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技术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病理学技术(初级(师)208)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案例分析题(全部为案例分析题,总25大题,75小题,共100分)第一题临床案例材料:患者,男,50岁,因持续右上腹疼痛伴黄疸一个月就诊。
患者自述近一个月来,右上腹部出现间歇性钝痛,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伴有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尿液深黄,大便颜色变浅。
体检发现,肝区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可触及肿大的胆囊,Murphy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也明显升高。
初步诊断为梗阻性黄疸,怀疑胆总管下端占位性病变。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患者接受了腹部增强CT扫描,结果显示胆总管下段有一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考虑为胆管癌可能。
随后,患者进行了胆管癌根治术,术中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问题:1、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最可能的疾病是:A. 胆囊结石B. 急性胆囊炎C. 胆总管结石D. 胆管癌答案:D2、在病理学检查中,若观察到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或乳头状,细胞核深染,异型性明显,且伴有大量粘液分泌,应诊断为哪种类型的胆管癌?A. 腺癌B. 鳞癌C. 未分化癌D. 腺鳞癌答案:A3、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但病理报告提示肿瘤已侵犯至胆总管壁全层,并有少量神经侵犯,但未发现淋巴结转移。
根据TNM分期系统,该患者的T分期应为:A. T1B. T2C. T3D. T4答案:C此案例及问题设计旨在考察学生对胆管癌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TNM分期系统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题临床案例材料内容:患者,男性,55岁,因“持续性上腹部隐痛伴体重下降3个月”就诊。
患者自述近期食欲明显减退,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无呕血及黑便。
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肿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提示轻度贫血,肿瘤标志物CA19-9显著升高。
影像学检查显示胃窦部有一不规则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胃腔狭窄,胃壁僵硬。
病理学技术中级(师)专业实践能力-试卷6(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2型题(总题数:1,分数:2.00)1.实验中需给小鼠口服某药物,现查到人用量为一次静脉(成人体重60kg)300mg,将该药配成5%溶液,试计算一只25g体重小鼠需多少毫升(分数:2.00)A.0.5ml √B.0.4mlC.0.6mlD.0.45mlE.0.65ml解析:解析:计算方法:[(0.3÷60×50×0.025)÷0.05]×4=0.5ml。
二、 A3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为研究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需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60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
(分数:6.00)(1).应选择的静脉注射方式为(分数:2.00)A.耳缘静脉B.股静脉C.尾静脉√D.头静脉E.胫前静脉解析:解析:耳缘静脉注射常用于兔,股静脉常用于犬、猴;头静脉、胫前静脉常用于豚鼠。
(2).造模成功后,实验组以二甲双胍灌胃,大鼠常用灌胃量是(分数:2.00)A.0.2~0.8mlB.1~4ml √C.2~8mlD.10~15mlE.5~10ml解析:(3).治疗12周后,取左心室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应选用的处死方法是(分数:2.00)A.空气栓塞法B.断头法√C.破坏延髓法D.急性失血法E.开放性气胸法解析:解析:空气栓塞法、急性失血法、破坏延髓法和开放性气胸法是犬、兔、猫和豚鼠的处方法。
三、 A1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基本原理是(分数:2.00)A.补体间的反应B.抗原与抗体间的特异性反应√C.受体与配体间的特异性反应D.抗原与抗原间的反应E.抗体与抗体间的反应解析:3.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中,按照敏感性从高到低进行排列正确的是(分数:2.00)A.CSA,PAP,LSABB.LSAB,CSA,PAPC.PAP,LSAB,CSAD.LSAB,PAP,CSAE.CSA,LSAB,PAP √解析: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用蛋白酶消化的目的是(分数:2.00)A.增强切片的黏附性B.提高敏感度C.暴露抗原√D.使底物容易显色E.缩短染色时间解析:5.关于非特异性染色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表现为弥漫均匀的背景染色B.出现在组织边缘、胶原纤维及血浆渗出处,坏死组织及固定不良的组织中心处C.一片细胞内染色强度较一致,无深浅及多少之分D.切片中的刀痕及皱褶区域也容易出现非特异性染色E.着色细胞数量极少时,多为非特异性染色√解析:6.用已知的荧光抗原标记物检查相应抗体的方法称(分数:2.00)A.荧光法B.荧光抗体法C.荧光抗原法√D.荧光抗体抗原法E.荧光抗原抗体法解析:7.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封固剂是(分数:2.00)A.中性树胶B.PBS缓冲液C.缓冲甘油√D.多聚赖氨酸E.甘油解析:8.不能用于标记抗体的酶是(分数:2.00)A.辣根过氧化物酶B.碱性磷酸酶C.酸性磷酸酶D.胰蛋白酶√E.葡萄糖氧化酶解析:9.SABC法的基本原理是(分数:2.00)A.链霉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生物素化酶混合后,形成链霉亲和素一生物素一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B.链霉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卵白素化酶混合后,形成链霉亲和素一卵白素一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卵白素标记抗体结合C.