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五大钢管集团基本情况
- 格式:pdf
- 大小:240.84 KB
- 文档页数:18
世界知名钢管集团发展历程对我国钢管界的启示田研;杨秀琴【摘要】介绍瓦卢瑞克集团、泰纳瑞斯集团、俄罗斯钢管冶金集团和新日铁住金公司4家钢管公司的发展历程,近年来的经营状况、市场分布和典型的油套管品种.对比分析这4家公司的销售量变化、盈利状况、市场分布特点和品种结构差异性等,提出对我国无缝钢管企业发展的6方面启示.【期刊名称】《钢管》【年(卷),期】2018(047)001【总页数】12页(P1-12)【关键词】无缝钢管;公司;经营状况;市场分布;品种结构;启示【作者】田研;杨秀琴【作者单位】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湖南衡阳421001;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42;F416.3121世纪以来,全球和我国的无缝钢管产量都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然后增速放缓,直至达到峰值后开始下滑的过程。
全球无缝钢管产量从2000年到2008年经过了近1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达到了4 037万t。
在2014年达到产量高峰4 695万t后开始下滑,2015年世界无缝钢管产量4 087万t,同比下降12.95%。
我国无缝钢管产量在2014年以前持续增长,2013年达到峰值,2000年到2013年年均增长率高达16.02%,随着国内需求减少、出口放缓,2014年无缝钢管产量、表观消费量开始呈负增长。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等主要无缝钢管生产国都进行了大规模的企业重组和并购,形成了当前世界无缝钢管行业大集团垄断的格局。
迄今为止,已形成约8家产能超过或接近300万t的钢管集团,主要包括阿根廷泰纳瑞斯集团(Tenaris)、法国瓦卢瑞克集团(Vallourec)、俄罗斯钢管冶金集团(TMK)、日本新日铁住金公司(NSSMC)、车里雅宾斯克钢管集团、安赛乐米塔尔集团(ArcelorMittal)、乌克兰Interpipe集团、美钢联公司(USS)、日本JFE集团、新里别茨克钢铁公司等[1-4]。
世界钢管供需现状及市场走势分析据有关部门估量,目前世界钢管生产力量约为5800万-6000万吨,其中焊管约3900万-4000万吨。
总体来看,世界钢管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产能略有富余。
一、世界各地区市场钢管需求现状分析美国市场美国是最大的无缝钢管进口国,依据美国询问机构提出的报告分析,美国每年钢管进口量增长较大。
目前,美国对日本钢管实施反倾销政策,将导致2022年前日本钢管无法进入美国市场,这给我国无缝钢管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我国周边国家、地区市场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有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原苏联各国等,除日本、印度和原苏联各国外,其他国家的无缝钢管基本依靠进口。
据了解这些国家每年无缝钢管的消费量约100万吨左右,其中直径Φ≥140mm的大、中口径约为60万-65万吨。
目前,日本约占据了这些国家近40%的市场份额,我国只占有约13%的市场份额。
中东市场中东是世界主要的产油区,除对油井管大量需求外,对管线管、结构管等需求量也较大,每年进口30多万吨,其中外径为Φ219mm以上的无缝钢管约15万吨,目前,这些钢管主要从日本、欧洲等国家进口。
中国刚开头进入这个市场。
二、世界无缝钢管市场的进展趋势世界无缝钢管市场消费规模,将在一段时期内可能连续维持在800万吨左右或略有增加。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十大无缝钢管生产国分别是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阿根廷。
其中,中国、美国、俄罗斯的产品以国内消费为主;英国、法国进出口大体相当;其他国家大都是无缝钢管输出国,出口量约占各自总量的30%-70%。
这些国家已组成的三大集团公司,即TEMARISV &M和日本钢管联盟(共有730多万吨生产力量)正与俄罗斯最近组成(由俄罗斯和罗马尼钢管厂组成)的大型钢管集团(生产力量约300万吨)在国际市场激烈竞争,抢占市场份额。
三、我国钢管生产企业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优势,乐观扩大海外市场国际市场虽然空间不大,但有竞争余地,我国钢管生产企业必需乐观开发国际市场,努力提高竞争力量,争取较高的国际市场份额。
世界知名钢结构公司排名榜
世界知名的钢结构公司有很多,它们在设计、制造和建造钢结构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以下是一些世界知名的钢结构公司排名榜:
