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语、对联、广告复习
- 格式:pptx
- 大小:443.40 KB
- 文档页数:23
对联写作的基本要求(一)上下联字数相等对联是有上联和下联的,缺少其中之一,都不成为对联,这是定格。
它还规定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否则不能相对。
如:“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雪飘梅岭,处处香山白乐天”。
二)同词性的字词相对词性即词的特点,同词性即划分为同一特点的词类。
根据词类讲究字词对仗,是对联中对偶艺术的关键。
应词性相同的字词作对,就是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等例——讽刺曹锟贿选总统:“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三)内容相关或相反对子的上联和下联虽无律诗那样严格的承接转折关系,却也不能随意拼凑和拉扯。
凡要成为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相关。
所谓相关,就是上下联所描写所形象的思想内容,思想意境必须相互关联,同为一件事物的各方面,不能风马牛不相及。
欣赏:理发店门联:“虽属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试一试1、(浙江卷)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上联:学问藏今古;下联:2、(广东题)下面是一幅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下联:四)平仄相间和相反对联为了音节和谐,声韵铿锵,要依照近体诗的格调讲究用字的声律。
声即平仄,是汉语声调最低的概括。
古人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所以平仄歌诀可改为:“平对仄,仄对平,相间二、三换仄平,可平可仄一三五,偶位句末定要明”,对联上联末字宜仄,下联末字宜平,是格律所定,但在思想内容与形式不能统一时,亦可倒换平仄。
欣赏:连战在乾清宫前题写的对联——上联:“昔日禁城百年沧桑难回首” 下联: “今朝故宫几番风华齐向前”横批:“继往开来”。
练一练:1、(全国卷,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①爆竹声声脆②满园春色好第二题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2、高考模拟对联题集锦——请以“尊严”和“傲慢”分别作为上联和下联的开头拟一副对联,不超过30字。
中考对联复习题中考对联复习题中考即将到来,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们来说,对联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考验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中考对联复习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中考。
一、成语对联1. 一叶知秋,百花齐放。
2. 一鸣惊人,百战百胜。
3. 一触即发,百发百中。
在这组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叶知秋”和“百花齐放”之间的对比,体现了观察力的敏锐和多样性的美。
而“一鸣惊人”和“百战百胜”则表达了努力奋斗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最后,“一触即发”和“百发百中”则强调了决策的迅速和成功率的高低。
二、诗句对联1. 春风吹又生,秋月照还圆。
2. 风雨同舟,日月同辉。
3. 山高水长,人杰地灵。
这组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春风和秋月之间的对比,表达了生命的不息和时间的循环。
而“风雨同舟”和“日月同辉”则强调了团结合作和共同进步的重要性。
最后,“山高水长”和“人杰地灵”则表达了环境对人的塑造和人才的重要性。
三、名人对联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 志在千里,不怕千难。
3.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这组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学习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不断学习和教导他人的重要性。
而“志在千里”和“不怕千难”则表达了远大目标和勇于面对困难的决心。
最后,“勤能补拙”和“笨鸟先飞”则强调了努力工作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四、寓言对联1. 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
2. 狐假虎威,欺人太甚。
3. 卧薪尝胆,志在必得。
这组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井底之蛙和狐假虎威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待事物的狭隘和欺骗他人的不道德。
而“卧薪尝胆”则表达了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艰辛和努力的决心。
通过对这些对联的学习和理解,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对联的技巧和内涵,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对联也是一种锻炼思维和创造力的方式,通过不同的对比和比喻,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要重视对联的复习,还要注重对联的理解和运用。
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知识点+答题注意+真题解析+专项练习对联及宣传语、广告词(原卷版)1.对联:(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以此类推。
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3)、内容相关,不能重复。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对应位置不能出现重复的字。
(4)、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5)、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6)、上联起引导作用,下联彰显深刻内涵;2.宣传语注意事项:(1)内容具体,紧扣主题。
