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OMOM胶囊内镜系统培训手册临床医生版
- 格式:docx
- 大小:217.61 KB
- 文档页数:14
OMOM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OMOM胶囊内镜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我院2007年11月至2011年2月间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7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76例检查者中共71例检出病变,阳性检出率93.4%。
包括食道炎3例,胃溃疡3例,慢性胃炎18例,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小肠炎症18例(包括出血点,糜烂及溃疡),小肠息肉14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畸形7例,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6 例,结肠息肉5例。
胶囊工作时间平均为7.26(5.7-10.6h小时)。
胶囊均自然排除,无并发症发生。
胶囊通过小肠时间平均为4.4h (1.5-7.4)结论:OMOM胶囊内镜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OMOM胶囊内镜对于胃及小肠病变的检出率较高,OMOM胶囊内镜对不同症状就诊的各年龄段成年患者均具较好诊断价值,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关键词】OMOM胶囊内镜;胃肠疾病;诊断自2000年由以色列Given影像公司推出胶囊内镜,这项检查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
OMOM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以下简称OMOM 胶囊内镜) 是继以色列M2A 胶囊内镜问世以来,国内第1个研究成功的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检查是一种无创性诊断方法,尤其适合小肠疾病的检查,我科自2007年11月-2011年2月进行了76例OMOM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76例检查中,反复不明原因腹痛24例,腹胀、腹泻11例,黑便5例,不明原因血便1例,腹部不适22例, 便秘9例。
体检4例,男45例,女31例,平均年龄49岁(18~75岁)。
1.2 仪器设备所使用为金山科技集团生产的OMOM 智能胶囊内镜系统,该系统由智能胶囊、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3个部分组成。
1.3方法受检者在检查前两日吃少渣饮食,检查前一天晚上及检查当日早晨禁食,采用硫酸镁及甘露醇清洁肠道。
确认胶囊性能正常后,嘱患者用水将胶囊吞下,行实时监控,待胶囊进入空肠后受检者可离开,胶囊在胃内停留时间大于30分钟者,给予胃复安10-20mg肌注。
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70例分析【摘要】目的通过70例OMOM胶囊内镜的检测结果,分析其在临床及健康体检的应用。
方法总结70例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资料。
结果在疑有消化道疾病的70例检查中,共检出病变51例,包括慢性胃炎21例(其中伴有黏膜糜烂或溃疡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例,胃及小肠息肉9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回血管瘤13例,蛔虫症1例,结肠息肉3例。
阳性检出率为72.9%。
结论OMOM胶囊内镜对于胃及小肠病变的检出率较高,对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或长期腹泻、腹痛、腹胀、便秘患者可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关键词】胶囊内镜;消化道检查;临床应用2006年7月起,OMOM胶囊内镜在我院开展,现将至2007年6月共70例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情况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院自2006年7月~2007年6月共进行70例OMOM胶囊内镜检查,男51例,女19例;年龄30~83岁,平均为(47.3±5)岁。
受试者主要症状有:腹痛21例,腹胀、腹泻25例,便秘9例,消瘦8例,既往消化道疾病史7例。
