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句型专题辅导9反复句练习
- 格式:pdf
- 大小:274.73 KB
- 文档页数:3
反复根据表达需要,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如: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双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了赞美保姆——大堰河的勤劳和善良,艾青在这里一连反复使用了六个“她含着笑”,使无私的大堰河形象跃然纸上。
作用①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②有突出强调的作用类型第一种: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先生在这里多次使用“沉默”一词,表达自己对段祺瑞政府的愤怒和对民众觉醒的期盼之情。
第二种:词组或句子反复。
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例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铁凝《哦,香雪》)这里连续三次反复使用“原来是这样的”,表明了香雪此时的快乐心情。
第三种:语段反复。
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
答题格式反复的作用:强调了对+对象+的情感;突出了+对象+特征,增强文章节奏感。
反复与排比的区别反复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都含有相同的词语,形式上相似,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其表达的侧重点不同。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例如:(1)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此句三次咏叹“终于自由啦”,表达对自由的期盼和渴望,侧重点就是“终于自由啦”,所以此句的修辞手法为反复。
根据表达需要,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方法。
①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②有突出强调的作用连续反复/间隔反复增强文章节奏感,强调了对+对象+的情感;突出了+对象+特征。
(1)盼望着,盼望着,春雨到了。
绿色的雨水密密的斜织着,它一下一场就是两天两夜,可别恼,细得像牛毛,像花针,像蚕丝。
给干渴了一个冬天的植物带来了一片生机勃勃。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3)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向我们走来了。
(4)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5)盼望着,盼望着,开业的鞭炮响了,亲朋的笑声更亮了,心豁亮了,梦靠近了,无论走到何时何地,我都支持你,加油!祝愿开业大吉。
(6)看着看着,我仿佛来到了云的世界中,一会儿和心灵手巧的云姑娘学缝制,一会儿和顽皮的云孩子嬉戏,一会儿与魔法师探讨奥秘……(7)看着看着,听着听着,我渐渐地睡着了,在梦中也在看着听着六月的雨,看着这美丽的雨,听着这清脆的雨,在这雨中,我也成了一个小精灵,伴着仙女一起在雨中欢快地跳舞,渐渐的化成雨滴,伴随着风飘啊飘啊。
(8)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9)想着想着,我仿佛穿上了白大褂,正工作在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实验室内。
(10)走着走着,我渐渐把目光转到荷叶上,它们高高地散在水面,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它们因遮住了湖,遮住了水的光耀,而使它们更见风致了,它们心甘情愿的在于荷花下,将荷花映衬得更加娇美。
(11)走着走着,不觉有东西掉在脸上,这才知道,下雨了。
秋天的雨没有春雨的阴冷,没有夏雨的狂暴。
它象一位温情的母亲,轻轻的抚摸着自己的儿女。
秋雨洗刷过的天空,是那么蓝。
哦,秋天是蓝色的。
(12)走着走着,他想起刚才看的电影里敲梆老头被害的情景。
(13)说你远时你不远,来的准时又按点,说你短时你不短,一月占去好几天,说你难时你不难,盼着盼着到身边,说你欢时你不欢,还没快乐就走远,周末啊周末,何时能永留我身边。
句子专项训练1、陈述句:简单说就是以句号结尾的。
陈述句用来叙述一个事实,句末标点用句号。
有的陈述句表求肯定的意思。
如:我喜欢语文课。
有的陈述句表示否定的意思。
如:我不喜欢语文课。
在说话、写文章中,对陈述语气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只会简单肯定和否定,不能满足表情达意的需要。
让我们比较下面两组句子。
①我喜欢语文课。
我会喜欢语文课的。
两个陈述句都是肯定语气,但表达的意思有很大区别。
后一句肯定程度减弱了,还含有“现在不喜欢”的意思。
②我不喜欢语文课。
我不大喜欢语文课两个陈述句都是否定语气,但第句二语气委婉多了,不喜欢的程度也不那么厉害。
陈述句使用得很广泛、说话、写文章几乎离不开它,善于揣摩陈述句下的语意、语气,对提高读、写能力都有帮助。
2、反问句:是句式中的一种。
表面上看,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
这类句式常和“难道”等词联接。
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
主要是加强语气,还兼有“顶撞”的效果,与人辩论时犹如“回马一枪”,写作文时用上排比反问,曰:“增强气势”。
3、把字句“妈妈,把窗户关上。
”“你把地图朝左边挪挪。
”这两个句子在语法书上称为把字句。
把字句是一种非凡的句式,即由“把”字短语接动词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式。
“把窗户”是“把”字短语,“关上”是动词短语,“把窗户关上”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把地图”是“把”字短语,“朝左边挪挪”是动词短语,“把地图朝左边挪挪”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
