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检测采样规则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常见环境空气项目采样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采样位置的选择应遵循代表性原则,即尽量选择能够代表该区域或该场所空气质量的位置。
在城市中,可以采样到不同类型的区域,例如道路边缘、绿化带、人流密集区等。
在室内,可以选择室内空气状况相对恶劣的区域进行采样。
2.避免干扰因素:在进行空气采样时,应尽量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应避免采样器放置在靠近源头的位置,或是受风向影响较大的地方。
3.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不同项目的空气采样时间要求不同,例如,颗粒物的采样一般需要连续24小时,而有机污染物的采样则可以选择较短的时间。
在确定采样时间时,需要考虑项目的采样要求以及采样地点的活动情况。
4.使用合适的设备和方法:为了保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使用合适的采样设备和方法。
例如,对于颗粒物的采样可以使用高效低压采样器,而对于有机污染物的采样可以使用玻璃纤维滤膜和活性炭管等。
同时,在采样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污染和误差。
5.考虑现场条件的影响:在现场环境复杂或条件较差的情况下,采样人员需要做好现场调查和评估,选择合适的采样策略和方法。
例如,在大风、雨雪天气中采样时,需要注意风向和风速的影响,避免采样器受到污染或损坏。
6.校正和质控:在进行环境空气采样时,应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交叉对比,以验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如采样设备的校正、空白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等,以保证采样结果的可靠性。
7.保持采样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采样人员应及时记录采样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如采样时间、地点、天气条件、采样设备和方法等,以保证采样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总之,在进行常见环境空气项目采样时,要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和时间,使用合适的设备和方法,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考虑现场条件的影响,进行校正和质控,保持采样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这些注意事项的遵循可以提高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环境监测和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室内空气甲醛采样标准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它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的化学物质,可由各类建筑材料、家具、装饰和清洁剂等释放出来。
由于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制定适当的室内空气甲醛采样标准来评估室内空气质量。
一、采样目的和对象:室内甲醛采样标准的制定旨在对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室内环境安全和人员健康。
采样对象包括各类建筑及其中的房间和空间。
二、采样位置:1. 选取典型的房间或空间进行采样,以代表整个室内环境。
2. 采样点应尽量靠近可能释放甲醛的来源,如新装修的墙壁、地板、家具等。
三、采样设备和方法:1. 采样设备:采用适当的空气采样器进行采样,采样器应具有足够的流量和采样时间控制功能。
2. 采样方法:在选定采样点位置安装采样器,将采样器连接到采样点附近的空气中,并调整流量和采样时间,使其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得足够的空气样品。
3. 采样时间:采样时间应根据采样器的流量和目标浓度进行调整,一般应在30分钟到2小时之间。
四、采样条件:1. 采样环境温度:采样时环境温度应在20℃至30℃之间。
2. 采样相对湿度:采样时相对湿度应在40%至60%之间。
3. 采样风速:当室内空气流动状态较好时,采样风速应为0.1至0.3米/秒;当室内空气流动状态较差时,采样风速应为0.05至0.1米/秒。
五、样品保存和运输:1. 采样结束后,将采样器中的样品密封保存,并在相对湿度小于50%的环境中保存,避免阳光暴晒。
2. 样品应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运输途中应避免震动和剧烈的温度变化。
六、分析方法:1. 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对甲醛样品进行分析,如色谱法。
2. 分析过程应符合相关的标准方法,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七、报告和评价:1. 采样结果应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评价,以确定甲醛浓度是否超过标准限值。
2. 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环境卫生学监测要求一、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1、采样时间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未采用洁净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消毒或规定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
2、监测方法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用房可选择沉降法或浮游菌法,参照GB50333要求进行监测。
监测时将培养皿置于室内中央0.8m~1.5m高度,每次采样时间不应超过30min。
未采用洁净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距墙壁1米处;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米处,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将送检平皿置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若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3、结果判定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应遵循GB50333。
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4、注意事项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采样。
5、采样频次洁净手术室或洁净病房每月1次,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每季度1次,其它普通病室则需要时进行监测或怀疑医院感染有关时进行监测.二、手的消毒效果监测1、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室内环境监测取样种类及取样方法
