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东北大学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 格式:pdf
- 大小:112.22 KB
- 文档页数:2
1.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一定比开环系统的稳定性好。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2.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3.如高阶系统存在复数共轭复数主导极点,系统可近似为一阶系统。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对于线性系统,系统是否稳定只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而与初始条件及干扰作用无关。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5.增大系统开环放大倍数和降低系统型次可以减小输入引起的误差。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6.传递函数的分子是系统的特征多项式,代表系统的固有特性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7.按控制系统中的信号类型划分,自动控制系统可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8.传递函数能够反映系统在任意初始条件下的运动规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9.开环频率特性的中频段表征闭环系统的稳态性能,所以低频增益要足够大,以保证稳态精度的要求。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10.对于高阶系统,若存在主导极点,当主导极点是实数时,可以利用一阶性能指标计算公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11.对于同一个系统,信号流图的形式是唯一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12.相位最小系统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关于频率一一对应。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13.方框图的变换应按等效原则进行。
所谓等效,就是对方框图的任一部分进行变换时,变换前后输入输出之间总的数学关系应保持不变。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14.反馈通道元器件的精度越要高,越能减小系统误差。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15.在系统的前向通道干扰点前加积分器和增大放大倍数可减小干扰引起的误差。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16.系统的动态误差仅与系统的结构有关。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17.如果系统特征根为共轭复数,那么当共轭复数点在与负实轴成±45°线上时系统的准确性与快速性都比较好。
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东北大学研究生院2012年版前言为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按照全面提升博士研究生学术要求标准的原则,组织有关学院、学科制订了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量化标准。
同时结合国家有关课程改革的需要优化了课程设置,补充了一些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培养方案。
列入本培养方案的学科是学科建设与发展处发布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共涉及83个。
本培养方案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学院可对2012级以前未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实施该培养方案中的“发表学术论文量化标准”(具体要求以学院规定为准)。
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纲要一、培养目标(一)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
(三)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四)在科学和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学习年限(学制)及培养方式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原则上为3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原则上为4年,但无论全日制还是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保留学籍时间不超过6年。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指导教师和导师组根据学生的来源、去向、科研项目等情况制定具体培养计划。
在培养过程中,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可以分阶段、也可以平行或交叉进行。
三、研究方向(一)研究方向是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与自身优势和特点的结合。
(二)在拟定研究方向时,应注意其先进性与引导作用,充分凝练和概括,不应重复和重叠,不应是研究课题的罗列,也不应是导师学术兴趣的组合。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培养高层次科技、管理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政治、文化、道德、外语、专业素质的内容。
学位课程为必修课,博士生修课的最低学分为10学分。
各学科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本学科的最低学分要求。
(一)课程设置与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2学时 2学分学位课外国语 96学时 6学分学位课学术报告与讲座 32学时 2学分学位课第二外语 64学时 4学分选修课专业基础课 32—48学时 2—3学分选修课专业课 32—48学时 2—3学分选修课(二)教学组织与修课要求1.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文件的精神,博士研究生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作为必修课程。
2012年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年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题型及比例
术语解释
20% 简答题 30%
设计及应用题 25%
计算题 25%
(四)参考书目
柳洪义等,,科学出版社,2006年。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一) 机械工程控制的基本概念
机械工程的发展与控制理论的应用
机械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机械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二)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传递函数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
拉普拉斯变换
传递函数
系统方框图和信号流图
工程实例中的数学模型与传递函数
(三)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典型输入信号
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
(四)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
系统奈奎斯特图的画法
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对数坐标图
频率特性的性能指标
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
工程实例中的频域分析
(五)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及稳定条件
代数稳定性判据
几何稳定性判据
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工程实例中的稳定性分析*
(六)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和计算
系统稳态误差的基本概念
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
减小稳态误差的途径
动态误差系数
工程实例中的误差分析*
(七)控制系统性能校正
系统的性能指标
系统闭环零点、极点的分布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并联校正
串联校正
控制器类型
按希望特性设计控制器
工程实例中的控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