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 格式:doc
- 大小:1003.88 KB
- 文档页数:251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每一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之后的课文以及部分练习,“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合理安排的。
2、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
从二年级下册开始,本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我知道”,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宽带网”,这两项内容是不同于前三册教材的全新栏目。
设计“我知道”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有关的信息,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展。
“宽带网”是借用现代计算机与网络传输技术的一个名词,它所蕴涵的主要作用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通过快捷、方便的途径,获取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3、大幅度更新课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
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有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有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有反映首都新貌的,有倡导动脑动手、勤于思考的,有引导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品质、感悟做人道理的,还有介绍科学知识的作品。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三、全册目标1、培养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写铅笔字的正确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3、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400个生字,会写300个字(2)能按笔顺书写,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1.会认“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读句子,想象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重难点]1.自主识字,能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读句子,想象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教师简介雷锋事迹,导入新课。
2.教师板书“雷锋叔叔”,指导书写“锋”字。
(1)强调“锋”左窄右宽,提醒右下部分“丰”的三横不要写错。
(2)联系形近字“蜂、峰”,区别偏旁,比较识记。
(3)学生用“锋”说词语,如“先锋、刀锋”。
(4)指名说:我们刚刚运用了哪些方法识字?3.学生交流雷锋的相关故事。
4.小结:这么受人尊敬的雷锋叔叔在哪里呢?(补充课题板书“,你在哪里”)我们一起去寻找一下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思考:读完诗歌,你知道了什么?2.边读边标注小节号,圈画课后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4.重点强调:“锋、曾、蒙、泞、荆、莹”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课文中读“céng”;“棘”读二声;“泞”读四声。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思考: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出示: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重点指导:第2个“你在哪里”语气加重,读出寻找、呼唤的语气;男女生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师读问句,生回答在小溪上、小路上)2.你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小溪、小路)小结:大家可真厉害,下节课我们继续看看雷锋叔叔在小溪上、小路上都做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书写美观1.“冒”上宽下窄,“”最后一笔两边不封口。
2.“暖、昨”“洒、温”,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重点指导“暖”中“爰”不要写成“爱”)3.师范写,生书空。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教学科目,学习语文可以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的需求。
以下是小编准备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读准字音,学会12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从理解内容入手,理解内容,并通过朗读、讲解、描述等手段,指导学生体会集体的力量大。
教学时要加强朗读,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进行,逐渐由有感情地朗读达到背诵。
3.知道集体的力量大,大家齐心合力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重点:1. 学会等12个生字,会认等9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集体力量大。
教学难点:知道集体的力量大,大家齐心合力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一. 导入1.你们知道桥是什么样的那”友谊桥”又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2.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要想解开小问号,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请翻开书第4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抽读生字卡。
重点指导。
开火车读。
指名读词。
3.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4.自己读,和同桌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5.汇报。
三.朗读感悟。
1. 自由读一读第1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2. 小蜡笔们为了什么争吵他们各自都说了什么请你们读一读2、3、4、5自然段.然后告诉你的四人小伙伴.3.汇报,指导朗读.知道每一种蜡笔的用途,抓住”最、那算什么、可美了、那点本领算啥”指多名朗读,体会小蜡笔的自以为是.四.识记生字。
1.抽读生字卡(去掉拼音)2.(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认得哪些生字,你是怎样认识的。
3.指导。
五.指导书写。
1.读一读今天要写的生字。
2.看看今天要写的生字,和同桌说一说,你觉得最难写的是那几个字哪些地方应该注意。
识字1 神州谣[教学目标]1.会认“州、涌”等15个生字,会写“州、湾”等9个生字。
2.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3.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词,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启发想象1.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同学们对我们的祖国有哪些了解?(说说自己所了解的祖国的文化、历史、自然风光等。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祖国图画。
(板书课题,识记“州”字,出示“州”字的汉字演变图,与“川”比较讲解)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圈画出生字。
2.读课后的生字表,请拼音朋友来帮忙,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4.采用“你演我猜”的游戏来巩固识字。
5.同学们想用哪些好的识字方法来记住这些字?6.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适时补充。
(1)偏旁归类识记。
如,“涌、湾、浓”都是三点水旁,“隔、陆”都是双耳旁。
(2)利用熟字识记。
加一加:“耸、湾、峡、浓、奋”。
(3)生活识字。
如,结合地名识记,湾—台湾;峡—三峡。
(4)语境识字。
“繁、荣”二字可组成词语“繁荣”,在具体语境中加深理解。
7.学生分句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三、朗读课文,激发情感1.师范读,思考:你有什么发现?(每句三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2.第一节: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1)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
(祖国的山川壮美,风景如画。
配图)(2)你们喜欢美丽的祖国吗?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全班齐读。
(读出喜欢的感情)3.第二节: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1)指名读,思考:你有什么感受?(2)出示图片,师范读。
思考:你懂得了什么?(师范读时,着重突出“奔、涌、长、耸”的语音语调,引导学生体会)(3)播放相关小视频,绘声绘色感受山川的壮美。
(4)男女生分别读、配合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优秀6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读出向往之情,背诵2~4自然段。
3.有盼望台湾回归、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给学生展示中国地图,我们祖国看上去是个雄鸡,这只鸡它有个鸡蛋,它的名字叫台湾省,台湾省里有个很美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去旅游下这个美丽的地方。
这个美丽的地方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大家能把它的名字说出来吗?对了,日月潭。
(板书:日月潭)二、初读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考学生听力)(课件出示1)(1)日月潭在什么地方?(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3)日月潭有什么景色?美吗?2、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喜欢朗读的同学盖上表扬印章)(1)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2)认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3)划出生字宝宝,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帮助;(4)多读几遍生字宝宝。