室内环境监测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1.1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
⑴检测参数:
室内氡浓度、游离甲醛浓度、苯浓度、氨浓度、TVOC浓度
⑵频率: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⑶取样方法:
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
①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
②房间使用面积50-100m2时,设2个检测点;
③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m2时,设3-5个检测点;
1.2 人造木板
⑴检测参数:游离甲醛释放量(含量)
⑵频率:当某一种人造木板或饰面人造木板面积大于500m2时,应对不同产品、不同批次材料进行检验。
⑶取样方法:随机抽取0.5m2
1.3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涂料
⑴检测参数:水性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游离甲醛的含量
溶剂型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苯的含量
聚氨酯漆:游离甲苯二异氨酸酯(TDI)
⑵频率:相同产品、同一编号为一批
⑶取样方法:随机抽取2kg
1.4 胶粘剂
⑴检测参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游离甲醛的含量
⑵频率:相同产品、同一编号为一批
⑶取样方法:随机抽取2kg
1.5 天然花岗岩石材、瓷质砖
⑴检测参数:放射性
⑵频率:使用面积大于200m2时,应对不同产品、不同批次材料进行检验。
⑶取样方法:随机抽取样品,不少于3kg。
室内环境检测采样规则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室内环境检测采样规则》室内环境检测采样规则1.0.4 民用建筑工程根据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不同要求,划分为以下两类:1、Ⅰ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2、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侯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1、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2、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100m2时,设2个检测点;3、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m2时,设3~5个检测点。
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距楼地面高度~。
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h以后进行。
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可进行再次检测。
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1倍。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再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可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其它方面的采样说明:1、旅店业客房采样客房间数≤10>100采样点数(个)客房数5~10%客房数1~5%采样高度(m)~~2、文化娱乐场所影剧院、音乐厅、录象厅(室)采样座位数(个)≤300≤500≤1000>1000采样点数(个)1~22~33~45采样高度(m)3、舞厅、游艺室、茶座、酒吧、咖啡厅采样座位数(个)≤50≤100≤200>200采样点数(个)1233~5采样高度(m)舞厅其他场所4、展览馆、图书馆、美术馆;商场、书店;医院候诊室;就餐场所;公共交通等面积200~10001001~5000>5000采样点数(个)246采样高度(m)~~~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浓度限量检测项目Ⅰ类工程限量值Ⅱ类工程限量值氡(Bq/m3)≤200≤400甲醛(mg/m3)≤≤氨(mg/m3)≤≤苯(mg/m3)≤≤TVOC(mg/m3)≤≤。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空气样品采集实施细则1 编制目的为对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样品的采集,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空气中苯、甲醛、氨、TVOC样品的采集。
3 制定依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 (2006版)4 采样4.1采样仪器准备恒流采样器或大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0.5L/min,流量稳定。
皂膜流量计大型气泡吸收管气压表温湿度计活性炭吸附管(采样前吸附管在350℃下通氮气活化20~60min)。
Tenax-TA吸附管(采样前吸附管在300℃下通氮气活化20~60min)。
4.1.1采样仪器设备的准备情况、运行完好检查。
4.1.1.1气密性检查:有动力采样器在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气密性进行检查,不得漏气。
4.1.1.2流量校准:甲醛、氮采样前均需校准采样器的流量。
苯、TVOC采样应使用恒流采样器,并在采样前校准采样器的恒流流量。
苯、TVOC采样若使用无恒流功能的采样器时,应在采样现场连接采样管后校准各采样点的系统流量,记录实际流量。
4.1.2须采集样品的环境准备情况检查。
4.1.2.1抽样时间应在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完工至少7天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4.1.2.2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条件下进行。
4.1.2.3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小时后进行。
4.1.3采集室内环境样品时,须同时在室外的上风向处采集室外环境空气样品。
4.1.4对不合格情况,应加采平行样,测定之差与平均值比较的相对偏差不超过20%。
4.2采样点设置要求:4.2.1环境污染物现场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4.2.2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 、距楼地面高度0.8-1.5 m 。
4.2.3检测点应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设置,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4.3采样记录内容4.3.1标明采样点的设置位置。
室内空气采样规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在室内的时间越来越长,室内环境的质量对我们的健康影响越来越大。