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生物素化酶混合后,形成亲和素一生物素一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D.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卵白素化酶混合后,形成亲和素一卵白素一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卵白素标记抗体结合E.链霉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混合后,形成链霉亲和素一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解析:10.SPA用于PAP法时,下列试剂不需要的是(分数:2.00)A.第一抗体B.第二抗体√C.SPAD.PAP复合物E.DAB解析:11.下列关于异硫氰酸荧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最大吸收波长是520~560nmB.最大发射光谱为490mmC.呈现黄绿色荧光√D.呈现红色荧光E.性质不稳定解析:12.免疫酶化学组织的固定不同于其他组织学技术的是(分数:2.00)A.使构成组织细胞成分的蛋白质等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B.保持细胞与生活时的形态相似C.保存组织抗原的免疫活性√D.有利于切片E.便于区分不同的组织成分解析:解析:只有保存组织抗原的免疫活性才能正确地判断抗原物质在组织细胞内的位置,才能得到理想的ICC染色效果。
病理学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试卷3(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下列不属于病理性萎缩的是(分数:2.00)A.老年人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萎缩B.老年妇女子宫、卵巢萎缩√C.饥饿引起的肌肉萎缩D.骨折引起的相应的肌肉萎缩E.尿路阻塞时尿液潴留于肾盂中引起的肾组织萎缩解析:解析:老年妇女子宫、卵巢萎缩属于生理性萎缩。
2.下述各种细胞中,再生能力最强的是(分数:2.00)A.神经细胞B.心肌细胞C.软骨细胞D.神经胶质细胞√E.骨骼肌细胞解析:解析:神经胶质细胞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具有活跃的增生、吞噬功能。
3.关于创伤一期愈合增生和瘢痕形成正确的是(分数:2.00)A.无感染故无炎症,仅有表皮再生,无肉芽组织生长B.无感染,有轻度炎症,表皮再生先于肉芽组织生长√C.无感染故无炎症,表皮再生先于肉芽组织生长D.无感染,有轻度炎症,肉芽组织生长填平伤口后表皮再生覆盖E.无感染故无炎症,肉芽组织生长填平伤口后表皮再生覆盖解析:解析:一期愈合无感染,但因有少量的组织破坏和出血,可引起轻微的炎症反应。
表皮再生在24~48小时内便可将伤口覆盖,肉芽组织从第3天开始从伤口边缘长出,并很快将伤口填满,5~6天胶原纤维形成(此时可拆线),2~3周完全愈合,留下一条线状瘢痕。
4.心血管内膜受损时,促进血栓形成的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内皮下胶原B.组织因子C.纤维连接蛋白D.凝血酶E.大量幼稚血小板√解析:解析:心血管内膜受损时,内皮下胶原暴露,促使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活化。
而纤维连接蛋白有助于血液细胞和纤维蛋白原黏着在暴露的血管壁上,凝血酶和组织因子也参与这一过程。
大量幼稚血小板在血液高凝状态下出现。
5.随血流的异物堵塞管腔的现象称为(分数:2.00)A.血栓形成B.栓子C.栓塞√D.梗死E.血栓解析:6.下述关于梗死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双重血供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B.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的形成无影响√C.动脉痉挛促进梗死的形成D.有效侧支循环的建立可防止梗死的发生E.梗死多由动脉阻塞引起解析:解析:大量失血、严重贫血、休克和心力衰竭时,血氧饱和度降低,在对缺氧耐受性低的心、脑组织,一小支血管的部分栓塞就可以出现梗死。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病理学技术(初级(士)106)基础知识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题干:在病理学技术中,下列哪项操作用于固定细胞和组织的切片?A、脱水B、透明C、固定D、封片答案:C解析:固定是病理学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步骤,用于稳定细胞和组织的结构,防止其腐败和自溶。
通常使用10%的甲醛溶液进行固定。
2、题干:在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中,染色步骤的目的是什么?A、提高切片的透明度B、增强切片的对比度,便于观察C、去除切片中的杂质D、消毒切片答案:B解析:病理切片的染色步骤是为了增强切片的对比度,使组织结构更加清晰,便于病理医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
3、题干:在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是用于固定组织的?A. 压片B. 热固定C. 染色D. 包埋答案:B解析:在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固定组织是防止组织在处理过程中发生自溶和形态变化的关键步骤。
热固定是一种常用的固定方法,通过高温处理使组织蛋白质变性,从而固定细胞结构。
压片是用于制片过程中的压平组织切片,染色是用于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以便观察,包埋则是将切片固定在适当的介质中以便于切片和保存。
因此,正确答案是B. 热固定。
4、题干:以下哪种染色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肿瘤细胞的核异型性?A. 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B. 罗氏染色(PAS染色)C. 姜-尼染色(Giemsa染色)D. 瑞氏染色(Wright染色)答案:C解析:姜-尼染色(Giemsa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学染色方法,特别适用于检测细胞的核结构和核异型性。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使细胞核着色鲜明,核仁和核仁组织区清晰可见,从而有助于识别肿瘤细胞的核异型性。
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是病理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主要用于细胞和组织的常规染色。
罗氏染色(PAS染色)主要用于检测糖原和糖蛋白。
瑞氏染色(Wright染色)主要用于血液细胞的染色。