3、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3)潭、湖、绕、茂、盛、围、胜、央、岛、华、纱、童、境、引、客。
(认识哪个字,让学生拿出生字卡片指认生字,说生字结构)(2)带拼音齐读生字。
齐读生字三遍,开火车(3)玩卡片游戏(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生字),老师在旁指导生字。
(4)老师念生字,学生拿出生字卡片,给最快拿出卡片的学生盖上表扬章。
(5)让学生自由拼读,老师玩打牌游戏。
(6)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7)多音字。
盛shèng(盛开)Chéng(盛饭)4、理解难懂的一些词语日月潭实在是太美了,这些生字也都跑到日月潭里去了,我们也赶紧去看一看吧。
3 开满鲜花的小路【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分享美好,传递快乐。
能够给他人带去快乐,温暖人心的礼物就是美好的礼物。
语言运用: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角色的语气。
思维能力: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借助插图把故事讲完整。
审美创造:借助课文插图,帮助学生认识故事人物角色,理清文章脉络,还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想象一路花开的绚丽景象,从而感受“礼物”的神秘与美好【课前解析】这篇童话故事角色较多,小动物们活泼可爱的身影贴近学生生活,课本插图色彩鲜艳,帮助学生认识文中人物,理清故事发展脉络,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让故事更加有趣,从而感受“礼物”的神奇与美好。
关注课题:课题《开满鲜花的小路》,从字面来看上就非常吸引小同学,课上伊始可以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读故事的兴趣,边读书边思考,在读中解答疑问,在思考中理清人物关系。
关注课文:课文中角色特别多,故事很热闹,虽然每个人物话语不多,但是从提示语和说话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不同的神情、动作、语气。
所以,这是一篇适宜练习分角色朗读的作品,在课堂中反复朗读体会,在读中了解人物,读懂课文,学会读书的语气。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有十个,“员”为上下结构,“鲜、邮、叔、堆、认、礼”为左右结构,要注意观察左右两部分的大小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三个半包围结构的字:“递、原、局”,对于学生来说把握字的结构还不是很熟练,这类字形也是本册书生字教学的重点,课堂上要从结构、笔顺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教学目标】1.认识“邮、递”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啊”,会写“鲜、邮”等10个字,会写“鲜花、邮递员”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角色的语气。
3.能根据图画,仿照例句写句子。
4.能借助插图讲故事,知道“美好的礼物”是什么,并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礼物。
【教学重点】1.认识“邮、递”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啊”,会写“鲜、邮”等10个字,会写“鲜花、邮递员”等12个词语。
课题: 4、中国美食(一)设计:、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
2.会写“蛋、烧、烤、炒”4个字。
3.能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炒、烤、爆”等几种烹饪方法,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的美食。
4.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烈"等字,发现偏旁“火”与“.、”的联系。
学习重点: 1.学习生字、词语,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烈"等字,发现偏旁“火”与“.、”的联系。
学习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炒、烤、爆”等几种烹饪方法,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的美食。
教学过程:(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11种中国美食,让学生了解中国美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同时了解制作食物时需要用到的方法,拓宽眼界,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备注(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一、教学导入视频导入1、课前播放《舌尖上的中国》,让学生欣赏。
2、联系生活,导入话题。
同学们,看着这些美味的美食,你有什么感受?想要吃美食,我们首先要了解美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美食》,认识美食。
(板书课题:中国美食)二、教学过程第一学程:随图识字学习任务主问题1.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和词语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圈画生字,认读生字第二步:互学要求同桌两人交流识字方法,自主识记字形,抽生朗读。
师生相继正音。
并结合朗读,出示文中的7种菜肴名称的注音词语,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
例如:1、出示“凉拌菠菜”图片。
(1)同学们,你们认识这道菜吗?你们吃过这道菜吗?(2)呈现生字“菠”,指引学生认识。
(3)齐读“菠”,发现其中的规律:草字头,下面是“波浪”的“波”。
2、出示豆腐、茄子图片。
(1)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种食材吗?(2)学习“腐、茄”两个生字。
(3)你们知道这两种食材能做什么美食吗?(4)出示“香煎豆腐”“红烧茄子”图片。
2023年二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5篇)2023年二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情景美,制造美课前预备: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刚大家说了许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也把他观看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1、究竟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留意生字的字音,不熟悉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自读课文2、出示句子:刚刚小朋友读得特别仔细,生字这个拦路虎毁灭没有?教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认真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
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消失还能读好吗?同桌互读──男女赛读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5、稳固生字:(1)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2)在生活中识字三、学习课文1、分大组赛读课文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局部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指名答复(板书:前中后)3、品读课文:想不想观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板书:)雷雨前:(1)出示课件:你观察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2)从你观察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3)刚刚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自读课文──指名答复──谈体会──齐读(4)小结:是呀,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喧闹,多可怕的气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来告知大家,让教师也感受到。
19.大象的耳朵[教学目标]1.会认“似、耷”等9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能借助大象的话,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词,读好文中的问句,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打一动物)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
大家知道大象都有哪些特征吗?(学生举手回答)没错,大象有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白白的象牙,壮壮的身子和细细的尾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出示课题:大象的耳朵(齐读课题)1.大象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眼中的大象。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多音字:扇:shān扇动;shàn风扇。
似:shì似的;sì似乎。
(2)图片识字:竖、竿、舞(3)与生活体验结合识字:痛、烦、耷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名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象因为别人的看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后来又把耳朵放下来的故事。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4.指名读第1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
)(2)练习说句子。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有,像,。
(3)就像《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动物们的尾巴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动物们的耳朵多种多样,功能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