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长江大桥南岸锚碇散索鞍支墩基础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16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核表编号:XX教城滨江路一期护岸工程锚系施工方案编制单位: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XX教城市政主干道工程项目部日期:二O一O年九月二十日锚系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基本概况:XX教城滨江路一期工程起于涪江二桥附近,接现状涪江滨江路,沿涪江向西经氮肥厂、教师新村南侧,下穿渝武高速公路涪江三桥后经育林二路交叉口,止于规划中的涪江四桥附近,线路全长3.57km,河堤护岸工程全长3.89km。
路面及人行道结构以下包括堤岸、锚系、路基回填及排水涵洞均为防洪护岸部分,道路部分含路面及附属工程、综合管网工程、路灯照明工程。
2、锚系概况:沿线锚系分为0#~12#渡船锚系和0#客渡锚系,共13组锚系;每组锚系由锚墩和锚碇、锚链组成,每组锚系分为首缆、横缆和尾缆,首缆锚链为¢46,横缆和尾缆锚链为¢38。
7#~12#锚系每组设置有首缆2个,横缆6个,尾缆2个,6#~1#锚系每组设置有首缆2个,横缆6个,尾缆3个客渡锚系为首缆2个,横缆18个,尾缆3个。
岸坡锚敦计120个,锚碇为110个;6#~0#锚系首锚、横锚、尾锚第一根埋设于衡重式挡墙内,锚敦和锚碇位于岸坡。
锚敦和锚碇为C25砼浇筑,浇筑总量约为5000m³。
三、编制依据:1、XX教城滨江路一期工程(护岸部分)施工优化设计图集;2、交通部行业标准,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4-98;3、国家标准,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50192-93;4、交通部行业标准,港口设施维护技术规程JTJ/T289-975、国家标准,铸钢锚链GB550;四、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工作1、施工总体部署:本工程工期紧,按照系统工程管理原理,精心组织锚系施工过程中各工种、各工序的流水作业,对工程的施工的过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实行全面管理和动态控制,以确保该工程的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均满足要求。
(一)、施工准备:⑴施工现场准备三通一平,临时设施,施工用水用电已准备完毕(二)、技术准备:⑴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明确各项设计要求和锚系的施工要求。
宜宾长江大桥菜园沱岸主墩基础施工方案编制:审核:负责人:批准:四川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宜宾长江大桥项目经理部2003年5月29日宜宾长江大桥菜园沱(南)岸主墩基础实施性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地质状况:本工程南岸主墩位于河床南侧,刚好处于南岸岸边,墩位处覆盖层厚52.3m。
覆盖层从上到下结构为:0 —0.7m为碎石土、0.7-22.47m为漂石土、卵石土、含卵石圆砾土、22.47m—52.3m为圆砾土夹砂土、52.3m—54.5m为强风化泥岩、54.5m以下弱风化泥岩。
其中在漂石土层中含1—5米直径的孤石。
主墩靠近长江,主墩河床面标高258.4m, 一旦洪水上涨即将淹没自然地面。
为了确保在洪水期能够不间断的进行施工,则需要在洪水标高以上搭设一个稳妥可靠的工作平台。
2工程水文条件根据地质及水文情况,按20年一遇的洪水情况统计为:南岸主墩基础结构型式及工程数量南岸主墩采用高桩承台基础,基桩为23(或21)根© 2.5m的钻孔灌注桩(23和1根待计算后确定),桩长75m嵌岩深度15m左右。
承台尺寸顺桥向32.5m,横桥向32.5m,高度为6m承台底设计标高265m南岸主墩基础主要工程数量表4基础施工特点①受洪水影响:施工区域河道顺直,年年涨洪水,基础施工须搭设高桩冲孔平台。
②承台基础大体积砼施工应采用有效措施降低水化热,防止砼开裂。
③基桩深达75m,地质结构复杂,拟采用冲击成孔工艺施工,保证成孔质量与工期。
二、南岸主墩基础施工工艺流程经向码头施工单位咨询,大量的孤石均位于标高256.5m以上,为使以后成孔过程中顺利进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采用如下流程:(一)、前期施工平台准备工作1. 在承台桥区范围内租用挖掘机挖方至标高256m,除去大量的孤石。
由于长江涨水,水位达到259.4m排水无法满足施工需要。
