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笔记(7.作家作品)
- 格式:doc
- 大小:107.50 KB
- 文档页数:4
中考总复习作家作品归纳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作家作品1、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
《饮酒》《读山海经》——诗;16册119、121《桃花源记》(散文)--→《桃花源诗并记》。
2、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
《王右丞集》。
《使至塞上》——边塞诗。
13册117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3册118《行路难》(乐府诗)14册1174、杜甫:字子美,杜工部,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望岳》 14册1195、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
《白氏长庆集》。
名篇有《琵琶行》《长恨歌》。
所选《钱塘湖春行》14册122。
6、刘禹锡:字梦德,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
14册120《陋室铭》——散文。
14册1447、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河东集》。
《小石谭记》——散文。
16册1388、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字希文。
《范文正公集》。
《渔家傲》——词(属于诗歌) 15册97《岳阳楼记》——散文 16册1359、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永叔集》。
“唐宋八大家”之一。
《醉翁亭记》-——散文。
18册12310、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王安石变法”。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临川先生文集》。
《登飞来峰》——诗 15册104《读<孟尝君传>》——散文 17册1851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诗人。
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多次被贬。
性格豪放,才思敏捷。
词开豪放一派。
“唐宋八大家”之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 15册99《记承天寺夜游》——散文 16册14012、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
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知识点-重要作家作品2、《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与《大学》、《孟子》、《中庸》合称“四书”是我国儒家经典。
3、《曹刿论战》选自《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本文紧扣“论战”,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写战前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取信于民”的思想。
4、《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这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的。
晏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
5、《孟子二章》(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世称“亚圣”,其核心思想是“仁义”,著有《孟子》。
《孟子》是记录孟轲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行的书,现存七篇。
(2)《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证明了“舍生取义”的论点。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本文运用层层推理的论证法,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西汉6、《陈涉世家》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130篇。
《陈涉世家》选于此。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节选部分记叙了我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
贯穿文章的主线是陈胜吴广的活动。
详写的是起义的筹划过程和起义场面。
起义的导火线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7、《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一部国别史,历史散文集,西汉刘向编订。
本文从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劝说国君要广开言路,才可以兴国。
11、《三峡》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学常识专题——九年级作家作品九年级上册1.沁园春·雪毛泽东《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2.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柯岩,当代作家,诗人,本文选自《柯岩文集》第五卷。
3.我爱这土地艾青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4.乡愁余光中余光中:(1928—2017),生于江苏南京,后移居台湾,诗人、散文家。
《乡愁》选自《余光中选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建筑学家、文学家。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选自《林徽因诗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林徽因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参与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开拓者。
6.我看穆旦穆旦:(1918—1977),名查良铮,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诗人、翻译家。
《你看》选自《穆旦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7.敬业娱乐业梁启超《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本文是作者1922年8月14日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勒特上尉的信雨果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勒特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程曾厚译。
9.论教养利哈乔夫利哈乔夫:(1906—1999),全名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
《论教养》选自《世界文学》2007年第3期。
中考必考文学常识归纳总结文学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艺术表达。
在中考中,文学常识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考点,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作家及其传记、文学常用修辞手法等方面的了解。
下面将对中考必考文学常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文学作品与作家1. 《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以贾、史、王、薛等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2. 《西游记》《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被列为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四人共同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主线,揭示了人性的善恶斗争,以及对信仰与真理的追求。
3. 《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鲁迅笔下的重要作品之一。
