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A卷)(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1007.67 KB
- 文档页数:16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2022-2023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A卷高一物理·全解全析1234567A D D C CB A89101112D AB ACD CD AC1.A【解析】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成质点,A正确;B.13分钟表示的是时间间隔,B错误;CD.4.8公里表示此次行程的路程,而根据这两个数据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率而不能算出平均速度,C、D错误.故选A。
2.D【解析】AD.伽利略的做法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等科学步骤,不是凭直觉进行的推论,故A错误,D正确;B.伽利略最终得出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其速度变化对于时间是均匀的,故B错误;C.伽利略开创了逻辑推理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近代科学,故C错误。
学 习 资 料 专 题2019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3分)竖直放置的“”形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 ,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 点,另一端从与A 点等高的B 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 点移动,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A .先变小后变大B .先不变后变小C .先不变后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答案】B【解析】解:当轻绳从B 端到直杆的最上端的过程中,设两绳的夹角为2α. 设绳子总长为L ,两直杆间的距离为S ,由数学知识得到sin SLα=,L 、S 不变,则α保持不变. 再根据平衡条件可知,两绳的拉力F 保持不变.当轻绳的右端从直杆的最上端移到B 时,设两绳的夹角为2θ.以滑轮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如图1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2cos F mg θ=, 得到绳子的拉力2cos mgF θ=, 所以在当轻绳的右端从直杆的最上端移到B 时的过程中,θ减小,cos θ增大,则F 变小. 故选:B .2.(3分)质量为m 的四只完全相同的足球叠成两层放在水平面上,底层三只足球刚好接触成三角形,上层一只足球放在底层三只足球的正上面,系统保持静止.若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A .底层每个足球对地面的压力为mgB .底层每个足球之间的弹力为零CD【答案】B【解析】解:A .根据整体法,下面每个球对地面的压力为N ,3N 4mg =,故43mg ;故A 错误;B .四个球的球心连线构成了正四面体,下层每个足球之间的弹力为零,故B 正确;C .上层足球受到重力、下层足球对上层足球的三个支持力,由于三个支持力的方向不是竖直向上,所以三个支持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之和等于重力,则下层每个足球对上层足球的支持力大小大于3mg,故C 错误; D .根据正四面体几何关系可求,F 与mg的夹角的余弦值cos θ=,正弦值sin θ;4N 3mg mg +==f =,联立解得:f =F =,则643mg μ==,故D 错误.故选:B .3.(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带正电物体,在磁感强度为B 、方向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沿动摩檫因数为μ的水平面向左以初速度v 运动,则( )A .若另加一个电场强度为()mg q qvB μ+、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物体做匀速运动B .若另加一个电场强度为()mg qvB q+、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 C .物体的速度由v 减小到零所用的时间等于()mvmg qvB μ+D .物体的速度由v 减小到零所用的时间小于()mvmg qvB μ+【答案】B【解析】解:A .若另加一个电场强度为()mg q qvB μ+、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力()F qE mg qvB f μ==+=,但电场力的方向与摩擦力方向相同,故物体不能处于平衡状态,故A 错误;D .若另加一个电场强度为为()mg qvB q+、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力F q E m g q v B ==+,支持力为零,故摩擦力为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正确;C .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洛伦兹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左手定则,洛伦兹力向下,合力向后,物体做减速运动;由于摩擦力()t f mg qv B μ=+,不断减小,加速度不断减小,不是匀变速运动,故物体的速度由v 减小到零所用的时间大于()mvmg qvB μ+,故CD 错误; 故选:B .4.(3分)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设某次实验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 、B 、C .让小球分别由A 、B 、C 滚下,如图所示,A 、B 、C 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1s 、2s 、3s ,小球由A 、B 、C 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1t 、2t 、3t ,小球由A 、B 、C 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1v ,2v 、3v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 .322221231t t s s s t == B .321222v v v == C .212133t t v t v v ==D .1221s s s s -=- 【答案】A【解析】解:A .由运动学公式可知,212s at =,22sa t =故三次下落中位移与时间平方向的比值一定为定值,伽利略正是用这一规律说明小球沿光滑斜面下滑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B .小球在斜面上三次运动的位移不同,末速度一定不同,故B 错误;C .由v at =可得,va t =三次下落中的加速度相同,故公式正确,但是不是当是伽利略用来证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故C 错误;D .由图可知及运动学规律可知,1223s s s s >--,故D 错误. 故选:A .5.(3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 车和b 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 和曲线b ,由图可知( )A .b 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B .在1t 时刻a 车的位移大于b 车C .1t 到2t 时间内a 车的平均速度小于b 车D .1t 到2t 时间内某时刻两车的速度可能相同 【答案】D【解析】解:A .b 图线切线切线先为正值,然后为负值,知b 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故A 错误;B .在1t 时刻,两车的位移相等.故B 错误;C .1t 到2t 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同,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故C 错误;D .1t 到2t 时间内,b 图线的切线斜率在某时刻与a 相同,则两车的速度可能相同.故D 正确. 故选:D .6.(3分)如图所示,在半圆形光滑凹槽内,两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槽的最低点,另一端分别与小球P 、Q 相连.已知两球在图示P 、Q 位置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两球质量相同,则P 球对槽的压力较小B .