病理学试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机化2、梗死3、炎性息肉4、肿瘤的异质性5、小叶性肺炎6、C.A.rC.inomA.in situ7、tuB.E.rC.ulomA.8、A.B.sC.E.ss9、thromB.osis10、fiB.rom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1、简述肿瘤生长的动力学特点。
2、简述血栓栓子的运行途径。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试述主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特点和对机体的影响。
(10分)2试以胃溃疡和胃癌为例,(1)说明良性的病变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2)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对机体会产生的哪些影响?(15分)四、汉译英(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InflA.mmA.tion is thE.physiologiC.A.l rE.sponsE.to tissuE.injury.It isC.hA.rA.C.tE.rizE.D.thA.t thE.gE.nE.rA.tion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s A.nD.movE.mE.nt of oC.ytE.s from thE.B.looD.into E.xtrA.vA.sC.ulA.r tissuE.s.InflA.mmA.tion is usuA.lly .ssifiE.D.A.C.C.orD.ing to its timE.C.oursE.A.s:A.C.utE.inflA.mmA.tion A.nD.C.hroniC.inflA.mmA.tion.五、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1、长期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A.骨骼肌B.脂肪组织C.肝D.脑E.心肌2、微循环内纤维素性血栓又叫()A.透明全栓B.白色血栓C.红色血栓D.混合血栓E.层状血栓3、引起炎症的因素中最常见的是()A.机械性损伤B.物理性损伤C.化学性损伤D.生物性损伤E.遗传性缺陷4、高血压脑内出血预后最差的部位是()A.基底核外侧型B.基底核内侧型C.脑桥出血D.小脑出血E.蛛网膜下腔出血5、鼻咽癌常发生在()A.鼻咽后部B.鼻咽顶部C.鼻咽侧壁D.鼻咽前壁E.鼻咽底部6、肺癌最常见的类型是()A.鳞状细胞癌B.高分化腺癌C.胶样癌D.疤痕癌E.未分化癌7、肝癌不转移到()A.淋巴结B.脾脏C.卵巢D.肺E.脑8、关于食管的早期癌,哪项的叙述不正确()A.5年存活率可达90%B.包括原位癌C.包括未侵入固有膜的癌D.包括未侵入粘膜下层的癌E.包括未侵入深肌层的癌9、在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好发于()A.胃窦部B.胃大弯C.胃小弯D.贲门E.胃底部10、下述哪项不是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参数指标()A.肿瘤有或无蒂B.有无乳头状结构C.瘤细胞层数D.异型性大小E.是否易复发11、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A.心衰B.脑出血C.继发感染D.电解质紊乱E.肾功能衰竭12、淋病是一种()炎症A.急性化脓性B.慢性化脓性C.出血性D.变质性E.浆液卡他性13、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属于()A.急性增生性炎B.纤维素性炎C.化脓性炎D.变质性炎E.以上均不是14、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常由下列哪项痢疾杆菌引起()A.宋内氏菌或鲍氏菌B.鲍氏菌或志贺氏菌C.志贺氏菌或福氏菌D.福氏菌或宋内氏菌E.志贺氏菌或宋内氏菌15、引起血吸虫病感染的是()A.虫卵B.毛蚴C.母胞蚴D.子胞蚴E.尾蚴16、肠阿米巴病最常引起的并发症为()A.肺脓肿B.脑脓肿C.肝脓肿D.心包炎E.脓胸17、肠阿米巴病最常发生在()A.空肠B.回肠C.盲肠和升结肠D.横结肠E.乙状结肠和直肠18、细胞水肿最重要的超微结构特征()A.内质网扩张断裂成小泡B.细胞膜内折,水分积聚C.自噬泡增多D.线粒体肿大,嵴变短变少甚至消失E.粗面内质网脱颗粒19、除下列哪一项外,均为一期愈合()A.组织缺损少B.无感染C.适量的肉芽组织D.表皮再生E.过量的疤痕组织20、下述关于肺淤血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B.肺泡内中性白细胞和纤维素渗出C.肺泡腔内有水肿液D.可发生漏出性出血E.常可见心力衰竭细胞21、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A.变质,渗出,增生B.变性,坏死,增生C.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D.局部物质代谢紊乱E.炎症介质的释放22、肿瘤异型性是指()A.肿瘤外观形态的差异B.肿瘤间质与其起源组织间质分化程度的差异C.肿瘤实质与间质与起源组织分化程度的差异D.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起源组织的差异E.肿瘤实质与间质比例的差异23、血管壁玻璃样变常见于()A.慢性肾小球肾炎B.风湿性心脏病C.高血压病D.动脉粥样硬化E.高血压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24、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瓣膜赘生物中,不具有的成分是()A.大量中性白细胞B.坏死组织C.细菌D.多量肉芽组织E.血小板和纤维索25、动脉瘤是()A.一种血管肿瘤B.动脉壁发生的肿瘤C.动脉壁损伤、薄弱、局部扩张、膨出D.动脉内血栓形成E.局部血管痉挛,其周围小血管呈瘤样扩张26、风湿性心肌炎早期的主要病理变化是()A.心肌细胞变性坏死B.间质纤维素样坏死C.A.sC.hoff小体形成D.纤维化及疤痕形成E.中性白细胞灶状浸润27、下列关于风湿性心内膜炎的描述中哪项是正确的()A.瓣膜赘生物牢固相连B.瓣膜赘生物内有细菌C.受累瓣膜易穿孔D.受累瓣膜以三尖瓣为主E.赘生物位于房室瓣的心室面28、大叶性肺炎患者咳铁锈色痰是由于()A.肺肉质变B.肺泡内渗出物的崩解C.肺泡壁的坏死D.肺内小的化脓及出血E.肺泡壁的坏死及渗出物的崩解29、胃癌最多见的肉眼类型是()A.弥漫浸润型B.息肉型C.菜花型D.溃疡型E.缩窄型30、阑尾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下列哪一种阑尾炎()A.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B.急性单纯性阑尾炎C.急性坏疽性阑尾炎D.慢性阑尾炎E.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31、关于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变及结局,哪项是错的()A.溃疡直径多在1C.M以内B.溃疡部位多在十二指肠球部C.数目通常为单个D.容易复发E.少数可癌变32、门脉性肝硬变病变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肝体积缩小,重量减轻B.