1. Skanska.
Skanska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典的知名建筑和开发公司,其在钢结构领域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术。
2. Balfour Beatty.
Balfour Beatty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知名建筑和基础设施公司,其在钢结构方面也有着卓越的表现和声誉。
3. ArcelorMittal.
ArcelorMittal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之一,其在钢结构领域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技术优势。
4. Kiewit.
Kiewit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知名建筑和工程公司,其在钢结
构设计和施工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和专业能力。
5. China Metallurgical Group Corporation (MCC)。
中国冶金集团公司是中国知名的钢结构制造和施工公司,在国
际市场上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这些公司都在钢结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声誉,它们在全
球范围内都有着重要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同时,还有许多其他知
名的钢结构公司,它们也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这些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
世界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着重要的贡献。
材料及其相关领域著名外企材料及其相关领域著名外企1、安赛乐米塔尔卢森堡金属类安赛乐米塔尔集团是全球最优秀的钢铁制造商,在60多个国家雇用32万名员工,总部设在卢森堡。
集团年产量为1.3亿吨,约占世界钢铁总产量的10%。
安赛乐米塔尔在汽车、建筑、家用电器、包装等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集团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的27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业务范围覆盖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
2、蒂森克虏伯德国金属类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由蒂森股份公司和克虏伯股份公司于1999年3月合并而成。
蒂森股份公司和克虏伯股份公司均始建于上世纪初期,曾为欧洲钢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作出杰出的贡献,是德国重工业的缩影。
蒂森克虏伯集团为德国工业巨头,雇员超过193,000人,销售额达380亿欧元。
集团下属的蒂森克虏伯电梯集团是全球三大电梯和自动扶梯生产商之一。
雇员约28,500人,销售额约为35亿欧元,经营业务遍及世界各地。
蒂森克虏伯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
早在上世纪中叶,中国便已大量购买了蒂森克虏伯的军工和民用产品。
蒂森克虏伯电梯于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主要经营业务范围为电梯和自动扶梯的制造,安装,远程监控,维保和旧梯改造等。
电梯销售量连续五年来持续稳步增长。
蒂森克虏伯目前在中国已建立了不锈钢、塑料、机械、电梯等方面的合资或独资企业。
并于北京、上海、香港和台北设立了代表处。
3、圣戈班法国建材玻璃圣戈班,成立时间:1665年公司业绩:2009年最新《财富》世界500强排名102位,营业收入USD$64109.4百万,利润USD$2017百万。
圣戈班集团自1985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集团至今已在华设立了46家企业及公司,针对不同市场分别为以下领域服务:平板玻璃、汽车玻璃、保温隔音材料,石膏建材、陶瓷塑料、磨料磨具、管道系统及建材分销。
集团2008年在华企业的销售总额达87.5 亿人民币。
4、海德堡水泥德国水泥德国海德堡水泥集团(Heidelberg Cement)是世界最大的水泥制品生产商之一,在水泥、混凝土及建筑材料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全世界⼗⼤钢铁集团⼀览: 1、卢森堡:安...全世界⼗⼤钢铁集团⼀览:1、卢森堡:安赛乐⽶塔尔,9731万吨2、中国:宝武钢铁,9547万吨3、⽇本:⽇本制铁株式会社,5168万吨4、中国:河钢集团,4656万吨5、韩国:浦项,4312万吨6、中国:沙钢,4110万吨7、中国:鞍钢集团,3920万吨8、中国:建龙集团,3119万吨9、印度:塔塔钢铁集团,3015万吨10、中国:⾸钢集团,2934万吨从这个榜单⾥可以看出全球最⼤型的钢铁集团⼗个⾥有六个是属于中国的,但是很多⼈说中国只是⼀个钢铁⼤国,⽽不是⼀个钢铁强国,这⼜是为什么呢?第⼀、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经连续10多年稳居世界第⼀,但是钢材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仅为2%左右,现在中国钢材⽣产依然偏重于⾼能耗、低附加值产品,部分⾼附加值钢材甚⾄还需要进⼝。
