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绝密[1]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一物理作业本答案必修一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
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 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 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 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 8m/s2竖直向下
7.D
8.AB
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2.5 2m/s213.略
点击免费下载>>高一物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问题与练习1.解答子弹长约几厘米,枪口到靶心的距离大于几十米,两者相差千倍以上.研究子弹从枪口击中靶心的时间一般都可忽略子弹的长度,把子弹看做质点,这样带来的时间误差不到10-4 s.子弹穿过一张薄纸的时间是从子弹头与纸接触算起到子弹尾离开纸的一段时间.若把子弹看做质点,则子弹穿过一张薄纸就不需要时间,所以,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的时间,不能把子弹看做质点.说明能否把物体看做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而不是由物体的大小决定.选用本题是为了说明一颗小子弹,在前一种情况可看成质点,而在后一种情况就不能看成质点.2.解答“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说明要求学生联系一些常见的运动指认参考系,可加深学生对参考系的理解.这类问题有时也需要仔细、深入地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如我们说通信卫星是静止卫星、说静止卫星相对地球静止是模糊的.说静止卫星相对地面(某点)静止是正确的,静止卫星相对地球中心是运动的.3.解答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说明古诗文和现代文学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内容与自然科学有关,表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相关的.教材选用本诗是为了凸现教材的人文因素.4.解答xA=-0.44 m,xB=0.36 m2 问题与练习1.解答A.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B.“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C.“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2.解答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3.解答(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2)路程是800 m,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4.解答3 m8 m5 m-8 m-3 m5 m-3 m5 m-8 m-3 m3 问题与练习1.解答(1)1光年=365×24×3600×3.0×108 m=9.5×1015 m.(2)需要时间为=4.2年2.解答(1)前1 s平均速度v1=9 m/s ;前2 s平均速度v2=8 m/s;前3 s平均速度v3=7 m/s 前4 s平均速度v4=6 m/s;全程的平均速度v5=5 m/sv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v1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2)1 m/s,0说明本题要求学生理解平均速度与所选取的一段时间有关,还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区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3.解答(1)24.9 m/s,(2)36.6 m/s,(3)0说明本题说的是平均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这不是教材说的平均速度,实际是平均速率.应该让学生明确教材说的平均速度是矢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平均速率是标量,日常用语中把平均速率说成平均速度.4 问题与练习1.解答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因为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 2.解答(1)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2)A点和右方邻近一点的距离Δx=7.0×10-3 m,时间Δt=0.02 s,Δt很小,可以认为A点速度v==0.35 m/s3.解答(1)甲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物体初速度为0.(2)甲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乙物体先匀加速、匀速、最后匀减速运动.(3)甲、乙物体运动方向都不改变.4.解答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也越大.纸带速度与相邻两点时间无关.5.解答由题意知音叉振动周期为1300s,测量纸上相邻两波峰的距离(或一个完整波形沿纸运动方向的距离)Δx,纸带运动这段距离的时间Δt=1300s,可以认为该处纸与音叉沿纸带方向的相对速度.5 问题与练习1.解答100 km/h=27.8 m/s2.解答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B.列车启动慢慢到达速度50 m/s,速度变化量较大,但加速时间较长,如经过2 min,则加速度为0.42 m/s2,比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小.C、汽车向西行驶,汽车减速时加速度方向向东.D.汽车启动加速到达速度的过程中,后一阶段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3.解答A的斜率,加速度.aA=0.63 m/s2,aB=0.083 m/s2,aC=-0.25 m/s2aA、aB与速度方向相同,aC与速度方向相反.4.