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5
定量分析实验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思考题: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 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
而HCl的浓度不定,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
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三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标定思考题: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
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的误差。
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答: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
实验内容实验一、分析天平的使用及称量练习(一)基本操作:分析天平称量(二)思考题1 加减砝码、圈码和称量物时,为什么必须关闭天平?答:天平的灵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玛瑙刀口的质量。
若刀口不锋利或缺损,将会影响称量的灵敏度,因此,在加减砝码、取放物体时,必须关闭天平,使玛瑙刀和刀承分开,以保护玛瑙刀口。
2 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是否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答: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并非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
因为太灵敏,则达到平衡较为困难,不便于称量。
3 递减称量法称量过程中能否用小勺取样,为什么?答:递减称量法称量过程中不能用小勺取样,因为称量物有部分要沾在小勺上,影响称量的准确度。
4 在称量过程中,从投影屏上观察到标线已移至100分度的右边,此时说明左盘重还是右盘重?答:在称量过程中,从投影屏上观察到标线已移至100分度的右边,此时说明左盘重。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一)基本操作:溶液的配制、滴定操作(二)实验注意问题:1 用HCl标准溶液标定NaOH溶液时,应选用哪种指示剂?为什么?滴定操作时哪种溶液置于锥形瓶中?HCl标准溶液应如何移取?2 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时,应选用哪种指示剂?为什么?(三)思考题1 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 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
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 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实验1 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操作练习1.滴定管和移液管在使用前如何处理?锥形瓶是否需要干燥?标准操作:滴定管和移液管在使用前应洗净,在室温控干,不能加热.锥形瓶也要洗净,控干,它可以加热. 锥形瓶不需要干燥,瓶内物质其物质的量已定,不因加不加水而发生改变,不能用待装液润洗,若用待装液润洗,则物质的量发生了改变.2.遗留在移液管尖嘴内的最后一滴溶液是否需要吹出?遗留在移液管尖端的最后一滴溶液是否需要吹出主要看移液管要求,如果移液管上写有“吹”字,就吹, 如果没写,就把移液管垂直,下面瓶倾斜30度,尖抵瓶壁,旋转三圈,后拿开,视为操作结束3.为什么体积比用累积体积而不用每次加入的2.0 mL 计算?是因为后一次加入的时候,前一次滴定产生的剩余氢离子或者氢氧根会对下一次滴定产生微小影响。
所以应该用累积产生的总效果来计算。
实验2 0.1mol/L NaOH 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及多元酸含量测定1.为什么称量时天平两侧的玻璃门不能打开?以免空气对流造成读数不稳定。
2.为什么天平调好水平后,使用时不得挪动天平的位置?因为移动过程中可能造成再次倾斜3.为什么在减量法和指定量称量法中,称量中途不得再按“TAR”清零功能健?在称量过程中如果按tar键,将会使原来所称量的数据归零。
减量法清零后,天平原来显示的负值变为零;指定称量法,天平正值变为零。
不论用上面那种方法,都不能按tar键,如果按了,必须重新称量。
4.用台秤称取固体NaOH 配制出的标准溶液浓度是否准确?能否用称量纸称取固体NaOH?为什么?台秤称取后还要用浓度标准液配制。
不能,因为固体NaOH有强腐蚀性,吸湿性。
5.本实验中各用什么仪器?哪些数据需精确测定?分析天平,称量瓶,量瓶,碱式滴定管。
分析天平。
6.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 溶液时,为什么用酚酞而不用甲基橙作指示剂?邻苯二甲酸bai氢钾相当于弱du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的zhi 产物是邻dao本二甲酸二钾,若正4102好中合,则弱酸强碱1653盐溶液呈碱性;而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变色发生在酸性溶液中,无法指示碱性溶液,也就是无法指示反应的终点.7.为什么草酸或枸橼酸可用NaOH 直接滴定?因为它们符合直接滴定的条件8.操作步骤中,每份样品重约0.14g,是怎样求得的?现一份样品倒出过多,其质量达0.1694g,是否需要重称药典对于一般称量的误差范围是这样规定的:“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所以不需重新称。
分析化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思考题答案1 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表⽰测定结果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误差表⽰。