用把字句和不用把字句在表意上是有区别的。
譬如,“李二嫂哭哑了嗓子”侧重于“嗓子”,“李二嫂把嗓子哭哑了”则侧重于“哑了”;“我们一定要修好淮河”是强调“淮河”,“我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则强调“修好”。
把字句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一、谓语中主要动词不能是个光杆动词,也就是说在动词前后要有一点别的成分。
“把窗户关上”,“关”后边有个“上”;“把地图朝左边挪挪”,“挪”前边有个“朝左边”,而且自身还重叠了(“挪挪”)。
三年级语文各种句型转换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题概念常见词双重否定词:1.不是不2.并不是不3.不可能不4.不…不…5.没有…不…6.非…不…7.非……不可…8.无不9.无非10.不无11.未必不...不得不12.不能不13.不会不14.不可不15.不要不16.不得不17.谁也不能否认否定词:1.不2.没3.莫4.差点5.无6.勿7.否8.未9.忌反问词:1.难道2.怎么3.这么4.岂5.怎能语气词:1.哦2.吧3.嗯4.哈5.吗6.呃7.哎8.嘛9.咦10.啊11.呀12.呢13.哇14.哼主语: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一般由名词,代词,名词化了的动词来充当。
谓语: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是“怎么样”。
常用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充当谓语。
“是”是特殊谓语动词。
宾语:宾语,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动名词、等来担任。
黄金定律1.陈述句不同于肯定句,肯定句中绝对不存在否定词,而陈述句则不要求。
2. “像人”不一定是拟人句,拟人句中绝对有一个人或动物才能做出的动词。
3. 比喻句一定有本体和喻体。
句式转换详解1. 否定句=>肯定句关键词:换词1) 找到并明确句子中的否定词。
2) 理解句子意思后,找到可替换且意思不变的词语/短语。
3) 将替换词代入句子,再检查句子中是否还有否定词。
4) 理通句子即可。
例子:否定句——她可能还没吃饭。
肯定句——她可能还饿着。
2. 肯定句=>否定句关键词:换词1) 理解句意,找到句中的关键词。
2) 找出1)中关键词的反义词,再在这个反义词前面添加合适的否定词。
3) 理通句子即可。
例子:陈述句——他是个好人。
否定句——他不是个坏人。
3. 双重否定句=>陈述句关键词:删去双重否定词1) 找句子里的双重否定词,随后立即删去。
2) 添加适当形容词,理通句子即可。
大学反复句专项练习1. 反复句的定义反复句是指使用反复词或反复句型加以修饰的句子。
它通过反复的表达方式来强调某一观点或感情,使句子更加生动、准确和有力。
2. 反复句的分类2.1 同一反复句同一反复句是句子中使用同义或近义词重复表达某一内容,以加深印象或强调意思。
例如:- 成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实现成功。
- 勤奋不是靠吹嘘,更要靠实际行动去证明。
2.2 近义反复句近义反复句是在句子中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表示相同的意思。
例如:- 善良的人会获得幸福,仁慈的人也会享受快乐。
- 勇敢面对困难,坚强面对挑战。
2.3 让步反复句让步反复句是指使用连词“虽然”,“尽管”等引导的句子,表示有一些困难或缺点,但最终结果或观点依然是肯定的。
例如:- 虽然工作很忙,但我会抽出时间研究。
- 尽管天气炎热,但我们仍然坚持户外运动。
3. 反复句的练下面是一些反复句的练题,供大家练和巩固反复句的运用技巧。
1. 同一反复句:请使用同一反复句表达以下句子中的意思。
- 没有人能代替你,只有你能胜任这个工作。
- 这个地方人多,只有你的声音能穿透喧嚣。
2. 近义反复句:请使用近义反复句表达以下句子中的意思。
- 研究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努力是获得成功的方法。
- 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的保障,健康的心灵是快乐的来源。
3. 让步反复句:请使用让步反复句表达以下句子中的意思。
- 外面下着大雨,但他们仍然去野餐。
- 昨晚忙到很晚,尽管很累,他还是坚持锻炼。
4. 总结反复句是大学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能够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
通过练和运用不同类型的反复句,我们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使文章更加准确、有力和有说服力。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反复句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
祝愿大家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反复句,写出优秀的作品!。
【句子训练】反复句练习定义根据表达需要,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①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②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分类连续反复/间隔反复答题格式增强文章节奏感,强调了对+对象+的情感;突出了+对象+特征。
佳句(1)盼望着,盼望着,春雨到了。
绿色的雨水密密的斜织着,它一下一场就是两天两夜,可别恼,细得像牛毛,像花针,像蚕丝。
给干渴了一个冬天的植物带来了一片生机勃勃。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3)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向我们走来了。
(4)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5)盼望着,盼望着,开业的鞭炮响了,亲朋的笑声更亮了,心豁亮了,梦靠近了,无论走到何时何地,我都支持你,加油!祝愿开业大吉。