解答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滑块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问题与练习1.解答(1)15,16,18,19,21,23,24;图2-8(2)如图2-8所示;(3)可认为是一条直线.2.解答A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5 m/s;B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1.9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做初速度为4 m/s,加速度为0.67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6 s时速度为0.图2-93.(1)图2-9,(2)剪下的纸条长度表示0.1 s时间内位移大小,可近似认为速度.v∝Δx,纸条长度可认为表示速度.4.略.2 问题与练习1.解答初速度v0=36 km/h=10 m/s,加速度a=0.2 m/s2,末速度v=54 km/h根据v=v0+at得2.初速度v0=72 km/h=20 m/s,加速度a=-0.1 m/s2,时间t=2 min=120 s根据v=v0+at得v=20 m/s-0.1×120 m/s=8 m/s3.(1)4 s末速度为2 m/s,,7 s末速度为1 m/s,最小.(2)这三个时刻的速度均为正值,速度方向相同.(3)4 s末加速度为零,最小,7 s末加速度为1m/s2、.(4)1 s加速度为正值,7 s末加速度为负值,加速度方向相反.说明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比较矢量的大小是按矢量的绝对值判定.图2-104.图2-103 问题与练习1.初速度v0=36 km/h=10 m/s,加速度a=0.2 m/s2,时间t=30 s根据得x=10×30 m+×0.2×302 m=390 m根据v=v0+at得v=10 m/s+0.2×30 m/s=16 m/s2.初速度v0=18 m/s,时间t=3 s,位移x=36 m根据得3.初速度v0=0, 速度v=430 km/h=119 m/s, 时间t=210 s根据v=v0+at列车加速度a=(v-0)/t=119/210 m/s2=0.567 m/s24.初速度v0=10 m/s,末速度v=0, 位移x=1.2 m根据v2-v20=2ax得5.若飞机靠自身发动机起飞,飞机初速度为0,加速度a=5 m/s2,位移x=100 m,末速度vx由v2x=2ax得,所以不行.弹射装置使飞机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50 m/s根据v2-v20=2ax得v20=v2-2ax4 问题与练习1.文具橡皮下落得快.纸片揉成很紧的小纸团后,小纸团下落变快.这是因为空气阻力的作用,纸片受的空气阻力大,小纸团受的空气阻力小.2.根据x=gt2得x= ×10×3.02 m=45 m由于空气阻力,下落加速度小于g,计算结果应小于45 m.3.设井口到水面的距离为x,石块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设石块落到水面的时间为t,则有x=gt2=×10×2.52 m=31 m由于声音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石块自由下落到水面的时间t<2.5 s,我们估算的x偏大. 4.由频闪照片知小球各个位置的速度为时间t/s速度v/(m·s-1)0.790.041.160.081.560.121.99画出v-t图象,如图2-11所示.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 问题与练习图4-101.(1)不能炸中目标.如图4-10所示,因为,炸弹被投下后,由于惯性,仍有与飞机相同的水平速度,如果目标是静止的,炸弹就会落到目标的前方.(2)因为,当你跳起时,由于惯性,你仍有与地球相同的速度,所以还回到原处,而不落在原地的西边.2.如果不系安全带,当紧急刹车时,车虽然停下了,但人因惯性而仍然向前运动,会发生危险.系上安全带后,人虽然因惯性向前运动,但受安全带的约束,不致发生危险.3.物体以一定速度向上抛出,在空中向上运动,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不是因为受到了向上的力的作用.4.如果选择了相对于静止的大树做加速运动的汽车为参考系,人在车上观察大树,大树做远离汽车的加速运动.大树的运动状态改变不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而是因为惯性定律在选择的参考系中不成立.2 问题与练习1.答:没有矛盾.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中的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力.我们用力提一个放在地面上的很重的物体时,物体受到的力共有三个:手对物体向上的作用力F1,竖直向下的重力G,以及向上的支持力F2.如果F1F阻.而FAB与FBA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牛顿第二定律:AB-F阻=maFAB=ma+F阻=4.0×103×0.3 N+2.0×103 N=3.2×103 N由牛顿第三定律:FAB与FBA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AB=FBA=3.2×103 N5.小强没有注意到,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的,它们不可能是相互平衡的力.5 问题与练习图4-141.如图4-14所示,用作图法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F=87 Nv=at=43.5×3 m/s=131 m/sx=at2= ×43.5×32 m=196 m2.电车的加速度为:电车所受阻力为:F=ma=-6.0×103 N,负号表示与初速度方向相反3.人在气囊上下滑的加速度为:滑至底端时的速度为:4.卡车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根据运动学公式:所以:该车超速.6 问题与练习图4-151.取足球作为研究对象,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F1和G的合力F与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图4-15中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得:2.物体在五个力作用下保持平衡,它们的合力为零.其中任意四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五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依题意,除F1以外的四个力的合力与力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撤去F1,其余四个力不变,它们的合力大小等于F1,方向与F1相反.3.答:当饮料瓶自由下落时,小孔没有水喷出.