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7
A.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我给你留了饭菜。
”B. 今天的会议主要讨论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
C. 他喜欢的运动有篮球、足球、羽毛球等……D. 这本书是我从图书馆借的,《红楼梦》确实很好看。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励精图治B. 迫不急待C. 世外桃园D. 竭泽而鱼(答案)A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真可谓巧舌如簧。
B.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畏葸不前,要勇往直前。
C. 他对工作的态度总是敷衍了事,令人不满。
D. 这场比赛,我们队员表现得不负众望,最终获得了胜利。
(注:此题D选项虽无明显错误,但“不负众望”一般用于已发生且结果符合预期的情况,若强调过程表现,B选项“畏葸不前”的反面“勇往直前”更为贴切描述积极态度,故选B作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答案)B(注:基于题目要求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尽管D也无误,但B更贴合“使用恰当”的要求)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C. 他的学习成绩之所以好,是因为他平时勤奋努力的结果。
D. 这部电影的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答案)D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且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B. 春风像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大地。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D. 她的歌声,如同夏日的蝉鸣,让人心烦意乱。
(答案)B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B. “弱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这时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身体尚弱。
C. “寒舍”是对自己住所的谦称,而“府上”则是对别人住所的尊称,不可混用。
D. “及笄”是古代女子十五岁时的成年礼,之后便可许配人家。
(答案)A(注:B项“身体尚弱”非“弱冠”本意,C项描述虽无误但不是本题最佳答案,D项“及笄”后非直接许配,而是表示已到婚嫁年龄)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很棒,真是全面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落英缤纷琢磨不透B. 走南闯北妄自菲薄C. 青涩岁月水落石出D. 喜出望外奋不顾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这无疑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更多的深造机会。
B.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C.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D. 他在学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与他勤奋好学、不断钻研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他的讲话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B. 她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
C. 我们班有30名学生。
D. 这本书是他的。
4.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弯刀。
B. 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C. 那是一条宽阔的河流。
D. 那是一朵美丽的花。
5.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成语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令人刮目相看。
B. 她在事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可谓功成名就。
C. 那位老师言传身教,深受学生喜爱。
D. 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学习,不知疲倦。
6. 下列各句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件事让他陷入了沉思。
B. 他的歌声悠扬动听,让人陶醉。
C. 他的行为令人愤慨。
D. 他的态度十分傲慢。
7. 下列各句中,用词重复的一项是()A. 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的学生。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C. 他的言谈举止十分得体。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8.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很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历史书。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
C. 她不仅学习好,还非常热心帮助同学。
D. 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的学生。
9.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弯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呼啸翱翔跃然纸上B. 融会贯通潜移默化沆瀣一气C. 翻箱倒柜畸形怪状欣欣向荣D. 颠沛流离赏心悦目水乳交融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这与他平时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
B.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这对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C. 他的讲话内容丰富,条理清晰,但有些地方过于啰嗦,影响了听众的注意力。
D. 这个项目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团队的合作和执行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在比赛中大放异彩,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 她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沉稳,给人一种成竹在胸的感觉。
C. 他的观点独到,令人耳目一新。
D. 他做事总是犹豫不决,错失了很多良机。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
B.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学会辨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C. 他说:“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
”D.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让人听起来很舒服。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犹如无数颗明珠撒落人间。
B. 那片森林郁郁葱葱,仿佛一位慈祥的母亲在呵护着她的孩子。
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照亮了周围的一切。
D.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其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名句中,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是()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
7.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灵魂悠闲融洽B. 潇洒妩媚慷慨C. 瘦弱狡猾嫉妒D. 精湛纤巧粗犷8.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锻炼了能力。