小说通过描写民国时期底层社会的贫困环境和祥子的命运,对封建伦理、人性与社会现象展开深刻思考,旨在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二、作家及其传记1. 鲁迅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民族精神的探索具有深远影响。
2. 朱自清朱自清(1898年-1948年)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先驱之一,代表作有《背影》等。
他的作品纯朴、含蓄,以平实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触动了无数读者。
3. 茅盾茅盾(1896年-1981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被誉为“文学家中的哲学家”。
他以《子夜》、《春蚕》等作品展现了对社会现象及人性的深刻思考。
三、文学常用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客观事物与抽象概念进行比较,以丰富形象和语言的表达。
例如:“一轮红日照在山头,海天相接,分不出哪里是天,哪里是海。
”2. 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增加形象的逼真感和感情色彩。
例如:“月儿弯弯,笑弯了眉眼。
”3. 对仗对仗是指诗歌中、辞章中左右相对应的句子或词语,在音韵、结构和语意上进行平衡,使写作更加优美。
中考语文常考作家作品、文化常识知识点汇编(一)重要作家作品(二)中国传统文化常识1.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史书《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
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3.三皇五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帝王。
三皇指伏羲、神农、女娲;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4.风骚、骚人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
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
后泛指文人。
5.《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6.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
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一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7.年龄代称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耄老:年老。
语出《礼记》:“八十九十曰耄。
”8.阴阳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做阳。
9.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10.对联基本特征字数相等:上联(出句)与下联(对句)的字数必须相等。
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的词,词性需对称。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第四单元.一、作家作品1.《威尼斯商人》作者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宏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代表作中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
(另外还有他的四大悲剧)2.《变脸》作者作者魏明伦,主要作品有《易大胆》《潘金莲》《巴山秀才》等。
3.《枣儿》作者孙鸿,当代剧作家。
话剧小品《枣儿》,曾经荣获1101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一等奖。
4.《音乐之声》作者美国剧作家勒曼,是依据百老汇一出上演四年而盛况不衰的歌舞剧改编的。
二、字音字形1.正音字恻(cè)隐尊翰(hàn)钧(jūn)裁阴霾(mái)越俎(zǔ.代庖(páo)鹭(lù)鸶(sī)遍稽(jī)群籍糍(cí)粑(bā)打鼾(hān)中流砥(dǐ)柱峥嵘(zhēngróng)睡眼惺忪(xīngsōng)山麓(lù)涟漪(yī)蹑(niè)手蹑脚告禀(bǐnɡ)癖(pǐ)性袒(tǎn)露履(lǚ)行万恶不赦(shè)回溯(sù)呓(yì)语掸(dǎn)去伫(zhù)立猝(cù)不及防踌(chóu.躇(chú)囫(hú.囵(lún)贪欲(lán)按捺(nà)鳞次栉(zhì)比2.形近字缆(缆绳)蛊(蛊惑)掸(掸去)侧(侧面)刽(刽子手)慕(艳羡)揽(包揽)盅(酒盅)惮(肆无忌惮)恻(恻隐)脍(喜闻乐见)蓦(蓦然)3.多音字臭:臭(chòu)味相投;无色无臭(xiù)刹:刹(chà)那;刹(shā)车翘:翘(qiào)尾巴;翘(qiáo)首奔:奔(bēn)跑;投奔(bèn)撒:撒(sā)尿;撒(sǎ)种抹:抹(mǒ)掉;抹(mā)布;转弯抹(mò)角三、词语积累重点词语:怜悯:怜悯。
中考总复习笔记(7)第一部分语文知识与运用(七)作家作品●《考试说明》要求:7.了解7—9年级课本涉及到的中国重要作家作品及所处的时代等常识。
●复习方略:《考试说明》只要求了解7—9年级课本涉及到的中国重要作家作品及所处的时代等常识。
本部分在试题中所占分值很小,考题形式以判断题型或结合文言阅读考查。
教师在复习时可在教材中指出识记重点或列表记忆。
附:中国重要作家作品一:古代作家作品课题作者时代出处备注《〈论语〉十则》孔子春秋末期《论语》了解《论语》及孔子《〈孟子〉二章》孟子战国《孟子》了解《孟子》和孟子《〈庄子〉故事两则》庄周战国《庄子》了解《庄子》和庄子《公输》墨子春秋战国《墨子》了解墨子《曹刿论战》左丘明春秋《左传》《关雎》、《蒹葭》《诗经》了解《诗经》《陈涉世家》司马迁西汉《史记》了解司马迁和《史记》《出师表》诸葛亮三国政治家、军事家《观沧海》曹操东汉末年《乐府诗集》了解曹操《桃花源记》《饮酒》陶渊明东晋了解陶渊明《三峡》郦道元北魏《水经注疏》了解郦道元及《水经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诗人。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代诗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代诗人《马说》《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字退之,文学家《小石潭记》柳宗元唐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文学家《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代诗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哲学家《水调歌头》苏轼北宋自号东坡居士《醉翁亭记》欧阳修北宋自号醉翁《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著名戏曲作家《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元代散曲作家《智取生辰纲》施耐庵元末明初《水浒》小说家《杨修之死》罗贯中元末明初《三国演义》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初文学家《香菱学诗》曹雪芹清《红楼梦》小说家《范进中举》吴敬梓清《儒林外史》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山市》蒲松龄清《聊斋志异》文学家中国重要作家作品二:现、当代作家作品课题作者时代出处备注敬业与乐业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阿长与《三海经》故乡孔乙己雪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现代朝花夕拾呐喊野草且介亭杂文原名周树人,自豫才。
中考语文知识点必考文学常识之作者简介参考中考语文知识点必考文学常识之作者简介集锦汇总参考中考语文的考纲内容中有稍微的调整各改动,比如,在“内容”的“积累运用”第6 条,增加了“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在七至九年级课程内容中的要求,是对学生语文知识积淀的考量,难度仅限于“了解”。
因此在备考中了解一些初中语文必考文学常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初中语文必考作者简介多了解点总是没坏处的`。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
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朝花夕拾》是鲁迅写于1926年2月间的散文集,共十篇。
《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朝花夕拾》,课文《雪》选自《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2.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