因为,瓶和水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瓶中各处的水(包括水孔处的水)的压强都是大气压强,故水不能从瓶中流出.图4-164.(1)如图4-16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F=ma+mg=7mg=70 N 绳子受到的拉力大约为70 N.(2)如图4-16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 F=ma-mg=5mg=50 N 绳子受到的拉力大约为50 N.图4-175.当坐舱离地面50 m的位置时,升降机在做自由落体运动(图4-17),人和人手中的铅球均完全失重,所以,球对手无作用力,人没有受到压力的感觉.坐舱做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方向竖直向上所以,人手对铅球的作用力为F:F-mg=ma F=ma+mg=2.7mg=135 N。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答案与提示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CD2.B3.C4.云地面船岸5.BC6.D7.A8.2km-3km0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二、时间和位移1.AC2.AD3.A4.BC5.BC6.C7.ACABOD8.60m图略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CD2.B3.C4.3m/s53m/s2 5m/s5.06.AC7.CD8.D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C2.BD3.B4.D5.飞机火车小球6.9 8m/s2竖直向下7.D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2.5 2m/s213.略第一章复习题1.A2.D3.CD4.ACD5.BD6.D7.ABC8.D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 30 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 乙≤20 6m/s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ABD2.D3.ACD4.BCD5.C6.B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8.53-39.200m/s210.7 2s11.(1)如图所示(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C2.B3.B4.C5.D6.C7.6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12.(1)69 4s(2)2 9km(3)429 8s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1.AB2.B3.C4.C5.0 1286.187.58.16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1.D2.ABC3.D4.BD5.B6.BD7.AB8.1250m9.425010.(1)t1=10st2=15s(舍去)(2)v=1m/s(3)x=4 4m11.(1)如右图(2)58m12.①甲、乙均错。
物理作业本必修一答案【篇一:高一物理必修1作业本】txt>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不可视为质点的是:()a.研究小孩沿滑梯向下滑动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时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运动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a、只有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b、大的物体也可以看作质点c、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d、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3、关于质点的概念,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为质点;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就一定可以把物体看为质点;c.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d.旋转的物体,肯定不能看为质点4、下列情况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双选)a. 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b.研究汽车后轮各点运动时的车轮c.水平地面上放一只木箱,用力推它沿直线滑动,研究其运动情况的木箱d.研究自转时的地球5. 下列关于参考系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是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b.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c.坐在行驶的火车里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是以地面的树木作为参考系的d.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其观察结果一定相同6. 下列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a.参照物必须选择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b.研究某物体运动时,选择任意物体为参照物得出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c.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d.坐在汽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是以汽车作为参照物的7. 某乘客坐在一列火车里,他看见窗外另一列火车向正东方向行驶,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乘客坐的火车一定向西行驶 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向东行驶c.窗外的火车有可能静止d.乘客坐的火车和窗外的火车都有可能向西第二节位移练习题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a.