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答案.docx
- 格式:docx
- 大小:21.03 KB
- 文档页数:2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易混淆知识点单选题1、小明用三种方法让同一水杯做匀速运动:用力握住水杯使其向上运动(如图甲):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水杯使其向下运动(如图乙):在手和杯子之间垫一层薄毛巾使其向右运动(如图丙):三种情形中水杯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F2、F3则()A.F1>F2>F3B.F1=F2=F3C.F1=F3>F2D.F1<F2<F3答案:B同一水杯用三种方式做匀速运动,水杯处于平衡状态。
用力握住水杯使其向上运动、向下运动,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等于水杯的重力,故F1=F2=G;在手和杯子之间垫一层薄毛巾使其向右匀速运动,水杯在竖直方向平衡,重力等于摩擦力,故F1=F2=F3=G,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比赛,运动员与旗门杆(弹性杆)发生碰撞,导致运动员滑行速度明显变慢且杆明显变弯。
碰撞过程中,杆阻碍运动员滑行的力与运动员撞击杆的力,属于()A.同一个力B.一对平衡力C.一对相互作用力D.同一物体受到的不满足平衡条件的两个力答案:C杆阻碍运动员滑行的力,是作用在运动员上的力,运动员撞击杆的力是杆受到的作用力,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甲,相同的物块A、B叠放在一起,在力F1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前进;如图乙,将A与B改为并列,并在力F2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地面向左加速前进,在运动过程中,图甲地面给B的摩擦力f1和图乙地面给A和B整体的摩擦力f2的关系为()A.f1=f2B.f1> f2C.f1< f2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A不论是甲还是乙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都是滑动摩擦力,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相同,故摩擦力的大小相同,故A正确。
第八章《运动和力》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旱冰鞋下装有滚轮 B.比赛时戴防噪声耳罩 C.冰壶底面打磨得很光滑 D.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2.2021年4月13日,中国女足成功拿到东京奥运会门票,为祖国争得荣誉。如图是女足比赛时的场景。
下列关于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B.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 C.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人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D.运动员用脚踢球,球飞出去,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3.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情况是( )
A.竖直下落,速度越来越快 B.保持静止 C.继续向右摆动,速度越来越慢 D.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4.如图所示用F=12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为4N,则物块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8N,水平向右 B.8N,水平向左 C.4N,水平向右 D.4N,水平向左 5.用如图装置研究二力平衡时,在轻质塑料片两端的细绳上挂等重的钩码,手放开塑料片后,可观察到塑料片将( ) A.向左下运动 B.向右上运动 C.仍静止不动 D.转过一定角度 6.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大大减小摩擦 C.在任何情况下摩擦都是有害的 D.轮胎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我们的生活中充满各种物理现象,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A.射向球门的足球被守门员抱住后会失去惯性 B.高速公路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歼击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 D.运动员撞线后还要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8.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B,在F=10N的恒力作用下,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沿水平方向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1.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比赛中,我国选手谷爱凌从50m高的跳台由静止出发,在空中完成了一次超高难度的1620度旋转,获得金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她在空中受到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B.她离开轨道末端时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她的惯性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D.她运动到最高点时仍具有惯性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结合图可知,在汽车紧急刹车时,系安全带可以()A.增大因汽车加速行驶而造成的惯性B.减小因汽车高速行驶而造成的惯性C.减小汽车紧急刹车时因惯性对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D.减小汽车加速行驶时因惯性对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3.如图所示,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志愿者们正在清理道路冰雪,他们采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A.戴防滑手套B.在路面上铺防滑垫C.穿鞋底粗糙的橡胶鞋D.铲雪时握紧铲子,防止铲子滑落4.图示为小张测量体重时的情景,静止时体重计对他的支持力为F1,他对体重计的压力为F2,他受到的重力为G,则()A.F2与G是一对平衡力B. 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C. 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F1与G是一对相互作用力5.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子弹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力大于空气阻力B.人站在沼泽地上会下陷,是因为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C.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车内人员的惯性D.在操场跑步,匀速跑过弯道时人受到非平衡力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长方体A和B靠在一起,在推力F的作用下,在粗糙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对A的摩擦力和桌面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A受到的推力F和桌面对A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B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A对B的推力和桌面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7.下列关于摩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圈的摩擦是滚动摩擦B.传送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被传送的物体不受摩擦力C.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可减小摩擦力D.所有的摩擦力都和压力成正比8.列车停在平直轨道上,车厢中小球b静止,忽略桌面对b的摩擦及空气的影响。
第八章运动和力一、单选题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
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C.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D.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2.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C.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也具有惯性D.静止在地面上的“歼-20”战机,受非平衡力的作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上的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大量实验直接验证得出来的C.匀速下落的雨滴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4.为了增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某学校的体育测试增设了铅球项目,在某次投掷铅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球一直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手对铅球的力大于铅球对手的力C.铅球离开后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铅球最终停下来,惯性消失D.铅球在空中运动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5.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给机器轴承加润滑油B.拔河时用力握紧绳子C.运动鞋底部刻有花纹D.下雪后往路面撒煤渣6.体育运动中涉及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力垫起排球时,手臂感到疼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篮球投出手后如果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D.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7.