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作法 模进法7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5
歌七第二节模进法概念:模进,又叫移位重复,是指将主题或某一个动机、乐结、乐句,在不同的高度上重复出现。
(模进与模仿的区别?)模进本身包含了重复的因素:即原有的节奏保持不变,只是音高方面形成有规律的变化,如移高、移低等。
模进与重复比较,动力性更强,更具有进一步展开的意义。
模进包括:严格模进、自由模进、上行模进与下行模进、连环模进、反行模进1严格模进:是指原有的节奏保持不变,而旋律进行的音程关系却同时移高或移低若干度。
如《请到天涯海角来》: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
《前进吧,革命的接班人》《太阳出来了》:第二句严格摸进,旋律整个提高纯四度,使情绪高涨,象征着初生的太阳喷薄而出。
《南泥湾》《心中的太阳》上例中三次重复的“我不知道”就是严格的移位重复。
2自由模进:保持原有的节奏关系,旋律进行的音程关系较自由一些。
这种模进方法比严格模进运用的更为多一些。
因为如果一味的按照原来的节奏和严格的音程关系来模进,往往会破坏旋律的风格,有时会引起调性的混乱。
这是初学者应该运用较多的模进方法。
如《大海啊,故乡》《祖国,慈祥的母亲》(朱66)《费加罗的婚礼》《北风吹》《蓝色多瑙河》 [奥]约翰施特劳斯曲如《爱的奉献》中“这是心的呼唤”和“这是爱的奉献”(让同学们书写这两句谱例,分析模进的类型?严格还是自由?)以上的例子节奏不变,而音程关系做了相应的变化,使得旋律进行非常亲切自然。
否则的话会引起旋律风格的变化或调性的改变。
3上行模进与下行模进:既可以是严格模进,也可以是自由模进,只是方向的不同。
上行模进往往用在歌曲的高潮之前,起到一种准备、铺垫和推动的作用,因为上行模进,音区越来越高,力度越来越强、情绪越来越高涨,所以,在歌曲接近高潮的时候,常采用这种手法。
一相反,下行模进,则使高潮的乐思下降,情绪回归。
如《妹妹找哥泪花流》望穿双眼盼亲人,花开花落几春秋。
这两句是自由模进,情绪逐渐的高涨,最后无法用语言陈述,只能用叹词“啊”表达,“啊”的旋律又是自由的下行模进,使得高涨的情绪逐渐回落。
音乐模拟七音乐理论与作曲技巧音乐模拟七是音乐理论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指的是通过数学计算,将声音的谐波频率按照一定比例乘以一个基音频率来产生一系列音符。
在音乐作曲中,掌握音乐模拟七的理论与技巧对于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音乐作品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音乐模拟七的理论和作曲技巧进行探讨。
一、音乐模拟七的理论在音乐理论中,音乐模拟七是指通过数学计算来确定音符之间的频率比例。
具体而言,音乐模拟七是将一个基音频率分别与1、9/8、5/4、4/3、3/2、5/3、15/8的比例相乘,得到一系列音符。
这些音符即为音乐模拟七音。
值得注意的是,音乐模拟七并非是现实世界中的音符,而是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的理想音符。
然而,这些理论音符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音符按照比例放置,创造出和谐的声音。
二、音乐模拟七的作曲技巧1. 和弦运用在音乐作曲中,和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模拟七的理论,我们可以合理地构建和弦的音程关系,使得和弦的音色更为丰富。
例如,在一个调性作品中,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和弦来增强音乐的情感表达。
2. 调性变化音乐模拟七的理论也可以应用于调性变化的创作中。
通过改变基音频率和音符的比例关系,我们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调性,使音乐作品更加富有变化和张力。
例如,在音乐的副歌部分可以使用不同的音调,以增加音乐的吸引力。
3. 节奏变化音乐模拟七的理论还可以应用于节奏变化的创作中。