产能过剩的同时还要进⼝⾼精尖钢材产品,说明中国的钢铁⾏业只是⼤⽽不强。
第⼆、世界上钢铁⼯业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是没有铁矿资源的⽇本,⽇本也是钢铁⽣产发展最快和出⼝钢材最多的国家。
中国就算能⽣产⼀些附加值⾼的产品,质量也不如国外集团⽣产的,像⾼级轿车⾯板、⽯油管道等材料我们都⽆法做到质量达到标准⽽只能进⼝。
第三、⾃主创新的核⼼竞争⼒,才是⼀个钢铁强国的重要标准。
与世界上⼀些先进的钢铁集团相⽐,中国钢铁企业科技⼈才⽐例、研究和发展经费投⼊⽐、科技成果转化为⽣产⼒的⽐例⽅⾯都是偏低的。
所以⽬前中国只能说是纯粹的产量⼤国,还不是钢铁⼯业强国,必须增加科研投⼊,向特、精、⾼的⽅向发展才⾏。
⽬前中国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钢为了加强技术研发建设了⾃⼰的技术中⼼,还成⽴了技术研究院,相信中国离钢铁强国也并不远了。
1.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是于1995年由德国克虏伯公司和蒂森公司不锈钢扁平材生产合并而组建的,1997年成立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
随之先后购买了意大利特尔尼特殊钢公司(AST)90%的股权,又控股墨西哥不锈钢公司(Mexinox),1997年,与中国上海浦东钢铁集团公司合资,兴建上海克虏伯不锈钢公(SKS)。
目前,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在意大利AST公司的年产能力为130万吨,其他四个主要子公司年产粗钢的总能力为190万吨,冷轧不锈钢扁平材的总能力为165万吨,这使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其扁平材产品约占欧洲市场份额的37%,世界市场份额的15%。
在全球钢铁公司合并重组浪潮的冲击下,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为维护其世界不锈钢扁平材霸主的地位,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与诸如新合并重组的于齐诺尔公司、阿维斯塔?波拉里特公司、阿塞里诺克斯公司等竞争对手相抗衡,该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策略,如扩大产能、采用先进技术、注重产品结构重组,改善为用户服务。
在意大利的90%控股的子公司AST是一个具有冶炼、连铸、热轧和冷轧等全流程的不锈钢和电工钢生产企业,第二座AOD装置已投产,一台薄板坯连铸机也已投入运行,第五套森吉米尔轧机和一条新的光亮退火线相继开工投产。
这些都使AST公司特尔尼厂不锈钢的产能明显提高,不锈钢热轧带钢的年产能力将增至65万吨,预计2003年总产量可达150万吨。
此外,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正在谋求在美国建厂或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以求与该公司的子公司墨西哥不锈钢公司一起保证整个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供应。
目前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销售量占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总销售量的15%。
墨西哥不锈钢公司冷轧厂的年产能力为22万吨,现正以一半以上的产量供应美国。
北美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市场。
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以同样的策略三年前进人中国,与宝钢集团上海浦东钢铁公司成立了上海克虏伯不锈钢合资公司,该公司是一座年产50万吨粗钢的全流程的不锈钢扁平材生产企业,2001年11月一期工程投产,年产光亮板能力达7.2万吨。
国外无缝钢管生产现状兰兴昌(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176)摘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外无缝钢管机组的建设情况,以及经过并购整合后形成的10大钢管集团的基本情况。
分析了国外无缝钢管技术装备发展的特点:国外各大钢管生产企业的新专利、新产品不断涌现,但在无缝钢管生产的节能降耗方面技术进步不明显,连铸坯热送热装技术未有突破。
