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子大全
- 格式:pdf
- 大小:407.53 KB
- 文档页数:27
补脾胃的有哪些中药方子作为一名高级养生师,我们知道脾胃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消化系统组成部分。
良好的脾胃消化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进而维持健康的身体状况。
然而,不少人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或其他原因,脾胃功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调,需要进行补养和调理,中药方子中有不少药物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一、方子1. 八珍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巴戟天、当归、熟地、黄精、枸杞。
【用量】上述药物按照比例配伍,取适量制成药物汁液,每日两次服用。
【制作步骤】(1)先将柿皮、茯苓、巴戟天、当归、桔梗、炙甘草煮沸取汁,去渣留汁;(2)将人参、白术、熟地、黄精、枸杞洗净研细末,加温开水,过滤取汁液;(3)将以上两种药液混合,并加入当中的桔梗和甘草,再次煮沸;(4)再用小火加热20分钟左右,连续3天服用,中间第一天要空腹服用,其余时间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八珍汤属于温补类型中药方子,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人群,但是不宜过量服用,也不适合长期使用。
同时,如果服用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 四君子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用量】取上述药物适量制成药物汤剂,每次2-3克,每日3次,饭前服用。
【制作步骤】(1)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洗净切成小碎块,加入开水中慢煮20分钟左右;(2)过滤去渣,即可得到四君子汤液。
【注意事项】四君子汤是一种温益胃气的中药方子,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肚痛等人群。
但是,不宜长期服用,也不适合孕妇和慢性肝病患者。
同时,如果服用过程中出现肠胃不适、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停止服用。
3. 枸杞炖鸡【组成】鸡肉、枸杞、山药、生姜、葱、盐。
【用量】取上述药物适量,制作一份鸡汤,可供3-4人食用。
【制作步骤】(1)将鸡肉清洗干净,切块备用;(2)将山药切片,姜和葱切成小块;(3)将鸡肉、山药、枸杞、姜和葱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炖煮3小时左右即可;(4)在最后10分钟加入一些盐,调味。
中医中药处方大全中医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中医中药的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处方经验,使得中药在中医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中药处方,供读者参考。
1.诸事汤【组成】生地、黄柏、牡丹皮、木通、车前子、茯苓、山药、煨大枣。
【功效】清热凉血、利尿通淋。
【适用症】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小便黄赤、烦热、口渴、或尿道灼痛等症状。
2.四妙丸【组成】僵蚕、蜜炙生姜、大枣、红枣、茯苓、甘草、白术。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适用症】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泻、乏力等症状。
3.八正合剂【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柴胡、枳壳、黄芩、生姜。
【功效】清热解毒、疏肝解郁。
【适用症】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头痛、目赤、口苦、烦躁不安等症状。