通过合理地选择和安排不同频率的音符,我们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节奏变化,使音乐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快节奏的乐章中可以使用较高频率的音符,以增加强烈的节奏感。
4. 曲式结构在音乐作曲中,曲式结构的安排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音乐模拟七的理论,我们可以合理地构建曲式结构,使得音乐作品更加有机和谐。
例如,在一个三段式曲目中,可以使用不同的音符比例来创造出不同的乐段,以增加曲目的层次感。
三、总结音乐模拟七是音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通过数学计算得到一系列理想音符。
第二十六章自然(调内)模进和副七和弦(模式和弦)教学目的:本章要求掌握自然(调内)模进和副七和弦(模式和弦)。
教学重点:模进和副七和弦。
教学难点:模进和副七和弦。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1.旋律模进某个旋律结构向上或向下转移叫做旋律模进。
作为这种转移的基础的原型,以及以后的每一次移动,都叫做模进音组:。
第一个音组也叫模进的动机。
模进是旋律陈述与发展的最简单的方法:如果模进没有超出一个调的范围,就叫做自然的或调内的模这种模进的每一个音组都重复动机的旋律型,但其中的音程以及音程的调式意义却发生了变化:2.和声模进主要声部的旋律模进经常伴有其他声部的模进进行。
这就形成了和声模进,也就是开头的一组和声进行向上或向下连续转移:模进是旋律与和声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各种创作倾向中都有重要意义。
3.模进中的功能关系模进的第一个音组在和声进行的功能关系上一般都是最简单的。
后面的各音组在和弦的数量、它们的旋律位置、排列法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四、五度关系、三度关系、二度关系)士都和第一个音组一样保持不变。
由模进动机确定的音组内部的功能关系以一种隐蔽的形式保持不变,如果开始的音组D}一T在模进中向下转移了三度,那么在转移后的班7一VI之间也就形成了一种与属七到主相同的关系。
由于在模进中转移的不是单个的和弦而是一个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的音组,所以这种功能联系只在音组内部起作用:从音组之间来说,这种功能联系是不存在的,它被旋律因素所排挤了。
4.由三和弦构成的模进最简单的模进是由三和弦构成的这些三和弦可以是原位的,也可以是转位的5.转移的途径由三和弦构成的模进一般既可以上行,也可以下行。
最简单和最常见的是动机按音阶级进_L行或下行,例如:6.平行六和弦一系列的平行六和弦很象模进。
在这种进行中几乎所有的六和弦都采用根音旋律位置。
这种进行中有三个作平行进行的声部,在三个声部的骨架之外,还有一个由各个和弦的重复音构成的第四个中声部。
在相邻的六和弦中,重复音一般都是不同的,这些重复音按照模进的原则,以每两个或三个音为一组,有规律地交替出现:7.七和弦的模进模进也可以用七和弦,这时模进的动机通常由两个和弦组成,最常见的动机是由一个七和弦和一个三和弦组成,也有用两个七和弦的。
歌曲作法模进法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歌七第二节模进法概念:模进,又叫移位重复,是指将主题或某一个动机、乐结、乐句,在不同的高度上重复出现。
(模进与模仿的区别?)模进本身包含了重复的因素:即原有的节奏保持不变,只是音高方面形成有规律的变化,如移高、移低等。
模进与重复比较,动力性更强,更具有进一步展开的意义。
模进包括:严格模进、自由模进、上行模进与下行模进、连环模进、反行模进1严格模进:是指原有的节奏保持不变,而旋律进行的音程关系却同时移高或移低若干度。
如《请到天涯海角来》: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
《前进吧,革命的接班人》《太阳出来了》:第二句严格摸进,旋律整个提高纯四度,使情绪高涨,象征着初生的太阳喷薄而出。
《南泥湾》《心中的太阳》上例中三次重复的“我不知道”就是严格的移位重复。