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以文会友”精神的是:A.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B.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下列诗句中,表达思乡之情最为直接的是: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下列成语中,与“亡羊补牢”意思相近的是:A.未雨绸缪B.刻舟求剑C.亡羊得牛D.亡命之徒4.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元杂剧的是:A.《红楼梦》B.《西厢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说:“明天,我们一起去爬山,好吗?”B.这里的风景真美!山、水、树、花……等,都让人流连忘返。
C.“请问,”他问道,“你知道去火车站的路吗?”D.老师说:“学习要勤奋,不能偷懒;要思考,不能死记硬背。
”6.下列关于《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C.《诗经》全部采用四言诗的形式D.《诗经》中的“风”是各地的民歌7.下列文学流派中,以“新感觉派”著称的是:A.鲁迅、茅盾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家B.郁达夫、徐志摩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作家C.施蛰存、穆时英等为代表的都市文学作家D.冰心、丁玲等为代表的女性文学作家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春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D.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9.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正确的是:A.《红楼梦》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曹雪芹B.《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C.《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D.以上都正确10.下列诗句中,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情感最为接近的是: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眉清目秀毕恭毕敬B. 风华绝代倾国倾城碧波荡漾C. 呕心沥血雕梁画栋草长莺飞D. 恣意妄为气吞山河惊心动魄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决定每周增加两节阅读课。
B. 这个公园的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C. 小明不仅学习成绩好,还擅长体育,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请问您贵姓?B. 您好,我需要一份地图。
C. 你这个做法太自私了,太过分了!D. 您的论文写得真好,我受益匪浅。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伟大巨大B. 优美美丽C. 和谐和气D. 勤奋努力不懈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个城市的夜景非常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B. 他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自信,让人敬佩。
C. 这个产品的性能非常出色,深受消费者喜爱。
D.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让人陶醉。
6. 下列句子中,语法错误的一项是()A. 我买了一本书,这本书是关于历史的。
B. 这个问题很难,我们需要请教老师。
C. 她的成绩一直很好,但这次考试却考砸了。
D. 我喜欢旅游,尤其是去海边度假。
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B.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C. 那条河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
D. 他的眼睛犹如一盏明灯。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好看,你一定要读一读。
”B. “你喜欢看电影吗?我喜欢看科幻片。
”C. “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一起度过了很多快乐时光。
”D. “你为什么不来呢?我等你很久了。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9. 《出师表》的作者是______,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______。
10. 《庐山谣》中的“______,______”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融会贯通(róng huì gōng tōng)B. 赴汤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C.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D. 碌碌无为(lù lù wú wé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每天晚上都会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心情。
B. 这个城市的绿化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C. 我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书籍,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D.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了两个小时。
3.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个湖泊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的美丽。
B. 他的声音低沉,如同远处的雷声。
C. 她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
D. 他的脸色铁青,仿佛要发怒。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帆风顺B. 水落石出C. 狐假虎威D. 风吹草动5.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欣喜若狂和喜出望外B. 沉默寡言和滔滔不绝C. 轻歌曼舞和翩翩起舞D. 恍若隔世和如梦初醒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虽然不高,但它的山顶却异常险峻。
B. 这个小镇虽然不大,但风景却非常优美。
C.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D. 这本书虽然厚,但内容却非常丰富。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花朵更加鲜艳。
B. 树木在风中摇曳。
C. 小鸟在歌唱。
D. 月亮像一面银盘。
9. 下列词语中,属于书面语的一项是:A. 好吃B. 好看C. 好玩D. 好听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个小镇虽然不大,但风景优美,民风淳朴。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踉跄(liàng qiàng)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B. 融会贯通(róng huì gòu tōng)惊弓之鸟(jīng gōng zhī niǎo)C. 蹑手蹑脚(niè shǒu niè jiǎo)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D.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设多种课外活动。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C. 他的演讲引起了听众的共鸣,使大家深受启发。
D.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3. 下列词语中,与“突飞猛进”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一蹴而就B. 风驰电掣C. 一步一个脚印D. 青出于蓝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我们要在学习中不断积累,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勇夺金牌,为国争光。
C. 看着孩子茁壮成长,父母感到无比欣慰。
D.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来到我国,参观了许多名胜古迹,如故宫、长城等。
B. 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