肝硬度增加呈结节状C.显微镜下见假小叶形成D.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E.小胆管慢性炎,增生淤胆33、一位妊娠16周的25岁妇女,子宫有20周龄妊娠大小,突然阴道排出一串葡萄样肿物,她可能患有()A.异位妊娠B.妊娠流产C.水泡状胎块D.绒毛膜癌E.子宫平滑肌瘤34、伤寒病变突出表现在()A.肠系膜淋巴结B.肝C.脾D.胆囊E.回肠下段淋巴组织35、除了哪一项外,下列都是癌前疾病()A.慢性胃溃疡B.慢性萎缩性胃炎C.结肠多发性息肉D.阿米巴性结肠炎E.血吸虫性结肠炎36、下列哪项不是胃溃疡的并发症()A.穿孔B.出血C.恶性贫血D.癌变E.幽门狭窄37、按预后的好坏,何杰金病四型的排列顺序应为()A.混合细胞型¾淋巴细胞消减型¾结节硬化型¾淋巴细胞为主型B.淋巴细胞消减型¾混合细胞型¾结节硬化型¾淋巴细胞为主型C.淋巴细胞为主型¾结节硬化型¾淋巴细胞消减型¾混合细胞型D.淋巴细胞为主型¾结节硬化型¾混合细胞型¾淋巴细胞消减型E.淋巴细胞消减型¾淋巴细胞为主型¾结节硬化型¾混合细胞型38、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能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A.毛细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B.脏层上皮细胞大量增生C.伴明显肾小管坏死D.壁层上皮细胞大量增生E.血管内皮细胞增生39、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是()A.导管内癌B.浸润性导管癌C.小叶原位癌D.浸润性小叶癌E.典型髓样癌40、下列哪种表现与甲亢无关()A.体温升高B.存在刺激甲状腺的免疫球蛋白LA.TSC.食欲增加,体重减轻D.心律失常E.低血压,低血钙,低张力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机化:由肉芽组织取代(1分)坏死及异常组织的过程(1分)。
病理学技术初级(师)专业知识-试卷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光度学参数包含(分数:2.00)A.偏心度B.光密度√C.粒子面数密度D.边凹度E.面积密度解析:2.计算机病理档案管理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包括(分数:2.00)A.信息输入B.分类统计C.按需检索D.资料备份及输出E.以上都是√解析:3.远程病理学的应用范围包括(分数:2.00)A.远程病理质量评价B.远程诊断C.远程教育D.病理图像数据库E.以上都是√解析:4.涉及医患争议的尸检,关于大体标本的保存期限正确的是(分数:2.00)A.自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之日起保存3个月B.自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之日起保存6个月C.自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之日起保存12个月D.自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之日起保存24个月E.按照尸检前有关各方签署的协议办理√解析:5.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不包括(分数:2.00)A.细胞皱缩及变形B.形成凋亡小体C.早期染色质聚集于核周边部D.细胞表面结构(伪足、微绒毛)正常√E.晚期细胞核碎裂成大小不等碎片解析:6.关于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下列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细胞体积缩小及变形B.核浓染、丧失亚形态结构C.核染色质呈新月形D.核染色质呈圆形√E.可见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现象解析:解析:细胞凋亡时,核染色质浓缩,早期染色质聚集于核周边部而呈新月形,晚期细胞核碎裂成大小不等核碎片。
7.尸检室及其附设用房应包括(分数:2.00)A.尸检准备室B.尸检室C.淋浴室D.标本储藏室E.以上均是√解析:8.以下哪项为相对危验区(分数:2.00)A.易燃易爆物品储藏室√B.巨检和取材室C.标本放置室D.冷冻切片室E.常规制片室(切片、染色、封片)解析:9.病理大体标本制作中最常用的固定液是(分数:2.00)A.10%福尔马林(实际上是4%的甲醛) √B.80%乙醇C.纯丙酮D.5%醋酸E.1%锇酸解析:10.透明大体标本的制作中,正确的血管灌注透明法是(分数:2.00)A.先灌注10%的甲醛冲洗血管及心内血液,再灌注标记血管的填充剂B.先灌注80%的乙醇冲洗血管及心内血液,再灌注标记血管的填充剂C.先灌注蒸馏水冲洗血管及心内血液,再灌注标记血管的填充剂D.先灌10%葡萄糖冲洗血管及心内血液,再灌注标记血管的填充剂E.先灌注3.8%的枸橼酸钠或生理盐水冲洗血管及心内血液,再灌注标记血管的填充剂√解析:11.对于重铬酸钾固定剂,对其描述下面错误的是(分数:2.00)A.重铬酸钾为橙红色晶体,有毒B.用于固定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效果较好C.组织穿透速度快D.重铬酸钾固定的组织明显收缩√E.重铬酸钾固定的组织,酸性染料着色良好解析:解析:重铬酸钾固定的组织几乎完全不收缩,但经乙醇脱水后明显收缩。
病理学技术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
A.肺泡(江南博哥)B.皮肤C.胃肠D.肾小管E.膀胱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皮肤表面的上皮细胞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单选题]2.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有()。
A.腋窝淋巴结肿大B.乳头凹陷C.无痛性肿块D.皮肤呈橘皮样改变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乳腺癌临床特点包括无痛性肿块,质硬,固定,乳头内陷,乳旁皮肤橘皮样外观。
淋巴道转移时有腋窝淋巴结肿大。
[单选题]3.下述哪项描述不符合遗传性肿瘤的特点?()A.男性多于女性B.发病年龄较年轻C.第一次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D.常为多发性肿瘤E.家族史阳性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家族性大肠腺瘤病、神经纤维腺瘤病、视网膜母细胞瘤、多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这些较为公认的遗传性肿瘤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性别无关。
[单选题]4.关于胆囊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黏膜有许多高而分支的皱襞B.胆囊壁由黏膜、肌层和外膜组成C.胆囊体部肌层平滑肌较厚D.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E.固有层较薄,无腺体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胆囊肌层平滑肌厚薄不一,底部较厚,颈部次之,体部最薄。
