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溴甲酚绿
- 格式:doc
- 大小:518.11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溴化学品英文名:bromine化学品别名:溴素CASNo.:7726-95-6ECNo.:231-778-1分子式:Br2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吸入有剧毒。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急毒性-吸入,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吸入致命,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戴呼吸防护装置。
事故响应: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收集溢出物。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在正常生产处理过程中,吸入本品的蒸气或气溶胶(雾、烟)可产生严重毒害作用,甚至可致命。
腐蚀物能引起呼吸道刺激,伴有咳嗽、呼吸道阻塞和粘膜损伤。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直接接触造成严重皮肤灼伤。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能造成严重化学灼伤。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溴甲酚绿化学品英文名称:Bromocresol green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溴甲酚绿化学品分子式:C21H14Br4O5S分子量:698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号溴甲酚绿≥95.0% 76-60-8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食入有害。
对皮肤有刺激性,有对眼睛损伤的危险性。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食入:饮用大量水,催吐,如有需要立即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灭火注意事项:没有配备化学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待在危险区。
喷水以降低蒸汽危害,防止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物质。
避免产生其灰尘。
勿吸入其蒸汽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严禁进入排水系统泄露: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
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无特殊要求。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保持在5-30℃,应与强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无资料监测方法:无资料工程控制:立即更换受污染衣物。
涂上护肤膏。
工作后清洗脸部和手。
勿吸入其蒸汽。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必要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眼睛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衣手防护:戴化学品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页码共142页第1页实验室化学品安全资料表目录(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排序)1、氨水....................................................A. (6)2、氨气....................................................A. (7)3、丙酮....................................................B. (8)4、冰乙酸.................................................B (10)5、苯.......................................................B (11)6、苯甲酸.................................................B (13)7、苯酚红.................................................B (14)8、百里香酚酞..........................................B. (15)9、吡啶...................................................B. (15)10、重铬酸钾............................................C. (17)11、柴油..................................................C. (18)12、对甲基苯胺(对茴香胺)......................D.. (21)13、碘...................................................D. (23)14、碘化钾..............................................D.. (24)15、碘酸钾..............................................D.. (25)16、二甲胺..............................................E.. (26)17、二硫化碳...........................................E.. (31)18、酚酞.................................................F.. (32)19、氟化钾.............................................F (33)20、过硫酸钾..........................................G (35)21、铬黑T.............................................G (37)22、高锰酸钾..........................................G (37)页码共142页第2页24、环己烷………………………………………H……………………………………………………4025、活性炭.............................................H (41)26、甲基橙.............................................J (42)27、酒石酸锑钾.......................................J (44)28、甲基红.............................................J (45)29、甲酸................................................J (46)30、甲醇................................................J (47)31、抗坏血酸..........................................K (49)32、硫酸联氨..........................................L (49)33、磷酸二氢钾.......................................L (51)34、磷酸氢二钾.......................................L (52)35、磷酸................................................L (53)36、硫酸................................................L (54)37、硫酸汞.............................................L (56)38、硫酸铵.............................................L (58)39、硫酸钾.............................................L (60)40、硫酸铜.............................................L (61)41、硫酸镁.............................................L (63)42、硫酸银.............................................L (65)43、硫酸钠.............................................L (65)44、硫酸亚铁..........................................L (67)45、硫酸亚铁铵.......................................L (68)46、硫磺粉.............................................L (69)页码共142页第3页48、氯化钠................................................L (72)49、氯化钡................................................L (73)50、氯化钾................................................L (74)51、氯化铵................................................L (75)52、邻苯二甲酸氢钾....................................L (76)53、钼酸铵................................................M (76)54、钼酸钠................................................M (78)55、尿素...................................................N (78)56、柠檬酸................................................N (80)57、NALCO 2593.......................................N (81)58、NALCO缓蚀剂.....................................N (83)59、NALCO 1741.......................................N (86)60、NALCO 780.........................................N (88)61、硼酸...................................................P (89)62、偏钒酸铵.............................................P (92)63、氢氧化钾.............................................Q (94)64、氢氧化钠.............................................Q (95)65、氢气...................................................Q (97)66、酸洗石棉.............................................S (98)67、三乙醇胺.............................................S (99)68、三氧化钨.............................................S (102)69、三氯甲烷.............................................S (104)70、四氯化碳.............................................S (105)页码共142页第4页72、酸性铬蓝K.............................................S (108)73、石油醚...................................................S (108)74、碳酸钙...................................................T (110)75、碳酸氢钠................................................T (112)76、碳酸钠...................................................T (114)77、溴化钾...................................................X (115)78、锌粉......................................................X (117)79、溴芬兰...................................................X (119)80、溴甲酚绿................................................X (119)81、硝酸......................................................X (120)82、硝酸银...................................................X (122)83、一氯化碘................................................Y (123)84、乙醇......................................................Y (125)85、乙醚......................................................Y (127)86、乙二醇...................................................Y (128)87、乙二胺四乙酸二钠....................................Y (130)88、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镁.................................Y (132)89、异辛烷...................................................Y (132)90、异辛醇...................................................Y (134)91、异丙醇...................................................Y (135)92、氧化锌...................................................Y (136)93、盐酸......................................................Y (137)94、盐酸羟氨................................................Y (139)页码共142页第5页页码共142页第6页化学品MSDS——1、氨水第一部分:理化特性化学品中文名称:氨水化学品英文名称:Ammonium hydroxide;Ammonia water CAS No.:1336-21-6 分子式:NH4OH分子量:35.05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溶解性:溶于水、醇主要用途:用于制药工业,纱罩业,晒图,农业施肥等。
化学名: 溴甲酚绿(C
21H
14
O
6
Br
4
S)
性状: 褐色结晶
危险性:
应急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
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呕,就医
火灾应急处理: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用泡沫、干、二氧化碳灭火剂或沙土灭火。
直至灭火结束。
泄露应急处理:拿回丝或相应物吸干、擦净、或用水冲。
储运注意事项:储运于干燥、阴凉仓间内,防潮、防热、远离火种,不可
太阳直晒。
容器要密封。
般运中不能剧烈碰撞,与氧化剂
分开存放。
防护措施:穿防静电工作服,带胶皮手套,使用地开窗通风,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
理化性质:溶于水。
环境资料: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废弃:应送固废公司处理。
制定:审核:核准:
日期:日期:日期:。
溴甲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码:MSDS#116编制日期:_____________中文名称:溴甲烷中文别名:甲基溴英文名称:bromomethane英文别名:methyl bromide CAS号:74-83-9技术说明书编码:MSDS#116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3类 有毒气体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主要损害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对皮肤、粘膜、肺、肾、肝、心血管等也有损害。
以中枢神经系统和肺最早受到损害,也最为严重。
急性中毒:轻度有头痛、头晕、恶心、全身无力、嗜睡、震颤、咳嗽、咯痰等;较重者出现兴奋、谵妄、共济失调、肌痉挛,并可伴有多发性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相对密度(水=1): 1.72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27分子量:94.94燃烧热(kJ/mol):769.1临界压力(MPa):769.1爆炸上限%(V/V):16.0爆炸下限%(V/V):10.0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有甜味。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号:MSDS-049
溴甲酚绿别名:溴甲酚绿
一:标识
【危化品名称】溴甲酚绿
【中文名】:3,3′,5,5′-四溴间甲酚磺酰酞
【英文名】:Bromocresol green;γ-Sultone
【分子式】
【相对分子量】:698.05
【CAS号】:
【危险性类别】: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外观与性状】:从乙酸中析出者为微细的黄色结晶
【主要用途】:指示剂,但pH=3.8时呈黄色,pH=5.4时呈蓝绿色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食入,吸入
【健康危害】:无资料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闪点】:无意义
【燃爆下限】: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
【危险特性】:【爆炸上限】:无意义
【灭火方法】:
六: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
七:储运注意事项
【储运注意事项】:密封包装储存于干燥通风处.
