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体格检查与测量评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9.13 KB
- 文档页数:2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有如下几项发育标准:
1、体重标准,3-12个月体重(kg)=(月龄+9)÷2,1-6岁体重(kg)=年龄×2+8,7-12岁体重(kg)=(年龄×7-5)÷2。
2、身高标准,出生时身高平均50cm,一岁时75cm,两岁时87cm,2-12岁身高=年龄×7-77。
3、头围标准,出生时34cm,一岁时46cm,两岁时48cm,五岁时50cm。
15岁时54-58cm。
4、胸围标准,出生时32cm,比头围小2cm,以后胸围、头围发育相等,腰围标准与胸围相似。
5、牙齿发育标准,乳牙共20颗,出牙的早晚个体差异很大,最早的四个月萌出,晚的10-12个月萌出,平均7-8个月出牙,两岁以后的乳牙数=月龄-(4-6),两岁半时乳牙出齐,六岁以后乳牙开始脱落,以后逐渐的恒牙出现,恒牙共32颗。
6、肌肉的发育,儿童时期肌肉发育不成熟,五岁以后肌肉的增长加快,青春期形成肌肉发育加速。
7、生殖系统发育标准,青春期女孩子9-12岁开始发育,男孩子11-13岁开始发育。
儿童的生长发育总是沿着自身特定的轨道前行,但因受到疾病、激素缺乏、营养不良等因素影响时,儿童生长会慢,脱其自然生产轨道,导致生长落后,一旦这些因素被去除后,将以正常的速度追赶。
儿童体格测量与评价(依据《儿童保健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定期体格测量,对儿童生长发育进行监测和评价,早期发现生长发育异常,及时进行干预,指导家长做好科学育儿及疾病预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二、操作流程及质量评定(一)准备。
1.双手的清洁卫生,预防交叉感染。
2.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检查动作轻柔,注意医疗安全,避免伤害隐患。
(二)操作流程。
1.体重(1)测量前准备: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体重秤零点用砝码(0.5 kg)连续测量3次,记录每次体重秤显示结果;计算体重秤显示结果与砝码标准重(0.5 kg)的差值;计算差值的均值;若均值小于0.05kg说明体重秤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身长、头围测量误差不超过0.5cm。
(2)儿童脱去外衣、鞋、袜、帽,排空大小便,婴儿去掉尿布。
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让儿童仅穿单衣裤,准确称量并除去衣服重量。
(3)测量方法:测量时儿童不能接触其它物体。
使用杠杆式体重秤进行测量时,放置的砝码应接近儿童体重,并迅速调整游锤,使杠杆呈正中水平,将砝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使用电子体重秤称重时,待数据稳定后读数。
记录时需除去衣服重量。
体重记录以千克(kg)为单位,至小数点后1位。
连续测2次,取平均值。
2.身长(身高)(1)测量前准备:2岁及以下儿童测量卧式身长,2岁以上儿童测量立式身高。
儿童测量身长(身高)前应脱去外衣、鞋、袜、帽。
(2)测量方法:测量身长时,儿童仰卧于量床中央,助手将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两耳在同一水平。
测量者立于儿童右侧,左手握住儿童两膝使腿伸直,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双脚跟部,注意量床两侧的读数应保持一致,然后读数。
(3)测量身高时,应取立位,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挺起,两臂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臀部与两肩胛间三点同时接触立柱,头部保持正中位置,使测量板与头顶点接触,读测量板垂直交于立柱上刻度的数字,视线应与立柱上刻度的数字平行。
儿童身长(身高)记录以厘米(cm)为单位,至小数点后1位。
最详细的儿童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尽的儿童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以便医生、护士和相关医疗人员能够全面评估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
本标准涵盖了儿童各个年龄段的体格指标,包括生长发育、体重、身高、心肺功能、骨骼发育等方面的考核指标。
二、考核指标1. 生长发育指标:- 体重增长情况:记录儿童自出生至今的体重增长曲线,比对标准生长曲线进行评估。
- 身高增长情况:记录儿童自出生至今的身高增长曲线,比对标准生长曲线进行评估。
- 头围增长情况:记录儿童自出生至今的头围增长曲线,比对标准生长曲线进行评估。
- 骨骼发育情况:进行骨龄评估,比对标准骨龄进行评估。
2. 体格检查指标:- 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或相关设备评估儿童的视力,将评估结果归类为优、良、差。
- 听力检查:通过听力测试仪或相关设备评估儿童的听力,将评估结果归类为正常、轻度损害、中度损害、重度损害。
- 心肺功能评估: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肺活量等方面的检查,将评估结果归类为正常、异常。
- 皮肤检查:检查儿童皮肤的光洁度、弹性、有无异常病变等情况,将评估结果归类为正常、异常。