[单选题]5.关于梗死的描述哪项正确?()A.因动脉血供中断引起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B.只要动脉栓塞即可引起梗死C.必须有双重血液供应出现动脉栓塞才可引起梗死D.必须在严重淤血的情况下引起动脉栓塞才能引起梗死E.疏松组织动脉栓塞即可引起梗死参考答案:A[单选题]6.引起急性肾盂肾炎的致病菌多数是()。
A.葡萄球菌B.变形杆菌C.大肠杆菌D.副大肠杆菌E.真菌参考答案:C[单选题]7.下列哪项不属于扁骨?()A.肩胛骨B.颅骨C.肋骨D.胸骨E.股骨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E项,股骨属于长骨;B项,颅骨较为复杂,既有扁骨又有不规则骨;ACD三项,均为扁骨。
[单选题]8.下列哪项不属于血栓结局?()A.分离排出B.溶解吸收C.再通D.机化E.钙化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分离排出是坏死组织的结局。
病理技术上岗考试卷及答案是A去除水分B增加组织硬度C使组织透明D使组织柔软12.下列哪项不是常规石蜡切片制作中的步骤A固定B染色C透明D冷冻13.下列哪种染色方法主要用于肿瘤组织中的细胞核A苏木素-伊红染色B PAS染色C 原位杂交D免疫组化14.下列哪种组织处理方法可使组织脱水、透明、浸蜡A常规石蜡切片制作B冰冻切片制作C细胞学制片D免疫组化制片15.下列哪项不是石蜡切片制作中的常见问题A切片太厚B组织未固定C切片断层D切片上有气泡16.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A细胞学制片B免疫组化C原位杂交DPCR17.下列哪种染色方法主要用于肝、胰、肾等组织的细胞质和胶原纤维A苏木素-XXX化18.下列哪种组织处理方法常用于病理学的快速诊断A常规石蜡切片制作B冰冻切片制作C细胞学制片D免疫组化制片19.下列哪项不是组织切片的常见问题A切片太薄B组织未固定C切片断层D切片上有油污20.下列哪种染色方法主要用于肿瘤组织的细胞质和基质A苏木素-XXX化21.下列哪种组织处理方法常用于病理学的特殊诊断A常规石蜡切片制作B冰冻切片制作C细胞学制片D免疫组化制片22.下列哪项不是光学显微镜的主要部件A目镜B物镜C光源D滤光片23.下列哪种染色方法主要用于胶原纤维和骨骼肌等组织的染色A苏木素-XXX化24.下列哪种组织处理方法常用于病理学的研究A常规石蜡切片制作B冰冻切片制作C细胞学制片D免疫组化制片25.下列哪项不是组织切片的常见问题A切片太厚B组织未固定C切片断层D切片上有气泡26.下列哪种染色方法主要用于胶原纤维和骨骼肌等组织的染色A苏木素-XXX化27.下列哪种组织处理方法常用于病理学的研究A常规石蜡切片制作B冰冻切片制作C细胞学制片D免疫组化制片28.下列哪项不是光学显微镜的主要部件A目镜B物镜C光源D滤光片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简述常规石蜡切片制作的步骤。
2.简述常用的细胞学制片方法及其特点。
病理学技术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病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疾病的临床表现B. 疾病的发病机制C. 疾病的预防措施D. 疾病的治疗原则2. 下列哪项不是病理学的基本任务?A. 确定疾病的性质B. 研究疾病的发生原因C. 研究疾病的治疗D. 研究疾病的发病过程3. 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在于:A. 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的,坏死是病理性的B. 细胞凋亡是病理性的,坏死是生理性的C. 细胞凋亡和坏死都是生理性的D. 细胞凋亡和坏死都是病理性的4.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A. 局部组织细胞的增生B. 局部血管的扩张和充血C. 局部组织细胞的坏死D. 所有上述选项5. 肿瘤的良性与恶性的区别主要在于:A. 大小B. 形态C. 有无转移能力D. 有无包膜...(此处省略剩余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病理学中的“四分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 病理学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 炎症的局部表现通常包括红、肿、热、痛和__________。
9. 肿瘤的分级是根据__________来划分的。
10. 病理切片的染色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病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12. 解释何为肿瘤的异质性,并举例说明。
13. 描述炎症过程中的细胞浸润及其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病理学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5. 讨论病理学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五、病例分析题(共30分)16. 患者,男性,45岁,因咳嗽、咳痰、胸痛入院。
体检发现肺部有固定湿啰音。
X线胸片显示右肺下叶有不规则块影,边缘模糊。
病理学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试卷8(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关于化生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机体组织的适应性反应B.是向成熟、性质相似的细胞转化C.是未分化细胞向另一细胞方向分化所致D.某些化生上皮可发生癌变E.细胞转化过程是已分化的细胞直接分化为另一种细胞√解析:2.下述细胞属于永久细胞的是(分数:2.00)A.造血细胞B.表皮细胞C.肝细胞D.心肌细胞√E.肾小管细胞解析:解析:神经细胞、横纹肌细胞和心肌细胞都属于永久性细胞;造血细胞、表皮细胞属于不稳定细胞;肝细胞、肾小管细胞属于稳定细胞。
3.下列不属于病理性充血的是(分数:2.00)A.炎性充血B.贫血后充血C.侧支性充血D.活动后性充血√E.理化因素刺激引起的充血解析:解析:活动后性充血是由生理代谢增强引起的,属于生理性充血。
4.下列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的是(分数:2.00)A.血管内膜损伤B.血流缓慢C.血小板数量增多D.癌细胞崩解产物E.纤维蛋白溶酶增加√解析:5.来自右心及静脉系统的栓子随血液运行可栓塞在(分数:2.00)A.心脏B.肺脏√C.肝脏D.肾脏E.脑解析:6.脾、肾梗死灶肉眼检查的主要特点为(分数:2.00)A.多呈地图状、灰白色,界限清楚B.多呈不规则形、暗红色,界限不清C.多呈楔形、暗红色,界限不清D.多呈地图形、暗红色,界限不清E.多呈楔形、灰白色,界限清楚√解析:解析:贫血性梗死发生在结构比较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的器官,如肾、脾、心肌。
由于肾、脾的血管呈楔形分支,因此梗死也呈楔形,切面为扇面形,其尖端位于血管阻塞处,底部为该器官的表面,且与周围分界清楚;由于组织致密,故出血量不多,梗死灶呈灰白色。