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b.位移和路程都是与一段时间相对应的物理量c.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发生的位移等于零,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一定是静止的d.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则在这段时间内物体位移可能为零2.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3.如图3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 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双选)西 aa.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4. 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a.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b. 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c. 质点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5.皮球从3m高处落下, 被地板弹回, 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 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4m;4mb. 3m;1mc. 3m;2md. 4m;2m16.一辆汽车先向东行驶了60 km,又向南行驶了80 km,到达了目的地,则汽车全程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___,全程的路程大小是_______________。
高一物理必修一作业本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写在答卷上。
)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最先得出运动与力的正确关系B、伽利略用斜面实验验证了力和运动的关系C、牛顿最先提出运动和力的正确关系D、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下列各组单位中,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A、kg、N、AB、s、J、NC、s、kg、mD、m/s、kg、m3、关于惯性的大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它们的惯性的大小一定相同C、同一个物体,静止时的惯性比运动时的惯性大D、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的惯性比在地球上的惯性小4、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质量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落地B、甲与乙同时落地C、甲的加速度比乙大D、乙的加速度比甲大5、如图是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S—t图像,由图可知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C、物体沿直线做往返运动D、图像错了,因为该图像只表示曲线运动6、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若现在受到一个水平拉力作用,则在水平拉力刚开始作用的瞬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和速度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为零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为零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7、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0的斜面上,那么斜面对木块作用力的方向A、沿斜面向下B、垂直斜面向下C、沿斜面向上D、竖直向上8、电梯在大楼内上、下运动,人站在电梯内。
若人处于超重状态,则电梯可能的运动状态是A、匀速向上运动B、匀速向下运动C、减速向下运动D、加速向下运动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F1=10N,F2=2N的水平外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6NB、若撤去力F1,物体会立即向左运动C、撤去力F1后物体继续向右运动,直到速度为零D、撤去力F1后物体有可能做曲线运动10、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木块以速度v向右运动,一根弹簧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木块从与弹簧接触直到弹簧被压缩成最短的时间内,木块将做的运动是A、匀减速运动B、加速度增大的变减速运动C、加速度减小的变减速运动D、无法确定11、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5:4B、4:5C、4:3D、3:412、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猴从绳子另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条件下,(重力加速度g=10m/s2)猴子向上爬的加速度为A、B、C、D、二、填空题(共22分)13、(4分)一质点沿直线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在第1s末的速度与第2s末的速度之比为;在第1s内的位移与第50s内的位移之比为。
高一物理必修1答案高一物理必修1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利用简单机械增加力臂。
2、答案:C解析:电流的方向是由正极到负极。
3、答案:A解析: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为零,那么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答案:B解析:弹性节的劲度系数越大,物体在弹性节上的位移越小。
5、答案:A解析:动量守恒。
6、答案:D解析:功是力在方向上的投影与路程相乘。
7、答案:B解析: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