现场经业主、项目经理部同意,决定回填砂砾石至标高259.0m,在259.0m标高上浇筑50cm厚的封底砼,以便护筒及施工平台钢管桩放样。
隧道锚散索鞍基础开挖及砼浇筑方案一、工程简介四渡河特大桥为主跨900米的悬索桥,宜昌岸锚碇采用隧道式锚碇。
左锚碇全长为68.85米,右锚碇全长为64米,锚塞体长均为40米。
散索鞍基础宽为8.7m,两侧距初衬各40cm,高为8m,总长为13m。
散索鞍基础的前端设计为防滑台阶,台阶宽为80cm,下面4级高150cm,最上一阶高200cm。
左右锚散索鞍基础开挖石方总方量为1223m3,混凝土方量为1223m3,钢筋用量为7.5T。
散索鞍基础的开挖在锚塞体开挖完后进行,散索鞍基础开挖完成后先进行一期砼的浇筑,二期砼将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浇筑时间。
二、施工方案1.施工流程2.施工工艺概述2.1测量放样在锚塞体开挖完成后,即进行散索鞍基础位置放样。
先将散索鞍的整体位置放出来,并在四个角上布设控制点。
散索鞍的每次爆破进尺为1m,在每次孔眼开钻之前先对该次开挖部分进行测量,确定钻孔深度,使开挖逐渐形成楼梯型。
2.2散索鞍开挖施工在散索鞍开挖时,先将锚体出渣矿车轨道拆除。
散索鞍基础开挖完成后,再用钢管或型钢将轨道架设起来。
2.2.1开挖施工示意图散索鞍开挖采用爆破开挖,挖机出渣。
在散索鞍开挖时先开挖靠近洞口的前半部分,形成一个平台作为挖机的操作平台。
在挖机操作平台形成后再开挖后半部分。
开挖顺序示意图如下:(单位:cm)步骤1 步骤2步骤3 步骤4挖机操作平台开挖高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以保证方便挖机行走及出渣为前提。
2.2.2爆破施工由于散索鞍位置处于洞口,爆破飞石将影响十五标隧道的施工及我部索塔的施工。
同时爆破位置两侧为鞍室直墙,对鞍室的初衬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将这些影响降低到最底,在开挖施工时采用松动爆破(松动爆破:爆破后,介质不会被抛出,仅使介质表面隆起)及预裂爆破。
在爆破施工时,先爆破左半部分或右半部分。
同时为了防止爆破时爆破地震动波相叠加,将选择合适段号的连结雷管,确保爆破震动降低至最低。
(1)循环进尺散索鞍开挖施工拟定以1m为一循环进尺。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主缆施工线形控制技术作者:周亚军许雄飞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9年第07期摘要: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悬索桥主缆架设施工中,空缆线形控制精度尤为重要,是桥面线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
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测量工装,确保施工中测量技术的顺利实施,制定专项测量方法,保证测量精度的准确性,结合施工中线形监测数据分析结果,指导主缆线形调整。
重点介绍主缆架设中线形测量的方法,测量工装介绍,监测数据分析和主缆线形调整方法等全过程控制技术。
关键词:悬索桥;基准索;线形监测;控制技术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07-0149-041 工程概况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桥型方案为主跨2×1080m三塔两跨悬索桥,设计车速100km/h。
主缆两主跨跨度均为1080m,矢跨比为1/9,背缆跨度均为360m,中、边塔顶处主缆JD 点高程均为+178.3m,主缆理论散索点高程均为+30.0m,两根主缆横桥向的中心间距为35m (如图1)。
主缆长约3045.53m,重约7115.26t,由154股91丝预制平行索股组成。
索股用定型捆扎带绑扎而成,使其断面成正六边形,两端设热铸锚头。
主缆索股经成型调整按一定的排列置入散索鞍、主索鞍鞍槽内固定。
索股经过紧缆而形成主缆结构。
2 塔锚联测上部结构安装工程已完成索鞍及门架系统安装,即将进入猫道施工阶段。
为了采集整个悬索桥上部结构索塔、锚碇的初始相对位置与几何状态数据,同步实施初始监测。
为了模拟实际主缆线形,需要采集塔锚在裸塔狀态下的初始数据。
测量内容主要包括散索鞍基准位置测量、碇沉降和位移监测、顶高程传递、塔索鞍测量与索塔变形监测的联测、塔跨度测量、塔沉降监测。
索鞍定位需要在各塔上横梁建立2个强制归心加密点。
待温度恒定,风小的夜间,后方交会法使用全站仪TCA2003结合CPⅢ操作手簿自动观测,三塔加密同时进行,保证坐标系统的统一性。
重庆驸马长江大桥重庆驸马长江大桥又称万州长江四桥,位于万州主城区,北岸起点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驸马镇吊龙村,南岸终点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向坪村,是三峡库区跨度最大的一座长江大桥。