- 骨骼健康评估:进行骨龄评估、骨密度检测等,将评估结果归类为正常、异常。
3. 体重指标:- 体重异常评估:根据儿童年龄、身高、性别等因素,比对国际标准体重指数(BMI)评估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 肥胖指数评估:计算儿童体重与身高的比值,根据标准肥胖指数评估儿童是否存在肥胖问题。
三、评分标准根据以上考核指标,对每个指标进行评分,将评分结果综合计算得出总体评分。
评分标准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特点进行调整,确保评估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评分标准示例:- 优:90-100分- 良:80-89分- 及格:70-79分- 不及格:0-69分四、使用方法医生、护士和相关医疗人员可根据本标准提供的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通过详细检查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小儿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1
左界:2岁时叩诊从第4肋间心尖搏动外2cm开始,由外向内叩诊;3岁以上叩诊从第5肋间心尖搏动外2cm 开始,由外向内叩诊。
右界:从肝浊音界上一肋间开始,由外向内叩诊。
叩诊小儿时动作应较成人轻,否则心脏叩诊相对浊音界会较心脏实际大小为小。
叩诊婴儿以直接叩诊较为准确。
测量左界时以左乳腺为标志,量出心左界距该线的内部或外距离,测量右界时以右胸骨旁线为标志,量出右界距该线的距离。
不同年龄的小儿正常心界见表1。
50.心脏听诊(7分)
先将听诊器体件置心尖搏动最强的部位。
听诊心率(1分钟)、心律、心音(强度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杂
2
3。
儿童体检操作考核标准儿童体检操作考核标准是针对体检人员在对儿童进行体检时必须达到的操作标准。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儿童体检操作考核标准,包括儿童接待、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评估、听力视力检查、口腔检查、心肺听诊、心电图检查、验血、尿检等几个方面。
儿童接待:1. 微笑与问候,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儿童进行适当的沟通。
2. 检查儿童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
体格检查:1. 儿童脱光衣服,保证充足的私密空间。
2. 仔细观察儿童的体型、姿势和行走方式。
3. 检查儿童的皮肤,包括颜色、温度、湿度、一般状况等。
4. 仔细观察儿童的脸部、眼睛、鼻子、耳朵、口腔等部位。
生长发育评估:1. 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头围等。
2.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评估其生长发育情况。
3. 观察儿童的饮食习惯、睡眠情况、排便情况等。
听力视力检查:1. 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判断其听力情况。
2. 使用听力仪器对儿童的听力进行检查。
3. 使用视力表对儿童的视力进行检查。
口腔检查:1. 仔细检查儿童的口腔,包括牙齿、舌苔、牙龈等部位。
2. 评估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
心肺听诊:1. 使用听诊器对儿童的心脏、肺部进行听诊。
2. 判断儿童的心脏和肺部是否正常。
心电图检查:1. 采集儿童的心电图数据。
2. 评估儿童的心电图结果。
验血:1. 采集儿童的血液样本。
2. 对儿童的血液进行常规化验。
尿检:1. 采集儿童的尿液样本。
2. 对儿童的尿液进行常规化验。
以上是一个简要的儿童体检操作考核标准。
体检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操作手册,完善操作流程,确保所有操作符合标准,保障儿童健康。
同时,体检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以及对儿童的关爱和耐心。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技术规范一、测量标准1.儿童身高的测量应采用站立身高或坐位身高。
在测量儿童身高时,应确保儿童站立或坐位的姿势正常,头、背、臀、膝、踝和脚跟靠墙,目光水平。
2.儿童体重的测量应采用净体重,需施加足够的测量压力。
在测量儿童体重时,应选择准确的秤,并保证儿童身体的稳定和平衡,去掉衣物和鞋袜。
二、评价指标1.儿童身高与年龄百分位数: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高,参照相关曲线图,计算儿童身高百分位数,判断儿童身高发育情况。
2.儿童体重与身高百分位数:根据儿童的体重和身高,参照相关曲线图,计算儿童体重百分位数,评价儿童体重与身高的关系。
3.儿童体重与年龄百分位数:根据儿童的体重和年龄,参照相关曲线图,计算儿童体重百分位数,评估儿童体重发育情况。
4.儿童身高-体重指数(BMI):根据儿童的身高和体重,计算BMI值,参照相应的BMI百分位数曲线,评价儿童的体重情况。
三、评价结果解读1.根据儿童身高与年龄百分位数评价结果,可以得出儿童身高发育是否正常,如低于3百分位可能存在矮小、高于97百分位可能存在超标。
2.根据儿童体重与身高百分位数评价结果,可以判断儿童体型是否合理,如低于3百分位可能存在消瘦、高于97百分位可能存在超重、肥胖。
3.根据儿童体重与年龄百分位数评价结果,可以评估儿童体重发育是否正常,如低于3百分位可能存在体重偏低、高于97百分位可能存在体重过高、超重、肥胖。