C.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阿Q正传》的作者是______,这部小说通过描写阿Q这个人物,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______。
7.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陈“______”,表达了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决心。
山东高职考试语文试卷真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依然活跃在科研一线。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值得大家一读。
D. 我们一定要加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急中生智一愁莫展别出心裁B. 心旷神怡旁征博引穿流不息C. 栩栩如生意气风发梦笔生花D. 风声鹤唳金榜题名义不容词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是______的作品。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其中“婵娟”指的是______。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其中“凌”字的意思是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此处省略文章内容)1.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请简要概括。
(5分)2. 文中“荷塘月色”一词,作者赋予了它怎样的情感色彩?(5分)3.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态度和感受。
(10分)四、古文翻译(共10分)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五、作文(共30分)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材料: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奋发(fèn fā)进取B. 奔腾(bēn téng)猛进C. 炽热(chì rè)热情D. 跃然(yuè rán)纸上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在假期安排补课。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D. 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他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倾盆大雨、翩翩起舞、高瞻远瞩B. 惊涛骇浪、磨砺以须、喋喋不休C. 恰如其分、锦上添花、不耻下问D. 欣欣向荣、别具一格、百炼成钢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
’”B.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说过:‘要了解地球,必须从了解岩石开始。
’”C. “他来到教室,发现黑板上写着‘明天开会’四个大字。
”D. “他听了老师的讲解,心里想:‘这节课一定很有意思。
’”5.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一时半会儿难以解决。
C. 他刻苦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 他身体虚弱,需要卧床休息。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鲁迅与他的《狂人日记》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礼教的残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狂人日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918年,是我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狂人日记》讲述了一个名叫狂人的青年,他因为对封建礼教的强烈反抗,最终被封建势力逼疯的故事。
狂人在日记中反复呼唤“吃人”,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qiān xùn)拘泥(jū nì)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沉默(chén mò)精湛(jīng zhàn)谦虚(qiān xū)C. 悠闲(yōu xián)恣意(zì yì)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D. 奋发(fèn fā)鞭挞(biān tà)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B.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学校决定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价格低廉,非常值得购买。
D. 由于他的努力,这个项目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眼神犹如一把锋利的剑,直刺人心。
B. 这座山犹如一位威严的将军,守护着这片土地。
C. 她的笑容犹如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每个人的心。
D. 这条河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流淌在广袤的大地上。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高尚 - 高贵B. 优美 - 美丽C. 刻苦 - 勤奋D. 严谨 - 严格5. 下列句子中,句式结构最复杂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结交了许多朋友。
C.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最后我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
D. 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为人正直,深受大家喜爱。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荷塘月色》中,作者通过描写荷塘的景象,抒发了对()的喜爱之情。
7.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判词是“()”。
8. “()”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一个国家或个人的道德修养就像水一样,需要不断地自我完善。
2024高职单招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下面对第四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笑不属于喜悦,所以可以在实验室里进行分析研究B.当笑声结束时,血压和心率都会自动恢复原来状态C.忍受更高电流强度,说明人在欢笑时可以抵消不适D.医生们脸上“欢欣的微笑”有助于缓解病人的不适答案:C2.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一一本来是一世的英雄啊,现在又在何处呢?C.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一一江水是这祥不停地奔流,但其实没有流走。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
答案:A3.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
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
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
答案:A4.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从反面讽刺B.含蓄地嘲讽C.从正面说服D.委婉的规劝答案:D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溢、和平。
C.二、四两句分别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答案:C6.选出“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答案:B7.选出古义词与今义词基本一致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于是遂遣奉璧西人秦答案:D8.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括号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
职高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鹜B. 恣意妄为C. 桀骜不驯D. 瞠目结舌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真是老当益壮。
B.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真是杞人忧天。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功成名就,真是一鸣惊人。
