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连词成段简案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连词成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句子结构,了解句子是由词组成的,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连词将简单的词组连成完整的句子,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二、教学内容:1. 单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 连词:and、but、or、because、so等。
3. 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宾语;主语+谓语+表语;主语+谓语+状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能够将词组连成完整的句子。
2. 难点:让学生正确运用连词,使句子表达清晰、连贯。
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连词成句的技巧。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参与学习。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情景,引导学生说出相关的单词,为连词成句做好铺垫。
2. 讲解:教师讲解单词的用法和句子结构,让学生了解句子是由词组成的,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
3. 示范:教师用所学的单词和连词示范构成完整的句子,让学生理解并模仿。
4. 练习:教师给出一些词组,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连词将词组连成完整的句子。
5. 互动: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练习连词成句,教师巡回指导。
6. 游戏: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句子结构。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8. 作业: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他们掌握连词成句的程度。
3. 课后反馈: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效果,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示范课-连词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连词连接句子和段落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增强语感。
二、教学内容1. 并列连词:and, but, or, nor, so, for, yet2. 从属连词:because, although, when, if, until, while, where, who, that3. 连词的运用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的用法。
2. 难点:正确运用连词连接复杂句子和段落。
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让学生实践连词的运用。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3.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理解连词的用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句子连接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的概念、用法和区别。
3. 实例分析: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理解连词的用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连词连接句子和段落。
5. 任务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连词完成句子和段落的连接。
6. 反馈与讲解:讲解学生练习中的常见错误,给予反馈和建议。
7.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连词的重要性和运用技巧。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课后作业1. 抄写本节课讲解的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并翻译成中文。
2. 选取几个句子,用本节课学习的连词进行改写。
3. 写一篇小短文,运用本节课学习的连词,要求语言流畅,逻辑清晰。
七、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连词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进行连词运用的小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拓展活动1. 让学生搜集含有复杂句子结构的英文文章或段落,分析其中的连词运用。
示范课-连词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连词及其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连词连接句子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英语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掌握表示并列、转折、因果、条件等关系的连词。
2. 教学难点:连词的正确运用和语境中的辨析。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连词。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连词。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PPT、练习题、卡片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情境引入本课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呈现:用PPT展示连词的图片和例句,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连词的用法。
3. 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连词的用法,并进行归纳总结。
