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解决方案(东软)
- 格式:ppt
- 大小:8.52 MB
- 文档页数:37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方案简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一个集中管理、共享和分析区域内各类卫生领域数据的平台。
该平台旨在提高区域卫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为政府和卫生机构提供决策支持。
目标1.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集中存储、管理和更新各类卫生数据;2.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流,促进区域内卫生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调;3.增强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功能数据管理•数据采集:支持卫生机构通过接口或上传文件的方式将数据导入平台;•数据清洗:提供数据清洗功能,自动识别和修复数据错误;•数据存储:采用数据库或分布式存储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数据更新:定期更新数据源,保证数据的时效性。
数据共享•数据共享平台:提供数据共享平台,卫生机构可以发布数据并设定访问权限;•数据查询与下载: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在平台上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数据交流与协作:支持卫生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合作,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数据分析与预测•数据可视化:提供丰富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对数据进行图表展示,便于分析;•数据分析:支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挖掘,从中获取有意义的信息;•数据预测:基于历史数据和算法模型,进行数据预测和趋势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实施计划1.需求分析:与区域内各相关卫生机构进行需求调研和讨论,明确平台功能和接口需求;2.平台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平台系统架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3.平台开发:根据设计方案,实施平台开发工作,包括数据库搭建、接口开发和前端界面设计等;4.测试与优化:对开发完成的平台进行全面测试,修复和优化存在的问题;5.部署与上线:将平台部署在服务器上,并进行正式上线运行;6.培训与推广:为使用平台的卫生机构进行培训,宣传和推广平台的使用。
价值与意义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立将带来以下价值和意义:1.提高卫生工作效率:平台集中管理数据,简化了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流程,大大提高了卫生工作的效率;2.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可以更好地了解卫生资源的分布和使用情况,从而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3.支持决策制定:平台提供科学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为政府和卫生机构的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4.促进卫生机构之间合作与协调:平台的数据共享和交流功能,促进了区域内卫生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提高了区域卫生事业的整体水平。
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目录1、平台概述 (5)1。
1总体目标 (5)1.2总体内容 (6)1.3项目建设内容 (6)1。
3.1标准体系建设 (6)1.3.2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6)1.3。
3基于区域卫生平台的应用系统建设 (6)1.3.4市级医院信息系统接入 (7)2、总体架构 (7)3、总体设计要求 (7)3.1系统设计原则 (7)3.1。
1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原则 (7)3.1。
2先进性与实用性原则 (7)3。
1.3开放性与扩充性原则 (8)3.1。
4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则 (8)3.1。
5规范化和标准性原则 (8)3.2系统性能要求 (8)3。
3系统安全要求 (8)3。
4数据设计要求 (9)4、技术路线选择 (9)4.1体系架构的选择 (9)4.2软件系统要求 (9)4.3数据库的选择 (9)4.4服务器的选择 (10)4.5客户端的选择 (10)5、系统基本功能需求 (10)5。
1平台基础应用系统 (11)5。
1。
1基础服务 (11)5。
1.2个人身份识别服务 (11)5。
1。
3索引服务 (11)5。
1.4以个人为中心的存储服务 (11)5。
1.5数据交换服务 (11)5.1。
6数据调阅服务 (12)5.1.7互联互通 (12)5。
2注册服务 (12)5.2.1居民注册服务 (12)5.2。
2医疗卫生人员注册服务 (13)5。
2。
3医疗卫生机构注册服务 (13)5。
3存储服务 (13)5.4医疗卫生信息共享 (13)5。
4.1个人基本信息域 (14)5.4。
2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摘要域 (14)5。
4.3儿童保健域 (14)5.4。
4妇女保健域 (14)5.4.5疾病控制域 (15)5.4。
6疾病管理域 (15)5。
4。
7医疗服务域 (16)5。
5全程健康档案服务 (16)5。
5.1索引服务 (16)5.5。
2业务服务 (16)5.5.3数据服务 (17)5.5。
4事务处理 (17)5。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05.31•【文号】•【施行日期】2009.05.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积极配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根据部领导指示精神,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卫办发〔2009〕46号),我部组织编制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
现印发你们,供参照试行(建设指南文本在卫生部网站下载),并请在试行过程中及时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在此基础上,我部还将组织专家研制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解决方案,为各地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进一步技术指导。