室内空气污染是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室内空气采样是检测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是,由于采样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差和干扰因素,为了提高室内空气采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需要严格遵守一些采样规范。
一、采样前的准备1. 选取采样点在进行采样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一般而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样品目的:如果样品是为了评估人类健康风险,应该选择离人更近的采样点;如果是为了评价环境,应该选择代表性的或者容易受到污染的采样点。
(2) 空气流动情况:空气流动情况会影响空气污染物的扩散和分布。
如果空气流动较小的地方,空气采样结果相对稳定,反之则不稳定。
(3) 采样时间:根据不同的污染物,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内进行采样。
例如,甲醛的浓度在空气中会随着室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在几个时间点进行采样。
2. 准备采样器材在进行室内空气采样之前,需要准备一些采样器材。
例如:空气采样器、采样毛细管、采样瓶、采样漏斗等。
需要注意的是,采样器材应该具有一定的防污染能力,在采样前需要进行消毒和干燥处理。
二、采样过程的注意事项1. 采样位置在正式采样前,需要将采样点的位置确定,并将采样器材放置在预定位置。
一般而言,采样器材应该尽量避免与室内其他物品接触,以免产生干扰。
2. 采样浓度为了保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采样浓度应该符合要求。
如果浓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分析结果。
一般而言,采样浓度应该在合理范围内。
3. 采样时间采样时间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到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般而言,采样时间应该在1到2小时之间。
如果时间过长,会受到采样器材污染和样品变化的影响。
4. 采样流量采样流量是指在采样过程中,空气通过采样器的速度。
采样流量应该根据不同的采样器材和采样场所进行适当调节。
过高或过低的采样流量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空气检测取样标准空气检测取样的标准包括以下步骤:1. 选点:根据检测室内的大小和现场情况确定采样点的数量。
原则上,<50㎡的房间设1\~3个点,50㎡\~100㎡设2\~5个点,>100㎡至少设3\~5个点。
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应>,相对高度在\~之间(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相一致)。
2. 采样时间和频率:年平均浓度至少采样3个月,日平均浓度至少采样18h,8h平均浓度至少采样6h,1h平均浓度至少采样20min\~45min。
采样时间应涵盖通风最差的时间。
3. 采样方法: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的抽样要求。
应满足职业健康评价的抽样要求。
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的抽样要求。
采样的同时进行控制试验,即将空气采集器带到采样点,除采集空气样时不连接空气采样器外,其余操作同上。
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
取样时,避免有害物质直接溅入集气器;集气器进风口应避免被衣物等堵塞,用无泵采样器采样时避免风扇直吹。
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时,应使用防爆空气采样器。
采样过程中,采样流量应保持稳定。
长时间采样时,应记录采样前后的流量,并以平均流量计算。
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量,采样点温度低于5℃,高干35℃,大气压低于和当高干度为kPa 时,应按公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为标准采样体积。
样品在采集、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品被污染。
取样时,取样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
4. 检测:根据检测目的和要求进行相应的检测分析。
5. 结果处理: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评价。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可以咨询专业检测人员。
室内检测规范要求室内检测规范是指在进行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时需要满足的相关要求和规定。
室内环境质量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来确保室内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室内检测规范要求。
首先,在进行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可以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如采集空气样品、表面污染物样品、建筑材料样品等。
同时,也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检测,确保仪器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其次,在进行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时需要确定检测的内容和指标。
室内环境质量检测通常包括空气质量、噪声、照明、温湿度等多个方面。
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目的,可以选择相应的检测内容和指标。
例如,对于空气质量检测可以包括有害气体(如甲醛、苯等)的浓度检测、PM2.5、PM10颗粒物的检测等。
第三,室内环境质量检测需要进行合理的采样和分析。
在采样方面,应该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和采样时间,确保采样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度。
采样点要涵盖室内各个区域,如卧室、客厅、厨房等。
采样时间要选在正常居住条件下的工作日或休息日,以获取真实的室内环境情况。
在分析方面,应该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实验室,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第四,在进行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时需要合理解读和评估检测结果。
对于检测结果,应该根据相关的标准和指标进行评估。
例如,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是否超过国家或地方的标准限值,噪声水平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室内环境改进措施,以提升室内环境质量。
