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消毒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1
2024年检验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本一、工作人员需着装整洁,佩戴口罩,必要时需戴手套。
操作完成后,应脱下手套并进行手部清洁或使用手消毒剂,然后为下一位患者进行采血。
二、无菌与非无菌物品需严格分开存放。
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应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____小时。
爱尔碘开启后有效期为____天,过期禁止使用。
三、采血室每日操作前用清水清洁操作台一次,采血结束后,使用____mg/l含氯消毒液清洁操作台、桌面和地面一次。
四、紫外线消毒设备每日使用一次进行空间消毒,紫外线灯管每周用无水酒精清洁一次。
五、各种检验样本的采集和送检必须使用指定的容器,防止溢出污染。
六、静脉及末梢采血需严格遵守消毒隔离规程,静脉抽血实行一人一针一巾一带一消毒,末梢采血一人一片一管。
操作前需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避免交叉感染。
七、一次性医疗用品如采血针、注射器、尿杯、血红蛋白吸管等按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分类收集,采血针放入锐器盒,由专人收集并记录。
八、检验人员进行静脉抽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前先洗手并佩戴好帽子和口罩。
操作台污染时,立即用____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手部污染时应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再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九、室内应配备洗手设备、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和干手设施,工作人员需经常清洁双手,必要时进行手部消毒。
十、肝炎病人和透析病人的血液样本及疑似黄疸的血样被视为污染样本,应贴上红色警示标签,存放在指定区域内,以防扩大污染。
十一、溢出试管外的血液应用____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干净,注意防止玻璃碎片造成伤害。
十二、如被针头或碎玻璃刺伤,应立即用碘伏消毒局部,并参照“锐器伤的预防”措施处理。
十三、手部有伤口时,需戴手套接触样本。
十四、检验操作如吸取标本、离心振荡等,应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防止自身和实验室受到污染。
十五、已检查的标本与容器应分别在____mg/l含氯消毒剂中浸泡两小时后,倾倒标本,一次性容器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重复使用的物品经消毒后,再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备用。
检验科消毒和废弃物处理制度一、引言在现代医疗环境中,消毒和废弃物处理是确保医院环境卫生与病原体传播的关键步骤。
检验科作为医院中重要的功能部门,其消毒和废弃物处理制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于保障医院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检验科消毒和废弃物处理制度展开讨论,详细介绍制度的内容和操作流程,以保证检验科内环境的洁净和废弃物的安全处理。
二、检验科消毒制度2.1 消毒概述消毒是指通过使用特定的方法和消毒剂,将包括仪器设备、工作平台、试剂容器等在内的物品进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检验科消毒的目标是在保证操作环境洁净的基础上,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污染。
2.2 消毒时间与频率对于不同的物品和仪器设备,消毒的时间和频率需根据其特性和使用频率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一般来说,常见的设备如试剂容器、离心机等需每日消毒,而废液收集容器等则需要及时清理和消毒。
2.3 消毒方法和消毒剂选择在检验科消毒中,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
物理消毒主要通过高温蒸汽、紫外线照射等方式实现微生物的杀灭,而化学消毒则通过使用特定的消毒剂进行病原体的杀灭。
消毒剂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其杀菌效果、安全性以及对设备和物品的腐蚀程度等因素。
2.4 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在进行检验科消毒时,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消毒的效果和安全性。
操作规范包括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熟悉消毒剂的使用说明、遵循消毒剂浓度和接触时间等要求。
注意事项则包括避免化学品的混合使用、指定特定的消毒区域以及避免人员交叉污染等。
三、废弃物处理制度3.1 废弃物分类和包装根据医院废弃物管理的要求,检验科在废弃物处理中需要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包装,以确保其安全运输和处理。
常见的废弃物分类包括生物医疗废弃物、化学废弃物和一般医疗废弃物等。
这些废弃物需要采取不同的包装方式,如使用特定的袋子、容器等,以防止交叉感染和泄漏。