联系人: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胡建平汤学军联系电话:(010)68792481、68792477附件: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二○○九年五月三十一日附件: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OO九年五月)目录第一章前言第一节编制背景第二节关键概念第三节编制目的第四节适用范围第五节主要内容第二章区域卫生信息化需求分析第一节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一、国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情况二、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三、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第二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用户分析一、居民个人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三、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四、卫生行政部门五、其他卫生相关单位与部门第三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业务需求分析一、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二、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三、公共卫生服务四、综合卫生管理的需求第三章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架构第一节信息架构概述一、信息架构的内容二、数据模型的重要性第二节健康档案的信息内容一、健康档案的系统架构二、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三、健康档案的信息来源第三节健康档案数据建模方法一、数据概念模型二、数据逻辑模型第四节数据模型实例一、数据建模方法二、数据建模实例第四章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架构第一节平台架构分析一、平台系统功能二、数据来源模式三、数据存储类型四、系统架构类型五、数据利用模式六、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第二节平台框架第三节平台构件组成一、注册服务二、健康档案存储服务三、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协同服务四、全程健康档案服务五、信息接口服务六、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系统数据交换七、数据仓库八、健康档案浏览器第五章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架构第一节总体技术架构第二节数据交换技术方案一、企业服务总线二、数据接口方式三、业务组件服务四、运行监控管理五、平台配置管理六、技术方案选型第三节数据存储技术方案一、数据存储结构二、技术方案选型第四节数据展示技术方案一、健康档案浏览器二、技术方案选型第五节硬件网络支撑平台一、网络总体结构二、硬件平台要求三、几种组网方式第六节安全保障体系方案一、安全等级二、物理安全三、系统安全四、数据安全五、应用安全六、安全管理第七节标准规范管理方案一、标准规范建设原则二、遵循与参考的标准三、标准规范体系管理第六章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部署模式第一节平台应用架构第二节纵向分级部署模式第三节横向扩展布署模式第四节其他应用模式第七章附录第一节缩写第二节主要参考文献第一章前言第一节编制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正式发布了。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一、背景与目标目前,卫生事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各地卫生系统的发展方向。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是基于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以提高卫生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为目标的管理平台。
本方案旨在构建一个适用于区域卫生管理的信息化平台,以提高卫生服务效率,优化资源利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二、平台架构1.整体架构: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由数据管理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界面层组成。
2.数据管理层:负责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管理,并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接口。
3.应用服务层:基于数据管理层,提供各种卫生管理功能的服务,如疫情监控、健康档案管理、卫生资源调配等。
4.用户界面层: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查询、录入和管理相关卫生信息。
三、主要功能1.疫情监控:实时监控区域内的疫情情况,包括传染病发生、疫苗接种情况等,并提供相应的数据报告和预警功能。
2.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包括就诊记录、用药情况、检查结果等,并提供在线预约、慢性病管理等功能。
3.卫生资源调配:基于实时数据和需求预测,进行卫生资源的合理调配,包括医疗设备、床位、医生等资源的管理和分配。
5.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通过对数据的汇总、分析和挖掘,为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支持。
四、技术要求1.平台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以实现高性能、高可用性和高扩展性。
2.采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和安全措施,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3.支持多种终端设备,如PC、手机和平板电脑,以便用户随时随地访问平台。
4.平台应具备一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功能,如自动疫情报告生成、智能推荐等。
五、实施方案1.需求调研:通过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调研并确定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平台的架构、模块和功能,并制定相应的开发计划。
3.系统开发: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平台的开发,包括前端界面设计、后端数据库设计和业务逻辑开发等。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1.0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1.03.23
•【文号】卫办综发[2011]39号
•【施行日期】2011.03.2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
正文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1.0版)》的通知
(卫办综发〔2011〕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属(管)医院:
为配合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卫生领域业务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我部在发布《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卫办发〔2009〕130号)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1.0版)》。
现印发给你们(标准文本可在卫生部网站下载),请参照试行,并及时将试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有关建议反馈我部。
联系人: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童心、汤学军
联系电话:(010)68792938、68792477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1. 引言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系统,旨在提升卫生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居民的医疗服务体验。
本文将重点介绍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方案,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架构、功能模块以及实施计划。
2. 需求分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主要需求如下:2.1. 病患管理•记录病患个人信息、病历、诊断报告等数据;•提供病患就诊预约、挂号、查询以及缴费功能;•支持医生对病患进行诊治和随访。
2.2. 资源调配•实时监测医疗机构的资源情况,如床位、手术室、医生等;•根据实际需求,调度医疗资源以满足就诊需求;•提供资源预约和排班功能。
