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22.5 km
2.a月,高度1.5 km以下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是哈雷站所在地
()
A.大气削弱太阳辐射
B.冰面强烈辐射冷却
C.冰架融化消耗热量
D.冰面反射太阳辐射
解析:第1题,南极地区近地面1月气温高于7月,则图中b月
为1月、a月为7月。由对流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结
合图中曲线特征,可判断1月该站对流层上界高度在5~10 km之间,即B正确。第2题,图示a月1.5 km以下气温垂直方 向上下冷上热,与对流层规律相反,即出现了逆温现象。结
特点 大陆上常年均可出现, 尤以冬季最强
愈近地表,降温愈快
出现于锋面附近 出现于山谷或盆地
2.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
3.逆温的影响 (1)有利方面 ①逆温的出现阻碍了空气对流,因此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③和其他天气现象一样,逆温可当成一种气候资源加以利 用。例如,在我国新疆伊犁河谷,逆温出现在10月至次年3月,长 达半年之久,有效地提高了冬季谷地的温度,多年生果树越冬可 以免受冻害等。 (2)不利方面 ①逆温时大气结构比较稳定,容易加重大气污染。 ②对天气的影响:容易产生大雾等不利天气。 ③对交通的影响: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
二逆温的类型、过程及其影响
1.逆温的类型及成因
类型
成因
辐射 逆温
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 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辐 射冷却快,离地面越近, 降温越快
平流 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 面或水面上,而发生的冷 接触作用
锋面 冷暖气团温度差异显著, 逆温 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
地形 冷空气沿斜坡向低谷和盆 逆温 地流动
2.两大过程 (1)地面的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大气的增温:地面以 地面辐射 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