4. 练习: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连词,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连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6. 总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连词的重要性和正确运用。
7.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连词的知识。
8.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合作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作业表现: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验学习效果。
4. 口语表达:评估学生在情境交际中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举办连词用法辩论赛:分组进行辩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2. 连词应用文写作:布置一篇小作文,让学生运用所学连词进行写作。
3. 课后小组研究项目:选择一个主题,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用连词编写研究报告。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和练习题。
初中连词成句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连词,如:and、but、or、because、so等。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连词连接句子,使句子表达更加清晰、连贯。
3. 提高学生的句子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常见的连词及其用法。
2. 学会使用连词连接句子。
教学难点:1. 正确选择合适的连词。
2. 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句子成分知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2. 提问:句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二、讲解连词的作用(10分钟)1. 介绍连词的定义:连词是用来连接句子或短语的词语。
2. 讲解连词的作用:使句子之间的表达更加清晰、连贯。
3. 举例说明:用连词连接两个句子,使其成为一个复合句。
如:I like apples, but my friend likes oranges.(我喜欢苹果,但我的朋友喜欢橙子。
)三、讲解常见连词及其用法(10分钟)1. and:表示两个事物同时存在或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如:I like apples and oranges.(我喜欢苹果和橙子。
)2. but:表示转折关系,连接两个相对矛盾或对立的事物。
如:I like apples, but I don't like oranges.(我喜欢苹果,但我不喜欢橙子。
)3. or:表示选择关系,连接两个或多个选项。
如:Choose either apples or oranges.(选择苹果或橙子。
)4. because:表示原因关系,连接原因和结果。
如:I am tired because I worked all day.(我累了,因为我一整天都在工作。
)5. so:表示结果关系,连接原因和结果。
如:I worked all day, so I am tired.(我一整天都在工作,所以我累了。
)四、练习巩固(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主题,用所学的连词连接两个句子。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词成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连词的能力,提高句子连贯性和逻辑性。
3.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1. 连词的种类和用法。
2. 连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3. 连词成句的技巧。
教学难点:1. 连词与分句之间的关系。
2. 连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连词卡片。
3. 学生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组无连词的句子,让学生感受句子不连贯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这些句子变得连贯?3. 揭示课题:初中连词成句讲解。
二、新课讲解1. 讲解连词的定义: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用来表示句子之间的关系。
2. 介绍连词的种类: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因果连词、条件连词等。
3. 分析连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表示句子之间的并列关系。
- 表示句子之间的递进关系。
- 表示句子之间的转折关系。
- 表示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
- 表示句子之间的条件关系。
4. 讲解连词的用法:- 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连词。
- 注意连词在句子中的位置。
- 注意连词的搭配。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些含有连词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连词的作用和用法。
2. 学生尝试自己分析句子中的连词,并说明其作用。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分发连词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连词,将其填入对应的句子中,使句子连贯。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连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困惑。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选择一篇短文,找出其中的连词,分析其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连词的定义、种类、作用和用法,帮助学生掌握了连词成句的基本技巧。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句子中的连词,但在独立完成练习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连词运用能力。