精密度表⽰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偏差表⽰。
误差表⽰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偏差表⽰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来衡量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准确度就⾼,精密度差,则测定结果不可靠。
即准确度⾼,精密度⼀定好,精密度⾼,准确度不⼀定好。
2 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砝码被腐蚀;答:系统误差。
校正或更换准确砝码。
(2)天平两臂不等长;答:系统误差。
校正天平。
(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答:系统误差。
进⾏校正或换⽤配套仪器。
(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答:系统误差。
分离杂质;进⾏对照实验。
(5)天平称量时最后⼀位读数估计不准;答:随机误差。
增加平⾏测定次数求平均值。
(6)以含量为99%的邻苯⼆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答:系统误差。
做空⽩实验或提纯或换⽤分析试剂。
3 ⽤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结果,哪⼀个更合理答:标准偏差。
因为标准偏差将单次测定的偏差平⽅后,能将较⼤的偏差显著地表现出来。
4 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答:增加平⾏测定次数,进⾏数据处理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通过对照实验、空⽩实验、校正仪器、提纯试剂等⽅法可消除系统误差。
5 某铁矿⽯中含铁%,若甲分析结果为%,%,%,⼄分析得%,%,%。
试⽐较甲、⼄两⼈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答:通过误差和标准偏差计算可得出甲的准确度⾼,精密度好的结论。
x 1 = ++÷3 =(%) x 2 = ++ ÷3 = (%)E 1=- =(%) E 2=- = (%)%030.01/)(1)(2221=-∑-∑=--∑=n n x x n x x s i %035.01/)(222=-∑-=∑n nx x s i6 甲、⼄两⼈同时分析同⼀矿物中的含硫量。
4定量分析实验(实验一~~~ 实验二)实验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思考题:1.加减砝码、圈码和称量物时,为什么必须关闭天平?答:天平的灵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玛瑙刀口的质量。
若刀口不锋利或缺损,将会影响称量的灵敏度,因此,在加减砝码、取放物体时,必须关闭天平,使玛瑙刀和刀承分开,以保护玛瑙刀口。
2.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是否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答: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并非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
因为太灵敏,则达到平衡较为困难,不便于称量。
3.递减称量法称量过程中能否用小勺取样,为什么?答:递减称量法称量过程中不能用小勺取样,因为称量物有部分要沾在小勺上,影响称量的准确度。
4.在称量过程中,从投影屏上观察到标线已移至100分度的右边,此时说明左盘重还是右盘重?答:在称量过程中,从投影屏上观察到标线已移至100分度的右边,此时说明右盘重。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思考题: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 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
而HCl的浓度不定,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
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部分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实验内容实验一、分析天平的使用及称量练习(一)基本操作:分析天平称量(二)思考题1 加减砝码、圈码和称量物时,为什么必须关闭天平?答:天平的灵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玛瑙刀口的质量。
若刀口不锋利或缺损,将会影响称量的灵敏度,因此,在加减砝码、取放物体时,必须关闭天平,使玛瑙刀和刀承分开,以保护玛瑙刀口。
2 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是否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答: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并非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
因为太灵敏,则达到平衡较为困难,不便于称量。
3 递减称量法称量过程中能否用小勺取样,为什么?答:递减称量法称量过程中不能用小勺取样,因为称量物有部分要沾在小勺上,影响称量的准确度。
4 在称量过程中,从投影屏上观察到标线已移至100分度的右边,此时说明左盘重还是右盘重?答:在称量过程中,从投影屏上观察到标线已移至100分度的右边,此时说明左盘重。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一)基本操作:溶液的配制、滴定操作(二)实验注意问题:1 用HCl标准溶液标定NaOH溶液时,应选用哪种指示剂为什么滴定操作时哪种溶液置于锥形瓶中HCl标准溶液应如何移取2 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时,应选用哪种指示剂为什么(三)思考题1 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 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