8、答案:C解析:电流强度与电阻成反比,电流强度越大,电阻越小。
9、答案:D解析:在抛体运动中,垂直向下的速度是变化的。
10、答案:A解析:棱镜具有折射、反射、色散和质量分析的作用。
二、填空题1、答案:2000N解析:F=ma=1000kg×2m/s²=2000N。
2、答案:6m解析:立杆上的力臂为2m,悬挂绳上的力臂为4m,F×2m+F×4m=40N×8m,则F=6N,绳子的长度为6m。
3、答案:0.125A解析:I=U/R=1.5V/12Ω=0.125A。
4、答案:0.08A解析:电阻为100Ω,电势差为8V,I=U/R=8V/100Ω=0.08A。
5、答案:0.6m解析:弹簧劲度系数为600N/m,压缩的长度为1cm,弹簧恢复力为F=kx=600N/m×0.01m=6N,若物体质量为10kg,则F=ma=10kg×a,a=0.6m/s²。
6、答案:32m/s解析: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分,即J=FΔt=mΔv=m(v_2-v_1),v_2-v_1=J/m=2×16/0.5=64m/s,v_1=32m/s。
7、答案:6.25J解析:功是力在方向上的投影与路程的乘积,W=Fscosθ=5N×0.5m×cos45°=2.5J,2.5J×2.5=6.25J。
8、答案:33.3%解析:效率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η=E_out/E_in×100%=0.5W/1.5W×100%=33.3%。
实用标准文档普通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下列情景中,带下划线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A. 裁判给做翻滚动作的跳水运动员评分B. 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C. 研究“嫦娥”二号从地球到月球的飞行姿态D. 乒乓球运动员向对手发出旋转球2.关于质点,下列说确的是()A. 研究“天宫”一号的飞行姿势时,可把“天宫”一号看成质点B. 飞行中的直升机上的螺旋桨可看成质点C. 宇航员在太空中进行飞船对接时,可把飞船看成质点D. 地面飞行指挥中心引导飞机返航时,可把该飞机看成质点3.关于参考系,下列说确的是()A. 参考系一定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 参考系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C. 同一个运动,不管相对什么参考系,观察结果一定相同D. 参考系可根据“便于研究问题”的原则自行选取4.平直公路上汽车甲中的乘客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恰好此时看见汽车乙从旁边匀速向西行驶,此时公路边站立的人观察的结果是()A.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 甲车向两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 甲、乙两车均向西运动,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5.甲、乙两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
从地面上观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匀速下降B. 乙匀速下降C. 甲、乙速度的大小关系是v乙>v甲D. 甲、乙速度的大小关系是v乙<v甲6.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开始时它位于x轴向上离原点3m的A处,后来向向走了2m到达B处,接着又向负方向走了8m到达C处,则A,B,C点的坐标()A. x A=3m,x B=5m,x C=3mB. x A=3m,x B=2m,x C=−5mC. x A=3m,x B=5m,x C=−3mD. x A=3m,x B=2m,x C=−8m7.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置坐标的变化量为()A. −1mB. −9mC. 1mD. 9m8.一个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如下表所示,则前2s的位置坐标的变化量是()t/s0 1 2 3 4x/m 5 3 -1 -7 15A. 4mB. −4mC. 6mD. −6m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关于质点,下列说确的是()A. 质点实际上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B. 只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 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研究中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看成质点D. 形状和大小在研究的问题中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的物体能看成质点实用标准文档10.在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两辆汽车都向东行驶,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精心整理高一物理必修一练习册答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物理必修一练习册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略位移 13.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5m,v≈13504m/s=338m/s121km/h>80km/h,超速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8m/s2竖直向下7.D,方(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9s25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12.(1)694s(2)29km(3)4298s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1内的位移8.33109.1510.匀加速直线019303850575076895811.141s12.(1)5m10m/s(2)15m(3)80m/s320m(4)70m/s250m提示:考虑到声音传播需要一定时间,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时间小于8s,因此落地速度和山峰高度都比上面算出的值小一些。
