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登记表
- 格式:doc
- 大小:398.50 KB
- 文档页数:18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学校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消防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 各部门、各班级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本班级的消防安全工作。
三、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1. 学校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分为四个层级:校级、部门级、班级级、宿舍级。
2. 级级网格化管理职责:(1)校级:负责制定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计划,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检查各部门、各班级消防安全工作,协调解决消防安全问题。
(2)部门级:负责本部门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所属人员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3)班级级:负责班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定期检查班级消防安全设施,发现隐患及时上报。
(4)宿舍级:负责宿舍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定期检查宿舍消防安全设施,确保宿舍消防安全。
3.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要求:(1)明确各级网格化管理职责,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责任制。
(2)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
(3)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4)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整改,确保消防安全。
四、消防安全宣传教育1.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2. 利用班会、校会、广播等形式,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3. 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师生应急处置能力。
五、消防设施设备管理1. 学校应按照国家标准配备消防设施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2. 禁止随意挪用、损坏消防设施设备。
3. 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标识,明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火灾事故处理1. 发生火灾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师生进行疏散和灭火。
一、总则为加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保障单位内部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单位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单位消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设立消防安全办公室,负责日常消防工作的具体实施。
3.各单位、各部门设立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消防工作的具体落实。
三、消防网格化管理1.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将单位划分为若干个消防网格,明确每个网格的负责人。
2.每个消防网格内,明确消防设施、消防通道、消防器材等消防要素,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消防通道畅通、消防器材充足。
3.消防网格负责人负责本网格内消防工作的组织实施,定期开展消防巡查、隐患排查、消防宣传教育等活动。
四、消防设施管理1.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2.消防设施损坏、故障的,应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
3.消防设施操作人员应熟悉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定期进行培训。
五、消防通道管理1.保持消防通道畅通,不得擅自占用、堵塞、封闭消防通道。
2.定期对消防通道进行检查,确保消防通道无障碍物,畅通无阻。
3.消防通道标志应清晰可见,禁止停放车辆、堆放物品。
六、消防器材管理1.确保消防器材数量充足、完好,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2.消防器材存放位置明显,便于取用。
3.消防器材操作人员应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定期进行培训。
七、消防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2.组织员工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学习消防知识和技能。
3.利用单位内部宣传栏、广播、网络等渠道,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八、火灾事故处理1.发生火灾事故时,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扑救。
2.火灾事故发生后,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配合调查处理。
3.总结火灾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九、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指导手册二○一三年二月李战强目录第一章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第一节“网格化”管理工作概述(一)“网格化”管理的内涵“网格化”管理是将乡镇、街道辖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划分为若干网格,明确每个网格的消防管理的人员、职责和任务,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掌握辖区单位(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及情况,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监管到位”的动态消防监管网络。