1.2 检查方法OMOM 智能胶囊消化道内窥镜系统,简称“胶囊内窥镜”,由智能胶囊、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3个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受检者像服药一样用水将智能胶囊吞下后,它即随着胃肠肌肉的运动节奏沿着胃→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结肠→直肠的方向运行,同时对经过的消化道进行连续摄像,并以数字信号传输图像给受检者体外携带的图像记录仪进行存储记录,工作时间达8~10 h,在智能胶囊吞服8~72 h后就会随粪便排出体外。
各项检测指标:胶囊检查时间平均为485 min(360~520 min),排出时间平均为1 723.13 min(245~4 320 min)。
胶囊内镜观察视野为140°角,有良好观察范围。
胶囊内镜以每秒一帧至两帧速度,拍摄的图像稳定清晰。
医生利用影像工作站分析图像记录仪所记录的图像就可以了解受检者整个消化道的情况,从而对病情作出诊断。
第一章产品基础知识“OMOM智能胶囊消化道内窥镜系统”是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的无创无痛的消化道无线检查诊断系统,以下简称“胶囊内镜”。
OMOM胶囊内镜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智能胶囊、图像记录仪、影像工作站及手持无线监控仪(选购)。
其检查原理为:吞服智能胶囊,胶囊随着消化道的运动沿着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结肠、直肠的路径前进,对途经的腔段连续摄像,并以无线信号方式实时传送到体外携带的图像记录仪进行存储记录;医生利用影像工作站分析图像记录仪所记录的图像,了解受检者整个消化道的情况,对消化道病情做出诊断。
它可以对胃肠道进行简便快捷的、无创的、连续的可视性检查。
具有现场观看实时彩色图像,现场控制胶囊运行参数,同一医院可同一时间多人(最多10人)同时使用,相互不发生冲突等优点,可广泛用于消化道检查。
一、系统组成OMOM胶囊内镜系统由智能胶囊、图像记录仪、影像工作站及手持无线监控仪(选购)四部分组成。
见下图:④OMOM胶囊内镜系统结构示意图①智能胶囊拍摄、编码、传送彩色图像信息,由照相模块、电池、无线收发模块及外壳组成。
启动后由受检者吞服进入消化道。
②图像记录仪接收和储存图像信息,由天线单元阵列、记录盒组成。
天线单元分布记录仪背心的固定位置,接收图像信息。
③影像工作站由计算机、打印机和图像处理软件组成,进行实时监控,对所拍图片进行浏览,便于医生诊断、出具诊断报告等。
④手持无线监控仪由无线收发模块、电池、显示器及主机等组成。
用于校正图像记录仪的时钟,现场控制胶囊运行参数,实时监控图像及胶囊的工作状态。
二、产品技术参数1.智能胶囊参数物理特性尺寸13mm X 27.9mm质量≤6g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光学特性照明6个白色LED视角(空气中)140±10°景深(空气中)0~35mm分辨率(空气中) 3.51lp/mm操作特性最大采样速率2fps ±10%(QVGA模式)0.5fps ±10%(VGA模式)工作时间 7±1h(QVGA/2fps)工作电压3V工作电流0.5-80mA工作温度0~40℃其它特性图像格式支持QVGA(320*240)和VGA(640*480)图像数据24位真彩密封性IPX72.图像记录仪参数·连续工作时间:≥8小时·存储介质:4GB CF卡·天线阵列接收单元:14个(A01-13为信号接收单元,B01为无线监控仪发射单元)第四章系统维护及服务支持一、系统的维护及保养智能胶囊(1)智能胶囊应存放于温度为0~50℃,湿度不高于90%,无放射的环境中;(2)智能胶囊应远离磁场,并且存放期间不能损坏外包装;(3)智能胶囊应储存在小孩不能触及的地方;(4)智能胶囊开封后应立即使用,开封而未立即使用的,下次使用前应先消毒;(5)智能胶囊有效期为十四个月,超过有效期应停止使用。
OMOM胶囊内镜检查护理方案1、肠道准备嘱受检者检查前2天勿做钡餐或钡灌肠检查,以免钡剂残留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前一天进无渣饮食,晚餐进医生所规定量的流质。
晚10点后至检查前禁食,检查当日检查前3个小时行肠道准备。
2、心理护理胶囊内镜是一种新型检查方法,受检者缺乏了解,且费用昂贵,受检者往往当心检查过程不顺利和检查不出疾病原因。
这就要求护士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向受检者讲清胶囊内镜的构造和应用原理、检查步骤、安全可靠性及检查目的和配合方法。
争取赢得受检者的信任。
有必要时行使用现身说法,让已接受检查的受检者讲述其切身体会,以消除受检者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最终取得积极配合检查。
3、受检者准备嘱受检者检查前24 h禁烟,以免咳嗽影响肠道蠕动。
受检者应着装宽松,以两件套上衣为佳,以利于穿戴图像记录仪。
此外充分评估受检者,若有以下情况不适合检查:肠梗阻者,因为胶囊有无法顺利通过的危险;还有就是植入心脏起搏器的受检者,因为心脏起搏器会干扰胶囊内镜正常工作。
4、物品准备前准备好物品,如记录仪充电、图像记录仪初始化,检查图像记录仪、胶囊内镜及电池电量等。
5、谈话与签字与受检者谈话,告诉其极少机会引起肠道阻塞、腹痛等情况,与受检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穿戴图像记录仪,调节天线阵列位置,按照《检查快速指南》操作步骤完成准备工作,最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服服胶囊。