3.2 废弃物暂存和运输在废弃物处理中,检验科需要建立并合理规划废弃物的暂存和运输环节。
XX医院检验科消毒及污物处理
为了更好的保护患者利益,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不使废物流向社会,废水污染下水道。
特制定制度如下:
一、人员消毒:检验科工作人员要求下病房采血时,衣帽整齐,带口罩、手套。
采血时必须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
在工作期间需要饮水、上卫生间或做其他事情以及下班时,必须严格洗手消毒,当工作人员表面皮肤或衣物粘有标本及污物时,必须严格消毒洗涤。
二、器械消毒:检验操作过程中的所有器械该上缴消毒的上缴,不能上缴消毒的必须严格按照消毒规程进行分类消毒,保证实验时无交叉污染,以免影响检验结果和检验工作人员之间的交叉污染。
三、废物、废水处理:检验科的所有废物必须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并有专人进行详细登记。
检验科的所有废液必须先消毒,然后倒入下水道,以免病菌通过污水传染,给社会造成危害。
检验科及实验室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鞋套,戴防护面罩。
2.签收过的标本应置于污染区操作台上的样品架上的,不得随意摆放。
各种试剂和化学品均应贴有标签,放置于合适的位置,不与标本相碰。
试验台上不放置不必要的物品。
任何测试用的样品和试剂不宜置于桌面或架子的边沿,以防滑落打破,污染环境。
一旦污染,先在污染区外周围倒入消毒液,逐渐向中心消毒处理;3.每次操作前用消毒纱布擦拭工作人员手指,再接触病人,避免交叉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一巾〃。
4.所有被污染的针头、刀片、碎玻璃、采血管等利器必须放在一次性锐器盒中统一焚烧处理。
5.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止法》进行管理。
6.所有标本必须用1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60分钟后再进行排污处理。
7.所有被污染的一次性耗材、棉球、吸管、卫生纸、粪便、痰等标本连盒装入黄色垃圾袋,由卫生员统一收送焚烧。
8.各种消毒液现配现用,每天监测浓度,有记录。
门诊和病房检验发现传染病,应立即报告医务科和院感科,并采取隔离消毒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9.所有需要回收利用的试管、玻片、吸管等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消毒、浸泡、洗涤。
10.检验科各检查室桌椅、器具、地面每日用IoOomg/L 84消毒液擦拭2次;空气消毒1次;每周大扫除1次。
抹布、拖把专室专用。
11.每天日常工作完毕后,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必须消毒、擦拭,工作台面、地板必须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洗刷3-5 分钟。
12.所有检验科发出的化验单必须用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方可对外发出报告(科室外自助报告机打印除外),紫外线灯必须定期进行监测。
13.各室如有特殊要求需要消毒隔离者均按全国临床操作规程实施。
检验科消毒措施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检验科消毒措施
一、工作台、地面湿扫,每日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一次,发生污染时要按标本溢洒处理流程处
理
二、每日用紫外灯消毒空气1-2次
三、使用后的玻璃器材、试管、吸管等器具必须全部浸泡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消毒。
然后再用清水洗净高温烘干备用。
四、甲、乙、丙肝阳性标本应用高效消毒剂灭菌处理后弃去。
五、废弃的血液标本先用2000mg/L有效氯浸泡消毒,然后再高压灭菌后按医疗垃圾处理
六、所有使用的酒精瓶等其他玻璃瓶均需定期更换并采用高压消毒处理
七、在接触病人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用消毒凝胶),如手套有污染及时更换手套。
检验科消毒制度
一、空气消毒
抽血间与样本接收间每天工作结束后立即紫外线直接照射,照射时间>30min,每天一次。
注意事项如下:
1、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灯表面的清洁,每周用酒精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
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不能使紫外线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3、紫外线强度每年检定一次。
4、每天记录紫外线消毒时间。
二、台面地面消毒
1、台面消毒:每天工作结束后立即用当天配制的 2‰(1升水4片)消毒灵液擦拭工作
台,抹布等清洁工具各室专用,不能混用,用后洗净晾干。
2、地面消毒:每天用2‰消毒灵液拖擦。
3、注意事项:如果有传染性的标本或污物外溢、溅泼或器皿打破污染物洒落于台面或
(和)地面,应立即用2‰(1升水4片)消毒灵液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
污染物表面,保持30min—60min再擦去,抹布拖把用后浸于2‰消毒灵液内1小
时。
三、设备仪器消毒:
每天工作结束后立即用75%酒精擦拭仪器表面,污染物溅出后要随时消毒。
四、手、压脉带消毒:
1、工作结束后立即洗手再用手消毒液消毒。
2、每一患者静脉采血结束后立即用手消液消毒。
3、使用后的压脉带必须用1.0‰(1升水2片)消毒灵液浸泡>30分钟.
