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实验注意事项及实验内容[1]4
- 格式:pdf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17
⾼分⼦化学实验指导前⾔通过⾼分⼦化学实验,可以获得许多感性认识,加深对⾼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通过⾼分⼦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和规范地进⾏⾼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掌握实验技术和基本技能,了解⾼分⼦化学中采⽤的特殊实验技术,在实验的过程中训练科学研究的⽅法和思维,培养学⽣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为以后的科研⼯作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
实验规则1.实验前认真预习,明确⽬的和要求,弄清基本原理,了解操作步骤和⽅法,做到⼼中有数。
2.实验过程中要听从教师的指导,保持实验室的安静,正确操作,细致观察,认真做好操作记录。
3.特别要注意安全,同时还要爱护仪器、设备,并注意整洁和节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4.实验完毕,⽴即把仪器洗刷⼲净,并整理好药品、实验台。
5.根据原始记录,整理出实验报告,按时交给教师。
实验1 聚⼄烯醇缩甲醛的制备⼀、实验⽬的1. 了解⼩分⼦的基本有机化学反应,在⾼分⼦链上有合适的反应性基团时,均可按有机⼩分⼦反应历程进⾏⾼分⼦化学反应。
2. 了解缩醛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3. 了解聚⼄烯醇缩醛化反应的原理,并制备红旗牌胶⽔。
⼆、实验原理早在 1931年,⼈们就已经研制出聚⼄烯醇(PV A)的纤维,但由于 PV A 的⽔溶性⽽⽆法实际应⽤。
利⽤"缩醛化"减少其⽔溶性,就使得PV A 有了较⼤的实际应⽤价值,⽤甲醛进⾏缩醛化反应得到聚⼄烯醇缩甲醛(PVF)。
PVF 随缩醛化程度不同,性质和⽤途有所不同。
控制缩醛在35%左右,就得到了⼈们称为"维纶'的纤维(vinylon)。
维纶的强度是棉花的1.5~2.0倍,吸湿性5%,接近天然纤维,⼜称为"合成棉花"。
在PVF 分⼦中,如果控制其缩醛度在较低⽔平,由于PVF 分⼦中含有羟基,⼄酸基和醛基,因此有较强的粘接性能,可作胶⽔使⽤,⽤来粘结⾦属、⽊材、⽪⾰、玻璃、陶瓷、橡胶等。
聚⼄烯醇缩甲醛是利⽤聚⼄烯醇缩与甲醛在盐酸催化的作⽤下⽽制得的,其反应如下:CH 2O+H+C +H 2OH CH 2CH CH 2CHCH 2OH C +H 2OH +CH 2CH CH 2CHCH 2OH C H 2+~~~~~~~~~~~~+H 2OCH 2CH CH 2CHCH 2O OH C H 2+~~~~~~CH 2CH CH 2CHCH 2O ~~~~~~CH 2+H +由于⼏率效应,聚⼄烯醇中邻近羟基成环后,中间往往会夹着⼀些⽆法成环的孤⽴的羟基,因此缩醛化反应不能完全。
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反应实验在高分子化学领域中,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用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聚合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单体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长链状分子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反应实验,并探讨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目的:通过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反应实验,学习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了解不同类型的聚合反应及其应用;掌握实验中对反应体系进行监测和分析的方法。
实验原理:聚合反应可以分为两类:加成聚合和缩聚聚合。
加成聚合是指单体分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的加成反应形成高分子链;缩聚聚合是指在单体分子之间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高分子链。
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 准备实验所需的单体、催化剂和溶剂;- 检查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穿戴实验室安全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
2. 反应体系构建:- 将所需单体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溶剂;- 加入催化剂促进聚合反应的进行;- 进行必要的调节,如调节反应温度和pH值。
3. 聚合反应过程监测:- 采用适当的方法监测聚合反应的进行,如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 定期取样进行分析,确定反应进程和反应产物的形成。
4. 实验结果分析:- 分析实验结果,计算聚合反应的收率和转化率;- 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和产物性质的影响。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产生火灾、爆炸和有毒气体等危险;3. 注意实验室通风,保证实验环境的安全性;4. 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和仪器设备,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可以得到聚合反应的收率和转化率等数据,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分析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和反应机理。
