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一、3.我们的大脑(第1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2
五年级科学上册主要概念第一单元光第1课时有关光的思考1.通常我们把那些能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如:太阳、萤火虫、点亮的灯。
不是光源有月亮、水中的太阳、镜子。
2.物体上的光进人我们的眼睛,我们才能看见这个物体。
3.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我们不可以直视、戴墨镜看,可以透过熏黑的玻璃看。
4.光是具有能量的,我们可以利用光做很多事情,如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加热等。
太阳能是当今社会的清洁能源。
5.夜晚,可见光很微弱,但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很丰富,将红外线转换成电子信号的仪器可以帮助我们拓展视野,如红外照相机、夜视仪等。
第2课时光是怎样传播的1.在同一种物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每秒340米。
光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30万千米。
3.太阳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5 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月球离地球的距离约为384400千米,月球反射的太阳光到达地球约需要1.3秒。
4.光的直线传播用处很广,如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
第3课时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能穿过透明物体,如玻璃、矿泉水水瓶;光能部分穿过半透明物体,如纸巾、薄纱;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
影子就是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
2.烟雾是由很小的不透明固体颗粒组成的,能阻碍一部分光传播,另一部分光继续传播。
阻碍光传播的颗粒被照亮,就能看到激光笔的光束了。
3.日食是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部分或者全部被月球遮挡住,地球上处在月球影子内的地区就能观测到日食。
4.因为太阳、地球、月球的大小关系,日食分为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
5.太阳光很强烈,观测日食时不能直视太阳。
第4课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光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2.光从空气垂直射人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发生改变。
教案:五年级科学《大脑》公开课课时:1课时教材:《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知道大脑对人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2. 保护大脑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大脑各部分的功能。
2. 如何保护大脑。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大脑模型3. 学生分组合作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谜语导入:头脑风暴(打一人体器官)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引入大脑主题。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学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2. 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2. 学生观看大脑模型,加深理解。
四、合作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保护大脑的方法。
2. 各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六、课堂活动与实践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大脑的功能和保护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大脑模型2. 学生分组合作材料3. 相关实践活动器材教学过程:1. 教师提出实践活动任务,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策划。
2.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大脑模型、设计保护大脑的宣传海报等。
3. 各组展示实践活动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七、教学拓展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拓展学生对大脑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1.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如何提高大脑的记忆力等。
2. 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 学生进行口头报告或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八、课堂练习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掌握。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五年级科学《大脑》公开课课时:1 课时教材:《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知道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教学难点:1.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模型等教学资源2.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探究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颗大脑模型,引发学生对大脑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大脑的结构(10分钟)1. 教师展示大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脑的结构。
三、了解大脑的功能(10分钟)1. 教师出示各种大脑功能的相关图片,如思考、记忆、感觉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大脑各部分的功能。
四、爱护大脑,从我做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爱护大脑,提出一些建议,如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教学反思:六、实践操作:大脑模型制作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制作大脑模型,加深对大脑结构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大脑模型的制作2. 加深对大脑结构的理解教学难点:1. 大脑模型的制作技巧2.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准备:1. 制作大脑模型的材料包(如轻黏土、塑料容器、电线等)2.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材料包教学过程: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大脑模型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3.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大脑模型。
七、大脑功能游戏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游戏,进一步了解大脑的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记忆力。
教学重点:1. 大脑功能游戏的设计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记忆力教学难点:1. 大脑功能游戏的操作技巧2. 观察力、思维力和记忆力的培养教学准备:1. 大脑功能游戏材料(如卡片、图片等)2.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材料教学过程:1. 教师出示大脑功能游戏材料,引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科学19我们的大脑(教案)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我们的大脑(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大脑是人体的掌控中心,负责诸多重要功能。
2. 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并能正确地表达出来。
3.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大脑是人体的掌控中心。
2. 帮助学生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并能正确地表达出来。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和辅助教具,如大脑模型等。
2. 学生课前预习资料。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思考是什么使他们能够看到、听到、感觉到这些事物。
2. 引导学生讨论,最后引出大脑这个概念。
步骤二:呈现1. 使用PPT或大脑模型,向学生展示大脑的结构和位置。
2. 让学生观察大脑的形状和颜色,并注意描述它们的触感。
步骤三:探究1. 引导学生思考大脑的功能是什么,并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关于大脑功能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结果。
步骤四: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结果,总结大脑的主要功能。
2. 提供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大脑控制感知、语言、思考、记忆、运动等功能的机理。
3. 鼓励学生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步骤五: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大脑是如何和其他器官一起工作的。
2. 让学生探讨大脑和心脏、肺、肝脏等器官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六、巩固与评价:1. 设计课堂小练习,帮助学生检验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结合教材和课外资料,布置相关的练习和作业,以加深学生对大脑的理解。
3. 在学习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七、教学反思:1. 在探究环节,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实验,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程度。