2自由模进:保持原有的节奏关系,旋律进行的音程关系较自由一些。
这种模进方法比严格模进运用的更为多一些。
因为如果一味的按照原来的节奏和严格的音程关系来模进,往往会破坏旋律的风格,有时会引起调性的混乱。
这是初学者应该运用较多的模进方法。
如《大海啊,故乡》《祖国,慈祥的母亲》(朱66)《费加罗的婚礼》《北风吹》《蓝色多瑙河》 [奥]约翰施特劳斯曲如《爱的奉献》中“这是心的呼唤”和“这是爱的奉献”(让同学们书写这两句谱例,分析模进的类型?严格还是自由?)以上的例子节奏不变,而音程关系做了相应的变化,使得旋律进行非常亲切自然。
否则的话会引起旋律风格的变化或调性的改变。
3上行模进与下行模进:既可以是严格模进,也可以是自由模进,只是方向的不同。
上行模进往往用在歌曲的高潮之前,起到一种准备、铺垫和推动的作用,因为上行模进,音区越来越高,力度越来越强、情绪越来越高涨,所以,在歌曲接近高潮的时候,常采用这种手法。
一相反,下行模进,则使高潮的乐思下降,情绪回归。
如《妹妹找哥泪花流》望穿双眼盼亲人,花开花落几春秋。
2010级歌曲做法课(期末)复习提纲试题类型:1、填空题(5分)2、名词解释题(10分)3、简述题(15分)4、分析题(1)乐段结构的分析(30分)5、写作题(40分)什么是歌曲写作整体构思。
1、第一句为主题句、写好主题句至关重要2、把握音乐的基本情绪3、确定音乐的基本风格4、确定音乐的基本体裁5、确定音乐的演唱形式6、确定音乐的曲式结构、7、确定音乐的调式调性节拍类型歌词是谱曲的基本依据。
旋律是填曲的基本依据。
两种方法:1、倚词谱曲2、依声填词关于歌曲的体裁1、xx2、圆舞曲3、进行曲4、摇篮曲5、浪漫曲6、练声曲7、声乐协奏曲8、宗教歌曲——经文歌、圣咏、弥撒、宗教大合唱、清唱剧。
关于歌曲的结构1、一段体(1)起、承、转、合四句体(2)两大句(复乐段)主题句的写作节奏的安排——音乐节奏产生的客观依据——朗诵是开启节奏灵感之门的钥匙。
节奏分类:11、等分型节奏2、顺分型节奏3、逆分型节奏4、切分型节奏5、特分型节奏朗诵时的节奏——(1)逻辑重音。
(2)重读与轻读。
(3)实词与虚词。
(4)强调与忽略。
(5)方言习惯与普通话规范等等几个方面是节奏设计时的重要依据。
旋律的构成•朗诵时的声调——(1)普通话四声的规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平仄(平舌、翘舌)。
(2)朗诵时声调的高低起伏变化(3)朗诵时情感的融入等几个方面是旋律设计时的重要依据。
•从诗歌中体验音乐、从歌词中挖掘音乐。
音的进行方式:1、重复音进行2、级进进行3、跳进进行4、xx分解进行5、回音进行(波浪型)6、递音进行关于调式的问题—大小调、民族调式。
作品举例1、《那就是我》2、《清晰的记忆》3、《小草》句法的安排——方整性结构__词曲同步与不同步歌曲主题写作的四点要求•1、主题鲜明2、形象准确3、结构合理4、词曲贴切歌曲分析所涉猎的内容:•1、旋律方面;音的进行方式、旋律的走向、个性化风格、平衡、逻辑性,主题性。
2•2、节奏方面:节奏的类型、通顺、动力性、个性化、地域风格、规律性、造型性。
歌七第二节模进法概念:模进,又叫移位重复,是指将主题或某一个动机、乐结、乐句,在不同的高度上重复出现。
如:123454321与567121765(模进与模仿的区别?)模进本身包含了重复的因素:即原有的节奏保持不变,只是音高方面形成有规律的变化,如移高、移低等。
模进与重复比较,动力性更强,更具有进一步展开的意义。
模进包括:严格模进、自由模进、上行模进与下行模进、连环模进、反行模进1严格模进:是指原有的节奏保持不变,而旋律进行的音程关系却同时移高或移低若干度。
如《请到天涯海角来》: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
《前进吧,革命的接班人》《太阳出来了》:第二句严格摸进,旋律整个提高纯四度,使情绪高涨,象征着初生的太阳喷薄而出。
《南泥湾》《心中的太阳》上例中三次重复的“我不知道”就是严格的移位重复。
2自由模进:保持原有的节奏关系,旋律进行的音程关系较自由一些。
这种模进方法比严格模进运用的更为多一些。
因为如果一味的按照原来的节奏和严格的音程关系来模进,往往会破坏旋律的风格,有时会引起调性的混乱。
这是初学者应该运用较多的模进方法。
如《大海啊,故乡》《祖国,慈祥的母亲》(朱66)《费加罗的婚礼》《北风吹》《蓝色多瑙河》 [奥]约翰施特劳斯曲如《爱的奉献》中“这是心的呼唤”和“这是爱的奉献”(让同学们书写这两句谱例,分析模进的类型?严格还是自由?)以上的例子节奏不变,而音程关系做了相应的变化,使得旋律进行非常亲切自然。
