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的简便运算定律》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课,主要是对本册书中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和复习。
内容包括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一些简便计算方法。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运算定律和一些简便计算方法,他们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接受能力不同,他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所不同。
有的学生可能对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理解不深,运用不熟练;有的学生可能对一些特殊的简便计算方法掌握较好,但对普遍的方法运用不够熟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的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课1.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2.简便计算方法(1)拆分法(2)合并法(3)交换位置法(4)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法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减法的运算性质及应用》的说课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用运算定律数中的《减法的运算性质及应用》一课。
本节说课将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解说。
一、教材分析1.减法的运算性质一课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继加法的运算定律之后的引导学生思考的又一个问题。
本课的内容是本单元关于运算定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完了加法的运算定律,自然地就会想到减法也会有运算定律。
2.本单元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也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延伸和应用,同时探究运算定律的方法,使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结论---应用的探索思路,为接下来第二单元要研究的乘除法的运算定律打下了基础。
3.新课标将数学课程分为四大部分,本节课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中的第(二)部分:数与运算。
新课标对用字母表示数中运算定律的要求是:探索了解运算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4.根据教材和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减法运算性质,掌握减法的运算性质的字母表示方法。
(2)能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究减法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概括能力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探索、理解减法运算性质。
二、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意义、混合运算、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定律以及加法的运算定律,并且初步了解了探究规律的方法并能试着用已学过的知识对规律做出合理的解释。
2.能力分析: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探究方法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仍然感到困难,需要教师进行合理适时的引导,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说教学模式结合教材情况、学生情况和课标要求,本课减法的运算性质我采用的是探究教学6环节的教学模式1.创设情境;2.提出问题;3.小组探究;4.汇报交流;5.总结提升;6.巩固应用。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整理复习》说课稿瓦渡乡中心小学禹灵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整理复习》。
一、说教材:《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整理复习》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在复习本单元前,学生对运算定律已经熟练掌握,并且以四则运算的知识作为复习简便计算形象支撑,已经基本掌握了各类型的简便计算,也为复习本单元做了有力的铺垫。
本节课内容是为以后系统学习小数的简便计算打下基础。
简便计算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生活的浓缩和提炼,具有现实的意义,有利于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融生活课堂于一体。
二、说学情: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五大运算定律以及两大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同时,四年级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基于以上分析,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卡自己整理第三单元的知识网络,通过知识归纳整理,进行闯关训练,从而使学生更深层次掌握简便计算的运算算理。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让学生亲身经历简便计算中运算定律的活用过程,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建构运算定律知识网络。
2、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数型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四、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现状我采用了自主式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通过对自己整理的知识点网络,再按照“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提升”的思路,发现新知,掌握新知。
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掌握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对于本节课的设计,主要采用的是我校“44135”教学模式。
(一)复习检测和温故知新通过学生整理归纳运算定律,帮助学生理清复习思路(二)激情导入与目标解读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好奇心理,我设计了闯关训练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而进一步深化到解决问题。
《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几组算式,让学生计算出○的左右两边算式的得数,找出它们的相等关系,总结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以后能用本课所学的使一些分数的计算简便,也为以后学习用不同方法解答应用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教材特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能力目标: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用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过程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与合作意识,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结合相关内容,渗透“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运用运算定律对一些分数计算采用简便的算法;难点:学生能掌握运算定律,根据题目的特征,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
4、教具: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组织学生猜想,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地发表观点后,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方案来验证猜想,开放了教学的时空。
在这样的设计下,学生的思路突破了教材的束缚,使学习数学的过程真正成为了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从个体尝试到小组间交流,再到全班汇报,步步为营,层层递进,获得成功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说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六个环节进行数学活动,分别是:知识链接,接题示标;引入情景,探究新知;运用规律,简便计算;课堂检测,巩固提高;反思体验,总结评价。
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的整理复习说课稿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的整理复习说课稿一、说教材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这一小节是对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简便计算的根据,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系统掌握运算定律,能按照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学习简算技能、形成简算意识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意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并最终养成简算习惯。
教学重点整理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探究整理为主线,辅以讨论、交流等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在一个开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教学过程本节课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1.激趣导入,复习旧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
因此,课堂伊始,我就抛出两个问题①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②你们想知道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吗然后微笑着告诉学生算完下面的题,你们就会有答案了。
题目如下有了这样一个外在因素的刺激,同样的计算,学生做起来的积极性就会大不一样。
2.巧设疑问,自主整理整理运算定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在复习的过程中。
学生会感觉到学过的运算定律有很多,需要对它进行整理。
那怎样进行整理呢学生思考后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结果,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进行整理①你能说出我们学过的所有运算定律吗②你能把它进行分类整理吗③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呢④你能将整理结果制成学习卡片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将整理结果制成一张张学习卡片。
通过比较、欣赏、评价这些学习卡,学生可以得出按运算方式将运算定律分成两类或按运算定律的意义将其分成三类,并总结出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是最好的整理方法,既简洁又清晰,便于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说课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说课第【1】篇〗减法的运算性质说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律第3课时说教学目标1.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会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探究发现减法的性质。
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说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
说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用了什么运算律?46+35+65 141+64+592.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学习在加减法里面蕴藏的有特殊规律的数学知识?看看哪些孩子表现得最好?二、学习新知1.展示例题(课件出示)2.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看能了解到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把自己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3.小组交流,汇报。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解题方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生1:我们是一共的进的总数里先减去第一周卖了的,再减去第二周卖了的,算出还剩多少没有卖。
生2:我们先算出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卖了多少套,然后再从总套数里面减去两周卖了的,就是剩下多少套没卖。
生3:我们的方法和第一组差不多,只是先减掉第二周卖的,再减去第一周卖的。
随学生板书:(一)242-58-42 ( =)242-(58+42)(三)242-42-58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那到底还剩多少套没卖呢?好,请拿出练习本,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选择一个进行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都算完了吗?你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生:我是用第二种方法。
师:选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
哦,这么多同学都选择这种方法,请你来说理由。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减法的简便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减法的简便运算方法,如减法的性质、凑整法等。
2.难点: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简便运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练习法
3.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通过复习减法的运算规则,引出减法简便运算的话题。
3.知识讲解
o介绍减法的性质,如减法的结合律、交换律等。
o讲解凑整法,如何将减数凑成整十、整百的数,以方便计算。
o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1.练习巩固
o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如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
o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1.小组讨论
o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简便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o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1.课堂总结
o总结减法简便运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o强调灵活运用方法的重要性。
1.布置作业
2.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减法的简便运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强化训练。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简便计算》第七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简便计算》第七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减法的性质和简便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简便计算方法:a.利用减法的性质,将复杂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b.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过程。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对数学计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进行减法计算时,往往还存在以下问题:1.不熟练掌握减法的性质,不能灵活运用到实际计算中;2.计算过程中,缺乏简便计算方法,导致计算繁琐、速度慢;3.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对定律的理解和运用不够准确。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减法的性质,并灵活运用到实际计算中;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减法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减法的性质和简便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和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简便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讲解减法的性质: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减法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3.教授简便计算方法:a.引导学生发现减法运算中的规律,提出简便计算方法;b.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熟练掌握简便计算方法;c.运用运算定律,进一步简化计算过程;4.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减法性质和简便计算方法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