根据上面算出的高度,声音传播的时间可取为09s,因此落地速度和山峰高度估计约为v′=gt′≈70m/s,h′=12gt′2≈250m13.(1)28.3m/s(2)略六、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7.提出问题落体运动的性质是什么猜想v∝t数学推理x∝t2实年(能测平均速度15.20m16.(1)48m/s2(2)36m第三章相互作用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8.书本桌面桌面书本受力物体施力物体9.10×10-310.986011.略12.略13.22L14.略二、弹力511.61N/m (591N无关,故没有花纹但宽度不同的轮胎,刹车能力是相同的专题受力分析11.略12.重力、静摩擦力、磁力、支持力;图略13.图略,4个图略(F向左向右倾斜均正确)四、力的合成(一)10.(1)10N(2)0图略11.(1)0°(2)180°(3)90°减小;第三章复习题(2)2003N16.300N/m037517.(1)略(2)略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9.这个设想是不可行的。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答案与提示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CD2. B3. C4. 云地面船岸5.BC6.D7.A8.2km-3km0东 59.C10.(1)2025152(2) 东偏北 45°方向作图略 11. 略二、时间和位移1.AC2.AD3.A4.BC5.BC6.C7.ACABOD8.60m图略9.6mx 轴正方向 4mx轴正方向 20m10.C11.路程 900m位移 500m500m12. 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 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CD2.B3.C4.3m/s53m/s2 5m/s5.06.AC7.CD8.D9.CD10.ABC11.路程为 100m位移 0 平均速度为 012. 不同 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 , 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13. 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 13 5m,v≈1350 4m/s=33 8m/s121km/h >80km/h,超速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C2.BD3.B4.D5. 飞机火车小球6.9 8m/s2 竖直向下7.D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2.5 2m/s213. 略第一章复习题1.A2.D3.CD4.ACD5.BD6.D7.ABC8.D9.A10.200m11.t20~ t1 和 t2 ~ t312. 左 0 30 8513.(1) 第 3 秒末 (2)40m 向上(3)5m 向下 (4)-35m125m14. 路程为 80m位移大小为 10m,方向向左 15.12m/s ≤v乙≤ 20 6m/s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ABD2.D3.ACD4.BCD5.C6.B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8.53-39.200m/s210.7 2s11.(1) (2)2m/s2(3)2m/s2 ,相同 (4)如图所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C2.B3.B4.C5.D6.C7.6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12.(1)69 4s(2)2 9km(3)429 8s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1.AB2.B3.C4.C5.0 1286.187.58.169. 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 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1.D2.ABC3.D4.BD5.B6.BD7.AB8.1250m9.425010.(1)t1=10st2=15s(舍去)(2)v=1m/s(3)x=4 4m11.(1)如右图 (2)58m12. ①甲、乙均错。
高一物理必修1答案(实用3篇)高一物理必修1答案(1)()一块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放在地面上,如图所示,用恒力F拉木块,使木块离开地面,如果木块上移的距离为h,则木块的动能增加了木块的机械能增加了mgh木块的势能增加了木块克服重力做功为mgh()如图a、b所示,是一辆质量为m=6×103kg的公共汽车在t=0和t=3s末两个时刻经过同一站牌的两张照片.当t=0时,汽车刚启动,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运动可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图c是车内水平横杆上用轻绳悬挂的拉手环经放大后的图像,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不能计算出的物理量有(已知,,g取10m/s2)汽车的长度第3s末汽车的速度第3s末汽车牵引力的功率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如图所示的是便携式磁带放音机基本运动结构示意图.在正常播放音乐时,保持不变的是磁带盘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磁带盘的角速度磁带盘的转速磁带盘的周期()如左图,在一棵大树下有张石凳子,上面水平摆放着一排香蕉。
小猴子为了一次拿到更多的香蕉,它紧抓住软藤摆下,同时树上的老猴子向上拉动软藤的另一端,使得小猴子到达石凳子时保持身体水平向右方向运动。
已知老猴子以恒定大小为v拉动软藤,当软藤与竖直成θ角时,则小猴子的水平运动速度大小为()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1m/s。
从此刻开始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面作用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