若两球质量相同,则两球对槽的压力大小相等C .若P 球的质量大,则O P '弹簧的劲度系数大D .若P 球的质量大,则O P '弹簧的弹力大 【答案】BD【解析】解:对两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都是受重力、支持力和弹簧的弹力三个力,两小球静止,受力平衡,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平行四边形,有几何关系可知:Q Q QG N OO Q '∆∆'∽,P P PG N OO P '∆∆'∽,则有:1Q QN OQ R G R OO ===',1P PN OP RG R OO ===' 即支持力始终与重力相等,若两球质量相等,重力相等,则所受支持力相等,对槽的压力必然相等,故A 错误、B 正确;Q QF O QG OO'='得:Q Q O QF G R '=, P P F O P G OO '='得:P P O P F G R'=, 由图可知O P O Q ''>,又P Q G G >,则P Q F F >,根据胡克定律F k x =∆,两弹簧的形变量未知,则劲度系数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BD .7.(3分)我校体育馆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建好后将为同学们的健身提供了一个新的场所.如图为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前5s 的平均速度是0.5m /sB .前10s 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C .30s ~36s 钢索拉力的功率不变D .0s ~10s 的平均速度等于30s ~36s 的平均速度 【答案】BD【解析】解:A .由速度时间图线可知,10s 末的速度为1m /s ,则5s 末的速度为0.5m /s ,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知,前5s 内的平均速度0.2520.5m /sm /s v ==,故A 错误; B .前10s 内,加速度方向向上,拉力大于重力,10~30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重力,30~36s 内,加速度方向向下,拉力小于重力,可知前10s 内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故B 正确;C .30~36s 内做匀减速运动,拉力不变,根据P Fv =,知拉力的功率减小,故C 错误;D .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02v vv +=知,0~10s 内和30~36s 内平均速度相等,故D 正确. 故选:BD .8.(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三角形木块A 静止在水平面上,其左右两斜面光滑.一质量为m 的物体B 沿倾角30α=︒的右侧斜面加速下滑时,三角形木块A 刚好保持静止.则当物块B 沿倾角60β=︒的左侧斜面下滑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仍然静止不动,地面对A 的摩擦力两种情况下等大B .若45α=︒角,物块沿右侧斜面下滑时,A 将不会滑动C .A 将向右滑动,若使A 仍然静止需对施加向左侧的作用力D .A 仍然静止不动,对地面的压力比沿右侧下滑时对地面的压力小 【答案】C【解析】解:物体B 沿着右侧斜面下滑时,对斜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的垂直分力,为cos30F mg =︒,对物体A 受力分析,受重力、压力、支持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如图所示:物体A 恰好不滑动,故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等于滑动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x 方向:sin30f F =︒,y 方向:cos30N Mg F =+︒,其中:f N μ=,解得:μ=,A .物体B 从左侧下滑,先假设斜面体A 不动,受重力、支持力、压力和向左的摩擦力,如图所示:压力等于物体B 重力的垂直分力,为1cos602F mg mg =︒=,竖直方向一定平衡,支持力为:1cos604N Mg F Mg mg =+︒=+,故最大静摩擦力14m f N Mg mg μ⎫==+⎪⎝⎭,压力的水平分力为cos30m F f ︒=>,故一定滑动,要使A 静止,需要对其施加向左的推力,故C 正确,A 、D 错误;B .若45α=︒,物块沿右侧斜面下滑时,先假设A 不滑动,B 对A 的压力为cos45mg ︒,该压力的水平分量为sin 45mg ︒,竖直分力为2cos 45mg ︒,与30α=︒时相比,B 对A 压力的水平分力变大了,B 对A 压力的竖直分力也变小了,故最大静摩擦力减小了,故一定滑动,故B 错误. 故选:C . 二、填空题9.(3分)如图1所示是某校在高考前为给高三考生加油,用横幅打出的祝福语.下面我们来研究横幅的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横幅的质量为m 且质量分布均匀,由竖直面内的四条轻绳A 、B 、C 、D 固定在光滑的竖直墙面内,四条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θ,其中绳A 、B 是不可伸长的钢性绳;绳C 、D 是弹性较好的弹性绳且对横幅的拉力恒为0T ,重力加速度为g .绳A 、B 所受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如果在一次卫生打扫除中,楼上的小明同学不慎将一质量为0m 的抹布滑落,正好落在横幅上沿的中点位置.已知抹布的初速度为零,下落的高度为h ,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抹布与横幅撞击后速度变为零,且撞击时间为t ,撞击过程横幅的形变极小,可忽略不计.求撞击过程中,绳A 、B 所受平均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答案】02sin mgT θ+002sin mg m g T θ+++【解析】解:(1)横幅在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态:02sin 2sin T T mg θθ=+,解得:02sin mgT T θ=+. (2)抹布做自由落体运动,其碰撞前的速度: 22gh v =,碰撞过程中与横幅有作用力F ,由动量定理可得:00()0F m g t m v --=-,解得:0F m g =+,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抹布对横幅的冲击力F F '=, 横幅仍处于平衡状态:102sin 2sin T T mg F θθ'=++,解得:0102sin mg m g T T θ+=+,故答案为:02sin mg T θ+ 002sin mg m g T θ++10.(3分)目前在我国许多省市ETC 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 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 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115m /s v =朝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过ETC 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10m 处正好匀减速至25m /s v =,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1v 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s 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1v 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21m /s .汽车过ETC 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__;汽车通过ETC 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是__________秒.【答案】210m 27【解析】解:汽车过ETC 通道:减速过程有:22212v v ax -=减,【注意有文字】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位移相等,则有:2x x d =+减,【注意有文字】 解得:210m x =,汽车过ETC 通道的减速过程有:0v v at =-减,【注意有文字】 总时间121112222s v v d dt t v a v -=+=+=减,【注意有文字】 汽车过人工收费通道有:1222050s v t a=⨯+= 2122225m 2v s a=⨯=所以二者的位移差为:2122521015πs s s ∆=-=-=, 则有:21127s s t t t v ⎛⎫∆∆=-+= ⎪⎝⎭,故答案为:210m ,27. 三、计算题11.