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保险经营的环节 《保险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22.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十二章 年金保险一、名词解释1.年金保险答:年金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生存为给付保险金条件,并按约定的时间间隔分期给付生存保险金的人身保险。
年金保险的主要形态有:①按交费方式划分,年金保险可以分为趸交年金和期交年金。
②按被保险人数划分,年金保险可以分为个人年金、联合年金、最后生存者年金、联合及生存者年金。
③按给付额是否变动划分,年金保险可以分为定额年金和变额年金。
④按给付开始日期划分,年金保险可以分为即期年金和延期年金。
⑤按给付方式(或给付期间)划分,年金保险可以分为终身年金、最低保证年金以及定期生存年金。
2.趸交年金答:趸交年金,即一次交清保费的年金,是指年金保险费由投保人一次全部交清后,于约定时间开始,按期由年金受领人领取年金。
趸交的优点在于手续简单,避免了今后每年继续缴保费的麻烦和保单失效的风险,比较适合收入高但不稳定的人。
3.期交年金答:期交年金,即在给付日开始之前分期交付保险费的年金,是指保险费由投保人采用分期交付的方式,然后于约定年金给付开始日期起按期由年金受领人领取年金。
分期交费又分为均衡缴费和浮动交费两种方式。
均衡缴费允许保单持有人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月缴或者年缴)缴纳保费,直到合同规定的缴费期间结束为止。
浮动缴费允许合同持有人在规定期间定期缴纳保费,但各期保费可以在保单规定的范围内变动。
4.联合年金答:联合年金是年金保险的一种,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被保险人均生存作为年金给付条件的称为联合年金,即年金的给付是在数个被保险人中头一个死亡时即停止其给付。
联合年金的种类包括:①联合生存年金;②联合和最后生存者年金。
5.最后生存者年金答:最后生存者年金是指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被保险人中至少尚有一个生存作为年金给付条件,且给付金额不发生变化的年金,即年金的给付持续到其中最后一个生存者死亡为止,且给付金额保持不变。
最后生存者年金属于联合年金的一种。
6.联合及生存者年金答:联合及生存者年金是指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被保险人中至少尚有一个生存作为年金给付条件,但给付金额随着被保险人的人数减少而进行调整的年金,即年金的给付持续到其中最后一个生存者死亡为止,但给付金额根据仍存活的被保险人数进行相应的调整。
中南大保险学:第十二章保险精算(含答案)一、填空题1、寿险精算的两个基础是___、___。
2、寿险精算的三个要素是___、___、___。
3、D x =___,C x =___。
4、N x = ___,M x = ___。
5、S x = ___,R x =___。
二、名词解释1、大数法则2、生命表3、利息表4、换算函数表5、责任准备金6、保险精算学7、寿险精算学8、非寿险精算学三、问答题1、寿险精算和非寿险精算的基本任务有哪些?2、“大数”的测定有何作用?3、为什么要区分理论责任准备金和实际责任准备金?4、保险精算学有哪两大组成部分?5、保险精算的产生以什么为标志?6、保险精算学是什么时候引入我国的?7、保险精算的基本任务有哪些?8、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9、何为收支平衡(相等)原则?10、理论责任准备金与实际责任准备金的区别何在?11、有哪几种收支平衡等式?12、常见的有哪几种大数法则?13、非寿险精算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4、非寿险费率的厘定方法是什么?15、大数的测定有何作用?16、什么是财务稳定性分析?17、如何决定再保险中的自留额与分保额?18、寿险精算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9、寿险精算主要解决什么问题?20、何为单生命保险和多生命保险?21、寿险精算的思想方法是什么?22、精算现值的含义是什么?23、符号l x 、d x分别表示什么?24、符号p x 、q x分别表示什么?25、符号t p x 、t q x分别表示什么?26、1+i , v =( 1+i )-1分别是什么?27、(1+i ) t , v t =( 1+i )- t分别是什么?28、常用的寿险趸缴纯保费的计算公式有哪些?29、常用的年金保险的趸缴纯保费的计算公式有哪些?30、常用的均衡纯保险费的计算公式有哪些?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利息理论(利息表)、寿命分部理论(生命表)2、利率、死亡率、费用率二、名词解释1、对于大量的随机现象(事件),由于偶然性相互抵消所呈现的必然数量规律的一系列定理的统称。