4.四季气调汤【组成】生姜、红枣、山药、人参、大枣、白术、茯苓、甘草。
【功效】益气养阴、调和四季之气。
【适用症】用于气虚引起的四肢乏力、气短懒言、面色少华等症状。
5.八珍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党参、熟地、枸杞子、齐墨。
【功效】补气养血、健脾益肺。
【适用症】用于气血虚损引起的心悸失眠、乏力、面色无华等症状。
6.攻毒散【组成】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金银花、板蓝根、黄芩、大青叶。
【功效】清热解毒、降火消肿。
【适用症】用于风热外袭、热毒内伤引起的咽喉肿痛、疮疖肿痛等症状。
7.十全大补汤【组成】人参、黄芪、云苓、裙带、党参、熟地、枸杞子、齐墨、山药、薏苡仁。
【功效】益气养阴、补虚填精。
【适用症】用于气阴两虚引起的乏力懒言、气短、脱发等症状。
8.消渴汤【组成】黄芪、黄连、黄柏、石决明、瞿麦、夜交藤、车前子、白茅根。
【功效】清热利湿、祛病浊。
【适用症】用于糖尿病引起的多饮多尿、口渴、便溏等症状。
9.逍遥散【组成】天麻、石菖蒲、山药、香附、仁参。
【功效】宁心安神、开窍醒脑。
【适用症】用于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状。
10.四逆散【组成】细辛、附子、干姜、独活、川芎、白芍、柴胡。
家家都需要中药⽅方⼦子1、⽓气管炎:喝⼤大⾖豆腐⽔水,连续喝多⽇日;神奇般的根除;佛教释永空提供。
2、腰疼⾲韭菜半⽄斤,熬⽔水加醋喝,不加油盐,3-5天即痊愈。
3、阳痿阳起⽯石、枸杞⼦子三钱,加红糖⽔水煎服,效果奇佳。
4、肥胖症硫苦5克,红糖20克为⼀一服,冲服7天,特效。
5、千杯不醉法:(验⽅方)樟⽊木、葛根各半两泡茶喝,饮酒前喝下防醉,醉后喝下解酒。
6、戒烟、戒酒法⽤用南⽠瓜秧焙干研⾯面冲⽔水当茶喝,⾄至不想吸为⽌止(戒烟)。
⻢马在出汗时,刮下25克⻢马汗,⽤用500克开⽔水搅拌均喝下(戒酒)。
7、糖尿病菜葫芦⼀一个分7份,每份加1钱⽩白矾,每⽇日熬1份,3个葫芦熬21天即愈,不加盐。
8、失眠⽤用花⽣生叶煎⽔水晚上喝,三⽇日除根。
9、感冒(特效验⽅方)⽣生姜10⽚片,⽩白萝⼘卜10⽚片,加红糖煎服,服后发汗。
⼀一次即愈。
10、咳嗽桔⼦子内倒⼊入⾹香油烧热吃,每⽇日三次,每次1-2个,三⽇日即好。
11、哮喘杏仁半两、蜂蜜⼀一两,⽔水煎服治⽆无年哮喘。
12、⾼高⾎血压:⽤用⽟玉⽶米穗上的须熬⽔水当茶喝,半⽉月即愈。
13、关节炎⽤用野线⿇麻叶裹住关节,多⽤用⼏几层,3⽇日换⼀一次,多换⼏几次,关节部位逐渐好转。
14、红⽩白痢疾芝⿇麻120克,绿⾖豆120克,两药捣碎冲服,1⽇日3-5次,即愈。
15、胃病⼈人丹12包,⾹香附⼦子半⽄斤,研⾯面分20份,每⽇日3次,每次1包,两剂即愈。
16、⾷食道炎、喉哑烧过的煤球2个,放盒盆内捣碎,抓⼊入2两⽩白糖加⽔水,放⽕火上熬20分钟,早晚喝三⽇日即愈。
17、肺炎⻥鱼腥草⼀一把炖荷包鸡蛋⾷食数⽇日可愈。
18、治⻛风湿霜后丝⽠瓜藤500-1000克,焙干研⾯面,每⽇日3次,1次2-3克,红糖⽔水冲服。
19、四肢⿇麻⽊木、坐⾻骨神经疼鸡粪六⽄斤、鸭粪⼆二⽄斤,焙干放⼀一处温热醋1⽄斤、再装⼊入布袋⾥里,⼀一榻便好,多榻⼏几次。
20、头晕头疼苍⽿耳⼦子半两,加红糖1两,煎⽔水喝,7天即愈。
补脾胃肾虚的中药方子大全集作为高级养生师,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患有脾胃肾虚的朋友。
脾胃肾虚是指脾胃和肾脏功能失调,导致身体多种问题,如消化不良、疲劳、贫血等。
而中药在治疗脾胃肾虚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补脾胃肾虚的中药方子大全集,并对其中几个重要药物的用量及制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方一:四物汤四物汤是经典的中药方子,主要成分为熟地黄、川芎、白芍和当归。
这个方子能够补脾胃和肾气,改善血液循环,对于月经不调、血虚、头晕乏力都有很好的效果。
制作方法:材料:熟地黄15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
1. 将以上药材用清水浸泡30分钟。
2. 加入600毫升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
3. 将药渣滤掉,分三次服用。
用法:每日服用2次,每次150毫升。
注意事项:孕妇及体寒者不宜服用。
方二:补饮补饮是一种传统的中药食谱,由多种补益食材组成,包括糯米、红枣、桂圆、山药和黑芝麻等。