设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力F对滑块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汽车以恒定功率P、初速度v0冲上倾角一定的斜坡,汽车所受的摩擦阻力恒定不变,则汽车上坡过程中的v----t图象不可能的是()如图所示,两个半径不同而内壁光滑的半圆轨道固定于地面,两个质量不同小球分别从与球心在同一水平高度的A、B两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空气阻力不计,通过轨道最低点时两小球对轨道的压力相同两小球的角速度相同两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相等两小球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二、实验填空(每个空格2分,共24分)假如在20XX年,你成功登上月球。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答案与提示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CD2.B3.C4.云地面船岸5.BC6.D7.A8.2km-3km0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二、时间和位移1.AC2.AD3.A4.BC5.BC6.C7.ACABOD8.60m图略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CD2.B3.C4.3m/s53m/s2 5m/s5.06.AC7.CD8.D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C2.BD3.B4.D5.飞机火车小球6.9 8m/s2竖直向下7.D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2.5 2m/s213.略第一章复习题1.A2.D3.CD4.ACD5.BD6.D7.ABC8.D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 30 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 乙≤20 6m/s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ABD2.D3.ACD4.BCD5.C6.B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8.53-39.200m/s210.7 2s11.(1)如图所示(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C2.B3.B4.C5.D6.C7.6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12.(1)69 4s(2)2 9km(3)429 8s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1.AB2.B3.C4.C5.0 1286.187.58.16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1.D2.ABC3.D4.BD5.B6.BD7.AB8.1250m9.425010.(1)t1=10st2=15s(舍去)(2)v=1m/s(3)x=4 4m11.(1)如右图(2)58m12.①甲、乙均错。
②甲是加速度方向错误,乙是认为2s末车已停下。
③根据运动学公式v=v0+at,可求得汽车刹车到停下所用的时间t=v-v0a=0-30-8s=3.75s,所以在2s内的位移x=v0t+12at2=30×2m+12×(-8)×22m=44m<50m,车还没有撞上障碍物五、自由落体运动1.D2.CD3.C4.BD5.v=gtx=12gt2v2=2gx6.AB7.D8.33109.1 510.匀加速直线0 1930 3850 5750 7689 5811.1 41s12.(1)5m10m/s(2)15m(3)80m/s320m(4)70m/s250m提示:考虑到声音传播需要一定时间,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时间小于8s,因此落地速度和山峰高度都比上面算出的值小一些。
根据上面算出的高度,声音传播的时间可取为0 9s,因此落地速度和山峰高度估计约为v′=gt′≈70m/s,h′=12gt′2≈250m13.(1)28.3m/s (2)略六、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2.C3.CD4.C提示:虽然伽利略时代也没有精确测量时间的仪器,但对验证v∝t的关系而言,无法测出下落的瞬时速度是最大的困难(实际上,当时对瞬时速度的含义也是不清楚的)5.C6.加速运动摩托车在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在不断增加匀速直线运动摩托车在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相等减速运动摩托车在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在不断减小7.提出问题落体运动的性质是什么猜想v∝t数学推理x∝t2实验验证斜面实验合理外推xt2的数值随倾角增大而增大,当倾角等于90°时,变为自由落体运动得出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速度均匀增加的运动并不8.6s0 82m9.(1)④(2)略10.(1)制作和观察能力(2)1592~1610年(3)发现了木星有卫星,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卫星共有四颗,并在绕木星缓慢旋转(4)有流体静力秤、比例规、温度计、摆式脉搏计、天文望远镜等第二章复习题1.CD2.BC3.C4.B5.D6.D7.C8.4829.69.210.匀减速直线30-140011.0 2s12.10 0012 6022 6030 000 3250 62513.(1)8m/s20m(2)4s4m/s14.(1)150km/h超速(2)不能只能测平均速度15.20m16.(1)4 8m/s2(2)36m第三章相互作用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BD2.ABC3.AD4.BD5.B6.BCD7.方向作用点弹簧秤牛N8.书本桌面桌面书本受力物体施力物体9.1 0×10-310.986011.略12.略13.22L14.略二、弹力1.B2.CD3.B4.BC5.CD6.D7.运动桌面发生了形变看不见看得见显微镜8.09.弹簧伸长(或缩短)1m产生的弹力是500N将弹簧几乎拉直(超过弹性限度)10.20011 511.略12.60N8cm13.(1)略(2)弹簧的原长(3)实验表明,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成正比(4)61N/m(59~63N/m)三、摩擦力(一)1.D2.AD3.D4.BD5.BD6.A7.B8.A9.D10.0211.4木块的质量摩擦力(二)1.B2.D3.CD4.D5.B6.BCD7.(1)静1N左(2)最大静2 1N左(3)滑动2N0 4(4)滑动2N(5)滑动2N8 20左9.μmg10.0 411.0 03168N12.(1)略(2)有花纹的轮胎刹车效果更好。