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 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
实验一阳离子第一组(银组)的分析思考题:1.沉淀第一组阳离子为什么要在酸性溶液中进行?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将会发生什么后果?答:在系统分析中,沉淀第一组阳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进行是为了防止后面几组阳离子中易水解离子的水解生成沉淀而进入第一组。
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第一组以后的大部分阳离子将生成沉淀,达不到分离的目的。
2.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第一组组试剂HCl时,未生成沉淀,是否表示第一组阳离子都不存在?答:不能。
向未知试液中加入第一组组试剂时,未生成沉淀,只能说明Ag+,Hg22+不存在,但不能说明Pb2+不存在,因为当试液中Pb2+的浓度小于1mg•ml-1,或温度较高时,Pb2+将不在第一组沉淀,而进入第二组。
Cl-离子浓度太大,Ag+,Hg22+离子浓度太低,也难以生成沉淀。
3.如果以KI代替HCl作为第一组组试剂,将产生哪些后果?答:如果以KI代替HCl作为第一组组试剂时:(1)、酸度太小,第二组易水解的阳离子将水解进入第一组,同时后面几组较多离子与I-反应生成沉淀进入第一组,达不到分离的目的。
(2)、具有氧化性阳离子将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这些离子的浓度降低不能鉴出。
(3)、I-比Cl-更容易使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而得不到沉淀。
(4)、引入了K+,对K+的鉴定结果难以下确定结论。
实验二阳离子第二组(铜锡组)的分析思考题:1.沉淀本组硫化物时,在调节酸度上发生了偏高或偏低现象,将会引起哪些后果?答:沉淀本组硫化物时:(1)、若酸度偏高时,本组溶解度较大的CdS、SnS(包括第一组的Pb2+进入第二组后)不生成硫化物沉淀而进入第三组。
(2)、若酸度偏低时,第三组阳离子Zn2+将生成ZnS(溶解度较大)沉淀进入第二组。
(3)、酸度偏低不利于As、Sb、Sn生成硫化物沉淀。
2.在本实验中为沉淀硫化物而调节酸度时,为什么先调至0.6mol·L-1HCl酸度,然后再稀释一倍,使最后的酸度为0.2 mol·L-1?答:先调至0.6mol·L-1HCl酸度,因As(III)的硫化物完全沉淀需在0.6 mol·L-1HCl酸度下进行,然后再稀释一倍(并且本组离子沉淀时酸度要增高),使最后的酸度为0.2 mol·L-1,因Cd2+(包括第一组未沉淀的Pb2+)的硫化物完全沉淀需在0.2 mol·L-1HCl酸度下。
第二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思考题答案1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表示测走结果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
精密度表示测走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用偏差表示。
误差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偏差表示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用来衡量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准确度就高,精密度差,则测定结果不可靠。
即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好,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好。
2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狂码被腐蚀;答:系统误差。
校正或更换准确誌码。
(2)天平两臂不等长; 答:系统误差。
校正天平。
(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答:系统误差。
进行校正或换用配套仪器。
(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答:系统误差。
分离杂质;进行对照实验。
(5)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答:随机误差。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求平均值。
(6 )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答:系统误差。
做空白实验或提纯或换用分析试剂。
3用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示结果”明07更合理?答:标准偏差。
因为标准偏差将单次测定的偏差平方后,能将较大的偏差显著地表现岀来。
4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答:增加平行测定次数,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通过对照实验、空白实验、校正仪器、提纯试剂等方法可消除系统误差。
5某铁矿石中含铁39.16%若甲分析结果为39.12% 39.15% ,39.18%乙分析得39.19% 39.24% ,39.28%。
试匕交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答:通过误差和标准偏差计算可得岀甲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的结论。
M = (39.12+39.15+39.18)^3 =39.15(%) 血=(39.19 + 39.24 + 39.28) 4-3 = 39.24(%)^=39.15 ・ 39.16 =-0.01(%) ^=39.24 - 39.16 = 0.08(%)=1x(^.-X)2 = = 0 ()30% s = EZHUZEZE = 0.035%1 V n-\ V n-\ - V n-\6甲、乙两人同时分析同一矿物中的含硫量。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思考题答案1 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表示测定结果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