最后,在进行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时需要保障检测的过程和结果的可追溯性和保密性。
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的资质和专业知识,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检测工作。
在检测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检测结果,要进行合理保存和管理,确保其可追溯性和保密性。
综上所述,室内检测规范要求涵盖了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和仪器、确定检测的内容和指标、进行合理的采样和分析、合理解读和评估检测结果以及保障检测的过程和结果的可追溯性和保密性等方面。
环境检测采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环境监测工作,提高数据可靠性和准确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环境监测采样管理工作。
第三条环境监测采样应依据环境保护部门相关规定和现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第四条环境监测采样管理应实行分级管理、专人负责、专项培训和定期评价制度。
第五条环境监测采样应按项目建立档案,并按要求保存相关记录材料。
第六条环境监测采样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改进。
第七条环境监测采样管理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第二章采样的准备工作第八条环境监测采样前,应明确采样的目的、对象和地点,做好准备工作。
第九条环境监测采样前,应对采样设备进行检查、校准和清洁,确保正常使用。
第十条采样人员应熟悉环境监测采样步骤和操作规程,确保采样正确进行。
第十一条采样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第十二条环境监测采样前,应做好记录准备,确保采样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第十三条环境监测采样前,应了解当地气象条件,选择适宜的采样时间和地点。
第十四条环境监测采样前,应了解被检测物质的性质、特点和浓度,提前做好安全防范。
第三章采样的操作步骤第十五条环境监测采样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操作规范和准确。
第十六条采样人员应按照规定的采样方法和要求进行采样,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第十七条采样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数量和频率进行采样,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第十八条采样人员应谨慎操作,避免污染或混杂,保证样品的纯净度和准确性。
第十九条采样人员应及时对采样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的准确性。
第二十条采样人员应在采样后及时记录采样情况和采样位置,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
第二十一条采样人员应将采样样品送交指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第四章采样的质量控制第二十二条环境监测采样中应建立质量控制与评价制度,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第二十三条环境监测采样中应定期评价采样质量,对采样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室内环境检测采样规则》
室内环境检测采样规则
1.0.4 民用建筑工程根据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不同要求,划分为以下两类:
1、Ⅰ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
2、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侯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6.0.11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6.0.12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6.0.13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
1、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
2、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100m2时,设2个检测点;
3、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m2时,设3~5个检测点。
6.0.14 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6.0.15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1. 5m。
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6.0.16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
6.0.17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h以后进行。
6.0.19 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可进行再次检测。
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1倍。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再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可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其它方面的采样说明:
1、旅店业客房采样
客房间数
≤10
>100
采样点数(个)
客房数5~10%
客房数1~5%
采样高度(m)
0.8~1.2
0.8~1.2
2、文化娱乐场所影剧院、音乐厅、录象厅(室)采样
座位数(个)
≤300
≤500
≤1000
>1000
采样点数(个)
1~2
2~3
3~4
5
采样高度(m)
1.2
1.2
1.2
1.2
3、舞厅、游艺室、茶座、酒吧、咖啡厅采样
座位数(个)
≤50
≤100
≤200
>200
采样点数(个)
1
2
3
3~5
采样高度(m)
舞厅1.5 其他场所1.2
4、展览馆、图书馆、美术馆;商场、书店;医院候诊室;就餐场所;公共交通等
面积
200~1000
1001~5000
>5000
采样点数(个)
2
4
6
采样高度(m)
1.2~1.5
1.2~1.5
1.2~1.5
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浓度限量
检测项目
Ⅰ类工程限量值
Ⅱ类工程限量值
氡(Bq/m3)
≤200
≤400
甲醛(mg/m3)
≤0.08
≤0.12
氨(mg/m3)
≤0.2
≤0.5
苯(mg/m3)
≤0.09
≤0.09
TVOC(mg/m3)
≤0.5
≤0.6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