第十二章年金保险一、概念题1.变额年金[南开大学2003研]答:变额年金是年金与变额人寿保险相结合的产品,其现金价值和年金给付额都随投资状况波动,其中最常见的是“延期变额年金”。
在缴费期内,每期进入独立账户的保费,按当期的基金价值购买一定数量的基金单位,称为“累积基金单位”。
在领取期开始日,客户拥有的累积基金单位的总价值,可用于购买新的基金单位(称为"年金基金单位")作为今后年金给付的来源。
每期年金给付额都等于客户的年金基金单位数量乘以给付当期的基金价格,因此,年金给付额随着年金基金单位的资产价值波动而变化。
2.企业年金保险[南开大学2004研]答:企业年金保险指一种承诺在一定时期按期给付一定款项的保险。
大多数年金都带有一定的储蓄性质。
其纯粹的形式是一方缴纳一定的保费,另一方(保险公司)同意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金额向年金受领人支付款项。
如果年金受领人死亡,则所缴纳的保费不会返还,因而不具备完全的储蓄性,年金保险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年金受领人的生活水平免受未来收入下降的影响。
二、选择题1.为防止年金受领人早期死亡,过早的丧失领取年金的权利,遂推出了()。
[东北财经2002研]A.即期年金B.变额年金C.延期年金D.最低保证年金E.趸缴年金【答案】D【解析】根据年金保险的给付方式来分,可以将年金分为终生年金,最低保证年金和定期生存年金。
其中最低保证年金是为了防止年金受领人早期死亡而过早丧失领取年金的权利而产生的,分为确定给付年金和退还年金两种。
2.把年金分为即期年金和延期年金的划分标准是()。
[东北财经2004研]A.交费方式B.给付期间C.给付开始期D.给付额度【答案】C【解析】按年金给付开始日期可分为即期年金和延期年金。
即期年金,是指合同成立后,保险人即行按期给付年金;延期年金,是指合同成立后经过一定时期或达到一定年龄且被保险人仍然生存才开始给付的年金。
三、简答题典型的年金保险与人寿保险有哪些区别?[上海财经2000研]答:年金保险是指保险金的给付采取年金这种形式的生存保险,而年金是一系列固定金额、固定期限的货币的收支。
第十二章年金保险1.为什么同龄女性和男性相比,前者的年金保费率通常要高于后者?同龄女性和男性相比,定期寿险保费费率哪个更高一些?答:(1)年金保险是指保险金的给付采取年金这种形式的生存保险,而年金是一系列固定金额、固定期限的货币的收支,年金保险合同即以该保险为内容的合同。
由于年金保险以年金领取人的生存为给付条件,能够防范个人因高寿而耗尽财产的风险,因此,健康状况良好、平均余命长的人比健康状况不好的人更倾向于购买年金。
年金费率与寿险费率也不一样,前者随着死亡率的提高而逐渐降低。
换句话说,一组年金领取人的死亡率越高,其年金费率就应当越低。
死亡统计表明,女性的平均余命高于男性的平均余命,保险人在给付终身年金时,对女性的给付时间往往会长于男性。
因此,同龄女性和男性相比,前者的年金保费率通常要高于后者,保险人以此来补偿女性年金领取人较男性为低的死亡风险。
而对于定期寿险保费费率而言,则相反,即男性的费率较高。
(2)定期寿险也称为定期死亡保险,它是一种以被保险人在规定期限内发生死亡事故为前提而由保险人负责给付保险金的人寿保险。
如期限届满,被保险人仍然生存,保险人不再承担保险责任,也不退还保险费。
由于死亡统计表明,女性的平均余命高于男性的平均余命,对于定期寿险而言,在一定保险期限内,同龄男性比女性死亡的概率更大一些,因此同龄男性的定期寿险保费费率更高一些。
2.变额缴费年金、延期年金、联合生存年金以及变额给付年金各自有哪些特点?它们分别适用于哪些投保者?答:根据不同的标准,年金保险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按照年金价值和保费缴纳有无保证或是否可变分类,可以分为固定年金和变额年金。
“固定”和“变额”可以从保费缴纳(年金合同的持有人)和年金给付(保险人)两个角度来定义。
鉴于此,我们可以将变额年金分为变额保费年金和变额给付年金两种。
变额保费年金是指被保险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改变每次缴纳保费的数量,或停止缴费,或在一段时间以后再恢复缴费的年金。
魏华林《保险学》教材精讲第十二章保险精算本章要点●保险精算是以数学、统计学、金融学、保险学及人口学等学科的知识和原理,去解决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业务中需要精确计算的项目,如研究保险事故的出险规律、保险事故损失额的分布规律、保险人承担风险的平均损失及其分布规律、保险费和责任准备金等保险具体问题的计算。
●保险精算的基本任务。
在寿险精算中,利率和死亡率的测算是厘定寿险成本的两个基本问题。
非寿险精算始终把损失发生的频率、损失发生的规模以及对损失的控制作为它的研究重心。
保险精算的首要任务是保险费率的确定,但这并不是保险精算的全部。
伴随着金融深化的利率市场化,保险基金的风险也变为精算研究的核心问题。