7.炎症变质时发生的代谢性变化不包括(分数:2.00)A.炎症化学介质释放B.分解代谢增强C.酸性代谢产物减少√D.氢离子浓度升高E.组织渗透压升高解析:8.下列关于蜂窝织炎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常由草绿色链球菌感染引起B.常见部位是内脏器官、肌肉和阑尾C.病变特点与链球菌分泌的链激酶和透明质酸酶有关√D.细菌不容易经组织间隙、淋巴管和血道蔓延扩散E.常有明显的组织坏死和脓肿形成解析:解析:蜂窝织炎主要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常见部位是皮肤、肌肉和阑尾。
病理检验技术A试卷组织组织标本⽤切⽚机。
三、单项选择题(50*1′=50分):1 、细胞学标本最常⽤的涂⽚⽅法是A.拉⽚法B.推⽚法C.刮⽚法D.涂抹法E.点⽚法2、关于病理解剖室和器械的清洁、消毒,下⾯不正确的是A病理解剖室只需要定期⽤⽔冲洗地⾯和靠近地⾯的墙壁 B 打开紫外线灯进⾏空⽓消毒,剂量不应低于9000µw.s/cm2 C 打开紫外线灯进⾏空⽓消毒,室温不低于20℃,相对湿度不超过50%,⼀般照射20-30分钟。
D 器械⽤后清⽔冲洗⼲净,浸泡在1:1000苯扎溴铵(新洁尔灭)内含0.5%亚硝酸钠溶液中4-6⼩时 E 器械⽤后清⽔冲洗⼲净,也可以浸泡在10%的甲醛⽔溶液中消毒2-4⼩时3 、病理⼫体解剖时的体表检查不包括A性别、年龄、⾝⾼B 发育和营养状态 C ⽪肤颜⾊,有⽆出⾎D ⿐、⼝、外⽿道有⽆分泌物E 膈肌的⾼度4、有关组织固定的情况,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及时充分固定,可防⽌组织⾃溶 B 及时充分固定,可防⽌组织腐败 C 对于不同的组织均可选⽤甲醛常温固定⽅法,不影响其以后的标本制作和染⾊ D 固定使细胞内的⼀些蛋⽩等凝固位于细胞内的原有部位,有利于其后的确切定位 E 固定可保持细胞内特殊的成分与⽣活状态相似5 、要保持细胞内糖原,原则上应选⽤的固定剂是A中性甲醛 B Bouin固定液 C Carnoy固定液 D 醋酸 E 丙酮6、为了对组织充分固定,切取组织块的厚度原则上应为A不超过4mm,3mm更为合适 B 10mm最为合适 C 不超过10mm,6mm更为合适 D 15mm 最为合适 E 6-9mm最为合适7、常⽤的组织固定⽅法错误的是A蒸汽固定法 B 注射灌注固定法 C 浸⼊固定法 D 紫外固定法 E 微波固定法8、超薄切⽚技术的步骤为A.取材、固定、脱⽔、包埋、切⽚、染⾊B.取材、固定、脱⽔、浸透、包埋、切⽚、染⾊C.取材、脱⽔、固定、包埋、切⽚、染⾊D.取材、固定、脱⽔、浸透、包埋、切⽚E.取材、脱⽔、固定、包埋、切⽚9、下列物质不能在蓝化作⽤中使⽤的是A弱碱性⽔ B 弱酸性⽔ C ⾃来⽔ D 稀氨⽔ E 温⽔10、染⾊过程中关于脱蜡的描述错误的是A⽯蜡切⽚必须经过脱蜡后才能染⾊ B 脱蜡前切⽚经过烘烤 C ⼆甲苯的新鲜与否不影响脱蜡的效果 D 组织切⽚脱蜡要彻底 E 脱蜡主要取决于⼆甲苯的温度和时间11、切⽚染⾊后常⽤中性树胶(加拿⼤树胶)封⽚,主要是因为A树胶与玻璃的折射率不相等 B 树胶与玻璃的折射率⼏乎相等 C 树胶的折射率⽐玻璃⼤D 树胶的折射率⽐玻璃⼩E 树胶的折射率为112、校正照⽚所偏的颜⾊为蓝柴⾊时,需要加⽤的彩⾊补偿滤⾊镜为A红 B 绿 C 青D 品红E 黄13、⽤于碱性磷酸酶的染⾊法是A、Gomori钙钴法B、Berry硝酸铅法C、Leder-Stutt改良萘酚AS-TR磷酸酯法D、Dubowitz-Brooke 钙激活酶法E、Snell-Garrett胆碱铜法14、⽤于γ–⾕氨酰基转肽酶的染⾊法是A、Nachlas硝基蓝四唑法 B 、Berry硝酸铅法C、Lojda萘酰胺法D、Dubowitz-Brooke钙激活酶法E 、Snell-Garrett胆碱铜法15、原位杂交最常⽤的固定剂是A丙酮 B 醋酸 C 多聚甲醛D ⼄醇E 戊⼆醛16、不能降低杂交的背景染⾊的是A杂交后⽤酶处理切⽚B杂交后洗涤 C 预杂交D固定后⽤醋酸酐和三⼄醇胺浸泡E 尽可能让切⽚⼲燥17、AFP为下列哪种肿瘤的标记物A⿊⾊素细胞癌 B 乳腺癌 C 肝细胞癌D 宫内膜癌E ⿐咽癌18、联合检测S-100和CD57蛋⽩有助于诊断A平滑肌⾁瘤 B 纤维⾁瘤 C 横纹肌⾁瘤D神经纤维瘤E ⿊⾊素瘤19、下列标记物有助于恶性⿊⾊素瘤的病理诊断的是A、S-100和HMB45B、S-100和VimentinC、V imentin和HMB45 D 、GFAP和S-100E、GFAP和HMB4520、分⼦⽣物学诊断⽅法在传染性疾病中主要的应⽤领域是?A.分析疾病的临床症状B判断预后C指导治疗D确⽴诊断E预防并发症21、分⼦⽣物学检测在法医病理学中主要⽤于?A.罪⾏确认B罪犯鉴定C死亡时间推断D死亡原因的寻找E毒理学分析22、计算机图像分析在肿瘤病理学中的应⽤包括?A在肿瘤发⽣发展⽅⾯B在肿瘤病理诊断、分类、分型⽅⾯C在肿瘤预后判断⽅⾯D在肿瘤转移和复发⽅⾯E以上均是23、远程病理学的应⽤范围包括?A.远程病理质量评价B远程诊断C远程教育D病理图像数据库E以上都是24、住院患者查询病理学检查资料的期限是A.送检后5年B送检后10年C送检后15年D送检后20年E送检后30年25、申请借⽤切⽚的患⽅⼈员,必须遵守的规定是?A.出⽰本⼈⾝份证等有效证件并由病理科保留其复印件B.填写借⽚申请并签名C.⽀付规定的借⽚押⾦D.应按照医院制定的有关办理⼿续E.以上均是26、常规切⽚的预处理室和常规制⽚室的基本设施不包括?A.标本储存柜B排放有毒物质的室内⾼效排废设施C室内紫外线消毒设施D烤箱和漂烘仪E⽯蜡切⽚机27、进⾏活检和细胞学检查的污染区是指?A.收发室(检材的接受,登记等)B巨检和取检室C标本放置室D细胞学穿刺取材E以上都是28、病理⼤体标本制作中最常⽤的固定液是A 10%福尔马林(实际上是4%的甲醛)B 80%⼄醇 C纯丙酮 D 5%醋酸 E 1%锇酸29 、透明⼤体标本的制作,标本存放的最好材料是A 有机玻璃标本缸B 玻璃标本缸C 不锈钢标本缸D 树脂标本缸E 塑料标本缸30 、单纯固定液属于剧毒品,是电镜研究的必需固定剂的是A 锇酸B 三氯醋酸C 苦味酸D 醋酸E 升汞31、单纯固定液有固定液兼脱⽔作⽤的是A 甲醛B 三氯醋酸C 苦味酸D 醋酸E ⼄醇32、⽤Bouin 固定液固定组织的特点是A 该固定⽅法适⽤于标本的长期保存B 细胞核与细胞质均着⾊鲜明C 细胞核着⾊鲜明,但细胞质着⾊较差 D 细胞质着⾊鲜明,但细胞核着⾊较差 E 固定后组织被染成⿊⾊33 、下⾯的混合固定液不适合⽤于固定含⾎量较多的标本的是A Zenker液B PFG液C PLP液和PLPD液D 4%多聚甲醛—磷酸⼆钠/氢氧化钠液E ⼄醚—⼄醇液34 、组织固定、⽔洗后含⼤量⽔分,进⾏脱⽔处理的原因是A ⽔可以影响组织细微结构,在浸蜡和包埋前必须先脱⽔B ⽔含量多时,组织软影响切⽚,在浸蜡和包埋前必须先脱⽔ C 含⽔的组织时间长可引起细胞膜破裂,在浸蜡和包埋前必须先脱⽔ D ⽔与⽯蜡不能混合,因此在浸蜡和包埋前必须进⾏脱⽔ E ⽔可以影响细胞的着⾊,因此在浸蜡和包埋前必须进⾏脱⽔35 、⽤⽆⽔⼄醇固定组织,更换⼀次⽆⽔⼄醇脱⽔的标本适合A 弹⼒纤维染⾊B 胶原纤维染⾊C 神经鞘染⾊D ⽹状纤维染⾊E 糖原和尿酸盐结晶染⾊36、下⾯的组织脱⽔剂是⼄醇的良好替代品的是A 丙酮B 异丙酮C 环⼰酮D 正丁醇E 叔丁醇37 、对组织处理过程中,对⼆甲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甲苯是常⽤的常规透明剂B ⽤⼆甲苯进⾏组织透明时间越长效果越好C 对组织的收缩性强D 容易使组织变硬变脆E 也常⽤于切⽚染⾊后的透明38、既是组织处理过程中的透明剂,其精制品⼜常⽤作显微镜油镜的是A ⼆甲苯 B氯仿 C ⾹柏油 D⽔杨酸甲酯和苯胺油 E 松油醇39、组织脱⽔时通常⼄醇的正确浓度顺序是A.70%—75%—80%—90%—100%B.70%—75%—85%—90%—100%C.70%—80%—85%—90%—100%D.70%—80%—85%—95%—100% E,70%—80%—90%—95%—10040、关于Carnoy固定液的描述错误的是A.