驸马长江特大桥是万利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
大桥全长2030米,主跨1050米。
为单跨钢箱梁悬索桥。
预计在2016年底完成建设。
2016年11月15日,由中交一公局承建的重庆万州驸马长江大桥主桥顺利合龙。
设计参数重庆驸马长江大桥全长2030米,主跨1050米,一跨过江,主桥为300m+1050m +300m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引桥为77.5m +154m+77.5m连续刚构+630m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全桥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主桥宽30.7米,引桥宽27.5米。
背景信息万利高速公路由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与中交一公局采取BOT+EPC方式组建的万利万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担任建设业主。
万州区负责征地拆迁、治安管理和协调服务工作。
项目概算总投资为82.16亿元。
项目共需征用土地4860.79亩,涉及8个乡镇26个村159个组和经开区,拆迁房屋1050户182160平方米,需搬迁企事业单位23家,迁改征地红线内电力、通讯、天然气管道、军用光缆、自来水等12家权属单位管网。
万利高速公路起于万云高速公路马鞍石,经熊家镇、钟鼓楼街道、太龙镇、陈家坝街道、五桥街道、经开区、长岭镇、长滩镇、于龙驹镇田家垭口与湖北省利川市接线,止于利川市凉雾乡,全长94.15公里。
万州境内全长51.83公里,设有驸马长江特大桥一座。
万州境内共有桥梁11789米/32座,隧道16934米/20座,桥隧比52.27%,设置一般互通式立交5处和马鞍石枢纽互通立交1处。
万利高速预计2017年完成建设。
据万利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称,万利高速公路是重庆高速公路网三环十射三联线中十射的重要支线之一,是渝东北地区陆上运输的快速通道,也是鄂西地区入渝进川的重要道路。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定位支架构造及主要技术条件 (1)3.1支架构造 (1)四、计算参数 (2)五、荷载分析 (2)六、钢支架受力分析及计算 (2)七、结论 (9)八、附着预埋件计算 (9)九、附着预埋件与2I40a工字钢焊缝连接计算 (10)1、工程概况南锚碇散索鞍支墩盖梁为异型砼结构,混凝土分两层浇筑,其尺寸为长33.35、宽15.28m、高5.58m。
第一层浇筑高度为2.83m,第二次浇筑高度2.75m。
混凝土总方量为2224m³。
2、编制依据1、散索鞍支墩盖梁支架设计图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J025-86);5、相关技术文件及图纸。
三、定位支架构造及主要技术条件3.1支架构造支架按对称原则布置,支架主要由底模系统、分配梁系统、桁架系统、钢管支架系统及牛腿系统组成,钢管支架支撑与散索鞍支墩基础上,牛腿预埋在肋板上。
施工支架总体布置图如下:(1)钢材为 Q235b 钢:重力密度 78.5N / m ,弹性模量为 2.1⨯10 MPa ;四、计算参数3 5 (2)强度设计值(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σ ]拉、压 = 215MP a[σ ]w = 215MP a [τ ] = 125MP a ;16Mn 钢:[σ]=273MPa ;[τ]=208MPa 。
(3)容许挠度 [f ]:拱架、支架受载荷挠曲的杆件 L/400。
⑷钢筋混凝土容重:26kn/m³五、荷载分析本次支架受力计算主要盖梁边段支架,及两肋板之间的支架计算为代表。
主要只考虑施工荷载、钢筋砼荷载。
荷载系数为 1.2,施工荷载主要包括模板自 重及其它荷载。
模板(2mx2m )自重 320kg钢筋混凝荷载 F 1=V 砼 r 砼=294m ³x26KN/m ³=7644KNF 均=F 1+F 2/S 面积=7682KN/68㎡=113KN/㎡模板荷载 F 2=G 模 xNxg=320x12x9.8=38KNF=1.2xF 均=136KN/㎡六、钢支架受力分析及计算支架系统作为整体计算模型,采用迈达斯建模进行计算,计算支架在钢筋 混凝的荷载作用下对对钢支架进行受力计算。