(6)看着看着,我仿佛来到了云的世界中,一会儿和心灵手巧的云姑娘学缝制,一会儿和顽皮的云孩子嬉戏,一会儿与魔法师探讨奥秘……(7)看着看着,听着听着,我渐渐地睡着了,在梦中也在看着听着六月的雨,看着这美丽的雨,听着这清脆的雨,在这雨中,我也成了一个小精灵,伴着仙女一起在雨中欢快地跳舞,渐渐的化成雨滴,伴随着风飘啊飘啊。
(8)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9)想着想着,我仿佛穿上了白大褂,正工作在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实验室内。
(10)走着走着,我渐渐把目光转到荷叶上,它们高高地散在水面,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它们因遮住了湖,遮住了水的光耀,而使它们更见风致了,它们心甘情愿的在于荷花下,将荷花映衬得更加娇美。
(11)走着走着,不觉有东西掉在脸上,这才知道,下雨了。
秋天的雨没有春雨的阴冷,没有夏雨的狂暴。
它象一位温情的母亲,轻轻的抚摸着自己的儿女。
秋雨洗刷过的天空,是那么蓝。
哦,秋天是蓝色的。
(12)走着走着,他想起刚才看的电影里敲梆老头被害的情景。
(13)说你远时你不远,来的准时又按点,说你短时你不短,一月占去好几天,说你难时你不难,盼着盼着到身边,说你欢时你不欢,还没快乐就走远,周末啊周末,何时能永留我身边。
反复句大全1. 我们都知道这个事实,这个事实是不可否认的。
2. 他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琴,琴声在整个房间里回荡着。
3. 在我看来,他并没有你说的那么伟大,他只不过是个普通的人而已。
4. 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科学家,还是一名优秀的演说家。
5. 无论你做什么决定,都要三思而后行,因为你的决定将会影响你的未来。
6. 在这个看似安静的村庄中,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7. 他一边走路一边听音乐,他的步伐与音乐的节奏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8. 这个城市的美景无处不在,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感受到它的魅力。
9. 不论你在这个世界上经历了什么,都不要失去你的信念和梦想。
10. 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有用的经验和教训。
11. 他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直到他的技艺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12. 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温暖的火炉和热茶给了我们很多的安慰。
13. 无论你生活在哪里,你都应该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
14. 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应该记得你来自哪里,你这一路上所经历的一切。
15. 他的一生都在为他的梦想而努力,直到最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16. 这个国家的历史悠久,它的文化底蕴深厚。
17. 他不仅为人勤奋,而且还十分有责任感。
18. 不管你遇到任何的挑战,你都应该保持镇静,不要失去信心。
19. 他的忠诚和勇气让我们大为钦佩。
20. 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全力以赴,从不半途而废。
21. 这个城市的美食众多,不管你喜欢哪种口味,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美食。
22. 他们一起经历了太多的风雨,直到最后他们终于实现了他们的梦想。
23. 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无论在哪里都保持着对彼此的关注和爱护。
24. 在这个时代中,科技在不断地进步,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
25. 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因为你的积极性决定着你的未来。
26. 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和汗水。
27. 不管你的目标有多么遥远,你都应该朝着它前进,不要轻易放弃。
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的句子1. 排比句,比喻句,反复中心句.1.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2.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3.方鸿渐给鲍小姐一眼看的自尊心像泄尽气的橡皮车胎。
4.苏小姐双颊涂的胭脂下面突然晕红红,像纸上泼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的迷人。
5.方鸿渐自信对她的情谊到此而止,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场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
6.张太太上海话比丈夫讲得好,可是时时流露乡土音,仿佛罩褂太小,遮不了里面的袍子。
7.隐约还有些事实的影子,但好比热闹地方等人,瞥眼人堆里像是他,走上去找,又不见了。
8.感觉出国这四年光阴,对家乡好像荷叶上泻过的水,留不下一点痕迹。
9.可是这欢喜是空的,像小孩子放的气球,上去不到几尺,便爆裂归于乌有,只留下忽忽若失的无名怅惘。
10、他坐立不安的要活动,却颓唐使不出劲来,好比杨花在春风里飘荡,而身轻无力,终飞不远。
11.他冷淡的笑容,像阴寒欲雪天的淡日。
12.这时候他的心理,仿佛临考抱佛脚的学生,睡了一晚,发现自以为温熟的功课,还是生的。
13.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语音。
14.(方鸿渐)想这是撒一个玻璃质的谎,又脆薄、有明亮。