此外,实验结果还可以用于评估聚合反应在合成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潜力和性能优化。
结论: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通过该实验可以学习到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
高分子化学实验教案部分一、实验指导1. 实验内容及学时安排高分子化学实验属于《高分子化学》课程的一部分,学时为8,开设两个实验,每个实验为4学时。
开设时间为第四学年的上学期,具体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1. 苯乙烯悬浮聚合2. 聚乙烯醇缩甲醛(红旗牌胶水)的制备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 苯乙烯悬浮聚合悬浮聚合合成苯乙烯离子交换树脂白球 42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 4 2. 预习情况检查方式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做好实验预习,否则不予参加实验。
实验预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检查实验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实验步骤等;②提问形式老师在实验前要检查学生的实验预习情况,可采取口头提问的方式了解学是对实验的预习情况。
3. 讲解内容讲解内容主要包括:1 .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原理】悬浮聚合时单体一小液滴状悬浮在水中进行的聚合, 单体中溶有引发剂, 一个小液滴相当于本体聚合中的一个单元. 从单体液滴转变为聚合物固体粒子, 中间经过聚合物-单体粘性粒子阶段, 为了防止粒子相互粘接在一起, 体系中需另加分散剂, 以便在粒子表面形成保护膜。
因此,悬浮聚合一般由单体、引发剂、水、分散剂四个基本组分组成。
悬浮聚合的聚合机理与本体聚合相似,方法上兼有本体聚合的优点,且缺点较少,因而在工业上有做广泛的应用。
【实验注意事项】①反应时搅拌要快,均匀,使单体能形成良好的珠状液滴;②80+ 1 ℃保温阶段是实验成败的关键阶段,此时聚合热逐渐放出, 油滴开始变粘易发生粘连,需密切注意温度和转速的变化;③如果聚合过程中发生停电或聚合物粘在搅拌棒上等异常现象,应及时降温终止反应并倾出反应物,以免造成仪器报废。
2.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实验原理】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缩与甲醛在盐酸催化的作用下而制得的,其反应如下:CH 2CHCH 2CH ~CH 2CHCH 2CH + H 2OOH OH O CH 2 O HCl ~~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的高聚物,如果用甲醛将它进行部分缩甲醛化,随着缩醛度的增加,水溶性愈差。
高分子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探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性质特点,加深对高分子化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原理: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其合成方法主要包括聚合反应和缩聚反应。
聚合反应是通过单体分子之间的共价键形成高分子链,而缩聚反应则是通过小分子间的共价键形成高分子链。
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特点包括分子量大、熔点高、溶解性差等。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所需试剂和设备,确保实验环境整洁。
2. 聚合反应实验,将单体A和单体B按一定摩尔比例混合,加入催化剂,在适当温度下进行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
3. 缩聚反应实验,将小分子C和小分子D按一定摩尔比例混合,加入催化剂,在适当温度下进行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
4. 高分子化合物性质测试,测试所得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熔点、溶解性等性质。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两种不同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别进行了性质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反应所得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熔点,而缩聚反应所得高分子化合物溶解性较差。