八:防护措施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检测方法】:
【呼吸系统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其他防护】:。
溴甲酚绿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溴甲酚绿化学品英文名称:Bromocresol green;γ-SultoneCAS No.:76-60-8分子式:C21H14Br4O5S分子量:698.05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纯品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能腐蚀眼睛、皮肤和粘膜。
接触后有刺激感、喉痛、咳嗽、呼吸困难、腹痛、腹泻、呕吐、肺水肿。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呕,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泡沫、干、二氧化碳灭火剂或沙土灭火。
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全棉防腐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使用无火花工。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溴甲酚绿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化学品化学品中文名称:溴甲酚绿化学品英文名称:Bromocresol green分子式:C21H14 Br4O5S分子量:698.05二、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溴甲酚绿CAS No.:无资料三、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无资料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无资料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可燃有害燃烧产物:无资料灭火方法:泡沫、水、二氧化碳、干粉。
六、泄露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避免直接接触物质。
避免产生其灰尘。
勿吸入其蒸汽。
化学品未经处理不允许向环境排放。
采用安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清理污染区,洗液排入废水处理池。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无特殊要求。
储存注意事项:密封,保持干燥。
储存温度没有限制。
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立即更换受污染衣物。
涂上护肤膏。
工作后清洗脸部和手。
勿吸入其蒸汽。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必要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化学品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九、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从乙酸中析出者为微细的黄色结晶。
熔点(℃):218-219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乙酸乙酯和苯。
主要用途:酸碱指示剂。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常温下稳定禁配物:无资料聚合危害:不聚合十一、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十二、生态学资料无资料。
十三、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无资料废弃处置方法:参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十四、运输信息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溴甲酚绿msds溴甲酚绿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溴甲酚绿化学品英文名称:Bro mocresol green;γ-SultoneCAS No.:76-60-8分子式: C21H14Br4O5S分子量: 698.05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纯品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能腐蚀眼睛、皮肤和粘膜。
接触后有刺激感、喉痛、咳嗽、呼吸困难、腹痛、腹泻、呕吐、肺水肿。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呕,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泡沫、干、二氧化碳灭火剂或沙土灭火。
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全棉防腐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使用无火花工。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 溴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最初编制日期:版本: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溴化学品英文名:dibromin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传真:联系电话: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吸入致命。
GHS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 刺激类别1A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30 吸入致命。
H40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84 [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 戴呼吸防护装置•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21 具体治疗 ( 见本标签上的…… )。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P320 紧急具体治疗 ( 见本标签上的…… )。
•P391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P405 存放处须加锁。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溴甲烷;甲基溴化学品英文名:bromomethane;methyl bromid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溴甲烷74-83-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主要损害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对皮肤、粘膜、肺、肾、肝、心血管等也有损害。
以中枢神经系统和肺最早受到损害,也最为严重。
急性中毒轻度有头痛、头晕、恶心、全身无力、嗜睡、震颤、咳嗽、咯痰等;较重者出现兴奋、谵妄、共济失调、肌痉挛,并可伴有多发性神经炎和肝、肾损害;严重中毒时,因脑水肿出现抽搐、躁狂、昏迷;或因肺水肿或循环衰竭而出现紫绀。
可因肺水肿,神经系统严重损害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接触极高浓度可迅速死亡。
皮肤接触其液体可致灼伤。
慢性中毒常有头痛、全身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激动易怒、步态不稳等,亦可伴有周围神经炎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可出现视神经萎缩。
重者出现震颤、瘫痪与精神障碍。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温以及铝粉、二甲亚砜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与碱金属接触受冲击时会着火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溴化氢。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实验室化学品安全资料表目录(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排序)1、氨水....................................................A. (6)2、氨气....................................................A. (7)3、丙酮....................................................B. (8)4、冰乙酸.................................................B (10)5、苯.......................................................B (11)6、苯甲酸.................................................B (13)7、苯酚红.................................................B (14)8、百里香酚酞..........................................B. (15)9、吡啶...................................................B. (15)10、重铬酸钾............................................C. (17)11、柴油..................................................C. (18)12、对甲基苯胺(对茴香胺)......................D.. (21)13、碘...................................................D. (23)14、碘化钾..............................................D.. (24)15、碘酸钾..............................................D.. (25)16、二甲胺..............................................E.. (26)17、二硫化碳...........................................E.. (31)18、酚酞.................................................F.. (32)19、氟化钾.............................................F (33)20、过硫酸钾..........................................G (35)21、铬黑T.............................................G (37)22、高锰酸钾..........................................G (37)24、环己烷.............................................H (40)25、活性炭.............................................H (41)26、甲基橙.............................................J (42)27、酒石酸锑钾.......................................J (44)28、甲基红.............................................J (45)29、甲酸................................................J (46)30、甲醇................................................J (47)31、抗坏血酸..........................................K (49)32、硫酸联氨..........................................L (49)33、磷酸二氢钾.......................................L (51)34、磷酸氢二钾.......................................L (52)35、磷酸................................................L (53)36、硫酸................................................L (54)37、硫酸汞.............................................L (56)38、硫酸铵.............................................L (58)39、硫酸钾.............................................L (60)40、硫酸铜.............................................L (61)41、硫酸镁.............................................L (63)42、硫酸银.............................................L (65)43、硫酸钠.............................................L (65)44、硫酸亚铁..........................................L (67)45、硫酸亚铁铵.......................................L (68)46、硫磺粉.............................................L (69)48、氯化钠................................................L (72)49、氯化钡................................................L (73)50、氯化钾................................................L (74)51、氯化铵................................................L (75)52、邻苯二甲酸氢钾....................................L (76)53、钼酸铵................................................M (76)54、钼酸钠................................................M (78)55、尿素...................................................N (78)56、柠檬酸................................................N (80)57、NALCO 2593.......................................N (81)58、NALCO缓蚀剂.....................................N (83)59、NALCO 1741.......................................N (86)60、NALCO 780.........................................N (88)61、硼酸...................................................P (89)62、偏钒酸铵.............................................P (92)63、氢氧化钾.............................................Q (94)64、氢氧化钠.............................................Q (95)65、氢气...................................................Q (97)66、酸洗石棉.............................................S (98)67、三乙醇胺.............................................S (99)68、三氧化钨.............................................S (102)69、三氯甲烷.............................................S (104)70、四氯化碳.............................................S (105)72、酸性铬蓝K.............................................S (108)73、石油醚...................................................S (108)74、碳酸钙...................................................T (110)75、碳酸氢钠................................................T (112)76、碳酸钠...................................................T (114)77、溴化钾...................................................X (115)78、锌粉......................................................X (117)79、溴芬兰...................................................X (119)80、溴甲酚绿................................................X (119)81、硝酸......................................................X (120)82、硝酸银...................................................X (122)83、一氯化碘................................................Y (123)84、乙醇......................................................Y (125)85、乙醚......................................................Y (127)86、乙二醇...................................................Y (128)87、乙二胺四乙酸二钠....................................Y (130)88、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镁.................................Y (132)89、异辛烷...................................................Y (132)90、异辛醇...................................................Y (134)91、异丙醇...................................................Y (135)92、氧化锌...................................................Y (136)93、盐酸......................................................Y (137)94、盐酸羟氨................................................Y (139)化学品MSDS——1、氨水第一部分:理化特性化学品中文名称:氨水化学品英文名称:Ammonium hydroxide;Ammonia water CAS No.:1336-21-6 分子式:NH4OH分子量:35.05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溶解性:溶于水、醇主要用途:用于制药工业,纱罩业,晒图,农业施肥等。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溴甲酚绿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号:MSDS-049
溴甲酚绿别名:溴甲酚绿
一:标识
【危化品名称】溴甲酚绿
【中文名】:3,3′,5,5′-四溴间甲酚磺酰酞
【英文名】:Bromocresol green;γ-Sultone
【分子式】
【相对分子量】:698.05
【CAS号】:
【危险性类别】: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外观与性状】:从乙酸中析出者为微细的黄色结晶
【主要用途】:指示剂,但pH=3.8时呈黄色,pH=5.4时呈蓝绿色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食入,吸入
【健康危害】:无资料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闪点】:无意义
【燃爆下限】: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
【危险特性】:【爆炸上限】:无意义
【灭火方法】:
六:泄漏应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