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年度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汇算补缴计算表
- 格式:xlsx
- 大小:12.07 KB
- 文档页数:1
社会保险费账目纠错(补缴)申报表(通用)
单位识别号:单位名称(公章):填表时间:2016-9-20
单位经办人:联系电话:地税机关受理人:
受理时间:
填表说明:
1、本申请表适用于社会保险费的应征账目错误的作废、冲账调整以及员工的社保费差额补缴、正常补缴以及清缴欠费。
2、账目处理为差额补缴应填写(1),(2),(3);(3)=(2)--(1)
3、账目处理为补缴要填写(2),
4、涉及到清欠人应在清欠说明中填写清欠原因,清欠单位若已认定为非正常户,清欠个人应签字确认;
5、独立个人申报,应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无需加盖公章;
6、本表一式两份,一份交地税部门,一份交缴费单位或个人留存。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预扣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计算方法及填表说明一、机关工作人员月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个人缴费金额计算方法:(一)2014年10月至12月计算方法:2014年月缴费基本养老金=2013年度的12月份工资×0.082014年月缴费职业年金=2013年度的12月份工资×0.04其中:2013年度12月份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公务员津补贴(2015年3月审批后新标准)+国家保留津贴+特岗津贴+警衔工资+其他津贴)+2013年度年终一次性奖金/12。
(二)2015年每月计算方法:2015年月缴费基本养老金=2014年度的月平均工资×0.08=2014年度的工资总额÷12×0.08。
2015年月缴费职业年金=2014年度的月平均工资×0.04=2014年度的工资总额÷12×0.04。
其中:2014年度的工资总额=2014年1-9月旧标准(职务工资(2014年1月已正常晋升后的)+级别工资(2014年1月已正常晋升后的)+公务员津补贴(2015.3审批后新标准)+国家保留津贴+特岗津贴+警衔工资+其他津贴)+2014年10-12月此次调整后新标准(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公务员津补贴+国家保留津贴+特岗津贴+警衔工资+其他津贴)+2014年度提高基本工资标准后的年终一次性奖金加权平均数(第13个月基本工资)。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月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个人缴费金额计算方法:(一)2014年10月至12月计算方法:2014年月缴费基本养老金=2013年度的12月份工资×0.08。
2014年月缴费职业年金=2013年度的12月份工资×0.04。
其中:2013年的12月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2015年3月审批后新标准)+奖励性绩效(2015年3月审批后新标准)+国家保留津贴+特岗津贴+其他津贴+2013年度年终一次性奖金/12。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解读(全文)2023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23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本文是由本站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解读信息,仅供参考。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23〕2号)于今年元月3日正式下发,确定了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框架。
为便于学习了解该文件精神,现将其中财政内涵主要内容梳理如下:一、改革的总体思路“一个统一”和“五个同步”。
“一个统一”即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等城镇从业人员统一实行统账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即取消双轨制)。
“五个同步”即一是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二是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健全(总体不降低待遇水平,破除改革阻力);三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四是待遇确定机制与调整机制同步完善;五是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改革。
为实现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中央确定,从10月1日起,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月人均将提高1200元左右(平均数据,具体到个人会有所不同),其中: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缴费600元左右(缴纳个人账户养老金400元左右,个人缴纳职业年金200元左右),从津补贴或绩效工资中纳入300元左右,实际净增资300元左右。
二、改革的主要政策1、参保单位范围为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参保人员为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
2、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费比例为单位工资总额的20%(由同级财政按单位性质给予全额或差额补助);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所需经费以调工资的形式补助个人),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余额可以继承。
对工资收入中的住房公积金、公车补贴、移动通讯费、物业费补贴以及尚未规范的改革性补贴和奖励性补贴,将在逐项甄别的基础上,区别不同情况研究确定可否纳入缴费基数(中央下步文件中将有明确规定)。
收入支出决算总表部门(单位):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公开01表金额单位:万元2022年度收入项目栏次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四、上级补助收入五、事业收入六、经营收入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八、其他收入本年收入合计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结转和结余总计注:1.本表反映部门(单位)本年度的总收支和年末结转结余情况。
2.本套报表金额单位转换时可能存在尾数误差。