6、检查中配合护理(1)受检者在吞服胶囊内镜2 h后可进少量水,待实时监视中胶囊进入小肠2小时后,受检者可进少量简餐,如面包、蛋糕等(也可采用静脉注射),并告知受检者需等检查全部结束后方可恢复进食。
受检者如有腹痛、恶心、呕吐或低血糖反应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予以处理。
(2)部分受检者已做过胃镜检查,希望增加胃动力,使胶囊内镜能尽快通过胃部,争取胶囊内镜有更充分的时间在小肠内。
应通知医生,遵医嘱在吞服胶囊内镜后立即予胃复安10 mg肌注,曾有12例受检者肌注胃复安,通过实时监视,胶囊内镜通过胃部时间缩短至10~15 min左右。
OMOM 胶囊内镜操作规范胶囊内镜操作规范内窥镜检查与治疗学是在临床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新型学科之一。
胶囊内镜是21世纪内镜技术的发展方向,它具有安全、无创、无痛苦、操作简便、无交叉感染等优点,已在全球广泛应用。
OMOM 胶囊内镜是由重庆金山科技集团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自主开发并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消化道舒适检查工具。
本规范将介绍OMOM 胶囊内镜的基本原理及产品组成,并指导医生如何正确地操作与使用OMOM 胶囊内镜。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OMOM 胶囊内镜的原理与特点胶囊内镜的原理与特点OMOM 胶囊内镜的工作原理是:受检者像服药一样用水将胶囊吞下后,它即随着胃肠肌肉的蠕动经过消化道最后排出体外,它所拍摄的图像则以无线信号传送到受检者体外携带的图像记录仪上。
医生通过影像工作站回放图像而对病情做出诊断。
OMOM 胶囊内镜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设备,包括影像工作站、图像记录仪和可选配的手持无线监控仪。
另一个部分是一次性使用的耗材——智能胶囊。
智能胶囊由照相模块、电池、无线收发模块及外壳组成,受检者将它吞服后进行消化道的检查,其功能拍摄图像、数据编码、传送彩色图像信息。
胶囊插入圆形塑料包装靠近磁体时处于未开启状态,一旦将其拔出则立即被激活。
图像记录仪由背带式外套、天线单元和图像记录盒三部分组成。
它的功能是接收与存储由体内传送出来的图像信息,并向胶囊发送工作指令影像工作站是胶囊的控制平台,主要由计算机、专用读图诊断软件系统及打印机等组成。
医生可以通过它完成读片与诊断过程。
手持无线监控仪可用于在没有影像工作站的条件下,完成吞服胶囊前的初始化设置。
并可实时观察图像及控制胶囊的工作状态。
OMOM 胶囊内镜由于采用了特别的数字化程序设计,因此在使用方面具有以下四个独特的优点:第一,OMOM 胶囊内镜具有实时观察功能,确保了胶囊吞服前已正常工作,并可控制胶囊的工作模式如拍摄频率、睡眠与唤醒、曝光率、对比度等,诊断快捷和直观。
OMOM胶囊内镜检查操作流程患者准备:1.检查前医师应为患者介绍检查须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患者肠道准备:检查前两日吃少渣半流质饮食,检查日早晨禁食;检查前清肠,可于检查前一日20:00服用一次泻剂,检查当日05:00在服用一次泻剂,检查当日08:00进行胶囊内镜检查。
系统准备:1.准备好以下物品:影像工作站、智能胶囊、图像记录仪、图像记录仪天线单元分布示意图、清肠剂、饮用水等。
2.对图像记录仪充电,使其电量达到饱和状态。
3.用专用USB线连接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
4.开启图像记录仪,登陆影像工作站软件,清空图像记录仪内的数据。
设置及吞服胶囊:1.受检者穿戴图像记录仪,按天线单元分布示意图要求,检查和调整天线单元位置。
2.连接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开启图像记录仪。
3.登陆影像工作站软件,建立受检者信息档案。
4.下载所使用胶囊的序列号及通道号,校对图像记录仪时钟。
5.让受检者从包装中取出胶囊,此时胶囊LED应闪烁,图像记录仪的ACE灯应同步闪烁。
6.让受检者手持胶囊,在影像工作站的实时监视界面,可观察到胶囊所拍摄的图像。
7.将胶囊放入口中,在实时监视功能中可观看到口腔内的图像。
8.用一小口水送服胶囊。
9.根据需要,调节胶囊运行的相关参数,比如图像的亮度、闪光的强度、采样频率等参数。
10.断开图像记录仪与影像工作站的连接,受检者即可离开,离开前,医生需向其强调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成功。
11.约8小时侯后,当图像记录仪ACT指示灯停止闪烁10分钟后,结束检查。
关闭记录仪电源,然后脱下交还给医生。
回收设备:1.对记录仪进行充电;2.清洁图像记录仪背心。
数据处理:1.连接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打开图像记录仪,登陆影像工作站软件,导出图像记录仪保存的图片数据到影像工作站硬盘中。
2.对导入到影像工作站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诊断结论。