宣传语要求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人们做什么,不希望人们做什么,必须具体明确地表达出来。
(2)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宣传语首先要醒目、易记,因此字数一定要少;其次要考虑宣传对象的大众性,用语要平实通俗,贴近生活。
(3)巧用修辞,妙传情意。
可使用对偶、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新颖独特、具有号召力的宣传语。
(4)健康积极,亲切友善。
好的宣传语一定是健康积极的,语气一定是亲切友善的。
3.广告词注意事项:(1)紧扣活动主题,有针对性,让人一眼就看到为何事、何物而写。
(2)语言要质朴亲切,简洁明确,思想要健康向上,同时又具有警示或启发的宣传效果。
(3)要讲究技巧,有创意性。
可巧用修辞,增强感染力;尽可能押韵,使其朗朗上口,便于识记。
(4)注意音韵节奏(押韵)。
答题思路:可以从对象名称、对象特征、对象功能、对象本身等方面入手进行拟写。
1、最近这些年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语文考试命题中的基本指导原则之一。
要落实这一原则,就要有一个合适的载体。
虽然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但并不是随便捡来一个就能放到考卷中来。
2、要考虑文字篇幅的问题,要考虑语文知识和技能的问题,还要考虑学生能力水平的问题,等等。
对联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篇幅短小,包含很多语文知识和技能,并且,容易根据学生的水平调整难易度,所以成为近年来语文试卷中的常客。
中考广告语对联专题复习(1)字数相等。
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这样才整齐、对称、平衡,给人视觉上的美感。
(2)结构相同。
对联的上下联要求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并列对并列等。
(3)词性相对。
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词性要相对(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等。
(4)平仄相反。
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要做到“平仄相反”。
上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
但一般情况下,对考生平仄方面的要求没有这么严格。
(5)语意相关。
这是对联内在美的体现,它要求上下联的意脉必须互相关联。
对联的内容关联可分为三类:正对(上下联内容相类相关)、反对(上下联内容相对相反)、流水对(上下联内容连贯相承)。
(1)活用修辞。
①对偶。
这类广告、标语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美感,便于记忆。
如:珍爱生命,远离毒品;②对比。
通过鲜明的对比,给人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如: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③比喻。
使其形象生动。
如:普通话——13亿颗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④设问。
便于激起人们的思考,增强感染力。
如:为何血浓于水?因有爱在其中。
(义务献血)⑤反复。
强调、突出对象的特征。
如:丽彤,丽彤,与众不同。
(某洗发用品)⑥双关。
增加表现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词浅意深,回味无穷。
如:特步——非一般的感觉。
(运动鞋)(2)仿拟熟语(成语俗语、诗词歌词、名言警句)。
使其产生新的意义,有利于迅速传播。
如:众里寻她千百度,你要几度就几度。
(某温控冰箱);默默无蚊。
(某蚊香广告)(3)巧用谐音。
可以起到一见如故,见之生情的效果。
如:骑乐无穷(自行车);生活可以更美的(美的空调)。
(4)拟写标准。
①内容具体,指向明确:必须具体明确,让人一看就明白,不能含混模糊。
②简洁精练,朴素平易:要尽可能做到语言高度浓缩,篇幅短小精练。
③构思新颖,富有创意:要力争做到内容醒目,便于记忆。
④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应尽可能用“美”和“善”的人格目标唤起人的潜在美德。
2022高考对联知识点高考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国高考中的一道考题。
它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对联前一句,用寓意相对的语句来填写后一句,使得对联意义完整,形式美观。
以下是2022高考对联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高考。
1. 广告文化类知识点在广告文化类高考对联中,对联的内容多与广告创意、营销策略及语言表达等相关。
考生需了解广告行业的基本背景知识,掌握广告创作技巧和常用手法。
例如,在一道高考对联题目中,对联可能是:“春风拂面笑语盈盈”,考生需要填写的后一句可能是:“产品销售声名远扬”。
通过填写后一句,考生需要表达的是在春风拂面的温暖气息中,产品的销售量不断攀升,声誉远近闻名。
2. 文学艺术类知识点文学艺术类高考对联常以诗词、文言文等形式出现,要求考生对相关文学知识有一定了解。
这包括古代文学名篇、常用修辞手法及典故等。
例如,对联前一句可以是:“秋水共长天一色”,考生需要填写的后一句可能是:“月华皎洁地伴诗香”。
通过填写后一句,考生需要表达的是在秋水倒映之中,月光清洁而明亮,与诗香相伴,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3. 历史文化类知识点历史文化类高考对联常与历史事件、古代典故等相关。
考生需熟悉中国古代历史、哲学思想以及著名人物等内容。
例如,对联前一句可能是:“鹰击长空振九州”,考生需要填写的后一句可能是:“龙潜深渊藏英雄”。
通过填写后一句,考生需要表达的是鹰飞翔在广阔的天空中,震动九州;而龙则隐藏在深渊之中,培养英雄,暗含中国历史中英雄传说的意象。
4. 社会热点类知识点社会热点类高考对联与时政、社会问题等紧密相关。
考生需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对时事动态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填写后一句。
例如,对联前一句可能是:“山河破碎大势成”,考生需要填写的后一句可能是:“杯盘狼藉人心热”。
通过填写后一句,考生需要表达的是,在山河破碎的大势之下,社会秩序混乱,人们的情感却更加热烈。
总之,2022年高考对联的考点涵盖了广告文化、文学艺术、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热点等方面的知识。