如图所示,拉着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与木块所受重力平衡的力是()A.木块受到的拉力B.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C.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D.木块对桌面的压力8.水平桌面上的物理书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9.12月19日,2021重庆马拉松迎新跑活动在广阳岛激情开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跑前,静止的运动员不受力的作用B.选手冲线后无法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运动员鞋底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D.运动员匀速转弯时,他受到的合力为0,运动状态不改变10.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B.互相接触的两物体,不一定产生弹力作用C.物体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一定存在摩擦力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11.如图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车会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2023年春学期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检测卷(满分70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小题。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C.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2.下列实例中,通过增大对接触面的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是()A.汽车轮胎表面有槽纹B.轴承内部装有滚珠C.在齿轮间加入润滑油D.皮带传动需将皮带张紧3.如图所示,气垫船在水面上行驶的过程中,减小摩擦采用的方法是()A.减小压力B.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用滚动代替滑动D.使接触面分离4.F1和F2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且作用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若其中F1=6N,方向是水平向右,且这两个力的合力为16N。
关于F2的大小和方向,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10N,且方向水平向右B.一定是22N,且方向水平向左C.可能是10N,且方向水平向左D.可能是22N,且方向水平向左5.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此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受到重力和乙对甲的支持力,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甲对乙的压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乙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地面对乙的支持力与乙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6.物块放在粗糙的斜面上静止,关于该物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7.如图是一款没有“地轴”的地球仪,接通电源,地球仪就能飘浮在空中,对它飘浮在空中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因为地球仪有惯性B.因为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C.因为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因为它受到的磁力和重力相互平衡8.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仍然能高速前进.这是由于A.子弹仍受到火药气体的推力B.子弹受到重力的作用C.子弹不再受到力的作用D.子弹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9.下列实例中减小摩擦的是()A.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镁粉B.在琴弦的弓毛上涂抹松香C.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D.冰壶比赛时在冰壶前刷冰10.如图所示,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只箱子,但未推动,这是因为()A.箱子的质量太大了B.推力小于箱子与地面的摩擦力C.推力等于箱子与地面的摩擦力D.箱子没有了惯性的缘故11.2019年央视春晚创意表演《青春跃起来》把更多青春、时尚的流行文化融入舞台,如图所示,展现了无奋斗、不青春的精神.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A.篮球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B.运动员抱着篮球在空中运动,以人为参照物,球是静止的C.运动员被蹦床弹起后在空中向上运动,受弹力和重力的作用D.运动员灌篮后,球向下加速运动,主要是因为球具有惯性12.木块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传送带的运动速度突然增大,则木块的惯性也随之增大B.传送带突然停止运动时,那么木块将向左倾倒C.木块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3.下列关于摩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圈的摩擦是滚动摩擦B.传送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被传送的物体不受摩擦力C.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可减小摩擦力D.所有的摩擦力都和压力成正比14.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小雅同学骑共享单车上学的路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她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前行时自行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B.她下坡时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C.她骑车转弯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D.若自行车停下,自行车的惯性就消失了15.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子弹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力大于空气阻力B.人站在沼泽地上会下陷,是因为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C.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车内人员的惯性D.在操场跑步,匀速跑过弯道时人受到非平衡力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5小题)16.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_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由此可知,一切物体都具有_______.17.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C两点间来回摆动,若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刚好断开,小球的运动状态将___________(选填“保持”“不变”或“改变”);若小球摆到C点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小球将___________(选填“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或“继续做圆周运动”)。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小枫同学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小枫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A.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相同B.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C.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2.如图所示,小林静止站在商场的电梯上,随电梯匀速向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B.小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林是静止的D.小林受到重力、支持力作用3.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某同学让小车从斜面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观察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如图所示,为小车静止时所处的位置。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车从斜面上固定位置开始下滑,是为了让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B.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小车具有惯性C.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长,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4.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A.F1=F2>F3B.F1>F2>F3C.F2>F1>F3D.F1<F2=F35.把一个质量是0.5kg的篮球竖直向上抛出,假定运动过程中空气对它的阻力恒为0.8N,则篮球在竖直上升和降落过程中所受力的合力分别是(g取10N/kg)()A.5.8N5N B.5.8N 4.2N C.4.2N 5.8N D.5N 4.2N6.如图所示,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C.假设在运动过程中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的弹性形变产生的7.在如图所示装置中,A物体重15N,B物体重10N,弹簧秤的示数12N,不计绳重和轴对滑轮的摩擦,则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B.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左C.大小为12N,方向水平向右D.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8.如图所示,物块A的重力G A=20N,物块B的重力G B=10N,水平推力F作用在A上,A与竖直墙面接触,A和B均静止,则墙面受到的摩擦力()A.大小为20N,方向向上B.大小为20N,方向向下C.大小为30N,方向向上D.大小为30N,方向向下9.如图所示,一根羽毛放置在长木片上,并保持静止状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第8章运动和力实验题专练(有答案)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力和______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小车运动得越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______。