3.对相应的数据及结论备份。
372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年第15卷第6期』垦!gi竺望堂垒旦坠垫Q旦!翌!i!!兰旦垡:兰QQ鱼:yQ!:!三:丛!:鱼国产OMOM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研究及护理李春花。
王雷,徐妙琴(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消化内科,重庆400037)『摘要]目的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及护理方法。
方法对比研究OMOM胶囊内镜与全消化道钡餐造影、常规胃肠镜检查对胃肠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以及胶囊内镜的检查成功率。
重点阐述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顺利地完成检查。
获得清晰的图像,以提高病变的诊断率。
结果47例病人中45例检查成功,成功率为95.7%。
疑为小肠病变的41例中检出23例,阳性检出率为56.1%,明显高于全消化道钡餐造影,但与胃肠镜的检查结果相比,OMOM胶囊内镜发现的病变数量皆少于前者。
结论国产OMOM胶囊内镜同样安全、有效、可靠,是小肠疾病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
但目前阶段胶囊内镜尚不能替代普通胃肠镜对胃及结肠病变的检查。
检查前后恰当的护理及良好的肠道准备,可减少排出障碍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OMOM胶囊内镜;胃肠镜[中图分类号]R730.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42(2006)06—0372—02AstudyonclinicalapplicationandnursingofoMoMcapsuleendoscopymadeinchinaLIChun·hua,WANGLei,XUMiao-qin(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XinqiaoHospital,Thir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37,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ivenessandnursingcareofOMOMcapsuleendoscopy.MethodsWeusedOMOMcapsuleen—doscopyin47patients,aged19-80year,whosufferedfromunexplainedGIbleedingorinwhomtherewasaclinicalsuspicionofsmallboweldisease.Allpatientshaddigestivetractx—ray.gasticendoscopyandcolonendoscopy.Patientswitllsuspectednarrowingoftheboweloraclin—icalsuspicionofintestinalobstructionwereexcludedfromthestudy,thepropertiesofnursingcarewereanalyzed.No nursing complicationhappened.ResultsExaminewerecompletedin45of47(95.7%)patients.Thereare41patientswithintestinaldiseaseinthestudy.Abnor-malfindingsinintestinewerefoundin23patientswhoweresuspected(56.1%)patients.Allthefindingscanexplaintheirclinicalsituation.Forexamineofstomachandcolon,OMOMcapsuleendoscopywasnottobecomparedwithgastroscopeandenteroscopy.ConclusionOMOMcapsuleendoscopyissafe,effective,non—invasive,andprovidesdefinitivediagnosisindiseaseofintestine,butcapsuleendoscopycan’ttaketheplaceofgastroscopeandenteroscopy,andeffectivenursingcanreducethecomplications.Keywords:OMOMcapsule;gastroenterologicalendoscope2000年IddanE¨等科学家经过近20年的研究发明了无线胶囊内镜,胶囊内镜一改传统内镜机械插入的方法,首次做到了在患者毫无痛苦的生理状况下获得整个胃肠的影像学资料.是消化系统无创性诊断的一种革命性创新[2].它不论在技术上还是在临床观念上均是一次重大变革。