2.3. 疫情管理•实时收集和分析疫情数据,包括病例报告、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等;•提供疫苗接种管理、疫情溯源等功能;•支持医疗机构与卫生部门的数据交互和协同工作。
3. 系统架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系统架构系统架构1.用户界面层:提供给卫生机构、医生和居民使用的界面,包括网页和移动端应用程序。
2.应用服务层:处理用户请求,负责调用底层服务和数据,实现不同功能模块的业务逻辑。
3.应用接口层:将用户请求转发给应用服务层,并返回处理结果。
4.应用服务层:包含各个功能模块的业务逻辑实现,通过调用底层服务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5.数据服务层:提供对数据库的访问接口,负责处理和存储数据。
6.数据库层:存储平台所需的数据。
4. 功能模块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包含以下功能模块:4.1. 病患管理模块•病患注册和个人信息管理;•就诊预约、挂号和缴费;•病历、诊断报告和图片的存储与查询;•医生诊治和随访。
4.2. 资源调配模块•医疗机构资源的实时监测和管理;•资源的调度和排班;•资源预约和查询。
4.3. 疫情管理模块•病例报告和传染病监测;•疫苗接种管理;•疫情溯源和预警。
4.4. 系统管理模块•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日志和错误处理。
5. 实施计划5.1. 需求收集与分析阶段•收集和整理各个卫生机构和部门的需求;•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功能模块和系统架构。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OO九年五月目录第一章....................................................................................................... 前言7第一节.......................................................................................... 编制背景7第二节.......................................................................................... 关键概念11第三节.......................................................................................... 编制目的14第四节.......................................................................................... 适用范围14第五节.......................................................................................... 主要内容15第二章............................................................. 区域卫生信息化需求分析17第一节................................................................... 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17一、国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情况 (17)二、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 (20)三、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2)第二节.....................................................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用户分析24一、居民个人 (25)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26)三、公共卫生专业机构 (29)四、卫生行政部门 (31)五、其他卫生相关单位与部门 (33)第三节............................................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业务需求分析34一、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34)二、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41)三、公共卫生服务 (47)四、综合卫生管理的需求 (55)第三章..................................................................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架构62第一节................................................................................. 信息架构概述62一、信息架构的内容 (62)二、数据模型的重要性 (65)第二节................................................................... 健康档案的信息内容66一、健康档案的系统架构 (66)二、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 (70)三、健康档案的信息来源 (71)第三节............................................................... 健康档案数据建模方法75一、数据概念模型 (76)二、数据逻辑模型 (82)第四节................................................................................. 数据模型实例97一、数据建模方法 (97)二、数据建模实例 (100)第四章........................................................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架构107第一节................................................................................. 平台架构分析107一、平台系统功能 (107)二、数据来源模式 (112)三、数据存储类型 (115)四、系统架构类型 (115)五、数据利用模式 (117)六、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 (120)第二节.......................................................................................... 平台框架120第三节................................................................................. 平台构件组成122一、注册服务 (122)二、健康档案存储服务 (125)三、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协同服务 (125)四、全程健康档案服务 (131)五、信息接口服务 (138)六、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系统数据交换 (145)七、数据仓库 (149)八、健康档案浏览器 (150)第五章........................................................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架构152第一节................................................................................. 总体技术架构152第二节........................................................................ 数据交换技术方案154一、企业服务总线 (154)二、数据接口方式 (160)三、业务组件服务 (164)四、运行监控管理 (182)五、平台配置管理 (184)六、技术方案选型 (186)第三节........................................................................ 数据存储技术方案188一、数据存储结构 (188)二、技术方案选型 (197)第四节........................................................................ 