关键词:国外;无缝钢管;技术装备;发展特点中图分类号:T-1;TG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311(2012)02-0015-06Current Situation of Seamless Steel Tube Production at abroadLan Xingchang(MCC Capital Engineering&Research Corporation Ltd.,Beijing100176,China)Abstract:Presented here in the article are th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eamless steel tube mills as set up recently at abroad,and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world top ten steel tube groups as resulting from relevant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consolidations.The general trend fea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equipment for seamless steel tube manufacture in relevant developed countries is analyzed,and identi-fied,i.e.,new patents and products are constantly emerging,whereas no major progress in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for seamless steel tube production is made,and so is any breakout of the technology for hot-conveyance and charge of CC billets.Key words:At abroad;Seamless steel tube;Technological equipment;Development feature无缝钢管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自19世纪80年代末始,至今已超过120年,其间出现了约10种热轧无缝钢管生产工艺,包括顶管(Ehrhardt)、周期轧管(Pilger)、自动轧管(Plug)、扩管(Expander)、三辊轧管(Assel)、二辊斜轧(Diescher)、挤压管(Ugine)、连轧管(Fassl、Foren、全浮动芯棒、MPM、半限动芯棒、三辊连轧)以及穿孔+冷轧(拔)等,并均在特定时期内得到过一定的普及应用。
国际钢管市场分析摘要:对近年来国际钢管市场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前在无缝钢管进出口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前言在过去几年中,由于各国无缝管生产能力提高,因而钢管市场竞争加剧,并导致全世界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经历了剧烈的重组和兼并,世界钢管市场的份额被重新划分。
阿根廷得兴集团(Techint)控制的阿根廷西得尔卡(Siderca)于1993年收购了墨西哥的竞争对手汤姆萨(Tamsa),1996年又收购了意大利竞争对手达尔明(Dalmine)。
从而,3家兼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无缝钢管制造集团――DST集团,该集团1998年度的无缝管产量为211万t。
1997年德国曼内斯曼集团与其法国竞争对手瓦鲁来克合并了其所属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形成年产无缝管能力190万t的“JV”集团,成为国际无缝钢管生产行业的第2大厂家。
日本住友金属工业公司(Sumitomo Metals)同日本的新日铁、日本钢管和川畸形成联盟,目前该集团在无缝钢管生产行业排名第3,市场份额占25%。
世界范围内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合作、重组、兼并的趋势,至今仍未降温,统一价格、联合销售成为企业寻求自身发展的一条途径。
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
2 钢管需求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无缝钢管年消耗量约为2000万t,其中石油管约为600万t,占30%。
所以,无缝钢管的消耗同石油天然气工业密切相关,石油工业的发展将带动无缝钢管业的发展,而石油工业的紧缩也将导致无缝钢管消耗量下降。
前一时期,由于国际性金融危机和石油价格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各大油公司均采取了关井、限产措施,因而导致无缝钢管产量下降,1998年美国无缝钢管产量比1997年下降13%;我国无缝钢管产量虽仅下降4%,但1998年末国内生产厂家的总库存量超过了16万t。
售价格提高了20~30美元,无形中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所占比例/%4542 7 2 2 2目前,我国仍需进口少量钢管。