行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金额1777.540.000.000.0027.870.000.000.00805.410.000.00805.41支出项目栏次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二、外交支出三、国防支出四、公共安全支出五、教育支出六、科学技术支出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八、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九、卫生健康支出十、节能环保支出十一、城乡社区支出十二、农林水支出十三、交通运输支出十四、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十五、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十六、金融支出十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十八、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十九、住房保障支出二十、粮油物资储备支出二十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二十二、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二十三、其他支出二十四、债务还本支出二十五、债务付息支出二十六、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本年支出合计结余分配年末结转和结余总计行次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金额2601.990.000.000.000.000.0076.7751.7018.09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47.030.000.000.000.000.000.000.00795.590.009.82805.41收入决算表部门(单位):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公开02表金额单位:万元2022年度项目科目代码栏次合计20120133201330420133502013399207207082070899207992079999208208052080502208050520805062082720827012082702210210112101102科目名称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宣传事务宣传管理事业运行其他宣传事务支出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广播电视其他广播电视支出其他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其他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事业单位离退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财政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财政对失业保险基金的补助财政对工伤保险基金的补助卫生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事业单位医疗本年收入合计1805.41611.81611.8125.00578.818.0076.7730.0030.0046.7746.7751.7148.281.5042.654.133.431.851.5818.0918.0918.09财政拨款收入2777.54583.94583.9425.00550.948.0076.7730.0030.0046.7746.7751.7148.281.5042.654.133.431.851.5818.0918.0918.09上级补助收入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事业收入427.8727.8727.870.0027.8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经营收入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附属单位上缴收入6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其他收入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收入决算表部门(单位):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公开02表金额单位:万元2022年度项目科目代码栏次合计221221022210201注:本表反映部门(单位)本年度取得的各项收入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经济指标(611-6表)流动资产合计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财政应返还额度、暂付款、存货等项目。
根据部门决算“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项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
存货指行政事业单位为满足日常经济业务活动大宗购入、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进入库存并陆续耗用的各种物资材料。
根据部门决算“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有关项目的年末数填报。
其中:“年初存货”根据部门决算“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有关项目的年初数填报。
应收账款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
预付账款指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购货、服务合同或协议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或个人)的款项,以及按照合同规定向承包工程的施工企业预付的备料款和工程款。
长期股权投资指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
长期债券投资指行政事业单位对在1年内(含1年)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和其他长期债权的投资。
固定资产原值指行政事业单位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
根据部门决算“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有关项目的年末数填报。
房屋和构筑物指行政事业单位拥有占用权和使用权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还包括办公大楼、库房、职工宿舍、职工食堂、锅炉、围墙、水塔及房屋的附属设施。
根据“固定资产原价”科目计算填报。
机器和设备指行政事业单位根据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购置的各种机器、设备。
根据“固定资产原价”科目计算填报。
累计折旧指行政事业单位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历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
包括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
根据会计“累计折旧”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报。
本年折旧指行政事业单位在报告期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计发标准解答2017年开始,全国各省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制度陆续实施。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搜集、整理、解读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计发的各种具体标准、表格(有内容的表格,不是空表),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及人事、劳资、工会等人员参考、解惑。