中考复习句子之仿写、对联、广告、标语考点检索:1.联系前后句子,仿写一个内容相关,形式一样的句子。
2.拟写对联、广告、标语、口号等。
3.赏析对联、广告、标语、口号等。
方法点拨:一、句子仿写1.在内容上,重视"神似",使仿句在陈述对象、思想内容、语气语调和情感基调等方面与例句前后连贯、语意衔接。
2.在结构上,重视"形似",使仿句在字数、句式、修辞方法、句子成分、短语结构、前后过渡等方面与例句一样或大致一样。
二、拟写对联1.字数相等。
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对称,甚至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等。
3.结构相应。
上下两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4.平仄相协。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上下联平仄要相反。
"平"指拼音的第一、二声,"仄"指拼音的第三、四声。
5.节奏相合。
上下两联的停顿位置是相同的。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吻合。
6.语意相关。
所谓"对联",既要在词性、平仄上讲究"对",又要在内容、语义上讲究"联"(即上下联的意思要有一定的关联)。
7.上下联最好不出现重复的字。
三、广告、标语的拟写(一)基本要求:以道理倡导人,以情感打动人,以创意吸引人。
(二)具体方法1.运用修辞。
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准确表达意图,力求简洁鲜明,言有尽而意无穷。
①对偶。
使用对偶,这类公益广告词有节奏有韵律,读来琅琅上口,听来和谐悦耳,给人以美感,也便于记忆。
②双关。
就是利用双关赋予词句几层不同的意思,从而收到耐人寻味之效。
如"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知音"二字,一语双关。
对联专题复习资料对联专题复习资料一、对联知识对联可追溯到五代十国,别名:桃符、楹联、对子等。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形式:工对、宽对、正对、反对等1、正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反对: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3、流水对: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4、联球对:也叫“无情对”,即下联与上联字字工整,可内容上完全不相干。
有的是人名,有的是事物。
例: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
5、集句对:集句对大多非原创,是从已有诗文句子中选句配对,推陈出新。
例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山寺月中寻桂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对联特点:1,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2,对应位置词性相同。
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
3,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按韵脚来分,上联韵脚应为仄声,下联韵脚应为平声,即仄起平收。
4,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对联分类:按内容和用途可分为春联、喜联(喜联和新居联)、寿联、挽联、名胜联、格言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传世第一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婚联:红花比蒂同朝阳比艳,紫燕同飞向浩宇高歌新居联:彩饰新楼,居福地全家行好运;云飞画栋,建乐园四季享清佳寿联: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挽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康熙挽郑成功名胜连: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
——朱熹题泉州开元寺,在泉州西街不必文章称大士,虽无钟鼓亦观音。
——李贽题泉州清源山赐恩岩金山挂月窥禅径,沙鸟听经恋法门。
——福建安溪龙门镇金沙岩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之对联、标语、广告词的拟写技巧及巩固练习(含答案)一、总要求:1、围绕主题。
2、角度要小,针对性要强。
3、用词简洁精练4、朗朗上口二、对联的拟写要求:1.字数相等:上下两联要字数相等;2.词性相当: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既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当然有时只需遵循“实对实,虚对虚”这一点即可)。
3.结构相称: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如李白题湖南岳阳楼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
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4.节奏相应: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
如: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
5.平仄相谐:上下联平仄相反。
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6.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三、标语和广告词的拟写要求及方法。
1.拟写要求:①、简洁凝练(一般不超过12个字)②、明白易懂③、朗朗上口、易于记诵④、新颖独特、富有趣味⑤、能揭示主题2.拟写方法①对偶手法:例如:担四海风险,保九州平安。
(中保人寿公司宣传语)②双关手法:如:上上下下的享受,是三菱三菱三菱,购买电梯,请拨打电话——4303030。
(三菱电梯广告)③对比手法:例如:贵族质量,百姓价格。
(花溪感冒颗粒) 献出的血有限,献出的爱无限。
④比喻手法:例如:大地的美容师——柳工机械。
中考复习:对联、宣传语对联与宣传语常见题型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对联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有时也会出现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横批。