D. 他总是一意孤行,真是不屈不挠。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C. 他虽然失败了,但他从不气馁,总是坚持不懈。
D. 这篇文章的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_________,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2. “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杜甫的《春望》。
3. “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文章文章正文:(此处省略文章内容)问题:1. 文章中母亲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
(5分)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母亲对家庭的无私奉献?(10分)3.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15分)...四、作文题(共40分)题目:《我的梦想》要求:1.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 可以结合个人经历,也可以发挥想象,但内容必须积极向上。
3. 注意文章结构,语言流畅,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D...二、填空题1. 举头望明月2. 竹外桃花三两枝3. 我劝天公重抖擞...三、阅读理解1. 文章通过母亲的日常行为和对话,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坚强的母亲形象。
2. 作者通过母亲早起做饭、夜晚缝补衣物等细节,展现了母亲对家庭的无私奉献。
3. 文章的主题是歌颂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瞬息万变B. 妙手偶得C. 源远流长D. 精疲力竭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作文比赛。
C. 他不仅学习努力,而且工作认真,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D.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会议不得不推迟举行。
3. 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奋不顾身B. 畏首畏尾C. 胸有成竹D. 画蛇添足4.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近但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模糊B. 模型C. 模范D. 模拟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班的骄傲。
B. 这件衣服的颜色太暗淡了,不适合我。
C. 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的,让人很烦恼。
D.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都很感兴趣。
B. 小明最近身体不适,请假回家休息。
C. 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D.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年轻的作家。
7.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音异形词的一项是()A. 参加B. 搭配C. 担心D. 搭车8.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个山洞里黑漆漆的,就像一口巨大的黑洞。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座城市的夜景美得像一幅画。
D. 他的声音低沉得像一个大提琴。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我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包括小说、散文和诗歌。
B.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C. 这本书的内容很有趣,插图也很精美。
D. 她在讲台上站了两个小时,嗓子都哑了。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B. 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很明确。
C. 他的画技越来越精湛,作品也越来越多。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是()A.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B. 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C. 情不自禁(qíng bù zì jīn)D.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为了提高我国科技水平,我们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B. 他在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C. 虽然他工作繁忙,但他还是抽出时间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D.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答案:A3.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是()A.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比喻)B.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排比)C. 河水悠悠,岁月悠悠。
(拟人)D. 红花绿叶,相映成趣。
(夸张)答案:B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是()A. 原句:他是我国著名数学家。
改句:我国著名数学家就是他。
B. 原句:他工作勤奋,学习刻苦。
改句:他工作勤奋,学习刻苦,所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原句: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改句:解决这个问题很难。
D. 原句:他喜欢看书。
改句:看书是他最大的爱好。
答案:C5.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他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B. 这场演讲比赛,他口若悬河,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她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这部电影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让人百看不厌。
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劝学》一文中,荀子提出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7.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百科全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sēn mò guǎ yán)B.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C. 赴汤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D. 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比赛,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决心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 她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热心帮助同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看到灾区人民的生活状况,我们深感同情,纷纷捐款捐物。
3.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C. 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4. 下列成语中,出自《庄子》的一项是:A. 庄周梦蝶B. 指鹿为马C. 掩耳盗铃D. 对牛弹琴5. 下列名著中,主要讲述的是农民起义的故事的一项是: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西游记》6.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一项是:A. 谦虚B. 健康C. 洒脱D. 和谐7.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条小河像一条丝带。