大桥缆索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说明 (3)1.1 编制依据 (3)1.2 编制目的 (3)1.3 适用范围 (3)二、工程概况 (4)2.1工程简介 (4)2.2水文地质条件 (5)2.3施工条件 (5)三、施工方案简述 (6)3.1 缆索系统施工工艺 (6)3.2 鞍座架设 (7)3.3 猫道架设施工 (11)3.4 主缆架设施工 (17)3.5 紧缆 (23)3.6 索夹安装 (28)3.7 吊索安装 (29)3.8 体系转换 (30)3.9 缠丝 (31)3.10 防腐 (37)3.11 猫道拆除 (40)3.12 工程进度计划 (41)四、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45)4.1 施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47)4.2 各主要职能部门分工 (48)五、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措施 (49)5.2 安全施工临时用电 (50)5.3 张拉作业防范措施 (51)5.4 起重防范措施 (52)5.5 机械伤害防范措施 (52)5.6物体打击防范措施 (53)5.7夜间作业防范措施 (53)六、安全保证措施 (54)七、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56)7.1 文明施工 (56)7.2 环境保护 (57)八、安全检查和审查 (58)九、缆索系统施工应急预案 (60)十、安全验算 (66)10.1 水平力计算 (66)10.2塔顶位移计算 (67)十一、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70)11.1 提前架设主缆的原因 (70)缆索系统安全专项方案一、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3、《杭州市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文件汇编》2010年6月4、《杭新景高速公路连接线—xx市洋溪大桥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8月)5、杭新景高速公路连接线—xx市洋溪大桥工程《招标文件》;6、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及省市有关施工安全、工地保安、人员健康、劳动保护、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1.2 编制目的为确保在缆索系统施工时,杜绝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确保洋溪大桥按时完工,特编制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核表编号:XX教城滨江路一期护岸工程锚系施工方案编制单位: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XX教城市政主干道工程项目部日期:二O一O年九月二十日锚系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基本概况:XX教城滨江路一期工程起于涪江二桥附近,接现状涪江滨江路,沿涪江向西经氮肥厂、教师新村南侧,下穿渝武高速公路涪江三桥后经育林二路交叉口,止于规划中的涪江四桥附近,线路全长3.57km,河堤护岸工程全长3.89km。
路面及人行道结构以下包括堤岸、锚系、路基回填及排水涵洞均为防洪护岸部分,道路部分含路面及附属工程、综合管网工程、路灯照明工程。
2、锚系概况:沿线锚系分为0#~12#渡船锚系和0#客渡锚系,共13组锚系;每组锚系由锚墩和锚碇、锚链组成,每组锚系分为首缆、横缆和尾缆,首缆锚链为¢46,横缆和尾缆锚链为¢38。
7#~12#锚系每组设置有首缆2个,横缆6个,尾缆2个,6#~1#锚系每组设置有首缆2个,横缆6个,尾缆3个客渡锚系为首缆2个,横缆18个,尾缆3个。
岸坡锚敦计120个,锚碇为110个;6#~0#锚系首锚、横锚、尾锚第一根埋设于衡重式挡墙内,锚敦和锚碇位于岸坡。
锚敦和锚碇为C25砼浇筑,浇筑总量约为5000m³。
三、编制依据:1、XX教城滨江路一期工程(护岸部分)施工优化设计图集;2、交通部行业标准,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4-98;3、国家标准,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50192-93;4、交通部行业标准,港口设施维护技术规程JTJ/T289-975、国家标准,铸钢锚链GB550;四、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工作1、施工总体部署:本工程工期紧,按照系统工程管理原理,精心组织锚系施工过程中各工种、各工序的流水作业,对工程的施工的过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实行全面管理和动态控制,以确保该工程的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均满足要求。