Happy English(快乐英语)课前3分钟连词成句活动课教学设计杜丽君一、学情分析1.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在学习时粗心大意,误写、漏写、多写单词,常常出现。
连词成句是英语读、写句子最简单的训练,它是说好话、写好句子的基础。
针对这种现状我英语课题组进行课前3分钟连词成句活动训练。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完成连词成句复习已学词汇。
2通过练习连词成句培养学生的语感。
能力目标在完成活动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2)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在任务中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表达与交流。
三、教学重点:正确完成连词成句四、教学难点: Speaking五、教学方法:小组竞赛活动六、教学过程1、Greeting each other.2、教师在黑板上出示12个连词成句题,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说出句子。
1.are,minutes,how many,there,in ,hour,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our,classroom,go,let's,t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iddle,No.2,study,school,at,I,th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of,what,classroom,is,your,wall,on,the,fro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subject,which,like,do,best,yo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us,for,students,desks,in,chairs,the,and,room,are,th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did,have,after,you,a,school,yesterday,meet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took,to,it,to,a year,in,me,more than,draw,a,horse,beautiful,learn,minutes,fiv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you,well,to,want,learn,not,you,Englis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did,do,what,the,yesterday,Alice,before,da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get to,what time,last,did ,they,the,Monday,museu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stayed,two,they,hours,for,ther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tivity:班同学按座位就近分成6组,以竞赛形式完成连词成句题。
小学作文教学案优秀例──连词成句案例欣赏学科作文教学案例──连词成句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小学训练目标1.通过连词成句游戏,理解写句子的要求,学习写完整、正确、通顺的句子。
2.做好作文起步训练,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认识作文,亲近作文,学习写作文。
教学过程1.开展连词成句游戏。
讲清游戏规则:小组游戏。
每小组6~7人。
学生按顺序上讲台写一个词,小组成员写出来的词语最后组成一句话,期间不准商量。
最后看哪个组写得又快又正确。
2.组织游戏,及时调控。
3.评讲学生完成的句子,引出写句子的要求:完整、正确。
4.结合游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游戏前,同学们是怎么想的?游戏时教室里有什么变化?你是第几个出场?怎么想?怎么写的?后面的同学是如何接着写的?你看了后又有什么想法?比赛结果是如何评出的?你们组赢了还是输了?大家是如何反应的?你是怎么想的?5.听写作文。
第一段:今天的作文课,老师和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连词成句”。
第二段:注意行文格式,另起一行,空两格。
游戏的规则是:每个同学按顺序上黑板写一个词,最后连成一句话。
第三段:一听说玩游戏,我怎么想。
提示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
教室里其他同学有什么反应?写一写同学的表现,尤其是同学的表情、动作。
第四段:游戏开始了,第一个同学怎么上讲台,怎么写字的,写了一个什么词,你看了后怎么想,你是第几个写的,当时前面写了哪些字,你怎么想,最后写了一个什么词,最后连成了怎样的一句话。
这句话有什么特点,老师怎么评价。
根据老师的提示一步一步完成第四段的写作。
第五段:比赛结果如何?哪个组胜利啦,他们写的句子是?老师怎么评价的?你怎么想的?你们组的情况如何,你怎么想的?第六段:今天的连词成句游戏好不好玩?为什么?通过游戏我明白了什么。
6.点评学生作文。
课后反思三年级学生刚刚作文起步,写字速度很慢,一个句子都写不全。
设计这个训练,目的让学生了解一个完整的句子,在作文中如何写好句子。
课堂导入是观察和口头说话训练,观察老师进教室后的动作,说出有关动词,理解每一个动作的含义,学会用动作说话、交流,达成课堂上的默契。
初中语法连词成句技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连词,如:and,but,or,because,so等。
2. 培养学生将句子成分进行正确连接的能力,使句子表达清晰、连贯。
3. 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连词成句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常用连词的用法和意义。
2. 句子成分的连接方法。
3. 连词成句的实践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连词的作用,例如:“你能说出几个常用的连词吗?”、“连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是什么?”等。
2. 讲解:讲解常用连词的用法和意义,如:- and:表示连接两个相同或相似的成分,连接并列句。
- but:表示转折,连接两个相对矛盾或对比的成分,连接并列句。
- or:表示选择,连接两个或多个选择项,连接并列句。
- because:表示原因,连接原因和结果,连接因果句。
- so:表示结果,连接结果和原因,连接因果句。