这与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特点相吻合。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聚合反应和缩聚反应成功合成了两种高分子化合物,并对其性质进行了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性质与理论知识相符合。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高分子化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2. 实验设备要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实验操作要仔细,按照实验步骤进行,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实验失败。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高分子化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究高分子化学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理论水平。
以上就是本次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实验报告,谢谢阅读!。
《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2013.10高分子化学实验注意事项1. 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不许进行与实验无关的事情,随身听等娱乐设备不许带入。
2. 实验室中不许随意走动,看好自己的实验装置,与自己实验无关的药品和器械严禁随意触碰,试验过程中不许坐在凳子上。
3. 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每次实验前抽查,讲解实验步骤和操作。
4. 实验过程要记在专用的记录本上,不得随意记录在零散的纸上。
5. 设计性实验,必须有设计方案,要求书写规范(归档入实验报告),实验前交指导教师。
无设计方案或敷衍了事者,不许做实验,不予补做。
6. 实验报告,采用学校统一的实验报告纸,字迹工整、整洁。
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反应方程式、实验装置图、详细的操作记录表(分三栏,时间、实验操作、现象)、思考题、实验总结,以及必要的数据统计计算。
7.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操作,由于自身操作失误造成的仪器损毁,依据学校和实验室相关规定赔偿。
8. 当次实验时,交上次的实验报告。
9. 对于不服从指导教师指导,严重违反实验操作规程及以上要求者,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其实验,本次试验以零分计,不予补做。
10. 实验成绩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评定:实验态度、实验技能、实验结果、实验报告。
实验一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早在1931年,人们就已经研制出聚乙烯醇(PV A)的纤维,但由于PV A的水溶性而无法实际应用。
利用“缩醛化”减少其水溶性,就使得PV A有了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用甲醛进行缩醛化反应得到聚乙烯醇缩甲醛(PVF)。
PVF随缩醛化程度不同,性质和用途有所不同。
控制缩醛在35%左右,就得到了人们称为“维纶”的纤维(vinylon)。
维纶的强度是棉花的1.5~2.0倍,吸湿性5%,接近天然纤维,又称为“合成棉花”。
在PVF分子中,如果控制其缩醛度在较低水平,由于PVF分子中含有羟基、乙酰基和醛基,因此有较强的粘接性能,可作胶水使用,用来粘结金属、木材、皮革、玻璃、陶瓷、橡胶等。
高分子化学实验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二零零六年六月实验规则1.实验前认真预习,明确目的和要求,弄清基本原理,了解操作步骤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2.实验过程中要听从教师的指导,保持实验室的安静,正确操作,细致观察,认真做好操作记录。
3.特别要注意安全,同时还要爱护仪器、设备,并注意整洁和节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4.实验完毕,立即把仪器洗刷干净,并整理好药品、实验台。
5.根据原始记录,整理出实验报告,按时交给教师。
目录实验一有机玻璃的制备 (1)实验二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的悬浮共聚合 (4)实验三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8)实验四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测试 (11)参考文献 (14)实验一有机玻璃的制备有机玻璃是指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本体聚合方法制备的板材、棒材、管材及其制品。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由于其结构中具有庞大的侧基,不易结晶,为无定形固体。
它的最突出的性能是具有很高的透明度,透光率可达92%。
另外,它的比重小,故其制品比同体积无机玻璃制品轻巧得多。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耐冲击强度与良好的低温性能,因此是光学仪器制造工业和航空工业的重要材料。
有机玻璃在光学方面还有一个奇特的性能,即表面光滑的棒材或板材在一定的弯曲限度内,能将从一端射入的光线全部在树脂内部向前传导,最后从一端射出,就像水从管子中流过一样。
但当其表面的某部分被磨毛时,光线可从这一部分逸出而显示光亮。
利用有机玻璃的这种性能,可用它制作外科手术用具,发光标志等。
有机玻璃的电学性能优良,遇电弧火花时不会碳化,因此,电子、电气工业中常用来作为绝缘材料。
有机玻璃又由于其着色后色彩五光十色,鲜艳夺目,故被广泛用作装饰材料和日用制品。
有机玻璃的最大缺点是表面硬度低,耐热性、耐磨性较差。
这些缺点通常通过与其他单体共聚或与其他聚合物共混来克服。