15.那最难措辞的一段话还闷在收里,像喉咙里咳不出来的粘痰,觉得奇痒难搔。
16.这两位奶奶现在的身体像两个吃饱苍蝇的大蜘蛛,都到了显然减少屋子容量的状态…… 17.父母的同情施错了地方,仿佛身上受伤有创口,而同情者偏向皮肉完好处去敷药包布。
18.本来苍白的脸色现在红得像生牛肉,两眼里新织满红丝,肚子肥凸得就像青蛙在鼓气,法国人在国际上的绰号是“蟆蟆”,真正名副其实,可惊的是添了一团凶横的兽相。
19.我只怕他整个胖身体全化在汗里,像洋蜡烛化成一摊油。
幼儿园反复句专项练习练一
将以下句子改写为反复句:
1. 妈妈给我买了一个苹果。
妈妈给我买了一个苹果,又给我买了一个苹果。
2. 我每天都看电视。
我每天都看电视,每天都看电视。
3. 弟弟在院子里踢足球。
弟弟在院子里踢足球,反复地在院子里踢足球。
练二
将下列反复句改写为陈述句:1. 又闹又吵。
他们又闹又吵。
2. 一会儿跳,一会儿跑。
孩子们一会儿跳,一会儿跑。
3. 又笑又跳。
她又笑又跳。
练三
找出下列句子的反复部分:1. 奶奶每天煮饭。
奶奶每天煮饭。
2. 哥哥常常踢足球。
哥哥常常踢足球。
3. 妈妈经常唱歌。
妈妈经常唱歌。
- 反复部分:每天
- 反复部分:常常
- 反复部分:经常
通过这些练习,幼儿们可以加深对反复句的理解,并在日常表达中更准确地运用这种句子结构。
同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程度和兴趣,设计更多的反复句练习,帮助他们巩固所学,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复句知识与练习(学案)复句关联词背诵口诀既又也还表并列,不是而是别记错;不是就是是不是,或者要么表选择;不仅不但表递进,而且并且更还也;虽然但是为转折,尽管可是加可却;因为所以既然就,因而因此是因果;只有和才只要就条件还有无论都;如果和就即使也,要是和就表假设。
复句练习(一)1 辨别单句和复句,属于单句的是:( )A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 小孩子虽然是顺口念着玩,老杨同志却听着很有意思。
C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D 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2 下列各句不属于复句的一项是:( )A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B 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者一般人的通例。
C 一面做,一面想。
D 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3 选出是复句的一项:( )A 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决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B 在任何工作中,我们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 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D 我希望他们不再象我们,又大家隔膜起来。
4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__ ___ 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 这个复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和分句间的关系应当是:( )A 虽然转折关系B但是递进关系C因为因果关系D如果假设关系5 对下面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要是没有事实,那你们的"理论"就是徒劳的。
A 假设B 条件C 因果D 递进6 对复句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种花好,种菜更好。
(选择) 递进B 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
(转折) 并列C 正是由于采用了嘴里的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前程万里的发展。
(因果)D 她只要望一眼,人家就会陪着笑脸来解释的。
运用反复手法的句子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吧,不同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大有不同。
究竟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的句子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运用反复手法的句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运用反复手法的句子11、你来了,我来了,他也来了,歌咏比赛的选手和观众都来了。
看呐:老师脸上带着笑容,学生脸上带着笑容,评委脸上也带着笑容,连花儿都带上了笑容。
2、贫穷像鞭子,鞭笞着他像陀螺一样不停的旋转、旋转、再旋转。
3、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4、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5、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儿,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6、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7、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小红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长的山村。
