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唯物辩证法知识点讲解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知识点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区分“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和“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3、联系的客观性①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含义)②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③但是,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辨析“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而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4、联系的多样性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
②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联系: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要求:①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唯特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和永恒发展)。
本期知识点主要内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在这一知识点中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方法论意义:坚持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系统: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
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下面我们列举几道这部分知识点涉及到的历年真题,以便同学们理解理论内容。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归纳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高中政治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一)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理解)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⑴: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⑵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
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总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联系,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2.因果联系(理解)在两种现象中,具有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才叫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因果联系是具有先行后续的关系。
二是因果联系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原因和结果的区别:一是含义不同。
二是时间顺序不同。
三是地位作用不同。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
首先,二者互相依存,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其次,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
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首先,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其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局部的联系(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1)区别:首先,含义不同。
二者不能混淆。
其次,地位和功能不同。
一般来讲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
功能不同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第二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第三种情形与第二种正相反。
如何理解世界的普遍联系世界是物质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着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指的是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事物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物质世界是怎样存在的?世界上的事物是孤立的还是联系的,是静止的还是发展的?在这个问题上,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并处于永恒的发展过程之中。
1.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上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
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是互相联系的。
整个物质世界就是以多种形式相互联系的整体。
例如:生物的发育成长,离不开阳光和水分,而水的形成又离不开氢和氧。
人离不开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而任何人又不能不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孤立的人是不存在的。
2.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就是联系的客观性。
3.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是复杂和多样的。
物质世界联系的普遍性,是通过具体的事物多种多样的具体联系表现的。
例如联系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
不同的联系对事物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与发展起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
而事物的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同样会对事物发生影响和作用。
两者都不可忽视。
4.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条件,是一个具有广泛哲学意义的范畴,指的是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由于事物的联系是复杂的,因此,事物所处的条件也是复杂的:有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必要条件和非必要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等。
不同的条件,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具体地、全面地分析各种不同的条件,是我们正确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考试知识点及练习一、联系和发展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一)联系1、世界的普遍联系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2、整体与部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
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其决定作用。
(二)发展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地上升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三大基本规律(一)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两者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对立统一性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即既要看到矛盾的同一的一面,又要看到矛盾对立的一面;“重点论”即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哄而起”等错误的做法。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没有脱离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脱离同一性的斗争性,即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力量消长、转化,推动事物量变、质变。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处理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
知识点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唯特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和永恒发展)。
本期知识点主要内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在这一知识点中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方法论意义:坚持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
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系统: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
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下面我们列举几道这部分知识点涉及到的历年真题,以便同学们理解理论内容。
2005年多项选择题: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
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AC)【解读】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部分关于普遍联系观点的理解与应用。
根据知识点可知:
A、C是正确选项,
B、D是错误观点、错误选项。
社会领域的联系离不开人的活动,
但并不否认联系的客观性,自然界领域的联系,如果撇开人的反作用不谈,则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人为的。
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信息,信息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情况,一般认为,信息是物质普遍的、基本的属性,是寓于一切运动形式之中的一类特殊的运动形式。
联系的普遍性根源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本身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介”的普遍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性的体现。
2001年多项选择题:每一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
由此可见
A.整体等于各部分的总和
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C.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
D.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
E.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生成和转化(BDE)
【解读】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部分关于系统及其整体性的本质属性、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本质属性是整体性。
整体性的观点是指整体和部分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整体依赖部分并由部分构成,产生和形成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部分依赖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在整体中的性质和功能;整体和部分相互渗透着对方的某些属性和功能;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993年多项选择题: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E.抽象和具体的关系(ABDE)
【解读】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部分中关于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以及两者的区别的理解,这属于这部分的重点和难点。
共性和个性是归纳同类事物的共同点和个别事物不同点的关系,与之等价的表述还有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是综合与分析一个事物在结构上的关系。
本题考查上述观点的应用,“白马非马”在哲学上的错误就是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以及其他等价的表述,而C是不符合题意要求的观点,不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