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书单
- 格式:doc
- 大小:10.00 KB
- 文档页数:1
环境功能材料相关书籍-回复环境功能材料相关书籍是指与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领域的功能材料研究和应用有关的书籍。
这类书籍涵盖了各种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制备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旨在为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提供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份关于环境功能材料相关书籍的推荐清单,共有七本:1.《环境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这本书介绍了各种环境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光催化材料等。
通过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案例分析,读者可以了解到这些功能材料在环境治理和能源开发方面的应用前景。
2.《功能材料的性质与应用》本书深入解析了各种环境功能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如磁性材料、光学材料、催化材料等,同时介绍了它们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读者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材料的性质,为环境改善和保护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3.《环境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本书主要介绍了环境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应用案例,通过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使读者能够了解到这些功能材料在环境治理中的潜在应用。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一些新兴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如二维材料、纳米材料等。
4.《环境功能材料与能源技术》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环境功能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包括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储能材料等。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应用案例,读者可以了解到环境功能材料在可持续能源开发方面的重要性。
5.《功能材料与环境保护》本书主要介绍了各种环境功能材料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包括水处理、大气净化和土壤修复等方面。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案例,读者可以了解到它们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6.《功能材料与资源管理》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各种环境功能材料在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包括废弃物处理、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等方面。
通过分析这些应用案例,读者可以了解到环境功能材料在资源管理中的潜在价值,为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解决方案。
7.《环境功能材料的前沿技术与研究进展》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环境功能材料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研究进展,包括新材料的发现、性能改进和应用拓展等方面。
阅读书目:1、环境土壤学,陈怀满著,20052、土壤环境与生态安全,骆永明编,20093、黏土矿物材料与环境修复吴平霄20044、土壤物理化学李法虎2006Cd的超累积植物等:[1] 杨勇,江荣风,李花粉等.土壤容重改变对锌/镉超累积植物遏兰菜根系特征及吸镉的影响环境科学,2010,31(12)为了探讨土壤容重的变化对锌/ 镉超累积植物遏兰菜( Thlaspi  ;caerulescens )根系形态特征及吸收土壤中镉、锌的影响,采用土壤盆栽方法,研究了土壤结构改良剂 (EB.a)对镉污染土壤(2.12  ;mg- kg A -1 )的容重和遏兰菜提取镉/锌效率的影响.EB.a用量分别为0、0.1%和2%,植物种植100 ;d后收获.结果表明,EB.a可有效地降低土…[2] 韩文轩,徐一鸣,杜威等.ICP—AES分析不同锌浓度培养下锌镉超累积植物遏蓝菜的元素计量变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29(9)锌镉超累积植物遏蓝菜( Thlaspicaerulescens )是重要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植物,但环境Zn 浓度是否会影响该植物对其他元素的吸收,进而影响土壤养分的平衡,此前并不清楚。
研究采用可同时测量多种元素的ICP-AES技术,分析高、中、低Zn浓度(5, 50和500卩mol - LA -1 )多元素营养液培养的遏蓝菜中Zn, Cd, K, P, Mg Ca, Fe, Mr, C... [3] 杨勇,王巍.超累积植物与高生物量植物提取镉效率的比较.生态学报,2009,29(5)利用植物修复污染的土壤已受到广泛的关注。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比较了超累积植物遏蓝菜与 3 种高生物量植物印度芥菜、烟草和向日葵对长期施用含镉有机、无机肥料污染的土壤 (总Cd,2.87mg- kgA -1 )的提取效率。
研究结果表明,遏蓝菜富集镉的能力明显高于其他3 种植物,其地上部镉含量可达43.7mg- kgA -1,分别是烟草、印度芥菜和向日葵( ...[4] 苏德纯. 油菜作为超累积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潜力. 中国环境科学,2002,22(1)以超累积植物印度芥菜为参比植物, 通过温室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了筛选出的两种芥菜型油菜的吸Cd 特征和作为超累积植物修复Cd污染土壤的潜力。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土壤修复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土壤污染的类型、来源及对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影响。