这个食谱除了能够补脾胃肾虚之外,还能够美容养颜,增强身体免疫力。
制作方法:材料:糯米300克,红枣15个,桂圆50克,山药50克,黑芝麻适量。
1. 将糯米浸泡30分钟,然后煮熟。
2. 将山药切成小块,放入锅中炒熟。
3. 将桂圆和红枣加入煮熟的糯米中,一起煮5分钟。
4. 将炒熟的山药加入材料中,再煮10分钟。
5. 最后加入黑芝麻,翻炒均匀即可。
用法:每日分2次食用。
注意事项:肠胃虚弱者不宜过量食用。
方三:八珍汤八珍汤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中药方子,包括人参、黄芪、熟地黄、当归、白芍、茯苓、山药和川芎等。
这个方子不仅能够补脾胃肾虚,还能够提高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等。
制作方法:材料:人参10克,黄芪10克,熟地黄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山药10克,川芎10克。
1. 将以上药材用清水浸泡30分钟。
2. 加入800毫升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
3. 将药渣滤掉,分两次服用。
用法:每日分2次服用。
140味中药⽅⼦(值得收藏)1.清理⾎管壁的好⽅⼦:丹参、天⿇、三七、⼭楂、西洋参、⽠娄壳、何⾸乌这七味药各等量,放在⼀起打成粉,每天早晚⼀⼩勺,(胶囊可5粒)坚持吃3~5个⽉。
2.调节虚寒体质⽅⼦:⼲姜,⾁桂,蜀椒。
1:1:1的⽐例,3味药等份混合打成粉,装⼊两层(袜⼦,⼿套,帽⼦)之间,盖发凉发冷的部位就⾏了。
3.各种⾻刺:⽤⼲皂⾓捣碎加最好的⼭西⽼陈醋合成糊狀,贴在患处。
每次可⽤半⼩勺多,后固定好,上⾯⽤热宝加热。
4.预防⾎脂的升⾼和缓解轻度⾎脂⾼代茶饮⽅⼦;养⽣堂⼁⼭楂20克,红曲10克,决明⼦15克,开⽔冲泡,代茶饮。
5.⼩孩尿床:硫磺4克,益智仁4克,带须根⼤葱。
碎粉⽤黄酒调匀,温热后贴于肚脐,⽤胶布固定,贴2-3⼩时,每⽇2次。
6.治⼼肌缺⾎⽅:同仁堂⼁五味⼦,桂圆⾁,丹参各3两,红参须,红花各1两,红枣半⽄,共分成3份煎成药汁,每天随意喝。
7.⼼阴虚失眠,⼿⾜热:天王补⼼丹,六味地黄丸合⽤很好的。
8.⼩⽶粥可控制糖尿病:每天早晨煮⼀碗⼩⽶粥,要煮的⼲⼀点,⾥⾯放点核桃仁,枸杞⼦,⼜补脑,⼜补肾,⼜不升糖。
9.强筋壮⾻茶:枸杞10克,⼤枣(炙烤)3枚,菊花5朵。
开⽔冲泡代茶饮。
10.胃溃疡,胃粘膜脱落:⽤猪蹄2-4个煮烂,沾⽩胡椒⾯(⼏岁就⽤⼏粒,研成⾯,分成7包),每天早空服⼀次,⼤约7天。
11.肾⽓不⾜阴虚⼿⾜热、盗汗:⼥贞⼦,益智仁打成粉,贴于肚脐。
12.⼗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把⼗滴⽔滴在肚脐⾥,外⾯⽤医⽤纱布和医⽤胶布封盖,12个⼩时以后取下。
肠胃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
既能祛寒,⼜能祛⽕,⼀滴⼊脐,正好对付暑天之⽕和⾷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出现的肠胃问题,效果特别好。
13.疼痛不舒服:最好⾃⼰有⼀张⼈体⽳位图。
当觉得⾝体那⾥疼痛不舒服的时候。
就⽤红花,栀⼦,莪术各等量打成的药粉,调成膏状。
敷在最痛的⽳位上。
往往刚刚敷上药,疼痛就减弱或者消失。
很是神奇。
因为出现疼痛,都是因为这⼀条经络不通的缘故。
临床常用中药四十名方的基本处方前人留传下来的成方,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必须加以重视。
特别是几个基本方剂,必须熟悉。
现在择要说明,以见一斑。
1.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为补气主方,用于脾胃薄弱,食少,泄泻等症。
气不运者,可以加陈皮,名异功散;胃寒者,可以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
2.四物汤生地、当归、白芍、川芎。
为养血主方,用于肝血虚滞,妇人经水不调。
气血俱虚,可与四君子汤同用,名八珍汤;除去生地、白芍,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3.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为养阴主方,用于肾水亏乏,腰痛遗精等症。
虚寒者可以加附子、肉桂,名桂附八味丸;内热者,可加黄柏、知母,名知柏八味丸;单加肉桂,名七味地黄丸,能引火归元;加五味子,名七味都气丸,能治痨嗽。