3. 示例:给出一些句子片段,让学生用适当的连词将句子成分连接起来,如:- I (主语) like (谓语) apples (宾语).- She (主语) goes (谓语) to (状语) school (宾语) by (状语) bus (宾语).- I (主语) didn't (谓语) do (谓语) my (定语) homework (宾语) because (连词) I (主语) was (谓语) sick (宾语).4. 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给出一些句子片段,要求学生用适当的连词将句子成分连接起来,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5. 写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连词成句技巧,编写一篇小短文,要求句子结构正确、表达清晰、连贯。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句子连接的准确性、连词的使用是否恰当等。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写作中的运用连词成句技巧的能力,包括句子结构的正确性、表达的清晰度和连贯性等。
语文连词成句教案篇一:连词成句作文教学设计游戏片段作文设计设计意图: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以此为活动载体将习作训练寓于其中,倡导在玩中学、学中玩。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使作文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倾吐情感的过程,做到乐于表达、自由表达。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营造宽松的表达氛围。
2、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在游戏中的表现,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来表现人物活动特点。
3、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注意从不同视角切入。
4、促进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难点:理清行文的思路,通过观察或亲身体会把活动中觉得最有趣的一个片段写下来。
教学准备:1、积累关于高兴的各类词语、句子,制作课件。
2、 52张小纸条。
教学过程一、展示积累的词句。
1、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回去搜索有关高兴的词语,谁来说一说?(设计理念:只要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语,在习作中就能自如地运用,从而使句子生动形象。
)2、表示笑的成语和句子呢?3、出示课件,学生整齐、有节奏地读有关的词语。
附:表示高兴的词语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喜形于色、喜上眉梢、喜不自胜、喜不自禁、喜眉笑眼、喜气洋洋、喜笑颜开、笑逐颜开、心旷神怡、心满意足、心情舒畅、心醉神迷、心花怒放、乐乐陶陶、其乐融融、乐不可支、欣喜若狂师:这么多的词语和句子,如果在讲话或写作文中能够灵活运用,就能使我们说话或者作文的内容具体而生动,描写的场景或事件,别人听了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们学校,有一个大家都很喜欢的节日,叫——小诸葛游戏节!一说起“游戏”,大家就忍不住——(用上刚才的词语,比如:兴高采烈、喜出望外)!二、游戏过程(一)激情导入,明确要求。
1、导入:好,下面老师就和大家玩一个游戏!2、交待游戏规则:老师把同学们分成三个小组,每人一张小纸条。
第一组写上人物,第二组写上地点——在哪儿,第三组写上事情——干什么。
连词成句教案教案标题:连词成句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连词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连词将单词或短语组成完整的句子。
3.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提高连词成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连词的定义和作用。
2. 连词的分类和用法。
3. 连词成句的练习和巩固。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白板或投影仪。
2. 教师准备连词的例子和练习题。
3.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入话题,例如:“你知道什么是连词吗?连词在句子中起到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连词的定义和作用,并给出一些例子。
步骤二:讲解连词的分类和用法(10分钟)1. 教师将连词分为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和对比连词,并逐一解释其用法和示例。
2. 教师通过例子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连词。
步骤三:练习连词成句(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单词或短语,要求学生使用适当的连词将其组成完整的句子。
2. 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答案,并在完成后互相交流和讨论。
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步骤四:检查和讲解答案(10分钟)1. 教师请学生将他们的答案分享到黑板上,逐一检查和讲解。
2. 教师解释正确答案的原因和连词的使用规则,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
步骤五: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一些额外的练习题,要求他们独立完成。
2. 学生在纸上写下答案,并在完成后交给教师检查。
3.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改正错误并提高连词成句的能力。
步骤六: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并强调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应该多加练习。
2.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连词成句,并在下节课前完成。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己创造句子,加深对连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可以与同学进行合作,互相出题并解答,提高连词成句的技巧。
2012年中考复习专题四
连词成段专题简案
授课者:丁莉审核:初三语文备课组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归纳、掌握连词成段的答题技巧
教学重难点:掌握并灵活运用连词成段的答题技巧
