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 格式:doc
- 大小:1003.88 KB
- 文档页数:251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每一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之后的课文以及部分练习,“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合理安排的。
2、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
从二年级下册开始,本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我知道”,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宽带网”,这两项内容是不同于前三册教材的全新栏目。
设计“我知道”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有关的信息,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展。
“宽带网”是借用现代计算机与网络传输技术的一个名词,它所蕴涵的主要作用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通过快捷、方便的途径,获取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3、大幅度更新课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
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有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有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有反映首都新貌的,有倡导动脑动手、勤于思考的,有引导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品质、感悟做人道理的,还有介绍科学知识的作品。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三、全册目标1、培养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写铅笔字的正确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3、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400个生字,会写300个字(2)能按笔顺书写,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1.会认“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读句子,想象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重难点]1.自主识字,能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读句子,想象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教师简介雷锋事迹,导入新课。
2.教师板书“雷锋叔叔”,指导书写“锋”字。
(1)强调“锋”左窄右宽,提醒右下部分“丰”的三横不要写错。
(2)联系形近字“蜂、峰”,区别偏旁,比较识记。
(3)学生用“锋”说词语,如“先锋、刀锋”。
(4)指名说:我们刚刚运用了哪些方法识字?3.学生交流雷锋的相关故事。
4.小结:这么受人尊敬的雷锋叔叔在哪里呢?(补充课题板书“,你在哪里”)我们一起去寻找一下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思考:读完诗歌,你知道了什么?2.边读边标注小节号,圈画课后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4.重点强调:“锋、曾、蒙、泞、荆、莹”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课文中读“céng”;“棘”读二声;“泞”读四声。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思考: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出示: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重点指导:第2个“你在哪里”语气加重,读出寻找、呼唤的语气;男女生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师读问句,生回答在小溪上、小路上)2.你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小溪、小路)小结:大家可真厉害,下节课我们继续看看雷锋叔叔在小溪上、小路上都做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书写美观1.“冒”上宽下窄,“”最后一笔两边不封口。
2.“暖、昨”“洒、温”,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重点指导“暖”中“爰”不要写成“爱”)3.师范写,生书空。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教学科目,学习语文可以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的需求。
以下是小编准备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读准字音,学会12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从理解内容入手,理解内容,并通过朗读、讲解、描述等手段,指导学生体会集体的力量大。
教学时要加强朗读,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进行,逐渐由有感情地朗读达到背诵。
3.知道集体的力量大,大家齐心合力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重点:1. 学会等12个生字,会认等9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集体力量大。
教学难点:知道集体的力量大,大家齐心合力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一. 导入1.你们知道桥是什么样的那”友谊桥”又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2.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要想解开小问号,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请翻开书第4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抽读生字卡。
重点指导。
开火车读。
指名读词。
3.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4.自己读,和同桌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5.汇报。
三.朗读感悟。
1. 自由读一读第1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2. 小蜡笔们为了什么争吵他们各自都说了什么请你们读一读2、3、4、5自然段.然后告诉你的四人小伙伴.3.汇报,指导朗读.知道每一种蜡笔的用途,抓住”最、那算什么、可美了、那点本领算啥”指多名朗读,体会小蜡笔的自以为是.四.识记生字。
1.抽读生字卡(去掉拼音)2.(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认得哪些生字,你是怎样认识的。
3.指导。
五.指导书写。
1.读一读今天要写的生字。
2.看看今天要写的生字,和同桌说一说,你觉得最难写的是那几个字哪些地方应该注意。
识字1 神州谣[教学目标]1.会认“州、涌”等15个生字,会写“州、湾”等9个生字。
2.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3.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词,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启发想象1.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同学们对我们的祖国有哪些了解?(说说自己所了解的祖国的文化、历史、自然风光等。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祖国图画。
(板书课题,识记“州”字,出示“州”字的汉字演变图,与“川”比较讲解)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圈画出生字。
2.读课后的生字表,请拼音朋友来帮忙,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4.采用“你演我猜”的游戏来巩固识字。
5.同学们想用哪些好的识字方法来记住这些字?6.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适时补充。
(1)偏旁归类识记。
如,“涌、湾、浓”都是三点水旁,“隔、陆”都是双耳旁。
(2)利用熟字识记。
加一加:“耸、湾、峡、浓、奋”。
(3)生活识字。
如,结合地名识记,湾—台湾;峡—三峡。
(4)语境识字。
“繁、荣”二字可组成词语“繁荣”,在具体语境中加深理解。
7.学生分句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三、朗读课文,激发情感1.师范读,思考:你有什么发现?(每句三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2.第一节: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1)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
(祖国的山川壮美,风景如画。
配图)(2)你们喜欢美丽的祖国吗?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全班齐读。
(读出喜欢的感情)3.第二节: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1)指名读,思考:你有什么感受?(2)出示图片,师范读。
思考:你懂得了什么?(师范读时,着重突出“奔、涌、长、耸”的语音语调,引导学生体会)(3)播放相关小视频,绘声绘色感受山川的壮美。
(4)男女生分别读、配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