对于染⾊体固定好B.常⽤于糖原和尼⽒体的固定C.能保存脂类D.有防⽌⼄醇的硬化和收缩的作⽤E.固定速度快41、对免疫球蛋⽩染⾊最好的固定液是A.Bouin液 B,Carnoy液 C.Orth液 D.Zenker液 E.Rossman液42、Mallory三⾊染⾊法着红⾊的物质是A.胶原和⽹状纤维B.软⾻C.黏液和淀粉样物质D.髓鞘和红细胞E.神经胶质纤维和肌纤维43、Gomori银染⾊法中,⽹状纤维呈A.红⾊B.绿⾊C.⿊⾊D.黄⾊E.蓝⾊44、维多利亚染⾊时,弹⼒纤维显⽰A.红⾊B.蓝⾊C.绿⾊D.黄⾊E.⿊⾊45、弹性,胶原纤维的双重染⾊法中,弹⼒纤维和胶原各呈什么颜⾊A.弹性纤维呈蓝绿⾊,胶原纤维呈黄⾊B.弹性纤维呈蓝绿⾊,胶原纤维呈红⾊ C 弹性纤维呈蓝⾊,胶原纤维呈绿⾊ D.弹性纤维呈红⾊,胶原纤维呈绿⾊ E.弹性纤维呈黄⾊,胶原纤维呈红⾊46、PAS染⾊中的注意事项应除外A.糖原固定必须及时B.组织要取⼩块固定C.Shiff液配制好后,需放在棕⾊瓶内,冰箱保存D.Schiff液使⽤时由冰箱取出需适应室温再进⾏染⾊E.⾼碘氧化液需现⽤现配47、鉴别胶原纤维和肌纤维最宜采⽤的染⾊⽅法是A、Masson三染⾊法B、James染⾊法C、维多利亚蓝染⾊法D、醛复红染⾊法E、PTAH染⾊法48、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特点是A. 灵敏度⾼,但特异性差B. 特异性强,但灵敏度低C 能将形态学改变与功能和代谢相结合D. 只能定性,不能定量E. 只能定性,不能定位49、免疫组织化学染⾊的基本原理是A补体间的反应B抗原和抗体间的特异性反应C受体与配体间的特异性反应D抗原和抗原间的反应E抗体和抗体间的反应50、.在免疫组织化学染⾊中增强特异性染⾊的⽅法错误的是A.蛋⽩酶消化B.选择合适的抗体浓度C.选择最佳温育温度和温育时间D.在加第⼀抗体前⽤免疫⾎清封闭E.多层染⾊四、简答题(5*5′=25分)1、常规⽯蜡包埋-HE染⾊切⽚质量的基本标准是什么?2、病理组织常规染⾊前、后应对组织切⽚做哪些处理?3、病理检验技术中⼈⼯操作苏⽊素-伊红染⾊步骤是什么?4、请写出免疫组化的标准化染⾊程序?5、如何做好细胞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作?。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病理学技术(初级(师)208)专业知识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下哪项不是病理学技术中常用的固定剂?A、甲醛B、乙醇C、丙酮D、水2、在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以下哪个步骤是为了防止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生卷曲?A、脱水B、透明C、浸蜡D、包埋3、题干:在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中,以下哪种染色方法用于观察细胞核的结构和染色质分布?A、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B、姬姆萨染色C、阿新蓝染色D、中性红染色4、题干:在病理学技术中,以下哪种试剂用于固定组织切片?A、甲醛B、乙醇C、蒸馏水D、冰醋酸5、在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以下哪个步骤是用于固定组织样本的?A. 梯度酒精脱水B. 石蜡包埋C. 苏木精-伊红染色D. 透明处理6、在病理学技术中,用于检测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染料是?A. 苏木精B. 伊红C. 碘液D. 脱水酒精7、在病理学技术中,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学检查的范畴?A. 细胞涂片的制备B. 细胞核的染色和观察C. 细胞遗传学的检查D. 组织切片的制作8、在病理学技术中,下列哪种染色方法用于检测细胞中的DNA和RNA?A. 苏木精-伊红染色B. 吉姆萨染色C. 罗氏染色D. 巴氏染色9、题目:在HE染色切片中,以下哪种细胞成分呈现蓝色?A. 核染色质B. 细胞质C. 细胞膜D. 纤维组织11、题干:在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中,哪一项操作不正确?A、切片前需将组织固定B、切片时需保持切片刀锋利C、切片后需立即进行苏木精染色D、切片过程中需保持组织切片的湿度和温度13、在HE染色切片中,观察到细胞核呈现深蓝色,这是由于细胞核内的哪种成分与苏木精结合?A. DNAB. RNAC. 蛋白质D. 脂肪E. 糖类15、在病理切片制备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 甲醛固定B. 石蜡包埋C. 切片厚度在3-5微米D. 苏木精-伊红染色1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凋亡的特征?A、细胞核呈现为固缩核B、DNA片段化C、细胞肿胀,细胞器溶解D、形成凋亡小体19、下列哪种染色方法最适合用来识别组织中的酸性黏多糖?A. PAS染色B. 刚果红染色C. 阿辛蓝(AB)染色D. 丽春红S(Ponceau S)染色21、题干:在病理切片中,细胞核的染色质呈现细致颗粒状,这种染色质结构称为:A. 细网状染色质B. 细颗粒状染色质C. 粗颗粒状染色质D. 混合状染色质23、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通常为:A. 膨胀性生长B. 外生性生长C. 浸润性生长D. 静止性生长25、题干:以下哪种染色方法适用于观察细胞核的异型性?A. 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B. 铁苏木素染色C. 瓦夫登(Wright)染色D. 吉姆萨(Giemsa)染色27、在组织制片过程中,常用的固定液是什么?A. 甲醛溶液B. 酒精C. 盐水D. 碘液29、病理切片染色过程中,下列哪种染料对细胞核染色效果最佳?A. 苏木素B. 伊红C. 碘液D. 酒精二、A2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患者男性,45岁,因持续性高热、咳嗽一周入院。
病理学技术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B1型题 2. A1型题A.己糖激酶B.糖原合酶C.磷酸化酶D.丙酮酸羧化酶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1.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生物化学2.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生物化学3.糖异生的关键酶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生物化学4.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生物化学5.糖酵解的关键酶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生物化学A.酪氨酸酶缺乏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分子缺陷C.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D.胆碱酯酶不可逆性抑制E.