(一)、施工准备:⑴施工现场准备三通一平,临时设施,施工用水用电已准备完毕(二)、技术准备:⑴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明确各项设计要求和锚系的施工要求。
悬索桥锚碇施工技术方案锚碇混凝土工程中,基础、锚块、散索鞍支墩墩顶段属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锚块包含锚块基础、锚块混凝土体、锚固系统、后锚室四部分。
前锚室包含前锚室底板、前锚室侧墙、前锚室顶板、前锚室前墙四部分。
散索鞍支墩包括散索鞍支墩基础、散索鞍支墩两部分。
后浇段包括散索鞍支墩基础后浇段、锚块基础和锚块后浇段、散索鞍基础与锚块基础后浇段三部分。
1..5.1施工程序锚碇混凝土浇筑分为锚块基础、锚块、散索鞍支墩基础、散索鞍支墩、前锚室底板、前锚室侧墙、前锚室顶板、前锚室前墙和后浇段六部分进行。
整个锚碇由纵横向的2m宽的后浇段分成五个部分。
锚碇混凝土根据温控方案竖向分层,平行对称方式浇注。
锚块基坑清理完毕后立即对基底进行封闭,然后在封闭层上放样进行基础混凝土施工,各个部位施工完成后,全部冷却水管通水降温,降到稳定的低温时(16℃)时浇筑后浇段。
施工程序 锚碇施工完成分层、分块平衡浇筑基础砼至空室顶面张拉锚块预应力后浇段施工大体积砼温控措施锚块预应力定位支架和管道安装基坑封底砼浇筑基坑清底基坑开挖完成塔吊基础混凝土浇筑塔吊安装后锚室定位支架安装分层、分块平衡浇筑锚块、散索鞍支墩、前锚室砼大体积砼温控措施前锚室底板支架搭设分层、分块平衡浇筑基础空室顶面砼大体积砼温控措施回填空室砂卵石1..5.2施工要点锚体砼施工关键控制点为预应力管道精确定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等。
锚碇混凝土施工的特点:混凝土数量大,持续时间长,经历一天中的高温时段和低温时段转换期;由于混凝土水化热作用,混凝土浇筑后将经历升温期、降温期和稳定期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的体积也随之伸缩,若两块混凝土体积变化受到约束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如果该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拉抗裂能力,混凝土就会开裂。
为此,在锚碇施工过程中将要采取有效温控措施来防止混凝土开裂。
混凝土浇注按照分块分层方案进行施工,循环作业,科学安排,确保锚碇混凝土施工质量。
南岸锚碇散索鞍支墩基础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单位: 中交一公局万利万达项总部驸马长江大桥二分部二○一四年二月目录1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地勘报告及相关资料;2、《重庆万州至湖北利川高速公路》(重庆段)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设计文件;3、《重庆万州驸马长江大桥工程地质勘查报告》;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10);8、《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 163-2013);9、国家、重庆市有关法律、法规。
1.2 编制说明我部根据设计院提供地质勘查报告及当地水文条件,选择人工挖孔的方式进行锚碇散索鞍支墩基础施工。
根据以前人工挖孔桩基施工成功案例和桩基施工的各项安全管理条例编制该方案。
1.3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重庆万州至湖北利川高速公路(重庆段)驸马长江大桥南岸锚碇散索鞍支墩基础施工,里图2-1 桩基布置图程桩号为K10+253.000。
2工程概况万州驸马长江大桥南岸锚碇采用隧道锚形式,锚塞体嵌入中风化岩层以内,前锚室及支墩位于地面以上,支墩基础与引桥14#墩共用,采用群桩承台基础。
基础按嵌岩桩设计,采用12根直径3.2m桩基础,桩长25m,桩与桩之间横桥向中心距8m、纵桥向中心距9m,桩端进入中风化岩层不少于2.5倍桩径。
每根桩基挖除土方量为201m³,12根桩共计约2412m³。
桩基布置情况如图所示。
图2-2 桩基材料数量表2.1 地形地貌桥位区属构造剥蚀河流侵蚀丘陵地貌。
桥梁跨越长江,在该段江面水域约850m,河谷岸坡不对称,切割深度300~600m。
受构造作用和长江侵蚀影响,长江两岸呈明显的台阶状地形。
长江南岸丘陵岗地斜坡地貌区:里程K9+800~K10+323。
地面高程210~272m,斜坡向西、北倾斜。
整个山脊地形较平缓,两侧地面坡度较陡,局部约30°,最大约50°,在桥轴线临江最大达87°,斜坡上植被发育,多为果树。