否则的话会引起旋律风格的变化或调性的改变。
3上行模进与下行模进:既可以是严格模进,也可以是自由模进,只是方向的不同。
上行模进往往用在歌曲的高潮之前,起到一种准备、铺垫和推动的作用,因为上行模进,音区越来越高,力度越来越强、情绪越来越高涨,所以,在歌曲接近高潮的时候,常采用这种手法。
一相反,下行模进,则使高潮的乐思下降,情绪回归。
如《妹妹找哥泪花流》望穿双眼盼亲人,花开花落几春秋。
这两句是自由模进,情绪逐渐的高涨,最后无法用语言陈述,只能用叹词“啊”表达,“啊”的旋律又是自由的下行模进,使得高涨的情绪逐渐回落。
歌曲编配的步骤
歌曲编配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步:
1. 确定乐曲风格和主题:在开始编曲之前,需要明确乐曲的风格和主题,例如是流行音乐、古典音乐还是摇滚音乐,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氛围。
2. 确定乐器和音色:根据乐曲风格和主题,确定需要使用的乐器和音色,包括弦乐、管乐、打击乐等。
3. 编写旋律:根据乐曲主题和情感,编写相应的旋律,旋律可以是主旋律也可以是伴奏旋律。
4. 确定编曲风格和结构:根据乐曲风格和主题,确定编曲的风格和结构,包括各个乐器的编排、和声的运用、节奏的安排等。
5. 录制音频:将编曲完成后,开始进行录音阶段。
通常,歌手会先录唱,然后将其与编曲叠加在一起。
录音工程师会处理音频素材,包括添加混响、压缩、调音等,以确保最佳的音质效果。
6. 混音处理:混音是将所有音轨融合在一起的过程。
混音师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平衡各个音轨的音量和音色,以及增强音乐的动态范围、深度和空间感。
7. 后期制作:这一步通常包括添加音效、剪辑、调整音频平衡等。
目的是确保歌曲的每个部分都能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8. 发布歌曲:最后,歌曲将被提交给唱片公司或音乐分发平台进行发布。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版权登记、制作专辑封面、编写歌曲的说明和推广宣传等。
以上是歌曲编配的基本步骤,具体操作可能会因个人风格和创作需求而有所不同。
7个练声方法和13个唱歌技巧首先,正确的呼吸是唱歌的基础。
要通过腹式呼吸来获取充足的气息,这样才能够支撑住高音和长音。
其次,要注重发声的姿势,保持挺胸、收腹,保持身体的平衡,这样可以减少呼吸时的阻力,使声音更加流畅。
另外,要保持喉咙的放松,不要用力过大地发声,以免损伤喉部。
其次,要注重音准的训练。
可以通过练习音阶来提高音准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通过模仿专业歌手的唱法来提高自己的音准水平。
此外,要注重发声的技巧,比如要注意清晰地发出每个音节,保持音色的连贯性,这样才能够唱出更加动听的歌曲。
另外,要注重发声的力度和节奏感。
在唱歌时,要根据歌曲的情感变化来调整声音的力度,同时也要注重歌曲的节奏感,保持与伴奏的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此外,要注重发声的技巧。
比如要注意清晰地发出每个音节,保持音色的连贯性,这样才能够唱出更加动听的歌曲。
同时也要注重发声的力度和节奏感。
在唱歌时,要根据歌曲的情感变化来调整声音的力度,同时也要注重歌曲的节奏感,保持与伴奏的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另外,要注重发声的技巧。
比如要注意清晰地发出每个音节,保持音色的连贯性,这样才能够唱出更加动听的歌曲。
同时也要注重发声的力度和节奏感。
在唱歌时,要根据歌曲的情感变化来调整声音的力度,同时也要注重歌曲的节奏感,保持与伴奏的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最后,要注重发声的技巧。
比如要注意清晰地发出每个音节,保持音色的连贯性,这样才能够唱出更加动听的歌曲。
同时也要注重发声的力度和节奏感。