4.根据儿童BMI值与BMI百分位数评价结果,可以评估儿童体重与身高的关系,如BMI低于3百分位可能存在体重过轻、高于97百分位可能存在超重、肥胖。
四、应用范围与注意事项1.该技术规范适用于2至18岁的儿童体格生长评价。
2.在进行测量和评价时,要确保测量仪器准确可靠,并且操作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
3.应定期进行儿童体格生长评估,以便及时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干预和指导。
4.评价结果仅是参考,不能单凭结果进行判断,还需要结合儿童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家族遗传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儿童体格发育检查和评价技术规范一、体格发育检查1、一般状况(1)询问婴幼儿的喂养,大小便、睡眠等(2)观察小儿营养状况、神志、表情、反应、皮肤颜色、体位、行走姿势和孩子的语言能力。
2、一般测量(1)体温:腋下测温法(2)呼吸、脉搏:在小儿安静时进行。
呼吸频率可通过听诊或观察腹部起伏;脉搏最好检查股动脉或通过心脏听诊来检测。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分)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分)年龄呼吸脉搏呼吸:脉搏新生儿 40~45 1 120~140 1:3<1岁 30~40 1 110~130 1: 1: 3~42~3岁 25~30 100~120 1: 1: 3~4(3)血压:根据年龄选择袖带,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1/2~2/3。
正常值:收缩压(mmhHg)=80+(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3、皮肤和皮下组织:注意有无红臀、湿疹、褶烂及破损,有无黄疸、苍白、皮疹或瘀点。
触摸皮肤弹性、皮下组织及脂肪的厚度。
4、淋巴结大小、数目、活动度、质地、有无粘连或压痛。
部位:颈部、耳后、枕部、腹股沟5、头部(1)头颅:大小形态、骨缝、前囟大小及紧张度、毛发有否枕秃、颅骨有否软化、乒乓感等。
(2)面部:有无唐氏面容。
(3) 眼、耳、鼻有无分泌物,炎症,沙眼等。
(4) 口腔:有无溃疡、鹅口疮,舌系带是否过短,咽部扁桃体有否红肿,有无龋齿。
6、颈部:有无斜颈、短颈;有无颈肌张力增高或迟缓。
7、胸部:检查胸廓有无畸形、肋外翻、串珠、鸡胸、赫氏沟等,以及心肺部听诊。
8、腹部:有无脐疝、腹块、压痛,肝、脾触诊。
9、髋部与臀部:注意有否髋关节脱位(外展试验,臀纹对称情况)。
10、四肢:注意有否畸形,多指,有否手镯,脚镯,“O”形腿,“X”形腿等。
手掌是否“通贯掌”。
11、生殖器:注意有无畸形,疝气,鞘膜积液,隐睾等。
二、体格评价小儿体格发育水平采用WHO参考值和《2005年中国儿童生长标准》,评价采用三项指标综合评价法,即根据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三项指标,对小儿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儿童体格检查及其各项测量值的正常范围儿童体格检查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儿童各项指标的测量和评估,可以判断其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儿童体格检查常用的各项测量值及其正常范围。
1. 身高:身高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范围因年龄和性别而异。
一般来说,男孩的身高要高于女孩。
在0-2岁的婴幼儿期,身高增长较快,每月增长约2-3厘米;在2-10岁的儿童期,身高增长放缓,每年增长约5-7厘米。
2. 体重:体重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正常范围也因年龄和性别而异。
一般来说,男孩的体重要高于女孩。
在0-2岁的婴幼儿期,体重增长较快,每月增长约0.5-1千克;在2-10岁的儿童期,体重增长放缓,每年增长约2-3千克。
3. 头围:头围是评估婴幼儿脑部生长发育的指标。
正常范围因年龄而异。
在0-2岁的婴幼儿期,头围增长较快,每月增长约0.5-1厘米;在2-10岁的儿童期,头围增长放缓,每年增长约0.5-1厘米。
4. 胸围:胸围是评估儿童胸廓生长发育的指标。
正常范围因年龄和性别而异。
在0-2岁的婴幼儿期,胸围增长较快,每月增长约0.5-1厘米;在2-10岁的儿童期,胸围增长放缓,每年增长约1-2厘米。
5. BMI指数:BMI指数是评估儿童体重是否合理的指标。
BMI指数的计算公式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的平方(米)。
正常的BMI指数范围因年龄和性别而异。
一般来说,儿童的BMI指数应在正常范围内,过低或过高都可能表示存在营养问题。
除了上述常用的测量值外,儿童体格检查还包括眼睛、耳朵、口腔、心肺、腹部等方面的检查。
眼睛检查包括视力、眼球运动、眼位等的评估;耳朵检查包括听力、耳廓、耳道等的观察;口腔检查包括牙齿、牙龈、口腔卫生等方面的检查;心肺检查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心肺听诊等的评估;腹部检查包括腹围、脐部、肝脾大小等的观察。
对于儿童体格检查,医生还会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育阶段,综合评估各项指标的结果,判断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