教学课时:1课时(本专题复习为四课时,此节课为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略)
二、回顾第一课时已经复习的知识点。
1、理解并运用常见词语。
(课文内词语、常用成语、关联词)P19-41 、P49
2、会仿写句子,变换句式。
3、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手法)P48-49
三、三个步骤探究中考题
(一)、一看中考题:
1、认真仔细地阅读近4年的连词成段中考题,你发现了什么?(P52)
(1)、(2008〃广东中考)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3分) 抵达起伏琐碎不胜其烦弥足珍贵
(2)、(2009〃广东中考)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3分) 寂寥肆虐毫无畏惧凝聚殊死未必
(3)、(2010〃广东中考)用下面的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的两个。
(3分) 扬鞭策马倔强海阔天空坚韧
(4)、(2011年广东中考)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
(80字以内)(4分)
张望点缀不知不觉莺歌燕舞万紫千红眼花缭乱心旷神怡
2、了解考纲新动向
(1)所提供的词语主要出自课文内;
(2)选用指定的关联词语或者修辞方法;P49
(3)内容上作出限制,提供了一个话题,如描述某人的性格,描写行为动作,阐述观点等。
这意味着要求有所提高,尤其是明确提出要考查关联词语。
3、结合题目,探究答题技巧
(1)、使用下面词语,以风景为话题,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运用其中两个。
(使用比喻)(80字以内)
来往不绝鳞次栉比引人注目别具一格
(2)、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连贯的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话,至少运用其中两个。
(使用因
果关系关联词)(80字以内)
春光和煦汗流浃背清晰可辨注目凝望美不胜收
(3)、关于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请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写你读书的体会。
(80字以内)
不求甚解开卷有益咬文嚼字唯唯连声执拗修身
答题技巧:
(1)、审题时,看清题意,读懂要求;(2)、选词时,分析词意,避生就熟;
(3)、构思时,围绕话题,突出中心;(4)、写话时,巧用修辞,配对关联;
(5)、描写时,生动优美,富有哲理;(6)、检查时,语句连贯,字数恰当。
(二)、二探中考题
结合答题技巧,点评学生答案(第一课时已经完成的)
(1)、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十几只鸟儿,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的花儿像穿了礼服的女生,一堆一堆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
(邓同学)
缺乏“画面”感,不生动优美。
(2)、春天不知不觉地悄悄地走来,花儿争着绽放,点缀着草地,万紫千红,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林同学)字数不够要求。
词语重复,病句
(3)、忙乱急促的学习中,我们踏着急快的节奏,停下来,不知不觉中,天依旧蓝,白云仍是童年的纯白,只是害怕偶然停止便会张望,看见那茫远的路,却不知道怎么行走。
(吴同学)没有审题,没有围绕“春天”这个主题来展开。
(三)、三研中考题
1、了解评分标准
(2011年广东中考)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者来年各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
(80字以内)(4分)
张望点缀不知不觉莺歌燕舞万紫千红眼花缭乱心旷神怡
参考答案: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青蛙呼朋引伴,在池塘中放声欢唱;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
评分准则:每个词语1分,共2分;修辞手法、描写、语意连贯2分。
答题要求:(1)、要写一段话,而不是一句话,字数在80字内;(但少于50个字的会扣2分)(2)、要选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
(3)、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没有用修辞的,给3分)
(4)、围绕“主题”写话。
(5)、表达生动。
(不生动,牵强生硬的3.5分)
2、欣赏师生作品
(1)、春天来了,整个世界仿佛都像新的一样。
花圃中,万紫千红的花争先恐后地绽开,露出幸福的笑容,肥胖的蜜蜂伏在花朵上,可爱极了!看到这番美丽的景象,我感到心旷神怡!(吴泽铭同学)(78个字)
(2)春姑娘不知不觉地来了,她带来了鸟语花香。
你听,小鸟不是正在为大地歌唱吗?你看,万紫千红的花儿不是正在点缀秀丽的山川吗?好一个多姿多彩的春天啊!(71个字)
四、实战演练
《高分突破》P53-P55
1、请选用下列词语写一段语意连贯的话。
要求:(1)以描写环境为话题;(2)至少选用两个词语;(3)用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4)80字以内。
(《高分突破》P53的第7题)夕阳月亮群山柳树荷花波光粼粼
夕阳带走最后一抹残红,月亮升上天空。
柳树倒映在水面,婀娜的柳枝像少女飘逸的美发;荷塘里,荷花晃荡,好似在窃窃私语。
月光洒满了整个湖面,波光粼粼,好一个荷塘月色。
(80个字) 2、从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从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写一段描述某人神态动作的话(80字以内)。
(《高分突破》P54的第23题)
A组:小心翼翼恍然大悟怡然自得懊悔焦灼愕然
B组:既……又……无论……都……
试卷发下来了,我开始小心翼翼答题。
咦,这道题有点面熟,可仔细一看,无论怎么想,都想不起来步骤,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真是又急又气,懊悔万分,要是当初多背背书就好了。
(80个字) 3、以“母爱”为话题,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使用其中两个词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80字以内)(《高分突破》P55的第35题)
成长清泉奋发图强精神支柱
母爱是伟大的。
我的母亲也不例外。
她时刻都在关心我的成长,她的话语,如同清泉般甘甜,激励我奋发图强。
在我眼中,她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是我生命中最强大的精神支柱!(80个字)
五、再看例题
六、作业。
继续完成《高分突破》P53-P55
七、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