精密度表示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用偏差表示。
误差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偏差表示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用来衡量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准确度就高,精密度差,则测定结果不可靠。
即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好,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好。
2 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砝码被腐蚀; 答:系统误差。
校正或更换准确砝码。
(2)天平两臂不等长; 答:系统误差。
校正天平。
(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 答:系统误差。
进行校正或换用配套仪器。
(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 答:系统误差。
分离杂质;进行对照实验。
(5)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答:随机误差。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求平均值。
(6)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答:系统误差。
做空白实验或提纯或换用分析试剂。
3 用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示结果,哪一个更合理?答:标准偏差。
因为标准偏差将单次测定的偏差平方后,能将较大的偏差显着地表现出来。
4 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答:增加平行测定次数,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通过对照实验、空白实验、校正仪器、提纯试剂等方法可消除系统误差。
5 某铁矿石中含铁%,若甲分析结果为%,%,%,乙分析得%,%,%。
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答:通过误差和标准偏差计算可得出甲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的结论。
x 1 = ++÷3 =(%) x 2 = ++ ÷3 = (%)E 1=- =(%) E 2=- = (%)%030.01/)(1)(2221=-∑-∑=--∑=n n x x n x x s i %035.01/)(222=-∑-=∑n nx x s i6 甲、乙两人同时分析同一矿物中的含硫量。
分析化学思考题答案实验一葡萄糖干燥失重的测定1、什么叫干燥失重?加热干燥适宜于哪些药物的测定?解:干燥失重指系指药物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至恒重后所减失的重量,通常以百分率表示. 适应于对热较稳定的药品。
2、什么叫恒重?影响恒重的因素有哪些?恒重时,几次称量数据哪一次为实重?解:恒重应该就是指分析天平上所测物体显示的示数不再变化或者变化很小吧。
影响恒重的因素比较多,比如空气中的水蒸气,流动的气流等等。
一般来说把测量比较接近的三次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实重,但要注意是接近的三次数据,如果有不接近的数据的话,很有可能是有什么因素影响,需要重新测量。
实验二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配制NaOH溶液时,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NaOH试剂?为什么?解: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不稳定,氢氧化钠固体也会吸湿,也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因此并不是根据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来计算溶液的准确浓度的,而是配制完成后用基准物质对它进行标定。
由于标定时候可以做的非常准确,所以称取氢氧化钠的时候并不需要准确到使用分析天平。
2、邻苯二甲酸氢钾使用前没有烘干对结果有何影响?解:有影响,是KHP和NaOH反应,含水时KHP肯定不足量使C(KHP)偏小,消耗V(NaOH)变小,待测C(NaOH)增大3、为什么NaOH标准溶液配制后需用基准物质进行标定?解:配置出来的溶液是一个初步含量,浓度值还没有达到真实值,为了让滴定液的浓度更接近真实值还需要用基准物质进行标定。
实验三 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标准溶液配制方法有哪些?滴定方式有哪些?解:(1)直接配制法(2)间接配制法。
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3、进行滴定时,滴定管读数为什么应从“0.00”开始?解:每次滴定最好都从0.00开始(或从零附近的某一固定刻度线开始),这样可以减小误差。
4、HCl和NaOH溶液定量反应完全后,生成NaCl和水,为什么用HCl滴定NaOH时,采用甲基橙指示剂,而用NaOH滴定HCl时,使用酚酞或其它合适的指示剂?解:因为肉眼对红色会比较敏感,而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3.1的变红,pH>4.4的变黄,所以用HCl滴定NaOH时采用甲基橙,溶液逐渐变红;同理,NaOH滴定HCl溶液时用酚酞,溶液逐渐变红。
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1.如何表示天平的灵敏度?一般分析实验实所用的电光天平的灵敏度以多少为宜?灵敏度太低或太高有什么不好?答:天平的灵敏度就是天平能够察觉出两盘载重质量差的能力,可以表示天平盘上增加1mg所引起的指针在读数标牌上偏移的格数。