(二)网格划分的原则网格划分以县、市、区为单位,在城市街道办事处以居民委员会、社区为单元,在乡镇人民政府以村民委员会、村庄为单元,划分若干消防安全管理网格,对网格内的单位、场所、居(村)民楼院、村组和公共消防设施实施动态管理,构建“一网三级,一级多格,一格多点”的消防安全管理网络。
“一网三级”指:每个消防安全管理网络按照行政区划,分为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个消防管理层次。
“一级多格”指:县(市、区)为一级网格,包含若干二级网格;街道(乡镇)辖区为二级网格,包含若干三级网格;各社区(村)所辖范围为三级网格。
“一格多点”指:三级网格内根据消防管理工作需要,按照“完整性(不打破现有社区和物业管理范围)、便利性(利于统一管理)”原则,将单位、场所、居(村)民楼院、村组细化为若干防控网点,实施分类管理。
当社区(村)辖区面积较大或单位(场所)数量较多时,可按照“均衡性(各网格任务量均衡)”原则,将三级网格划分为若干“小”网格,进一步明确管理人员和管理责任,实施精细化管理。
第二节“网格化”管理工作职责1.乡镇、街道办。
主要负责辖区消防网格精细化管理的总体领导和组织协调,贯彻落实上级管理机构安排部署的各项消防工作任务,分析研判辖区消防安全状况,定期对所属防控力量的指导、督导、检查,组织、实施本辖区各项排查整治行动。
2.综治办。
主要负责发动巡防队员、保安队员、治保员等综治力量开展日常巡查、检查、宣传,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督促单位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完成乡镇、街道办安排的其他工作。
街道办事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登记表
(小网格底数)
备注:此表一式三份,街道存档一份,社区存档一份,消防支队存档一份。
街道办事处消防安全检查记录表(适用于对社区的检查,每季度一次)
检查人:检查时间:年月日
渝铁村社区消防安全检查记录表检查人:检查时间:年月日
一式两份,一份由检查单位存档备查,一份交被检查单位
城市社区居民楼院消防安全自查表(每周一次)
检查人:检查时间:年月日
楼栋(小区)小组消防安全自查表(每周一次)
检查人:检查时间:年月日
移交记录
年第号派出所(消防支队):
我单位在检查时发现XX单位(场所)存在以下火灾隐患及消防行为:,现移交贵单位处理。
附:有关检查记录
移交人(签名):接收人(签名):
联系:联系:
移交单位(盖章):接收单位(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此联由移交单位存档
-----------------------------------------------------------
移交记录
年第号派出所(消防支队):
我单位在检查时发现XX单位(场所)存在以下火灾隐患及消防行为:,现移交贵单位处理。
附:有关检查记录
移交人(签名):接收人(签名):
联系:联系:
移交单位(盖章):接收单位(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此联由接
基层消防网格化管理工作基本标准
一、大网格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一)组织机构:所有街道、乡镇依托安监办成立消防工作办公室,明确1名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国家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全国和省级重点镇设立专门的消防管理办公室,明确2-3名专职消防管理人员),所有消防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消防网格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容。
(二)办公设施:设置专门的办公场所,并悬挂(或粘贴)“消防工作办公室”标牌;根据街道(乡镇)规模大小、消防工作人员数量配备必需的办公桌椅、办公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档案柜以及供消防安全检查、宣传专用的交通工具。
(三)工作制度:1、逐级分包制度;2、联防联治制度;3、定期检查制度;4、隐患处理制度;5、联席会议制度;6、宣传培训制度;7、信息报告制度。
(四)人员职责: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主管副职为直接责任人;综治办、安监办、派出所、工商所、工业办、文教办、治安巡防队、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等人员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开展经常性防火巡查、日常防火检查和消防宣传;要组织人员分包社区、行政村,督促工作落实。
(五)上墙图版:1、基层消防网格精细化管理工作示意图;
2、基层消防网格精细化管理三级网格划分图;
3、火灾隐患或行为处置流程图;
4、应急救援处置程序图;每个图版按照不小于0.8平方米的规格上墙。
(六)档案资料:1、与社区(行政村)、辖区社会单位签订的消防安全责任书;2、辖区社会单位底册;3、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台帐(包括日常消防检查记录、火灾隐患移交、整改通知书);4、消防宣传培训资料;5、消防文件资料汇编;6、应急处置预案等。
所有资料要统一封面,高标准装订,资料时限为2010年至今(距离城区较远的乡镇时限可为2011年至今)。
(七)队伍建设:每个街道办、乡镇配备1-2辆小型多功能消防车或电动巡逻车,车辆配备必要的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灭火器材、战斗服、头盔、胶靴、简易防火面罩、手电等;乡镇要按照“有固定队址和车库、有4至6名专兼职队员、有1部四轮消防水罐车、有必要经费保障”的“四有标准”建成政府专兼职消防队(国家和省级重点镇、历史文化名镇要建成政府专职消防队)。
(八)宣传培训: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辖区主要街道、大型社区(行政村)、广场制作一批固定消防宣传图版;贴(刷写)一批防火标语通告;悬挂一批消防宣传条幅;对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消防工作人员、专兼职消防队员、巡防保安队员开展一次集中培训。
二、中网格
(社区、行政村)
(一)人员组成:成立以社区(行政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社区(行政村)主任、驻社区(行政村)警务室民警任副组长,社区居委会(村“两委”)委员为成员的消防管理组织,明确1-2名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所有消防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消防网格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容。