西部250m发育一冲沟,延伸至长江,常年有流水,旱季水量不大。
南岸剥蚀夷平面地貌区:里程K10+323~K10+403。
地面高程272~288m,地面坡度5°。
地表岩性为残破积的粉质黏土混碎石。
2.2 地质条件图2.1-1锚碇桩基地质剖面图①层—粉质黏土(Q4el+dl):黄褐色~红褐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高,顶部含有植物根系。
围岩类别为Ⅵ类。
④2层—强风化砂质泥岩(J2s):褐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石英、黏土矿物组成,岩芯较完整,呈柱状,节长 5~18cm,局部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较破碎,围岩类别为Ⅴ类。
④3层—强风化砂岩(J2s):灰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矿物组成,钙质胶结,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短柱状,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较破碎,围岩类别为Ⅴ类。
⑤2层—中风化砂质泥岩(J2s):褐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石英、黏土矿物组成,岩芯较完整,多呈长柱状,节长8~70cm,岩芯遇水易崩解,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完整,围岩类别为Ⅳ类。
⑤3层—中风化砂岩(J2s):灰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矿物组成,钙质胶结,岩芯较完整,呈柱状,节长6~48cm,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完整,围岩类别为Ⅳ类。
桥址区不良地质作用较发育,主要表现为滑坡、土溜、崩塌、危岩、岩堆及卸荷裂隙。
2.3 气象条件万州城区属亚热带东南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步,具有春早、夏长多伏旱、秋季多绵雨多云雾、冬暖少霜雪的特点,全年无霜期320 天以上。
万州城区的多年平均气温18.1℃,一月平均气温5.1℃,七月平均气温27.5℃,极端最高气温42.1℃,极端最低气温-3.7℃。
多年平均风速0.7m/s,最大风速33.3m/s,历年最大日照时数1813小时,历年最高气压1020.3毫巴,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
据万州气象资料,降雨量多集中在5~9月,总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每年平均降雨量为1161.3mm,历年最大降雨量为1577.3mm,历年最大月降雨量711.80mm(1982 年7月),常年日降雨140天左右,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90mm,最大日降雨量243.31mm(1982年7月16日),最大连续降雨量425.6mm。
历年最大积雪5cm,多年平均蒸发量1023.7mm。
图2.2-1万州天气及降水情况2.4 水文条件三峡水库建成后,水库水位按吴淞高程 145m~175m~145m(据黄海高程 143.2m~173.2m~143.2m)方案运行,汛期(6 月中旬~9 月底)水库水位降至防洪限制水位143.2m,期间遭遇 20%、5%、1%频率的洪水时,坝前水位分别为 145.3m、155.8m、165m和 173.2m,洪峰过后水位迅速降至 143.2m,在非汛期(10月~次年6月上旬),坝前水位保持在143.2m~173.2m~143.2m间波动。
库水位变幅为 30m,每年保持 173.2m 高水位约 6 个月,从 173.2m骤降至 143.2m为 40天。
南岸锚碇散索鞍支墩基础桩底高程为208.000m,高于三峡水库的最高水位,桩基施工不受长江汛期及水库蓄水的影响。
桥址区地下水因含水介质的差异和赋水空间的不同,可分为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
松散土层孔隙潜水:只要赋存于河床内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砂卵石层孔隙中,靠大气降水及河水补给为主,具埋藏浅,补给源近,透水性强、富水性强等特点。
结合地区经验,该层渗透系数20~40m/d。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中,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