4、消毒液容器必须标明更换日期。
检验科消毒措施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检验科消毒措施
一、工作台、地面湿扫,每日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一次,发生污染时要按标本溢洒处理流程处理
二、每日用紫外灯消毒空气1-2次
三、使用后的玻璃器材、试管、吸管等器具必须全部浸泡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消毒。
然后再用清水洗净高温烘干备用。
四、甲、乙、丙肝阳性标本应用高效消毒剂灭菌处理后弃去。
五、废弃的血液标本先用2000mg/L有效氯浸泡消毒,然后再高压灭菌后按医疗垃圾处理
六、所有使用的酒精瓶等其他玻璃瓶均需定期更换并采用高压消毒处理
七、在接触病人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用消毒凝胶),如手套有污染及时更换手套。
检验科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1. 管理制度背景在医疗机构中,检验科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其所涉及的人体检测、体液制备等工作需要严格的环境、清洁和消毒要求,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患者的安全。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的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2. 管理内容的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检验科室,包括检验科室的所有工作区域、设备仪器、资源用品以及员工的个人卫生等方面的管理。
3.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3.1 工作区域管理•公共区域的清洁:定期清扫地面、拖地、擦玻璃等。
确保每日公共区域清洁,垃圾桶在每天工作结束后清理。
•检验科室的清洁:每日工作结束后,对各个工作区域进行清扫、拖地、擦桌子、擦墙和擦门。
同时,确保工作台等区域每日清理,消毒液定期更换。
•治具、耗材储藏间的管理:确保干净整洁,物品放置合理,并定期消毒液擦拭。
3.2 设备仪器的管理•设备仪器的清洁:每日工作结束后定期对设备仪器进行清洁(如离心机、试剂瓶、荧光显微镜等)。
•设备维护保养:针对设备维护保养,设备定期检查,每日开机前在设备上打卡并签字,维护及时。
设备报修需及时进行或通知管理员,直到维修好方可使用。
•严格控制设备的使用:避免因不必要的使用,在检验科室内跨地区的可行性分析是存在的,但有专业技术人存在并负责时。
并且,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的设置。
3.3 资源用品的管理•试剂品的管理:严格复核每种即将使用的试剂品的完好性、过期日期以及是否正确使用,如有问题,应及时举报。
•样品的管理:对所有样品进行操作时,必须在标签上注明样品的编号、所属测试项目、取样者姓名以及取样时间等。
并且要及时归档备案。
•包装和库存管理:对于耗材、包装材料等,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另外需要控制进出流程,有专人清点、报备及进行库存管理。
3.4 员工个人清洁与卫生管理•佩戴助手:针对检验科内职员,要求佩戴手套,保证手部的卫生清洁。
•检修人员洗手:每位检修工作人员,在处理某些需要较高水平环境和工具时,检修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洗手消毒操作。
检验科消毒及废弃物处理程序一、人员要求1、工作人员应穿戴整洁,工作服一般每周更换1-2次;2、试验室接触标本均为可疑污染物,操作前均应戴好乳胶手套,手套破损要及时更换,工作后脱手套用手消毒液消毒双手,用流动水洗净;3、做血常规检查的操作者必须做到一人一消毒,;4、离开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脱掉手套;不能穿工作服到院外活动。
二、病人手指消毒1、做血常规检查应选取病人无红肿,破损,伤痕的手指部位;2、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针刺部位,干后针刺取血,做到一人一针一消毒一吸管;3、推片不得直接接触创口皮肤取血。
三、废弃物的消毒及处理1、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严格分开,黑色垃圾袋装生活垃圾,黄色垃圾袋装医用垃圾;2、装盛垃圾的垃圾桶应用脚踏式加盖黄色医疗垃圾处理桶。
3、固体医疗垃圾套双层垃圾袋,防止泄露,,定时或在装满3/4时及时清理,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焚烧,转运时应有防止锋利物刺破垃圾袋遗洒的防护措施。
4、液体垃圾如病人尿液、胸腹水、呕吐物按有效氯浓度为10000mg/l,1:1等量作用30分钟,到入医用下水道;5、锐利物应及时投入专用锐器盒,在装满前或48小时之内及时更换。
6、一般的化学废弃物可直接排入下水道;血球分析仪废液含氰化物,应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敞口消毒,作用30分钟后到入下水道。
四、重复使用检验器材处理1、重复使用的器材用后应浸入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4小时,再清洗干净;2、取出,蒸馏水冲洗10遍以上;3、烘干,备用。
五、各种物面及地面消毒1、各种物表及台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用紫外线消毒时,灯管离台面不宜超过1米,消毒有效区域为灯管周围1.5-2.0米,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2、地面用浸有500-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的拖把拖地六、空气消毒1、实验室应开窗通风,保证持空气流通、清新;2、空气消毒用静电吸附式空气净化器持续消毒,每次时间均应大于30分钟,每天不少于1小时七、.化验单消毒1、要保持化验单干净,避免被检验材料污染;2、门急诊未被污染的化验单,可随时发出。
检验科消毒措施
一、工作台、地面湿扫,每日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一次,发生污染时要按标本溢洒处理流程处
理
二、每日用紫外灯消毒空气1-2次
三、使用后的玻璃器材、试管、吸管等器具必须全部浸泡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消毒。
然后再用清水洗净高温烘干备用。
四、甲、乙、丙肝阳性标本应用高效消毒剂灭菌处理后弃去。
五、废弃的血液标本先用2000mg/L有效氯浸泡消毒,然后再高压灭菌后按医疗垃圾处理
六、所有使用的酒精瓶等其他玻璃瓶均需定期更换并采用高压消毒处理
七、在接触病人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用消毒凝胶),如手套有污染及时更换手套。
201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