B. 他的声音如雷贯耳。
C.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D.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8. 下列句子中,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在微笑。
B. 那条河在唱歌。
C. 那片云在跳舞。
D. 那只鸟在飞翔。
9. 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B. 繁花似锦C. 绿树成荫D. 鸟语花香10. 下列句子中,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城市,有高楼大厦,有绿树成荫,有鸟语花香。
高职类语文高考卷与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憾慨(kǎi)阻塞(sè)谦逊(xùn)喧闹(xuān)B. 丧事(sāng)模样(mú)骨髓(suǐ)胡同(tóng)C. 稍息(shāo)倔强(jiàng)轻蔑(miè)纠正(jiū)D. 丧事(sāng)模样(mú)骨髓(suǐ)胡同(tóng)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粗犷喧嚣脚踝纵横捭阖B. 妖娆花蕾拾掇粗制烂造C. 隧道勾当骨朵拾人牙慧D. 端倪脚踝恬淡随声附和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被誉为“我国最美图书馆”的钟书阁静安店,是读者们的天堂,也是摄影爱好者的乐园。
B. 被誉为“我国最美图书馆”的钟书阁静安店,是摄影爱好者的乐园,也是读者们的天堂。
C. 被誉为“我国最美图书馆”的钟书阁静安店,是摄影爱好者的乐园,也是读者们的天堂。
D. 被誉为“我国最美图书馆”的钟书阁静安店,是读者们的天堂,也是摄影爱好者的乐园。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为了不让地球妈妈受到伤害,我们都要保护环境!”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B. “为了不让地球妈妈受到伤害,我们都要保护环境。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C. “为了不让地球妈妈受到伤害,我们都要保护环境!”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D. “为了不让地球妈妈受到伤害,我们都要保护环境。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谈笑风生(shēng)欣喜若狂(ruò)B. 漫不经心(màn)震耳欲聋(zhèn)C. 息息相关(xī)眼疾手快(jí)D. 遥相呼应(yáo)息息相印(x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科技的进步,使得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 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一切违反纪律的行为,保持党的纯洁性。
C. 这篇文章论述了当前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对于我们提高认识、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使他的名声大噪。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颗星星像眼睛一样,在夜空中闪烁着光芒。
B. 他勇敢地跳进河里,救起了落水的孩子。
C. 那座山峦起伏,犹如巨龙蜿蜒。
D.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让人陶醉。
4.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A. 美丽、漂亮B. 伟大、雄伟C. 坚强、刚毅D. 聪明、机智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出色,为我国赢得了荣誉。
D. 她穿着一件花裙子,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字是:()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7.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为我国赢得了荣誉。
8.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成语是:()他()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得到了大家的赞扬。
9.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这篇文章()地分析了当前社会问题,对于我们提高认识、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0.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在这次比赛中,他()地跳进了河里,救起了落水的孩子。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庄子显灵记》作者是( )A.范曾B.陈省身C.季羡林D.王蒙2.钱钟书的《一个偏见》选自散文集()A.《谈艺录》 B.《管锥篇》C.《七缀集》 D.《写在人生边上》3.“那向日葵像燃烧的一把火,那金黄色的花瓣临风摇曳,那一朵朵葵花或相向喁喁而谈,或低头若有所思,画面空间的分布无与伦比的精审。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借代比喻B.比喻排比拟人C.拟人夸张比喻D.对偶排比夸张4.王蒙在论证“语言是把双刃剑”分别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时,比较《伊索》话剧中最好的菜和最坏的菜都是口条,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B.类比法C.对比法D.演绎法5.胡适先生在《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中,阐述大学生毕业后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欲望和理想的人生追求,推荐的“防身三味药”是()A.“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B.“问题散”、“兴趣丹”、“信心汤”C.“问题汤”、“兴趣散”、“信心丹”D.“问题丹”、“兴趣汤”、“信心散”6.王小波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说的是猪事,实则讲人世。
阐述的思想观点与主题内容不一致的是()A.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B.按照他人的意志,被自己安排或设置的生活也是不幸的C.人们应该尊重别人对你的生活的“正义的”却是粗暴的设置D.大多数人们往往对被别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满足得像猪一样安之若素7.“井蛙不可以语与海”、“夏虫不可以语与冰”和“乡曲之士不可以语与道”三句话分别指的是受到哪三方面的限制()A.环境地域时间B.环境季节空间C.空间时间知识D.季节时间知识8.分析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提出“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所包含的正确理解是()A.但能教室听讲,年考及格,取得毕业证书,则他无所求B.以学校为书院,媛媛姝姝,守一先生之言,而排斥其他C.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D.专精之余,旁涉各种有关系的学理,成为一定意义上的通才9.作品带有浓郁的湘西地方色彩的现代作家是()A.沈从文B.钱钟书C.巴金D.余秋雨10.唐敏《女孩子的花》中“女孩子的花”“刀一样”的举动,使作者憬悟到的是()A.女人连最微小的伤害也不能忍受,她们最早预感到灾难,最早在灾难打击下夭亡B.女孩子美丽而短暂的花期,受到冷落的不幸和“刀一样”的性格C.世上可以做许多错事,但决不能做伤害女孩子的事D.女孩子的性格、美丽和命运,是青春女性的象征11.不写西湖景色,偏写七月半西湖看月之人,作品用意是()A.吾辈放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的清高拔俗B.生动重现晚明杭州人西湖看月的世风民习C.歌颂七月半看月之人侧面表现西湖的美景D.抒写七月半杭州达官贵人附庸风雅的情趣1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思妇夜不能寐,对镜伤怀思亲情切的诗句是()A.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B.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C.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D.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13.“美国没有承兑这笔神圣的债务,而是开始给黑人一张空头支票——一张盖着…资金不足‟的印戳的支票。