数据展示技术方案207一、健康档案浏览器 (207)二、技术方案选型 (208)第五节........................................................................ 硬件网络支撑平台214一、网络总体结构 (214)二、硬件平台要求 (215)三、几种组网方式 (222)第六节........................................................................ 安全保障体系方案227一、安全等级 (228)二、物理安全 (231)三、系统安全 (231)四、数据安全 (232)五、应用安全 (233)六、安全管理 (236)第七节........................................................................ 标准规范管理方案238一、标准规范建设原则 (238)二、遵循与参考的标准 (238)三、标准规范体系管理 (239)第六章........................................................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部署模式241第一节................................................................................. 平台应用架构241第二节........................................................................ 纵向分级部署模式243第三节........................................................................ 横向扩展布署模式245第四节................................................................................. 其他应用模式247第七章....................................................................................................... 附录248第一节.................................................................................................... 缩写248第二节................................................................................. 主要参考文献249第一章前言第一节编制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正式发布了。
公共卫生信息化平台和基于健康档案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在这里要先提一下国家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35212工程”。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化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五项业务中的深入应用;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二个基础数据库;建设一个医疗卫生信息专用网络;逐步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标准体系。
一、定义首先要说一下基于健康档案的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它是最终的一个整体平台,是连接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不同系统间进行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
公共卫生信息化平台是属于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下面(35212工程中的5)的一套独立的系统。
而基于健康档案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又是分属于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一个子系统。
公共卫生信息平台PHIS也就是基于健康档案的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他主要是负责针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对所负责辖区的居民的健康档案的建立和针对健康档案的基本情况所产生的对居民负责(如,随访)的一种信息系统。
基于健康档案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也是分属于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的一部分。
只是他的物理负责人换成了妇幼保健院的形式。
也是对辖区居民的健康信息进行整合。
其最终的信息也会归总到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当中。
电子健康档案的定义通俗点讲电子健康档案就是居民健康状况的资料库。
记录着居民的疾病家庭史、遗传史和生活、工作不幸等状况。
从出生开始,记录着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期的生长发育、健康善与预防保健管理信息;妇女人生各期,特别是妊娠期的健康管理信息;老年人健康管理与各时期患病时的医疗保健信息等等。
总之,健康档案应是陪伴居民终生的、全面、综合、连续性的健康资料,它真实、完整地记录了居民一生各个阶段的健康状况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信息。
严格来讲,首先,电子健康档案是平行于电子病历的一套独立成熟的系统,是采用面向服务(SOA)的思想和架构。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电子签名应用解决方案1 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针对现阶段我国电子病历标准化工作的首要目的是满足区域范围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临床信息交换和共享需要,实现以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区域卫生协同,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焦点问题。
地市级平台是面向居民的个案数据平台(包括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摘要等)、数据交换中心、区域卫生管理平台;省级平台是面向综合卫生管理平台,包括个案索引和系统整合等,主要目的是服务于管理决策和社会需求,实现区域内信息共享;国家级平台是全国的综合卫生管理平台,主要服务于管理决策、政策制定、行业监管、健康评价、以及绩效考核。
2009年卫生部以征求意见稿或试行稿的方式发布了《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等技术标准和规范.正是这些研究成果和工作的基础,为2010年卫生信息化建设任务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区域卫生平台中的信息安全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业务需求以下是模拟某病人在两个医院间转诊的业务场景:(1)患者在A医院就诊,根据诊断将患者转诊到B医院,医生在A医院的应用系统中录入检查报告、诊断信息等,同时将患者诊疗信息上传区域卫生平台,(2)B医院医生通过区域卫生信息服务平台检索该患者在A医院的诊断信息以及检查报告;(3)B医院医生根据A医院的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开具处方,并且将更新记录上传区域卫生平台。
通过上述三个步骤,患者经过了初诊、转诊等流程,下面分析一下上述流程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的数据传输机制医疗数据通过网络在医院间传递,容易造成患者诊断信息以及检查结果信息的泄露,同时存在诊断信息被非法篡改的风险;●准确合法的责任认定机制医疗数据没有经过责任认定措施处理即上传区域卫生平台,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无法有效辨别各个医疗机构的责任.解决方案●BJCA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提供商,为区域卫生平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平台的POS点(服务接入点)颁发数字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