2. 在总结环节,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综合归纳。
新2024秋季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脑:2 人体指挥部——脑》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脑在人体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功能。
•学生能够识别脑的主要部分(大脑、小脑、脑干)及其基本功能。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探究脑在人体活动中的作用。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来分析脑的功能,并解释相关现象。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激发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引导学生认识脑的重要性,并懂得保护脑健康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脑的主要部分及其功能。
•脑在人体活动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理解脑各部分的复杂功能及其相互协调。
•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脑在人体活动中的作用。
四、教学资源•人体模型或脑结构图。
•视频资料:关于脑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的动画或纪录片。
•实践活动材料:如简单的认知测试材料、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模型和视频资料,讲解脑的结构和功能。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脑在人体活动中的作用,分享彼此的观点。
•实践活动法:通过简单的认知测试或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脑的功能。
六、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关于脑的知识和想法,引导学生思考脑在人体活动中的作用。
•引出主题:介绍脑作为人体指挥部的概念,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2. 新课学习(1)认识脑的结构(5分钟)•使用人体模型或脑结构图,讲解脑的主要部分(大脑、小脑、脑干)及其位置。
•简要介绍各部分的基本功能,如大脑的思维、记忆功能,小脑的平衡功能,脑干的呼吸、心跳控制功能等。
(2)探究脑的功能(10分钟)•视频展示:播放关于脑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的动画或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脑的作用。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脑在人体活动中的作用,如思考、记忆、情感、运动控制等。
(3)实践活动:体验脑的功能(10分钟)•设计简单的认知测试活动,如快速记忆、逻辑推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脑的功能。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脑:3 保护我们的脑》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科学知识:学生能够了解保护大脑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保护大脑的方法和措施。
2.科学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学生能够识别并避免伤害大脑的行为,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技能。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自身健康的责任感,树立科学保护大脑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导入教师行为:•教师展示一组关于大脑受损后果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脑震荡、中风等,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提问:“看到这些图片或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保护我们的大脑如此重要?”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片或视频,表现出惊讶、担忧等情绪。
•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对保护大脑重要性的初步认识。
过程点评:•直观的图片或视频导入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提问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保护大脑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教学过程教师行为:•讲解保护大脑的重要性,包括避免外伤、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如“长时间玩手机对大脑的影响”、“不良睡姿导致的颈椎问题”等,让学生认识到不良习惯对大脑的危害。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大脑,鼓励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
•邀请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结果,并进行全班交流。
•强调家长和学校在保护学生大脑健康方面的共同责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保护大脑的方法和措施。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在全班交流中,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倾听他人的意见。
•认识到保护大脑的重要性,并承诺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实际行动。
过程点评:•教师讲解内容全面,结合实际案例,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相互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强调家校合作,有助于形成保护学生大脑健康的良好环境。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大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大脑》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大脑的结构、功能以及大脑的开发和保护。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激发学生对大脑的兴趣,培养学生保护大脑、开发大脑的意识。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理常识,对大脑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大脑的具体结构、功能以及如何保护大脑、开发大脑等方面的知识还相对欠缺。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对大脑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脑的结构、功能,掌握一些保护大脑、开发大脑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大脑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树立保护大脑、开发大脑的理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脑的结构、功能以及保护大脑、开发大脑的方法。
2.难点:大脑各部位的具体功能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大脑的结构、功能等相关图片和视频。
2.教学道具:准备大脑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脑结构。
3.学习材料:准备相关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张大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脑的外观。
提问:“你们知道大脑是什么吗?大脑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我们的大脑》。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依次呈现大脑的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部位的名称。
最新(2019版)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编第一单元我们的脑第1课人体对刺激的反应1.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刺激。
这些刺激是通过眼、耳、鼻、舌、皮肤感觉器官感受到的。
眼、耳、鼻、舌、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感觉器官。
缺少任何一种感官,我们对事物的认知都会是不全面的。
2.当受到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的刺激时,我们会产生反应,这能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是我们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
3.过强的外界刺激行为会损害感觉器官。
要注意避免强光、强噪声等过强的刺激感官,以免受伤。
还要注意卫生,避免感觉器官发生感染。
第2课人体指挥部一一脑1.人体会对刺激做出反应。
2.眼部神经接收尺子下落的信息传递给脑,大脑做出决定,再将脑发出的信息传给身体手,使手做出抓尺子的反应。
3.有些现象会“欺骗”我们的眼睛,使我们产生错觉。
4.第一张人脑解剖图是比利时医生维萨里根据人体的真实结构绘制的。
5.人脑有三个主要结构:大脑、小脑、脑干。
大脑可以指挥我们的身体, 小脑可以帮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
6.人脑还具有高级功能,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也是语言、记忆、学习、思维等活动的生物基础。
脑是人体指挥部,协调指挥人体各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第3课保护我们的脑1.脑是指挥人体活动、产生思想、学习记忆的重要器官,我们要保护脑。
2.保护我们的大脑:(1)颅骨有防护大脑免受损害的作用。
(2)保护脑需要注意休息、锻炼、、心情以及使用等几个大的方面(3)保护脑需要注意防护。
(4)睡眠是保护大脑的重要手段,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健康。
3.我们每天的睡眠时间要达到10小时。
4.和谐统一的人体。
人体各个器官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各项任务,是相互协调、和谐统一的整体。
当某一器官的健康受到影响时,也会波及其他器官的健康。
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大脑,长期的睡眠不足也会给其他器官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
第二单元沉与浮第1课谁沉谁浮1.物体放入水中,有的沉,有的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