2. 学生能够掌握土壤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土壤修复的政策、法规及管理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土壤修复知识,分析土壤污染案例,并提出合理的修复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调研等方法,掌握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的基本技能。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能力,完成土壤修复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土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学生能够关注土壤修复领域的科技发展,提高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3.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合作精神及批判性思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高年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明显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土壤污染概述- 土壤污染类型与来源- 土壤污染对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影响2. 土壤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如土壤置换、土壤蒸汽提取等- 化学修复技术:如土壤固化/稳定化、化学淋洗等- 生物修复技术:如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3. 我国土壤修复政策、法规与管理- 土壤污染防治政策与法规- 土壤修复项目管理与实施4. 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 土壤污染监测方法与技术- 土壤污染评价标准与指标5. 实践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土壤修复案例介绍与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修复方案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地组织,以教材相应章节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
《土地修复技术》课程教学大纲Land Pollution Remediation一、课程基本信息(一)知识目标知道土壤污染的概念、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土壤污染的危害。
(二)能力目标探讨土壤污染修复的有效途径与技术工程,包括生物修复工程、植物修复工程、物理修复工程和化学修复工程,以及联合修复工程措施。
(三)素质目标培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与环境观教育,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环境保护和行政管理等部门更能信任本职工作, 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目标。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土壤污染物的来源、性质、迁移转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理解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累积性、长期性、难治理的特点,污染物质通过迁移影响到大气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和人类健康。
(三)掌握各种防治与修复土壤环境污染的原则、途径与新技术,从而保障土壤健康、水源清洁、食品安全,促进人类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土壤环境污染概况0.5学时知识点:土壤污染概念、特点、现状、危害及课程任务第二节土壤污染防治与农业可持续发展0.5学时知识点:土壤污染造成经济损失、农产品下降、破坏生态第三节土壤污染防治研究的内容与任务1学时知识点:无机污染、有机污染、病原体、环境容量、修复技术本章小结: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土壤污染防治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掌握土壤污染概念和特点以及土壤污染防治研究的内容与任务。
重点:土壤污染的特点、危害与修复措施。
难点:土壤污染与生态环境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思考题:1.怎样理解土壤污染及土壤污染防治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了解中国与土壤环境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
作业:1.课外阅读相关杂志和参考书。
2.如何理解“土壤污染影响人类生存”?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和指导读书法,观看土壤污染相关影视材料。
第二章土壤污染类型2学时第一节土壤污染与自净作用0.5学时知识点:土壤背景值、土壤自净作用第二节土壤污染物种类与污染源0.5学时知识点: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土壤环境污染源第三节土壤污染的类型0.5学时知识点:水质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固体废物、农业污染、综合污染第四节土壤性状与污染物的转化0.5学时知识点:土壤组成、土壤质地、土壤酸碱性、土壤氧化还原性、土壤微生物本章小结重点:与土壤污染相关的概念。
土壤检测相关的书籍
《走进土壤检测的奇妙世界》
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土壤就像是大地的宝藏!而土壤检测呢,那可真是打开这个宝藏的神奇钥匙!
想象一下,我们脚下的土壤,它可不是普普通通的泥土哦!它蕴含着无数的秘密和信息呢。
比如说,土壤里的养分够不够植物茁壮成长呀,有没有什么有害物质在偷偷捣乱啊。
这就好像我们去了解一个朋友,要知道他的优点和缺点一样。
有一次,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郊外的农田里,看到农民伯伯们在为庄稼的生长发愁。
他们不知道为啥庄稼长得不咋好。
这时候,我们就想到了土壤检测!通过检测,我们发现土壤里缺乏一些关键的养分。
哇,这不就找到了问题所在嘛!
土壤检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哦!就像侦探寻找线索一样,要仔细、认真。
要检测各种指标,酸碱度啦、有机质含量啦等等。
这就好比给土壤做一个全面的“体检”。
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实验室里做土壤检测,那紧张又兴奋的感觉,就像在解开一个神秘的谜题。
当结果出来的那一刻,真的是超级有成就感!