目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计发办法 (2)附件1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项目 (8)附件2表一机关退休退职人员海关补贴标准表 (10)附件2表二事业单位退休退职人员补贴标准表 (11)附件2表三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表 (12)附件2表四退休人员警衔津贴标准表 (13)附件2表五退休人员海关津贴标准表 (14)附件2表六七八退休人员津贴标准表 (15)附件3表一公务员视同缴费指数表 (16)附件3表二三机关工人视同缴费指数表 (17)附件3表四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视同缴费指数表 (18)附件3表五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视同缴费指数表 (19)附件3表六事业单位工人视同缴费指数表 (20)附件4个人账务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21)附件5表一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标准表 (22)附件5表二、三机关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 (23)附件5表四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24)附件5表五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25)附件5 表六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表 (26)附件6 各类人员工作年限对应的基本养老金计发比例 (27)附件7 各类人员退休时增加的退续费标准 (28)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计发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28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黔府发〔2016〕5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附件2:
缴费基数核查计算表(一)
纳税人识别号:费款所属期:年1月份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填表说明:1.此表用于对每年1月份缴费基数进行核查计算。
2.“本年在职原有职工”是指:上年度职工中本年度仍在职的人员。
即本年在职全部职工中,除去“本年1月份新增人员”以外的职工。
3.“离职人员”是指,上年度职工中,在本年度已离职的人员。
4.“本年在职原有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项里的“金额(月均)”=“金额(年度)”÷缴费单位上年度实际经营月数。
5.3行:比对《本年度1月份职工名册》和《上年度职工名册》确定新增人员名单;通过《本年度新增人员工资情况表》计算其1月份工资总额。
6.5行:上年度《应付职工薪酬总账》贷方累计数。
7.7行:未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帐目”核算,直接在成本、费用等账目中列支的奖金等。
8.10行:比对《本年度1月份职工名册》和《上年度职工名册》确定离职人员名单;通过《上年度全年各月份职工工资表》计算离职人员工资总额。
9.11行:根据缴费单位提供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表》,确定已在异地参保人员并正常缴费人员名单;通过“各月份工资表”计算其工资总额。
10.14行:通过“各月工资表”计算职工个人月均工资。
11.16行:职工个人月均工资,与社评工资比对;计算低于社评工资60%的差额部分,作为本行调增额。
12.19行:职工个人月均工资,与社评工资比对;计算高于社评工资300%的差额部分,作为本行调减额。
缴费基数核查计算表(二)
纳税人识别号:年度: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说明:1月份根据《缴费基数核查计算表(一)》中相关数据填制。
东营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养⽼保险和职业年⾦缴费标准2016东营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养⽼保险和职业年⾦缴费标准 ⽇前,相关单位公布了2016东营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养⽼保险和职业年⾦缴费标准,下⾯就跟着⼩编⼀起看看具体的标准是怎么样的吧! 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养⽼保险和职业年⾦缴费流程说明: ⼀、已缴纳2015年度医疗、⼯伤和失业保险(公务员和参公⼈员除外)费的,只需按要求缴纳养⽼保险和职业年⾦ 。
尚未缴纳2015年度医疗、⼯伤和失业保险费的,按⽂件要求⼀并缴纳。
缴费时间截⽌到12⽉18⽇。
我们已从政务⽹下发通知,11⽉23⽇开始缴费,部分单位已经全部缴纳完成2015年度的养⽼、医疗、⼯伤和失业保险费。
⼆、按要求核算养⽼保险⽉缴费⼯资基数。
⽉缴费⼯资基数为上年度本⼈缴费⼯资基数之和除以12个⽉。
2014年10-12⽉份的⽉缴费基数为本⼈2013年12⽉份的缴费⼯资。
2015年度的⽉缴费基数为本⼈2014年度缴费⼯资基数之和除以12个⽉(即1-9⽉份按⼯资调整前的缴费⼯资确定,10-12⽉份按⼯资调整后的缴费⼯资确定)。
2016年度的⽉缴费基数为本⼈2015年12⽉份的缴费⼯资。
具体养⽼保险缴费⼯资基数项⽬。
按照《关于确定机关事业单位养⽼保险缴费⼯资及待遇统筹项⽬的通知》(鲁⼈社办发[2015]78号⽂件),机关⼯作⼈员养⽼保险缴费⼯资基数项⽬包括:本⼈上年度⼯资收⼊中的基本⼯资、国家统⼀的津贴补贴(警衔津贴)、规范后的津补贴(⼯作性津贴、⽣活性补贴)和年终⼀次性奖⾦;事业单位⼯作⼈员养⽼保险缴费⼯资基数项⽬包括:本⼈上年度⼯资收⼊中的基本⼯资(含纳⼊基本⼯资基数的教护10%)、国家统⼀的津贴补贴(特殊教育津贴、特级教师补贴等)、基础性绩效⼯资(岗位补贴、地⽅补贴)和奖励性绩效⼯资。
缴费⼯资基数项⽬不包括改⾰性补贴(住房补贴、物业补贴、取暖补贴)和奖励性补贴(精神⽂明奖、独⽣⼦⼥费)等其他不列⼊缴费⼯资基数的津贴补贴项⽬。
补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申请表姓名身份证号
户籍性质本市外省市非农业农业现档案关系所在部门
原用人单位
补缴时间年月至年月
申请内容
本人自年月至年月在上述欠费期间用人单位工作,与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获得工资收入,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本人缴纳养老保险费。
现申请按照《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补缴所欠养老保险费,其中用人单位应缴纳部分由用人单位缴纳;个人缴费部分由原用人单位代扣代缴。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申请人签字
签字:
右手食指指模:
年月日
用人
单位
意见
经核实,申请人反映情况属实,其养
老保险费应缴未缴,我单位应为其办
理补缴手续,并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
费。
经办人:
(盖章)年月日
本表一式四份,本人档案、社保分中心、区县人力社保局、市会审小组各留存一份。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什么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介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实行退休金制度,这对于保障退休人员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尤其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出台之后,近几年五个试点省市进展一直非常缓慢。
如何解决改革中所遇到的难点,切实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
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其中一个重要成部分。
2014年12月23日,按照中央部署,有关部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中国会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意义(1)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基本上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最早是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提出的,也是从国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开始的。