如图(a ),O 、N 、P 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37NOP ∠=︒,OP 中点处固定一电量为81 2.010C q -=⨯的正点电荷,M 点固定一轻质弹簧.MN 是一光滑绝缘杆,其中ON 长为(1m)a a =,杆上穿有一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将弹簧压缩到O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弹簧后到达N 点的速度为零.沿ON 方向建立坐标轴(取O 点处0x =),图(b )中I 和II 图线分别为小球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随位置坐标x 变化的图象,其中30 1.2410J E -=⨯,31 1.9210J E -=⨯,42 6.210J E -=⨯,9229.010N m /C k =⨯⋅,取s i n 370︒=,cos370.8︒=,210m /s g =.(1)求电势能为1E 时小球的位置坐标1x 和小球的质量m ; (2)已知在1x 处时小球与杆间的弹力恰好为零,求小球的电量2q ; (3)求小球释放瞬间弹簧的弹性势能p E . 【解析】解:(1)势能为1E 时,距M 点的距离为:11cos37cos370.320.32m 2x a a =︒⋅⋅︒==,1x 处重力势能为:11sin 37E mgx =︒,311110kg sin37E m gx -==⨯. (2)在1x 处,根据受力分析可知122cos37mg q q kr =︒, 其中:1tan370.24r x a =︒=,带入数据,得:61216 2.5610C 25E aq kq -==⨯. (3)根据能量守恒,有:20P sin37mga E E E ︒+-=, 带入数据,得:3P 5.3810J E -=⨯.答:(1)求电势能为1E 时小球的位置坐标1x 为0.32m ,小球的质量3110kg m -⨯. (2)已知在1x 处时小球与杆间的弹力恰好为零,小球的电量2q 为62.5610C -⨯. (3)求小球释放瞬间弹簧的弹性势能p E 为35.3810J -⨯.12.高铁列车上有很多制动装置.在每节车厢上装有制动风翼,当风翼完全打开时,可使列车产生210.5m /s a =的平均制动加速度.同时,列车上还有电磁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摩擦制动系统等.单独启动电磁制动系统,可使列车产生220.7m /s a =的平均制动加速度.所有制动系统同时作用,可使列车产生最大为23m /s a =的平均制动加速度.在一段直线轨道上,列车正以0324km /h v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列车长接到通知,前方有一列车出现故障,需要该列车减速停车.列车长先将制动风翼完全打开让高速行驶的列车减速,当车速减小了13时,再通过电磁制动系统同时制动.(1)若不再开启其他制动系统,从开始制动到停车,高铁列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2)若制动风翼完全打开时,距离前车只有2km ,那么该列车最迟在距离前车多远处打开剩余的制动装置,才能保证不与前车相撞? 【解析】解:(1)由题意可得:0324km /9m h 0/s v ==,打开制动风翼时,有:210.5m /s a =,1022906330m /s v v ==⨯=,在此过程中行驶的距离为:2222011190604500m 220.5v v x a --===⨯ 在打开电磁制动后,共同作用的加速度为:2220.5m /s 0.71m /s m /s .2a +='=, 在此过程中行驶的距离为:22121601500m 22 1.2v x a ===⨯, 高铁列车在此过程中行驶的总距离为:126000m x x x =+=,(2)最迟需要在距离前车x ∆处打开其他制动装置.由题意知,此时减速需要最大制动加速度,即: 23m /s a =,22v x a ∆=,减速之前有:220012v v x x a --∆=由以上两式可解得:1220m x ∆=.答:(1)若不再开启其他制动系统,从开始制动到停车,高铁列车行驶的距离是6000m . (2)若制动风翼完全打开时,距离前车只有2km ,那么该列车最迟在距离前车1220m 打开剩余的制动装置,才能保证不与前车相撞.13.一个光滑直槽长为L ,固定在水平面上,直槽两端有竖直挡板,槽内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光滑小球.设水平向右为x 轴正方向,初始时小球1位于0x =处,速度为v ,运动方向向右;小球2位于x L =处,速度为2v ,运动方向向左,如图所示.小球间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碰撞前后速度交换方向相反),而小球每次与槽壁的碰撞结果都会使小球速度减半的返回,求:在哪些时间段内两小球的速度大小、方向相同?对应这些时间段的速度大小为多少?【解析】解:由于两个质量相同的光滑小球间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碰撞前后速度交换方向相反),所以当两个小球碰撞后,两个小球组成的系统相对于相互“穿过”了对方,所以在第一次碰撞后小球1以2v 返回左侧的时间:112Lt v=,球1与槽碰撞后的速度变成v 方向向右, 球2返回第一次右侧的时间:21L t v =,球1与槽碰撞后的速度变成2v方向向左, 所以两个小球在2L Lt v v<<的时间内速度相等,速度的大小为v ,方向向右, 在12t 时刻小球1的到O 点距离:11211()2Lx v t t =-=, 所以在两个小球发生第二次碰撞后,小球1的速度是2v方向向左,小球2的速度是v 方向向右;小球2返回右侧的时间:221132L L t t v v =+=,与槽发生第二次碰撞后的速度变成2v ,方向向左,小球1第二次返回左侧的时间:122132L L t t v v =+=.与槽发生第二次碰撞后的速度变成2v ,方向向右, 可知在:332L L t v v <<的时间内速度也相等,速度变成2v ,方向向左; 在两个小球发生第三次碰撞后,小球1的速度是2v 方向向左,小球2的速度是4v方向向右;小球2返回右侧的时间:231274L Lt t v v =+=,与槽发生第三次碰撞后的速度变成8v ,方向向左,小球1第三次返回左侧的时间:132223722L Lt t tv v =+=<.与槽发生第三次碰撞后的速度变成4v,方向向右, 可知在:772L L t v v <<的时间内速度也相等,速度变成4v ,方向向右, 在两个小球发生第四次碰撞后,小球1的速度是8v 方向向左,小球2的速度是4v方向向右,小球2返回右侧的时间:24131524L L t t v v =+=,与槽发生第四次碰撞后的速度变成8v ,方向向左,小球1第四次返回左侧的时间:142324158L Lt t t v v =+=>.与槽发生第四次碰撞后的速度变成16v,方向向右, 可知在:15152L L t v v <<的时间内速度也相等,速度变成8v,方向向左,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两个小球在2L L t v v <<以及22(1)(1)2n L n Lt v v --<<23()4n =,,的时间内速度是相等的.对应的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 ,2v ,4v12n v -23()4n =,,(n 为两个小球的碰撞次数),答:两个小球在2L L t v v <<以及22(1)(1)2n L n Lt v v--<<23()4n =,,的时间内速度是相等的.对应的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 ,2v ,4v12n v -23()4n =,,(n 为两个小球的碰撞次数). 四、选修部分14.氢原子从能级A 跃迁到能级B 时,辐射出波长为1λ的光,从能级A 跃迁到能级C 时,辐射出波长为2λ的光,若12λλ>,则氢原子从能级B 跃迁到能级C 时,将__________光子,光子的波长为__________. 【答案】辐射1212λλλλ- 【解析】解:因为12λλ>,根据cγλ=,知12γγ<.A 到B 辐射光子的能量小于A 到C 辐射光子的能量,所以B 能级能量比C 能级能量大, 跃迁时辐射光子,B 、C 间的能级差21hchcE λλ∆=-,又知3hcE λ∆=,解得12312λλλλλ=-. 故答案为:辐射,1212λλλλ-.1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均为2kg M =的甲、乙两辆小车,两车之间通过一感应开关相连(当滑块滑过感应开关时,两车自动分离),甲车上表面光滑,乙车上表面与滑块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μ=.一根通过细线拴着且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固定在甲车的左端,质量为1kg m =的滑块P (可视为质点)与弹簧的右端接触但不相连,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010J E =,弹簧原长小于甲车长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剪断细线,求: ①滑块P 滑上乙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②滑块P 滑上乙车后最终未滑离乙车,滑块P 在乙车上滑行的距离.(取210m /s g =)【解析】解:(1)设滑块P 滑上乙车前的速度为v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作用的过程中动量和机械能都守恒,选向右的方向为正,应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关系有:1220mv Mv -=①102221(212)2mv M E v +=②①②两式联立解得:14m /s v =,21m /s v =.(2)以滑块和乙车为研究对象,选向右的方向为正,在此动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12()mv Mv m M v -=+共③由能量守恒定律得:2221211()2212mgL mv Mv m M v μ+-+共④③④联立并代入数据得:5m 3L =答:①滑块P 滑上乙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4m /s .②滑块P 滑上乙车后最终未滑离乙车,滑块P 在乙车上滑行的距离为5m 3.。