4.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为回阳主方,用于寒盛阳微,四肢厥冷,水泻不止。
寒伤血分,脉细欲绝,可加当归、木通,名当归四逆汤;风湿相搏,身体烦疼,可加白术、大枣,名术附汤。
5.桂枝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为调和荣卫主方,亦治伤风。
汗不止者可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精关不固,可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倍白芍,加饴糖,名小建中汤;再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治中气虚寒腹痛。
6.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为发散风寒主方,用于寒热无汗,脉象浮紧。
挟外湿者,可加白术,名麻黄加术汤;去桂枝,加石膏,名麻杏石甘汤,治表邪内陷,肺热气喘。
7.银翘散银花、连翘、豆豉、荆芥、薄荷、牛蒡、桔梗、甘草、竹叶、芦根。
为风温初起主方,用于发热、口渴、脉象浮数。
咳嗽者可加杏仁、象贝,宣肺化痰;热重者,可加山栀、黄芩清气。
8.六一散滑石、甘草。
为清暑主方,用于身热烦渴,小便短赤。
清心可加辰砂,名益元散;散风可加薄荷,名鸡苏散。
9.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
为化湿主方,用于满闷、呕恶、舌苔白腻。
痰多者可与二陈汤同用,名平陈汤;泄泻溲少,可与五苓散同用,名胃苓汤。
补脾胃气的中药方子大全作为一位高级养生师,我以自己多年的经验与研究,整理了补脾胃气的中药方子大全,以及配合食谱或偏方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制作步骤,并提出一条与之相关的养生建议,希望能给需要调理脾胃的朋友们带来帮助。
中药方子大全:1、四君子汤:生姜3片、枣10枚、白术3克、人参3克。
将所有药物捣碎,放进砂锅中煮成汤,加适量水即可。
每日一剂,温热饮用。
2、六君子汤:白术3克、炙甘草3克、干姜1.5克、人参1.5克、大枣10枚、茯苓3克。
所有药物洗净后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去渣后分成两次温热饮用。
3、旋复花汤:旋复花5克、麦芽30克、炙草3克、陈皮3克。
将上述药物加水煮沸后,煮20分钟左右即可。
每日饮用一次,早晚各一次。
4、四逆散:人参3克、干姜3克、芍药3克、炙甘草3克、大枣10枚。
所有药物捣碎后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煮,去渣后温热饮用。
5、香砂养胃汤:白术、砂仁各3克,陈皮5克,炙甘草3克,乌药、生姜各2克,茴香子1.5克,川芎1.5克。
将上述药物放进砂锅中煮成汤,加适量水即可。
每日一剂,分上下午饮用。
以上方子均以中药制成,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添加或减少剂量。
同时,也需要配合食谱或偏方进行调理和食用。
配合食谱或偏方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制作步骤:1、半夏泥:将适量的半夏清洗干净后切成小块,用纱布包起来,放进碗中用棒子稍微捣碎后,加入适量的冷开水,用手搅拌均匀即可。
早、晚各食用一次,每次食用5克左右。
适合于消化不良、脾虚食少的人群食用。
2、芝麻糖浆:黑芝麻250克,红糖150克,清水适量。
将芝麻炒香后磨成细粉,将红糖加入适量的清水中煮沸,放进芝麻粉,搅拌均匀后倒进小碗中,摆在餐桌上食用。
每日一次,食量适中。
3、芡实粥:芡实50克、白粥150克。
将芡实洗净后煮熟,用木棒将其捣成泥状,加入刚刚煮好的热白粥中,搅拌均匀即可。
早、晚各食用一次,每次适量即可。
适合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群食用。
4、山药排骨汤:山药500克,猪骨500克,干姜10克,陈皮10克,盐适量。
补脾胃气血的中药方子大全集补脾胃气血是中药养生中的重要方面,主要是通过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使营养物质得到充分吸收和利用,从而提升人体气血合成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子,同时也会提供相关的食谱和偏方。
