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部性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外部性研究

一、外部性与网络外部性

公认的最早论述外部性问题的是马歇尔。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第四篇中提出了“外部经济”这一术语。其外部经济概念是指经济中外在于企业的因素变化对企业的有利影响,如知识增加、技术进步等导致单个企业的成本下降等。这种影响对产业是内在的,但对企业是外在的。庇古继承了“外部经济”的提法,补充了“外部不经济”概念,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外部性理论。

所谓网络外部性,其主流的观点倾向于从市场主体中的消费者层面来认识网络外部性。这种观点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当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大时,就出现了网络外部性。也就是说,由于用户数量的增加,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原有的用户免费得到了产品中所蕴涵的新增价值而无需为这一部分价值提供相应的补偿(因此它属于外部性的一个特例)。主流的网络外部性文献,用网络外部性特指一种正的消费外部性,通常也称为网络效应或需求方规模经济。网络外部性是以计算机通信、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

如今,网络经济学文献中的“网络”概念,不但包括具体的、有物理形态的网络,如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铁路、航空等“有形网络”(physical network);也包括抽象的“虚拟网络”或“无形网络”(virtual networks),如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组成的系统、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组成的网络、服务等等。无论是有形网络,还是无形网络,都表现出一种共同特征:当消费者通过购买特定产品或服务加入某一网络时,他所获得的效用依赖于同一网络中使用同样产品或服务的人数。这种在特定消费行为方面的“互存性”(independency),被称为“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ies)。

网络外部性问题最先由罗尔夫斯((J.Rohlfs, 1974)进行系统研究,他发现“一个用户从通信服务中所获得的效用随着加入这一系统的人数增加而增加”。1985年,卡茨和夏皮罗(Katz, M. and Shapiro, C, 1985)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发表了“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一文,对其较为正式的定义为:随着使用同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数量的变化,每个用户从消费此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效用的变化。

法雷尔和沙劳纳(J. Farrell and C.Snlone,1986)主要分析网络外部性对技术选择的影响,发现如果企业具备完全信息,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不会影响技术进步,市场均衡结果与社会最优一致;如果信息是不完全的,则可能企业都采用旧的低劣技术,非社会最优的技术。夏皮

罗和范里安(Shapiro, C and Varian, H)还对网络外部性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如锁定、正反馈、兼容和标准等进行了具体应用研究。卡茨与夏皮罗(Katz, M. , and Shapiro, C,1985)对网络外部性进行了。他们区分了三种不同的网络外部性:第一种产生于购买者人数对产品质量的直接的物理影响,即直接网络外部性。第二种是硬件/软件范式的间接网络外部性,产生于消费外部性的间接影响。除此之外,卡茨和夏皮罗认为,对那些售后服务质量和可得性依赖于服务网络的经验和规模的耐用品,也会产生正消费外部性,如汽车与售后服务。他们把网络外部性区分为直接和间接网络外部性看法被这一领域的其他经济学家普遍接受。

Farrell和Saloner遵循着同样的思路对这两种网络外部性做了更加清晰而准确的界定:直接的网络外部性是指一个消费者所拥有的产品价值随着另一个消费者对一个与之兼容的产品的购买而增加;间接网络外部性是指当一种产品的互补品(如零件、售后服务、软件、网络服务等)变得更加便宜和容易得到时,这个产品的兼容市场范畴得以扩展,这时就出现了“市场调节效应”,因为该产品的消费者可得到的价值增多了。S. J. Liebowitz和S. E. Margolis (1994, 1995)证明了间接网络外部性本质上是金钱外部性,并把这种“市场调节效应”称为“(间接) 网络效应”。Michael Katz和Carl Shapiro(1994)接受了这一观点,不过,大多学者在文献中仍然把这种“市场调节效应”称为网络外部性。

国内学者朱彤认为:在从现代外部性理论的角度看,网络外部性一词有些“名不符实”,它实际上包含了很多不属于外部性的东西。间接网络外部性主要属于不会导致市场失灵的金钱外部性,因而不需要政府干预;而直接网络外部性虽然是能够造成市场失灵的技术外部性,但由于网络的特殊性质,一些直接网络外部性可以通过网络成员的直接互动内在化。

二、网络外部性的表现

经济学家Katz和Shapiro将网络外部性分为两种:[3]一种是直接的网络外部性,指通过消费相同产品的市场主体的数量所导致的直接物理效果而产生的外部性。体现直接网络外部性的典型例子是通讯网络,诸如电话、在线服务、Email等,随着消费这些产品的用户数量增加,网络本身的价值不断增大,带来了直接的网络外部性。另一种是间接的网络外部性,随着某一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该产品的互补品数量增多、价格降低而产生的价值。其典型的例子是作为互补商品的计算机软硬件。当某种特定类型的计算机用户数量提高时,就会有更多的厂家生产该种计算机所使用的软件,这将导致这种计算机的用户可得到的相关软件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价格下降,因而获得了额外的利益。

一般来说,直接和间接的网络外部性往往是同时并存的。例如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站的建设。连接到互联网的用户越多,互联网的价值就越大,老用户得到的额外价值也越高,这是直接

的网络外部性;同时,连接到互联网的用户增加时,由于互联网价值的增大,会有更多的人到网上建设新的网站,提高网站的质量,降低使用的价格。这样,互联网用户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也得到了新的价值,这就是间接的网络外部性。在这里,互联网和网站就是互补商品。

网络外部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自身的系统性和网络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互补性(或者叫做网络内部信息交流的交互性)。首先,无论网络如何向外延伸,也不论新增多少个网络节点,它们都将成为网络的一部分,同原网络结成一体,因此整个网络都将因为网络的扩大而受益。其次,在网络系统中,信息流或是其他物质的流动都不是单向的,网络内的任何两个节点之间都具有互补性,这就保证了网络外部性的普遍意义。比如,在一个由n个部分组成的网络中,存在n(n-1)个潜在的商品(我们将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任何一次交流都视作一个单位商品)。这时,第(n+1)个节点的加入,就向现有的网络中加入了一条交互性质的链路,从而使得网络中潜在可提供的新产品增加了2n个单位,网络中的其他所有用户就因此获得了相应的网络外部性。

网络的外部性是网络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与传统经济的外部性相比,网络外部性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

1.互依性:所谓互依性是指消费者极易联结成一个联盟,因为这些消费个体间的决策是互动的。

2.用户锁定:用户在购买了某件产品之后,通常还要购买配套的硬件或软件,并且学习产品的使用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此时,一旦产品的用户进一步向该特定系统投入各种补充型、耐用型资产时,就会产生锁定。并且锁定程度与转移成本有关,即投入的越多,转移成本越大,锁定程度越大。

二、影响网络外部性大小的因素

从网络的物理特性来看,影响网络外部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网络的规模和网络内部物质的流速。网络规模越大,网络中的结点越多,网络的外部性就越大;同样,其内部物质流动速度越快,网络外部性也越强。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s law)指出网络价值与网络大小的平方成正比,这里的网络大小是指网络结点数目的多少。即网络对每个用户的价值随网络中其他用户数目的增加而成指数增长假如网络中用户结点数为N,则对每个用户而言,网络带给他的价值为K*(N-1)2,(K为正常数)即每增加一个用户,网络中其他已有用户获得的价值将以O(N2)这一级数的速度增长。这种网络效应的存在,不仅使网络的交互程度迅速深化,最终也使得网络外部性的增长规模呈现出指数特性。

三、网络外部性下的新需求定律和新供给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