因为有花纹轮胎上的沟槽能把轮胎与地面间的水排出,保持轮胎与地面的良好接触,以产生足够大的摩擦力(3)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故没有花纹但宽度不同的轮胎,刹车能力是相同的专题受力分析1.A2.D3.C4.C5.A6.A7.D8.BCD9.D10.略11.略12.重力、静摩擦力、磁力、支持力;图略13.图略,4个图略(F向左向右倾斜均正确)四、力的合成(一)1.AC2.BC3.B4.C5.B6.A7.6N14N8.B9.6N4N10.(1)10N(2)0图略11.(1)0°(2)180°(3)90°力的合成(二)1.300略2.D3.D4.C5.8666.CD7.ABD8.竖直向上201039.略10.102N方向在第三象限并与x轴负方向成45°角五、力的分解1.ABC2.B3.AD4.D5.GsinθGcosθ6.507.B8.略9.320N10.(1)用力的分解图说明(2)略11.(1)为了更明显地显示力的作用效果(2)说明圆柱体的重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个是压斜面的效果,另一个是压挡板的效果(3)当夹角减小时,斜面上软泡沫塑料的形变(压力)增大,挡板上软泡沫塑料的形变(压力)减小;当夹角增大时,斜面上软泡沫塑料的形变(压力)增大,挡板上软泡沫塑料的形变(压力)也增大第三章复习题1.B2.BC3.A4.B5.A6.D7.B8.D9.BD10.AD11.A12.静30N滑动40N13.833N433N14.20N15.(1)略(2)2003N16.300N/m0 37517.(1)略(2)略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C2.BC3.D4.D5.A6.②③①④②①③④7.略8.CD9.这个设想是不可行的。
因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包括地球周围的大气)都随着地球一起自转,气球升空后,由于惯性,它仍保持原来的自转速度。
当忽略其他与地球有相对运动(如风)的作用产生的影响时,升空的热气球与它下方的地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不可能使它相对地球绕行一周三、牛顿第二定律1.大于2.AB3.0 05m/s2匀加速4.2125.①④⑤6.AD7.C8.BCD9.(1)静止(2)以1m/s2的加速度向左做匀加速运动(3)先向左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从0逐渐增大到1m/s2;后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从1m/s2逐渐减小到0;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10.列车总质量m=1 0×105kg,最大运行速度v=75m/s,持续牵引力F=1 57×105N,列车所受阻力Ff=0 1mg=0 98×105N。
由牛顿第二定律,F-Ff=ma,可得列车加速度a=F-Ffm=1.57×105-0 98+1051 0×105m/s2=0 59m/s2。
由运动学公式,t=v-v0a=75-00.59s=127s11.74 5N12.150N≤F≤180N。
提示:当F=150N时,可向上匀速运动;当F=180N时,A、B 间的拉力达到最大四、力学单位制1.A2.C3.米(m),千克(kg),秒(s),安培(A),开尔文(K),摩尔(mol),坎德拉(cd)4.ABC5.C6.D7.BC8.D9.正确,因为A的单位是m/s,与速度单位相同10.3×103kg11.kg/m3五、牛顿第三定律1.D2.D3.BC4.A5.D6.两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地面的压力、地面对人的摩擦力与人对地面的摩擦力7.C8.AB9.D10.(1)250N(2)小孩拉大人的力与大人拉小孩的力大小相等原因略六、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1.D2.C3.B4.D5.A6.2 53 0相反7.如图所示F支=19.6NF合=2.2Nm=2.0kga=1.1m/s2μ=0.218.如图所示G=784NF支=679NF阻=20.8Na=5.26m/s2s=38m9.由牛顿第二定律,mgtan15°=ma,所以a=gtan15°=2 7m/s210.(1)7 5m/s21 5×104N(2)27m关键是控制好车速七、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第1课时: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AB2.参考系合(外)力3.B4.B5.D6.C7.A8.B9.OA绳的拉力17N,OB绳的拉力8 5N10.(1)沿水平方向推省力(2)斜向下推时,向前的仅仅是推力的一个分力(由于推力有向下的分力,摩擦力变大)(3)只要角度合适,斜向上拉省力(4)虽然水平方向的分力是小了,但由于拉力有向上的分力,摩擦力也变小了(5)分析问题应该全面,先进行受力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全面认识问题,向什么方向拉力最小,最小拉力的方向与什么有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等(第2课时:超重和失重)1.D2.B3.D4.D5.C6.1250N7.0~5s,48kg(或480N)8.A9.(1)上升过程中加速、减速时的加速度a1、a2,下降过程中加速、减速时的加速度a3、a4(2)实验原理是牛顿第二定律:F-G=ma;实验器材为一把弹簧秤和一个重物;需要记录的测量数据有:电梯不动时重物的重力G,电梯向上、向下加速和减速时对应的弹簧秤的示数F1、F2、F3、F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分别求出对应电梯的加速度a1、a2、a3、a410.1 74倍11.(1)此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头感觉不到安全帽的力(2)安全帽质量m=Gg=3kg,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所以F=m(g+a)=90N,即接近水面时,其颈部要用90N的力才能拉住安全帽第四章复习题1.kgmsNF=ma2.0 8216G不变3.134.726903905.B6.AD7.C8.C9.CD10.B1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所以a=Fm-g,代入数值得a=3 2m/s212.(1)1m/s2,2m/s2(2)8m/s,6m/s(3)4 8s13.(1)F=4N,a=1m/s2(2)t=1s(3)行李传送的最短时间为2s综合练习(一)1.ABC2.D3.A4.B5.B6.D7.C8.AD9.BD10.AC11.5水平向右F012.-22513.802514.0 7512015.-4m/s20 416.50 217.(1)43 3N25N(2)200N18.(1)a=5m/s2,t=1 26s(2)v=6 3m/s19.(1)17.32m/s(2)150m/s2(3)8000N(4)不是20.(1)13 0~19 0s:N-mg=ma,a=-0 8m/s2,v0=-at=4 8m/s;0~3s:a1t=v0,a1=1 6m/s2,FN-mg=ma1,FN=58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