(二)工作职责。
组织居委会和村“两委”成员,对居民小区、居民楼院、辖区社会单位开展经常性防火巡查、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要组织人员分包消防安全责任片区,督促工作落实。
(三)硬件设施:社区、行政村设立消防工作办公室;社区警务室、巡防室、保安室配备消防专用办公桌椅、消火栓扳手、水带、水枪和必要的灭火器材等;每个社区、行政村至少设置1处公共消防器材点和1处消防水源,人口较多的结合实际增加设置数量。
(四)工作制度:1、居民(村民)防火公约;2、定期检查制度;3、隐患处理制度;4、消防例会制度;5、宣传培训制度;6、基层消防网格精细化管理三级网格划分图。
经济发达的社区、行政村要按照不小于0.8平方米的规格上墙。
(五)档案资料:1、与责任片区、辖区社会单位签订的消防安全责任书;2、辖区社会单位底册;3、火灾隐患排查整治
台帐(包括日常消防检查记录、巡防保安巡查记录、隐患处置登记记录、火灾扑救记录等);4、消防宣传培训资料;5、消防文件资料汇编。
所有资料要统一封面,高标准装订,资料时限为2011年至今。
(六)队伍建设:社区、行政村组建志愿消防队、巡防消防队、保安消防队和消防执勤点(城市大型社区、经济发达的行政村和“城中村”志愿消防队配备消防电动巡逻车、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农村文化室,设立消防宣传服务站,高档社区、大型社区要建成消防体验中心。
(七)宣传培训:在社区(行政村)、辖区主要街道刷写消防宣传标语,悬挂消防宣传条幅;社区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车通道、消防器材存放点落实标识化管理;对社区(行政村)、责任片区消防工作人员、志愿消防队员、巡防保安队员开展一次集中培训。
三、小网格
(居民小区、楼院、村组、社会单位等责任片区)
(一)人员组成:以物业(商业)管理人员、保安、居民楼(院)长、村民小组负责人、社会单位管理人员为骨干,成立消防自治或区域联防组织,明确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所有消防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消防网格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容。
(二)工作职责:巡防队员、物业(商业)管理人员、保安、居民楼(院)长、村民小组负责人、社会单位管理人员、消防志愿者等要结合岗位职责,每天开展防火巡查检查和消防宣传,督促责任片区沿街门店设置灭火器、红水桶等基本的灭火器材。
(三)档案资料:1、责任片区社会单位底册;2、隐患排查整治台帐;3、防火巡查检查记录;4、消防宣传培训资料;5、消防文件资料汇编。
所有资料要统一封面,高标准装订(或分类存入档案盒)。
(四)宣传培训:督促责任片区社会单位、居民楼院悬挂(贴)消防安全提示牌(标语);对责任片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开展一次集中培训。
基层消防网格管理工作职责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一)建立健全消防工作制度,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二)在管辖区域推行基层消防网格精细化管理模式,做到消防安全责任明确、监管措施到位;
(三)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置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和消防安全标志;
(四)按照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部署,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和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整改消除火灾隐患;
(五)定期检查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开展群众性消防工作;
(六)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消防工作需要,建立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承担初起火灾扑救工作,并协助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做好火灾扑救、现场保护、火灾调查工作。
公安派出所
公安派出所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掌握辖区日常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向乡(镇)人民
政府、街道办事处和主管公安机关报告情况,提出消防工作建议;
(二)检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居民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健全消防工作制度,开展消防宣传教育,落实防火安全措施情况;
(三)对管辖围的单位进行消防监督检查,督促其依法履行消防职责、整改火灾隐患,对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四)及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对属于管辖围的消防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五)检查辖区建筑物、场所的消防行政审批情况;
(六)协助做好辖区火灾事故处置工作;
(七)协助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临时查封和强制执行;
(八)法律规定和上级公安机关交办的其他消防工作。
居(村)民委员会
居(村)民委员会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建立健全消防工作制度,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并组织实施居(村)民防火公约;
(二)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纠正或者制止消防行为,督促整改消除火灾隐患;
(三)在主要街道或公共场所设置橱窗、专栏等固定消防宣传设施,定期组织消防宣传活动;
(四)根据需要建立志愿消防队等消防组织,开展自防自
救工作;
(五)保障消防车通道畅通,保障消防水源(消火栓)、消防器材完好有效;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基层消防网格管理工作示意图
火灾隐患或行为处置流程图
街道、乡镇应急救援处置程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