1998年共进口无缝钢管48.53万t,价值5.22亿美元,具体品种有:石油管70%,普通钢管12%,合金钢管9%,不锈钢管2%,其它钢管7%。
美国无缝钢管市场简介美国无缝钢管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无缝钢管市场,2008年表观消费数量达到506.9万吨。
国内生产占2/5,国外进口占3/5,由于美国国内需求急剧下滑,美国无缝钢管库存激增,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导致4月10日,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反补贴初步立案。
一,美国无缝钢管生产企业情况:美国国内无缝钢管厂主要有3家:V & M. Star,USS, IPSCO。
其中USS 是美国本土钢铁联合体,V & M和IPSCO均是国际无缝钢管生产巨头。
除了这些具备轧管工厂外,在休斯敦,Broussard等地还分布了一些为OCTG管提供加工服务的加工厂。
(一),V & M. Star 这是一家合资企业,合资双方为Vallorec-Mannesman(法国)和Sumitomo(日本)。
产品外径:5”----10-3/4”产能:50万吨/年(66%为OCTG管)主要产品:OCTG (P110)管线(X80 PSL-2)接箍料(Q125)机械管(A519 1026+)工厂:V & M STAR Youngstown 工厂85吨电炉222.25和285.75mm连铸坯梁式步进炉6机架固定芯棒轧机(MPM)(6-stand retained mandrel mill)V & M STAR Houston 工厂热处理设备矫直和热成形设备车丝,墩粗设备水压设备V & M STAR TAC Maskogee 工厂热处理设备矫直和热成形设备车丝,墩粗设备水压设备(二),美国钢材联合公司(USS),总部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是一家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拥有生产设施的大型钢材生产企业,它的年产量达到3170000短吨。
公司主要生产各种规格的板材和管材,产品广泛应用于自动化,装备,集装箱,工业机械,建筑和石油天然气等行业。
美钢联的工厂包括:Gary 工厂,它由Gary 工厂(地址:Gary加里),东芝加哥锡工厂(地址:东芝加哥)中西部工厂(地址:波特治,威斯康星州),大湖工厂(地址:Ecorse and River Rough 密西根州),不公平工厂(地址:费城,宾夕法尼亚州),花岗岩城工厂(花岗岩市,伊里诺斯州),公平工厂(公平城,阿拉巴马州),伊利湖工厂(地址:Nanticoke,安大略省)和汉密尔顿工厂(汉密尔顿市,安大略省)。
日本的新日铁、JFE公司、韩国浦项、德国蒂森克虏伯,以及总部设在卢森堡的安赛乐米塔尔是世界排名靠前的先进钢铁企业集团。
本文将重点介绍五大知名钢铁企业的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
一、关于企业管理机制1、企业管理的核心点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管理的基本内容是管理者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管理的核心是实现目标。
因此,尽管企业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搞好企业管理必须抓住核心点。
企业管理的核心点应该是:正确调整生产关系,合理组织生产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管理的核心点得以有效实施的首要保证应当是企业管理体制。
这和治国一样,治理国家须有国家体制,也叫国家机器,其中政治体制、政治制度在国家机器中是首要的,是左右政府、军队和司法的。
企业是以资产为纽带的经济实体,这个经济实体的“上层建筑”,也就是法人治理结构,是有效进行企业管理的先决条件。
先进的管理若来自于先进的管理体制,这个管理是可持续的,先进的管理若来自于时任领导者个人魅力,管理的可持续性容易因人的改变而改变。
因此,研究企业管理要先认真研究管理体制的先进性,再研究高层领导的管理,这两点有了高度,企业管理才能有高度。
企业管理体制必须与经济基础、资产纽带相协调,与企业业务主线相贯通,同时具备高效运转的机理。
这五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共同点就是都设有董事会。
但仔细分析,则发现他们在董事会的设置上又存在着许多差异性,在有些方面这种差异性还比较大。
集中在董事会的定位、董事会与股东大会及其他机构的横向纵向关系、董事会成员构成及职责设置等方面互有差别。
这些差别都与他们各自企业的资产构成、企业布局、产品结构、企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直接相关,这恰恰说明这些企业在董事会的设置上紧密地结合了本企业的实际。
这五家的情况说明,企业管理体制在世界上没有唯一模式,也不应该是只有一种模式,否则就是形式主义。
值得注意的主要有三点:一是中国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对法人治理结构的设置要防止唯一模式化、齐步走、注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