而好的标语(即宣传标语)通常也就是一个好的对联。
因此将二者放在一起介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联和标语常常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成为中考语文的一大亮点。
它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
从内容上说,对联和标语题的考查,常见的有以下这几种:(一)、课文名著型1.有人在小石潭留下一句话:小石潭凄美幽静,请你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选取一个景点,对出下联。
小石潭凄美幽静,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和平安宁;某某楼雄伟壮观等)2.李明根据《水浒传》中的一个情节写一个上联:疾恶如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请你利用所读的名著内容,对出下联。
疾恶如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_________________。
(惩恶扬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或:神机妙算,智多星巧取生辰纲。
忠勇盖世,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等)3.依据提示,对对联。
上联: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世外桃源。
下联:________,欧阳修_____________ 。
(与民同乐,情醉滁西琅琊)4.根据所学的知识,对出下联。
上联:某某楼上,X仲淹作文言志。
下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中,欧阳修借景抒情。
或谢眺楼中,李太白作诗抒怀等。
)(二)、乡土文化型1.灵璧要开发旅游业,想以灵璧的奇石、虞姬墓和钟馗画为三大特色来吸引游客,请你拟写一条有感召力的标语。
①虞姬奇石钟馗画,灵璧“三绝”甲天下。
②游钟馗故里,赏天下奇石。
2.灵璧将举办第四届“灵璧石文化节”,想请你拟一条标语迎接四海宾朋。
①南观迎客松,北赏灵璧石。
②天下奇石,魅力灵璧。
③诚邀天下客,共赏灵璧石。
再拟写一条标语给灵璧人民,号召全县人民参与“灵璧石文化节”①弘扬奇石文化,发展灵璧经济。
对联知识复习题1.常耕耘同学搜集的语文素材,有一则与括号中注明的地点不相符,其序号是A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B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书店】C运动奏响生命,锻炼点燃激情【教室】D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餐厅】2.下列拟写的对联不符合对偶的一项是( ) (2分)A旗开得胜马到成功B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C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D竹菊梅兰可养性琴棋书香养耐性3.王小红的老师要过70岁寿辰,她找了几副对联想选一副送给老师,下列对联中你觉得最适合的一副对联是()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4. 下列拟写的对联不符合对偶的一项是( )A.青山不老绿水长流B.今宵消夏明朝赏花C.行止无愧天地褒贬春秋自有D.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5.请联系所学课文内容及对联有关知识,根据下联写出上联。
上联:下联:冬雪盖地大河上下景色秀6 .根据对联知识填空。
(1)上联:屋后松竹添秀色下联:门前梅兰(2)上联:规规矩矩写字下联:7.“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空白处填写三个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
上联:轻风下联:淡月隐梅花8.“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 ) A.绿叶红花映山前B.风摇竹影到幽斋C.梦随春风到天明D.风吹萤火到满园9.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下联:10.选取《西游记》《水浒》《童年》《鲁宾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五部名著中的人物和相关内容,为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下联:11.请从“兰”的角度对出下联。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下联:短语知识复习题1.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
风俗习惯()变化规律()历史悠久()整修一新()废寝忘食()前程远大()襟怀坦荡()挥手之间()销售计划()色彩缤纷()风和日丽()激动不已()禁止吸烟()辛勤耕耘()2.比较判断短语类型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描写景物()市场繁荣()发展经济()悠久历史()景物描写()市场的繁荣()表达见解()我的弟弟()我国文学()小说散文()表达的见解()我和弟弟()我国的文学()小说和散文()3.参照斜体字,将下面句中画线的部分删改成两个三字短语,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
中考语文拟写对联、标语、广告、短信真题练习(含答案)提分策略怎样拟标语、对联、广告语呢?这些最基本的特征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和鼓动性。
要做到语言简洁,就得注意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选用、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逻辑事理的表达。
具体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字数要求。
由于受特定场合和表达手段以及信息接受者层次的限制,标语、对联、广告语不能使用较长的句子。
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是标语语言简洁的基本要求。
标语一般是写在纸上或写在墙上或写在布上的,为了醒目,字体一般较大,由于考虑到人们的视线所及,一般字数不宜过多。
如果一条标语的字数太多,几十个字甚至上百字,书写者太麻烦,读者读起来也费劲。
我们认为如果在考试中检测拟写标语、对联、广告语,应该有字数的要求;如果试题没有对字数提出明确的要求,考生就应该注意所拟的标语、对联、广告语字数不宜过多。
2. 词语要求。