8、我该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我反复想,反复想,……终于有了答案,不放弃!9、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0、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双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11、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12、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
13、如果我要拥有一片绿洲,我就用我的汗水去开垦它;如果我要拥有一片绿洲,我就用我的诚心去改造它;如果我拥有一片绿洲,我就用我的智慧去播种它。
14、南国的红豆啊,红得活泼,像泉水的叮咚,让人清爽。
南国的红豆啊,红得艳丽。
像朝阳的初生,让人神往。
使用反复的表达方法仿写句子1.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造的句子有哪些句子如下:1.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双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2.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反复修辞手法的作用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强烈地表达的情感。
例: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案: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盼望”,强烈表达了作者渴望春天来到的急切心情,同时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写活了,生动形像地写出了春天临近了。
2. 运用表达方式的句子,不重复,并注明是那种表达方式记叙:我鼓起勇气,两手摸索着,一步步探进了楼内,小心翼翼地登上楼梯。
拐到二楼时,一缕柔和的亮光浸入了我的视线,驱走了我心中的恐惧。
屋内的土灶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爷爷不在这儿烧饭,我们玩儿藏猫儿时都抢着往里钻,那里最安全,可是等爬出来,就满脸满身的黑,这可免不了挨大人们的骂,有时还挨打,但过了一会儿就忘了疼,又钻了进去。
忽然,三楼左面的房门一开,走出来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梳着短发,带着发夹,一副可爱的模样,她的手里拿着一个我倍感亲切的小药瓶和小蜡烛,她去把那只快要燃尽的小蜡头换了下来,点燃了一支新的小蜡烛插上去。
大家都把手绢放在桌上,老师踱着步子,走来走去观看大家的作品。
整座孤山仿佛只属于他们.树阴下的小道上,他们漫无目的的走.她想如果一直这样走下去也挺好的. 描写:四周寂静无声,偶尔有鸭子“嘎嘎”地叫着,却一点儿也看不到它。
太阳露出半个圆脸,慢慢地从飘荡的云雾中升起来,最后才完全跳出白雾,一刹那间,这深红的火球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给云和雾镀上了柔和的橘红色。
反复和比喻的句子1. 反复修辞手法的句子【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连续反复)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间隔反复)【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2. 排比句,比喻句,反复中心句.1.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2.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3.方鸿渐给鲍小姐一眼看的自尊心像泄尽气的橡皮车胎。
4.苏小姐双颊涂的胭脂下面突然晕红红,像纸上泼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的迷人。
5.方鸿渐自信对她的情谊到此而止,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场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
6.张太太上海话比丈夫讲得好,可是时时流露乡土音,仿佛罩褂太小,遮不了里面的袍子。
7.隐约还有些事实的影子,但好比热闹地方等人,瞥眼人堆里像是他,走上去找,又不见了。
8.感觉出国这四年光阴,对家乡好像荷叶上泻过的水,留不下一点痕迹。
9.可是这欢喜是空的,像小孩子放的气球,上去不到几尺,便爆裂归于乌有,只留下忽忽若失的无名怅惘。
10、他坐立不安的要活动,却颓唐使不出劲来,好比杨花在春风里飘荡,而身轻无力,终飞不远。
11.他冷淡的笑容,像阴寒欲雪天的淡日。
12.这时候他的心理,仿佛临考抱佛脚的学生,睡了一晚,发现自以为温熟的功课,还是生的。
13.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语音。
14.(方鸿渐)想这是撒一个玻璃质的谎,又脆薄、有明亮。
15.那最难措辞的一段话还闷在收里,像喉咙里咳不出来的粘痰,觉得奇痒难搔。
句子练习(答案)一、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拟人句。
1、春天来了,花儿盛开了。
春天来了,花儿张开了笑脸。
2、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
沉甸甸的稻子弯下了腰。
3、细雨轻轻的飘洒在屋旁的小树上。
___细雨轻轻一跃,跳到了屋旁的小树上。
_二、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比喻句。
1、春天来了,花儿盛开了。
春天来了,花儿像害羞的小姑娘露出了小脸蛋。
2、春风吹拂着我的脸庞。
春风像妈妈的手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庞。
三、按要求写句子。
1、听了英雄的事迹,我们非常感动。
(改反问句)听了英雄的事迹,我们怎么能不被感动呢?2、你不为我们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改陈述句)你应该为我们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
四、把下面句子写具体。
1、花圃里的花可真多啊!花圃里的花可真多啊,一眼望过去,足足有三、四百朵呢!2. 今天真热!今天真热,刚刚买的一支冰淇淋还没吃几口,就在手上化得没剩下多少了。