2019年陕西省汉中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5分)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费米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 o)和镭(R a)两种新元素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C.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基本电荷的数值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2.(5分)一质点t=0时刻从原点开始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4 s时,质点在x=l m处B.第3s内和第4s内,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同C.第3s内和第4s内,合力对质点做的功相同D.0~2 s内和0~4 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3.(5分)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有截面为圆周的柱状物体A,A与墙面之间放一光滑的圆柱形物体B,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使A缓慢地向左移动少许,在这一过程中()A.墙壁对B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B.A对B的弹力一直增大C.A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增大D.A受到的地面支持力不变4.(5分)如图所示,虚线a、b、c表示O处点电荷的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一电子从M 点射入电场后从N点离开电场,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由此可以判定()A.电子在每个位置具有的电势能与动能的总和不一定相等B.O 处的点电荷一定带正电C.a、b、c 三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是φa>φb>φcD.电子运动时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5.(5分)2018年11月20日7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六号卫星及天平一号A星、B星、嘉定一号和软件定义卫星等4颗微纳卫星发射升空,完成了“一箭5星”的壮举。
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理(A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集合,则( ) A.B.C.D.2、已知复数11z i i=++,则z =( )A.12D. 23、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sin 3sin A B =,c =5cos 6C =, 则a =( )A.B.C.3D.44、圆C 的圆心在y 轴正半轴上,且与x 轴相切,被双曲线2213yx -=的渐近线截得的弦长为C 的方程为( )A. ()2211x y +-=B. (223x y +=C. 221x y ⎛+= ⎝⎭D. ()2224x y +-=5、已知,则( ) A. B. C.D.6、已知向量a ,b 的夹角为60︒,且2a =,227a b -=,则b =( )A. 2C. 2D. 37、如果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S =( )A.2548B.-2550C.2550D.-25528、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四个面中,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是( )A .2B .4C .52+D .524+9、《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勾八步,股一十五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 ”其大意:“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8步和15步,问其内切圆的直径为多少步?”现若向此三角形内随机投一粒豆子,则豆子落在其内切圆外的概率是( ) A.310π B.320πC. 3110π-D. 3120π-10、将函数()2sin 24f x x π⎛⎫=+ ⎪⎝⎭的图象向右平移φ(0φ>)个单位长度,再将图象上每一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纵坐标不变),所得图象关于直线4x π=对称,则φ的最小值为( ) A.34πB. 2π C.8π D.38π 11、由半椭圆12222=+b y a x (x ≥0)与半椭圆12222=+cxb y (x ≤0)合成的曲线称作“果圆”,如图所示,其中222a b c =+,a >0bc >>.由右椭圆12222=+by a x (0x ≥)的焦点0F 和左椭圆12222=+cxb y (0x ≤)的焦点1F ,2F 确定的012F F F ∆叫做果圆的焦点三角形,若果圆的焦点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则右椭圆12222=+b y a x (0x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A .)1,31( B .)1,33(C . )1,32(D .)33,0( 12、已知函数f (x )=ax 3﹣3x 2+1,若f (x )存在唯一的零点x 0,且x 0>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B .(1,+∞)C .(﹣∞,﹣2)D .(﹣∞,﹣1)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实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B卷)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巧妙的利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影响使得时间更容易测量,最后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B. 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并归纳总结了牛顿第一定律C. 卡文迪许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D. 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巧妙的利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影响使得时间更容易测量,得出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正比关系,加之科学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A正确;伽利略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并归纳总结了牛顿第一定律,B错误;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C错误;法国学者库仑首先得出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库仑定律,密立根测出了元电荷的电荷量,D正确。
考点:物理学史。
【名师点睛】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史的了解情况,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家熟悉的爱因斯坦、卢瑟福等,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知道这些著名科学家的重要贡献,是解答类似问题的关键。
