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病从口入》ppt
- 格式:ppt
- 大小:1003.00 KB
- 文档页数:4
大班安全教案《病从口入》含课件一、安全目标:学习健康饮食的知识,了解食品安全,增强安全意识。
二、安全教学过程:1.引导与预习(3分钟)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什么呢?”小朋友们踊跃举手,大声回答:“糖果,薯片,可乐……”老师说:“是啊,这些食品看起来很好吃,但如果吃多了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你们知道吗?”学生们纷纷摇头示意不知道。
老师说:“那我们今天的课就是要学习如何吃健康的食品,让我们赶紧开课吧!”2.启动活动(10分钟)(1)大班分组,让每组选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带来的食物,并说明为什么这种食物有益于身体健康。
(2)老师介绍几种健康的食品,如蔬菜、水果、牛奶等,并用图片让学生们辨认这些食品。
(3)学生们观察食品图片,回答:这些食品有哪些共同的特点?3.重点讲解(20分钟)(1)老师用图片介绍几种常见的食品,如糖果、薯片、可乐等,并告诉学生们这些食品吃多了会对身体不好。
(2)老师给学生们讲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对身体的作用,如吃蔬菜有助于防止便秘,牛奶有助于骨骼生长等。
(3)老师讲解食品安全及如何防止食品中毒的知识。
4.互动练习(15分钟)(1)老师领学生们通过图片辨认食品,回答该食品的营养成分及对身体的作用。
(2)老师出示几张食品中毒的图片,让学生们分析是因为食品出了什么问题导致中毒。
5.总结与评价(5分钟)老师让学生们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并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6.作业(2分钟)让学生们回家观察一下自己喜欢吃的食品,看看这些食品中存在哪些营养成分,让家长帮助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
三、课件资料:1. 食品图片2. 营养成分表3. 食品中毒图片四、教学反思:本节安全教学以引导与预习、启动活动、重点讲解、互动练习、总结与评价、作业六个步骤进行,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直观地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培养对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本节课以多种形式导入和讲解,如小组介绍食品、图片介绍食品、展示营养成分表、介绍食品中毒等,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
《小心,病从口入》教学设计
二里镇兴隆小学陈利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哪些是安全卫生的食物,哪些是不安全、不卫生的食物。
2、过程与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学习,使得学生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安全、卫生和不安全不卫生的食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会辨认食物的安全与卫生的基础上,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正确辨别安全、卫生的食物,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杜绝学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
四、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教师口述:很多孩子在小时候都经常生病,如拉肚子、长蛔虫、肚子疼、长虱子等,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吗?
2、出示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3、引出课题——小心,病从口入。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小朋友们,你知道有那些食物不能吃吗?快快告诉老师!
活动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食物是安全、卫生的呢?
活动三:在吃东西时,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六、活动总结:
讨论:怎样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七、课外拓展:
请大家调查吃零食有哪些危害?下节课来告诉老师。
八、教学反思:
九、板书设计:
小心,病从口入
安全
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卫生。
一、教案名称:大班安全优质教案及反思《病从口入》二、课时:1课时三、年龄段:5-6岁四、教学目标:1. 了解“病从口入”的含义,认识到不注意饮食卫生会生病。
2. 学会保持口腔卫生、饮食卫生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1. 知道“病从口入”的原因。
2. 学会保持口腔卫生、饮食卫生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2.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六、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图片3. 故事书4. 口腔模型七、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PPT课件,展示“病从口入”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图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生病了吗?”2. 讲解:讲解“病从口入”的含义,解释不注意饮食卫生会生病的原因。
3. 互动:提问:“我们应该如何保持口腔卫生和饮食卫生呢?”引导幼儿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4. 示例:展示口腔模型,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示范如何保持口腔卫生。
5. 实践:7. 延伸:八、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幼儿在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主动分享?3.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4. 是否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九、教学评价:1. 幼儿能否回答“病从口入”的原因。
2. 幼儿是否掌握了保持口腔卫生和饮食卫生的方法。
十、课后作业:2. 家长对本次活动的评价和建议。
六、教案名称:大班安全优质教案及反思《病从口入》七、课时:1课时八、年龄段:5-6岁九、教学目标:1. 了解“病从口入”的含义,认识到不注意饮食卫生会生病。
2. 学会保持口腔卫生、饮食卫生的方法。
十、教学重点:1. 知道“病从口入”的原因。
2. 学会保持口腔卫生、饮食卫生的方法。
十一、教学难点:2.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十二、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图片3. 故事书4. 口腔模型十三、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PPT课件,展示“病从口入”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图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生病了吗?”2. 讲解:讲解“病从口入”的含义,解释不注意饮食卫生会生病的原因。
大班安全教案《病从口入》含课件活动目标:1、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推荐课件:大班安全课件《病从口入》PPT课件下载地址:/ppt/1326.html活动准备: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
图片: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过期的食物、腐烂变质的食物、假冒劣质的食物。
活动过程:一、真实案例《卡在气管里的五角星》(用讲故事的形式即可!可以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师讲解: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5岁的龙龙突然咳嗽不停,而且有时喘不气来,晚上也睡不好觉。
爸爸妈妈赶快带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做很多的检查才判断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疗了一个周,病情有所好转,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后,龙龙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着觉,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难受了。