3.小东真急啊!小东真急啊,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五、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1、我问小刚:“你(是)参加美术小组,(还是)参加航模小组?”2、这里的花(虽然)很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
3、(无论)石块有多重,小草(都)要从下面钻出来。
4、(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5、(只有)刻苦地钻研,(才)能掌握科学技术。
六、修改病句。
1、春天的西湖是个游览的好地方。
2、我敢肯定今天会下暴雨。
3、北京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二百万年前黄河象化石。
4、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新生入学。
5、狂风大作,海水起了汹涌的波浪。
6、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
反复的修辞手法的句子30句1. 五句30字以上的优美句子,要有很好的修辞,有浅浅的哲理的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情感的珍视。
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万物的眷恋。
择博爱,就是选择高远的人生志向。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一张贺卡,就是一份温馨的友情,一份热情的祝愿。
它把春的信息捎来,它把爱的种子撒播,它把美好的祝福传达,它把人间的真情传递。
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凡世的喧嚣和明亮,世俗的快乐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涧,在风里,在我眼前,汨汨而过,温暖如同泉水一样涌出来,我没有奢望,我只要你快乐,不要哀伤。
我匍匐了一百年,微笑着焚烧了一百年,只为等待与你灰飞烟灭的重逢。
因为你的快乐,是我生命里全部的信仰。
那些绵延的战火,温度诅咒了没一寸大地,汹涌的潮水翻涌上滚烫的堤岸,沿路冲刷,沿路焚毁。
谁是谁的束缚,在断开一千里的命脉里固执这传承。
.花朵渐次染红了你的魂魄,三魂断开,气魄延续。
而你的声音惹乱了暮色的飞鸟。
你的笑容是庞大的诅咒么?夜夜夜夜,在我的瞳孔里逐渐放大,逐渐雕刻。
体温沿着心脏经过脉络渐次冷却,剩下一声又一声心跳化成呼喊,飞了天,遁了地,也不知道你听见了没有。
于是心里碾过轰隆的战车,你的眉毛银白色,重心染白所有的银白色。
2. 含有修辞手法的优美句子一、比喻法: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子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二、拟人化:烛向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锣对鼓曰:亏侬空腹受拳头。
三、对比法: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
含有反复的句子摘录含有反复的句子摘录篇11. 他们反复试验开了。
2. 这个故事由于反复讲述而大为减色了。
3. 他反复思考最近发生的事。
4. 通过反复练习,这些句型被牢牢掌握了。
5. 那个犯人反复思索怎样逃跑。
6. 我对发生的事进行了反复思考。
7. 他以单调的语调反复地自夸。
8. 我在心中反复思考一个新的设想。
9. 他看上去还在反复考虑这个意见。
10. 我不想反复重申,但还是不得不说。
11. 他们反复对她讲那个概念。
12. 这个梦在她的一生中反复出现。
13. 他临终时反复地说,“和平,和平。
”14. 这条新闻反复广播了好多次。
15. 这个规定反复广播了一个星期这条消息广播给全世界人民。
16. 夏天和秋天,播种和收获,都以其一成不变的顺序,十分精确地反复循环。
17. 产品是需要反复不断核查的。
18. 证人被反复诘问搞胡涂了。
19. 你应该领会出作者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思想。
20. 所有身外一切东西,全都令人可怕地反复申明,自脱干系。
21. 我反复核对以确保正确。
22. 我对儿子反复讲了交通规则。
23. 父亲又哼起曲子,反复重复一些片段。
24. 经大家反复劝解,她的情绪才好了一些。
25. 是要经过多少反复的自我折磨才能狠下心来说句实话。
26. 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
27. 我在反复添柴,烧一壶很久不开的水。
28. 人生也许就只是一种不断的反复。
29. 我反复看我们的聊天记录,边看边想念你。
30. 反复旧事重提,无异于重蹈覆辙,枉然了挣扎的意义。
31. 好的习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反复的积累。
32. 如果快乐是一种发明,她可以被反复发明。
33. 人的性格这东西,大概无法出于逻辑的缘故反复无常。
34. 在青春期,友谊也会被拿来反复较量,总少了些儿时的简单与随意。
35. 有些话我反复地说,有些事我反复地讲述,并非无话可说,并非黔驴技穷,而是我知道,这些话,再不说就迟了,这些事,再不做就晚了。
36. 人在情急之下,很容易说出一些伤人的话,这一点在我身上得到了反复的验证。
反复根据表达需要,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如: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双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
,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
,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了赞美保姆——大堰河的勤劳和善良,艾青在这里一连反复使用了六个“她含着笑”,使无私的大堰河形象跃然纸上。
作用
①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②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类型