在唱歌时,要根据歌曲的情感变化来调整声音的力度,同时也要注重歌曲的节奏感,保持与伴奏的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总之,唱歌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和提高的技能,希望通过上述7个练声方法和13个唱歌技巧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在唱歌时有所收获。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唱歌水平。
祝大家唱歌愉快!。
音乐:作曲技巧分享--11种学习作曲法
在学习一些东西的时候,总还是有一些经验可供大家来学习参考,而使大家更容易掌握这些新知识,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1中作曲的方法,同学们可以借鉴参考。
以下是11种作曲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1、全部靠灵感做曲就是说那些从小就有做曲天赋的人他们可以随口唱即兴创作的东西
2、特定环境做曲法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回有灵感贝多芬捕捉灵感的方法比较“正统”,他在作曲前,喜欢郊野散步;莫扎特在玩桌球时,最易生“音乐感”这就是特定环境做曲法作曲法
3、和弦走逝做曲法不用多说了这个网站上高手多的很比我要讲的清楚
4、混合音乐作曲法把很多音乐或者很多歌混合起来听听出另外一种音乐一种属于自己的音乐
5、混合理论做曲法比如说、一首歌C 1 3 5 我们下一个和弦动机应该去用理论的东西来安排 G 啊因为他的和弦构成音是 5 7 2 根据5度音的关系很合理
6、想象做曲法就是说给你一段音乐要你写出下一段用自己的感觉这个是可以培养出来的然后看看这段音乐和你弹出来的有多差距经过反复的训练就可以自己写自己的音乐了 7.逐级提升做曲法就是写的时候把音乐逐步提升音高比如说以C 1 3 5 我们起调1 那么我们写的高潮可以是 5就是这里写法
8、按各种不同的乐器音阶来做曲就和用吉他做曲是一样的主要是注意它的音域
9、变奏做曲法就是把一段音乐经过变奏填上词就是一首歌了
10、剪接做曲法把自己觉得有用的音乐剪接起来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风格调子 ==一些问题
11、积累做曲法把平时无意弹出来的东西记下来然后拼起来就可以了依然要注意风格和调式。
《歌曲作法》请解答1.什么是歌曲的音乐主题?它通常安排在歌曲结构中的哪部分?2.进行曲体的歌曲音乐主题在节拍、节奏、曲调方面有什么特点?3.旋律的进行方式可分为哪三种?各有何特点?4.以下歌曲片段,三个乐句采用了哪些变化重复手法,请分析(包括“同头换尾”“同尾换头”)模进。
5.在变化重复式展开的手法?共分哪几种?什么是“模进”?并分别为以下旋律原形写上行三度、下行二度的“严格模进”写“严格模进”写“严格模进”6.什么是“单二部曲式结构”?共分几部分?有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7.谈谈“起、承、转、合”式四句体乐段,各部分的功能与特点?8.谈谈歌曲“前奏”的功能与作用?共分哪几种类型?什么是“间奏”?9.什么是歌曲制作中的衬词与衬句?它的功能与作用?10.为歌曲《蝴蝶》(卢云生词、龚耀年曲)在以下三种方式中,任选一种。
a、写前奏b、加间奏c、加衬词11.通俗歌曲创作中,在节拍、节奏、调性对比上常采用哪些手法?12.分别按音域范围,音区高低及音色差异,写出人声的七个声部;并标出女高音、男高音的常用音域。
13.谈谈什么是歌词的时代风格?并举例加以分析。
14.抒情曲体的歌曲音乐主题,在节拍、节奏、曲调方面有什么特点?15.在民族五声调式中,邻音级进有什么特点?以A宫调式为例,哪几个音之间虽是小三度音程,仍可视为级进?16.分析《祖国的未来》前奏中,旋律各音间的进行方式?17.在变化重复的手法中,什么叫“同头换尾”?什么叫“同尾换头”?请分别为以下原型写作。
写“同头换尾”写“同尾换头”18.什么是“乐汇”、“乐节”、“乐句”?二、命题创作为以下歌词谱曲,曲式结构不限,必须用五线谱写作。
我爱我家越走越精彩风采xx(xx词)最亮的那颗星有人守望,只因为你的可爱我才与你分不开,曾经的预言长满锦绣山河,伴星光寒来署往,夜短情长,你的风采永远霞光流彩。