朋友们,土壤检测多有趣啊!它不仅能帮助农民伯伯种出更好的庄稼,还能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生活的这片大地。
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土壤的神秘之门,让我们看到里面的精彩世界。
所以啊,大家难道不想去深入了解土壤检测吗?它真的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呀!咱们可别错过这个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哟!。
土壤环境学新书推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土壤环境是指土壤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它是研究土壤与生态环境、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等问题相互关联的学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篇文章旨在推荐一本新书,该书详细介绍了土壤环境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对于深入了解土壤环境学的相关知识将会有所帮助。
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本文的引言中,首先概述了土壤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土壤环境学作为一个综合性学科,综合了土壤学、环境科学、地理学、农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它的研究范围涉及土壤的形成、演化、质量、污染、保护等方面,对于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其次,本文介绍了本书的结构。
该书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土壤环境学的概述和本文的目的进行介绍。
正文部分将重点介绍该书的内容和土壤环境学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将对土壤环境学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给出推荐该书的原因。
最后,本文明确了写作的目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推介,能够引起读者对土壤环境学的兴趣,同时推动土壤环境学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了解土壤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展望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接下来,将会详细介绍该新书的书名、作者和内容简介,以及土壤环境学的重要性,敬请关注。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括了本文的主题和目的。
首先,概述了土壤环境学的重要性和研究领域,以及介绍了将要推荐的新书。
接着,阐述了本文的结构和目的,即介绍新书的内容和意义,并对土壤环境学的发展进行展望。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子部分:新书介绍和土壤环境学的重要性。
新书介绍部分首先介绍了新书的书名和作者,为读者提供了了解新书的基本信息。
然后,对新书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该书的价值和意义。
土壤环境学的重要性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小节:土壤环境学的定义和土壤环境学的研究领域。
《土壤污染与修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14431604课程名称:土壤污染与修复英文名称: Soil pollution and remediation课程类型: 专业提高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学分: 2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先修课程:环境学概论、土壤学等执笔人:姚敏审定人:张金萍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讲授土壤环境污染防治的基础知识,土壤环境污染控制措施以及土壤环境污染的修复等相关内容。
主要介绍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污水污染及其他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技术,同时简介了土壤环境污染的诊断及风险评价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讲授土壤环境污染的相关理论,但更侧重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土壤环境污染,土壤环境污染控制及土壤环境污染修复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土壤环境污染防治的动态;特别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土壤环境污染控制措施及土壤环境污染修复方法的相关知识,达到使学生在面对各种土壤环境污染时能够正确地选择适用的控制及修复方法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1、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系统的学科体系。
处理好学科各章节的内容,把握经典知识与现代知识、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多学科间知识交叉的关系。
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结合目前多发的土壤污染事件,加以重点讲解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土壤污染与修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能够学以致用。
4、既要重视课堂教学,也要重视课后复习和阶段性、期末的总复习。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重点:土壤污染的定义、土壤污染的现状与危害难点:无教学要求:1、掌握土壤污染的概念、土壤污染的现状及危害;2、了解土壤污染与防治的发展史,土壤污染防治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
教学内容:第一节土壤污染概述一、土壤圈与土壤污染二、土壤污染与防治的兴起与发展三、土壤污染的危害第二节土壤污染防治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土壤生态系统与突然污染二、防治突然污染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三节土壤污染与防治研究的内容与任务一、无机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等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等动态规律的研究二、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等动态规律的研究三、病源微生物的污染与防治四、土壤环境背景值与土壤环境容量及质量评价研究五、土壤污染的修复与利用技术研究第二章土壤污染教学重点:土壤污染的过程;土壤的自净;土壤污染的类型与种类难点:如何阐明土壤中污染物的的转化教学要求:1、掌握土壤污染相关定义如土壤环境背景值,环境容量等,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和污染源;2、了解土壤土壤的物质组成级土壤性状与污染物的转化教学内容:第一节土壤污染概述一、土壤污染的概念二、土壤污染的过程第二节土壤污染与自净一、土壤环境背景值二、土壤自净作用三、土壤环境容量第三节土壤污染物种类及污染源一、无机污染物二、有机污染物三、固体废弃物与放射性污染物四、土壤环境污染源第四节土壤污染类型一、水质污染型二、大气污染型三、固体废弃物污染型四、农业污染型五、综(复)合污染型第五节土壤性状与污染物的转化一、土壤组成与污染物毒性二、土壤酸碱性与污染物转化和毒性三、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与污染物转化和毒性四、土壤质地和土体构型与污染物迁移和转化五、土壤生物活性与污染物转化第三章无机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教学重点:重金属污染物的特征和存在形态和迁移转化过程;土壤中主要几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污染来源、在土壤中的生物效应。