第一种:词语反复
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
中灭亡。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先生在这里多次使用“沉默”一词,表达自己对段祺瑞政府的愤怒和对民众觉醒的期盼之情。
第二种:词组或句子反复。
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例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铁凝《哦,香雪》)这里连续三次反复使用“原来是这样的”,表明了香雪此时的快乐心情。
第三种:语段反复。
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
答题格式
反复的作用:强调了对+对象+的情感;突出了+对象+特征,增强文章节奏感。
反复与排比的区别
反复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都含有相同的词语,形式上相似,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其表达的侧重点不同。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例如:
(1)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此句三次咏叹“终于自由啦”,表达对自由的期盼和渴望,侧重点就是“终于自由啦”,所以此句的修辞手法为反复。
(2)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
(莫泊桑《项链》)这句含有相同词语“她”,但是所要强调的词语不是“她”,而是“认识”“了解”“爱”和“娶”,所以该句为排比。
(一)构成的因素不同。
反复,是相同的词语或句子的重复。
例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排比,是结构相似、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的排列。
例如:“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没有相同的词语,但结构相似也是排比句。
(二)数量不同。
反复,相同的词语出现两次就行。
如上例“盼望着,盼望着”。
排比,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必须三项,或三项以上。
如上例“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
(三)修辞的效果不同。
反复,所用的词语往往在表达时带有关键性质的,是需要予以强调和突出的。
排比,则是利用语句的节奏感,音律美,作透彻的阐述或强烈的抒情,以产生语意贯通、气势刚劲的修辞效果。
(四)有时反复和排比两种修辞方法也可以交织在一起。
例如:“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这个排比句,描写松树顽强的生命力,其中“它”也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
反复修辞手法的例句
(1)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
....”;“精.
....”,“糟糕透了
彩极了
....”……(巴德·舒尔伯格《“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糟糕透了
(2)盼望着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盼望着
(3)他呼唤的是:“和平
..!.”(雷利《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和平
..!.和平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张建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5)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
....,存放重要图
....,珠宝店可以采用
....,银行可以采用
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
(《新型玻璃》)
(6)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经......,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过无线电的广博,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呼起来。
(《开国大典》)
(7)看着看着
....,我渐渐地睡着了,在梦中也在看着听着六月的雨.,看着这美丽的雨.,听....,听着听着
着这清脆的雨.,在这雨.中,我也成了一个小精灵,伴着仙女一起在雨.中欢快地跳舞,渐渐的化成雨.滴,伴随着风飘啊飘啊。
(8)想着想着
....,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9)再见了
...在这
...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开,让我们
...,亲人!再见了
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
...,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魏巍《再见了,亲人》)
(10)背直起来了,我的母
....。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望着我,我的母亲
....……(梁晓声《慈母情深》)
(11)说你远时你不远
.......,一月占去好几天,说你难时你不难
.......,盼.......,来的准时又按点,说你短时你不短
着盼着到身边,说你欢时你不欢
.......,还没快乐就走远,周末啊周末,何时能永留我身边。
(12)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
..!.前进
..!.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