒸发12.下面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做完加热实验后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B.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C.做加热实验时可以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13.下列使用酒精灯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14.熄灭酒精灯时用()。
A.嘴吹灭B.灯帽装水浇灭C.灯帽盖灭15.下列方法可以使嘴中的糖块溶解得更快的是()。
A.用舌头翻动B.把糖块咬碎C.把糖块咬碎并咀嚼16.一般情况,水会在()时开始结冰。
A.-4℃B.0℃C.4℃17.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
在做实验时,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我们该怎样做?()A.用电扇吹B.马上跑C.用湿抹布扑灭。
18.小苏打在20℃同样多的水中溶解能力最弱的是()。
A.小苏打B.食盐C.糖三、判断题19.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可以无限制溶解。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A.水特别冷B.水蒸发带走了身体的热量C.空气温度低2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A.变小B.变大C.不变3 .寒冷的冬天,晾在室外衣服结成冰后被晾干,这是水()的过程。
A.固态T 液态B.固态T 气态C.液态分气态4 .我们通过实验,100亳升水大约能溶解()克食盐。
A.4B.36C.705 .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熔化成蜡烛油,这种变化属于()。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6 .沸腾的开水温度一般在()。
A.80℃B.90℃C.100o C7 .水结冰后体积()。
A.变小B.变大C.不变 8 .我们可以用()的方法,把食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
A.过滤B.沉淀C.蒸发9 .如果杯子中装的是水,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II B.夕 C.弋1 。
.在温度为()的地方。
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冰。
A.-3℃B.0℃C.7℃11 .在50亳升水里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A.食盐溶解的多B.小苏打溶解的多C. 12 .下列温度下,冰融化得最快的是()。
A.20℃B.60℃C.80℃两者一样多13 .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1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的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B∙露是液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水蒸发快15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超18β:共36分) 姓名:班级: 考号: 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 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C.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D.寒冬,窗玻璃上冰花剔透16 .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霍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水蒸气凝结形成的是(17 .在下列水的各种变化中,属于融化现象的是()。
A杯子里装满水放进冰箱之后,水慢慢结冰B.春天来了,河里的冰开始慢慢消失C.洗过的头发,用吹风机吹过之后很快变干18 .在对钢勺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水上方的空气中有很多的伯汽",这些"白汽”其实就是()。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测试卷(A卷)
一、基础训练营(39分)
1.(6分)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石径.(jīng jìng)紫.貂(zǐzhǐ)
矫.健(jiāo jiǎo)穹.庐(qóng qióng)
枫.林(fēng féng)霜.叶(shuāng suāng)
2.(6分)看拼音写字词。
(1)夏季的chén wùlǒng罩着cāng máng的大地。
(2)xié风细雨不须归。
(3)在以前的农村,家家过年都要杀一头féi猪,还要kào一年的jī蓄去买年货。
(4)林间,鲜花朵朵盛开,yán色各异,微风吹来,摇曳生姿,如同翩翩起wǔ的蝴蝶。
(5)冬天到了,黑熊开始躲在dònɡ里睡大觉了。
3.(8分)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处笼兴铺
处笼兴铺
4.(5分)连一连。
5.(6分)根据意思选择词语。
(填序号)
①神秘莫测②千奇百怪③筋疲力尽
④五颜六色⑤葱葱茏茏⑥严严实实
(1)紧密,没有缝隙。
(2)形容草木青翠茂盛的样子。
(3)形容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物和现象。
(4)形容非常疲劳,力气已经用尽。
(5)形容非常神秘,让人捉摸不透。
(6)形容色彩繁多。
6.(8分)句子训练营。
(1)风儿吹过草地。
(扩写)
(2)我想她今天也许可能是生病了,因为到现在还没来。
(修改病句)
(3)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仿写比喻句)
(4)骏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飞快地跑。
(缩句)。
二、综合展示厅(10分)
7.(6分)回顾教材内容,排序。
树上积满了白雪。
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了。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
8.(5分)本单元我们游览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体验了精彩的沙漠奇观,还欣赏了美丽的锡林郭勒草原。
如果你有机会去旅游,你打算选择哪里?为什么?。
三、课本直通车(6分)
9.(6分)本单元内容我精通。
(1)空山不见人,。
(2)两个黄鹂鸣翠柳,。
(3)小兴安岭真是一座,也是一座。
(4)天苍苍,野茫茫,。
(5)停车坐爱枫林晚,。
四、阅读检阅台(25分)
10.(24分)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
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
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jiào jué)。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lóng lǒng)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jìxì)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大洋上的一座冰山!
(1)用“\”划掉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②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③变化不断,没有规律。
④形容姿态各种各样,非常多。
⑤形容非常短的时间内出现了非常多的变化。
(3)用“﹣﹣”分别画出第二、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这两自然段都采用了的写作顺序。
(4)填空。
①第二自然段写庐山云雾的特点,文中把笼罩在山头的云雾比作;把缠
绕在半山的云雾比作。
②第三自然段写庐山云雾的特点:从变成,从变
成。
(5)这篇短文主要描写的是,表达了作者之情。
五、习作百花园(20分)
11.(20分)学校是同学们每天生活的地方,同学们对自己的校园一定有很深的感情,请你写写校园内的一处景物。
注意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展开描写,并进行适当的想象,加入拟人、比喻等修辞,让文章更生动。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测试卷(A卷)
参考答案
一、基础训练营(39分)
1.jìng;zǐ;jiǎo;qióng;fēng;shuāng;2.晨雾笼;苍茫;斜;肥;靠;积;颜色;舞;洞;3.chǔ;处理;lóng;笼子;xìng;高兴;pū;铺床;chù;到处;lǒng;笼罩;x īng;兴奋;pù;当铺;4.;5.⑥;⑤;②;③;①;④;6.风儿轻轻地吹过大片的草地.;我想她今天可能是生病了,因为到现在还没来.;湖面十分平静,就像一面镜子一样.;骏马跑;
二、综合展示厅(10分)
7.2;6;1;3;5;4;8.去美丽的小兴安岭,特别是夏天,夏天的小兴安岭树叶很茂盛,浓雾很迷人,阳光很灿烂,野花很美丽。
;
三、课本直通车(6分)
9.但闻人语响;一行白鹭上青天;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大花园;风吹草低见牛羊;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阅读检阅台(25分)
10.腾云驾雾;一泻千里;变幻无常;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总分;千姿百态;白色绒帽;玉带;瞬息万变;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庐山云雾的特点;对庐山和大自然的喜爱;
五、习作百花园(20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