曾经的期待已是遍地凯歌。
圆梦就在从军的路上。
相约高山,相约大海。
坚强的步伐踏平所有坎坷,八面来风总是春去春又来。
模进的基础乐理知识是什么模进大家有听过吗?这是很多学习音乐的人熟悉的名词,你想要知道模进的一些乐理知识吗?下面就跟随店铺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模进的相关乐理知识。
模进的乐理知识1、严格模进即移高或移低后的旋律音程关系与原有的旋律音程关系完全一致,其结果是常构成转调模进或旋律的局部暂转调。
2、自由模进即移高或移低后的旋律音程关系与原有的旋律音程关系稍有不同(常是大、小、增、减音程关系之差异),这一手法是首调模进的特征。
3、连续模进即在旋律中出现两次以上的模进谓之。
在这种连续模进中,严格模进、自由模进甚至混合型的模进均可用。
模进的简介模进是音乐创作中一种常用的发展旋律手法。
其中自由模进用得最多,严格模进用得较少,而连续模进往往是用在音乐情绪不断发展向上的地方或高潮区。
用的巧妙,可使旋律情绪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峰。
模进就是重复,只不过重复时音高不同。
首先我们要清楚乐句和乐段的构成。
构成乐句的最基本单位是动机。
一个动机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不少于两个音,其中一个音并且必须是节拍重音。
一个完整的乐句一般由两个分句构成;这样的乐句也是一个乐段。
乐句的构成的样式多种多样。
有一种乐句结构较为典型,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个分句经常由一个乐思加一次模进/或重复构成,常见的长度为四小节。
一个乐思由两个以上的动机构成,常见的长度为二小节。
第二个分句经常由乐思的再次模进加一个明确的终止式构成,形成A+A’+A’’+终止式的乐段结构。
这样的乐句也是一个乐段。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模进和重复的概念属于同一类,模进就是重复,只不过重复时音高不同。
模进是晚期巴洛克乐句主要的构成手段。
一个乐段多数只有四至八小节的长度,可能需要反复。
乐句反复有两种:第一种是整个乐段反复;第二种是前一个分句先反复一次,然后演奏后一个分句,也反复一次。
一组动机有鲜明的音乐形象,称为“主题”,即:容易记住的曲调样式;这样的音乐属于呈示性的。
另一种乐段不是由这样的工整乐句构成,而是由音阶式音型、分解和弦或动机的多次模进/重复构成,也由一个明确的终止式做结束;这样的音乐属于展开性的。
模进音阶的口诀
以下是五个符合要求的口诀:
《全音一,半音二》
全音就像大哥哥,一步一步走得稳。
半音好似小弟弟,紧紧跟着不落后。
一个全音一个样,两个半音才相当。
模进音阶要记牢,全音一呀半音二。
哆来咪发依次排,中间间隔要清楚。
唱准音阶并不难,记住这个小口诀。
《一阶一音要分清》
一阶一个小音符,就像小兵排好队。
从低到高依次来,不能乱了小秩序。
哆是一阶很重要,唻是二阶不能忘。
咪发梭啦跟着走,一二三四五六七。
每个音都有位置,模进音阶才美丽。
大家快来记一记,音乐世界真有趣。
《音的楼梯节节高》
音阶就像小楼梯,一阶一节往上升。
一上一下有规律,就像我们爬楼梯。
哆在下面是基础,慢慢往上到高音。
一阶一节要踩稳,不能着急和慌张。
一个音一个台阶,稳稳当当向上爬。
跟着口诀一起唱,快乐走进音乐房。
《音阶伙伴手牵手》
音阶里面有伙伴,一个一个手牵手。
哆和唻是好兄弟,咪和发也不分离。
梭啦西呀一起玩,快乐音符团团转。
一音一伴很和谐,模进起来真好听。
小朋友们快来呀,和音阶伙伴做游戏,唱歌跳舞多欢喜。
《音的列车慢慢开》
想象音阶是列车,一节一节向前开。
哆是车头带好路,唻咪发跟在后头。
一节车厢一个音,顺序千万不能乱。
就像列车慢慢行,稳稳当当向前走。
我们跟着音阶跑,音乐之旅乐逍遥。
唱着口诀学音乐,快乐永远不会少。
作曲的技巧,有很多人都在谈,很多人都在和弦上花工夫。
也有一些人完全按照感觉来写。
诚然,按照下行5度和弦圈的经典走位,旋律怎么写都不是很难听,但学一些作曲的另外一些技巧,也许你的旋律会有另外一番天地。
小生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都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生写的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高手指正。