一、目的要求1.了解本体聚合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熟悉和掌握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是在引发剂引发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历程进行的,引发剂通常为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二苯甲酰。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指导书实训一粘度的测定一、实训目的掌握用乌贝路德(Ubbelohde)粘度计测定粘度的方法二、基本原理液体流动时各液层的流速是不同的,二液层间存在着相对运动,产生了内摩擦力f,这个力的大小与二液层的速度差u成正比,与二液层接触面A成正比,与二液层间距离d成反比,可用下式表示:(1-1)式中η为比例系数,称为粘度系数或绝对粘度,可见液体的粘度是液体内摩擦力的度量,是物质重要性质之一。
粘度测定可在毛细管中进行。
设液体在一定压力差p推动下,以屋流形式流过半径为r、长度为l的毛细管时,其粘度可通过下式计算。
(1-2)η——粘度,Pa.s;P——毛细管两端压力差,Pa;r——毛细管半径,m;t——一定体积V的流体流经毛细管的时间,s;V——t时间内流过毛细管的液体的体积,m3;l——毛细管的长度,m。
如果有两种液体(液体1和液体2),在同一温度下以相同的体积流经同一毛细管,则它们的绝对粘度分别为:(1-3)1-4)两式相比,即得(1-5)因式中(1-6)ρ为液体的密度(kg.m-3);g为重力加速度(m.s-2);h为液柱高度(m),现两液体的h相同,故有(1-7)液体2为被测液体,液体1为参考液体,实验测出t1,t2,由手册查出η1、ρ1、ρ2值,便可以求出液体2的绝对粘度η2。
本实验测定无水乙醇的绝对粘度,参考液体为水,使用的是乌氏粘度计。
在国际单位制(SI)中,粘度单位用Pa.s(帕.秒),过去习惯上常用P(泊)或cP(厘泊)来表示。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P=0.1Pa.s 1cP=10-3 Pa.s三、仪器和试剂1.仪器:恒温槽(1套); 贝路德粘度计(1只); 110秒停表(1只); 洗耳球(1只);螺旋夹(1只);橡皮管(约5cm长)(2根)。
2.药品:蒸馏水、无水乙醇(A.R)四、实验步骤本实验用的乌贝路德粘度计,又叫气承悬柱式粘度计。
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在粘度计里逐渐稀释从而节省许多操作手续。
高分子化学实验教案部分一、实验指导1. 实验内容及学时安排高分子化学实验属于《高分子化学》课程的一部分,学时为8,开设两个实验,每个实验为4学时。
开设时间为第四学年的上学期,具体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1. 苯乙烯悬浮聚合2. 聚乙烯醇缩甲醛(红旗牌胶水)的制备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 苯乙烯悬浮聚合悬浮聚合合成苯乙烯离子交换树脂白球 42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 4 2. 预习情况检查方式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做好实验预习,否则不予参加实验。
实验预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 检查实验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实验步骤等; ② 提问形式老师在实验前要检查学生的实验预习情况,可采取口头提问的方式了解学是对实验的预习情况。
3. 讲解内容讲解内容主要包括: 1 .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实验原理】悬浮聚合时单体一小液滴状悬浮在水中进行的聚合 , 单体中溶有引发剂 , 一个小液滴相当于本体聚合中的一个单元 . 从单体液滴转变为聚合物固体粒子 , 中间经过聚合物-单体粘性粒子阶段 , 为了防止粒子相互粘接在一起 , 体系中需另加分散剂 , 以便在粒子表面形成保护膜。
因此,悬浮聚合一般由单体、引发剂、水、分散剂四个基本组分组成。
悬浮聚合的聚合机理与本体聚合相似,方法上兼有本体聚合的优点,且缺点较少,因而在工业上有做广泛的应用。
【实验注意事项】① 反应时搅拌要快,均匀,使单体能形成良好的珠状液滴;② 80+ 1 ℃ 保温阶段是实验成败的关键阶段,此时聚合热逐渐放出, 油滴开始变粘易发生粘连,需密切注意温度和转速的变化;③ 如果聚合过程中发生停电或聚合物粘在搅拌棒上等异常现象,应及时降温终止反应并倾出反应物,以免造成仪器报废。
2.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实验原理】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缩与甲醛在盐酸催化的作用下而制得的,其反应如下:CH 2CHCH 2CH ~ + HCH OCH 2CHCH 2CH + H 2OOH OHO CH 2 OHCl~~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的高聚物,如果用甲醛将它进行部分缩甲醛化,随着缩醛度的增加,水溶性愈差。
实验要求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用试剂有一定毒性,实验过程中带橡胶手套(注意节约,循环使用),不要用鼻子去闻试剂;2、实验结束后,尽快清洗实验仪器(以防硬化不易清洗),以备下次实验使用。
所得产物倒入指定收集桶内,不要倒入下水道;3、高化实验所用仪器每组一套,请小心使用,若破坏,后果自负。