2.据媒体报道,叛逃英国的俄罗斯前特工利特维年科在伦敦离奇身亡.英国警方调查认为毒杀利特维年科的是超级毒药——放射性元素钋().若元素钋发生某种衰变,其半衰期是138天,衰变方程为→+Y+,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元素发生的是β衰变B. Y原子核含有2个核子C. γ射线是衰变形成Y原子核释放的D. 200 g的经276天,已发生衰变的质量为150 g【答案】D【解析】【详解】A. 根据衰变方程为→+Y+可知,Y是,属于α衰变,而γ射线是伴随着α衰变产生的,故A错误,C错误;B.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得,Y的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则核子数为4.故B错误;D. 根据m=知,200g的经276天,已衰变的质量为150g,故D正确。
2019届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B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巧妙的利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影响使得时间更容易测量,最后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B.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并归纳总结了牛顿第一定律C.卡文迪许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D.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2.据媒体报道,叛逃英国的俄罗斯前特工利特维年科在伦敦离奇身亡.英国警方调查认为毒杀利特维年科的是超级毒药——放射性元素钋().若元素钋发生某种衰变,其半衰期是138天,衰变方程为→+Y+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发生的是β衰变B.Y原子核含有2个核子C.γ射线是衰变形成Y原子核释放的D.200 g的经276天,已发生衰变的质量为150 g3、用甲、乙两种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做光电效应实验,发现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被照射金属的逸出功为W0,遏止电压为Uc,电子的电荷量为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光的强度小于乙光的强度B. 甲光的频率为C.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D. 甲光照射时产生的光电子初动能均为eUc4.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的重物,,如图所示,忽略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则滑轮受到绳子作用力为A. 50NB.C. 100ND.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0-t1时间内,甲的位置变化比乙快B.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C.开始计时时,乙在甲前面x0处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6.最近,不少人喜欢踩着一种独轮车,穿梭街头。
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全国重点高中初升高自主招生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9年l1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罕见的“水星凌日”现象震撼上演,在地球上部分地区可以观察到。
如图所示,“水星凌日”是指当水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侧时,在某些特殊时刻,地球、水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水星就像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下列现象中与“水星凌日”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A.湖边的树在湖水中的“倒影”B.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D.“海市蜃楼”现象2.汽车装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副驾驶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蜂鸣器工作;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蜂鸣器不工作.图设计的电路图正确的是A.B.C.D.3.炎热的夏季,在无风的环境中,剥开冰棒纸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如图的甲、乙两幅图描绘冰棒周围冒“白气”的情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凝华现象B.图乙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C.图甲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升华现象D.图乙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4.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A.B.C.D.5.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水平放置且右端固定,闭合开关S,将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铁的磁性减弱B.电磁铁左端是S极C.条形磁铁受到的排斥力增大D.条形磁铁所受的吸引力减小6.如图所示,把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让其一端伸出桌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B.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C.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D.钢尺伸出的长度越短其响度越大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滑动变阻器,P为滑片,闭合开关,两灯泡L1、L2正常发光,若将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1灯变暗B.L2灯变暗C.干路中的电流变大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8.地磁场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城固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A卷)一、选择题(1-8题为单选,9-12题为多选4×12=48分)1. 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图 2 图3A. A、B运动方向相反B. 0﹣4s内,A、B的位移相同C. t=4s时,A、B的速度相同D. 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2.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 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 卢瑟福用人工转变的方法,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C. 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原子发光的规律D.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3.如图题2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大量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29 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些氢原子能发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 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光子的波长最短C. 