两岸斜坡多为基岩裸露,出露岩性为泥岩、砂岩相对隔水层,渗透性极弱,砂岩、粉砂岩渗透性较好,但因夹于泥岩中,补给及径流受限,不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向下渗透补给、储存。
加之两岸地形为斜坡地形,地形坡度较大,大气降水多以坡面流形式直接排泄至长江,故南岸斜坡段地下水贫乏。
2.5 交通、现场施工条件驸马长江大桥南岸有地方道路(X055县道)可到达,交通运输相对方便,工程所需材料运输便利,钢材、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采用公路运输相对合理。
施工临时用电可由江南新区变电站通过专线接至施工现场,施工临时用电可得到充分保障。
枯水期现场施工用水直接采用长江水,汛期可将长江水经沉淀净化后使用。
3锚碇散索鞍支墩桩基施工3.1 桩基施工工艺比选表3.1-1桩基施工工艺比选项目水磨钻挖孔工冲击钻钻孔成本1400元/m³1800元/m³进度 1.0 m/d 2.0 m/d 投入主要设备取芯机冲击钻机扩孔系数 1.05 成孔规则 1.1成孔规则项目水磨钻挖孔工冲击钻钻孔震动无强烈噪音40分贝100分贝周围环境限制无限制有噪音、环境限制优点A.12根桩可同时交错开挖,不受施工用电的影响;B.万州地区从事人工挖孔的人力及设备资源丰富;C.无泥浆,利于文明施工及环保;D.混凝土浇筑工艺简单,利于保证桩基质量;E.施工成本较低。
A.成孔安全性可靠,适合各种地质情况,成孔较快。
缺点A.安全管理难度大;B.不能在富水层及厚大粒径回填层施工。
A.相邻两根桩基无法同时施工;B.用电量大,电费较高;C.需采用泥浆护壁,不利于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D.混凝土性能要求较高,成孔与成桩质量控制难度大;E.费用较高。
根据对以上两种方案的对比分析,同时考虑到桥位处无地下水,作业场地空间狭小设置泥浆池难度较大,南岸锚碇散索鞍支墩基础选择采用人工挖孔施工工艺。
3.2 施工总体布置图3.2-1施工现场布置图按照设计标高232.700m 开挖支墩承台基坑,埋设12根桩基钢模,浇筑30cm 承台垫层混凝土,浇筑80cm 高混凝土孔口护圈,搭设孔口出渣支架,进行人工挖孔。
施工总体工期预计为77天,桩基施工配备两台90型拌和站,锚碇散索鞍支墩桩基施工和隧道锚施工区域配置630kVA 变压器一台,桩基施工水磨钻用水采用长江水,桩基钢筋笼采用集中加工,钢筋加工场设置于引桥11#~12#墩东侧位置。
3.3 资源投入3.3.1 人员投入表3.3.1-1人员投入3.3.2 设备投入表3.3.2-1设备投入3.4 桩基施工工艺流程现场施工放样承台后,开挖至承台垫层底标高,安放孔口钢模,浇筑混凝土垫层,通过人工取芯配合爆破开挖至桩底标高,安放钢筋笼,浇筑桩基混凝土。
图3.4-1 南岸锚碇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基坑开挖→浇筑混凝土垫层→架设支架和电动葫芦,安装潜水泵(如果需要)、鼓风机、照明设备等→风镐开挖→浇灌C35护壁砼→循环开挖至岩层后,水磨钻沿孔壁取芯→钻炮眼→装药进行桩心岩体爆破→桩孔出渣→循环开挖,直到达到设计要求深度→成孔检测(合格)→安装钢筋笼→浇筑桩基混凝土。
3.5 桩基开挖3.5.1 桩基施工准备1、试验准备1)、水泥、粉煤灰、细集料、粗集料、水、外加剂、钢筋的相关指标检测;2)、混凝土配合比的适配、验证;3)、钢筋机械连接、钢筋焊接工艺试验。
2、测量准备1)、控制网复测、加密;2)、施工区域内红线复测;3)、地形复测;4)、桩基桩位测量。
3、现场准备1)、基坑开挖:根据设计承台尺寸和承台垫层底标高进行基坑开挖,承台位置包含一处池塘,施工时先将池塘内清水抽出,再将淤泥运至指定排放地点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基坑开挖后大里程方向边坡较高,边坡坡度设置为1:1,地质为粉质粘土、强风化砂岩;小里程方向无边坡。
2)、场地整平:基坑开挖完成后,按照设计标高进行场地整平。
3)、桩基施工前,已完成施工区域内的临时道路、挖孔操作平台建设、边坡防护等工作,能满足施工车辆(罐车、吊车)行走及挖孔作业的需要。
4)、为避免雨季施工时作业区受雨水浸泡,设置排水沟,做到场内无积水。
做好生活、施工场地周围和运输便道的防涝、排水措施,准备足够的排水机具。
5)、施工现场配备20m³蓄水池,水源采用长江水,满足施工用水需求。
4、机械准备1)、在桩基开挖阶段,变压器、卷扬机、挖机准备就位;2)、钢筋笼吊装:50t吊车、25t吊车各一辆、10t龙门吊一台;3)、混凝土浇筑:拌和站、罐车4辆。
5、安全准备1)、施工临时用电按要求安装,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2)、用脚手架钢管在各孔四周搭设出渣支架和护栏,并密挂安全网及安全警示牌。
3)、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立安全警示牌,在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