流行歌曲创作:1:先有词后有曲。
2:先有曲后有词。
这里我只谈第二种情况,即先曲后词。
一:倒影。
就像你在河上,看到河里自己的影子。
如:33345 33321在五线谱中,以3横线,就会发现,345往下翻180度的话,其旋律线条就会和321吻合。
这样写出来的旋律,不会很散。
二:模进。
模进分严格模进和自由模进。
严格模进要求各旋律音程之间完全一样。
旋律线条也要完全一致。
如:3323 2212自由模进则没有这个限制。
如:1123 3345(1和2之间是全音,3和4之间是半音,音程不同)三:重复。
重复永远是音乐中不二法门,从段重复到小节重复,几乎每个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
(注意,重复也是同度模进)四:对格。
艺术都是相通的。
在文学中某些技巧,放到音乐里也完全适用。
在一些诗联中,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第二联的第一个字。
放到音乐中的话,就是第一句最后一个音符,是第二句的第一个音符。
然后依次类推。
如:123 312 234 465大家注意,前面的最后一个音符,都是后面的第一个音符。
在李宗盛的鬼迷心窍中,通篇都是使用的对格的技巧。
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回家把谱子翻出来看一看。
五:前面说到艺术是相通的,并借用了文学技巧,这里我们借用国画技巧来看看是怎样的。
1:疏密有致。
在国画中,如果中间画了很多的树,在四周一定要留出大量空白的地方。
这样眼睛才不会累。
同样在音乐中,前面几小节如果节奏部分非常密集,后面一定要多写些长音。
如果前面旋律起伏非常大,那么后面一定要把旋律安排地平稳些,而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
2:有深有浅。
国画中,你不可能一张画全用一种颜色,就算是黑,也分深黑,墨黑,浅黑,灰等等。
第十讲:旋律的发展·重复式展开手法·移位重复模进(移位重复)把旋律的某个片断作为原型,移到不同的音高上进行重复,这种手法称为“模进”。
它能使旋律在保持音调统一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变化,增添新的色彩。
模进与完全重复相比较,能使乐思进一步展开。
但在歌曲创作中,由于篇幅及音域所限,不宜用得过多。
如果滥用,会使音乐呆板、贫乏。
模进又分为“严格模进”与“自由模进”两种。
“严格模进”是把模进的原型原封不动地在另一个高度上重复,只是音高不同,音程关系和节奏完全一致。
在歌曲创作中,常用二度、三度以及四度、五度的模进。
在模进时,大、小音程可以通用。
如〈前进吧,革命的接班人〉(江城词,王莘曲):爱学习爱劳动是我们的责任,爱祖国爱人民是我们的本份。
这是向上二度的严格模进。
又如《白帆》(金波词,王玉田曲):你像那蝴蝶洁白的翅膀,这是向下二度的严格模进。
二度在严格模进,因为音程跳动小,容易演唱,更适宜在儿童歌曲中运用。
三度的严格模进也是较为常用的。
如《多来咪》(美国影片《音乐之声》插曲):(多)是一只小母鹿,(来)是金色的阳光,(米)是称呼我自己,(发)是道路远又长。
这是上行三度的严格模进,两句的旋律线、节奏一致,只是音高不同。
) 又如《时光老人的礼物》(袁鹰词,瞿希贤曲):你把春风带给树枝,让这是下行三度的严格模进。
如前所述,由于歌曲音域的限制,采用严格模进手法应不同于器乐曲。
尤其是儿歌歌曲,考虑到儿童的音域较窄,在四、五度音程的严格模进中更需注意。
一般来说,四、五度音程模进的原型,应当是句式较短,音域不宽,且展开不大。
如《烈士墓前》(袁鹰词,赵行道曲):墓前想烈士,心潮正澎湃,这是上行四度的严格模进。
后一句的歌词内容,要求音乐比前一句高涨、强烈些。
显然,此处如果采用完全重复的手法,音乐就变得平淡无味了。
作者恰当地运用了严格模进的手法,保持了音调与节奏的特征,移高四度再现。
又《春夏秋冬在哪里》(陆介生词,柴本尧曲):唻唻唻唻唻唻,春天在哪里?唻唻唻唻唻,春天在哪里?这是下行四度的严格模进。
歌七
第二节模进法
概念:
模进,又叫移位重复,是指将主题或某一个动机、乐结、乐句,在不同的高度上重复出现。
如:123454321与567121765 (模进与模仿的区别?)