金属钠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9.80 eVD. 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子频率最低4. 如图3所示,静止的核发生衰变后生成反冲核,两个产物都在垂直于它们的速度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衰变方程可表示为B. Th核和粒子的圆周轨道半径之比为1:45C. Th核和粒子的动能之比为1:45D. Th核和粒子在匀强磁场中旋转的方向相同5. 把图4甲所示的正弦式交变电流接在图乙中理想变压器的A 、B 两端,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t 为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R 为定值电阻,原线圈连接V1,副线圈连接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 图5A. Rt 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变压器输入功率变大B. Rt 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V 1、V 2示数的比值不变C. 在t=1×10﹣2s 时,穿过该矩形线圈的磁通量为零D. 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6sin50πt (V )6. 2017年4月22日,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绕地球做半径为r 、逆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与地心连线的夹角为θ,如图5所示,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算“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的向心加速度大均为 B. “天舟一号”从图示位置运动到天宫二号所在位置所需时间为C. “天舟一号”要想追上“天宫二号”,必须先向后喷气D. “天舟一号”追上“天宫二号”,该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天舟一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7.水平面内有一等边三角形ABC ,O 点为三角形的几何中心,D 点为O 点正上方一点,O 点到A 、B 、C 、D 四点的距离均为L 。
西安市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 )A. 20 mB. 24 mC. 25 mD. 75 m【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汽车的加速度为:,根据,则,解得:v0="12m/s" ,故物体停止的时间:,刹车后7s内的位移是6s内的位移,选项C正确。
考点:匀变速运动的规律.2.某乘客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他先观测3分钟,发现火车前进540 m,隔3分钟后又观测1分钟,发现火车前进了360 m,若火车在这7分钟内做匀加速运动,则这列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0.03 m/s2B. 0.01 m/s2C. 0.5 m/s2D. 0.6 m/s2【答案】B【解析】从开始观测记为0时刻,根据推论可得,火车在第一个3分钟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在1.5min时的速度为,在最后1分钟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即6.5min 时的速度为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所以火车的加速度为,C正确.3.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是【解析】由图知:过程①为向下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向下,失重,);过程②为向下匀速直线(平衡,);过程③为向下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向上,超重,);过程④为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向上,超重,);过程⑤为向上匀速直线运动(平衡,);过程⑥为向上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向下,失重,);综合各个过程可知B选项正确。
【考点定位】图像、超重与失重、牛顿第二定律。
视频4. 如图所示,物体A放置在固定斜面上,一平行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物体A上。
在力F变大的过程中,A始终保持静止,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A受到的合力变大B. 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不变C.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变大D.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变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合力一直为零,故物体受到的合力不变,A错误;在垂直斜面方向上有,与外力F的大小无关,保持不变,B正确;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逐渐增大过程中满足,所以在减小,当时,摩擦力减小到零,当时,满足,随着F 的增大而增大,故CD错误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5.如图所示,一箱苹果沿着倾角为θ的斜面,以速度v匀速下滑.在箱子的中央有一个质量为m的苹果,它受到周围苹果对它作用力的合力的方向( )A. 沿斜面向上B. 沿斜面向下C. 竖直向上D. 垂直斜面向上【解析】试题分析:这个质量为m的苹果是匀速下滑的,这说明受力平衡,它自身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大小为mg,以及来自下面苹果和周围苹果传来的力,说明周围苹果对它的合力与重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周围苹果对它的作用力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上,C正确;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名师点睛】从题目来看好像是很多的苹果,会有很多的力产生,但应用整体法,问题就简单了,就和水平面上放的物体一样了.视频6.如图所示,a、b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连接,a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以下图示哪个是正确的( )A. B. C. D.【答案】B【解析】对b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斜面对其垂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细线的拉力,由于三力平衡时三个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细线拉力向右上方,故A图错误;再对ab两个球整体受力分析,受总重力、斜面垂直向上的支持力和上面细线的拉力,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上面的细线的拉力方向斜向右上方,故C、D图均错误;B正确.点晴:先对b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先判断下面的细线的方向;再对ab两个球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上面的细线的方向.视频7.如图所示,F1、F2、F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A. B.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矢量合成的法则可知,A中的合力的大小为2F3,B中的合力的大小为0,C中的合力的大小为2F2,D 中的合力的大小为2F1,因为F2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以F2最大,所以合力最大的是C选项.故选C.考点:力的合成【名师点睛】本题中要会区分三角形中的三条边是代表的分力还是代表的合力,在矢量三角形中,分力是首尾相接的,合力是由一个分力的箭尾指向另一个分力的箭头的,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