实验一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一、主要药品与仪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20mL过氧化二苯甲酰(BPO)0.038g(单体质量的0.2%)(由于BPO结块,引发效率降低,故加大量)丙酮若干液体石蜡若干抽脂棉聚四氟乙烯膜锥形瓶(50mL)1个恒温水浴1套试管夹 2 个试管20mL 2 支量筒25mL 1个二、实验步骤:1、预聚合(1)用25mL量筒量取20mL MMA加入50mL锥形瓶中,用天平称取0.038g BPO 加入锥形瓶中;(2)用聚四氟乙烯膜包裹胶塞后塞住锥形瓶口(注意:塞子只需轻轻盖上,不要塞紧,以防温度升高时,塞子爆冲)。
(3)用试管夹(或铁架台夹)夹住瓶颈在87o C的水浴中(提前往磁力搅拌器中倒入液体石蜡至完全覆盖液面,实验结束后不用倒掉,以备后续实验使用)不断摇动,进行预聚合约0.5-1h。
注意观察体系的粘度变化,当体系粘度变大,但仍能顺利流动时(粘度近似室温下的甘油),结束预聚合。
2、浇铸灌模将以上制备的预聚液小心的灌入预先干燥的两支试管中,浇灌时注意防止锥形瓶外的水珠滴入。
锥形瓶用丙酮进行清洗。
3、后聚合将灌好预聚液的试管口塞上棉花团,放入45-50o C的水浴中反应约3h,注意控制温度不能太高,否则易使产物内部产生气泡。
4、观察体系的流动性及透明性,是否有气泡。
三、思考题1、MMA本体聚合有何特点?制造有机玻璃的步骤有哪些?2、进行本体浇铸聚合时,如果预聚阶段单体转化率偏低会产生什么后果?为什么要严格控制不同阶段的反应温度?实验二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一、主要药品与仪器乙酸乙烯酯50mL甲醇30mLAIBN 0.21g液体石蜡一瓶三颈瓶(250mL, 19磨口)一个玻璃塞(19磨口)2个球形冷凝管(19磨口)一支搅拌器一套聚四氟乙烯搅拌棒一支搅拌塞19口一个橡胶管n米量筒(10mL、50mL、100mL)各一个烧杯25mL 一个玻璃棒一个培养皿 中号 一个恒温水浴 一套铁架台用夹 2个二、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取0.21g AIBN 于25mL 烧杯中,用10mL 量筒量取10mL 甲醇倒于25mL 烧杯中,用玻璃杯搅拌至溶解;2、用50mL 量筒量取50mL 乙酸乙烯酯于三颈瓶中,各口用玻璃塞塞上;3、将溶解的AIBN 甲醇溶液倒入三颈瓶中,装好搅拌器、冷凝管,往水浴中倒入石蜡至覆盖液面为止;4、开动搅拌,加热升温,将反应物逐步升温至62o C (若不反应,可适当升温),反应约3h 后,升温至65o C ,继续反应0.5h 后,冷却结束聚合反应。
高分子化学实验注意事项与实验报告要求请严格按要求准备实验,否则禁止进入实验室1.禁止在实验室饮食、吸烟,或把食具带进实验室;实验完毕,必须洗净双手。
2.禁止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短裤、裙子进入实验室,长发同学要把头发扎起来;进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禁止挽袖);同学可自备橡胶手套或一次性橡胶手套(10-20元,100只)。
3.进实验室要打开窗户和换气扇通风。
4.不要在实验室大声喧哗,保持室内安静;禁止在实验室内快走和奔跑。
5.酸碱烧伤,用大量水洗,并找实验室老师简单处理;严重烧伤,立即送医治疗。
6.着火时,切忌惊慌。
少量试剂着火,可用湿抹布覆盖其上;火势较大,要立即通知老师,关闭电源,移走易燃物质,使用灭火器灭火;火势不可控制时,要迅速撤离。
7.禁止带实验教材进教室。
8.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准备实验预习本),预习内容包括:(1)实验目的:本实验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2)实验原理:本实验基本原理的简述,或主要反应方程式;(3)仪器装置示意图:本实验的仪器装置示意图,要注意细节;(用铅笔画图)(4)实验药品与仪器:实验用到的药品与仪器,其中涉及到的理化参数要事先查阅;(5)实验步骤:实验步骤的简述(自己看懂即可)。
9.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1)全班分为3个小班(分别为24、24、23人),分别在周一、周二、周四早上7点50分前到化学系实验楼312室上课;每个小班根据学号顺序分为12个小组,每2人一组;周一、周二、周四同一组号的同学共用1个储物柜放置实验仪器,并自备锁和钥匙,老师不留备用钥匙,上课时请携带钥匙;课程完成时再次清点仪器,缺少的仪器按系里要求赔偿;(2)实验前,清点实验仪器;(3)实验装置的搭建遵循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实验结束后,拆除顺序与之相反;(4)实验中,要保持实验台和桌面清洁干净;公用药品使用完要放回原处;火柴、废纸、废品等投入废物桶内,废酸、废碱等倒入指定的容器内,严禁投入水槽中,以免腐蚀和堵塞水槽及下水道;(5)实验记录要尽可能详细,包括实验操作的时间、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等;(6)实验后,要将实验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损坏的仪器要及时通知老师;值日生打扫完卫生,要得到老师允许后才可离开;10.实验报告的内容:(1)实验目的:同预习报告(上课时,黑板上的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同预习报告;(3)仪器装置示意图:同预习报告;(4)实验药品与仪器:同预习报告;(5)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与实验记录(实验现象),简洁、严谨、通俗、易懂;要求按三个方面书写,分别为时间,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画三列的表格);(6)结论或产率计算:实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或产率的计算;(7)结果讨论与分析:针对结论或产率的分析讨论,实验中的主要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等;(8)思考题:实验后布置的课后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