经过20多年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从国有企业扩展到所有企业,从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扩展到基本医疗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以及城乡居民低保、社会救助等内容齐全、体系更加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一直滞后,其养老、医疗仍然沿用传统的财政供给制,由此导致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社会保险缴费与待遇不平等,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
这就客观上要求加快行政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为统一规范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创造条件。
(2)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健全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客观要求建立公平市场竞争环境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规避因为生老病残死等风险和自然灾害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所引发的风险,是对收入分配不公的一种社会调节和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客观要求。
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包括竞争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法律公平,保护每个市场竞争者的合法利益,而建立公平市场环境是政府的责任,同时对市场竞争引发的收入分配不公需要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加以调节,维护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
南京市社会保险费补缴申报表填表说明:1.补缴类型:①补缴:社保缴费基数应缴未缴;②补差:调整社保缴费基数差额2.本表一式三份。
填表指南一、相关政策规定1.用人单位新进人员,在当年规定的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标准范围内,以起薪当月按全月计算的工资收入作为当年缴费工资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如当月工资不足月,按标准工作日21.75换算成足月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2.199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参保人员当期结算年度(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基本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为本人上一自然年度工资性收入的月平均数。
1-6月进入单位的职工,可按本人实际月数的平均工资确定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期间的缴费基数。
从2022年1月起,社会保险缴费年度调整为自然年度,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3.从2017年1月1日起,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并按月领取伤残津贴的职工,在规定的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标准范围内,以伤残津贴为缴费工资基数,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4.根据《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税务局关于印发〈江苏省规范完善补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办法〉的通知》(江苏人社规[2021]1号)规定,符合补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职工,本人历年缴费工资难以确定,用人单位和职工本人补缴1995年12月31日前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按补缴时上年全省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作为职工本人补缴基数,不再加收利息和滞纳金;用人单位和职工本人补缴1996年1月1日以后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可按补缴所属期当年度用于确定缴费工资上下限标准的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作为补缴基数。
二、举例说明某人2008年4月7日入职(本月工作18天),工资收入情况:2008年4月5000元,2008年5月至12月每月工资均为6000元,2009年全年平均工资6200元。
如何确定2008年4月至2010年10月期间的社保缴费基数?(1)2008年4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年平均工资如下:2008年4月足月工资为:5000元/18天*21.75天=6042元2008年4月至6月平均工资:(6042+6000+6000)/3=6014元2008年4月至12月平均工资:(6042+6000+6000+6000+6000+6000+6000+6000+6000)/9=6005元(2)2008年4月至2010年10月期间社保缴费基数如下:2008年4月至2008年6月缴费基数为6042元(入职首月足月工资)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缴费基数为6014元(上半年入职,上半年月平均工资)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缴费基数为6005元(上一自然年度月平均工资)2010年7月至2010年10月缴费基数为6200元(上一自然年度月平均工资)南京市社会保险费补缴申报表(样表)填表说明:1.补缴类型:①补缴:社保缴费基数应缴未缴;②补差:调整社保缴费基数差额2.本表一式三份。
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实补记通知(附件8)
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实/补记通知
社保机构(章)
年月日
说明:
1. 应记实/补记人员明细详见附页。
2. 参保单位收到本表后,应及时联系同级财政申请记实资金。
3. 记实/补记资金可留存在本单位缴费账户等待扣划。
主动上缴记实/补记资金时应划入职业年金归集户。
4. 附页中“养老编号”是参保人员在单位退休人员中的序列号,是由单位自行编制申报的编号。
5. 附页中记实原因包括:待遇领取、转移、主动记实、补记改革前职业年金、其它。
应记实/补记人员明细
单位名称:社会保险登记码:记实通知流水号:
第X页,共X页。
单位编号:
人:
单位经办人:
经办人联系电话:
经办日期:
温馨提示:单位名称(公章):
职业年金记实申请表
1.记实原因请勾选:账户做实申请或在职人员停保记实。
其中账户做实申请包括:退休记实、在职记实、在职人员补缴记实补差;在职人员停保记实包括:停保人员记实、停保人员补缴记实补差。
2.参保人员由机关事业单位流动到企业、在非同级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之间流动,或者由财政金额供款单位流动到非财政全额供款单位时,由转出单位相应的同级财政保障拨付资金记实。
3.记实资金可留在本单位缴费账户等待扣划。
主动上缴记实资金时应划入职业年金归集户。
4.职业年金记实时间段,个人缴费部份应无欠费且已投资运营。
5.职业年金记实须按时间顺序办理,不能跨月、跨年记实。
6、本表一式一份,社保机构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