巯基酶不可逆性抑制6.蚕豆病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生物化学7.白化病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生物化学8.苯丙酮酸尿症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生物化学9.重金属中毒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生物化学10.有机磷中毒正确答案:D解析:有一些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酶的质和量的异常引起的,如酪氨酸酶缺乏的患者,不能将酪氨酸转变成黑色素,使皮肤、毛发中缺乏黑色素而呈白色,称白化病;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分子缺陷引起的蚕豆病;还有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时引起的苯丙酮酸尿症等,这些都是遗传性疾病。
有些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酶活性受到抑制引起的,这多见于中毒性疾病。
如有机磷和重金属离子分别是胆碱酯酶和巯基酶的不可逆性抑制剂。
知识模块:生物化学11.可用于蛋白质定量的测定方法是A.Folin-酚试剂反应B.双缩脲反应C.茚三酮反应D.紫外分光光度法E.以上都可以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生物化学12.酶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A.辅助因子B.酶蛋白C.金属离子D.底物E.别构剂正确答案:B解析:酶蛋白的结构决定酶的专一性。
知识模块:生物化学13.关于酶的可逆性抑制正确的是A.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使酶变性B.抑制剂与酶通常以共价键结合C.抑制剂不能用物理的方法去除D.抑制剂对酶无专一性E.磺胺药的抗菌作用是可逆性抑制正确答案:E解析:可逆性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键疏松地结合而使酶的活性丧失或降低。
病理学技术初级(士)基础知识(组织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1.下列由叶支气管至小支气管的结构变化,错误的是A.管径变小B.管壁变薄C.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减少或消失D.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变成单层纤毛柱状E.平滑肌纤维增多正确答案:D解析:小支气管上皮仍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知识模块:组织学2.一个肾小叶的组成是A.两条髓放线之间的皮质迷路B.一条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C.一个肾单位D.一个肾锥体E.相邻肾锥体之间的皮质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组织学3.微绒毛最发达的部位是A.近曲小管B.远曲小管C.近直小管D.远直小管E.弓形集合小管正确答案:A解析: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刷状缘,电镜下可见刷状缘由密集排列的微绒毛组成。
知识模块:组织学4.关于肾单位所含的结构,错误的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近端小管D.远端小管E.集合小管正确答案:E解析:集合小管不属于肾单位,它与肾单位的肾小管共同构成泌尿小管。
知识模块:组织学5.肾间质结构包括A.血管B.结缔组织C.神经D.肾间质细胞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组织学6.集合小管的结构特点不包括A.由单层立方增高为单层柱状B.腔面有刷状缘C.胞质色淡而明亮D.细胞分界清楚E.核圆,居中正确答案:B解析:集合小管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少量的微绒毛,不能构成刷状缘。
知识模块:组织学7.下列结构不属于排尿器官的是A.输尿管B.膀胱C.尿道D.肾小管E.肾盂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组织学8.受精最常见于输卵管的A.峡部B.壶腹部C.漏斗部D.间质部E.间质部与峡部之间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组织学9.关于输卵管结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有黏膜皱襞B.黏膜上皮由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C.管壁由黏膜、肌层和浆膜组成D.黏膜上皮不随月经周期变化E.肌层为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正确答案:D解析:输卵管黏膜上皮在卵巢激素的影响下,随月经周期有相应的周期性变化。
病理技术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每题 分,共 分)
固定 染色 分化 蓝化 免疫组化
二、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普通切取的组织块厚约__厘米。
一般用于固定的甲醛液浓度为__。
浸蜡的温度应高于蜡熔点__度。
切片贴附于载玻片左侧__与__交界处。
切片前将包埋组织周围过多的石蜡切去的过程为__。
展片温度一般为_,烤片温度一般为__。
我们常用的盐酸乙醇分化液浓度为__。
显示碱性磷酸酶常用__和__显示法。
免疫酶组化技术标记的酶中,最常用的标记抗体的酶为__。
在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使用__去除大部分内源性酶。
在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常用的抗原修复方法有__、 __、 ___。
三、选择题 (每题 分,共 分)
绝大多数酶组织化学技术属于()
✌类化学方法 物理学方法 化学方法 显微
烧灰法
大多数酶在下列()温度时活性最强。
✌℃ ℃ ℃ ℃
大多数酶反应最适宜的 ☟值()
✌
显示酶组织化学中,金属离子沉淀反应常用的底物有()
✌.萘酚 甘油磷酸酯 吲哚酚酯 吲胺
显示酶组织化学中,()酶用偶氮盐偶联反应法显示
✌酸性磷酸酶 ✌❆酶 糖苷酶 碱性磷酸酶 切片时蜡块切成的厚度为()
✌厘米 厘米 微米 厘米
浸蜡时蜡温温度为()
✌℃ ℃ ℃ ℃
常用的透明剂是()
✌甲醛 酒精 二甲苯 汞
固定液的量不能少于组织块总体积的()倍。
✌
脱蜡后我们将切片放入乙醇中,此时乙醇浓度由()
✌低到高 高到低 不变 无
四、简答题 (共 分)
固定的目的( 分)
常规染色从切片到封固的过程( 分) 固定的注意事项( 分)
光镜酶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步骤( 分) 离心沉淀法的步骤( 分)
免疫组化的标准化染色程序(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