模进本身包含了重复的因素:即原有的节奏保持不变,只是音高方面形成有规律的变化,如移高、移低等。
模进与重复比较,动力性更强,更具有进一步展开的意义。
模进包括:严格模进、自由模进、上行模进与下行模进、连环模进、反行模进
1严格模进:是指原有的节奏保持不变,而旋律进行的音程关系却同时移高或移低若干度。
如《请到天涯海角来》: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
《前进吧,革命的接班人》
《太阳出来了》:第二句严格摸进,旋律整个提高纯四度,使情绪高涨,象征着初生的太阳喷薄而出。
《南泥湾》
《心中的太阳》
上例中三次重复的“我不知道”就是严格的移位重复。
2自由模进:保持原有的节奏关系,旋律进行的音程关系较自由一些。
这种模进方法比严格模进运用的更为多一些。
因为如果一味的按照原来的节奏和严格的音程关系来模进,往往会破坏旋律的风格,有时会引起调性的混乱。
这是初学者应该运用较多的模进方法。
如《大海啊,故乡》《祖国,慈祥的母亲》(朱66)
《费加罗的婚礼》
《北风吹》
《蓝色多瑙河》 [奥]约翰施特劳斯曲
如《爱的奉献》中“这是心的呼唤”和“这是爱的奉献”(让同学们书写这两句谱例,分析模进的类型?严格还是自由?)
以上的例子节奏不变,而音程关系做了相应的变化,使得旋律进行非常亲切自然。
否则的话会引起旋律风格的变化或调性的改变。
3上行模进与下行模进:既可以是严格模进,也可以是自由模进,只是方向的不同。
上行模进往往用在歌曲的高潮之前,起到一种准备、铺垫和推动的作用,因为上行模进,音区越来越高,力度越来越强、情绪越来越高涨,所以,在歌曲接近高潮的时候,常采用这种手法。
一
相反,下行模进,则使高潮的乐思下降,情绪回归。
如《妹妹找哥泪花流》
望穿双眼盼亲人,花开花落几春秋。
这两句是自由模进,情绪逐渐的高涨,最后无法用语言陈述,只能用叹词“啊”表达,“啊”的旋律又是自由的下行模进,使得高涨的情绪逐渐回落。
我们听一下《清晨,我们踏上小道》(朱67,4——20),从听觉上感受上行模进和下行模进在情绪的递增和递减方面所起的作用。
另外,《祝酒歌》(听朱67)的后半部分,欢快的节奏结合数次上行模进,使情绪不断的积累和增长,准确的表达了一种酣畅淋漓的豪情。
4、连环模进:指把某一音型作为模式,向同一方向做连续的模进。
它具有展开的意义,是把歌曲推向高潮的手法之一。
如《妹妹找哥泪花流》中的“啊”
如《解放军进行曲》
如《爱舰爱岛爱海洋》
5、反向模进:也称倒影模进,是指模仿部分与原型的旋律进行大致相反。
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朱68)中“白云飘”的旋律与“蓝蓝的天上”的旋律形成反向模进。
如《在太行山上》
反向模进具有宽广、奔放的效果,因为它们的结合构成了旋律线的上下起伏。
使用反向模进的手法,为保障反向模进旋律部分的风格与前面相一致,反向进行的音程关系一般不作严格的要求。