OMOM胶囊内镜的护理作者:许微微姜宁范一宏吕宾【关键词】胶囊胶囊内镜以其易吞服、无痛苦、图像清楚、检查范围广等长处取得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胶囊内镜更适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1]。
本院2006 年3 月引进OMOM胶囊内镜,其工作原理与初创的以色列M2A胶囊内镜相同,并增加了实时监测的功能,能够及时了解胶囊在胃内的停留时刻,避免检查的失败[2]。
已检查34 例患者,无一例失败。
现将胶囊内镜的护理情形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34例患者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10~85岁(平均岁)。
检查指征包括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9例、腹痛11例、慢性腹泻12例、体检2例。
材料OMOM胶囊内镜主要包括OMOM胶囊,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三部份。
患者吞服OMOM 胶囊后,OMOM 随胃肠道蠕动而移动,并将获取的视频信号传输到携带在患者身上的阵列传感器上,每2s捕捉图像1帧,视角范围140°,胶囊电池寿命约7~8 h,每例患者共捕捉图像14000张左右。
检查方式将带有天线阵列的背心穿在患者身体的指定部位。
开水送服胶囊内镜后,同意实时监控,允许患者自由走动,胶囊进入小肠后非住院患者没必要留在医院内。
4 h 内禁食。
检查结束,护士取下背心和记录仪,下载数据至影像工作站。
最后由医生分析图像。
34例患者中,一次成功率为100%,查出小肠溃疡9例(克罗恩病6 例,甲型副伤寒1例),小肠血管病变4例,小肠出血2例,小肠粘膜糜烂6例,小肠息肉2例。
其中14 例患者被检查出伴有慢性胃炎伴糜烂。
2 护理工作胶囊内镜检查前护理胶囊内镜是一种新型检查,检查前心理护理、肠道预备和仪器预备很重要。
检查前向患者详细介绍检查的全进程,并说明可能出现的意外而致检查失败。
许多患者因该项检查价钱昂贵而担忧失败,在检查进程中常坐立不安,因此让患者知晓胶囊内镜检查的全进程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疑虑,有利于检查的顺利完成。
本组1 例10岁患者因年龄小,咽喉部反映大,无法吞下胶囊,后将骗局器从胃镜活检孔道伸出套住胶囊,置于胃镜的前端,做胃镜送至十二指肠下完成了检查。
OMOM胶囊内镜简介药械科邸玮2011年9月13日,“OMOM胶囊内镜”在169医院消化内科安家了。
“OMOM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
它是重庆金山科技集团研制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无创无痛的消化道影像无线检测系统,是集图象处理、信息通讯、光电工程、生物医学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的典型的微电机系统高科技产品,由智能胶囊、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计算机和图像分析软件)三个部分组成。
该系统配置的智能胶囊为一次性使用,避免了交叉感染,胶囊的外壳采用耐腐蚀医用高分子材料,对人体无毒,结构牢固,不会破裂或溶解,能够安全排出体外。
它突破了小肠检查的盲区,大大提高了消化道疾病诊断检出率,是目前所有小肠检查手段中最安全、便捷的方法。
当患者像服药一样用水将智能胶囊吞下后,它即随着胃肠肌肉的运动节奏沿着胃→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结肠→直肠的方向运行,同时对经过的腔段连续摄像,并以数字信号传输图像给病人体外携带的图像记录仪进行存储记录,工作时间达6~8小时,在智能胶囊吞服8~72小时后就会随粪便排出体外。
医生通过影像工作站分析图像记录仪所记录的图像就可以了解病人整个消化道的情况,从而对病情做出诊断。
OMOM胶囊内镜的操作十分简便,整个检查仅为吞服胶囊、记录与回放观察三个过程。
医生只需在回放观察过程中,通过拍摄到的图片即可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
胶囊内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消化道出血,尤其是经上下消化道内镜检查无阳性发现者;其他检查提示的小肠影像学异常;各种炎症性胃肠病;慢性腹痛、腹泻;小肠肿瘤(良性、恶性及类癌等);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禁忌症:胃、肠道梗阻、消化道畸形、狭窄、穿孔或瘘管;急性肠炎、放射性结肠炎;严重贫血症;体内植入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仪器者有严重吞咽困难者;妊娠及对高分子材料过敏者。
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无需麻醉、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具有的耐受性差,尤其适于老年体弱患者和病情危重的患者,及恐惧内镜检查患者,可作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