中药方子大全集:1、四君子汤:黄芪15克,炙甘草6克,白术9克,人参9克。
四味药煎服即可。
2、香砂养胃汤:陈皮6克,砂仁3克,苏叶3克,枳壳3-6克,大枣5枚。
将以上五味煎汤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味即可。
3、乌鸡白芍汤:乌鸡1只(去毛和内脏),白芍6克,黄芪9克,大枣5枚,松子仁适量。
将以上四味与适量水一起煲,再放入松子仁即可。
4、六君子汤:人参6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半夏6克。
以上药煎水服。
5、四神汤:人参9克,制附片9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
以上四味放入锅中,加入水煮开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即可。
6、小建中汤:黄芪、炙甘草、白术、粳米各9克,枸杞子6克,大枣5枚。
以上六味药煮成粥即可。
7、健脾益肾丸:山药30克,桂圆肉30克,炙甘草12克,白术9克,黄精15克,杏仁15克,枸杞子15克。
以上药物以适量蜂蜜混合成丸。
8、八珍益气丸: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党参、川芎、枸杞子、龙眼肉各等分,按比例混合炼成丸剂即可。
以上为常用的补脾胃气血的中药方子,以下为饮食和偏方:饮食:1、八宝粥:米20克,红枣5个,花生米20克,桂圆肉20克,莲子20克,百合20克,枸杞子20克,山药20克。
先将山药煮软,再将其他材料煮成粥,最后加入山药拌匀即可。
早晚各服一次。
2、山药炖牛肉:牛肉适量,山药一根(去皮切块),生姜适量,料酒适量,盐适量。
将牛肉、山药、姜以及适量水一起放入炖锅中,加入料酒和盐后小火炖煮1-2小时即可。
3、养胃面条:荞麦面100克,土豆、胡萝卜、大葱、大蒜适量,盐适量,鸡蛋2个。
将土豆和胡萝卜切成丁,大葱和大蒜切碎,将鸡蛋打成鸡蛋液备用。
将荞麦面煮熟后捞出备用,再将土豆和胡萝卜煮熟后捞出备用。
值得一用的中药方子1、初起感冒:葱白(连须)、生姜片5钱、水一碗煎开、加适量红糖乘热一次服下(葱姜不需服下),并马上睡觉,出汗即愈。
2、多日感冒:白天用法同第一条,另外,要在晚上睡觉前,用大蒜头捣成糊状,敷两足心(涌泉穴,每足心敷黄豆粒大即可),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2-3天即愈。
3、头痛(各种头痛均可):生白萝卜汁,每次滴鼻孔两滴(两鼻孔都滴),一日两次,连用4-5天,可除根。
忌吃花椒、胡椒。
4、头晕(头昏眼花、晕眩):鸭蛋一个、赤豆20粒,搅匀蒸熟,早晨空服,每日一此,连用7天有特效。
忌吃酒、辣。
5、失眠、多梦:睡前用半脸盆热水,加一两醋双脚浸泡20分钟,并生吃葱白1-2根。
6、干咳(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均可):生黑芝麻3钱(约一调羹),冰糖适量,共捣碎开水冲早晨空服,3天痊愈,少吃鱼类。
7、有痰咳(包括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儿童气管炎):白萝卜二两,鸭梨二两,一起切碎加水一碗煮熟加适量冰糖食用,一日二次连用3天。
清热化痰。
可与第九条同用。
8、老气管炎(慢性气管炎):取冬天打霜后丝瓜藤*一两、甘草*一钱,水一碗煎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用半月至20天,可根治。
忌烟酒、辣物,最好与第九条同用。
9、长期咳嗽(肺气肿及气管炎等引起咳嗽):明矾一两,研成粉用醋调成糊状,每晚睡前取黄豆大一团敷足心(涌泉穴,两足都敷),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7天有特效。
10、哮喘(儿童哮喘同):干蚯蚓*半斤,炒黄研成粉,用白糖水冲服,一次2钱(约半调羹粉)一日二次,服完即愈。
忌吃辣物。
11、胃痛、吐酸、胃下垂、胃窦炎:大蒜头一次一两连皮烧焦,再加一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空腹食用,一日二次,连用7天可根治。
12、胃、十二脂肠溃疡:鸡蛋壳30个炒焦研成粉,麦面粉半斤炒焦,一起抖匀,早晚饭前用。
开水冲服,一次2钱(约半调羹),一日二次,一般一付药可愈,重病需二付。
13、高血压、高血脂:芹菜籽*一两,用纱布包好,放10斤水煎汤,早、中、晚饮1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