既然标语、对联、广告语非常讲究实用性,就要考虑到不同读者群的文化水准、思想状况、生活经历甚至身份、地位等,所拟标语就应该尽可能地照顾一般水准的读者群,而不去考虑更高一层的读者群。
这样,在词语的选用上,就要做到通俗易懂、鲜明准确、亲切感人、生动活泼,同时力避华丽的辞藻尤其是多义词,因多义词(包括短语)的不同理解能够导致的语言歧义。
值得注意的是,标语、对联、广告语毕竟是为了营造气氛调动参与者积极性的,因此,在语言上还要尽量做到生动形象有文采,确实给人爽心悦目之感,至少是让人们喜闻乐见,而避免死板、陈旧。
3. 句式要求。
标语、对联、广告语的接受对象一般是明确的,所以,在句式上,一般使用简单单句的无主句,多为动宾结构,而少用复杂的主谓谓语句。
标语的句子结构一般比较整齐,即使是较长的句子,也多为字数较少、结构较简单的整句,像对比、对偶性的句子和简单的排比句。
4. 标点符号上的要求。
由于受特殊表达手段的限制,标语一般不能使用标点符号(宣传某种著作、讲话使用书名号,特定称谓使用引号除外)。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对联及宣传语、广告语1.语言运用。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1950年,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打出了国威军威,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志愿军将士以舍我其谁的担当、视死如归的勇气、赴汤蹈火的胆魄,不畏任何困难,不惧强大敌人。
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铸就了冻僵后仍然矗立战壕的精神丰碑:在一片焦土的上甘岭,书写了决不放弃阵地、决不后退一步的可歌可泣的战斗史诗: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一个个革命烈士用鲜血与生命展现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2021年国庆假期,一部电影《长津湖》震撼了国人,小明为抗美援朝英雄写了一副上联,根据上述英雄事迹补充下联:一部电影《长津湖》震撼了国人,小明为歌颂抗美援朝英雄写了一副上联,根据上述英雄事迹补充下联:上联:铁骨铮铮,身躯敢让机枪哑下联:2.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但是,用惯了电脑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
针对汉字书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材料一:据央视统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同时段收视率飙升4倍,微博话题登顶热门榜,点击突破18万,百度搜索高达42万。
材料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宣传语是“书写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惠州一中的选手罗弋洋说,通过比赛,我更加了解了汉字之美。
汉字不仅是传递信息的载体,汉字之美也不只在于形,在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的背后,都不乏繁华厚重的文化积淀,以及绵绵不绝的文化传承。
(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如果你的学校也要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赛”,请你为写一句主题标语。
3.综合运用【本报讯】今年3月,美国人理查德·西尔斯登上了央视节目《朗读者》,他用并不流利的中文朗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词语积累与对联、公益广告词一、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词语积累【应试技巧点拨】理解词语的含义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结合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即推断词语的意义时,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词语本身,而要把目光扩展到该词语所在的句子或相邻的句子,在一个特定的句子或句群中推断词语的意义。
(2)用熟悉的同义词或反义词解释词语:即用熟悉的、已懂的词语来解释不懂的词,或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解释。
如,崎岖:不平坦。
阑干:栏杆。
辨析词语的含义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辨析词义的轻重程度。
例如:轻视藐视蔑视鄙视。
(2)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例如:成果、结果、后果,团结、结合、勾结。
(3)辨析词语的搭配关系。
例如:“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惧或迷信人所谓的邪魔等,用于抽象事物;“驱除”是赶走、除去,用于具体事物。
词语的运用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注意词语的本义、比喻义、象征义、借代义、指代义、反语义等。
(2)注意词语的适用对象、场合和习惯。
对成语的考查,近年来成为词语考查的热点。
我们在复习中应注意几点:(1)不可望文生义。
如“首当其冲”中“当”释为承当、承受,“冲”指要冲,“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攻击或遭遇灾难,而非“首先”之义。
(2)注意有的成语有正反两用的情况,即有褒贬两义。
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左右逢源”、“淋漓尽致”、“瞻前顾后”、“穷形尽相”、“不三不四”等。
(3)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
如“无所不为”、“趋之若鹜”、“处心积虑”这些都是贬义词,不可褒用。
(4)注意成语的适用对象。
如“炙手可热”是就权热、气焰而言,不可形容商品销售;“左右逢源”是就做事或处世而言,不可形容“说”。
(5)注意成语在表意上侧重点是否与语境吻合。
如“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这个句子重在说明陕西剪纸与江南一带剪纸之不同,而“半斤八两”指彼此一样,不相上下,故使用不当。
【经典真题回放】1.(2008年湖北宜昌)请在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花”意思相近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