《有机化学品泄漏场地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
《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与修复技术体系》
《冶金企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整治与修复》
《土壤和固体废弃物分析测试方法》
《城郊农田土壤复合污染与修复研究》
《土壤污染与防治》
《土壤重金属的植物污染化学》
《污水灌溉土壤重金属污染机理与修复技术》
《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重金属污染土壤(渣场)环境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铅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应》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富集淋滤特征与磁学响应》
《GIS支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分析》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控制》
《土壤污染与防治》
《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与修复治理实践》
《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场地风险控制与环境修复》《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理技术研究》《土壤修复技术方法与应用》
《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与修复治理》
《长江珠江三角洲土壤及其环境》。
土壤方面的书籍
一、《土壤学》
这本书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本书涵盖了从土壤基础科学到应用技术的所有方面,包括土壤构成,物理性质,化学特性,生物特性,土壤的水分,土壤的空气,土壤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本书是综合性的,有助于明确介绍土壤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给予非专业人士一个良好的认识,也是一本很好的教材。
二、《土壤肥力学》
这本书由朱寿宝编写,出版于1982年。
这本书阐述了土壤肥力的基础知识,以及土壤肥力调控和营养元素转换的原理和技术。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土壤农业技术与土壤肥力学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土壤肥力的很好参考书。
三、《土壤化学》
由唐宏年编写,出版于1987年,这本书是为学习和研究土壤化学而编写的。
本书介绍了土壤的结构、组成,以及土壤的化学特性,涵盖了有关土壤结构、组份和土壤化学性质的理论知识,如土壤酸碱性、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的形成等,还介绍了常见土壤分析检测方法,是研究土壤化学的重要参考书。
四、《土壤微生物学》
由徐晓玲编著,出版于2009年。
本书主要介绍了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来源、组成、分布状况、生态位、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生态学行为特点,以及土壤微生物对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及其它因素
的调节和影响。
本书针对有关土壤微生物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了全面和准确的指导,是土壤微生物学方面的重要参考书。
湿地恢复书籍摘要:1.湿地恢复书籍概述2.湿地恢复的重要性3.湿地恢复书籍推荐4.湿地恢复书籍的内容及特点5.如何选择合适的湿地恢复书籍正文:湿地恢复书籍概述湿地恢复是指通过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使受到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重新恢复到健康状态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湿地恢复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湿地恢复,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湿地恢复的书籍。
湿地恢复的重要性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护海岸线等重要功能。
湿地恢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促进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湿地恢复书籍推荐以下是一些关于湿地恢复的书籍推荐,这些书籍内容丰富、科学可靠,对于学习湿地恢复知识有很好的帮助。
1.《湿地恢复工程技术》:该书详细阐述了湿地恢复的理论和技术,对湿地恢复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2.《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案例丰富,实用性强。
3.《湿地植物群落恢复与重建》:本书从湿地植物群落的角度,探讨了湿地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具有指导意义。
4.《湿地水生生物恢复与保护》:本书详细介绍了湿地水生生物的生态学特征、恢复技术及保护策略,对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湿地恢复书籍的内容及特点上述推荐的湿地恢复书籍在内容上涵盖了湿地恢复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案例等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科学性:这些书籍均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内容严谨可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实用性:这些书籍注重实际应用,提供了许多湿地恢复项目的成功案例,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3.系统性:这些书籍从湿地恢复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有助于读者建立完整的湿地恢复知识体系。
如何选择合适的湿地恢复书籍在选择湿地恢复书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参考以下几点:1.内容:选择内容全面、系统,涵盖湿地恢复各方面知识的书籍。
《有机化学品泄漏场地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
《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与修复技术体系》
《冶金企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整治与修复》
《土壤和固体废弃物分析测试方法》
《城郊农田土壤复合污染与修复研究》
《土壤污染与防治》
《土壤重金属的植物污染化学》
《污水灌溉土壤重金属污染机理与修复技术》
《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重金属污染土壤(渣场)环境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铅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应》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富集淋滤特征与磁学响应》
《GIS支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分析》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控制》
《土壤污染与防治》
《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与修复治理实践》
《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场地风险控制与环境修复》《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理技术研究》《土壤修复技术方法与应用》
《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与修复治理》
《长江珠江三角洲土壤及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