天平的灵敏度一般以指针偏移2~3格/mg为宜,灵敏度过低将使称量误差增加,过高则指针摆动厉害而影响称量结果。
2.什么是天平的零点和平衡点?电光天平的零点应怎样调节?如果偏离太大,又应该怎样调节?答:零点:天平没有载重情况时,天平的零刻度与投影屏上的标线相重合的点。
平衡点:天平有载重情况时,两边载重相等时,天平静止的那点。
天平零点的调节:用金属拉杆调节,如果不行则用平衡螺丝调节。
偏大时则用平衡螺丝调节。
3.为什么天平梁没有托住以前,绝对不许把任何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答:没有托住以前,天平的整个重量由三个玛瑙刀口支撑,如果把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则会磨损刀口,影响天平的灵敏度。
4.减量法的称量是怎样进行的?增量法的称量是怎样进行的?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宜在何种情况下采用?答:递减法:先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前的质量,再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后的质量相减,得出倒出试样的质量。
增量法:先称出容器的质量,在像天平中缓慢加入试样直到达到所需的质量。
递减法操作复杂,适用于大部分物品;增加法适用于不易挥发,不吸水以及不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物质。
5.电子天平的“去皮”称量是怎样进行的?答:打开天平门,将相应的容器放入天平的称量盘中,关上天平门,待读数稳定后按下“TARE”键,使显示为0,然后再向容器中加减药品,再次称量所得的数据就是容器中增减药品的质量。
6. 在实验中记录称量数据应准至几位?答:应准确至小数点后四位即0.1mg。
7.本实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为什么?答:因为每次称量会有±0.1 mg的误差,所以实验中m1-m2会有±0.2 mg的误差,m3-m2也会有±0.2 mg故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
(注:我们书上只要求小于0.5 mg)s酸碱标准液的配制和浓度比较一.注意事项:1.配完溶液应立即贴上标签注明试剂名称,配置日期,配制者姓名并留一空位以备填入此溶液的准确浓度。
2. 体积读数要读至小数点后两位。
3.滴定速度:不要成流水线。
4.近终点时,半滴操作和洗瓶冲洗。
二、思考题1.滴定管、移液管在装入标准液前为何需要用滴定剂和要移取的溶液润洗几次?滴定中使用的锥形瓶或烧杯是否需要干燥?是否也要用标准液润洗?为什么?答:为了让滴定管内的溶液的浓度与原来配制的溶液的浓度相同,以防加入的标准液被稀释。
不需要。
不要用标准液润洗,因为倾入烧杯或锥形瓶中的基准物的物质的量是固定的,润洗则会增加基准物的量,影响到实验结果。
2. HCl 和NaOH 溶液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吗?为什么?答:不能,因为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CO 2 和水分,而浓盐酸易挥发,应此不能直接配制其准确浓度。
只能先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
3.配制HCl 溶液及NaOH 溶液所用水的体积是否需要准确量取?为什么?答:不需要,因为HCL 易挥发,NaOH 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 2,不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的HCL 和NaOH 标准溶液,只能先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标定,所以没有必要准确量取配制时水的体积。
4.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NaOH 标准溶液时是否可用酚酞作指示剂?答:可以,因为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8.0-10.0,部分处在HCl 与NaOH 溶液的滴定突跃(4.31-9.70)之内。
5.再每次滴定完成后,为什么要将标准溶液加至滴定管零点或近零点,然后进行第二次滴定?答:因为滴定管的误差是分段校正的,每一段的校正误差不同,故每一次都从零点或近零点开始滴定可以保证每一次都有相同的校正误差。
6.在HCL 溶液与NaOH 溶液浓度比较的滴定中,以甲基橙和酚酞作指示剂,所得溶液体积比是否一致,为什么?答:不一致。
因为甲基橙跟酚酞的变色范围不同,所以滴定终点时的PH 不同,所以溶液的体积比不会一致。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酸性区间而酚酞的变色范围在碱性区间故以酚酞为指示剂的一组V NaOH /V HCL 相对较大。
7. 配制NaOH 溶液时,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试剂?为什么?答:托盘天平,因为只须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所以不需准确称量。
8.HCl 溶液和NaOH 溶液定量反应完全后,生成NaCl 和水,为什么用HCl 滴定NaOH 时采用甲基橙用为指标剂,而用NaOH 滴定HCl 溶液时使用酚酞(或其它适当的指标剂)?答:首先因为甲基橙跟酚酞的变色范围都在该反应的突跃范围内。
其次,因为人的眼睛观察浅色变到深色比较容易用HCl 滴定NaOH 时采用甲基橙用为指标剂可以观察到溶液由黄色变橙色,用NaOH 滴定HCl 溶液时使用酚酞可以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9. 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酸碱标准液浓度的标定一、酸碱标准液浓度的标定1.溶解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 2CO 3所用水的体积的量取,是否需要准确?为什么? 答:不需要,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
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