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A卷)(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A卷)(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1.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运动方向相反B。
0﹣4s内,A、B的位移相同C。
t=4s时,A、B的速度相同D。
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看出,速度均为正值,说明A、B都沿正方向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
根据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4s内B的位移大于A的位移,故B错误;由图读出,在t=4s时,A的速度等于B的速度。
故C正确;图象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AB的斜率大小相等,即二者加速度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2.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
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
卢瑟福用人工转变的方法,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C。
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原子发光的规律D.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答案】B【解析】A。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错;B、卢瑟福用人工转变的方法,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故B正确;C、波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而不是原子发光的规律,故C错误;D、卢瑟福通过粒子的散射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是物理学史问题,根据爱因斯坦、卢瑟福、波尔等科学家的成就进行解答.3.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大量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29 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些氢原子能发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 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光子的波长最短C. 金属钠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9。
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A卷)一、选择题1.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运动方向相反B. 0﹣4s内,A、B的位移相同C. t=4s时,A、B的速度相同D. 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看出,速度均为正值,说明A、B都沿正方向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故A错误。
根据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4s内B的位移大于A的位移,故B错误;由图读出,在t=4s 时,A的速度等于B的速度。
故C正确;图象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AB的斜率大小相等,即二者加速度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2.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 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 卢瑟福用人工转变的方法,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C. 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原子发光的规律D.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答案】B【解析】A.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错;B、卢瑟福用人工转变的方法,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故B正确;C、波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而不是原子发光的规律,故C错误;D、卢瑟福通过粒子的散射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是物理学史问题,根据爱因斯坦、卢瑟福、波尔等科学家的成就进行解答。
3.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大量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29 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些氢原子能发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 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光子的波长最短C. 金属钠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9.80 eVD. 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子频率最低【答案】C【解析】大量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数为种,选项A错误;从n=3跃迁到n=2能级差最小,所发出光子的频率最小,波长最长,选项B错误;从n=3跃迁到n=1能级差最大,所发出的光子频率最高,选项D错误;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子的能量最大,其值为(-1.51)-(-13.6)=12.09eV,则金属钠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2.09eV -2.29Ev=9.80 eV,选项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是玻尔理论、光子的能量、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综合.根据玻尔理论分析氢原子发出的三种频率不同的光的波长、频率关系.能级差越大,则发出光子的频率越大,波长越短.4.如图所示,静止的核发生衰变后生成反冲核,两个产物都在垂直于它们的速度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衰变方程可表示为B. Th核和粒子的圆周轨道半径之比为1:45C. Th核和粒子的动能之比为1:45D. Th核和粒子在匀强磁场中旋转的方向相同【答案】C【解析】【详解】由电荷守恒及质量守恒可知,衰变方程可表示为,故A正确;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洛伦兹力作向心力,所以有,;而P=mv相同、B相同,故Th核和α粒子的圆周轨道半径之比,故B正确;由动量守恒可得衰变后,所以Th核和α粒子的动能之比,故C错误;Th核和α粒子都带正电荷,所以在图示匀强磁场中都是逆时针旋转,故D正确;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C。
【点睛】此题类似反冲问题,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和轨道半径公式讨论;写衰变方程时要注意电荷、质量都要守恒即反应前后各粒子的质子数总和不变,相对原子质量总数不变,但前后结合能一般发生改变。
