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种类及行文规则
- 格式:docx
- 大小:11.16 KB
- 文档页数:5
公文种类及行文规则
公文种类及行文规则
一、公文种类
⒈ 公告
⒉ 通知
⒊ 通报
⒋ 呈报
⒌ 报告
⒍ 汇报
⒎ 函
⒏ 请示
⒐ 批复
⒑ 决定
1⒈ 命令
1⒉ 指示
1⒊ 调令 1⒋ 调度令
1⒌ 催告
1⒍ 交办
1⒎ 对外函电
二、行文规则
⒈ 公文的格式
(1) 页眉:写明公文的名称(如:公告、通知)、文件字号、发布单位名称、文件密级(如果有)、日期。
(2) 正文:正文内容根据具体的公文种类规定行间距、字号、对齐方式等规则。
(3) 签署:公文应有主要领导或主管部门的签署,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排序。
(4) 附件:有时需要附带附件,需要在正文结束后列明,注明附件的名称和数量。
(5) 骑缝章:将公文折叠后,用骑缝章进行标识,表明该文件是公文,不得随意更改或增删内容。
⒉ 公文的语言 (1) 公文应使用规范、简明、准确的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2) 使用常用词汇,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行政术语。
(3) 使用简短的句子,避免过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语法结构。
(4) 表达应当明确、准确,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措辞。
⒊ 公文的撰写步骤
(1) 明确发布公文的目的和内容。
(2) 结合公文种类和规定的格式,列出公文的各个要素,如标题、正文的组织结构、签署单位等。
(3) 根据要素的顺序编写公文的内容,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4) 检查公文的格式和内容,确保符合规定,并且没有拼写和语法错误。
(5) 由主要领导或主管部门签署公文,并按照相关规定发文。
附件:
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 公告:公开声明或发布的文告,用于向公众宣布有关事项。 ⒉ 通知:一种行政性文书,用于向特定对象或群体传达特定事项、要求或通知。
⒊ 通报:向一定范围的单位或个人传达信息或处理事务的文书。
⒋ 呈报:向上级单位或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反应问题,请求指导或决策。
⒌ 报告:对特定问题、工作或研究进行汇报和说明的文书。
⒍ 汇报:向上级或相关单位汇报工作进展、完成情况或有关信息。
⒎ 函:非正式的书信形式,用于个人间、单位间的交流沟通。
⒏ 请示:向上级或主管部门征求意见、请求批复或指示的文书。
⒐ 批复:上级单位对报告、请示等提出意见、批准或作出决策的文书。
⒑ 决定:对特定事项作出决策或处理的文书。
1⒈ 命令:上级对下级作出具有强制性的指示或要求的文书。
1⒉ 指示:对工作或行动提出指导意见或要求的文书。
1⒊ 调令:调动人员工作岗位、地区或职责的通知。
1⒋ 调度令:指导或安排某项工作进行的文书。
1⒌ 催告:催促对方尽快办理或解决某项事务的文书。 1⒍ 交办:将某项任务或事务交付给下级单位或个人的文书。
1⒎ 对外函电:向其他单位或个人发出的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