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如图所示:(1)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______。
(2)实验中同一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_____。
(3)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它会在水平面上______。
(4)如图丙所示实验装置中,在木板上添加一个小木块,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并推动木块前进一段距离,可以探究小车的动能与______(选填“质量”或“速度”)关系。
小车下滑过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将它的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小车推动木块做功的过程,实质是能量______(选填“转化”或“转移”)的过程;运动的木块因为受到摩擦力而速度发生变化的过程,则又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是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3.为了研究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之间的关系,某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方向相反的两个水平拉力F1和F2拉着小车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用测力计测出F1和F2的大小,并分别测出小车在不同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m小车1>m小车2)(1)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总结(解析版)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1.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这就是说物体只要不受力(受到平衡力或合力为零),原来静止的物体会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3.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4.物体质量决定惯性大小。
质量越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越强,即惯性越大。
5.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不是力。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一种属性。
二、力的平衡1.我们把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
2.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到的力叫平衡力;物体只受两个力时叫二力平衡。
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这两个力叫平衡力。
简单称之为: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如果物体上只受到两个力作用,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直线上,那么物体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有相对滑动时,在它们接触面存在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摩擦力大小与两物体的接触面有关;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摩擦力大小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有关;当接触面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静摩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但保持静止状态时,在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力。
5.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知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的重要考点,也是常考热点,在本章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本节包含两个重要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两者是不可分割两个知识点,是互相关联而又互相补充的知识。
在本节复习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理解;二、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经常与二力平衡结合;三、物体不受力的含义;四、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五、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惯性的例子。
第八章测评(A)(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如图所示,给四个静止的物体同时施加方向相反的力F1和F2的作用,其中能继续保持静止的物体是()2.如图所示,惯性最大的是()3.(2018·北京中考)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C.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4.如图所示,饮料罐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罐对手的力与手对罐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罐对手的压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5.如图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着一个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一端连接着弹簧测力计。
当拉力F为5 N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拉力增大到10 N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 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C.木板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D.小木块将保持静止6.如图所示,小车被人推开后向前运动,最终停下了,对这一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人对小车的推力越来越小B.离开人手后的小车不受力的作用C.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由于惯性,离开手的小车继续向前运动7.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互相不接触的物体,彼此间也可能发生相互作用B.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上升时肯定还受到向上的作用力C.物体只要受力越大,就会运动越快;如果不受力,物体会很快停下来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8.如图所示,一长方体木块,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甲图木块竖放,乙图木块平放,丙图木块平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
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匀速拉动长方体所需的水平力分别为F甲、F乙、F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9.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本静止的书上竖直放置一块橡皮,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橡皮将会;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上述过程中橡皮将会。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1、牛顿静止匀速直线静止匀速直线
2、C
3、B
4、 A
5、保持静止
6、D
7、(1) 运动需要力的维持 (2)B (3)一直保持运动
8、(1)斜面底端速度相同 (2)
受摩擦力不同 (3)力是改变运动的原因 (4)木板面受摩擦力小 (5) 小车不受摩擦力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
1、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
2、惯性运动
3、A
4、D
5、C
6、D
7、 C
8、(1) 惯性 (2) 失去惯性(3)力改变运动状态
2.二力平衡第1课时
1、重力 1000牛竖直向上
2、等于等于
3、10牛向左
4、C
5、 C
6、B
7、
A 8、二力平衡 9、(1) 匀速直线 (2)木块受到摩擦力平衡小车代替木块 (3)转动
2.二力平衡第2课时
1、重力和支持力
2、平衡力惯性
3、C
4、 A
5、D
6、 A
7、 C
8、C
3.摩擦力第1课时
1、5 5
2、ABC
3、B
4、D
5、BC
6、 B
7、C
8、向后向前
9、(1)A (2)
C (3)B
3.摩擦力第2课时
1、匀速直线拉二力平衡摩擦力
2、A
3、增大增大
4、增大摩擦力变滑动
为滚动 5、B 6、A 7、B 8、(1) 平衡 (2)压力控制变量 (3) 弹簧测力计在动木
块静止不动 9、(1) A (2) 3、4、5 (3)不能
《运动和力》专题复习第1课时
1、相互的惯性
2、D
3、B
4、D
5、C
6、B
7、D
8、刹车减速运动状态
9、(1)
大小方向 (2)同一直线 (3)加速运动状态
《运动和力》专题复习第2课时
1、B
2、B
3、A
4、C
5、750 竖直向上
6、200 向东变大不变
7、向右为零
8、C
9、(1)④(2)m4g(3)二力平衡(4)绳与滑轮间有摩擦
初中物理试卷
灿若寒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