5.把图甲所示的正弦式交变电流接在图乙中理想变压器的A、B两端,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t为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R为定值电阻,原线圈连接V1,副线圈连接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t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变压器输入功率变大B. Rt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V1、V2示数的比值不变C. 在t=1×10﹣2s时,穿过该矩形线圈的磁通量为零D. 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答案】A【解析】【详解】副线圈电压不变,若R t电阻原来大于R,则温度升高时,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乘积增大,若R t电阻原来小于R,则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乘积变小,当R t处温度升高时,电阻减小,则副线圈总功率增大,所以原线圈功率增大,即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乘积一定变大,故A 正确;R t处温度升高时,电阻减小,电压表V2测量R t的电压,则电压表V2示数减小,V1示数不变,则电压表V1示数与V2示数的比值变大,故B错误;在图甲的t=0.01s时刻,e=0,则磁通量最大,此时矩形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故C错误;根据图甲可知,E m=36V,T=0.02s,则ω==100πrad/s,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6sin100πt(V),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变压器原理,要注意掌握交变电流中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的表达及相应的关系,知道变压器不改变功率,难度适中。
6.2017年4月22日,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绕地球做半径为r、逆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与地心连线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算“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的向心加速度大均为B. “天舟一号”从图示位置运动到天宫二号所在位置所需时间为C. “天舟一号”要想追上“天宫二号”,必须先向后喷气D. “天舟一号”追上“天宫二号”,该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天舟一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答案】D【解析】【分析】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得加速度;由运动学公式求时间;当万有引力不够提供向心力,做离心运动,当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时,做近心运动.【详解】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a,可得a=,又GM=gR2,则a=g,则A错误; “天舟一号”从图示位置运动到天宫二号所在位置所需时间为t=,又,可得,则B错误;“天舟一号”向后喷气,速度变大会做离心运动脱离原轨道则不可能追上“天宫二号”,则C错误;使“天舟一号”追上“天宫二号”要先降低轨道再加速运动变大轨道,则万有引力对“天舟一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则D正确;故选D。
7.水平面内有一等边三角形ABC,O点为三角形的几何中心,D点为O点正上方一点,O点到A、B、C、D 四点的距离均为L。
现将三个电荷量均为Q的正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B、C处,如图所示,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则D点的场强大小为:( )A.B.C.D.【答案】D【解析】根据几何关系,CD=BD=AD=,,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公式,三个电荷量均为Q的正点电荷在D点的场强大小,D点的场强大小等于三个点电荷分别在D点产生场强的和场强,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沿高度为h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以初速v0滑下,另一质量与A相同的小球B自相同高度同时由静止落下,结果两球同时落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对两球做的功不等B. 落地前的瞬间A球的速度等于B球的速度C. 落地前的瞬间A球重力的瞬时功率大于B球重力的瞬时功率D. 两球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功和功率两球从相同的高度下落,策略所做的功相同,均为,故A错;设落地前的瞬间A,B球的速度为,则,,由于所以,所以落地前的瞬间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故B错;落地前的瞬间A球重力的瞬时功率等于B球重力的瞬时功率,均为,故C错;重力所做的功相同,均为;做功的时间也相同均为,所以其功率也相同,且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也为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的木桩上,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则下列说法确的是:( )A. 细绳的张力大小B. 细绳的张力大小C. 水平拉力D. 水平拉力【答案】AC【解析】木箱A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由平衡条件可知:F T cosθ=F f1 ①mg+F T sinθ=F N1 ②F f1=μF N1 ③解①②③式可得:,故AB错误;图1 图2木板B受力如图2所示,B匀速时有:F=F′f1+F f2 ④F f2=μF N2 ⑤F N2=mg+F N1′ ⑥解①②③④⑤⑥式可得:,故C正确,D错误.点睛:此题是关于平衡问题;关键是用隔离法分析两个物体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图,利用正交分解法列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方程联立求解.10.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固定在光滑杆的下端,弹簧的中心轴线与杆重合,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始终=60°,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杆上,从距离弹簧上端O点的距离为的A点静止释放,将弹簧压至最低点B,压缩量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从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至最低点B的过程中,其加速度一直减小B. 小球运动过程中最大动能可能为C. 弹簧劲度系数大于D. 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答案】CD【解析】【分析】小球从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至最低点B的过程中,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判断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小球的合力为零时动能最大,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分析最大动能.对从A到B的过程,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弹簧最大弹性势能,再分析弹簧的劲度系数.【详解】小球从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至最低点B的过程中,弹簧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增大,开始时弹簧的弹力小于小球的重力沿杆向下的分力,小球做加速运动,随着弹力的增大,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后来,弹簧的弹力等于小球的重力沿杆向下的分力,最后,弹簧的弹力大于小球的重力沿杆向下的分力,随着弹力的增大,合力沿杆向上增大,则加速度增大,所以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
小球滑到O点时的动能为E kO=mg•2x0•sin60°=mgx0,小球的合力为零时动能最大,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位置在C点下方,所以小球运动过程中最大动能大于mgx0,不可能为mgx0,故B错误。
在速度最大的位置有mgsin60°=kx,得k=,因为x<x0,所以k>,故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