爸爸妈妈担心死了。
着急的父母又搭车来到了离家很远的医院,最后经过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的检查,这位医生从他喉咙的侧面取出了一个大大的铁制的五角星。
医生说这个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检查很难发现,幸亏爸爸妈妈及时来到了这里,要不会有生命危险的。
[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龙龙的病终于好了。
医生告诉龙龙说:以后,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险的东西放入口中。
讲述完后提问:1、这个故事的名称叫什么?2、龙龙的身体好受吗?3、一开始,医生检查出五角星了吗?为什么?4、龙龙的爸爸、妈妈心里怎样?5、最后,医生从他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6、医生对龙龙说了什么?7、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小结: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我的心里和龙龙的爸爸、妈妈一样着急,龙龙怎么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亏医生爷爷.出,自:qu,老师教.案网的高招技术救了龙龙。
大班安全教案《病从口入》一、教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和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为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健康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本教案以《病从口入》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大班幼儿传授有关食品安全和个人卫生的知识。
通过本课,希望能够让幼儿们深刻认识到“病从口入”,培养他们正确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食物对健康和生长发育的重要性;–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掌握简单的食品安全知识;–掌握个人卫生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幼儿主动保护自身健康的意识;–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和安全意识;–培养幼儿的爱护自己和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幼儿常见的食物图片和个人卫生图片,引发幼儿对于“病从口入”话题的兴趣,并提问引导他们思考。
•你们平时都吃些什么食物呢?•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处?•你们知道什么是食品安全吗?•平时你们都有注意个人卫生吗?2. 学习食品安全知识(15分钟)通过幻灯片展示食品安全知识的简要概念和基本要点,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2.1 食品安全的概念食品安全指的是食物不受污染,能够满足人们的营养需要,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2.2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吃不安全的食物会让我们生病;•污染的食物对我们的身体不好;•合理的饮食结构对我们的身体发育很重要。
2.3 食品安全的常见问题•过期食物;•有害物质;•虫子、苍蝇等。
3. 学习个人卫生知识(15分钟)通过幻灯片展示个人卫生知识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说明。
3.1 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饭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应及时洗手;•正确的洗手方法:用流水湿润双手,涂抹肥皂搓揉双手,用清水冲洗双手。
---------------------------------------------------------------最新资料推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小心,病从口入》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教科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小心,病从口入》教学设计 PPT 课件教案教科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小心,病从口入》教学设计 PPT 课件教案教科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小心,病从口入》教学设计 PPT 课件教案全册 PPT 课件免费下载页面:http:/// 3、小心,病从口入 [教学目标] 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辨别有害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账一课时有害的食品一、搽活动导入:二、活动过耙程:1、看细菌的旅行魄。
2、小朋友讨论交流援:小军和小文为什么病倒了晴? 3、路摊上的食品不乐卫生,我们的小手上沾有细磐菌,生吃的水果上有细菌枫从而牢牢主住:病从口入跃。
1 / 54、活动总结:怎样郧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讲卫生孵的好孩子。
第二、三课时获吃的习惯一、引入:斟上次活动中,各位同学已学鸳了不少卫生知识,今天老师彩准备和你们一起学习如何养扁成良好的吃的习惯。
二、女学生表演这位同学表演乍得精彩吗?大家回想一下,懦刚才那位同学为什么会肚子海疼?拿出一只塑料小熊举例钒什么叫做暴饮暴食。
如蛙果同学们也暴饮暴食,小小聚的胃一下子装得满满的,肠轨和胃负担过重,引起消化不抖良就意味着要吃药打针。
但杯也不是说完全不能吃,胃好象花生核桃水果等可以增咒加营养的摄入,就可以吃一臀点。
但买食品时要注意生产兔日期和有效期,过了期的食涉物就不要吃了,否则就会象芬刚才那位同学那样。
幼儿大班安全课教案《病从口入》含PPT课件PPT课件活动目标:1、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动准备: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
图片: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过期的食物、腐烂变质的食物、假冒劣质的食物。
配套课件:大班安全课件《病从口入》PPT课件下载地址:/ppt/1326.html活动过程:一、真实案例《卡在气管里的五角星》(用讲故事的形式即可!可以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师讲解: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5岁的龙龙突然咳嗽不停,而且有时喘不气来,晚上也睡不好觉。
爸爸妈妈赶快带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做很多的检查才判断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疗了一个周,病情有所好转,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后,龙龙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着觉,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难受了。
爸爸妈妈担心死了。
着急的父母又搭车来到了离家很远的医院,最后经过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的检查,这位医生从他喉咙的侧面取出了一个大大的铁制的五角星。
医生说这个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检查很难发现,幸亏爸爸妈妈及时来到了这里,要不会有生命危险的。
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龙龙的病终于好了。
医生告诉龙龙说:以后,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险的东西放入口中。
讲述完后提问:1、这个故事的名称叫什么?2、龙龙的身体好受吗?3、一开始,医生检查出五角星了吗?为什么?4、龙龙的爸爸、妈妈心里怎样?5、最后,医生从他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6、医生对龙龙说了什么?7、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小结: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我的心里和龙龙的爸爸、妈妈一样着急,龙龙怎么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亏医生爷爷的高招技术救了龙龙。
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千万不能随便往嘴里乱放东西。
二、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讨论1、课件《进餐时》内容:幼儿在吃饭时,有的在说笑,有的在扔饭,有的嘴里含着饭在玩玩具,跑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