”这是马丁路德金精彩的演讲词,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B.比拟C.借代D.比喻14.《刺客列传》全文选自()A.《史记》 B.《战国策》 C.《左传》D.《春秋》15.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中,以想象中的行为的放纵旷达,表现心灵的自由解放的诗句是()A.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B.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C.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D.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16.《世说新语任诞》中,集中记写的是()A.王献之B.王徽之C.王羲之D.戴安道17.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是()A.韩愈柳宗元:“韩柳”B.李白杜甫:“李杜”C.元稹白居易:“元白”D.高适岑参:“高岑”18.以下属于悼念性散文的是()A.《复仇》B.《杂说》 C.《别赋》 D.《祭十二郎文》19.中国文学史上,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是()A.岳飞B.陈亮C.辛弃疾D.陆游20.高适的《燕歌行》中,借典故抒情的诗句是()A.战士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B.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C.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D.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以下唐代近体诗篇目中,属于七律的诗歌作品是()A.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B.李白《梁甫吟》C.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 D.高适《燕歌行》E.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2.《长恨歌》中下列诗句,借比喻抒情的有()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B.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C.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E.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23.季羡林谈到的“天人关系”和“天人合一”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是()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了解和认识自然,和自然交朋友。
然后再向自然索取B.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而征服自然C.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的高度和人类前途的危险性成正比D.西方几百年来“征服自然”的结果是影响了人类生存的前途E.东西两种文化代表了人类认识和思维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
各有长短24.韩少功在《个狗主义》中对比西方的现代化,提出“我们的现代化是在十年文化大破坏的废墟上建立开始的”,其阐述的观点是()A.西方现代化的成功,有赖于几百年培养起来的人文精神。
B.我们面临的重建精神家园的任务十分艰巨,没有精神的规范和秩序,势必侵蚀和瓦解法制,造成经济政治的动乱或乱动C.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严重阻碍了我们的现代化进程,甚至于影响到国家、民族的前途与命运D.在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中,曲解和误读了西方个人主义,在中国现实生活中个人主义的表现往往是一味利己而不利人,是不择手段的极端自私E.以“社会”为主义的国家,欲昭公道和正义于世,理应比西方更具精神优势。
25.“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词人借景寄托,抒发的情感有()A.天气乍暖还寒的伤感 B.北方沦陷家乡的思念C.夫妻伉俪生活的回忆 D.南宋屈辱投降的愤慨E.失去丈夫的孤寂悲伤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高适《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
27.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
2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不知乘月几人归,。
29.鲁迅先生的《复仇》是一篇散文诗,选自他的散文诗集《》。
30.《诗经蒹葭》选自“风”“雅”“颂”三大类中的《》。
四.词语解释与翻译(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马体乎?(《秋水》)此其比万物也:32.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
(《西湖七月半》)欲人看其看月:33.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
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唐捐:34.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惟兄嫂是依:35.或从某个角度看,德的力量会比力大,因为它可以使人自重,努力争取不愧于屋漏。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不愧于屋漏:五.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36.阅读余光中的《我的四个假想敌》:信箱被袭,只如战争的默片,还不打紧。
其实我宁可多情的少年多写情书,那样至少可以练习作文,不至在视听教育的时代荒废了中文。
可怕的还是电话中弹,那一串串警告的铃声,把战场从门外扩至书房的腹地,默片变成了身历声,假想敌在实弹射击了。
更可怕的,却是假想敌真的闯进了城来,成了有血有肉的真敌人,不再是假想了好玩的了,就像军事演习到中途,忽然真的打起来了一样。
(1)这段话中的“假想敌”是指谁?(1分)(2)这段文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3)“就像军事演习到中途,忽然真的打起来了一样”表达的含义是?(2分)37.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问题:禽兽风涛等一切天籁能和寂静相安相得,善于体物的诗人早已悟到。
《诗经》:“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下文就说明“有闻无声”;可见马嘶而无人喊,就不会产生喧闹。
《颜氏家训》也指出王籍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有闻无声的”感觉;虫鸟鸣噪,反添静境。
(1)这段文字选自哪篇作品?作者是谁?(2分)(2)这段文字阐述的中心是本段文字中的哪一句话?(2分)(3)列举《诗经》和王籍诗句来论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1分)38.分析唐敏的女性散文代表作《女孩子的花》:过了几天,果然是女孩子的花开放了。
……不知多么抱歉,多么伤心。
终日看着这盆盛开的花。
在短短的几天内,她们拼命地开放所有的花朵。
它发出一阵阵锐利的芬芳,香气直钻心底。
她们无视我的关切,完全是为了她们自己在努力地表现她们的美丽。
每朵花都白得悬浮在空中,云朵一样停着,其中黄灿灿的花朵是云中的阳光,他们短暂的花期分秒流逝。
(1)女孩子的花开了,作者为什么“抱歉”“伤心”?(2分)(2)这段文字突出地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分析女孩子的花“发出一阵阵锐利的芬芳” 和“短暂的花期分秒流逝”的描写分别象征什么?(2分)(3)唐敏的《女孩子的花》是纪念什么节日而写的?(1分)六、作文题(作文40分略)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D3.B4.B5.A6.C7.C8.D 9.A 10.C11.B 12.D13.D 14.A15.D 16.B 17.A 18.D 19.C 20.D二、多项选择题21.BC 22.BCDE 23.ACDE 24.ABCDE 25 BCE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
)26.高适《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27.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2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9.鲁迅先生的《复仇》是一篇散文诗,选自他的散文诗集《野草》。
30.《诗经蒹葭》选自“风”“雅”“颂”三大类中的《秦风》。
四.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此其比万物也:个人与世间万物相比。
32.欲人看其看月:欲人看其看月:希望别人看他们看月。
33.唐捐:白白丢弃。
34.惟兄嫂是依:只有依靠兄嫂。
35.不愧于屋漏:屋漏,原来只房子西北角隐蔽处,后借指无人之处。
此处全句翻译为:既便于无人之处也能不做有所愧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