在这方面要研究的问题包括投资收益的敏感性分析和投资组合分析、资产和负债的匹配等。
●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
保险精算其最基本的原理可简单归纳为收支相等原则和大数法则。
所谓收支相等原则,就是使保险期内纯保费收入的现金价值与支出保险金的现金价值相等。
所谓大数法则,是用来说明大量的随机现象由于偶然性相互抵消所呈现的必然数量规律的一系列定理的统称。
●在非寿险精算实务中,确定保险费率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分类法和增减法。
●在一定的要求之下,“大数”由下面的公式来测定:22(1)S p p NE-=●自留额与分保额的决策。
假定在原有业务上,赔偿基金为P1,赔偿金额标准差为Q1,则111/K Q P =。
现将另外接受n 个保险单位,保额为x 元,纯费率为q,则合并业务后要使12K +仍维持K 1的值,则应有:2112121(1)P x K q nK =⨯-+当q 十分小时,可近似得到:2112x K P ≈即要维持原有的财务稳定性,对于新接受的业务,如果保险金额在x 以下,则可全部自留;对于保险金额超过x 的新业务,自留额以x 为限,超过部分予以分保。
●寿险精算的计算原理及公式。
●理论责任准备金及其计算。
●实际责任准备金及其计算。
第一节保险精算概述一、保险精算的概念和基本任务所谓精算,就是运用数学、统计学、金融学及人口学等学科的知识和原理,去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保险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0827①学时:68学分:4一、课程简介保险学是金融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门分支学科,作为保险实践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保险学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是一门独立存在的学科。
课程从风险人手引出保险,从保险的概括性介绍开始层层展开,详细介绍了包括商业保险、社会及政策保险在内的各种保险,并对保险经营及保险市场与监管进行了阐述,力图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保险学的内容和体系。
二、课程的类别、作用和目标1.课程类别:保险学专业的核心技术专业课。
2.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①说明:本教学大纲仅供用书教师参考使用,其中标红部分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保险学的基本原理,保险的构成要素,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熟练掌握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人身保险等主干业务,掌握其中保险合同条款的讲解,熟悉其他的保险业务,了解再保险、保险投资等保险公司经营的基本原理。
3.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风险与保险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保险合同的含义和基本原则,掌握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的条款,熟悉保险公司业务经营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本门课程重点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在讲授过程中不可拘泥于教材,应时时补充最新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对保险学的相关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3)德育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考核方式:闭卷考试课,平时成绩30%,卷面成绩70%。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保险学》课程内容涉及较广,在开课之前学生应先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等基础理论课程为前提,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金融学基本原理,合同法和保险法的基本法律规定,为保险学的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