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
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胡适作品集》等。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为笔名。
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
《天上的街市》《净夜》选自《郭沫若选集》。
4.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还有短,中,长篇小说。
《短文两篇》选自《龙.虎.狗》。
5.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重点中考名著知识点归纳中考名著知识点归纳是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和掌握中考中可能涉及的文学名著的关键信息。
以下是一些重点名著的知识点归纳:1.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 主要内容:通过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 人物特点:贾宝玉多情而叛逆,林黛玉聪明而多愁善感,薛宝钗稳重而贤淑。
- 艺术特色:心理描写细腻,人物形象丰满,语言优美。
2. 《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主要内容: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
- 人物特点:孙悟空机智勇敢,猪八戒贪吃懒惰,沙僧忠诚老实,唐僧慈悲为怀。
- 艺术特色:想象力丰富,情节曲折,寓意深刻。
3.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主要内容: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 人物特点:诸葛亮智慧超群,关羽忠义无双,曹操雄才大略。
- 艺术特色:人物性格鲜明,战争场面宏大,历史与虚构相结合。
4. 《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 主要内容:描述了宋江领导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反抗腐败政府的故事。
- 人物特点:宋江智勇双全,武松勇猛刚直,林冲忠心耿耿。
- 艺术特色:人物性格多样,情节紧凑,语言生动。
5. 《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 主要内容:以北京为背景,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
- 人物特点:祥子勤劳善良,但命运多舛。
- 艺术特色:语言朴实,情节感人,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6. 《围城》- 作者:钱钟书- 主要内容: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经历,讽刺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知识分子的困境。
- 人物特点:方鸿渐聪明但有些世故,其他人物形象也各具特色。
- 艺术特色:语言幽默,讽刺犀利,人物形象生动。
7. 《边城》- 作者:沈从文- 主要内容:讲述了湘西边城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一段纯真的爱情故事。
- 人物特点:翠翠纯真善良,傩送忠诚勇敢。
- 艺术特色:描绘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清新。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归纳,可以看出中考名著知识点的复习需要对每部作品的作者、主要内容、人物特点以及艺术特色有深入的了解。
中考必考作家及作品汇总1、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东晋人。
2、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3、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4、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5、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6、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7、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
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8、范仲淹:字希文,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
9、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10、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11、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中考总复习笔记(7)
第一部分语文知识与使用
(七)作家作品
●《考试说明》要求:
7.了解7—9年级课本涉及到的中国重要作家作品及所处的时代等常识。
●复习方略:
《考试说明》只要求了解7—9年级课本涉及到的中国重要作家作品及所处的时代等常识。
本部分在试题中所占分值很小,考题形式以判断题型或结合文言阅读考查。
教师在复习时可在教材中指出识记重点或列表记忆。
2008中考语文文化常识名著阅读过关检测题
1.关于古代文体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A.“记”是指记载,描写事物的一类文章,如《醉翁亭记》。
B.“说”是一种文体,可叙事,可议论,但都是为了说理,如《马说》。
C.“表”是古代臣下向帝王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
D.“铭”专指刻在金属器物上颂扬他人的韵文,如《陋室铭》。
2.我国的成语,有很多出自古诗文中,如“不耻下问”就见于孔子的《论语》请你从学过的古诗文中举出三例,并且说出作者和出处。
(4分)
(1)成语见于的
(2)成语见于的
(3)成语见于的
(4)成语见于的
3.写出与下列对联或诗文对应的人物(2分)
①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忽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③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竟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①②③④
4.根据课外阅读的名著,补全下面的对联。
(3分)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
下联:
5.《西游记》中塑造了很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很受中国广大观众的喜爱,但有人认为,唐僧不配当师傅,当师傅的应该是孙悟空;猪八戒没有资格去西天取经。
请填写下表,
6.学校“春晖文学社”要举办一个“走进文学”的活动,要求参与者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方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实行评点,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名参与者,请从以下作品中选择一部或其中的一篇,作出评点。
(4分)供选作品:《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7.阅读古典文学,我们既要“吸其精华”,又要“去其糟粕”。
试举一古典文学作品,谈谈你阅读的体会。
(5分)
读完(作品),我认为该作品值得肯定的是
应该摒弃的是
8.至少使用下面提供的一个成语,简要介绍你读过的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或情节(课内除外)(4分)
错综复杂若即若离急不暇择充耳不闻局促不安
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过关检测答案:
1、D 2世外桃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水落石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温故知新孔
子的《论语》、三顾茅庐诸葛亮的《出师表》等 3 ①司马迁②蒲松龄③苏洵、苏轼、
6、答案略7、例《水浒传》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滥杀无辜,歧视妇女等封建糟粕。
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