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 往事依依》同步练习(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97 KB
- 文档页数:6
10.《往事依依》同步练习
一、课内跟踪
【基础存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这正是油菜花开的季节。和煦的春光洒在广袤的田野上,柔和的微风吹拂着花海,金浪翻滚,一切都那么令人心kuàng神怡。在三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我到乡下踏春,途经多处油菜花生长区。规模( )不能与江西婺源、兴化千垛等地的花田相比,但仍让人感到非常震撼。因为所看到的成片油菜花均如锦似霞,鹅黄、浅黄、橙黄、姜黄……几乎我能想象出的与黄色有关的颜色,都随着油菜花或早或迟的开放而精彩呈现。
走进油菜花海,一簇簇金灿灿、黄澄澄的油菜花随风起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地像铺上了金色的地毯。如此美景不少游客徜徉流连,拍照留下这春日里的一抹靓影,久久地陶醉在烂漫的春光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1)心kuàng神怡( ) (2)徜徉( )
2.阅读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给括号内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 B.只要 C.虽然 D.由于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引来无数蜜蜂翻飞其间 ②花海泛起层层涟漪 ③放眼望去
④摇曳生姿
A.①③④②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课内精读】
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虽然两位国文老师教授的内容和方法有所不同,但都对作者影响深远。试结合原文分析,他们是如何做到让课堂深入人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句话中“凝注”一词可不可以换成“浮现”?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跟踪迁移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沉默的竹笛
①16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我躺在集体宿舍临窗的床铺上。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孤单寂寞。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一次彻底的洗礼。我陶醉在悦耳的笛声里,忧伤早已悄悄地散去,心情澄澈空明。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滋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做一个快乐的吹笛手。
②好长一段日子,我为能拥有一枝笛子而心神恍惚。终于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一个摆地摊的老人那里买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竹笛。
③第一次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一个下午。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我一边吹着竹笛——显然是不成曲调的呜呜声,一边大踏步地把苍茫暮色下的动人风景甩在身后。这时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江湖侠客,心里汹涌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
④从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开始,我就决心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优秀的吹笛手。为了学会吹笛子,我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清晨,我常常拿着竹笛,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对着葱郁的群山大声吹着,让笨拙的笛声唤醒崭新的一天。深夜,同学们沉浸在梦乡里,只有我坐在空旷的操场上,如痴如醉地吹着竹笛。笛声一点也不悠扬动听,但我吹得特别认真。竹笛在人家手里是一根音乐的神奇魔术棒,在我的手里却成了一根没有灵感的干枯竹枝。唉,想不到吹笛竟会是这样的艰难。
⑤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表演一个节目。几个调皮的同学就恶作剧地起哄,要我为大家表演吹笛子。天哪,我根本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强烈的自尊心迫使我孤注一掷。面对全班同学,我终于勇敢地拿起了竹笛,涨红了脸,坚持着把最后一个音符吹完,便逃出了教室。在无人的山坡上,我抚摩着被泪水浸润的竹笛,伤心欲绝。从那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吹笛子了。
⑥后来,那枝带给我幸福和耻辱的竹笛一直静静地悬挂在我的窗前。岁月悄然而过,多少年后,当我凝眸竹笛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回想少年时代的往事。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了生命的内涵。沉默的竹笛啊,我无心再次吻你于唇,吹一曲欢快的歌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便足够了,你的沉默其实高奏着我对少年烂漫心事的凭吊和酸涩的回忆。
7.文章围绕“竹笛”写了哪几件事?仿照示例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愁闷忧伤听竹笛;___________________;回家途中吹竹笛;___________________;班会课上演吹笛
8.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缘事明理、文质兼美的散文。
B.全文围绕竹笛,采用倒叙的手法,叙述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C.第①段画线句中“漫”和“捎”用词准确生动,写出了春夜清冷的特点,表现了文中少年愁闷的忧伤情怀。
D.第⑥段画线句中的“幸福”和“耻辱”二词可以分别理解为竹笛带给“我”快乐和班会课吹笛出丑。
9.本文和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都回忆了作者的往事,请简要说说两文中的往事让作者产生的感悟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往事依依》同步练习
【基础存盘】
1.(1)旷 (2)cháng
2.C
3.B
【课内精读】
4.运用比喻修辞,把童年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比喻成“花环”,写出了读《千家诗》的收获和美好感受。
5.两位老师所选的诗词皆为抒情爱国诗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讲解时入情入理,深情朗诵时左右摇晃的身子和注满情思的眼睛都令大家深深感动。
6.不可以,“凝注”除了呈现的意思外,还有凝结、集中的意思,这样能把老师感动的神情写得更显眼、突出,而“浮现”只是表明呈现而已。
【拓展阅读】
7.如愿以偿买竹笛 千辛万苦练吹笛
8.B(本文并没有采取倒叙的方法)
9.本文: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了生命的内涵。《往事依依》: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