2. 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 2CO 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30ml 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A T T A M C V m ⨯⨯⨯=10001(m A -g,V T ml ,M A -g/mol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
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的误差。
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小于1‰ 。
3.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时,为什么用酚酞作指示剂?而用Na2CO3标定HCl 时,却不用酚酞作指示剂?答:因为酚酞的变色范围在碱性区间,PH=8~10时酚酞呈粉红色,在NaOH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的滴定突跃内,而HCl滴定Na2CO3时先生成NaHCO3此时溶液PH为8~10,酚酞呈粉红色但溶液远未达到滴定终点,故用Na2CO3标定HCl时,不用酚酞作指示剂。
4. 如果NaOH标准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用该标准液标定HCl溶液浓度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NaOH原来的浓度计算会不会引入误差?若用酚酞为指示剂进行滴定,又怎样?答:若用甲基橙为指示剂不会引入误差,因为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酸性区间,此时,溶液中不存在Na2CO3或NaHCO3所以从空气中吸收的CO2对滴定终点并无影响。
以酚酞作为指示剂,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5.标定NaOH溶液时可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也可用HCl标准溶液。
试比较此两法的有缺点。
答: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的优点是:①易于获得纯品;②易于干燥,不吸湿;③摩尔质量大,可相对降低称量误差。
因为实验室常需要同时配制NaOH标准溶液和HCl标准溶液,在已标定了HCl标准溶液的情况下用HCl标准溶液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比较方便,但这样的缺点是误差较大。
6. 邻苯二甲酸氢钾是否可用作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Na2C2O4是否能用做基准物来标定NaOH溶液?答:邻苯二甲酸氢钾不可用作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
Na2C2O4不能能用做基准物来标定NaOH溶液。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水的硬度测定(络合滴定法)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 为什么通常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配制EDTA标准溶液,而不用乙二胺四乙酸?答:因为乙二胺四乙酸的溶解读很度,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的溶解度较大。
2. 以HCl溶液溶解CaCO3基准物时,操作中应注意些什么?答:①要盖上表面皿,并加少量水湿润。
②从杯嘴逐滴加入1+1HCl时不要过快,防止反应过于激烈而产生CO2气泡,使CaCO3粉末飞溅。
③要用水把溅到表面皿上的溶液淋洗入杯中。
④还要记得加热近沸把CO2赶走后再冷却。
3. 以CaCO3基准物,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标定EDTA溶液时,应控制溶液的酸度为多少?为什么?怎样控制?答:应控制酸度为PH≈12~13,原因有三。
其一,因为钙指示剂的使用范围为PH在12~13之间;其二,根据林邦曲线EDTA滴定Ca2+的PH应大于7.5;其三,当PH>11时Mg2+能够完全沉淀出来。
用NaOH调节酸度。
4. 以ZnO为基准物,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标定EDTA溶液浓度的原理是什么?溶液的pH值应控制在什么范围?若溶液为强酸性,应怎样调节?答:二甲酚橙是紫色结晶,易溶于水。
它在pH>6.3时显红色,pH=6.3时呈中间颜色,pH<6.3时,呈现黄色。
而二甲酚橙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则是紫红色的,故它只能在pH<6.3的酸性溶液中作用。
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在在PH≈5~6的溶液中以EDTA直接滴定Zn2+,EDTA与Zn2+生成更稳定的配合物,因此滴定至终点时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
该反应的PH 约为5~6,先加1+1氨水至溶液由黄色刚变橙色,用六亚甲基四胺溶液来调节PH。
5. 络合滴定法与酸碱滴定法相比,有哪些不同点?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①络合滴定反应速度较慢,故滴定速度不宜太快;②络合滴定法干扰大(在络合滴定中M有络合效应和水解效应,EDTA有酸效应和共存离子效应),滴定时应注意消除各种干扰;③络合滴定通常在一定的酸度下进行,故滴定时应严格控制溶液的酸度。
二、水的硬度测定(络合滴定法)1. 如果对硬度测定中的数据要求保留二位有效数字,应如何量取100mL水样?答:应用量筒来量取100mL水样。
2. 用EDTA法怎样测出水的总硬?用什么指示剂?产生什么反应?终点变色如何?试液的pH值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如何控制?测定钙硬又如何?答:测总硬以铬黑T为指示剂,铬黑T与Ca2+和Mg2+生成酒红色配合物,EDTA能与Ca2+和Mg2+生成更稳定的无色配合物,用NH3-NH4Cl缓冲溶液控制PH≈10,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即到达滴定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